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62821U - 一种装载机用手控换向多路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载机用手控换向多路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62821U
CN219262821U CN202320066119.3U CN202320066119U CN219262821U CN 219262821 U CN219262821 U CN 219262821U CN 202320066119 U CN202320066119 U CN 202320066119U CN 219262821 U CN219262821 U CN 2192628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oil port
working oil
movable arm
bu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6611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红波
陈建鹏
白永刚
霍德一
刘志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gong Shanghai Precision Hydraulic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gong Shanghai Precision Hydraulic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gong Shanghai Precision Hydraulic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gong Shanghai Precision Hydraulic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6611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628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628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628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Operation Control Of Exca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载机用手控换向多路阀,涉及液压传动技术领域,包括阀体,阀体靠近第一动臂工作油口处螺纹安装有动臂溢流阀,阀体靠近第一铲斗工作油口处螺纹安装有铲斗溢流阀,阀体靠近第二动臂工作油口处螺纹安装有第一单向阀,阀体靠近第二铲斗工作油口处螺纹安装有第二单向阀,阀体正面靠近顶端开设有第四螺纹油口,第四螺纹油口内螺接有螺堵,阀体正面靠近顶端开设有第一出油口,阀体顶端开设有第二出油口。当需要控制动臂提升时,手动控制动臂阀总成向左移动,第一电磁阀接电,动臂阀总成始终保持在左位,使得进油口与第一动臂工作油口相通,控制油缸提升,在提升过程中,油缸上升过程平稳。

Description

一种装载机用手控换向多路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传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载机用手控换向多路阀。
背景技术
装载机用手控换向多路阀是一种常见的由换向阀为主导,外加功能控制阀为辅的控制阀组,可控制装载机不同油缸实现循环动作,满足重型工程机械工作用的液压控制阀。现有技术中,世面上常见的手控换向多路阀大多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响应慢,换向过程卡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载机用手控换向多路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装载机用手控换向多路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正面开设有六个工作油口,分别为第一动臂工作油口、第二动臂工作油口、第一铲斗工作油口、第二铲斗工作油口、第一备用工作油口、以及第二备用工作油口;
所述第一动臂工作油口与所述第二动臂工作油口中间开设有第一螺纹油口,所述第一螺纹油口内螺接有动臂单向阀;所述第一铲斗工作油口与所述第二铲斗工作油口中间开设有第二螺纹油口,所述第二螺纹油口内螺接有铲斗单向阀;所述第一备用工作油口与所述第二备用工作油口中间开设有第三螺纹油口,所述第三螺纹油口内螺接有备用单向阀;
所述阀体靠近所述第一动臂工作油口处螺纹安装有动臂溢流阀;所述阀体靠近所述第一铲斗工作油口处螺纹安装有铲斗溢流阀;所述阀体靠近所述第二动臂工作油口处螺纹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阀体靠近所述第二铲斗工作油口处螺纹安装有第二单向阀;
所述阀体正面靠近顶端开设有第四螺纹油口,所述第四螺纹油口内螺接有螺堵;所述阀体正面靠近顶端开设有第一出油口,所述阀体顶端开设有第二出油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动臂工作油口外接动臂油缸无杆腔,所述第二动臂工作油口外接动臂油缸有杆腔,所述第一铲斗工作油口外接铲斗油缸无杆腔,所述第二铲斗工作油口外接铲斗油缸有杆腔,所述第一备用工作油口外接备用油缸无杆腔,所述第二备用工作油口外接备用油缸有杆腔。
优选的,所述阀体侧面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活动套接有备用阀总成,所述第二通孔内活动套接有铲斗阀总成,所述第三通孔内活动套接有动臂阀总成。
优选的,所述阀体背面螺纹安装有截止阀,所述阀体右侧面螺纹安装有主溢流阀。
优选的,所述第三通孔左端固定安装有封口块,所述封口块的左端固定安装有隔离块,所述隔离块左端固定安装有阀盖。
优选的,所述阀盖内固定安装有制动衬套,所述动臂阀总成的左端孔内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大钢珠,所述动臂阀总成的左端开设有直孔,所述直孔内滑动安装有两颗小钢珠,两颗所述小钢珠与所述大钢珠相贴合,两颗所述小钢珠滑动安装于所述制动衬套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左端固定安装有封口板,所述封口板左端固定安装有端盖,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安装形式相同。
优选的,所述阀体正面靠近底端处开设有进油口,所述动臂阀总成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铲斗阀总成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阀。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由三联组成,每联均可独立工作,且手动直接控制阀芯组件的运动来实现油缸的换向,精度高,油缸响应快,运行过程中可实现压力过载保护,执行元件动作顺畅,设计简单,结构性强。
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控制动臂提升时,手动控制动臂阀总成向左移动,控制第一电磁阀通电,将动臂阀总成保持在左位,使得进油口与第一动臂工作油口相通,此时一部分液压油沿着工作油路,经过动臂单向阀,从第一动臂工作油口输出,最终进入动臂油缸的无杆腔,使得油缸提升,在提升过程中,因液压泵提供压力稳定,油缸上升过程也极为平稳,且可通过单向阀的设计使得油缸处于任意位置不掉臂。
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提升装载机铲斗时,动臂阀总成处于中位,手动控制铲斗阀总成向左移动,使得进油口与第二铲斗工作油口相通,液压油经过铲斗单向阀流向第二铲斗工作油口,从而使得铲斗油缸提升,若铲斗负载重物过重,多路阀内压力过高,达到了溢流阀的限定压力,溢流阀即打开,将过载的压力泄出,避免整个阀体受到损伤,该设计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装载机用手控换向多路阀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装载机用手控换向多路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装载机用手控换向多路阀的液压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1、阀体;2、第一动臂工作油口;3、动臂单向阀;4、第二动臂工作油口;5、第一铲斗工作油口;6、铲斗单向阀;7、第二铲斗工作油口;8、第一备用工作油口;9、备用单向阀;10、第二备用工作油口;11、第一单向阀;12、动臂溢流阀;13、铲斗溢流阀;14、第二单向阀;15、第二出油口;16、螺堵;17、第一出油口;18、截止阀;19、备用阀总成;20、铲斗阀总成;21、动臂阀总成;22、主溢流阀;23、封口块;24、隔离块;25、阀盖;26、制动衬套;27、大钢珠;28、小钢珠;29、弹簧;30、封口板;31、端盖;32、第一电磁阀;33、第二电磁阀;34、进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装载机用手控换向多路阀,其包括阀体1,阀体1正面开设有六个工作油口,分别为第一动臂工作油口2、第二动臂工作油口4、第一铲斗工作油口5、第二铲斗工作油口7、第一备用工作油口8、以及第二备用工作油口10。
第一动臂工作油口2与第二动臂工作油口4中间开设有第一螺纹油口,第一螺纹油口内螺接有动臂单向阀3;第一铲斗工作油口5与第二铲斗工作油口7中间开设有第二螺纹油口,第二螺纹油口内螺接有铲斗单向阀6;第一备用工作油口8与第二备用工作油口10中间开设有第三螺纹油口,第三螺纹油口内螺接有备用单向阀9。
阀体1靠近第一动臂工作油口2处螺纹安装有动臂溢流阀12;阀体1靠近第一铲斗工作油口5处螺纹安装有铲斗溢流阀13;阀体1靠近第二动臂工作油口4处螺纹安装有第一单向阀11;阀体1靠近第二铲斗工作油口7处螺纹安装有第二单向阀14。
阀体1正面靠近顶端开设有第四螺纹油口,第四螺纹油口内螺接有螺堵16;阀体1正面靠近顶端开设有第一出油口17,阀体1顶端开设有第二出油口15。
通过动臂单向阀3的设计,实现了装载机动臂能保持在任意行程内位置且使用过程中不掉臂的功能。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第一动臂工作油口2外接动臂油缸无杆腔;第二动臂工作油口4外接动臂油缸有杆腔;第一铲斗工作油口5外接铲斗油缸无杆腔;第二铲斗工作油口7外接铲斗油缸有杆腔;第一备用工作油口8外接备用油缸无杆腔;第二备用工作油口10外接备用油缸有杆腔。通过第一动臂工作油口2与第二动臂工作油口4的设计,实现了动臂上升下降的功能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阀体1侧面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一通孔内活动套接有备用阀总成19,第二通孔内活动套接有铲斗阀总成20,第三通孔内活动套接有动臂阀总成21。通过铲斗阀总成20的设计,实现了控制油道通闭的功能。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阀体1背面螺纹安装有截止阀18,阀体1右侧面螺纹安装有主溢流阀22,通过主溢流阀22的设计,实现了对整个多路阀过载保护的功能。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第三通孔左端固定安装有封口块23,封口块23的左端固定安装有隔离块24,隔离块24左端固定安装有阀盖25,通过隔离块24的设计,实现了固定阀盖25的功能。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阀盖25内固定安装有制动衬套26,动臂阀总成21的左端孔内固定安装有弹簧29,弹簧29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大钢珠27,动臂阀总成21的左端开设有直孔,所述直孔内滑动安装有两颗小钢珠28,两颗小钢珠28与大钢珠27相贴合,两颗小钢珠28滑动安装于制动衬套26内,通过大钢珠27与小钢珠28的设计,实现了固定弹簧29的功能。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第一通孔左端固定安装有封口板30,封口板30左端固定安装有端盖31,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安装形式相同,通过封口板30与端盖31相结合的设计,实现了封住第一通孔的功能。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阀体1正面靠近底端处开设有进油口34,动臂阀总成21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阀32,铲斗阀总成20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阀33,通过第一电磁阀32的设计,实现了锁住动臂阀总成21的功能。
当需要控制动臂提升时,手动控制动臂阀总成21向左移动,第一电磁阀32接电,动臂阀总成21始终保持在左位,使得进油口34与第一动臂工作油口2相通,控制油缸提升,在提升过程中,油缸上升过程平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手控换向多路阀工作时,定量液压泵向P口输入高压液压油,此时备用阀总成19、铲斗阀总成20、动臂阀总成21均处于中位工作状态,液压油通过主油路流回油箱,当需要提升装载机动臂时,手动控制动臂阀总成21向左移动,此时第一电磁阀32通电,动臂阀总成21始终保持在左位,使得进油口34与第一动臂工作油口2相通,此时一部分液压油沿着工作油路,经过动臂单向阀3,从第一动臂工作油口2输出,最终进入动臂油缸的无杆腔,使得油缸提升,动臂单向阀3防止第一动臂工作油口2处液压油逆流,另一部分液压油流向与第一部分液压油相反,流向主溢流阀22,当整个液压系统内压力过高时,主溢流阀22打开,压力泄出。当需要下降装载机动臂时,手动控制动臂阀总成21向右移动,工作原理与提升相似,当需要提升装载机铲斗时,动臂阀总成21处于中位,手动控制铲斗阀总成20向左移动,使得进油口34与第二铲斗工作油口7相通,液压油经过铲斗单向阀6流向第二铲斗工作油口7,从而使得铲斗油缸提升,其下降原理与动臂下降原理类似,备用阀总成19用于控制破碎机构,工作原理与装载机动臂、铲斗提升与下降类似,该设计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装载机用手控换向多路阀,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体(1)正面开设有六个工作油口,分别为第一动臂工作油口(2)、第二动臂工作油口(4)、第一铲斗工作油口(5)、第二铲斗工作油口(7)、第一备用工作油口(8)、以及第二备用工作油口(10);
所述第一动臂工作油口(2)与所述第二动臂工作油口(4)中间开设有第一螺纹油口,所述第一螺纹油口内螺接有动臂单向阀(3);所述第一铲斗工作油口(5)与所述第二铲斗工作油口(7)中间开设有第二螺纹油口,所述第二螺纹油口内螺接有铲斗单向阀(6);所述第一备用工作油口(8)与所述第二备用工作油口(10)中间开设有第三螺纹油口,所述第三螺纹油口内螺接有备用单向阀(9);
所述阀体(1)靠近所述第一动臂工作油口(2)处螺纹安装有动臂溢流阀(12);所述阀体(1)靠近所述第一铲斗工作油口(5)处螺纹安装有铲斗溢流阀(13);所述阀体(1)靠近所述第二动臂工作油口(4)处螺纹安装有第一单向阀(11);所述阀体(1)靠近所述第二铲斗工作油口(7)处螺纹安装有第二单向阀(14);
所述阀体(1)正面靠近顶端开设有第四螺纹油口,所述第四螺纹油口内螺接有螺堵(16);所述阀体(1)正面靠近顶端开设有第一出油口(17),所述阀体(1)顶端开设有第二出油口(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载机用手控换向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臂工作油口(2)外接动臂油缸无杆腔,所述第二动臂工作油口(4)外接动臂油缸有杆腔,所述第一铲斗工作油口(5)外接铲斗油缸无杆腔,所述第二铲斗工作油口(7)外接铲斗油缸有杆腔,所述第一备用工作油口(8)外接备用油缸无杆腔,所述第二备用工作油口(10)外接备用油缸有杆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载机用手控换向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侧面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活动套接有备用阀总成(19),所述第二通孔内活动套接有铲斗阀总成(20),所述第三通孔内活动套接有动臂阀总成(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载机用手控换向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背面螺纹安装有截止阀(18),所述阀体(1)右侧面螺纹安装有主溢流阀(2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载机用手控换向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左端固定安装有封口块(23),所述封口块(23)的左端固定安装有隔离块(24),所述隔离块(24)左端固定安装有阀盖(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载机用手控换向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25)内固定安装有制动衬套(26),所述动臂阀总成(21)的左端孔内固定安装有弹簧(29),所述弹簧(29)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大钢珠(27),所述动臂阀总成(21)的左端开设有直孔,所述直孔内滑动安装有两颗小钢珠(28),两颗所述小钢珠(28)与所述大钢珠(27)相贴合,两颗所述小钢珠(28)滑动安装于所述制动衬套(26)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载机用手控换向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左端固定安装有封口板(30),所述封口板(30)左端固定安装有端盖(31),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安装形式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装载机用手控换向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正面靠近底端处开设有进油口(34),所述动臂阀总成(21)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阀(32),所述铲斗阀总成(20)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阀(33)。
CN202320066119.3U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装载机用手控换向多路阀 Active CN2192628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66119.3U CN219262821U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装载机用手控换向多路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66119.3U CN219262821U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装载机用手控换向多路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62821U true CN219262821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54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66119.3U Active CN219262821U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装载机用手控换向多路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628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51199U (zh) 电液比例组合操纵阀
CN201763715U (zh) 一种坑道钻机集成阀
CN105822618A (zh) 一种叉车电液比例多路阀的升降阀片
CN115949652A (zh) 一种液压负载模拟主被动、多工况加载方法及液压系统
CN108825569A (zh) 一种用于农机具浮动的液压系统及调整方法
CN2878758Y (zh) 一种新型装载机整体式多路换向阀
CN219262821U (zh) 一种装载机用手控换向多路阀
CN102242745B (zh) 高度集成化比例流量分配阀
CN107061377B (zh) 一种重载举升电液控制系统
CN200958502Y (zh) 一种装载机整体式多路换向阀
CN202381429U (zh) 一种起重机伸缩油缸防前窜控制阀及伸缩系统
CN205779975U (zh) 一种叉车电液比例多路阀的升降阀片
CN216554696U (zh) 一种控制液压油缸动作的集成阀组
CN215257049U (zh) 一种双向平衡阀
CN215370391U (zh) 一种莲花型门进料口的液压系统及环卫设备
CN202790680U (zh) 一种电控比例多路阀
US3362430A (en) Relief-check assembly for directional control valve
CN2588103Y (zh) 节能自锁液控单向多路换向阀
CN110985458B (zh) 多级压差控制液压系统
CN210766969U (zh) 动臂下降回油再用控制装置和挖掘机
CN113898630A (zh) 一种电磁控制多路换向阀
CN208587339U (zh) 一种用于农机具浮动的液压系统
CN111878475A (zh) 一种负载敏感多路阀组
CN2849267Y (zh) 一种改进的装载机整体式多路换向阀
CN2849268Y (zh) 装载机整体式多路换向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