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01964U - 一种对汽车底盘进行检测的汽车轮侧检测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汽车底盘进行检测的汽车轮侧检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01964U
CN219301964U CN202320068372.2U CN202320068372U CN219301964U CN 219301964 U CN219301964 U CN 219301964U CN 202320068372 U CN202320068372 U CN 202320068372U CN 219301964 U CN219301964 U CN 2193019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box
automobile
outer box
wheel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6837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萃松
周正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iweishi Automobile Tes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iweishi Automobile Tes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iweishi Automobile Tes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iweishi Automobile Tes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6837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019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019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019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Measuring Fluid Press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底盘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对汽车底盘进行检测的汽车轮侧检测器,包括外箱,所述外箱的正面安装有升降组件,所述外箱的正面安装有定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外箱左右两侧的把手,所述外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手轮,所述手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号螺杆,所述一号螺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升降箱,所述外箱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固定箱右侧的转杆,所述转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二号螺杆。该对汽车底盘进行检测的汽车轮侧检测器,可以对直径大小不同的轮胎进行有效的夹持,从而有效提升了汽车轮侧检测器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对汽车底盘进行检测的汽车轮侧检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底盘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对汽车底盘进行检测的汽车轮侧检测器。
背景技术
汽车检测是为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的检查,汽车在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导致零件逐渐磨损老化,严重影响了汽车的技术性能,从而需要定期对汽车进行检测,其中底盘检测便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根据专利号CN201820769790.3说明的一种汽车轮侧检测器,将车轮夹持,沿车轮转动的方向摇摆,从而可以摆动汽车的车轮,可以在减震器压缩的情况下,将压力顺利作用于底盘,之后就可以对轮侧随时进行可靠的检测,而现有技术中还有一些不足,由于现有轮胎的直径大小不同,现有技术中只能对轮胎的顶部和底部进行夹持固定,在对其他直径的轮胎进行检测时,无法使轮胎稳定的夹持固定,从而导致现有技术中汽车轮侧检测器的使用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汽车底盘进行检测的汽车轮侧检测器,具备了可以对直径大小不同的轮胎进行有效夹持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汽车轮侧检测器无法对直径大小不同的轮胎进行有效夹持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可以对直径大小不同的轮胎进行有效夹持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对汽车底盘进行检测的汽车轮侧检测器,包括外箱,所述外箱的正面安装有升降组件,所述外箱的正面安装有定位组件;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外箱左右两侧的把手,所述外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手轮,所述手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号螺杆,所述一号螺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升降箱,所述外箱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箱;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固定箱右侧的转杆,所述转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二号螺杆,所述二号螺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两个移动块,所述升降箱的内侧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所述移动块和滑块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升降箱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块,所述外箱的正面开设有分别供两个定位块滑动的两个定位槽,所述连接杆的正面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升降箱和固定箱的正面均开设有供相对应连接杆滑动的滑孔。
进一步的,所述一号螺杆的底端贯穿外箱的顶部并通过轴承与外箱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所述外箱的正面开设有供连接块滑动的方形孔。
进一步的,所述二号螺杆的左端贯穿固定箱的右侧并通过轴承与固定箱的内左侧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移动块内侧螺纹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杆的顶端依次贯穿固定箱的顶部、升降箱的底部、相对应滑块的底部和升降箱的顶部,所述升降箱的顶部和底部以及固定箱的顶部均开设有供移动杆滑动的贯穿孔。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的直径大于移动杆的直径,两个所述定位块分别位于连接块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槽的高度等于方形孔的高度,四个所述夹板在同一纵向水平面上。
进一步的,四个所述夹板向靠近四个夹板之间的中心处倾斜,所述连接杆的直径等于滑孔的高度。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汽车底盘进行检测的汽车轮侧检测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对汽车底盘进行检测的汽车轮侧检测器,通过外箱正面的升降组件和定位组件之间的配合使用,可以对直径大小不同的轮胎进行有效的夹持,通过四个夹持固定点将轮胎进行固定,从而可以使轮胎在检测过程中保持稳定,提升了汽车轮侧检测器对直径不同轮胎的适应能力,从而有效提升了汽车轮侧检测器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升降箱连接结构的俯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视图。
图中:1外箱、200升降组件、201把手、202手轮、203一号螺杆、204套筒、205连接块、206升降箱、207固定箱、300定位组件、301转杆、302二号螺杆、303移动块、304滑块、305连接杆、306移动杆、307限位块、308定位块、309定位槽、310夹板、311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对汽车底盘进行检测的汽车轮侧检测器,包括外箱1,外箱1的正面安装有升降组件200,外箱1的正面安装有定位组件300,通过外箱1正面的升降组件200和定位组件300之间的配合使用,可以对直径大小不同的轮胎进行有效的夹持,通过四个夹持固定点将轮胎进行固定,从而可以使轮胎在检测过程中保持稳定,提升了汽车轮侧检测器对直径不同轮胎的适应能力,从而有效提升了汽车轮侧检测器的使用效果。
本实施例中升降组件200是用于对轮胎顶部和底部进行夹持的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升降组件200包括固定连接在外箱1左右两侧的把手201,外箱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手轮202,手轮2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号螺杆203,一号螺杆203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套筒204,套筒20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05,连接块20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升降箱206,外箱1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箱207。
需要说明的是,一号螺杆203的底端贯穿外箱1的顶部并通过轴承与外箱1的内底壁转动连接,从而一号螺杆203可以在外箱1的内侧转动,外箱1的正面开设有供连接块205滑动的方形孔,使连接块205可以通过方形孔带动升降箱206上下移动调节。
本实施例中定位组件300是用于对轮胎左右两侧进行夹持的结构。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定位组件300包括转动连接在固定箱207右侧的转杆301,转杆30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二号螺杆302,二号螺杆302的外侧螺纹连接有两个移动块303,升降箱206的内侧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304,移动块303和滑块304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05,移动块3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306,移动杆30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07,升降箱206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块308,外箱1的正面开设有分别供两个定位块308滑动的两个定位槽309,连接杆305的正面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310,升降箱206和固定箱207的正面均开设有供相对应连接杆305滑动的滑孔311。
需要说明的是,二号螺杆302的左端贯穿固定箱207的右侧并通过轴承与固定箱207的内左侧壁转动连接,使二号螺杆302可以稳定的在固定箱207的内侧转动,两个移动块303内侧螺纹方向相反,从而使两个移动块303可以在二号螺杆302的外侧做相互靠近对方或相互远离对方的运动。
另外,移动杆306的顶端依次贯穿固定箱207的顶部、升降箱206的底部、相对应滑块304的底部和升降箱206的顶部,升降箱206的顶部和底部以及固定箱207的顶部均开设有供移动杆306滑动的贯穿孔,使移动杆306可以在贯穿孔的内侧滑动,同时可以通过两个移动块303带动相对应滑块304移动。
同时,限位块307的直径大于移动杆306的直径,使移动杆306不会从相对应滑块304的内侧脱离,两个定位块308分别位于连接块205的左右两侧,定位槽309的高度等于方形孔的高度,从而在进行轮侧检测时可以使升降箱206保持稳定。
此外,四个夹板310在同一纵向水平面上,四个夹板310向靠近四个夹板310之间的中心处倾斜,使轮胎可以被四个夹板310进行有效的夹持固定,连接杆305的直径等于滑孔311的高度,使夹板310在移动时可以保持稳定。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在对汽车底盘进行检测时,转动手轮202使一号螺杆203转动,带动套筒204在连接块205的作用下在一号螺杆203的外侧进行上下移动调节,使升降箱206进行上下移动调节,移动外箱1使轮胎位于四个夹板310相对的一侧之间,转动转杆301,使二号螺杆302转动,从而使两个移动块303在二号螺杆302的外侧做相互远离对方的运动或相互靠近对方的运动,在移动杆306的作用下带动两个滑块304在升降箱206的内侧做相互靠近对方的运动或相互远离对方的运动,从而使四个夹板310夹持固定在轮胎的外侧,左右推动把手201,使轮胎在四个夹板310夹持固定的作用下左右转动,带动减震器压缩,从而可以在减震器压缩的情况下,将压力顺利作用于底盘,对汽车轮侧进行检测,同时在定位块308的作用下可以使升降箱206在转动的过程中保持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对汽车底盘进行检测的汽车轮侧检测器,通过外箱1正面的升降组件200和定位组件300之间的配合使用,可以对直径大小不同的轮胎进行有效的夹持,通过四个夹持固定点将轮胎进行固定,从而可以使轮胎在检测过程中保持稳定,提升了汽车轮侧检测器对直径不同轮胎的适应能力,从而有效提升了汽车轮侧检测器的使用效果,解决了现有汽车轮侧检测器无法对直径大小不同的轮胎进行有效夹持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对汽车底盘进行检测的汽车轮侧检测器,包括外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1)的正面安装有升降组件(200),所述外箱(1)的正面安装有定位组件(300);
所述升降组件(200)包括固定连接在外箱(1)左右两侧的把手(201),所述外箱(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手轮(202),所述手轮(2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号螺杆(203),所述一号螺杆(203)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套筒(204),所述套筒(20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05),所述连接块(20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升降箱(206),所述外箱(1)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箱(207);
所述定位组件(300)包括转动连接在固定箱(207)右侧的转杆(301),所述转杆(30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二号螺杆(302),所述二号螺杆(302)的外侧螺纹连接有两个移动块(303),所述升降箱(206)的内侧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304),所述移动块(303)和滑块(304)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05),所述移动块(3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306),所述移动杆(30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07),所述升降箱(206)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块(308),所述外箱(1)的正面开设有分别供两个定位块(308)滑动的两个定位槽(309),所述连接杆(305)的正面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310),所述升降箱(206)和固定箱(207)的正面均开设有供相对应连接杆(305)滑动的滑孔(3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汽车底盘进行检测的汽车轮侧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螺杆(203)的底端贯穿外箱(1)的顶部并通过轴承与外箱(1)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所述外箱(1)的正面开设有供连接块(205)滑动的方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汽车底盘进行检测的汽车轮侧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螺杆(302)的左端贯穿固定箱(207)的右侧并通过轴承与固定箱(207)的内左侧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移动块(303)内侧螺纹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汽车底盘进行检测的汽车轮侧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306)的顶端依次贯穿固定箱(207)的顶部、升降箱(206)的底部、相对应滑块(304)的底部和升降箱(206)的顶部,所述升降箱(206)的顶部和底部以及固定箱(207)的顶部均开设有供移动杆(306)滑动的贯穿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汽车底盘进行检测的汽车轮侧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307)的直径大于移动杆(306)的直径,两个所述定位块(308)分别位于连接块(205)的左右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汽车底盘进行检测的汽车轮侧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309)的高度等于方形孔的高度,四个所述夹板(310)在同一纵向水平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汽车底盘进行检测的汽车轮侧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夹板(310)向靠近四个夹板(310)之间的中心处倾斜,所述连接杆(305)的直径等于滑孔(311)的高度。
CN202320068372.2U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对汽车底盘进行检测的汽车轮侧检测器 Active CN2193019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68372.2U CN219301964U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对汽车底盘进行检测的汽车轮侧检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68372.2U CN219301964U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对汽车底盘进行检测的汽车轮侧检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01964U true CN219301964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86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68372.2U Active CN219301964U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对汽车底盘进行检测的汽车轮侧检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019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49960B (zh) 一种汽车轮胎性能检测试验机及检测试验方法
CN214278008U (zh) 一种相控阵超声焊缝检测装置
CN115031950B (zh) 用于钢带管整体检测的刚度检测装置
CN219301964U (zh) 一种对汽车底盘进行检测的汽车轮侧检测器
CN112255134A (zh) 一种涂料抗磨性检测系统
CN205209932U (zh) 一种用于渗透检测的辅助装置
US11426835B2 (en) Screw thread roller burnishing apparatus
CN209820373U (zh) 一种轮胎圆度检测仪
CN213956754U (zh) 一种汽车后备箱铰链盖检测工装
CN205209985U (zh) 一种用于批量渗透检测的辅助装置
CN210395098U (zh) 一种无人驾驶工程检测车
CN112525691A (zh) 一种由计算机控制的压缩拉伸测试机
CN219132232U (zh) 一种可调节的汽车部件用的固定装置
CN219337663U (zh) 轮胎模具激光检测仪
CN216978386U (zh) 一种轻型机动车用减震器性能测试工装
CN212170147U (zh) 一种金属试样测量用夹具
CN220708378U (zh) 一种市政工程监理用垂直度检测仪
CN219485431U (zh) 一种汽车车灯装饰板检测夹具
CN214456556U (zh) 一种汽车检测站用的转向组件
CN216525220U (zh) 一种工程实心轮胎用抗压性能质量测试台架
CN214235080U (zh) 一种安全卡盘孔位精度检测装置
CN210464885U (zh) 一种abs综合性能受命测试试验装置
CN214351993U (zh) 一种带有防脱落夹持机构的车辆零件缺陷检测平台
CN218481029U (zh) 一种碳纤维轮圈圆度检测装置
CN217654454U (zh) 一种电梯导轨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