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45803U - 一种光缆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缆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45803U
CN219245803U CN202320320490.8U CN202320320490U CN219245803U CN 219245803 U CN219245803 U CN 219245803U CN 202320320490 U CN202320320490 U CN 202320320490U CN 219245803 U CN219245803 U CN 2192458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cable
sleeve
optical
optical fiber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2049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阳建树
汤雪娟
刘学聪
王一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hree Gorg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hree Gorg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hree Gorges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Three Gorges Corp
Priority to CN20232032049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45803U/zh
Priority to JP2023001051U priority patent/JP3242154U/j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458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458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光缆维修设备技术领域,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缆连接装置。这种光缆连接装置的防护效果较好,熔接修复好的光纤不易再次损坏。上述光缆连接装置包括:光缆、套管和保护组件。光缆包括光纤组,光纤组包括至少一个具有熔接点的光纤;套管具有容纳腔,套管套设在光缆上,且熔接点位于容纳腔内;保护组件包括第一保护件,第一保护件套设于熔接点外侧。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光纤传感系统中光缆连接装置防护效果差、熔接修复好光纤容易发生二次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光缆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光缆维修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缆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纤传感系统是一种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的自动化监测系统,现已在水库和大坝等水利水电工程中得以应用,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将光缆线路埋入流动的混凝土拌合物中,当混凝土凝固后就可以进行自动监测。
相比于传统的点式测量仪器,光纤传感系统利用光纤感测信号和传输信号,采用光时域反射技术,基于拉曼散射光和布里渊散射光对相关物理量敏感的特性,探测出光纤沿线相关物理量实时变化,并自动采集光纤沿线相关物理量数据,实现了光纤的连续分布式测量以及物理量的自动化监测。
光缆由护套、钢塑复合带、松套管、阻水带、钢丝、纤膏和光纤组成。虽然在光纤外侧有多层防护,但受使用环境的影响,光缆线路也会损坏,发生光纤断开的问题。当光缆线路出现故障进行修复时,需在光缆线路损坏处将外层护套剥离,露出光纤,通过光纤热熔机将两个光纤断点熔接,并通过在熔接点外侧设置光缆连接装置进行保护。现有的光缆连接装置一般是通过钢管进行保护,防止裸露的光纤受到挤压或冲击再次损坏,并在钢管与光纤之间设置密封件进行防水密封。但设置于混凝土中的光缆线路受大粒径粗骨料的冲击、挤压和摩擦以及施工机械的振动和碾压,现有的光缆连接装置仅靠钢管护套进行防护,防护效果差,熔接修复好的光纤容易二次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光缆连接装置防护效果差、熔接修复后光纤容易发生二次损坏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防护效果较好、熔接修复后光纤不易再次损坏的光缆连接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缆连接装置,包括:
光缆,所述光缆包括光纤组,所述光纤组包括至少一个具有熔接点的光纤;
套管,所述套管具有容纳腔,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光缆上,且所述熔接点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包括第一保护件,所述第一保护件套设于所述熔接点外侧。
可选的,所述光缆还包括松套管,且所述松套管设于所述光纤组外侧;所述保护组件还包括第二保护件,所述第二保护件套设在所述松套管上。
可选的,所述第二保护件与所述套管之间设置有减振层。
可选的,所述减振层为聚氨酯泡沫层。
可选的,所述保护组件还包括两个第三保护件,其中一个所述第三保护件的一端与所述套管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光缆延伸出所述套管一端的部分相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三保护件的一端与所述套管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光缆延伸出所述套管另一端的部分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护件、所述第二保护件和所述第三保护件均为热缩管。
可选的,所述套管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外层套设在所述内层上。
可选的,所述外层为抗冲击塑料材质,所述内层为不锈钢材质。
可选的,所述套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密封件,且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套管与所述光缆之间。
可选的,所述密封件为密封垫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缆连接装置,光缆包括光纤组,光纤组包括至少一个具有熔接点的光纤,套管套设在光缆上,并且熔接点位于套管的容纳腔内,将两个光纤断点熔接后,熔接点位于容纳腔内,套管可以对光纤进行防护。此外,保护组件包括第一保护件,第一保护件套设在熔接点外侧,同样可以对熔接点进行保护。通过套管和第一保护件对光纤进行双重保护,防护效果较好,修复好的光纤在混凝土中也不易再次损坏。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缆连接装置,保护组件还包括第二保护件,第二保护件套设在松套管上。第二保护件设置在套管和第一保护件之间,为光纤增加了一层防护,因此,光缆连接装置的保护效果更佳。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缆连接装置,第二保护件与套管之间设置有减振层,且减振层优选为聚氨酯泡沫层,通过减振层可以缓解混凝土振捣时传递至光纤的振动,使得光纤不易受振动损坏,延长了光纤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缆连接装置,保护组件还包括第三保护件,第三保护件设置于套管两端,并且与光缆延伸出套管的部分相连接,提高了装置的密封性能,提高了防尘、防水效果。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缆连接装置中,套管包括外层和内层,外层为抗冲击塑料材质,可降低混凝土中大粒径粗骨料的冲击和振动,内层为不锈钢材质,可以提高套管的强度,减小冲击变形。通过设置不同材料的内、外层套管,可以承受受大粒径粗骨料的冲击、挤压和摩擦,提高套管的性能,更加坚固耐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缆连接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光缆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光缆连接装置的解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光缆。101、光纤,102、松套管,103、光缆护套,104、钢丝,105、钢塑复合带,106、阻水带,107、光纤护套,108、纤膏;
2、套管。201、外层,202、内层;
3、保护组件。301、第一保护件,302、第二保护件,303、第三保护件;
4、减振层;
5、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光缆连接装置的优选实施例,这种光缆连接装置可对熔接修复后的光纤进行有效防护,能承受混凝土中大粒径粗骨料的冲击、挤压和摩擦,避免光纤再次损坏。
上述光纤连接装置包括:光缆1、套管2和保护组件3。如图2所示,光缆1从外层至内层依次包括:光缆护套103、钢塑复合带105、阻水带106、松套管102和光纤组,其中光缆护套103中沿其轴向设置有两根钢丝104,光纤组包括至少一根光纤101及其外壁的光纤护套107,且在光纤护套107与松套管102之间填充有纤膏108。具体的,当光缆1发生损坏后,需从损坏点将光缆1截断,再将光缆护套103、钢丝104、钢塑复合带105、阻水带106、松套管102依次剥离掉一段,露出光纤组。本实施例中,光纤组包括四根光纤101及其外壁的光纤护套107,在将光缆1截断后,每根光纤101都具有两个光纤断点。露出光纤组后,继续剥离一根光纤101的光纤护套107,露出光纤101。完全剥离后光缆1的状态如图2所示,松套管102也被分为了两段。之后利用光纤热熔机将每根光纤101对应的两个光纤断点熔接,熔接位置即为熔接点。
进一步的,套管2具有容纳腔,套管2套设在光缆1上,并且光纤101的熔接点位于容纳腔内。由于在光纤熔接时会将光纤组外层的光缆护套103、钢丝104、钢塑复合带105、阻水带106、松套管102剥离,因此在熔接后无法再对光纤101进行保护,使熔接点位于套管2的容纳腔内可以起到保护光纤的作用,防止光纤再次损坏。
具体的,套管2包括外层201和内层202,外层201套设在内层202上。在本实施例中,外层201优选为抗冲击塑料材质,降低了混凝土中大粒径粗骨料的冲击、挤压、振动和拉拔作用,内层202优选为不锈钢材质,提高了套管2整体的刚度和硬度。从而套管2在埋入混凝土后也不容易损坏,可对光纤进行可靠的防护。
在套管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密封件5,且密封件5位于套管2和光缆1之间。具体的,密封件5优选为密封垫圈,设置于套管2的内层202与光缆护套103之间,用于防止水从套管2和光缆1的连接处进入,避免光纤101受水的影响而损坏。
如图3所示,保护组件3包括:第一保护件301、第二保护件302和两个第三保护件303,其中第一保护件301套设于熔接点外侧,可以对熔接点进行保护。由于本实施例中,光纤组包括四根光纤101,在每根光纤101的熔接点外侧都需设置有一个第一保护件301。因此,第一保护件301的数量为四个。
第二保护件302设置在第一保护件301的外侧,且第二保护件302的一端与断开的松套管102一端断口连接,另一端与断开的松套管102另一端断口连接。通过设置第二保护件302增加了一重保护,光纤101受损的概率变得更小。
此外,在第二保护件302与套管2之间设置有减振层4,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减振层4为聚氨酯泡沫层。通过设置减振层4,可以降低外部机械振动对光纤101熔接点处的影响。
第三保护件303共有两个,其中一个的一端与套管2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光缆1延伸出套管2一端的部分相连接,另一个第三保护件303的一端与套管2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光缆1延伸出套管2另一端的部分相连接。通过在套管2两端设置第三保护件303可以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提高光缆连接装置的密封性能,进一步降低外部环境对光纤101的影响。
此外,第一保护件301、第二保护件302和第三保护件303均优选为热缩管,可与光纤101、套管2和光缆护套103紧密贴合,连接和密封效果好且操作简单。
下面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缆连接装置的使用过程叙述如下:
当光缆1发生损坏后,需从损坏点将光缆1截断,再将光缆护套103、钢丝104、钢塑复合带105、阻水带106、松套管102依次剥离掉一段,露出光纤组。继续剥离每根光纤101的光纤护套107,直至露出光纤101。在光纤101熔接前,从光纤101的光纤断点处将第一保护件301套设在光纤101一侧,将第二保护件302套设在松套管102一端断口外侧,将两个第三保护件303和两个密封件5分别套设在两侧的光缆护套103上,最后将套管2套设在光缆1上。
将每根光纤101两侧的光纤断点进行熔接,熔接以后移动第一保护件301,使第一保护件301的中心处于熔接点处,随后加热第一保护件301,使第一保护件301包裹在光纤101上。再移动第二保护件302,使第二保护件302的一端与松套管102一端断口连接,另一端与松套管102另一端断口连接,再对第二保护件302进行加热,使第二保护件302的两端分别与松套管102的两端断口贴合。
然后移动套管2,使套管2的中心与第一保护件301中心基本重合,随后将减振层4(聚氨酯泡沫层)填充至套管2和第二保护件302之间,再将两个密封件5设置在套管2的两个端部,再移动两个第三保护件303,使第三保护件303的一端包裹在光缆1外侧,另一端包裹在套管2外侧,最后对第三保护件303加热,使第三保护件303与光缆1和套管2贴合。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光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缆(1),所述光缆(1)包括光纤组,所述光纤组包括至少一个具有熔接点的光纤(101);
套管(2),所述套管(2)具有容纳腔,所述套管(2)套设在所述光缆(1)上,且所述熔接点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保护组件(3),所述保护组件(3)包括第一保护件(301),所述第一保护件(301)套设于所述熔接点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1)还包括松套管(102),且所述松套管(102)设于所述光纤组外侧;所述保护组件(3)还包括第二保护件(302),所述第二保护件(302)套设在所述松套管(10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件(302)与所述套管(2)之间设置有减振层(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层(4)为聚氨酯泡沫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3)还包括两个第三保护件(303),其中一个所述第三保护件(303)的一端与所述套管(2)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光缆(1)延伸出所述套管(2)一端的部分相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三保护件(303)的一端与所述套管(2)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光缆(1)延伸出所述套管(2)另一端的部分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件(301)、所述第二保护件(302)和所述第三保护件(303)均为热缩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包括外层(201)和内层(202),所述外层(201)套设在所述内层(20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201)为抗冲击塑料材质,所述内层(202)为不锈钢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光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密封件(5),且所述密封件(5)设置于所述套管(2)与所述光缆(1)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5)为密封垫圈。
CN202320320490.8U 2023-02-22 2023-02-22 一种光缆连接装置 Active CN2192458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20490.8U CN219245803U (zh) 2023-02-22 2023-02-22 一种光缆连接装置
JP2023001051U JP3242154U (ja) 2023-02-22 2023-03-31 光ケーブル接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20490.8U CN219245803U (zh) 2023-02-22 2023-02-22 一种光缆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45803U true CN219245803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537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20490.8U Active CN219245803U (zh) 2023-02-22 2023-02-22 一种光缆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242154U (zh)
CN (1) CN219245803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242154U (ja) 2023-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72069B2 (en)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length of an electric cable that uses an optical fibre element as a sensor
CN101459329B (zh) 连接复合光纤的高压电缆的中间接头及连接方法
JP2008501152A (ja) 複合成形分岐点を有するあらかじめコネクタ接続加工された光ファイバ配線ケーブル
CN103492922A (zh) 光纤互连线缆
US20180061528A1 (en) Device for distributing hybrid trunk cable
Cherukupalli et al. Distributed fiber optic sensing and dynamic rating of power cables
CN102313929B (zh) 光纤熔接保护器及保护方法
CN219245803U (zh) 一种光缆连接装置
CN110045461A (zh) 配网大容量复合光缆熔接的方法
CA1255133A (en) Joint for optical fiber submarine cables
CN201134660Y (zh) 连接复合光纤的高压电缆的中间接头
CN203133330U (zh) 一种新型的热熔型快速连接器
CN221804339U (zh) 光纤与光纤跳线的连接结构
CN110635444A (zh) 一种采用导向罩的感温光纤式电力电缆接头结构
CN105068203A (zh) 一种防窃听光纤光缆、防窃听方法及光缆制造方法
CN221175065U (zh) 一种双芯快接扁型光缆
CN217032379U (zh) 一种沙漠埋地管道形变监测系统
CN212460106U (zh) 一种用于特高压电力晶闸管触发的光纤跳线
CN218824802U (zh) 一种补偿光纤连接器
WO2023128506A1 (ko) 해저 광케이블
CN210119613U (zh) 一种防水防油型光缆
KR100628838B1 (ko) 광신호검출장치
KR20230103983A (ko) 해저 광케이블
JPH0875943A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の熱収縮型浸水検知モジュール
JP2006276412A (ja) 光コー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