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98486U - 一种变形缝构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形缝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98486U
CN219298486U CN202223488132.2U CN202223488132U CN219298486U CN 219298486 U CN219298486 U CN 219298486U CN 202223488132 U CN202223488132 U CN 202223488132U CN 219298486 U CN219298486 U CN 2192984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ck wool
plate
deformation joint
wool sandwich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8813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瑜
王贝贝
刘学峰
孟祥冲
王朋
冯伦斌
杨德平
王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Shan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8813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984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984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984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 Y02A30/24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using natural or recycled building materials, e.g. straw, wool, clay or used tir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形缝构造,包括封堵组件以及连接组件,封堵组件包括内板和外板,内板设置在变形缝内,且内板沿变形缝的侧壁延展到岩棉夹芯板的外壁面上,外板设置在岩棉夹芯板的外壁面上,内板和外板均适于封堵变形缝;连接结构适于固定内板与外板在岩棉夹芯板上。上述结构的变形缝构造,有利于在变形缝内部存在结构柱时,直接在变形缝的外侧将内板安装在变形缝内,避免了变形缝的内板难以从室内进行安装,导致变形缝构造的安装困难,从而降低了现场的施工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变形缝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墙面围护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形缝构造。
背景技术
岩棉夹芯板是一种以岩棉为原料制成的夹芯板,岩棉夹芯板能够充分发挥岩棉芯材的独特性能,在防火、保温、隔热以及吸音隔声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功效。
在一些大型厂房设计中,沿厂房长度的方向一般设置有结构变形缝,同时在外围的岩棉夹芯墙板上也需要在同位置设置变形缝,通常变形缝处的节点设置为“变形缝内板+保温岩棉+变形缝外板”。安装时,现在室内侧安装变形缝内板,然后在室外侧依次安装保温岩棉以及变形缝外板,即可将变形缝构造安装完毕。
但是,在一些大型厂房中,部分变形缝的内侧设置有结构柱,且结构柱相互之间的距离无法供工作人员穿过,因此,变形缝的内板难以从室内进行安装,导致变形缝构造的安装困难,增加了现场的施工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部分变形缝的内侧具有结构柱,导致变形缝内板难以进行安装的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形缝构造,包括:
封堵组件,所述封堵组件包括内板和外板,所述内板设置在所述变形缝内,且所述内板沿所述变形缝的侧壁延展到所述岩棉夹芯板的外壁面上,所述外板设置在所述岩棉夹芯板的外壁面上,所述内板和外板均适于封堵所述变形缝;
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适于固定所述内板与所述外板在所述岩棉夹芯板上。
可选地,上述的变形缝构造,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第一拉铆钉,所述第一拉铆钉设置在所述内板和所述岩棉夹芯板之间,适于固定所述内板在所述岩棉夹芯板上;
第二拉铆钉,所述第二拉铆钉设置在所述外板所述岩棉夹芯板之间,适于固定所述外板在所述岩棉夹芯板上。
可选地,上述的变形缝构造,还包括至少两个收边支架,所述收边支架设置在所述岩棉夹芯板上,所述外板的两端与所述收边支架连接。
可选地,上述的变形缝构造,所述收边支架通过所述第二拉铆钉固定在所述岩棉夹芯板上。
可选地,上述的变形缝构造,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三拉铆钉,所述第三拉铆钉设置在所述外板和所述收边支架之间,适于连接所述外板和所述收边支架。
可选地,上述的变形缝构造,所述外板与所述岩棉夹芯板之间填充有密封胶,所述密封胶适于封堵所述外板与所述岩棉夹芯板之间的空隙。
可选地,上述的变形缝构造,所述收边支架为L型,所述收边支架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拉铆钉固定在所述岩棉夹芯板上,所述收边支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拉铆钉与所述外板连接。
可选地,上述的变形缝构造,所述收边支架固定在所述岩棉夹芯板上的一端与所述内板延展到所述岩棉夹芯板外壁面上的部分重合,且通过所述第一拉铆钉与所述岩棉夹芯板连接。
可选地,上述的变形缝构造,还包括保温件,所保温件设置在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之间,所述保温件适于隔绝厂房与外界以维持温度的恒定。
可选地,上述的变形缝构造,还包括墙板竖檩,所述墙板竖檩设置在所述岩棉夹芯板和墙面之间,所述墙板竖檩的一端与墙面连接,所述墙板竖檩的另一端通过自攻钉与所述岩棉夹芯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形缝构造,包括封堵组件以及连接组件,封堵组件包括内板和外板,内板设置在变形缝内,且内板沿变形缝的侧壁延展到岩棉夹芯板的外壁面上,外板设置在岩棉夹芯板的外壁面上,内板和外板均适于封堵变形缝;连接结构适于固定内板与外板在岩棉夹芯板上。
此结构的变形缝构造,通过设置在变形缝内的封堵组件以及设置在岩棉夹芯板上的连接结构,内板从变形缝的外侧直接安装进变形缝内,且内板沿变形缝的侧壁延展到岩棉夹芯板的外壁面上,并通过连接结构固定在岩棉夹芯板上,外板也通过连接结构固定在岩棉夹芯板的外壁面上,内板和外板共同将变形缝封堵住,有利于在变形缝内部存在结构柱时,直接在变形缝的外侧将内板安装在变形缝内,避免了变形缝的内板难以从室内进行安装,导致变形缝构造的安装困难,从而降低了现场的施工难度。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形缝构造,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拉铆钉和第二拉铆钉,第一拉铆钉设置在内板和岩棉夹芯板之间,适于固定内板在岩棉夹芯板上;第二拉铆钉设置在外板和岩棉夹芯板之间,适于固定外板在岩棉夹芯板上。还包括至少两个收边支架,收边支架设置在岩棉夹芯板上,外板的两端与收边支架连接。收边支架通过第二拉铆钉固定在岩棉夹芯板上。
此结构的变形缝构造,通过设置在内板和岩棉夹芯板之间的第一拉铆钉以及设置在外板和岩棉夹芯板之间的第二拉铆钉,内板延展到岩棉夹芯板外壁面上的部分通过第一拉铆钉固定在岩棉夹芯板上,外板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拉铆钉固定在岩棉夹芯板上,有利于从变形缝的外侧将内板固定在岩棉夹芯板上,通过设置在岩棉夹芯板上的收边支架,外板的两端与收边支架连接,并共同固定在岩棉夹芯板上,有利于增加变形缝构造的整体性以及美观性,通过设置在收边支架和岩棉夹芯板之间的第二拉铆钉,第二拉铆钉将收边支架固定在岩棉夹芯板上,使收边支架不易从岩棉夹芯板上脱落。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形缝构造,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三拉铆钉,第三拉铆钉设置在外板和收边支架之间,适于连接外板和收边支架。外板与岩棉夹芯板之间填充有密封胶,密封胶适于封堵外板与岩棉夹芯板之间的空隙。收边支架为L型,收边支架的一端通过第二拉铆钉固定在岩棉夹芯板上,收边支架的另一端通过第三拉铆钉与外板连接。
此结构的变形缝构造,通过设置在外板和收边支架之间的第三拉铆钉,外板的两端与收边支架连接,且通过第三拉铆钉共同固定在岩棉夹芯板上,使得收边支架与外板的连接更加稳固,通过设置在外板与岩棉夹芯板之间的密封胶,密封胶能够封堵外板与岩棉夹芯板之间的缝隙,防止因空气的流动而使温度发生变化,通过设置收边支架为L型,收边支架的一端通过第二拉铆钉固定在岩棉夹芯板上,另一端与外板通过第三拉铆钉连接,将外板固定在岩棉夹芯板上。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形缝构造,收边支架固定在岩棉夹芯板上的一端与内板延展到岩棉夹芯板外壁面上的部分重合,且通过第一拉铆钉与岩棉夹芯板连接。还包括保温件,保温件设置在内板和外板之间,保温件适于隔绝厂房与外界以维持温度的恒定。还包括墙板竖檩,墙板竖檩设置在岩棉夹芯板和墙面之间,墙板竖檩的一端与墙面连接,墙板竖檩的另一端通过自攻钉与岩棉夹芯板连接。
此结构的变形缝构造,通过设置在收边支架与内板之间的第一拉铆钉,收边支架固定在岩棉夹芯板上的一端与内板延展到岩棉夹芯板外壁面上的部分重合,且通过第一拉铆钉与岩棉夹芯板连接,有利于减少拉铆钉的使用,通过设置在内板和外板之间的保温件,保温件能够隔绝厂房与外界,从而使空气无法在厂房与外界之间流动,从而维持温度的恒定,通过设置在岩棉夹芯板和墙面之间的墙板竖檩,墙板竖檩将岩棉夹芯板固定在墙面上,从而使岩棉夹芯板对厂房进行保温隔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列中提供的变形缝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列中提供的变形缝构造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岩棉夹芯板;
21-内板;22-外板;
31-第一拉铆钉;32-第二拉铆钉;33-第三拉铆钉;
4-收边支架;
5-密封胶;
6-保温件;
7-墙板竖檩;
8-自攻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形缝构造,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封堵组件以及连接组件,封堵组件包括内板21和外板22,内板21设置在变形缝内,且内板21沿变形缝的侧壁延展到岩棉夹芯板1的外壁面上,外板22设置在岩棉夹芯板1的外壁面上,内板21和外板22均适于封堵变形缝;连接结构适于固定内板21与外板22在岩棉夹芯板1上。上述结构的变形缝构造,通过设置在变形缝内的封堵组件以及设置在岩棉夹芯板1上的连接结构,内板21从变形缝的外侧直接安装进变形缝内,且内板21沿变形缝的侧壁延展到岩棉夹芯板1的外壁面上,并通过连接结构固定在岩棉夹芯板1上,外板22也通过连接结构固定在岩棉夹芯板1的外壁面上,内板21和外板22共同将变形缝封堵住,有利于在变形缝内部存在结构柱时,直接在变形缝的外侧将内板21安装在变形缝内,避免了变形缝的内板21难以从室内进行安装,导致变形缝构造的安装困难,从而降低了现场的施工难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变形缝构造,如图2所示,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拉铆钉31和第二拉铆钉32,第一拉铆钉31设置在内板21和岩棉夹芯板1之间,适于固定内板21在岩棉夹芯板1上;第二拉铆钉32设置在外板22岩棉夹芯板1之间,适于固定外板22在岩棉夹芯板1上。上述结构的变形缝构造,通过设置在内板21和岩棉夹芯板1之间的第一拉铆钉31以及设置在外板22和岩棉夹芯板1之间的第二拉铆钉32,内板21延展到岩棉夹芯板1外壁面上的部分通过第一拉铆钉31固定在岩棉夹芯板1上,外板22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拉铆钉32固定在岩棉夹芯板1上,有利于从变形缝的外侧将内板21固定在岩棉夹芯板1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变形缝构造,如图2所示,还包括至少两个收边支架4,收边支架4设置在岩棉夹芯板1上,外板22的两端与收边支架4连接。上述结构的变形缝构造,通过设置在岩棉夹芯板1上的收边支架4,外板22的两端与收边支架4连接,并共同固定在岩棉夹芯板1上,有利于增加变形缝构造的整体性以及美观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变形缝构造,如图2所示,收边支架4通过第二拉铆钉32固定在岩棉夹芯板1上。上述结构的变形缝构造,通过设置在收边支架4和岩棉夹芯板1之间的第二拉铆钉32,第二拉铆钉32将收边支架4固定在岩棉夹芯板1上,使收边支架4不易从岩棉夹芯板1上脱落。
本实施例提供的变形缝构造,如图2所示,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三拉铆钉33,第三拉铆钉33设置在外板22和收边支架4之间,适于连接外板22和收边支架4。上述结构的变形缝构造,通过设置在外板22和收边支架4之间的第三拉铆钉33,外板22的两端与收边支架4连接,且通过第三拉铆钉33共同固定在岩棉夹芯板1上,使得收边支架4与外板22的连接更加稳固。
本实施例提供的变形缝构造,如图2所示,外板22与岩棉夹芯板1之间填充有密封胶5,密封胶5适于封堵外板22与岩棉夹芯板1之间的空隙。上述结构的变形缝构造,通过设置在外板22与岩棉夹芯板1之间的密封胶5,密封胶5能够封堵外板22与岩棉夹芯板1之间的缝隙,防止因空气的流动而使温度发生变化。
本实施例提供的变形缝构造,如图2所示,收边支架4为L型,收边支架4的一端通过第二拉铆钉32固定在岩棉夹芯板1上,收边支架4的另一端通过第三拉铆钉33与外板22连接。上述结构的变形缝构造,通过设置收边支架4为L型,收边支架4的一端通过第二拉铆钉32固定在岩棉夹芯板1上,另一端与外板22通过第三拉铆钉33连接,将外板22固定在岩棉夹芯板1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变形缝构造,如图2所示,收边支架4固定在岩棉夹芯板1上的一端与内板21延展到岩棉夹芯板1外壁面上的部分重合,且通过第一拉铆钉31与岩棉夹芯板1连接。上述结构的变形缝构造,通过设置在收边支架4与内板21之间的第一拉铆钉31,收边支架4固定在岩棉夹芯板1上的一端与内板21延展到岩棉夹芯板1外壁面上的部分重合,且通过第一拉铆钉31与岩棉夹芯板1连接,有利于减少拉铆钉的使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变形缝构造,如图2所示,还包括保温件6,所保温件6设置在内板21和外板22之间,保温件6适于隔绝厂房与外界以维持温度的恒定。上述结构的变形缝构造,通过设置在内板21和外板22之间的保温件6,保温件6能够隔绝厂房与外界,从而使空气无法在厂房与外界之间流动,从而维持温度的恒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变形缝构造,如图1所示,还包括墙板竖檩7,墙板竖檩7设置在岩棉夹芯板1和墙面之间,墙板竖檩7的一端与墙面连接,墙板竖檩7的另一端通过自攻钉8与岩棉夹芯板1连接。上述结构的变形缝构造,通过设置在岩棉夹芯板1和墙面之间的墙板竖檩7,墙板竖檩7将岩棉夹芯板1固定在墙面上,从而使岩棉夹芯板1对厂房进行保温隔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形缝构造,通过设置在变形缝内的封堵组件以及设置在岩棉夹芯板1上的连接结构,内板21从变形缝的外侧直接安装进变形缝内,且内板21沿变形缝的侧壁延展到岩棉夹芯板1的外壁面上,并通过连接结构固定在岩棉夹芯板1上,外板22也通过连接结构固定在岩棉夹芯板1的外壁面上,内板21和外板22共同将变形缝封堵住,有利于在变形缝内部存在结构柱时,直接在变形缝的外侧将内板21安装在变形缝内,避免了变形缝的内板21难以从室内进行安装,导致变形缝构造的安装困难,从而降低了现场的施工难度。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变形缝构造,适于安装在岩棉夹芯板(1)的变形缝内,其特征在于,包括:
封堵组件,所述封堵组件包括内板(21)和外板(22),所述内板(21)设置在所述变形缝内,且所述内板(21)沿所述变形缝的侧壁延展到所述岩棉夹芯板(1)的外壁面上,所述外板(22)设置在所述岩棉夹芯板(1)的外壁面上,所述内板(21)和外板(22)均适于封堵所述变形缝;
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适于固定所述内板(21)与所述外板(22)在所述岩棉夹芯板(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缝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第一拉铆钉(31),所述第一拉铆钉(31)设置在所述内板(21)和所述岩棉夹芯板(1)之间,适于固定所述内板(21)在所述岩棉夹芯板(1)上;
第二拉铆钉(32),所述第二拉铆钉(32)设置在所述外板(22)所述岩棉夹芯板(1)之间,适于固定所述外板(22)在所述岩棉夹芯板(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形缝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收边支架(4),所述收边支架(4)设置在所述岩棉夹芯板(1)上,所述外板(22)的两端与所述收边支架(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形缝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边支架(4)通过所述第二拉铆钉(32)固定在所述岩棉夹芯板(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变形缝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三拉铆钉(33),所述第三拉铆钉(33)设置在所述外板(22)和所述收边支架(4)之间,适于连接所述外板(22)和所述收边支架(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形缝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22)与所述岩棉夹芯板(1)之间填充有密封胶(5),所述密封胶(5)适于封堵所述外板(22)与所述岩棉夹芯板(1)之间的空隙。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变形缝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边支架(4)为L型,所述收边支架(4)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拉铆钉(32)固定在所述岩棉夹芯板(1)上,所述收边支架(4)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拉铆钉(33)与所述外板(2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形缝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边支架(4)固定在所述岩棉夹芯板(1)上的一端与所述内板(21)延展到所述岩棉夹芯板(1)外壁面上的部分重合,且通过所述第一拉铆钉(31)与所述岩棉夹芯板(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的变形缝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温件(6),所保温件(6)设置在所述内板(21)和所述外板(22)之间,所述保温件(6)适于隔绝厂房与外界以维持温度的恒定。
10.根据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的变形缝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墙板竖檩(7),所述墙板竖檩(7)设置在所述岩棉夹芯板(1)和墙面之间,所述墙板竖檩(7)的一端与墙面连接,所述墙板竖檩(7)的另一端通过自攻钉(8)与所述岩棉夹芯板(1)连接。
CN202223488132.2U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变形缝构造 Active CN2192984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88132.2U CN219298486U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变形缝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88132.2U CN219298486U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变形缝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98486U true CN219298486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53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88132.2U Active CN219298486U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变形缝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984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58652B1 (en) Building construction having a curtain wall comprising a thermal and acoustic insulating and sealing system of a safing slot
CN110352282B (zh) 建筑物的墙壁结构、安装装置及板材的施工方法
EP3482009A1 (en) A curtain wall system, a composite module for a curtain wall system and a building comprising a curtain wall system
US5606833A (en) Wall structure
CN219298486U (zh) 一种变形缝构造
CN112814211B (zh) 一种装配式墙体的安装方法
CN112814216A (zh) 一种可容纳管道的卡卧式墙体及施工方法
WO2015149372A1 (zh) 一种组合式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JP2012021309A (ja) バルコニーの防水構造
CN210713418U (zh) 一种曲面玻璃幕墙安装结构
CN210918685U (zh) 一种节能耐火窗
KR101705717B1 (ko) 건축용 외장 패널 시스템 및 이의 설치 방법
CN216617264U (zh) 一种窗口收边及具有其的窗口
JP4293896B2 (ja) 外壁の開口部周縁の気密断熱構造
JP5564397B2 (ja) 建物の断熱構造、及び下地固定部材
CN220954003U (zh) 一种外墙连接结构
CN215106410U (zh) 一种铝复合板玻璃幕墙复合系统
CN219711311U (zh) 一种被动窗的安装结构
EP3835234A1 (en) A seal for an airtight connection of modular units and a method for installation of modular units into a building using the said seal
CN112324278B (zh) 建筑外窗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19012342U (zh) 一种隔热断桥铝合金窗框
JP2006144380A (ja) 接続部材及び下地の施工方法
CN215519431U (zh) 燃气锅炉房通风采光多功能一体式泄爆口
CN213683894U (zh) 一种卷帘盒挂板及包括其的建筑
CN219327265U (zh) 一种建筑铝板密缝防水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28

Address after: 3801, 38 / F,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uilding, No. 3331, Weilan Coast Community Central Road,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Shando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801, 38 / F,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uilding, No. 3331, Weilan Coast Community Central Road,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