CN219310618U - 一种衣架夹自动化装配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衣架夹自动化装配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10618U
CN219310618U CN202320296293.7U CN202320296293U CN219310618U CN 219310618 U CN219310618 U CN 219310618U CN 202320296293 U CN202320296293 U CN 202320296293U CN 219310618 U CN219310618 U CN 2193106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clothes hanger
assembling
machine body
clamp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9629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振华
何宪
陈秋玲
陈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ping Sun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antong Hardware Plastic Product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antong Hardware Plastic Product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antong Hardware Plastic Product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9629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106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106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106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olders For Apparel And Elements Relating To Apparel (AREA)

Abstract

一种衣架夹自动化装配设备,用于将夹子组装至衣架上,夹子包括第一夹片、第二夹片和弹性扣片,第一夹片与衣架一体成型;衣架夹自动化装配设备包括机体和组装单元,组装单元安装于机体上并包括调位机构、压片机构和扣接机构;调位机构用于移动衣架,使得衣架上的第一夹片移动至组装工位处;压片机构用于驱使第二夹片移动至组装工位处,使得第二夹片卡接第一夹片;扣接机构用于驱使弹性扣片移动至组装工位处,使得弹性扣片扣接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其中,衣架两端上均设有第一夹片,组装工位对称设有两处,组装单元设有两个并对称安装于机体上,以在衣架的两端上进行同步装配工作;因此,此设备可代替人工装配衣架夹,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成品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衣架夹自动化装配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衣架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衣架夹自动化装配设备。
背景技术
衣架的样式繁多,其中,为了方便夹取袜子、毛巾等物件,市面上出现了带夹子的衣架。常规的夹子由弹性扣片和两个夹片组成,生产时,先通过弹性扣片将两个夹片紧固在一起组成夹子整体,然后再将其安装至衣架上即可;而由于衣架和夹子需要单独生产和单独拼装,使得生产工序十分繁琐。
为此,现有技术中一般都会直接在衣架上设计一体的夹片,只需通过弹性扣片将另一块夹片卡接至衣架上的夹片处即可;此设计虽然可以简化工序,但是依然需要人工手动地进行装配,人工装配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需要花费较长的装配时间,生产效率低下;
其二,容易漏装或少装夹片和弹性扣片,导致成品质量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衣架夹自动化装配设备,可以代替人工装配衣架夹,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衣架夹自动化装配设备,用于将夹子组装至衣架上,所述夹子包括第一夹片、第二夹片和弹性扣片,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衣架一体成型;所述衣架夹自动化装配设备包括机体和组装单元,所述组装单元安装于所述机体上并包括调位机构、压片机构和扣接机构;所述调位机构用于移动所述衣架,使得所述衣架上的第一夹片移动至组装工位处;所述压片机构用于驱使所述第二夹片移动至所述组装工位处,使得所述第二夹片卡接所述第一夹片;所述扣接机构用于驱使所述弹性扣片移动至所述组装工位处,使得所述弹性扣片扣接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其中,所述衣架的两端上均设有第一夹片,所述组装工位对称设有两处,所述组装单元设有两个并对称安装于所述机体上,以在所述衣架的两端上进行同步装配工作。
优选地,所述调位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固定块、固定爪和驱动爪;所述固定爪安装于所述固定块上,所述驱动爪安装于所述固定块上并可沿Z轴方向远离或靠拢所述固定爪,进而形成用于放置所述衣架的固定口;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机体上并与所述固定块驱动连接,以驱使所述固定块沿X轴方向移动,使得所述衣架上的第一夹片沿X轴方向远离或靠拢所述组装工位。
优选地,所述机体上安装有输架机构,所述输架机构包括衣架定位件和衣架转移件,多个所述衣架堆叠于所述衣架定位件上,所述衣架转移件用于将所述衣架定位件上的多个衣架逐一转移至所述固定口内。
优选地,所述衣架定位件包括支撑架和定位杆,所述支撑架安装于所述机体上,所述定位杆设有多根并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且多根所述定位杆对应所述衣架的外轮廓围合形成定位架;多个所述衣架呈直线阵列地堆叠于所述定位架内。
优选地,所述衣架转移件包括第一X轴驱动件、第一Z轴驱动件和第一夹爪件,所述第一X轴驱动件固定安装于所述机体上,所述第一Z轴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X轴驱动件上并与所述第一夹爪件驱动连接;通过所述第一X轴驱动件和所述第一Z轴驱动件分别驱使所述第一夹爪件沿X轴和Z轴方向移动,以逐一取用所述定位架内的衣架并放置至所述固定口内。
优选地,所述压片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限位块和压块;所述限位块安装于所述机体上并位于所述组装工位旁侧,且所述限位块内部设有沿X轴方向设计的滑槽,所述滑槽槽壁上设有接通外界的限位口;所述压块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二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机体上并与所述压块驱动连接,以使所述压块具备置于所述滑槽内并对齐所述限位口的第一位置,以及错开所述限位口并移动至所述滑槽外的第二位置;通过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压块从第一位置转移至第二位置时,可将从所述限位口进入所述滑槽内的第二夹片推送至所述组装工位处,使得所述第二夹片卡接所述衣架上的第一夹片。
优选地,所述机体上还安装有输夹机构,多个所述第二夹片堆叠于所述输夹机构处,且所述压块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输夹机构可驱使多个所述第二夹片逐一贯穿所述限位口至所述滑槽内;所述输夹机构设有两个,以分别对应两个所述压片机构设计。
优选地,所述输夹机构包括第一振动盘和第一导杆,所述第一振动盘安装于所述机体上,所述第一导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振动盘,所述第一导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限位口处;多个所述第二夹片堆叠于所述第一振动盘内,所述第一振动盘可将多个所述第二夹片输送至所述第一导杆处,并使得多个所述第二夹片逐一贯穿所述限位口至所述滑槽内。
优选地,所述扣接机构包括第三驱动件、顶块和顶杆;所述顶块安装于所述机体上并位于所述组装工位上方,且所述顶块内部设有沿Z轴方向设计的顶槽,所述顶槽槽壁上设有接通外界的活动口;所述顶杆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顶槽内,且所述顶杆上还设有用于卡接所述弹性扣片的卡口;所述第三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机体上并与所述顶杆驱动连接,以驱使所述顶杆沿Z轴方向远离或靠拢所述组装工位,进而使所述顶杆上的卡口具备置于所述顶槽内并对齐所述活动口的第一位置,以及错开所述活动口并移动至所述顶槽外的第二位置;通过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所述顶杆的卡口从第一位置转移至第二位置时,可将从所述活动口进入所述卡口内的弹性扣片推送至所述组装工位处,以使得所述弹性扣片扣接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
优选地,所述机体上还设有输扣机构,多个所述弹性扣片堆叠放置于所述输扣机构处,且所述顶杆的卡口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输扣机构可驱使多个所述弹性扣片逐一贯穿所述活动口至所述顶杆的卡口内;所述输扣机构设有两个,以分别对应两个所述组装单元设计。
优选地,所述输扣机构包括第二振动盘和第二导杆,所述第二振动盘安装于所述机体上,所述第二导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振动盘,所述第二导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活动口处;多个所述弹性扣片堆叠于所述第二振动盘内,所述第二振动盘可将多个所述弹性扣片输送至所述第二导杆处,使得多个所述弹性扣片逐一贯穿所述活动口至所述顶杆的卡口内。
优选地,所述机体上还安装有排料机构,所述排料机构安装于所述机体上,并用于将组装完毕的衣架夹输送至外界。
优选地,所述排料机构包括第二X轴驱动件、第二Z轴驱动件、第二夹爪件和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安装于所述机体上;所述第二Z轴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机体上,所述第二X轴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二Z轴驱动件上并与所述第二夹爪件驱动连接,通过所述第二X轴驱动件和所述第二Z轴驱动件分别驱使所述第二夹爪件沿X轴和Z轴方向移动,以取走组装完毕的衣架夹并转移至所述传送带上,所述传送带可将组装完毕的所述衣架夹传送至外界。
优选地,所述机体上还设有尺寸调节机构,所述尺寸调节机构包括Y轴驱动件和载板,所述Y轴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机体上并与所述载板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载板沿Y轴方向移动;所述尺寸调节机构设有两个并对称安装于所述机体上,两个所述组装单元分别安装于两块所述载板上,以通过两个所述尺寸调节机构调整两个所述组装单元相互靠拢或远离。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衣架夹自动化装配设备,通过在机体上设置包括有调位机构、压片机构和扣接机构的组装单元用于装配衣架夹;其中,调位机构的设计可以自动调整衣架的位置,压片机构的设计可以自动驱使第二夹片卡接衣架上的第一夹片,扣接机构的设计则可以自动驱动弹性扣片扣接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从而使得衣架夹装配成型;又因为组装单元设有两个,可以在衣架的两端上进行同步装配工作;因此,上述设计可以代替人工自动装配衣架夹,缩短所需要花费的装配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且还能避免出现漏装或少装第二夹片和弹性扣片的问题,提高了成品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3示出了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示出了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6示出了图5中C处的放大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三;
图8示出了图7中D处的放大图;
图9示出了图7的主视图;
图10示出了图9中E处的放大图;
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四;
图12示出了图11中F处的放大图
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图13的主视图;
图15示出了图14中G处的放大图;
图1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压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扣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图17中H处的放大图。
图中:Y衣架、J夹子、J1第一夹片、J2第二夹片、J3弹性扣片、1机体、2组装单元、21调位机构、210固定口、211第一驱动件、212固定块、213固定爪、214驱动爪、22压片机构、221第二驱动件、222限位块、2221滑槽、2222限位口、223压块、23扣接机构、231第三驱动件、232顶块、2321顶槽、2322活动口、233顶杆、2330卡口、3输架机构、31衣架定位件、311支撑架、312定位杆、3120定位架、32衣架转移件、321第一X轴驱动件、322第一Z轴驱动件、323第一夹爪件、4输夹机构、41第一振动盘、42第一导杆、5输扣机构、51第二振动盘、52第二导杆、6排料机构、61第二X轴驱动件、62第二Z轴驱动件、63第二夹爪件、64传送带、7尺寸调节机构、71Y轴驱动件、72载板、8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附图1-附图10,一种衣架夹自动化装配设备,用于将夹子J组装至衣架Y上,夹子J包括第一夹片J1、第二夹片J2和弹性扣片J3,第一夹片J1与衣架Y一体成型;衣架夹自动化装配设备包括机体1和组装单元2,组装单元2安装于机体1上并包括调位机构21、压片机构22和扣接机构23;调位机构21用于移动衣架Y,使得衣架Y上的第一夹片J1移动至组装工位处;压片机构22用于驱使第二夹片J2移动至组装工位处,使得第二夹片J2卡接第一夹片J1;扣接机构23用于驱使弹性扣片J3移动至组装工位处,使得弹性扣片J3扣接第一夹片J1和第二夹片J2;其中,衣架Y的两端上均设有第一夹片J1,组装工位对称设有两处,组装单元2设有两个并对称安装于机体1上,以在衣架Y的两端上进行同步装配工作。
具体的,本衣架夹自动化装配设备的使用步骤如下:
使用前,确保调位机构21、压片机构22和扣接机构23均处于关闭状态;
使用时,先将衣架Y放置于调位机构21上,将两个第二夹片J2分别放置于两个压片机构22上,将两个弹性扣片J3分别放置于两个扣接机构23上;
接着,启动调位机构21驱使衣架Y移动,使得衣架Y两端上的第一夹片J1分别移动至两个组装工位处;
随后,同步启动两个压片机构22,将两个第二夹片J2分别移动至两个组装工位处并对应卡接两个第一夹片J1;最后,同步启动两个扣接机构23,将两个弹性扣片J3分别移动至两个组装工位处,使得两个弹性扣片J3扣接对应的第一夹片J1和第二夹片J2以完成衣架夹的装配;
装配完毕后,将衣架夹取走,控制调位机构21、压片机构22和扣接机构23复位,然后重复上述操作步骤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操作步骤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调位机构21、压片机构22和扣接机构23可以同时运行来缩减装配时间,也可以逐一运行来提高装配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中对此不做限定。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体1上设置包括有调位机构21、压片机构22和扣接机构23的组装单元2用于装配衣架夹;其中,调位机构21的设计可以自动调整衣架Y的位置,压片机构22的设计可以自动驱使第二夹片J2卡接衣架Y上的第一夹片J1,扣接机构23的设计则可以自动驱动弹性扣片J3扣接第一夹片J1和第二夹片J2,从而使得衣架夹装配成型;又因为组装单元2设有两个,可以在衣架Y的两端上进行同步装配工作;因此,上述设计可以代替人工自动装配衣架夹,缩短所需要花费的装配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且能避免出现漏装或少装第二夹片J2和弹性扣片J3的问题,提高了成品质量。
参阅附图5-附图15,调位机构21包括第一驱动件211、固定块212、固定爪213和驱动爪214;固定爪213安装于固定块212上,驱动爪214安装于固定块212上并可沿Z轴方向远离或靠拢固定爪213,进而形成用于放置衣架Y的固定口210;第一驱动件211安装于机体1上并与固定块212驱动连接,以驱使固定块212沿X轴方向移动,使得衣架Y上的第一夹片J1沿X轴方向远离或靠拢组装工位。
具体的,使用时,先将衣架Y的横梁两端放置于两个固定爪213处,控制驱动爪214沿Z轴方向靠拢固定爪213以围合衣架Y,使得衣架Y稳定地放置在固定块212上;接着,启动第一驱动件211驱使固定块212沿X轴方面移动,使得衣架Y上的两个第一夹片J1分别移动至两个组装工位处,最后再启动相应的压片机构22和扣接机构23,即可完成衣架夹的自动装配。
组装完毕后,控制驱动爪214沿Z轴方向远离固定爪213,解除对衣架Y的限制;将组装完毕的衣架夹取下后,驱使固定块212返回原位,同时控制相应的压片机构22和扣接机构23返回原位,即可装配下一个衣架Y。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驱动件211的种类多样,可以采用气缸、电动丝杆等结构,本实用新型中不做限定;而驱动爪214也属于现有技术,其一般由卡爪和气缸组成,通过气缸控制卡爪沿Z轴方向上下移动,即可固定衣架Y或解除对衣架Y的限制。
参阅附图1-附图3,为方便衣架Y的上料,机体1上安装有输架机构3,输架机构3包括衣架定位件31和衣架转移件32,多个衣架Y堆叠于衣架定位件31上,衣架转移件32用于将衣架定位件31上的多个衣架Y逐一转移至固定口210内;衣架定位件31和衣架转移件32的种类多样,本案中对此不做限定,但为了方便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衣架定位件31包括支撑架311和定位杆312,支撑架311安装于机体1上,定位杆312设有多根并安装于支撑架311上,且多根定位杆312对应衣架Y的外轮廓围合形成定位架3120;衣架转移件32则包括第一X轴驱动件321、第一Z轴驱动件322和第一夹爪件323,第一X轴驱动件321固定安装于机体1上,第一Z轴驱动件322安装于第一X轴驱动件321上并与第一夹爪件323驱动连接。
具体的,使用时,将多个衣架Y呈直线阵列地堆叠于定位架3120内,然后启动第一X轴驱动件321和第一Z轴驱动件322,以分别驱使第一夹爪件323沿X轴和Z轴方向移动,使得第一夹爪件323逐一取用定位架3120内的衣架Y,并将取走的衣架Y转移放置至固定口210内。
第一夹爪件323取用定位架3120上的衣架Y后,沿X轴方向推动堆叠于定位夹上的衣架Y,使得下一个待组装的衣架Y移动至待夹取的位置上,待第一夹爪件323转移衣架Y后返回原位即可继续取用和转移该衣架Y。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X轴驱动件321和第一Z轴驱动件322的种类多样,可以采用气缸、电动丝杆等结构;而第一夹爪件323则可以采用市面上常见的气缸夹爪,由于上述技术较为常见,本实用新型中对此不做限定。
参阅附图5-附图16,压片机构22包括第二驱动件221、限位块222和压块223;限位块222安装于机体1上并位于组装工位旁侧,且限位块222内部设有沿X轴方向设计的滑槽2221,滑槽2221槽壁上设有接通外界的限位口2222;压块223可滑动地安装于滑槽2221内;第二驱动件221安装于机体1上并与压块223驱动连接,以使压块223具备置于滑槽2221内并对齐限位口2222的第一位置,以及错开限位口2222并移动至滑槽2221外的第二位置;通过第二驱动件221驱动压块223从第一位置转移至第二位置时,可将从限位口2222进入滑槽2221内的第二夹片J2推送至组装工位处,使得第二夹片J2卡接衣架Y上的第一夹片J1。
具体的,使用时,先确认压块223处于第一位置,此时将第二夹片J2从限位口2222处推入至滑槽2221内,使得压块223抵接第二夹片J2;接着,启动第二驱动件221驱使压块223沿滑槽2221移动至第二位置,即可将第二夹片J2推送至组装工位处卡接第一夹片J1;最后,启动扣接机构23将对应的弹性扣片J3移动至组装工位处扣接第一夹片J1和第二夹片J2,即可完成衣架夹的装配;
待取下组装完毕的衣架夹后,通过第二驱动件221驱使压块223返回第一位置,即可进行下一个第二夹片J2的转移和组装。
需要注意的是,第二驱动件221的种类多样,可以采用气缸、电动丝杆等结构,本实用新型中也不做限定。
参阅附图5-附图12,为方便第二夹片J2的自动上料,机体1上还安装有输夹机构4,多个第二夹片J2堆叠于输夹机构4处,且压块223处于第一位置时,输夹机构4可驱使多个第二夹片J2逐一贯穿限位口2222至滑槽2221内;输夹机构4设有两个,以分别对应两个压片机构22设计。
输夹机构4的种类多样,为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输夹机构4包括第一振动盘41和第一导杆42,第一振动盘41安装于机体1上,第一导杆42的一端连接第一振动盘41,第一导杆42的另一端延伸至限位口2222处。
使用时,将多个第二夹片J2堆叠于第一振动盘41内,然后启动第一振动盘41将多个第二夹片J2逐一输送至第一导杆42处,并使得多个第二夹片J2逐一贯穿限位口2222至滑槽2221内,以完成第二夹片J2的自动上料。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振动盘41和第一导杆42的设计均属于物料转移领域中常见的技术,故本实用新型中对其具体结构不在进行详细阐述。
参阅附图11-附图18,扣接机构23包括第三驱动件231、顶块232和顶杆233;顶块232安装于机体1上并位于组装工位上方,且顶块232内部设有沿Z轴方向设计的顶槽2321,顶槽2321槽壁上设有接通外界的活动口2322;顶杆233可滑动地安装于顶槽2321内,且顶杆233上还设有用于卡接弹性扣片J3的卡口2330;第三驱动件231安装于机体1上并与顶杆233驱动连接,以驱使顶杆233沿Z轴方向远离或靠拢组装工位,进而使顶杆233上的卡口2330具备置于顶槽2321内并对齐活动口2322的第一位置,以及错开活动口2322并移动至顶槽2321外的第二位置;通过第三驱动件231驱动顶杆233的卡口2330从第一位置转移至第二位置时,可将从活动口2322进入卡口2330内的弹性扣片J3推送至组装工位处,以使得弹性扣片J3扣接第一夹片J1和第二夹片J2。
具体的,使用前,顶杆233上的卡口2330处于第一位置;当通过调位机构21和压片机构22将第一夹片J1和第二夹片J2卡接完毕后,将弹性扣片J3从对应的活动口2322处放入顶槽2321内,并使得弹性扣片J3的围合端卡入卡口2330内,即可使得弹性扣片J3固定于顶杆233上;接着,启动第三驱动件231驱使顶杆233沿顶槽2321方向下移,直至顶杆233的卡口2330处于第二位置处时,顶杆233上的弹性扣片J3扣接第一夹片J1和第二夹片J2,即可完成衣架夹的组装。
待衣架夹组装完毕后,由于第一夹片J1和第二夹片J2的限制,通过第三驱动件231驱使顶杆233沿顶槽2321方向上移,即可使得弹性扣片J3脱离顶杆2333上的卡口2330,直至顶杆233的卡口2330完全返回第一位置后,即可进行下一个弹性扣片J3的转移工作。
参阅附图1-附图5和附图17-附图18,为实现弹性扣片J3的自动上料,机体1上还设有输扣机构5,多个弹性扣片J3堆叠放置于输扣机构5处,且顶杆233的卡口2330处于第一位置时,输扣机构5可驱使多个弹性扣片J3逐一贯穿活动口2322至顶杆233的卡口2330内;输扣机构5设有两个,以分别对应两个组装单元2设计。
其中,输扣机构5的种类多样,为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输扣机构5包括第二振动盘51和第二导杆52,第二振动盘51安装于机体1上,第二导杆52的一端连接第二振动盘51,第二导杆52的另一端延伸至活动口2322处;多个弹性扣片J3堆叠于第二振动盘51内,第二振动盘51可将多个弹性扣片J3输送至第二导杆52处,使得多个弹性扣片J3逐一贯穿活动口2322至顶杆233的卡口2330内。
使用时,将多个弹性扣片J3堆叠于第二振动盘51内,然后启动第二振动盘51即可将多个弹性扣片J3逐一输送至第二导杆52处,并使得多个弹性扣片J3逐一贯穿活动口2322至顶杆233的卡口2330内,以完成弹性扣片J3的自动上料。
需要注意的是,第二振动盘51和第二导杆52的设计均属于物料转移领域中常见的技术,故本实用新型中对其具体结构不在进行详细阐述。
参阅附图1-附图9,为方便组装完毕的衣架夹的自动排料,机体1上还安装有排料机构6,排料机构6安装于机体1上,并用于将组装完毕的衣架夹输送至外界。
其中,排料机构6的种类多样,为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排料机构6包括第二X轴驱动件61、第二Z轴驱动件62、第二夹爪件63和传送带64;传送带64安装于机体1上;第二Z轴驱动件62安装于机体1上,第二X轴驱动件61安装于第二Z轴驱动件62上并与第二夹爪件63驱动连接。
具体的,通过第二X轴驱动件61和第二Z轴驱动件62分别驱使第二夹爪件63沿X轴和Z轴方向移动,以夹持组装完毕的衣架夹,此时控制驱动爪214远离固定爪213,以解除对衣架Y的限制;然后再次第二X轴驱动件61和第二Z轴驱动件62带动第二夹爪件63,以取走组装完毕的衣架夹并转移至传送带64上,最后通过传送带64将组装完毕的衣架夹传送至外界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第二X轴驱动件61和第二Z轴驱动件62的种类多样,可以采用气缸、电动丝杆等结构,本实用新型中不做限定;而第二夹爪件63则可以采用市面上常见的气缸夹爪,传送带64则可以采用皮带式传送带64,由于相关技术较为常见,本实用新型中也不做限定。
参阅附图1-附图5,机体1上还设有尺寸调节机构7,尺寸调节机构7包括Y轴驱动件71和载板72,Y轴驱动件71安装于机体1上并与载板72驱动连接,以驱动载板72沿Y轴方向移动;尺寸调节机构7设有两个并对称安装于机体1上,两个组装单元2分别安装于两块载板72上,以通过两个尺寸调节机构7调整两个组装单元2相互靠拢或远离。
具体的,当需要在不同长度尺寸的衣架Y上进行组装夹子J时,先测量衣架Y的长度尺寸,然后根据衣架Y的长度尺寸启动两个Y轴驱动件71驱使两块载板72相互靠拢或相互远离,从而使得两个组装单元2相互靠拢或远离,以此来适应当前尺寸的衣架Y;提高了该设备的适应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Y轴驱动件71的种类多样,可以采用气缸或电动丝杆等结构,本实用新型中对此不做限定。
参阅附图1-附图5,机体1上还安装有控制单元8,通过控制单元8电连接组装单元2、输架机构3、输夹机构4、输扣机构5、排料机构6和尺寸调节机构7等,在控制单元8内预设程序,以分别控制各个机构的运行状态;
此外,还可以在各个机构的关键部位处设置传感器,以此来监控衣架Y、第一夹片J1、第二夹片J2和弹性扣片J3的所处位置,并将位置信息反馈给相应机构,以此来分别控制各个机构的运行状态;由于上述技术较为常见,故本实用新型中对其具体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不再进行详细阐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衣架夹自动化装配设备,用于将夹子(J)组装至衣架(Y)上,所述夹子(J)包括第一夹片(J1)、第二夹片(J2)和弹性扣片(J3),所述第一夹片(J1)与所述衣架(Y)一体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衣架夹自动化装配设备包括机体(1)和组装单元(2),所述组装单元(2)安装于所述机体(1)上并包括:
调位机构(21),所述调位机构(21)用于移动所述衣架(Y),使得所述衣架(Y)上的第一夹片(J1)移动至组装工位处;
压片机构(22),所述压片机构(22)用于驱使所述第二夹片(J2)移动至所述组装工位处,使得所述第二夹片(J2)卡接所述第一夹片(J1);
扣接机构(23),所述扣接机构(23)用于驱使所述弹性扣片(J3)移动至所述组装工位处,使得所述弹性扣片(J3)扣接所述第一夹片(J1)和第二夹片(J2);
其中,所述衣架(Y)的两端上均设有第一夹片(J1),所述组装工位对称设有两处,所述组装单元(2)设有两个并对称安装于所述机体(1)上,以在所述衣架(Y)的两端上进行同步装配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衣架夹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位机构(21)包括第一驱动件(211)、固定块(212)、固定爪(213)和驱动爪(214);所述固定爪(213)安装于所述固定块(212)上,所述驱动爪(214)安装于所述固定块(212)上并可沿Z轴方向远离或靠拢所述固定爪(213),进而形成用于放置所述衣架(Y)的固定口(210);所述第一驱动件(211)安装于所述机体(1)上并与所述固定块(212)驱动连接,以驱使所述固定块(212)沿X轴方向移动,使得所述衣架(Y)上的第一夹片(J1)沿X轴方向远离或靠拢所述组装工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衣架夹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上安装有输架机构(3),所述输架机构(3)包括衣架定位件(31)和衣架转移件(32),多个所述衣架(Y)堆叠于所述衣架定位件(31)上,所述衣架转移件(32)用于将所述衣架定位件(31)上的多个衣架(Y)逐一转移至所述固定口(210)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衣架夹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片机构(22)包括第二驱动件(221)、限位块(222)和压块(223);所述限位块(222)安装于所述机体(1)上并位于所述组装工位旁侧,且所述限位块(222)内部设有沿X轴方向设计的滑槽(2221),所述滑槽(2221)槽壁上设有接通外界的限位口(2222);所述压块(223)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滑槽(2221)内;所述第二驱动件(221)安装于所述机体(1)上并与所述压块(223)驱动连接,以使所述压块(223)具备置于所述滑槽(2221)内并对齐所述限位口(2222)的第一位置,以及错开所述限位口(2222)并移动至所述滑槽(2221)外的第二位置;
通过所述第二驱动件(221)驱动所述压块(223)从第一位置转移至第二位置时,可将从所述限位口(2222)进入所述滑槽(2221)内的第二夹片(J2)推送至所述组装工位处,使得所述第二夹片(J2)卡接所述衣架(Y)上的第一夹片(J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衣架夹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上还安装有输夹机构(4),多个所述第二夹片(J2)堆叠于所述输夹机构(4)处,且所述压块(223)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输夹机构(4)可驱使多个所述第二夹片(J2)逐一贯穿所述限位口(2222)至所述滑槽(2221)内;所述输夹机构(4)设有两个,以分别对应两个所述压片机构(22)设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衣架夹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接机构(23)包括第三驱动件(231)、顶块(232)和顶杆(233);所述顶块(232)安装于所述机体(1)上并位于所述组装工位上方,且所述顶块(232)内部设有沿Z轴方向设计的顶槽(2321),所述顶槽(2321)槽壁上设有接通外界的活动口(2322);所述顶杆(233)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顶槽(2321)内,且所述顶杆(233)上还设有用于卡接所述弹性扣片(J3)的卡口(2330);所述第三驱动件(231)安装于所述机体(1)上并与所述顶杆(233)驱动连接,以驱使所述顶杆(233)沿Z轴方向远离或靠拢所述组装工位,进而使所述顶杆(233)上的卡口(2330)具备置于所述顶槽(2321)内并对齐所述活动口(2322)的第一位置,以及错开所述活动口(2322)并移动至所述顶槽(2321)外的第二位置;
通过所述第三驱动件(231)驱动所述顶杆(233)的卡口(2330)从第一位置转移至第二位置时,可将从所述活动口(2322)进入所述卡口(2330)内的弹性扣片(J3)推送至所述组装工位处,以使得所述弹性扣片(J3)扣接所述第一夹片(J1)和第二夹片(J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衣架夹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上还设有输扣机构(5),多个所述弹性扣片(J3)堆叠放置于所述输扣机构(5)处,且所述顶杆(233)的卡口(2330)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输扣机构(5)可驱使多个所述弹性扣片(J3)逐一贯穿所述活动口(2322)至所述顶杆(233)的卡口(2330)内;所述输扣机构(5)设有两个,以分别对应两个所述组装单元(2)设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衣架夹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上还安装有排料机构(6),所述排料机构(6)安装于所述机体(1)上,并用于将组装完毕的衣架夹输送至外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衣架夹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机构(6)包括第二X轴驱动件(61)、第二Z轴驱动件(62)、第二夹爪件(63)和传送带(64);所述传送带(64)安装于所述机体(1)上;所述第二Z轴驱动件(62)安装于所述机体(1)上,所述第二X轴驱动件(61)安装于所述第二Z轴驱动件(62)上并与所述第二夹爪件(63)驱动连接,通过所述第二X轴驱动件(61)和所述第二Z轴驱动件(62)分别驱使所述第二夹爪件(63)沿X轴和Z轴方向移动,以取走组装完毕的衣架夹并转移至所述传送带(64)上,所述传送带(64)可将组装完毕的所述衣架夹传送至外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衣架夹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上还设有尺寸调节机构(7),所述尺寸调节机构(7)包括Y轴驱动件(71)和载板(72),所述Y轴驱动件(71)安装于所述机体(1)上并与所述载板(72)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载板(72)沿Y轴方向移动;所述尺寸调节机构(7)设有两个并对称安装于所述机体(1)上,两个所述组装单元(2)分别安装于两块所述载板(72)上,以通过两个所述尺寸调节机构(7)调整两个所述组装单元(2)相互靠拢或远离。
CN202320296293.7U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衣架夹自动化装配设备 Active CN2193106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96293.7U CN219310618U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衣架夹自动化装配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96293.7U CN219310618U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衣架夹自动化装配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10618U true CN219310618U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22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96293.7U Active CN219310618U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衣架夹自动化装配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106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09261B (zh) 智能化插头组装设备
CN109664633B (zh) 一种胶订包本机用上书芯机构
CN210491562U (zh) 一种编带元器件自动裁切、成型及切脚装置
CN219310618U (zh) 一种衣架夹自动化装配设备
CN105552688A (zh) 电线插头装配机
CN111590313B (zh) 一种继电器线圈与簧片的组装机
CN214291759U (zh) 一种二节隐藏轨的生产装配线
CN116100311A (zh) 一种衣架夹自动化装配设备
CN108747355A (zh) 一种汽车喇叭组件自动化装配的生产系统
CN110547523B (zh) 一种双模自动模杯定型机
CN112296626A (zh) 一种二节隐藏轨的生产装配线
CN218253778U (zh) 一种动铁芯铆接机
CN109202444A (zh) 一种滚筒芯轴的装配设备
CN211016749U (zh) 一种带弯脚功能的汽车用变压器装配机
CN208628835U (zh) 一种汽车喇叭组件自动化装配的生产系统
CN108556252B (zh) 一种多色注塑机
CN112038077A (zh) 一种电磁铁线圈生产方法和设备
CN218245697U (zh) 一种电子烟内芯自动化生产设备
CN219759464U (zh) 一种用于换相磁保持继电器的全自动铆接装置
CN216376211U (zh) 一种装辊机的上料装置
CN113854690B (zh) 一种自动生产领结设备
CN216829062U (zh) 线圈上料机构
CN210011235U (zh) 一种应用于注塑成型的轴承安装装置
CN219025678U (zh) 一种导电片与分流片组装铆接机
CN220841171U (zh) 一种定子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06

Address after: 529400, No. 18 Gongye 7th Street, Dongcheng Town, Enpi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Business premises 1: No. 17 Gongye 7th Street, Dongcheng Town, Enping City (information declaration system))

Patentee after: Enping Sun Plastic Product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No. 244, Shangwu Avenue North,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Yuantong Hardware Plastic Products (Shenzhe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