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57003U - 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57003U
CN219257003U CN202221608858.2U CN202221608858U CN219257003U CN 219257003 U CN219257003 U CN 219257003U CN 202221608858 U CN202221608858 U CN 202221608858U CN 219257003 U CN219257003 U CN 2192570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transmitting
hole
air outlet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0885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海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J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J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J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J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0885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570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570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570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及车辆,该出风结构包括出风壳体、发光组件以及设置在出风壳体内的叶片和拨钮;拨钮设置在叶片上并可相对于叶片往复移动;叶片具有朝向发光组件的出光面设置的第一透光通道,第一透光通道具有第一透光孔,拨钮对应第一透光孔处设置有第二透光孔;拨钮移动至出风结构的出风口打开时,第一透光孔与第二透光孔连通,以使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经第一透光通道、第一透光孔、第二透光孔透出;拨钮移动至出风口关闭时,第一透光孔与第二透光孔错位,以将光线封堵在第一透光通道和第一透光孔中,这样通过拨钮上的第二透光孔透光与否,便可直观地判断出风口是处于打开状态还是关闭状态,使用方便,用户体验好。

Description

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车辆内舱具有出风口,出风口处设置有叶片并在叶片上滑动设置有拨钮,沿叶片的长度方向滑动拨钮,可以切换出风口的开关闭状态,也可以调节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但叶片和拨钮都无法显示出风口的开关闭状态,即,用户肉眼观察叶片和拨钮,都无法直观的判断出风口是处于通风状态,还是关闭状态,使用不方便,用户体验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及车辆。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出风结构,包括出风壳体、发光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出风壳体内的叶片和拨钮;
所述拨钮设置在所述叶片上,并可相对于所述叶片往复移动;
所述叶片具有朝向所述发光组件的出光面设置的第一透光通道,所述第一透光通道具有第一透光孔,所述拨钮对应所述第一透光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透光孔;
所述拨钮移动至出风结构的出风口打开时,所述第一透光孔与所述第二透光孔连通,以使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依次经所述第一透光通道、所述第一透光孔、所述第二透光孔透出;所述拨钮移动至出风口关闭时,所述第一透光孔与所述第二透光孔错位,以将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封堵在所述第一透光通道和所述第一透光孔中。
可选的,所述叶片包括叶片主体和第一透光件;
所述叶片主体内具有所述第一透光通道,所述叶片主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透光通道连通的所述第一透光孔,所述第一透光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透光通道内,并与所述发光组件插设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透光件具有与所述第一透光孔匹配的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插设在所述第一透光孔中,且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叶片主体的外轮廓平齐。
可选的,所述第一透光件与所述叶片主体双色注塑成型。
可选的,所述拨钮包括拨钮主体以及第二透光件;
所述拨钮主体沿所述叶片的周向设置在所述叶片的外壁上,所述拨钮主体上设置有所述第二透光孔,所述第二透光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拨钮主体对应所述第二透光孔的位置处,所述第二透光件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拨钮主体的出风侧。
可选的,所述拨钮主体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透光孔连通的第二透光通道,所述第二透光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透光通道内。
可选的,所述第二透光件具有与所述第二透光孔匹配的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部插设在所述第二透光孔中;和/或,
所述第二透光件与所述拨钮主体双色注塑成型。
可选的,所述发光组件设置在所述出风壳体的外壁上,所述出风壳体对应所述出光面的位置处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透光通道与所述通孔连通;和/或,
所述叶片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叶片的其中一者上设置有所述拨钮,并具有所述第一透光通道和所述第一透光孔。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辆空调系统,包括上述的出风结构。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空调系统。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提供的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及车辆,通过设置出风壳体、发光组件并在出风壳体内设置有叶片和拨钮,拨钮设置在叶片上,并可相对于叶片往复移动。叶片具有朝向发光组件的出光面设置的第一透光通道,第一透光通道具有第一透光孔,拨钮对应第一透光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透光孔,这样当拨钮移动至出风结构的出风口打开时即第一预设位置时,第一透光孔与第二透光孔对齐,从而可使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第一透光通道、第一透光孔,并从第二透光孔透出,即,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可从拨钮内透出,也就是说,拨钮可发光透光时,出风口敞开通风,同时发光的拨钮具有装饰功能。当拨钮移动至出风口关闭即第二预设位置时,第一透光孔与第二透光孔错位,拨钮将第一透光孔封堵,因此,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被封堵在第一透光通道和第一透光孔中,无法从第二透光孔内发出,故拨钮不发光不透光,也就是说,拨钮移动至不透光的位置时,出风口关闭封堵,基于此,本公开提供的出风结构,通过拨钮上的第二透光孔透光与否,用户即可直观地判断出出风口是处于通风状态还是关闭状态,使用方便,用户体验好。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出风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出风结构的叶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出风结构的拨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出风结构的第一透光孔和第二透光孔对齐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出风结构的第一透光孔和第二透光孔错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出风壳体;20、叶片;21、叶片主体;22、第一透光件;221、第一凸部;23、第一透光孔;30、拨钮;31、拨钮主体;32、第二透光件;321、第二凸部;33、第二透光孔;40、发光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考图1至图5中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出风结构,该出风结构包括出风壳体10以及设置在出风壳体10内的叶片20和拨钮30,其中,参考图1中所示,叶片20沿出风壳体10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出风壳体10内,拨钮30沿叶片20的周向围设在部分叶片20的外壁上,并可相对于叶片20的往复移动,比如,拨钮30可沿所在叶片20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以切换出风口的打开或关闭状态。
具体实现时,车辆内舱内设置有多个出风结构,例如主仪表板处、副仪表板处、后排座处等。
其中,每个出风结构内设置有多个叶片20,多个叶片20沿出风壳体1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叶片20中的其中一个叶片上设置有拨钮30,沿叶片20的长度方向调节拨钮30相对于叶片20的位置,可调节出风方向。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拨钮30可沿所在叶片20的周向往复转动,以切换出风口的打开或关闭状态。
参考图1中所示,出风壳体10的长度方向为Y-Y方向,叶片20的长度方向与出风壳体10的长度方向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出风结构还包括发光组件40,叶片20与发光组件40连接在一起,发光组件40发出的光线可照射进入到叶片20内。
具体实现时,叶片20具有朝向发光组件40的出光面设置的第一透光通道,第一透光通道具有第一透光孔23,拨钮30对应第一透光孔23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透光孔33;拨钮30移动至出风口打开时,第一透光孔23与第二透光孔33连通,以使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依次经第一透光通道、第一透光孔23、第二透光孔33透出;拨钮30移动至出风口关闭时,第一透光孔23与第二透光孔33错位,以将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封堵在第一透光通道和第一透光孔23中。
其中,第一透光通道可透光,拨钮30的至少对应第二透光孔33的部分可透光,如此设计,当第二透光孔33内有光线发出时,拨钮30即可发光透光,当第二透光孔33内没有光线时,拨钮30不发光。
具体实现时,参考图4中所示,当拨钮30移动至出风口打开通风即第一预设位置时,第一透光孔23与第二透光孔33对齐连通,即,叶片20的第一透光通道和拨钮30的第二透光孔33连通,因此,发光组件40发出的光线依次经第一透光通道、第一透光孔23、第二透光孔33进入到拨钮30内,拨钮30发光,也就是说,当第一透光孔23与第二透光孔33对齐时,发光组件40发出的光线可使拨钮30发光透光,一方面具有装饰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拨钮30的发光透光,用户即可直观地判断出出风口是否处于敞开通风状态。
参考图5中所示,当拨钮30结构移动至出风口关闭封堵即第二预设位置时,第一透光孔23与第二透光孔33错位,即,叶片20的第一透光通道和拨钮30的第二透光孔33分割开不连通,此时,拨钮30将第一透光孔23封堵,发光组件40发出的光线进入到第一透光通道后无法从第一透光孔23发出,就无法进入经第二透光孔33进入到拨钮30内,拨钮30不发光,也就是说,当第一透光孔23与第二透光孔33错位时,发光组件40发出的光线不会照射到拨钮30内,即,按钮不会透光发光,用户即可直观地判断出出风口处于关闭封堵状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及车辆,通过设置出风壳体10、发光组件40并在出风壳体10内设置有叶片20和拨钮30,拨钮30设置在叶片20上,并可沿叶片20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叶片20具有朝向发光组件40的出光面设置的第一透光通道,第一透光通道具有第一透光孔23,拨钮30对应第一透光孔23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透光孔33,这样当拨钮30移动至出风口打开时即第一预设位置时,第一透光孔23与第二透光孔33对齐,从而可使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第一透光通道、第一透光孔23,并从第二透光孔33透出,即,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可从拨钮30内透出,也就是说,拨钮30可发光透光时,出风口敞开通风,同时发光的拨钮30具有装饰功能。当拨钮30移动至出风口关闭即第二预设位置时,第一透光孔23与第二透光孔33错位,拨钮30将第一透光孔23封堵,因此,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被封堵在第一透光通道和第一透光孔23中,无法从第二透光孔33内发出,故拨钮30不发光不透光,也就是说,拨钮30移动至不透光的位置时,出风口关闭封堵,基于此,本公开提供的出风结构,通过拨钮30上的第二透光孔33透光与否,用户即可直观地判断出出风口是处于通风状态还是关闭状态,使用方便,用户体验好。
参考图2中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叶片20包括叶片主体21和第一透光件22,叶片主体21内具有第一透光通道,叶片主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透光通道连通的第一透光孔23,第一透光件22设置在第一透光通道内,并与发光组件40插设连接。
定义出风壳体10的面向用户的一侧为出风侧,出风壳体10的背离用户的一侧为进风侧。参考图1中所示,X-为出风壳体10的进风侧,X+为出风壳体10的出风侧,即沿X-至X+的方向为出风壳体10的出风方向。
叶片主体21设置在出风壳体10的内壁上,叶片主体21内设置有第一透光通道,第一透光件22位于第一透光通道内,并且第一透光件22靠近发光组件40的一侧贯穿第一透光通道并与发光组件40插设连接。第一透光通道的朝向第二通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透光孔23,即,第一透光通道的朝向出风侧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透光孔23,第一透光孔23的一端与第一透光通道的内腔连通,第一透光孔23的另一端与叶片主体21外部连通,即第一透光孔23的另一端可与第二透光孔33连通。
具体实现时,第一透光件22的靠近发光组件40一端贯穿叶片主体21并与发光组件40的发光件连通,从而可使发光组件40发出的光线照射到第一透光件22上,并通过第一透光孔23穿出,透光效果好。
第一透光件22由透光材料制成,例如透明材质PC,透光效果好,装饰性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中所示,第一透光件22具有与第一透光孔23匹配的第一凸部221,第一凸部221与第一透光件22一体成型,也就是说,第一凸部221也可透光。第一凸部221插设在第一透光孔23中,并且第一凸部221与叶片主体21的外轮廓平齐,提高了第一透光件22与叶片主体21之间的连接强度,结构稳定性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光件22与叶片主体21双色注塑成型,整体性好,结构强度高,透光效果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中所示,拨钮30包括拨钮主体31和第二透光件32,拨钮主体31沿叶片20的周向设置在叶片20的外壁上,拨钮主体31上设置有第二透光孔33,第二透光件32的一端设置在拨钮主体31对应第二透光孔33的位置处,第二透光件32的另一端位于拨钮主体31的出风侧,具体实现时,第二透光件32的另一端显露在拨钮主体31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拨钮主体31内设置有与第二透光孔33连通的第二透光通道,第二透光件32设置在第二透光通道内,提升了拨钮30的透光效果,装饰性强,另外,有助于客户通过拨钮30的透光与否更加直观地判断出出风口的工作状态。
其中,第二透光孔33开设在第二透光通道的朝向第一透光通道的一侧,即,第二透光通道的背离出风侧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透光孔33,第二透光孔33的一端与第二透光通道的内腔连通,第二透光孔33的另一端可与第一透光孔23连通。
第二透光件32由透光材料制成,例如透明材质PC,透光效果好,装饰性强。
具体实现时,叶片20和拨钮30内分别具有可供发光组件40的光线通过的第一透光通道和第二透光通道,第一透光通道朝向第二透光通道的一侧具有第一透光孔23,第二透光通道朝向第一透光通道的一侧具有第二透光孔33,也就是说,叶片20与拨钮30的接合处具有第一透光孔23,拨钮30与叶片20的接合处具有第二透光孔33,第一透光孔23和第二透光孔33位于同侧,且第一透光孔23的中心线与第二透光孔33的中心线所在的高度相同。
当拨钮30移动至出风口敞开通风即第一预设位置时,第一透光孔23与第二透光孔33对齐,从而可使发光组件40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第一透光通道、第一透光孔23、第二透光孔33、第二透光通道进入到拨钮30内,使拨钮30发光透光,也就是说,拨钮30可发光透光时,出风口敞开通风,同时发光的拨钮30具有装饰功能。当拨钮30移动至出风口关闭封堵即第二预设位置时,第一透光孔23与第二透光孔33错位,拨钮30将第一透光孔23封堵,因此,发光组件40发出的光线无法通过第一透光孔23进入到第二透光孔33内,故拨钮30不发光不透光,也就是说,拨钮30移动至不透光的位置时,出风口关闭封堵,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出风结构,通过拨钮30的透光与否,用户即可直观地判断出出风口是处于通风状态还是关闭状态,使用方便,用户体验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透光件32具有与第二透光孔33匹配的第二凸部321,第二凸部321与第二透光件32一体成型,也就是说,第二凸部321也可透光。第二凸部321插设在第二透光孔33中,提高了第二透光件32与拨钮主体31之间的连接强度,结构稳定性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透光件32与拨钮主体31双色注塑成型,整体性好,结构强度高,透光效果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中所示,发光组件40设置在出风壳体10的外壁上,即,发光组件40设置在出风壳体10的背离叶片20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出风壳体10的外壁为出风壳体10的用户看不见的一侧,美观性好。
出风壳体10对应出光面的位置处设置有通孔,第一透光通道与通孔连通。
当然,发光组件40也可以设置在出风壳体10的内壁上,即,发光组件40设置在出风壳体10安装叶片20的一侧,连接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口处设置有多个叶片20,多个叶片20的其中一者上设置有拨钮30,也就是说,拨钮30活动设置在多个叶片20的其中一者上,并且与拨钮30配合的叶片20上具有第一透光通道和第一透光孔23,从而通过改变拨钮30在该叶片上的位置,使该叶片上的第一透光孔23和拨钮上的第二透光孔对齐或错位,从而使拨钮上的第二透光孔透光或不透光,因此,用户通过观察拨钮上的第二透光孔透光与否即可直观地判断出出风口是处于通风状态还是关闭状态,使用方便,用户体验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空调系统,该车辆空调系统包括出风结构。
本实施例中的出风结构与实施例一提供的出风结构的具体结构和实现原理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的描述。
其他技术特征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辆空调系统。
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空调系统与实施例二提供的车辆空调系统的具体结构和实现原理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的描述。
其他技术特征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风壳体、发光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出风壳体内的叶片和拨钮;
所述拨钮设置在所述叶片上,并可相对于所述叶片往复移动;
所述叶片具有朝向所述发光组件的出光面设置的第一透光通道,所述第一透光通道具有第一透光孔,所述拨钮对应所述第一透光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透光孔;
所述拨钮移动至出风结构的出风口打开时,所述第一透光孔与所述第二透光孔连通,以使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依次经所述第一透光通道、所述第一透光孔、所述第二透光孔透出;所述拨钮移动至出风口关闭时,所述第一透光孔与所述第二透光孔错位,以将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封堵在所述第一透光通道和所述第一透光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包括叶片主体和第一透光件;
所述叶片主体内具有所述第一透光通道,所述叶片主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透光通道连通的所述第一透光孔,所述第一透光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透光通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件具有与所述第一透光孔匹配的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插设在所述第一透光孔中,且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叶片主体的外轮廓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件与所述叶片主体双色注塑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钮包括拨钮主体以及第二透光件;
所述拨钮主体沿所述叶片的周向设置在所述叶片的外壁上,所述拨钮主体上设置有所述第二透光孔,所述第二透光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拨钮主体对应所述第二透光孔的位置处,所述第二透光件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拨钮主体的出风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钮主体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透光孔连通的第二透光通道,所述第二透光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透光通道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光件具有与所述第二透光孔匹配的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部插设在所述第二透光孔中;和/或,
所述第二透光件与所述拨钮主体双色注塑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设置在所述出风壳体的外壁上,所述出风壳体对应所述出光面的位置处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透光通道与所述通孔连通;和/或,
所述叶片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叶片的其中一者上设置有所述拨钮,并具有所述第一透光通道和所述第一透光孔。
9.一种车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结构。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
CN202221608858.2U 2022-06-24 2022-06-24 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及车辆 Active CN2192570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08858.2U CN219257003U (zh) 2022-06-24 2022-06-24 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08858.2U CN219257003U (zh) 2022-06-24 2022-06-24 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57003U true CN219257003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73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08858.2U Active CN219257003U (zh) 2022-06-24 2022-06-24 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570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03998B2 (en) Composite knob with light pipe leakage barrier
US6066225A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ontrol panel fascia made of at least three materials for vehicle heating
US6499191B1 (en) Knob with a composite light pipe having a colored face and a light pipe
CN211925535U (zh) 一种氛围装饰灯和汽车
CN210047299U (zh) 汽车通气孔发光装置
CN219257003U (zh) 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及车辆
US5388278A (en) Air intake device in helmet
CN217402362U (zh) 一种车用氛围灯总成及车辆
US5826967A (en) Illuminating sleeve for a cigar lighter, in particular for a motor vehicle
JP2001195944A (ja) 車両用スイッチの操作ノブ構造
CN212278214U (zh) 一种触摸开关组件
CN212390211U (zh) 一种家用电器的侧发光组件
KR101404676B1 (ko) 이중사출형 차량용 도어 손잡이
JP2022066679A (ja) 乗物用室内照明装置
CN210891442U (zh) 一种新型车灯导光结构
JP4628923B2 (ja) 照明式パネル
KR100532045B1 (ko) 자동차용 자동온도조절장치의 스위치캡 조립구조
CN219222199U (zh) 具有钢琴键效果的厚壁光导
JP6628087B2 (ja) 操作装置
CN219738485U (zh) 显示装置和家用电器
CN211647656U (zh) 智能门锁指示灯及智能门锁
CN217955392U (zh) 一种可调整数字图案的标志灯
CN111734985A (zh) 一种家用电器的侧发光组件
CN217357513U (zh) 装饰条结构、空调面板及空调器
CN220314674U (zh) 带氛围灯的空调出风口总成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