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96528U - 一种铝棒输送小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铝棒输送小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96528U
CN219296528U CN202222049478.6U CN202222049478U CN219296528U CN 219296528 U CN219296528 U CN 219296528U CN 202222049478 U CN202222049478 U CN 202222049478U CN 219296528 U CN219296528 U CN 2192965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ing plate
sliding
frame
chain wheel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4947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心
徐伶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ijia Intelligent Industrial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ijia Intelligent Industrial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ijia Intelligent Industrial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ijia Intelligent Industrial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4947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965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965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965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棒输送小车,包括有机架、驱动装置及料斗;机架包括滑轨架及支撑架;滑轨架内设置有滑动座及输送链,滑动座可滑动地设在滑轨架中,输送链与滑动座连接;驱动装置与输送链传动连接;料斗包括有第一接料板及第二接料板,第二接料板与第一接料板之间可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滑轨架内设置可滑动的滑动座,料斗安装于滑动座上,并采用输送链带动滑动座的方式来带动料斗,料斗在行进过程中平稳不易晃动;料斗在终点处采用第一接料板相对固定、第二接料板翻转的方式进行卸料,第二接料板翻转平缓,铝棒能够沿着第二接料板的方向滚动下料,提升了下料的精准度。

Description

一种铝棒输送小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型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铝棒输送小车。
背景技术
在铝型材的生产过程中,原材料通过处理后形成铝棒,由于加工后的铝棒较长,因此需要对铝棒进行切割作业,将铝棒切割成多根符合长度要求的短棒。为了将切割后的短棒送至指定的区域进行后续加工,一般在铝棒切割处设置输送装置,传统的输送装置主要采用气缸带动拨料块将单根铝棒送入料斗,然后通过输送链带动料斗前进,料斗在前进的终点处随着输送链翻转,将铝棒倒入指定位置。但是实际生产中,料斗随着输送链一同前进,其输送过程不够平稳,铝棒容易从料斗的两侧掉落;此外,料斗在输送终点处是采用整个料斗翻转的方式进行倒料,容易产生较大的震动及晃动,铝棒可能由于过度的晃动导致无法准确地倒入指定位置;输送装置长时间处于不稳定运行,这样对设备的负荷很大,容易造成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棒输送小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棒输送小车,包括有机架、驱动装置及料斗;所述机架包括有倾斜设置的滑轨架以及设于所述滑轨架底部的支撑架;所述滑轨架内设置有滑动座及输送链,所述滑动座可滑动地设在所述滑轨架中,所述输送链与所述滑动座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机架下方,并与所述输送链传动连接;所述料斗包括有第一接料板及第二接料板,所述第一接料板与所述滑动座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二接料板与所述第一接料板之间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接料板上设有一对对称设置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上设有支撑轮,所述滑轨架的外侧面上设有与所述支撑轮互相配合的输送路轨架,所述输送路轨架包括有依次连接的主滑道、斜坡滑道及缓冲滑道。
优选地,所述滑轨架包括有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支架,两个侧支架设置有多根横梁;所述侧支架的内侧设有呈平底U型结构的滑槽;所述滑动座包括有底板及垫板,所述底板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滑动单元,所述滑动单元与对应一侧的滑槽相配合设置;所述底板的顶部两侧各设有一对侧滑单元,所述侧滑单元与所述滑槽的侧壁相对设置;所述垫板设于所述底板的顶部,其与所述第一接料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输送链与所述底板的底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滑动单元包括有侧支板、轮轴及滑轮;所述侧支板的宽度大于所述滑槽的开口的宽度;所述轮轴设于所述侧支板上并插入所述滑槽中;所述滑轮安装于所述轮轴上,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优选地,所述滑轨架的上部设有第一链轮架,下部设有第二链轮架;所述第一链轮架上设有第一链轮轴,所述第一链轮轴上同轴设置有链轮一及链轮二,所述第二链轮架上设有第二链轮轴,所述第二链轮轴上设置有链轮三;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链轮二传动连接,所述链轮一与所述链轮三之间通过所述输送链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安装架及电机,所述电机设于所述安装架上,其输出轴上设置有链轮四,所述链轮四与所述链轮二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链轮架上设有第一U型槽,所述第一链轮轴卡接在所述第一U型槽中;所述第二链轮架上设有第二U型槽,所述第二链轮轴卡接在所述第二U型槽中。
优选地,所述第二接料板与所述第一接料板的连接方式为铰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脚与所述第二接料板之间的夹角为60度,所述支撑脚与所述主滑道之间的夹角为45度。
优选地,所述主滑道与所述斜坡滑道之间的夹角为120~14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滑轨架内设置可滑动的滑动座,料斗安装于滑动座上,并采用输送链带动滑动座的方式来带动料斗,料斗在行进过程中平稳不易晃动;料斗在终点处采用第一接料板相对固定、第二接料板翻转的方式进行卸料,第二接料板翻转平缓,铝棒能够沿着第二接料板的方向滚动下料,提升了下料的精准度;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提升铝棒在下料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提升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企业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铝棒输送小车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铝棒输送小车的正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铝棒输送小车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铝棒输送小车的侧面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铝棒输送小车的剖面图;
在图1至图5中,其中各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机架、11--滑轨架、111--侧支架、112--横梁、113--滑槽、12--支撑架、13--滑动座、131--底板、132--垫板、133--滑动单元、1331--侧支板、1332--轮轴、1333--滑轮、134--侧滑单元、14--输送链、15--输送路轨架、151--主滑道、152--斜坡滑道、153--缓冲滑道、2--驱动装置、21--安装架、22--电机、23--链轮四、24--链条、3--料斗、31--第一接料板、32--第二接料板、33--支撑脚、34--支撑轮、4--第一链轮架、41--第一U型槽、5--第二链轮架、51--第二U型槽、6--第一链轮轴、7--链轮一、8--链轮二、9--第二链轮轴、10--链轮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棒输送小车,包括有机架1、驱动装置2及料斗3;所述机架1包括有倾斜设置的滑轨架11以及设于所述滑轨架11底部的支撑架12;所述滑轨架11内设置有滑动座13及输送链14,所述滑动座13可滑动地设在所述滑轨架11中,所述输送链14与所述滑动座13连接;所述驱动装置2设于所述机架1下方,并与所述输送链14传动连接;所述料斗3包括有第一接料板31及第二接料板32,所述第一接料板31与所述滑动座13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二接料板32与所述第一接料板31之间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接料板32上设有一对对称设置的支撑脚33,所述支撑脚33上设有支撑轮34,所述滑轨架11的外侧面上设有与所述支撑轮34互相配合的输送路轨架15,所述输送路轨架15包括有依次连接的主滑道151、斜坡滑道152及缓冲滑道153。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滑动座13可滑动地设置在滑轨架11内,当输送链14运动时,能够带动与之连接的滑动座13沿着滑轨架11同步运动,继而带动安装在滑动座13上的料斗3运动,实现料斗3搬运铝棒的目的。具体地,料斗3主要由两块接料板组成,分别是固定安装在滑动座13上的第一接料板31,以及和可转动的第二接料板32,第二接料板32面向滑动架的一侧面上设置了一对支撑脚33,支撑脚33上有支撑轮34,然后通过支撑轮34与输送路轨架15的配合,来实现第二接料板32的翻转。当支撑轮34与主滑道151接触时,第二接料板32与第一接料板31形成一个V型斗,将铝棒夹住并带动铝棒运动;当支撑轮34与斜坡滑道152接触时,第二接料板32在重力的作用下开始缓慢向下翻转,直至支撑轮34与缓冲滑道153接触,第二接料板32停止翻转并和第一接料板31处于同一平面上,此时铝棒沿着第二接料板32顺势下滑,并进入指定的接料槽中。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驱动装置2启动,并带动输送链14在滑动架上运转,输送链14带动滑动座13向下滑动,滑动座13滑动至接近终点位置时,支撑轮34进入斜坡滑道152,第二接料板32开始翻转,滑动座13滑动至终点位置时,支撑轮34进入缓冲滑道153,第二接料板32翻转到位,铝棒沿着第二接料板32下滑进入指定区域。接着,驱动装置2带动输送链14反向运转,滑动座13向上滑动,支撑轮34从缓冲滑道153进入斜坡滑道152,第二接料板32向上翻转,支撑轮34进入主滑道151时第二接料板32翻转到位并与第一接料板31形成夹角,准备进行下一次的铝棒输送作业。
在本实施例中,铝棒在输送路径的终点处,当第二接料板32翻转到位后,以第二接料板32作为倾斜的导向板,并沿着第二接料板32下滑,相较于传统的直接将铝棒倒入接料槽的做法,本实施例的铝棒下滑更加顺畅,弹跳更小,不易冲出接料槽。
优选地,所述滑轨架11包括有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支架111,两个侧支架111设置有多根横梁112;所述侧支架111的内侧设有呈平底U型结构的滑槽113;所述滑动座13包括有底板131及垫板132,所述底板131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滑动单元133,所述滑动单元133与对应一侧的滑槽113相配合设置;所述底板131的顶部两侧各设有一对侧滑单元134,所述侧滑单元134与所述滑槽113的侧壁相对设置;所述垫板132设于所述底板131的顶部,其与所述第一接料板3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输送链14与所述底板131的底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滑动座13滑动的轨道,由两个侧支架111上的滑槽113组成,两个滑槽113相对设置,当底板131四角处的滑动单元133分别插入对应的滑槽113时,底板131就可以沿着滑槽113进行滑动了。底板131顶部的侧滑单元134能够使底板131与滑槽113的侧壁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底板131与滑槽113之间的直接接触影响滑动效果。
优选地,所述滑动单元133包括有侧支板1331、轮轴1332及滑轮1333;所述侧支板1331的宽度大于所述滑槽113的开口的宽度;所述轮轴1332设于所述侧支板1331上并插入所述滑槽113中;所述滑轮1333安装于所述轮轴1332上,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槽113内。在本实施例中,滑轮1333通过轮轴1332装入滑槽113内,使得底板131能够沿着滑槽113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此外,通过将侧支板1331的宽度设置为大于滑槽113的开口宽度,使得侧支板1331完全覆盖了滑槽113的开口,避免侧支板1331的边缘卡入滑槽113中,导致出现滑动不畅甚至无法滑动的情况。
优选地,所述滑轨架11的上部设有第一链轮架4,下部设有第二链轮架5;所述第一链轮架4上设有第一链轮轴6,所述第一链轮轴6上同轴设置有链轮一7及链轮二8,所述第二链轮架5上设有第二链轮轴9,所述第二链轮轴9上设置有链轮三10;所述驱动装置2与所述链轮二8传动连接,所述链轮一7与所述链轮三10之间通过所述输送链1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输送链14设置在链轮一7与链轮二8上,链轮一7与链轮三10同轴设置,因此驱动装置2带动链轮三10时,输送链14就能够随之运转。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有安装架21及电机22,所述电机22设于所述安装架21上,其输出轴上设置有链轮四23,所述链轮四23与所述链轮二8之间通过链条24传动连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工作时电机22带动链轮四23,链轮四23通过链条24带动链轮二8,链轮二8带动同轴的链轮一7转动,链轮一7带动设在链轮一7与链轮三10之间的输送链14运转。
优选地,所述第一链轮架4上设有第一U型槽41,所述第一链轮轴6卡接在所述第一U型槽41中;所述第二链轮架5上设有第二U型槽51,所述第二链轮轴9卡接在所述第二U型槽51中。通过设置第一U型槽41与第二U型槽51,两个U型槽为开口设计,方便快速安装第一链轮轴6及第二链轮轴9;此外,第二U型槽51的开口朝下,且U型槽为倾斜设置,因此第二链轮轴9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能够对输送链14形成向下压力,实现输送链14的自动张紧,避免输送链14松弛影响输送效果。
优选地,所述第二接料板32与所述第一接料板31的连接方式为铰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脚33与所述第二接料板32之间的夹角为60度,所述支撑脚33与所述主滑道151之间的夹角为45度。通过将支撑脚33与第二接料板32的夹角设置为60度,支撑脚33与主滑道151之间的夹角为45度,使得第二接料板32与第一接料板31之间的夹角为105度,形成一个开口较宽的V型结构,便于接收大尺寸的铝棒。
优选地,所述主滑道151与所述斜坡滑道152之间的夹角为120~140度。通过设置主滑道151与斜坡滑道152之间的夹角角度,可改变第二接料板32翻转的速度,坡度越缓翻转速度越慢,反之则越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滑轨架内设置可滑动的滑动座,料斗安装于滑动座上,并采用输送链带动滑动座的方式来带动料斗,料斗在行进过程中平稳不易晃动;料斗在终点处采用第一接料板相对固定、第二接料板翻转的方式进行卸料,第二接料板翻转平缓,铝棒能够沿着第二接料板的方向滚动下料,提升了下料的精准度;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提升铝棒在下料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提升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企业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9)

1.一种铝棒输送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1)、驱动装置(2)及料斗(3);所述机架包括有倾斜设置的滑轨架(11)以及设于所述滑轨架底部的支撑架(12);所述滑轨架内设置有滑动座(13)及输送链(14),所述滑动座可滑动地设在所述滑轨架中,所述输送链与所述滑动座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机架下方,并与所述输送链传动连接;所述料斗包括有第一接料板(31)及第二接料板(32),所述第一接料板与所述滑动座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二接料板与所述第一接料板之间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接料板上设有一对对称设置的支撑脚(33),所述支撑脚上设有支撑轮(34),所述滑轨架的外侧面上设有与所述支撑轮互相配合的输送路轨架(15),所述输送路轨架包括有依次连接的主滑道(151)、斜坡滑道(152)及缓冲滑道(1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棒输送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架包括有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支架(111),两个侧支架设置有多根横梁(112);所述侧支架的内侧设有呈平底U型结构的滑槽(113);所述滑动座包括有底板(131)及垫板(132),所述底板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滑动单元(133),所述滑动单元与对应一侧的滑槽相配合设置;所述底板的顶部两侧各设有一对侧滑单元(134),所述侧滑单元与所述滑槽的侧壁相对设置;所述垫板设于所述底板的顶部,其与所述第一接料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输送链与所述底板的底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棒输送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单元包括有侧支板(1331)、轮轴(1332)及滑轮(1333);所述侧支板的宽度大于所述滑槽的开口的宽度;所述轮轴设于所述侧支板上并插入所述滑槽中;所述滑轮安装于所述轮轴上,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棒输送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架的上部设有第一链轮架(4),下部设有第二链轮架(5);所述第一链轮架上设有第一链轮轴(6),所述第一链轮轴上同轴设置有链轮一(7)及链轮二(8),所述第二链轮架上设有第二链轮轴(9),所述第二链轮轴上设置有链轮三(10);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链轮二传动连接,所述链轮一与所述链轮三之间通过所述输送链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棒输送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安装架(21)及电机(22),所述电机设于所述安装架上,其输出轴上设置有链轮四(23),所述链轮四与所述链轮二之间通过链条(24)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棒输送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轮架上设有第一U型槽(41),所述第一链轮轴卡接在所述第一U型槽中;所述第二链轮架上设有第二U型槽(51),所述第二链轮轴卡接在所述第二U型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棒输送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料板与所述第一接料板的连接方式为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铝棒输送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与所述第二接料板之间的夹角为60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铝棒输送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滑道与所述斜坡滑道之间的夹角为120~140度。
CN202222049478.6U 2022-08-04 2022-08-04 一种铝棒输送小车 Active CN2192965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49478.6U CN219296528U (zh) 2022-08-04 2022-08-04 一种铝棒输送小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49478.6U CN219296528U (zh) 2022-08-04 2022-08-04 一种铝棒输送小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96528U true CN219296528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84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49478.6U Active CN219296528U (zh) 2022-08-04 2022-08-04 一种铝棒输送小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965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2321133A (ja) 棒状加工材料から切断機を用いて切断された材料片を搬送する方法およ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US3945522A (en) Apparatus for loading goods
CN211310007U (zh) 一种板材翻转收料设备
CN219296528U (zh) 一种铝棒输送小车
US4412769A (en) Apparatus for centering alignment of planar workpieces
US4516900A (en) De-palletizer
CN217554872U (zh) 一种板式运输机
CN210913978U (zh) 竖直物料传送装置
JP2718877B2 (ja) 板状体の旋回移送装置
CN110733871A (zh) 物料传送设备
CN212314818U (zh) 一种自动翻转装置
CN110697458B (zh) 一种用于货车车厢的装货登车桥
CN112192060A (zh) 适用范围广具有升降翻转功能的下料结构
CN210972895U (zh) 物料传送设备
CN210972671U (zh) 横向物料传输装置
CN218560349U (zh) 一种串焊机用出抓取出料组件
CN219822548U (zh) 用于快递包裹自动输送分拣的控制装置
CN213827581U (zh) 适用范围广具有升降翻转功能的下料结构
CN220683884U (zh) 一种便于输送的纸箱翻转装置
CN213827580U (zh) 激光切割设备下料用翻转抬升结构
CN218250807U (zh) 一种生产原料除铁装置
JPH0761811B2 (ja) 搬送装置
KR102139904B1 (ko) 목재 이송장치
CN214454745U (zh) 一种瓦楞纸箱转运轨道装置
CN214984997U (zh) 一种可自由调整倾斜度的运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