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81507U - 门把手、车门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门把手、车门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81507U
CN219281507U CN202320385370.6U CN202320385370U CN219281507U CN 219281507 U CN219281507 U CN 219281507U CN 202320385370 U CN202320385370 U CN 202320385370U CN 219281507 U CN219281507 U CN 2192815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groove
elastic
door handle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8537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浩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8537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815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815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815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门把手、车门及车辆,该门把手包括底座总成和手柄总成,底座总成包括第一插接部,手柄总成包括与第一插接部相对应并能够配合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接部,第二插接部与第一插接部配合,用于将手柄总成和底座总成在垂直于插接方向上的移动锁止;还包括第一固定结构,用于连接手柄总成和底座总成,并将手柄总成和底座总成在插接方向上的移动锁止。通过上述设置,该门把手提高了手柄总成与底座总成的连接强度,避免出现手柄翻转脱出,同时也能够避免因操作手柄总成而导致的间隙不均问题。

Description

门把手、车门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门把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门把手、车门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汽车上,所有的侧门开启都需要用到门把手,通过拉门把手可以将车门拉开。
相关技术中,集成式门把手方案中,有些方案采用手柄与凹槽做成一个总成,凹槽作为底座且带有两个紧固螺钉,从车外往车内装,最后通过两个螺钉及卡扣与钣金固定,该方案因结构局限导致抗拉强度不足,且容易出现凹槽底座翻转脱出。有些方案采用手柄与凹槽做成一个总成,同时增加了一个大底座作为主要支撑结构,凹槽部分作为一个小底座,该结构由于定位不足在操作手柄时容易出现滑移,导致间隙不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门把手、车门及车辆,该门把手提高了手柄总成与底座总成的连接强度,避免出现手柄翻转脱出,同时也能够避免因操作手柄总成而导致的间隙不均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门把手,包括底座总成和手柄总成,所述底座总成包括第一插接部,所述手柄总成包括与所述第一插接部相对应并能够配合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二插接部与所述第一插接部配合,用于将所述手柄总成和所述底座总成在垂直于插接方向上的移动锁止;
所述门把手还包括第一固定结构,用于连接所述手柄总成和所述底座总成,并将所述手柄总成和所述底座总成在所述插接方向上的移动锁止。
可选地,所述第一插接部构造为凸起和凹槽中的一者,所述第二插接部构造为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中的另一者。
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螺钉、设于所述底座总成的通孔以及设于所述手柄总成的螺孔或者螺母;
所述螺钉穿过所述通孔连接于所述螺孔或螺母,用于将手柄总成与底座总成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插接部构造为凹槽,所述第二插接部构造为凸起;
所述门把手还包括锁止件、与所述凹槽连通的第一开孔以及设于所述凸起的第二开孔,所述锁止件穿过所述第一开孔后装入所述第二开孔,用于将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之间的移动锁止。
可选地,所述底座总成包括内凹的凹槽部;
所述手柄总成设于所述凹槽部内,所述手柄总成包括手柄支架、触发元件和盖板组件;所述手柄支架通过所述第二插接部与所述凹槽部内的第一插接部连接,且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总成,所述手柄支架与所述盖板组件围成封闭的容纳腔,所述触发元件设于所述容纳腔,所述手柄支架远离所述盖板组件的一侧形成有弹性部,使得能够通过按压或触摸所述弹性部以触发所述触发元件。
可选地,所述手柄总成包括按压件,所述触发元件包括按压开关;所述按压件和所述按压开关设于所述容纳腔,且所述按压开关固设于所述盖板组件朝向所述按压件的一侧,通过按压所述弹性部以推动所述按压件触发所述按压开关;
或者,所述触发元件构造为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手柄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远离所述盖板组件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弹性部设于所述开口。
可选地,所述支架本体和所述弹性部采用双色注塑工艺成型。
可选地,所述按压件固设于所述弹性部的内侧面;
所述手柄总成还包括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用于所述弹性部解除按压后的所述弹性部复位。
可选地,所述按压件包括按压本体和与所述按压本体呈角度设置的弹性支架,所述弹性支架至少部分抵接于所述盖板组件,在按压所述弹性部时发生弹性形变,在按压解除时回复,使得所述按压本体推动所述弹性部复位,所述弹性支架形成所述复位机构;
或者,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按压件与所述盖板组件之间,且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按压件和所述盖板组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构造为弹簧或者弹片。
可选地,所述门把手还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外盖壳体和凹槽壳体,所述外盖壳体设于所述盖板组件的外侧面;
所述凹槽壳体设于所述底座总成的所述凹槽部内。
可选地,所述凹槽壳体包括中间上边沿以及连接于所述中间上边沿相对两侧的侧向上边沿,所述中间上边沿的水平高度大于等于所述外盖壳体下边沿的水平高度。
可选地,所述外盖壳体包括能够与所述凹槽壳体的侧向上边沿搭接的搭接部,所述侧向上边沿延伸至越过所述搭接部末端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搭接部包括向下凸出的弧形面,所述侧向上边沿与所述搭接部末端的相接处位于所述弧形面切线方向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凹槽部内形成有第一卡接部,所述凹槽壳体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相对应的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配合,使得所述凹槽壳体连接于所述凹槽部;
和/或,所述凹槽壳体与所述底座总成的相接处设有粘贴胶。
可选地,所述凹槽部形成有向内延伸的导向槽,所述凹槽壳体形成有与所述导向槽对应并能够滑动配合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槽能够引导所述导向柱由所述导向槽的外端向内端方向逐渐滑入,并在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卡接部抵接后卡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导向槽和所述导向柱的数量均为多个,且一一对应。
可选地,所述凹槽壳体与所述底座总成一体成型;
或者,所述外盖壳体和所述凹槽壳体一体成型。
本公开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车门,该车门包括车门本体以及上述的门把手,所述门把手安装于所述车门本体。
本公开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车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本公开的门把手,利用手柄总成的第二插接部与底座总成的第一插接部的配合,将手柄总成和底座总成在垂直于插接方向的移动锁止,且第一插接部与第二插接部还能够增加在垂直于插接方向上的搭接面积,以承受更大的抗拉强度,避免产品失效,同时,利用第一固定结构将两者在插接方向上的移动锁止,从而实现手柄总成与底座总成的固定连接,即手柄总成相对于底座总成无法拉动也不可以翻转。通过上述设置,该门把手提高了手柄总成与底座总成的连接强度,避免出现手柄翻转脱出,同时也能够避免因操作手柄总成而导致的间隙不均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门把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门把手的拆解图;
图3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门把手的手柄总成的拆解图;
图4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门把手的正视图;
图5是基于图4中的A-A剖面图;
图6是图4中的另一位置的剖面图;
图7是图4中的又一位置的剖面图;
图8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门把手的按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门把手的按压件的侧向结构图;
图10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共的门把手的外盖壳体与凹槽壳体的搭接分缝的示意图;
图11是基于图10中的B-B位置的剖面图;
图12是基于图10中的C-C位置的剖面图;
图13是图12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14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底座总成与凹槽壳体的拆解示意图;
图15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凹槽壳体的结构图;
图16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凹槽壳体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17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底座总成的正向视图;
图18是基于图17的D-D剖视图;
图19是基于图17的D-D剖面图;
图20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门把手的底座总成与手柄总成的拆解图;
图21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门把手的底座总成与手柄总成的装配图;
图22是基于图21中的E-E剖视图;
图23是基于图21中的F-F剖视图;
图24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门把手的盖板组件与触发元件的拆解图;
图25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门把手的盖板本体的背向视图;
图26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门把手的触发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底座总成;101-凹槽部;110-导向槽;120-通孔;130-凹槽;131-第一开孔;140-第一卡接部;200-手柄总成;201-容纳腔;210-手柄支架;211-支架本体;212-弹性部;213-凸起;2131-第二开孔;214-螺孔;220-按压件;221-按压本体;222-弹性支架;2211-按压部;223-转轴部;230-盖板组件;231-盖板本体;2311安装部;232-密封胶;240-触发元件;241-按压开关;242-电路板;300-外盖壳体;310-搭接部;311-弧形面;400-凹槽壳体;401-中间上边沿;402-侧向上边沿;410-导向柱;420-第二卡接部;430-粘贴胶;510-螺钉;520-锁止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对应附图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对应轮廓的内、外;另外,本公开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为了区分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此外,在下面的描述中,当涉及到附图时,除非另有解释,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上述定义仅用于解释和说明本公开,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如图1至图26所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即为了实现手柄总成200与底座总成100的固定连接,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门把手,包括底座总成100和手柄总成200,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总成100包括第一插接部,手柄总成200包括与第一插接部相对应并能够配合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接部,第二插接部与第一插接部配合,用于将手柄总成200和底座总成100在垂直于插接方向上的移动锁止;门把手还包括第一固定结构,用于连接手柄总成200和底座总成100,并将手柄总成200和底座总成100在插接方向上的移动锁止。通过上述设置,通过手柄总成200的第二插接部与底座总成100的第一插接部的配合,将手柄总成200和底座总成100在垂直于插接方向的移动锁止,且第一插接部与第二插接部还能够增加在垂直于插接方向上的搭接面积,以承受更大的抗拉强度,避免产品失效,同时,利用第一固定结构将两者在插接方向上的移动锁止,从而实现手柄总成200与底座总成100的固定连接,即手柄总成200相对于底座总成100无法拉动也不可以翻转。通过上述设置,该门把手提高了手柄总成200与底座总成100的连接强度,避免出现手柄翻转脱出,同时也能够避免因操作手柄总成200而导致的间隙不均问题。
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可以采用任意合适的方式进行构造,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接部构造为凸起213和凹槽130中的一者,第二插接部构造为凸起213和凹槽130中的另一者。当第一插接部构造为凸起213时,第二插接部构造为与之对应的凹槽130,以实现两者的插接配合;当然,当第一插接部构造为凹槽130时,第二插接部构造为与之对应的凸起213,也可以实现两者的插接配合。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插接部还可以构造为凸起213和凹槽130,第二插接部构造为与凸起213对应的凹槽130,以及与凹槽130对应的凸起213,也可以满足插接配合以限定以垂直于插接方向的移动或者晃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凸起213和凹槽130的数量均可以为多个,且一一对应,进一步提高两者之间的搭接面积,例如,可以在底座总成100间隔设置两个凹槽130,在手柄总成200朝向底座总成100的一侧间隔设置两个凸起213,凸起213与凹槽130相对应,并能够插接配合在一起。
第一固定结构可以采用任意合适的结构进行构造,如图2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结构包括螺钉510、设于底座总成100的通孔120以及设于手柄总成200的螺孔214或者螺母;螺钉510穿过通孔120连接于螺孔214或螺母,用于将手柄总成200与底座总成100固定连接。其中,手柄总成200可以设有与底座总成100的通孔120对应的螺孔214,通过螺钉510或者螺栓穿过通孔120后连接于螺孔214内,以实现插接方向上的连接固定,需要说明的是,通孔120和螺孔214的延伸方向与插接方向平行。另外,也可以在手柄总成200设置螺母,该螺母与通孔120相对应,螺钉510或者螺栓穿过通孔120后连接于螺母,也可以实现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螺母可以与手柄总成200的手柄支架210采用注塑的工艺成型在一起,能够提高固定连接的强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结构包括螺钉510、设于手柄总成200的通孔120以及设于底座总成100的螺孔214或者螺母;螺钉510穿过手柄总成200的通孔120后连接于底座总成100的螺孔214或螺母,也能够将手柄总成200与底座总成100固定连接,两者连接的具体的连接方式与上述的连接方式相似,这里不再赘述。
为了进一步限定第一插接部与第二插接部之间在插入方向上的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接部构造为凹槽130,第二插接部构造为凸起213;门把手还包括锁止件520、与凹槽130连通的第一开孔131以及设于凸起213的第二开孔2131,锁止件520穿过第一开孔131后装入第二开孔2131,用于将凸起213与凹槽130之间的移动锁止。其中,第一开孔131为垂直于凹槽130延伸方向的且连通凹槽130与外界的通孔120,第二开孔2131为设于凸起213上的且当该凸起213插接于凹槽130内时与第一开孔131相对应的孔,锁止件520由外界插入第一开孔131后插入第二开孔2131内,从而将手柄总成200的凸起213固定连接于底座总成100的凹槽130中,避免两者在插装方向上的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锁止的可靠性,第一开孔131可以由凹槽130的一侧延伸至相对的另一侧内继续延伸,第二开孔2131为贯穿其两侧面的通孔120,锁止件520插入后,可以贯穿凸起213的第二开孔2131后插装在凹槽130相对另一侧面的延伸的第一开孔131内,进一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止件520包括但不限于销钉,也可以为螺栓组件,只需要将上述的第一开孔131和第二开孔2131进行相应的优化设计以适配螺栓组件即可,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该门把手包括底座总成100和手柄总成200,其中,底座总成100包括内凹的凹槽部101;手柄总成200设于凹槽部101内,包括手柄支架210、触发元件240和盖板组件230;手柄支架210固定连接于底座总成100,手柄支架210与盖板组件230围成封闭的容纳腔201,触发元件240设于容纳腔201,手柄支架210远离盖板组件230的一侧形成有弹性部212,使得能够通过按压或触摸弹性部212以触发该触发元件240。
通过上述设置,手柄总成200固设于底座总成100的凹槽部101内,且触发元件240设置在手柄支架210与盖板组件230围成的密闭的容纳腔201中,使用者可以通过按压或者触摸手柄支架210内侧的弹性部212实现触发元件240的触发。该门把手可避免雨水浸入或者低温情况下雨水进入结冰导致的门把手的触发失效,同时,该底座总成100设置凹槽部101,手柄总成200整体可以设于该凹槽部101内,方便门把手采用半隐藏式结构固定于车门本体,利于降低整车内阻。
如图3至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柄总成200包括按压件220,触发元件240包括按压开关241;按压件220和按压开关241设于容纳腔201,且按压开关241固设于盖板组件230朝向按压件220的一侧,通过按压弹性部212以推动按压件220触发按压开关241。其中,相关技术中,按压件220为集成式的,其易于受温度影响而不易于变形,特别是在较低温度下,按压件220的变形会变得相对不太容易,在按压时,会出现无法精准触发按压开关241的问题,相对于集成式的按压板,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将按压板与弹性部212作为单独的两部分,即弹性部212与独立的按压板配合以实现触发按压开关241,按压力受温度影响较小,可以更加精准地去触发按压开关241。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触发元件240构造为传感器。其中,该传感器可以为触摸式传感器,触摸式传感器可以与弹性部212抵接,当人手伸入凹槽部101内内触摸弹性部212时,触摸式传感器可以接受到触摸,并向外界发出指示信号,例如,可以向车辆的中控系统发过解锁车门的指令。
可选地,手柄支架210包括支架本体211,支架本体211远离盖板组件230的一侧设有开口,弹性部212设于开口。支架本体211可以为任意合适的形状,其朝向凹槽部101的一侧可以设置有一个开口,弹性部212密封设置在该开口处并将该开口密封住。弹性部212的大小可以与人的四个手指(除拇指外)并拢时的大小相适配,以使得通过手指的朝向盖板组件230方向的挤压而引起弹性部212的变形,作用在按压件220上,利用按压件220触发设于盖板组件230的触发元件240,例如,按压开关241。
支架本体211和弹性部212可以采用任意合适的方式进行构造,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本体211和弹性部212采用双色注塑工艺成型。可以理解的是,支架本体211和弹性部212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连接与固定,例如,可以采用粘接或者其他的固定方式连接,但两者之间也是密封连接的,以使得支架本体211、弹性部212和盖板组件230能够围成一密闭的容纳腔201。
在通过按压动作以实现触发元件240触发的门把手中,按压件220受按压后以激活触发元件240,仅仅是弹性部212的弹力恢复可能存在弹性不足的情况,在一些实施例中,按压件220固设于弹性部212的内侧面;手柄总成200还包括复位机构,复位机构用于弹性部212解除按压后的弹性部212复位。在按压弹性部212时,按压力作用在按压件220上,从而能够触发设于盖板组件230上的触发元件240,并使得复位机构蓄能;在按压解除时,复位机构的弹力回复,反向推动按压件220向远离触发元件240的方向移动,辅助按压件220和弹性部212复位,以解除触发元件240的触发状态。
复位机构可以采用任意合适的方式进行构造,如图8及图9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按压件220包括按压本体221和与按压本体221呈角度设置的弹性支架222,弹性支架222至少部分抵接于盖板组件230,在按压弹性部212时发生弹性形变,在按压解除时回复,使得按压本体221推动弹性部212复位,弹性支架222形成复位机构。按压件220包括按压本体221和弹性支架222,其中,按压本体221固设于弹性部212的内侧面,即朝向盖板组件230的一侧,弹性支架222设于弹性本体朝向盖板组件230的一侧,能够在按压本体221补充按压时发生弹性变形,并在按压撤去时弹性回复,从而推动按压本体221向远离盖板组件230的方向移动至初始位置,实现按压件220的复位。按压本体221所在平面与弹性支架222所在平面呈夹角设置,两者的夹角可以为锐角。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支架222可以包括多个弹性臂,且多个弹性臂可以处于同一平面且平行设置,多个弹性臂可以均与盖板组件230抵接。当然,多个弹性臂也可以构造为处于多个平面,且每个弹性臂与按压本体221所在平面呈不同角度,但需要在按压本体221朝向盖板组件230方向按压时,能够发生弹性变形,在按压去除后可以实现按压本体221和弹性部212的回复即可。
如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支架222与按压本体221的相接处形成有转轴部223,支架本体211上形成有用于容纳该转轴部223的转动槽,当人手按压弹性部212并推动按压本体221时,按压本体221能够以该转轴部223的中心轴线旋转,同时压缩弹性支架222,以实现按压开关241的触发。当按压力去除后,按压本体221能够在弹性支架222的弹力作用下回复,即以转轴部223的中心轴线反向转动以复位。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更好地触发该按压开关241,如图7及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按压本体221上形成有与按压开关241的触发端相对应的按压部,以使得该按压本体221被按压时能够更好地触发按压开关241。例如,该按压部2211可以构造为朝向按压开关241的凸台。
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复位机构包括弹性件,弹性件设于按压件220与盖板组件230之间,且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按压件220和盖板组件230连接。也即,弹性件的一端与按压件220连接,另一端与盖板组件230连接,在按压件220被按压时能够压缩以蓄能,并在按压件220的按压去除后能够弹性回复并推动按压件220和弹性部212复位。
可选地,弹性件构造为弹簧或者弹片。需要说明的是,当弹性件为弹簧时,可以为压缩弹簧或者扭簧,在受压时通过压缩以蓄能,在按压力解除后,弹簧的蓄能得以释放实现复位。当然,弹性件也可以为弹片,利用弹片的弹力以实现压缩和复位。
需要说明的是,弹性件也可以为其他具有弹性性能的零件或者部件,例如,弹性件可以为弹性橡胶,利用弹性橡胶的弹力以实现复位,其他的弹性零件或者弹性部212件可以根据相关技术中已知的零部件,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为了进一步提高门把手的美观性能,对底座总成100和手柄总成200内部的结构进行遮挡,如图1、图2、图10至图16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门把手还包括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包括外盖壳体300和凹槽壳体400,外盖壳体300设于盖板组件230的外侧面;凹槽壳体400设于底座总成100的凹槽部101内。通过壳体组件的遮挡,使得在人眼视线方向M(即人眼由车辆外部方向进行观察)时,仅能够看到外盖壳体300和凹槽壳体400,底座总成100凹槽部101的内表面以及手柄总成200的外盖组件被其遮挡住,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美观性。
凹槽壳体400和外盖壳体300可以为分体设计,由于本公开的门把手采用半隐藏式的结构形式,因此,分体的凹槽壳体400与底座总成100存在中间搭接区域I,凹槽壳体400与外盖壳体300在中间搭接区域I的两侧分别存在一处侧向搭接区域II,为了满足在常规视角下(人眼视线方向M)中间搭接区域I的中间搭接分缝α和侧向搭接区域II的侧向搭接分缝β不可见,进一步满足外观需求。如图15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凹槽壳体400包括中间上边沿401以及连接于中间上边沿401相对两侧的侧向上边沿402,中间上边沿401的水平高度大于等于外盖壳体300下边沿的水平高度。
如图10及图11所示,凹槽壳体400的中间上边沿401(在中间搭接分缝α处)在水平方向上高于或者等于外盖壳体300的下边缘,即凹槽壳体400的上部边界完成装配后须高于或者等于外盖壳体300的下边缘,通过外盖壳体300下沿遮挡凹槽壳体400的边界,可使中间分缝不可见。另外,由于驾驶人员的身高通常高于车把门的高度,人眼视线方向M通常是由上向侧下方的,所以,在上述情况下,能够保障中间搭接分缝的不可见。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满足侧向搭接分缝β的不可见,即凹槽壳体400上边沿的侧向上边沿402与外盖壳体300相接处的隐藏式设计,如图10、图12及图1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盖壳体300包括能够与凹槽壳体400的侧向上边沿402搭接的搭接部310,侧向上边沿402延伸至越过搭接部310末端的位置。
侧向搭接分缝β设计成凹槽壳体400的搭接部310在前,凹槽壳体400的侧向上边沿402在后的搭接方式,该搭接方式使得侧向搭接分缝β在由下向上观察时可见,在水平方向或者常规视角下不可见。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前、后是指靠近车辆外侧的观察点为前,远离车辆外侧的观察点为后。
为了进一步提高常规视角下的遮挡效果,如图1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搭接部310包括向下凸出的弧形面311,侧向上边沿402与搭接部310末端的相接处位于弧形面311切线方向的上方。通过上述设置,利用弧形面311向下的延伸,能够更了地对侧向搭接分缝β进行遮挡,同时也不会大幅度地减少凹槽部101的内部空间。
为了实现凹槽壳体400连接于凹槽部101内,如图14至图19所示,凹槽部101内形成有第一卡接部140,凹槽壳体400形成有与第一卡接部140相对应的第二卡接部420,第一卡接部140与第二卡接部420配合,使得凹槽壳体400连接于凹槽部101。其中,第一卡接部140和第二卡接部420中的一者可以为卡扣,另一者可以为卡槽,通过卡扣与卡槽的卡接配合,实现两者的连接,结构简单方便,无需要另外配备零部件。
为了进一步提高凹槽壳体400和底座总成100的连接可靠性,如图16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凹槽壳体400与底座总成100的相接处设有粘贴胶430。粘贴胶430设于凹槽壳体400和底座总成100的凹槽部101的内表面之间,一方面,粘贴胶430可以加强凹槽壳体400与底座总成100之间的连接,避免凹槽壳体400脱出;另一方面,还可避免凹槽壳体400与底座总成100之间有相对位移时产生摩擦异响。
由于上述针对中间搭接分缝的优化是将凹槽壳体400的结构配置为中间高两边低,由此造成的装配比较困难,在装配时需要对其装配的路径做约束,无需另行寻找装配路径,即设计出一条固定的装配路径,仅需往一个方式施加力,凹槽壳体400会根据设定的轨迹运动,该设计路径可以节约装配工时、避免产生划痕。
可选地,如图16至图19所示,凹槽部101形成有向内延伸的导向槽110,凹槽壳体400形成有与导向槽110对应并能够滑动配合的导向柱410,导向槽110能够引导导向柱410由导向槽110的外端向内端方向逐渐滑入,并在第二卡接部420与第一卡接部140抵接后卡合连接。其中,导向槽110可以采用任意合适的结构,例如,可以为U型槽、V型槽等,可以为其他合适形状的槽型,导向柱410设计为与导向槽110的形状相配合的结构即可,在凹槽部101的外端将导向柱410与导向槽110对齐,然后向内推动凹槽壳体400,使得导向柱410沿导向槽110的轨迹向内逐渐滑动,凹槽壳体400滑动至其上的第二卡接部420与凹槽部101内的第一卡接部140抵接时,第一卡接部140与第二卡接部420卡接扣合在一起,以完成凹槽壳体400与底座总在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导向槽110和导向柱410的数量均为多个,且一一对应。也即,导向槽110可以为多个,且多个导向槽110在垂直于导向槽110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多个导向柱410与导向槽110一一对应,可以提高导向的精度,避免凹槽壳体400在推动过程中因用力不均匀而出现卡顿。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槽110和导向柱410可以均为两个,两个导向槽110间隔设置在底座总成100的凹槽部101内,两个导向柱410间隔设置于凹槽壳体400朝向凹槽部101的侧面,两者分别一一对应,可以起到引导凹槽壳体400沿导向槽110的延伸轨迹滑动,从而方便凹槽壳体400的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壳体400与底座总成100一体成型,即凹槽壳体400与底座总成100是一个整体的,无需要再进行装配,例如,可以采用一体注塑或者压铸成型,成型工艺上可能会复杂一些,可以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以满足生产需要。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外盖壳体300和凹槽壳体400一体成型。即外盖壳体300和凹槽壳体400可以采用塑料件,例如,可以采用一体注塑成型制造,需要在两者之间预留一定的空间,以供手伸入并按压或者触摸手柄总成200的弹性部212,外盖壳体300和凹槽壳体400一体成型的好处在于,可以避免两者单独装配带来的搭接分缝的问题。
如图24、图25及图2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组件230包括盖板本体231,盖板本体231朝向凹槽部101的侧面形成有用于供触发元件240固定的安装部。其中,盖板本体231与手柄支架210形成密闭的容纳腔201,外盖壳体300设于盖板本体231的外侧面,安装部设于盖板本体231的内侧面,用于固定触发元件240,为了实现与例如中控系统或者电源的连接,盖板本体231上形成有用于供触发元件240的导线穿过的导线孔。
可选地,安装部可以构造为安装槽;触发元件240包括电路板242以及设于电路板242的按压开关241,电路板242和按压开关241设于安装槽,并通过密封胶232密封。将安装部构造为安装槽的结构形式,按压开关241安装在该安装槽内,并通过密封胶232实现按压开关241的封装,该封装方案可提升按压元件的防水等级,优化布线、减震降噪。
本公开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车门,该车门包括车门本体和上述的门把手,门把手安装于车门本体上,且可以采用固定式的半隐藏方案,因此,该车门也具有上述的门把手的所有优点,这里不再赘述。
本公开第三方面,还提供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车门或者应用有上述的车把门,因此,该车辆也具有上述车门或者门把手的所有优点。
综上所述,本公开的门把手、车门和车辆,提高了手柄总成200与底座总成100的连接强度,避免出现手柄翻转脱出,同时也能够避免因操作手柄总成200而导致的间隙不均问题。还可以采用固定式的半隐藏方案,该结构形式的门把手不会凸出车门的外表面,但是手柄需要预留手部的操作空间,而手柄不能凸出车门外表面,所以在手柄下做了往车内凹陷类似凹槽的结构。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21)

1.一种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总成(100)和手柄总成(200),所述底座总成(100)包括第一插接部,所述手柄总成(200)包括与所述第一插接部相对应并能够配合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二插接部与所述第一插接部配合,用于将所述手柄总成(200)和所述底座总成(100)在垂直于插接方向上的移动锁止;
所述门把手还包括第一固定结构,用于连接所述手柄总成(200)和所述底座总成(100),并将所述手柄总成(200)和所述底座总成(100)在所述插接方向上的移动锁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部构造为凸起(213)和凹槽(130)中的一者,所述第二插接部构造为所述凸起(213)和所述凹槽(130)中的另一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螺钉(510)、设于所述底座总成(100)的通孔(120)以及设于所述手柄总成(200)的螺孔(214)或者螺母;
所述螺钉(510)穿过所述通孔(120)连接于所述螺孔(214)或螺母,用于将手柄总成(200)与底座总成(10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部构造为凹槽(130),所述第二插接部构造为凸起(213);
所述门把手还包括锁止件(520)、与所述凹槽(130)连通的第一开孔(131)以及设于所述凸起(213)的第二开孔(2131),所述锁止件(520)穿过所述第一开孔(131)后装入所述第二开孔(2131),用于将所述凸起(213)与所述凹槽(130)之间的移动锁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总成(100)包括内凹的凹槽部(101);
所述手柄总成(200)设于所述凹槽部(101)内,所述手柄总成(200)包括手柄支架(210)、触发元件(240)和盖板组件(230);所述手柄支架(210)通过所述第二插接部与所述凹槽部(101)内的第一插接部连接,且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总成(100),所述手柄支架(210)与所述盖板组件(230)围成封闭的容纳腔(201),所述触发元件(240)设于所述容纳腔(201),所述手柄支架(210)远离所述盖板组件(230)的一侧形成有弹性部(212),使得能够通过按压或触摸所述弹性部(212)以触发所述触发元件(24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总成(200)包括按压件(220),所述触发元件(240)包括按压开关(241);所述按压件(220)和所述按压开关(241)设于所述容纳腔(201),且所述按压开关(241)固设于所述盖板组件(230)朝向所述按压件(220)的一侧,通过按压所述弹性部(212)以推动所述按压件(220)触发所述按压开关(241);
或者,所述触发元件(240)构造为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支架(210)包括支架本体(211),所述支架本体(211)远离所述盖板组件(230)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弹性部(212)设于所述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211)和所述弹性部(212)采用双色注塑工艺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件(220)固设于所述弹性部(212)的内侧面;
所述手柄总成(200)还包括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用于所述弹性部(212)解除按压后的所述弹性部(212)复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件(220)包括按压本体(221)和与所述按压本体(221)呈角度设置的弹性支架(222),所述弹性支架(222)至少部分抵接于所述盖板组件(230),在按压所述弹性部(212)时发生弹性形变,在按压解除时回复,使得所述按压本体(221)推动所述弹性部(212)复位,所述弹性支架(222)形成所述复位机构;
或者,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按压件(220)与所述盖板组件(230)之间,且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按压件(220)和所述盖板组件(230)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构造为弹簧或者弹片。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把手还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外盖壳体(300)和凹槽壳体(400),所述外盖壳体(300)设于所述盖板组件(230)的外侧面;
所述凹槽壳体(400)设于所述底座总成(100)的所述凹槽部(101)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壳体(400)包括中间上边沿(401)以及连接于所述中间上边沿(401)相对两侧的侧向上边沿(402),所述中间上边沿(401)的水平高度大于等于所述外盖壳体(300)下边沿的水平高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壳体(300)包括能够与所述凹槽壳体(400)的侧向上边沿(402)搭接的搭接部(310),所述侧向上边沿(402)延伸至越过所述搭接部(310)末端的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部(310)包括向下凸出的弧形面(311),所述侧向上边沿(402)与所述搭接部(310)末端的相接处位于所述弧形面(311)切线方向的上方。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部(101)内形成有第一卡接部(140),所述凹槽壳体(400)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140)相对应的第二卡接部(420),所述第一卡接部(140)与所述第二卡接部(420)配合,使得所述凹槽壳体(400)连接于所述凹槽部(101);
和/或,所述凹槽壳体(400)与所述底座总成(100)的相接处设有粘贴胶(430)。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部(101)形成有向内延伸的导向槽(110),所述凹槽壳体(400)形成有与所述导向槽(110)对应并能够滑动配合的导向柱(410),所述导向槽(110)能够引导所述导向柱(410)由所述导向槽(110)的外端向内端方向逐渐滑入,并在所述第二卡接部(420)与所述第一卡接部(140)抵接后卡合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110)和所述导向柱(410)的数量均为多个,且一一对应。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壳体(400)与所述底座总成(100)一体成型;
或者,所述外盖壳体(300)和所述凹槽壳体(400)一体成型。
20.一种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包括车门本体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门把手,所述门把手安装于所述车门本体。
2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车门。
CN202320385370.6U 2023-02-28 2023-02-28 门把手、车门及车辆 Active CN2192815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85370.6U CN219281507U (zh) 2023-02-28 2023-02-28 门把手、车门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85370.6U CN219281507U (zh) 2023-02-28 2023-02-28 门把手、车门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81507U true CN219281507U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14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85370.6U Active CN219281507U (zh) 2023-02-28 2023-02-28 门把手、车门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815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88522A (en) Movable connector
TWI635208B (zh) Lock
US20100293753A1 (en) Vehicle door outer handle device
CN219281507U (zh) 门把手、车门及车辆
CN103216156B (zh) 插芯锁斜舌触发方舌同步弹出机构
JP3678716B2 (ja) 電子機器用機能拡張ユニットの固定機構
CN218525823U (zh) 一种连接器插头及连接器
CN210866649U (zh) 充电枪
CN108487797B (zh) 一种指纹锁结构及指纹锁笔记本
CN208251855U (zh) 一种指纹锁结构及指纹锁笔记本
CN207925798U (zh) 一种充电接口装置
CN109774843B (zh) 把手开关控制器
CN219794938U (zh) 智能门锁
CN108460168B (zh) 模拟钥匙更换装置及数据采集器
CN215922140U (zh) 汽车遥控器
CN212411974U (zh) 连接件、锁定机构、固定机构、安装组件和断路器
CN217545106U (zh) 诊断设备
CN114382346B (zh) 一种全自动锁体的斜舌自锁模块结构
CN210245844U (zh) 一种按压解锁式连接器组件
CN220100967U (zh) 电子锁前面板和电子锁
CN220291260U (zh) 充电枪和充电系统
CN216529648U (zh) 一种带自锁结构的储能设备用连接器结构
CN218042117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18849668U (zh) 一种电池安装结构及门锁
CN211258098U (zh) 一种具有缓冲行程按钮的汽车用智能钥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