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83057U - 一种气瓶检测连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瓶检测连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83057U
CN219283057U CN202320266023.1U CN202320266023U CN219283057U CN 219283057 U CN219283057 U CN 219283057U CN 202320266023 U CN202320266023 U CN 202320266023U CN 219283057 U CN219283057 U CN 2192830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handle
rod
main pipe
connecting rod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6602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于
张学林
王飞
黄崧
刘诗然
张�林
李江洪
向阳
罗晓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32026602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830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830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830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2Hydrogen storage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瓶检测连接头,包括主管和滑动套,主管下端固定安装有橡胶套,橡胶套下端的呈上大下小的锥状结构,主管下部的外壁周向设有多个铰接座,铰接座上铰接有下端向内弯曲的挂钩,连接块上开设有从上到下向内倾斜的滑动槽,滑动套套设在主管上,滑动杆滑动安装于滑动槽内,主管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环形把手,环形把手内竖向滑动安装有环形拉手,环形拉手下端固定连接有拉杆,拉杆穿设在连接杆内,拉杆下端横向安装有横杆,横杆的两端穿过连接杆与滑动套固定连接,连接杆与拉杆之间设有固定机构。其目的是:解决现有连接头结构缺陷导的安装时间长,影响检测效率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气瓶检测连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瓶检测连接头。
背景技术
气瓶是指在正常环境下(-40~60℃)可重复充气使用,公称工作压力为1.0~30MPa(表压),公称容积为0.4~1000L的盛装永久性气体、液化气体或溶解气体的移动式压力容器;为了保障气瓶在使用时的安全,使得需要对气瓶进行气压检测。
在检测前,需要把进气管与安装有阀门的气瓶进行连接,为了保证气密性,一般采用在进气管的自由端安装螺套,再把螺套螺接在阀门上的方式进行。
此种操作方式,需要多次旋转螺套,耗费时间长,影响检测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气瓶检测连接头,用来解决现有连接头结构缺陷导的安装时间长,影响检测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瓶检测连接头,包括主管和滑动套,
所述主管下端固定安装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下端的呈上大下小的锥状结构,
所述主管下部的外壁周向设有多个铰接座,
所述铰接座上铰接有下端向内弯曲的挂钩,所述挂钩的外壁固定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从上到下向内倾斜的滑动槽,
所述滑动套套设在主管上,所述滑动套下端于铰接座对应位置固定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滑动安装于滑动槽内,
所述主管上连接有进气管,所述主管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环形把手,
所述环形把手内竖向滑动安装有环形拉手,
所述环形拉手下端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穿设在连接杆内,所述拉杆下端横向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穿过连接杆与滑动套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杆与拉杆之间设有固定机构。
进一步限定,所述环形拉手两侧的外壁均固定设有滑动块,所述环形把手的内壁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滑动块滑动安装于导向槽内。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滑动块与导向槽的相互配合,完成环形把手和环形拉手之间的滑动安装,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
进一步限定,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齿条、卡块和拉环,
所述齿条固定安装于拉杆的侧壁,
所述连接杆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卡块铰接在安装槽内,所述卡块与连接杆之间安装有支撑弹片,
所述卡块远离支撑弹片一侧固定设有多个卡齿,所述卡齿与齿条啮合,
所述连接杆上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内穿设有拉绳,所述拉绳一端与卡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拉环固定连接。
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齿条、卡块和拉环构成固定机构,使用时,通过对拉环的拉动,即可打开固定机构对连接杆与拉杆之间的固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进一步限定,所述齿条上的齿的下端面呈水平状、上端面呈从下到上向远离卡块的方向倾斜,
所述卡齿的上端面呈水平状、下端面呈从下到上向远离卡块的方向倾斜。
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齿条上的齿与卡齿的倾斜设置,形成单向锁定结构,进而使得在把环形拉手相对于环形把手向上运动时,固定机构不起固定作用,无需对拉环进行拉动,即可进行移动,使用更加方便。
进一步限定,所述环形拉手和环形把手安装有带动环形拉手相对于环形把手向下移动的第一压缩弹簧。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第一压缩弹簧对环形拉手施加相对于环形把手向下移动的力,在通过对拉环的拉动,使得卡齿与齿条脱离啮合后,第一压缩弹簧可带动环形拉手相对于环形把手自动向下移动,进而经滑动套带动滑动杆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挂钩自动张开,松开对阀门的接口的抱紧,使用更加方便。
进一步限定,所述主管的外壁横向设有用于连接进气管的横管,所述横管与主管连通。这样的结构设计,在通过横管为主管提供进气管的安装位置的同时,可为使用者提供握持部位,使用者在使用时,也一只手抓住环形拉手和环形把手,另一只手抓住横管对连接头进行扶持,使用更加方便。
进一步限定,所述主管内安装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内设有导向套,所述安装套与导向套之间固定设有多根固定杆,所述导向套内穿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顶端固定设有锥形挡片,所述安装套的上端面呈从上到下逐渐向内倾斜的锥形结构,所述导向杆于锥形挡片与导向套之间套设有第二压缩弹簧,所述导向杆于导向套下端安装有限位块。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锥形挡片、安装套和第二压缩弹簧的相互配合,正常充气时,进气管中的气压逐渐增大,使得安装套靠近进气管一端的气压与安装套靠近气瓶中的气压的气压差,推动锥形挡片具备向下移动的趋势,并与第二压缩弹簧的预应力形成平衡,此时,气体经安装套与锥形挡片之间的间隙,从安装套与导向套之间的间隙,向下流动,正常充气;当连接头意外掉落时,进气管中的气压不变,连接头的末端直接与外界空气连通,即锥形挡片的两端之间,形成一个较大的气压差,此气压差带动锥形挡片克服第二压缩弹簧的预应力向下移动,对安装套进行封堵,从而避免进气管中的气体继续外泄而造成的安全问题,实用性较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主管、滑动套、连接杆和拉杆的相互配合,在需要进行气压检测时,只需把主管的下端插入阀门的接口内,再握紧环形把手和环形拉手,然后用固定机构固定连接杆与拉杆,即可完成进气管与安装有阀门的气瓶之间的连接,使用简单,可提高检测效率;
2、通过齿条、卡块和拉环构成固定机构,使用时,通过对拉环的拉动,即可打开固定机构对连接杆与拉杆之间的固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3、通过齿条上的齿与卡齿的倾斜设置,形成单向锁定结构,进而使得在把环形拉手相对于环形把手向上运动时,固定机构不起固定作用,无需对拉环进行拉动,即可进行移动,使用更加方便;
4、通过第一压缩弹簧对环形拉手施加相对于环形把手向下移动的力,在通过对拉环的拉动,使得卡齿与齿条脱离啮合后,第一压缩弹簧可带动环形拉手相对于环形把手自动向下移动,进而经滑动套带动滑动杆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挂钩自动张开,松开对阀门的接口的抱紧,使用更加方便;
5、通过锥形挡片、安装套和第二压缩弹簧的相互配合,当连接头意外掉落时,进气管中的气压不变,连接头的末端直接与外界空气连通,即锥形挡片的两端之间,形成一个较大的气压差,此气压差带动锥形挡片克服第二压缩弹簧的预应力向下移动,对安装套进行封堵,从而避免进气管中的气体继续外泄而造成的安全问题,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瓶检测连接头实施例中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瓶检测连接头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瓶检测连接头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阀门101、接口102、气瓶103、
主管1、橡胶套10、铰接座11、挂钩12、连接块13、滑动槽14、横管15、
滑动套2、安装座21、滑动杆22、
连接杆3、环形把手31、
拉杆4、环形拉手41、滑动块411、导向槽412、横杆42、
齿条51、卡块52、安装槽520、拉环53、卡齿521、拉绳530、支撑弹片54、第一压缩弹簧55、
安装套6、导向套61、固定杆62、导向杆63、锥形挡片64、第二压缩弹簧65、限位块6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描述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都使用相同的图号,附图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另外,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顶”、“底”、“左”、“右”、“前”、“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瓶检测连接头,包括主管1和滑动套2,
主管1下端固定安装有橡胶套10,橡胶套10下端的呈上大下小的锥状结构,
主管1下部的外壁周向设有多个铰接座11,
铰接座11上铰接有下端向内弯曲的挂钩12,挂钩12的外壁固定设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上开设有从上到下向内倾斜的滑动槽14,
滑动套2套设在主管1上,滑动套2下端于铰接座11对应位置固定设有安装座21,安装座21上安装有滑动杆22,滑动杆22滑动安装于滑动槽14内,
主管1上连接有进气管,主管1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3,连接杆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环形把手31,
环形把手31内竖向滑动安装有环形拉手41,
环形拉手41下端固定连接有拉杆4,拉杆4穿设在连接杆3内,拉杆4下端横向安装有横杆42,横杆42的两端穿过连接杆3与滑动套2固定连接,
连接杆3与拉杆4之间设有固定机构。
环形拉手41两侧的外壁均固定设有滑动块411,环形把手31的内壁开设有导向槽412,滑动块411滑动安装于导向槽412内。通过滑动块411与导向槽412的相互配合,完成环形把手31和环形拉手41之间的滑动安装,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
固定机构包括齿条51、卡块52和拉环53,
齿条51固定安装于拉杆4的侧壁,
连接杆3上开设有安装槽520,卡块52铰接在安装槽520内,卡块52与连接杆3之间安装有支撑弹片54,
卡块52远离支撑弹片54一侧固定设有多个卡齿521,卡齿521与齿条51啮合,
连接杆3上开设有穿孔,穿孔内穿设有拉绳530,拉绳530一端与卡块5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拉环53固定连接。
通过齿条51、卡块52和拉环53构成固定机构,使用时,通过对拉环53的拉动,即可打开固定机构对连接杆3与拉杆4之间的固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齿条51上的齿的下端面呈水平状、上端面呈从下到上向远离卡块52的方向倾斜,
卡齿521的上端面呈水平状、下端面呈从下到上向远离卡块52的方向倾斜。
通过齿条51上的齿与卡齿521的倾斜设置,形成单向锁定结构,进而使得在把环形拉手41相对于环形把手31向上运动时,固定机构不起固定作用,无需对拉环53进行拉动,即可进行移动,使用更加方便。
环形拉手41和环形把手31安装有带动环形拉手41相对于环形把手31向下移动的第一压缩弹簧55。通过第一压缩弹簧55对环形拉手41施加相对于环形把手31向下移动的力,在通过对拉环53的拉动,使得卡齿521与齿条51脱离啮合后,第一压缩弹簧55可带动环形拉手41相对于环形把手31自动向下移动,进而经滑动套2带动滑动杆22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挂钩12自动张开,松开对阀门101的接口102的抱紧,使用更加方便。
主管1的外壁横向设有用于连接进气管的横管15,横管15与主管1连通。在通过横管15为主管1提供进气管的安装位置的同时,可为使用者提供握持部位,使用者在使用时,也一只手抓住环形拉手41和环形把手31,另一只手抓住横管15对连接头进行扶持,使用更加方便。
主管1内安装有安装套6,安装套6内设有导向套61,安装套6与导向套61之间固定设有多根固定杆62,导向套61内穿设有导向杆63,导向杆63顶端固定设有锥形挡片64,安装套6的上端面呈从上到下逐渐向内倾斜的锥形结构,导向杆63于锥形挡片64与导向套61之间套设有第二压缩弹簧65,导向杆63于导向套61下端安装有限位块66。通过锥形挡片64、安装套6和第二压缩弹簧65的相互配合,正常充气时,进气管中的气压逐渐增大,使得安装套6靠近进气管一端的气压与安装套6靠近气瓶1中的气压的气压差,推动锥形挡片64具备向下移动的趋势,并与第二压缩弹簧65的预应力形成平衡,此时,气体经安装套6与锥形挡片64之间的间隙,从安装套6与导向套61之间的间隙,向下流动,正常充气;当连接头意外掉落时,进气管中的气压不变,连接头的末端直接与外界空气连通,即锥形挡片64的两端之间,形成一个较大的气压差,此气压差带动锥形挡片64克服第二压缩弹簧65的预应力向下移动,对安装套6进行封堵,从而避免进气管中的气体继续外泄而造成的安全问题,实用性较强。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先移动连接头,把主管1下端的橡胶套10插入到安装在气瓶103上的阀门101的接口102内;
再用手同时对环形把手31和环形拉手41进行握紧,克服第一压缩弹簧55的预紧力,使得环形拉手41相对于环形把手31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滑动套2相对于主管1向上移动,进而通过安装座21带动滑动杆22向上移动,再利用滑动杆22与连接块13上从上到下向内倾斜的滑动槽14的相互配合,使得挂钩12的下端向内夹紧,完成滑动套2与阀门101之间的固定;
继续握紧环形把手31和环形拉手41,使得环形把手31相对于环形拉手41向下移动,带动主管1向接口102方向移动,进一步压紧橡胶套10,即利用橡胶套10完成主管1与阀门101的接口102内壁的密封;
松开对环形把手31和环形拉手41的握紧,利用固定机构完成环形把手31和环形拉手41之间的固定,此时,即可对气瓶进行气压检测;
检测完成后,拉动拉环53,带动固定机构松开对连接杆3与拉杆4之间的固定,此时,第一压缩弹簧55推动环形拉手41相对于环形把手31自动向下移动,进而经滑动套2带动滑动杆22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挂钩12自动张开,松开对阀门101的接口102的抱紧,最后,再把连接头挪开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瓶检测连接头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气瓶检测连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1)和滑动套(2),
所述主管(1)下端固定安装有橡胶套(10),所述橡胶套(10)下端的呈上大下小的锥状结构,
所述主管(1)下部的外壁周向设有多个铰接座(11),
所述铰接座(11)上铰接有下端向内弯曲的挂钩(12),所述挂钩(12)的外壁固定设有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上开设有从上到下向内倾斜的滑动槽(14),
所述滑动套(2)套设在主管(1)上,所述滑动套(2)下端于铰接座(11)对应位置固定设有安装座(21),所述安装座(21)上安装有滑动杆(22),所述滑动杆(22)滑动安装于滑动槽(14)内,
所述主管(1)上连接有进气管,所述主管(1)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环形把手(31),
所述环形把手(31)内竖向滑动安装有环形拉手(41),
所述环形拉手(41)下端固定连接有拉杆(4),所述拉杆(4)穿设在连接杆(3)内,所述拉杆(4)下端横向安装有横杆(42),所述横杆(42)的两端穿过连接杆(3)与滑动套(2)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杆(3)与拉杆(4)之间设有固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瓶检测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拉手(41)两侧的外壁均固定设有滑动块(411),所述环形把手(31)的内壁开设有导向槽(412),所述滑动块(411)滑动安装于导向槽(4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瓶检测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齿条(51)、卡块(52)和拉环(53),
所述齿条(51)固定安装于拉杆(4)的侧壁,
所述连接杆(3)上开设有安装槽(520),所述卡块(52)铰接在安装槽(520)内,所述卡块(52)与连接杆(3)之间安装有支撑弹片(54),
所述卡块(52)远离支撑弹片(54)一侧固定设有多个卡齿(521),所述卡齿(521)与齿条(51)啮合,
所述连接杆(3)上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内穿设有拉绳(530),所述拉绳(530)一端与卡块(5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拉环(5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瓶检测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51)上的齿的下端面呈水平状、上端面呈从下到上向远离卡块(52)的方向倾斜,所述卡齿(521)的上端面呈水平状、下端面呈从下到上向远离卡块(52)的方向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瓶检测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拉手(41)和环形把手(31)安装有带动环形拉手(41)相对于环形把手(31)向下移动的第一压缩弹簧(5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瓶检测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1)的外壁横向设有用于连接进气管的横管(15),所述横管(15)与主管(1)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瓶检测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1))内安装有安装套(6),所述安装套(6)内设有导向套(61),所述安装套(6)与导向套(61)之间固定设有多根固定杆(62),所述导向套(61)内穿设有导向杆(63),所述导向杆(63)顶端固定设有锥形挡片(64),所述安装套(6)的上端面呈从上到下逐渐向内倾斜的锥形结构,所述导向杆(63)于锥形挡片(64)与导向套(61)之间套设有第二压缩弹簧(65),所述导向杆(63)于导向套(61)下端安装有限位块(66)。
CN202320266023.1U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气瓶检测连接头 Active CN2192830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66023.1U CN219283057U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气瓶检测连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66023.1U CN219283057U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气瓶检测连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83057U true CN219283057U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20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66023.1U Active CN219283057U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气瓶检测连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830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283057U (zh) 一种气瓶检测连接头
CN204713824U (zh) 塑料垃圾袋与桶壁方便贴合的新型垃圾桶
CN110657314A (zh) 一种供水管道维修用堵水设备
CN216862252U (zh) 一种带固定结构的发动机零件防护罩
CN212868594U (zh) 分体式快装止回阀铸件
CN112413138B (zh) 一种水上飞机气水密排液阀
CN212839364U (zh) 一种船体导缆孔密封装置
CN209057686U (zh) 一种食用菌培养袋自动上袋装置
CN201894597U (zh) 一种马桶盖板座铰连接结构
CN202164406U (zh) 摇架中手柄与摇臂的锁紧结构
CN202531922U (zh) 一种止回阀装置
CN201561165U (zh) 新型单向阀
CN220819345U (zh) 一种油箱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06763774U (zh) 压缩机用油管胀管机
CN202531920U (zh) 一种止回阀
CN201168865Y (zh) 气动冲击式驴头固定销取出装置
CN209667683U (zh) 一种用于3-氯丙酰氯储液瓶防护装置
CN205689768U (zh) 实用型单座阀
CN217292135U (zh) 一种柴油滤芯拆卸扳手
CN215636418U (zh) 一种用于安全阀的密封脂加注辅助装置及安全阀
CN217773632U (zh) 一种外壳便于拆卸的脉冲袋式除尘机组
CN203531036U (zh) 挖掘机操纵箱
CN213761945U (zh) 一种新型颚式破碎机齿板
CN220002782U (zh) 一种高空作业用安全索具
CN220286118U (zh) 一种智能高压液面自动监测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