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39869U - 一种精梳纯棉纱分流双侧喂入喂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精梳纯棉纱分流双侧喂入喂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39869U
CN219239869U CN202321174193.3U CN202321174193U CN219239869U CN 219239869 U CN219239869 U CN 219239869U CN 202321174193 U CN202321174193 U CN 202321174193U CN 219239869 U CN219239869 U CN 2192398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tton
feeding
cavity
feeding device
com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7419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楚炎
陈吉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ongyi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ongyi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ongyi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ongyi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7419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398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398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398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6Disintegrating fibre-containing textile articles to obtain fibres for re-use

Landscapes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精梳纯棉纱分流双侧喂入喂棉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部的后侧开设有梳棉腔,所述梳棉腔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转动设置有喂棉罗拉,所述喂棉罗拉下端的后侧转动设置有打手,还包括三通进料口,其开设在所述主体内部上端的前侧,所述三通进料口的两侧与梳棉腔之间均通过分流喂棉管道相连通,所述三通进料口的后端安装有风机,还包括传动腔,其开设在所述三通进料口两端的后方,所述传动腔的后方开设有连动腔。该精梳纯棉纱分流双侧喂入喂棉装置在纤维进入时会将纤维分开,然后在下落时汇合,有效解决从一侧进纤维造成的成网不均性,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了次品率,大大提高了成品率。

Description

一种精梳纯棉纱分流双侧喂入喂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梳纯棉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精梳纯棉纱分流双侧喂入喂棉装置。
背景技术
棉纱是棉纤维经纺纱工艺加工而成的纱,经合股加工后称为棉线,根据纺纱的不同工艺,可分为普梳纱和精梳纱,精梳纱是用棉纤维经精梳纺纱系统纺成的纱,精梳纱选用优质原料,成纱中纤维伸直平行、结杂少、光泽好、条干匀、强力高,这类棉纱多用于织造高档织物,棉纱的用途很广泛,它可以作为机织用纱,在棉纱加工中需要喂棉装置进行喂棉上料。
现有喂棉装置喂棉时纤维是从机器的一侧进入,由于受到抛物线的影响,无论如何调节输送风机的风量风压,纤维总是向进纤维侧的另一端多,而进纤维侧纤维少,造成进纤维侧纤维密度低,从而无法保证幅宽方向纤维密度的均匀性的问题,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精梳纯棉纱分流双侧喂入喂棉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梳纯棉纱分流双侧喂入喂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喂棉装置单侧喂棉导致幅宽方向纤维密度不均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梳纯棉纱分流双侧喂入喂棉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部的后侧开设有梳棉腔,所述梳棉腔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转动设置有喂棉罗拉,所述喂棉罗拉下端的后侧转动设置有打手;还包括三通进料口,其开设在所述主体内部上端的前侧,所述三通进料口的两侧与梳棉腔之间均通过分流喂棉管道相连通,所述三通进料口的后端安装有风机;还包括传动腔,其开设在所述三通进料口两端的后方,所述传动腔的后方开设有连动腔,所述传动腔内部的一侧均转动设置有单螺纹传动杆,所述单螺纹传动杆的一端均焊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均贯穿并延伸至连动腔的内部,且转轴均与连动腔和传动腔转动连接,所述单螺纹传动杆一端的外部均螺纹连接有移动板。
优选的,所述三通进料口内部前侧的下方设置有栅格板,所述栅格板的下方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的下方设置有电磁铁。
优选的,所述转轴位于连动腔内部的一端均通过履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腔内部的一侧均开设有滑轨,且滑轨均与移动板滑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连动腔内部后端的一侧设置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转轴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前端的中间位置处均焊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均贯穿并延伸至三通进料口的内部,且隔板均与三通进料口和传动腔滑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主体后端的下侧开设有出料口,且出料口与梳棉腔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体内部上端的前侧开设有三通进料口,进行喂棉时启动风机,三通进料口可以将纤维分流至两侧,通过两侧的分流喂棉管道进入梳棉腔的两侧,从而在纤维进入三通进料口时将纤维分开,然后在梳棉腔内下落时汇合,有效解决从一侧进纤维造成的成网不均性,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了次品率,大大提高了成品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三通进料口后方的两侧开设有传动腔,通过转动传动腔内的单螺纹传动杆即可使移动板带动隔板进行移动,通过隔板的移动可以改变三通进料口两侧开口的幅度,从而可对分流纤维的幅宽进行限制,方便实现不同宽幅的控制,便于满足生产的需求;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三通进料口的内部前侧的下方设置有电磁铁,进行纤维进料时启动电磁铁即可产生磁力,纤维中带有的金属杂质会通过栅格板落在滤网上,从而有效减少金属杂质,提升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主体;2、三通进料口;3、栅格板;4、滤网;5、电磁铁;6、风机;7、分流喂棉管道;8、传动腔;9、单螺纹传动杆;10、滑轨;11、移动板;12、隔板;13、连动腔;14、转轴;15、履带;16、伺服电机;17、梳棉腔;18、喂棉罗拉;19、打手;20、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精梳纯棉纱分流双侧喂入喂棉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内部的后侧开设有梳棉腔17,梳棉腔17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转动设置有喂棉罗拉18,喂棉罗拉18下端的后侧转动设置有打手19;还包括三通进料口2,其开设在主体1内部上端的前侧,三通进料口2的两侧与梳棉腔17之间均通过分流喂棉管道7相连通,三通进料口2的后端安装有风机6;还包括传动腔8,其开设在三通进料口2两端的后方,传动腔8的后方开设有连动腔13,传动腔8内部的一侧均转动设置有单螺纹传动杆9,单螺纹传动杆9的一端均焊接有转轴14,转轴14的一端均贯穿并延伸至连动腔13的内部,且转轴14均与连动腔13和传动腔8转动连接,单螺纹传动杆9一端的外部均螺纹连接有移动板11。
使用时,将纤维从三通进料口2加入并且启动风机6,即可使进入的纤维从三通进料口2的两侧进入分流喂棉管道7,再通过分流喂棉管道7进入梳棉腔17,纤维进入梳棉腔17后会在下落时重新汇合,从而解决从一侧进纤维造成的成网不均性,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了次品率,大大提高了成品率。
请参阅图1和图2,三通进料口2内部前侧的下方设置有栅格板3,栅格板3的下方设置有滤网4,滤网4的下方设置有电磁铁5,栅格板3的设置避免纤维落在滤网4上,滤网4的设置避免金属杂质直接接触电磁铁5,便于后续快速清理,而电磁铁5的设置可以在启动后对纤维中带有的金属杂质进行吸附,有效减少金属杂质,提升产品的质量;请参阅图2和图4,转轴14位于连动腔13内部的一端均通过履带15传动连接,履带15的设置可以使两个转轴14同步的转动;请参阅图4,传动腔8内部的一侧均开设有滑轨10,且滑轨10均与移动板11滑动配合,滑轨10会使移动板11受到轴向限位,从而使移动板11的转动转化为水平的直线移动;请参阅图2,连动腔13内部后端的一侧设置有伺服电机16,且伺服电机16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转轴14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伺服电机16为两个转轴14同步的转动提供了动力;请参阅图2和图4,移动板11前端的中间位置处均焊接有隔板12,隔板12均贯穿并延伸至三通进料口2的内部,且隔板12均与三通进料口2和传动腔8滑动配合,隔板12的移动可以改变三通进料口2两侧开口的幅度,从而可对分流纤维的幅宽进行限制,方便实现不同宽幅的控制;请参阅图1,主体1后端的下侧开设有出料口20,且出料口20与梳棉腔17相连通,出料口20的设置便于出棉。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纤维从三通进料口2加入,启动电磁铁5,电磁铁5启动后产生的磁力可对纤维中带有的金属杂质进行吸附,金属杂质会通过栅格板3落在滤网4上,滤网4避免金属杂质直接接触电磁铁5,便于后续的清理,从而有效减少金属杂质,提升产品的质量,启动风机6即可使进入的纤维从三通进料口2的两侧进入分流喂棉管道7,再通过分流喂棉管道7进入梳棉腔17,纤维进入梳棉腔17后会在下落时重新汇合,从而解决从一侧进纤维造成的成网不均性,再通过喂棉罗拉18和打手19的配合从出料口20出棉,当纤维从三通进料口2内部进行两侧分流时启动伺服电机16,在联轴器的传动下可以使其中一个转轴14转动,由于两个转轴14之间通过履带15传动连接,故另一个转轴14也会同步的转动,转轴14转动会带动单螺纹传动杆9转动,而单螺纹传动杆9转动会同步的带动移动板11转动,由于移动板11的一端在滑轨10的内部滑动,滑轨10会受到轴向限位,故移动板11的转动会转化为水平的直线移动,从而通过移动板11移动可以带动隔板12进行水平的移动,通过隔板12的移动可以改变三通进料口2两侧开口的幅度,从而可对分流纤维的幅宽进行限制,方便实现不同宽幅的控制,便于满足生产的需求。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7)

1.一种精梳纯棉纱分流双侧喂入喂棉装置,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内部的后侧开设有梳棉腔(17),所述梳棉腔(17)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转动设置有喂棉罗拉(18),所述喂棉罗拉(18)下端的后侧转动设置有打手(1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通进料口(2),其开设在所述主体(1)内部上端的前侧,所述三通进料口(2)的两侧与梳棉腔(17)之间均通过分流喂棉管道(7)相连通,所述三通进料口(2)的后端安装有风机(6);还包括传动腔(8),其开设在所述三通进料口(2)两端的后方,所述传动腔(8)的后方开设有连动腔(13),所述传动腔(8)内部的一侧均转动设置有单螺纹传动杆(9),所述单螺纹传动杆(9)的一端均焊接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的一端均贯穿并延伸至连动腔(13)的内部,且转轴(14)均与连动腔(13)和传动腔(8)转动连接,所述单螺纹传动杆(9)一端的外部均螺纹连接有移动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梳纯棉纱分流双侧喂入喂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进料口(2)内部前侧的下方设置有栅格板(3),所述栅格板(3)的下方设置有滤网(4),所述滤网(4)的下方设置有电磁铁(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梳纯棉纱分流双侧喂入喂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4)位于连动腔(13)内部的一端均通过履带(15)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梳纯棉纱分流双侧喂入喂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腔(8)内部的一侧均开设有滑轨(10),且滑轨(10)均与移动板(11)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梳纯棉纱分流双侧喂入喂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腔(13)内部后端的一侧设置有伺服电机(16),且伺服电机(16)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转轴(14)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梳纯棉纱分流双侧喂入喂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11)前端的中间位置处均焊接有隔板(12),所述隔板(12)均贯穿并延伸至三通进料口(2)的内部,且隔板(12)均与三通进料口(2)和传动腔(8)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梳纯棉纱分流双侧喂入喂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后端的下侧开设有出料口(20),且出料口(20)与梳棉腔(17)相连通。
CN202321174193.3U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精梳纯棉纱分流双侧喂入喂棉装置 Active CN2192398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74193.3U CN219239869U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精梳纯棉纱分流双侧喂入喂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74193.3U CN219239869U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精梳纯棉纱分流双侧喂入喂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39869U true CN219239869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06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74193.3U Active CN219239869U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精梳纯棉纱分流双侧喂入喂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398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48797B (zh) 基于棉纺设备的一种超短低密度纤维的高比例混纺工艺
CN102493087B (zh) 派丝特纤维和精梳棉纤维紧密ab竹节纺制出雪花织物的生产方法
CN109706576A (zh) 一种长短纤竹节纱生产方法及长短纤复合竹节纱
CN208814397U (zh) 一种纱线生产用传送装置
CN103757762A (zh) 一种对须条进行整纤的纺纱方法
CN109706558B (zh) 棉纤维开松装置
CN207047438U (zh) 提高了牵伸效果的并条机
CN104805554A (zh) 一种芦荟纱线的纺纱方法
CN219239869U (zh) 一种精梳纯棉纱分流双侧喂入喂棉装置
CN1904168B (zh) 一种交捻竹节纱的生产方法
CN114959961B (zh) 一种混纺纱加工装置
CN110067067B (zh) 一种毛涤石墨烯弹力呢及其生产方法
CN207047444U (zh) 改进了断条保护的并条机
CN208791846U (zh) 一种防止卷纱筒掉落的并条机
CN115772724A (zh) 仿麻效果的转杯纺纱装置及纺纱方法
CN212741643U (zh) 一种转杯纺纱机的上蜡机构
CN108588930B (zh) 一种混纺纱线
WO2019223165A1 (zh) 一种半精纺羊毛/腈纶混纺赛络段彩纱生产方法
CN218621167U (zh) 一种棉纤维加工装置
CN208440747U (zh) 一种纱线并条装置
CN2782719Y (zh) 梳棉机喂入机构
CN117568961B (zh) 一种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及其纺制方法
CN219508096U (zh) 一种梳棉均匀的纺纱用梳棉装置
CN208562649U (zh) 一种双纱退纱倒毛牵伸装置
CN2703008Y (zh) 一种环锭纺细纱机四罗拉六皮圈牵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