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38513U - 一种转移装置及按键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移装置及按键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38513U
CN219238513U CN202222674310.4U CN202222674310U CN219238513U CN 219238513 U CN219238513 U CN 219238513U CN 202222674310 U CN202222674310 U CN 202222674310U CN 219238513 U CN219238513 U CN 2192385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ig
transfer device
key
linear driving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7431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ming Computer Accessorie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ming Computer Accessorie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ming Computer Accessorie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ming Computer Accessorie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7431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385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385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385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移装置及按键生产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移装置包括承载机构、夹持机构、顶出机构以及转移机构,承载机构用于承载放置有按键的第一治具以及空载的第二治具,夹持机构用于将第一治具抵压在承载机构上,顶出机构用于将按键从第一治具中顶出,转移机构用于将从第一治具上顶出的按键转移至第二治具上。通过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按键从第一治具自动化转移到第二治具中,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按键转移的效率。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的按键生产线包括如上提到的转移装置,能够实现按键的自动化加工生产,提高按键的加工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转移装置及按键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移装置及按键生产线。
背景技术
手机、手表或手环等电子产品上通常设置按键,按键可以用来调整电子产品的音量、亮度、开关机等,随着对电子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按键的需求量也随之提高。
通常采用按键生产线来进行按键的生产加工,现有的按键生产线通常包括第一治具、第二治具、抛光装置以及清洗装置,第一治具用于承载待抛光的按键,第二治具用于承载抛光后的按键,两种治具的造型不同。抛光装置用于对第一治具中的待抛光按键进行抛光作业,以使按键的表面光亮、平整。
清洗装置主要通过清洗液对第二治具上抛光后的按键表面的诸如抛光蜡等粘稠液体的污垢进行清洗,便于加工后的按键能够与电子设备的主体进行较好的组装。
第一治具上的安装孔位与待抛光的按键过盈配合装配且露出按键需要抛光的表面,这样即便抛光装置对按键施加较大的力,也能够避免按键从安装孔位中脱出,保证抛光装置对待抛光按键持续较好的抛光效果。第二治具上的安装孔位与已抛光的按键间隔设置,便于清洗液能对已抛光按键各个面的充分清洗。
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将抛光按键从第一治具到第二治具的转移,由工作人员用镊子对已抛光按键进行挨个夹取转移,这样就造成人力成本过高,整个按键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受人工操作的影响较大,按键的生产效率低下且自动化程度不高。
因此,亟需一种转移装置及按键生产线来改善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移装置,该转移装置对按键从第一治具到第二治具的转移效率高并且自动化程度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移装置,包括:
承载机构,被配置为承载放置有已抛光的按键的第一治具以及空载的第二治具;
夹持机构,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治具夹持在所述承载机构上;
顶出机构,被配置为将已抛光的所述按键从所述第一治具中顶出;以及
转移机构,被配置为将从所述第一治具上顶出的已抛光的所述的按键转移至所述第二治具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承载机构包括:
承载平台;以及
限位机构,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上,所述限位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治具或所述第二治具相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一治具或所述第二治具分别与所述承载平台的相对位置。
作为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
四个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呈L型,四个所述第一限位件沿周向间隔排布且共同围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于容置所述第一治具或所述第二治具。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
至少两个第二限位件,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治具或所述第二治具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件相对应的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件能插接在所述限位孔中。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顶出机构包括:
第一直线驱动件,包括本体及第一输出端,所述本体与所述承载机构相连接;
安装板,所述第一输出端能够推动所述安装板运动;以及
推顶件,包括安装件以及顶针,所述安装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顶针设置在所述安装件上。
作为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
第二直线驱动件;
连杆,穿设于所述承载机构,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件的第二输出端连接;以及
抵压块,与所述连杆远离所述第二直线驱动件的一端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夹持机构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夹持机构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治具的外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移机构包括多轴机械手、直线驱动气缸以及气动手指,所述多轴机械手能够驱动所述直线驱动气缸在水平面内运动,所述直线驱动气缸能驱动气动手指沿上下方向运动,所述气动手指能够夹持所述按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移装置还包括平移机构,所述平移机构包括:
导向机构,包括导轨和滑块,所述导轨沿预设方向延伸,所述滑块与所述承载机构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
第三直线驱动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承载机构沿所述预设方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键生产线,通过应用上述转移装置,能够实现按键的自动化加工生产,提高按键的加工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按键生产线,包括抛光装置以及清洗装置,还包括如上所述的转移装置,所述转移装置设置在所述抛光装置以及所述清洗装置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移装置包括承载机构、夹持机构、顶出机构以及转移机构,承载机构用于承载放置有按键的第一治具以及空载的第二治具,夹持机构用于将第一治具抵压在承载机构上,顶出机构用于将按键从第一治具中顶出,转移机构用于将从第一治具上顶出的按键转移至第二治具上。通过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按键在第一治具和第二治具之间的自动化转移,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按键转移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生产线包括如上提到的转移装置,能够实现按键的自动化加工生产,提高按键的加工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移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承载机构和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承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2000、按键;
100、转移装置;200、第一治具;210、第一安装孔;300、第二治具;310、第二安装孔;
10、承载机构;11、承载平台;12、承载架;13、挡板;
20、顶出机构;21、第一直线驱动件;211、本体;212、第一输出端;22、安装板;23、推顶件;231、安装件;232、顶针;
30、夹持机构;31、第二直线驱动件;311、第二输出端;32、连杆;33、抵压块;
40、转移机构;41、多轴机械手;42、气动手指;43、直线驱动气缸;
50、平移机构;51、第三直线驱动件;52、导向机构;521、导轨;522、滑块;523、第一挡块;524、第二挡块;
60、限位机构;61、第一限位件;62、第二限位件;63、容置空间;
70、机箱;
80、支撑台;81、支撑台本体;82、滚轮;83、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手机、手表或手环等电子产品上通常设置按键2000,按键2000可以用来调整电子产品的音量、亮度、开关机等,随着对电子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按键2000的需求量也随之提高。
为了实现按键2000的生产加工,本实施例提供的按键生产线包括第一治具200、第二治具300、抛光装置以及清洗装置,第一治具200用于承载待抛光的按键2000,第二治具300用于承载抛光后的按键2000,两种治具的造型不同。抛光装置用于对第一治具200中的待抛光按键2000进行抛光作业,以使按键2000的表面光亮、平整。因为按键2000抛光后有抛光蜡等粘稠液体附着在其表面,所以要对按键2000进行清洗,为了使按键2000各个表面都能够得到清洗,需要将抛光后的按键2000由第一治具200转移至第二治具300,清洗装置主要通过清洗液对第二治具300上抛光后的按键2000表面的诸如抛光蜡等粘稠液体的污垢进行清洗,便于加工后的按键2000能够与电子设备的主体进行较好的组装。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第一治具200上设置有多列沿第一治具200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一安装孔组,每个第一安装孔组包括多个沿第一治具200长度方向排布的第一安装孔210,多个第一安装孔210呈阵列排布以便于承载多个按键2000,从而实现抛光装置对多个第一安装孔210中的待抛光的按键2000的同步抛光作用效果,提高抛光装置对待抛光的按键2000的抛光效率。第一治具200上的安装孔位与待抛光的按键2000过盈配合装配且露出按键2000需要抛光的表面,这样即便抛光装置对按键2000施加较大的力,也能够避免按键2000从安装孔位中脱出,保证抛光装置对待抛光按键2000持续较好的抛光效果。
如图2所示,第二治具300上设置有多列沿第二治具300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二安装孔组,每个第二安装孔组包括多个沿第二治具300长度方向排布的第二安装孔310,多个第二安装孔310呈阵列排布以便于承载多个按键2000,从而实现清洗装置对多个第二安装孔310中的待清洗的按键2000的同步清洗作用效果,提高清洗装置对待清洗的按键2000的清洗效率。第二治具300上的第二安装孔310与已抛光的按键2000间隔设置,便于清洗液能对已抛光的按键2000各个面的充分清洗。
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将抛光后的按键2000从第一治具200到第二治具300的转移,主要由工作人员用镊子对已抛光的按键2000进行挨个夹取转移,这样就造成人力成本过高,整个按键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受人工操作的影响较大,按键2000的生产效率低下且自动化程度不高,不利于实现自动化连续生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移装置100,该转移装置100包括承载机构10、夹持机构30、顶出机构20和转移机构40,承载机构10用于放置有已抛光的按键2000的第一治具200以及空载的第二治具300,夹持机构30穿设于承载机构10上并用于将第一治具200夹持在承载机构10上,顶出机构20与承载机构10连接并用于将已抛光的按键2000从第一治具200中顶出,转移机构40能够将从第一治具200上顶出的已抛光按键2000转移至第二治具300,各个机构之间相互配合实现按键2000的自动化转移,提高按键2000转移效率。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转移装置100还包括支撑台80,支撑台80包括支撑台本体81,承载机构10、夹持机构30、顶出机构20和转移机构40的均安装在支撑台本体81上,支撑台本体81能够对承载机构10、夹持机构30、顶出机构20和转移机构40实现稳定的承载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支撑台80还包括滚轮82,该滚轮82设置在支撑台本体81的下方,可以使工作人员用较小的力就能够推动整个转移装置100移动,便于工作人员将转移装置100移动到预设位置。具体地,滚轮82的数量为四个并设置在支撑台本体81底面的四角,便于转移装置100移动的同时能够保持支撑台80的稳定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滚轮82的数量还可以为两个、三个或者更多个,能够实现稳定支撑转移装置100且便于转移装置100移动的效果即可。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支撑台80还包括支撑脚83,该支撑脚83设置在支撑台本体81的下方,支撑脚83与支撑台本体81螺纹连接,支撑脚83用于将支撑台本体81支撑在地面上。支撑脚83可与滚轮82配合实现支撑台80的移动与固定,当支撑脚83拧出支撑台本体81时,滚轮82离开地面,支撑脚83承载支撑台本体81依据自身重力固定在预设位置,支撑脚83拧入支撑台本体81时,滚轮82接触地面,用户可根据需要移动转移装置100,方便工作人员使用。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转移装置100还包括机箱70,机箱70设置在支撑台80上方,转移机构40设置在机箱70内,转移作业在机箱70内完成,由于转移机构40为高精密运动机构,机箱70的设置能够避免灰尘等杂物进入到转移机构40内,能够保证转移机构40工作环境的清洁度,避免灰尘对转移机构40运动精度造成影响。如图4所示,转移装置100还包括平移机构50,平移机构50能够驱动承载机构10在位于机箱70外侧的拆装位置以及与转移机构40对接的转移位置间切换。其中,如图4所示,平移机构50包括第三直线驱动件51及导向机构52,导向机构52包括导轨521和滑块522,导轨521设置在支撑台本体81上,滑块522与导轨521滑动连接,使滑块522沿导轨521延伸方向滑动避免偏斜,承载机构10设置在滑块522上,第三直线驱动件51与承载机构10连接,第三直线驱动件51能够推动承载机构10沿导轨521延伸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导轨521设置在上述机箱70内并可延伸至机箱70外侧,使平移机构50可以带动承载机构10在机箱70外侧的拆装位置以及与转移机构40对接的转移位置间切换的目的,拆装位置设置在上述机箱70外侧并用于将第一治具200和第二治具300在承载机构10上安装或拆卸,转移位置设置在机箱70内,便于转移机构40将按键2000由第一治具200转移至第二治具300。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平移机构50还包括第一挡块523和第二挡块524,第一挡块523及第二挡块524分设在导轨521延伸方向的两端,可避免滑块522从导轨521上滑落。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承载机构10、夹持机构30、顶出机构20、转移机构40和平移机构50共同组成的组件设置为两套,可更进一步的提高按键2000的转移效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承载机构10、夹持机构30、顶出机构20、转移机构40和平移机构50共同组成的组件还可以为三套、四套或者更多套,具体可以根据上述支撑台80的尺寸进行适应性调整。
结合图4对转移机构40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转移机构40包括多轴机械手41、直线驱动气缸43以及气动手指42,气动手指42设置在直线驱动气缸43下端,直线驱动气缸43穿设于多轴机械手41,多轴机械手41能够驱动直线驱动气缸43在水平面内运动,直线驱动气缸43能驱动气动手指42沿上下方向运动,气动手指42能够夹持按键2000。多轴机械手41驱动直线驱动气缸43运动至载有抛光后的按键2000的第一治具200的上方,直线驱动气缸43驱动气动手指42向下运动,气动手指42夹持按键2000,多轴机械手41驱动直线驱动气缸43运动到第二治具300的上方,气动手指42将按键2000放入到上述第二安装孔310中,多轴机械手41再驱动直线驱动气缸43运动至第一治具200的上方,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将第一治具200中所有的按键2000都转移至第二治具300。需要说明的是,多轴机械手41为两轴机械手,可以完成水平面的运动。
结合图5和图6对承载机构10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5和图6所示,承载机构10包括承载平台11,承载平台11用于承载第一治具200和第二治具300。承载机构10还包括承载架12,承载架12设置在承载平台11的下方,用于支撑承载平台11,承载架12沿宽度方向向下倾斜一定角度,以使承载平台11随之倾斜,便于工作人员放置第一治具200和第二治具300。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承载机构10还包括挡板13,挡板13设置在承载平台11的向下倾斜的长度方向上,并且挡板13的顶面高于承载平台11,可挡住由第一治具200及第二治具300上掉落的按键2000,便于工作人员拾取。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承载机构10还设置有限位机构60,该限位机构60设置在承载平台11上,限位机构60分别与第一治具200或第二治具300相配合,以限制第一治具200或第二治具300分别与承载平台11的相对位置。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限位机构60包括第一限位件61及第二限位件62,第一限位件6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一限位件61呈L型并沿周向间隔排布且共同围成容置空间63,容置空间63用于容置第一治具200,用于限制第一治具200相对于承载平台10的相对位置,避免第一治具200移位,影响转移机构40转移按键2000。如图6所示,第二限位件6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限位件62间隔设置,第二治具300上开设有与第二限位件62相对应的限位孔,通过第二限位件62能插接在限位孔中,能够限制第二治具300相对于承载平台11运动,也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将第二治具300快速组装到承载平台11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限位件62的数量还可以为三个或者更多个。
结合图7对顶出机构20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顶出机构20包括第一直线驱动件21、安装板22及推顶件23,其中,第一直线驱动件21包括本体211及第一输出端212,本体211与承载机构10相连接,第一输出端212与安装板22抵接并能够推动安装板22运动,本体211驱动第一输出端212运动,第一输出端212推动安装板22运动继而推动推顶件23运动,推顶件23将按键2000由第一治具200顶出。具体而言,推顶件23包括安装件231和顶针232,顶针232设置在安装件231上,顶针232可穿过上述承载平台11将按键2000由第一治具200顶出。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推顶件23设置有多组沿安装板22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的顶针组,多个顶针组呈阵列排布以便于顶出多个按键2000。具体地,顶针232的数量及排布方式与第一安装孔210一一对应,以使顶出机构20一次顶出动作就能够将第一治具200中全部的按键2000顶出,提高顶出效率。
结合图8对夹持机构30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夹持机构30包括第二直线驱动件31、连杆32及抵压块33,第二直线驱动件31包括第二输出端311,连杆32穿设于承载平台11并与第二输出端311连接,抵压块33与连杆32远离第二直线驱动件31的一端相连接,第二输出端311能带动连杆32运动,以使抵压块33将第一治具200稳固的固定在承载平台11上,避免顶出机构20顶出按键2000时第一治具200移位或掉落,避免按键2000散落或损坏。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夹持机构30的数量四个,四个夹持机构30间隔设置在第一治具200周向的多个位置实现对承载平台11较好的固定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夹持机构3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或者更多个。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直线驱动件21、第二直线驱动件31以及第三直线驱动件51可以为气缸,气缸的原理是通过活塞增加气压,然后气压传动将压缩空气的压力转换为机械能,可驱动机构直线往复运动、摆动或者旋转运动。第一直线驱动件21、第二直线驱动件31以及第三直线驱动件51分别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由控制组件控制第一直线驱动件21、第二直线驱动件31、第三直线驱动件51的自动开启与关闭,从而实现顶出机构20、夹持机构30以及平移机构50的自动工作,提高转移装置100的自动化程度。控制组件属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采用任一种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控制组件即可。
为了方便理解,结合图3~图8对转移装置1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如图3和图6所示,工作人员在拆装位置将载有抛光后的按键2000的第一治具200放置在四个第一限位件61所围成的容置空间63中,将空的第二治具300放置在承载平台11上。接着,如图4所示,第二直线驱动件31驱动第二输出端311运动,第二输出端311带动连杆32运动并使抵压块33抵压在第一治具200上,夹持机构30将第一治具200稳固的固定在承载平台11上。接着,如图4所示,第三直线驱动件51驱动承载机构10在滑块522上沿导轨521的延伸方向移动至机箱70内的转移位置。接着,如图5和图7所示,第一直线驱动件21的本体211驱动第一输出端212运动,第一输出端212推动安装板22运动继而推动推顶件23穿过承载平台11,顶针232将第一治具200中的按键2000顶出。随后,如图4所示,转移机构40开始工作,多轴机械手41驱动直线驱动气缸43运动至载有抛光后的按键2000的第一治具200的上方,直线驱动气缸43驱动气动手指42向下运动,气动手指42夹持按键2000,多轴机械手41驱动直线驱动气缸43运动到第二治具300的上方,气动手指42将按键2000放入到上述第二安装孔310中,多轴机械手41再驱动直线驱动气缸43运动至第一治具200的上方,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将第一治具200中所有的按键2000都转移至第二治具300。随后,如图4所示,第三直线驱动件51驱动承载机构10在滑块522上沿导轨521的延伸方向移动至机箱70外的拆装位置。工作人员将空的第一治具200和载有按键2000的第二治具300取下,并换上载有抛光后的按键2000的第一治具200和空的第二治具300,下一轮转移作业开始,随后工作人员将装有按键2000的第二治具300运送至清洗装置中清洗。
注意,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接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接合。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机构(10),被配置为承载放置有已抛光的按键(2000)的第一治具(200)以及空载的第二治具(300);
夹持机构(30),所述夹持机构(30)穿设于所述承载机构(10)上且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治具(200)夹持在所述承载机构(10)上;
顶出机构(20),所述顶出机构(20)与所述承载机构(10)相连接且被配置为将已抛光的所述按键(2000)从所述第一治具(200)中顶出;以及
转移机构(40),被配置为将从所述第一治具(200)上顶出的已抛光的所述的按键(2000)转移至所述第二治具(30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10)包括:
承载平台(11);以及
限位机构(60),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11)上,所述限位机构(60)分别与所述第一治具(200)或所述第二治具(300)相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一治具(200)或所述第二治具(300)分别与所述承载平台(11)的相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60)包括:
四个第一限位件(61),所述第一限位件(61)呈L型,四个所述第一限位件(61)沿周向间隔排布且共同围成容置空间(63),所述容置空间(63)用于容置所述第一治具(200)或所述第二治具(30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60)包括:
至少两个第二限位件(62),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62)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治具(200)或所述第二治具(300)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件(62)相对应的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件(62)能插接在所述限位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20)包括:
第一直线驱动件(21),包括本体(211)及第一输出端(212),所述本体(211)与所述承载机构(10)相连接;
安装板(22),所述第一输出端(212)能够推动所述安装板(22)运动;以及
推顶件(23),包括安装件(231)以及顶针(232),所述安装件(231)设置在所述安装板(22)上,所述顶针(232)设置在所述安装件(23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30)包括:
第二直线驱动件(31);
连杆(32),穿设于所述承载机构(10),所述连杆(32)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件(31)的第二输出端(311)连接;以及
抵压块(33),与所述连杆(32)远离所述第二直线驱动件(31)的一端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3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夹持机构(30)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治具(200)的外周。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机构(40)包括多轴机械手(41)、直线驱动气缸(43)以及气动手指(42),所述多轴机械手(41)能够驱动所述直线驱动气缸(43)在水平面内运动,所述直线驱动气缸(43)能驱动气动手指(42)沿上下方向运动,所述气动手指(42)能够夹持所述按键(2000)。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装置还包括平移机构(50),所述平移机构(50)包括:
导向机构(52),包括导轨(521)和滑块(522),所述导轨(521)沿预设方向延伸,所述滑块(522)与所述承载机构(10)连接,所述滑块(522)与所述导轨(521)滑动连接;以及
第三直线驱动件(51),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承载机构(10)沿所述预设方向运动。
10.一种按键生产线,包括抛光装置以及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生产线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转移装置,所述转移装置设置在所述抛光装置以及所述清洗装置之间。
CN202222674310.4U 2022-10-11 2022-10-11 一种转移装置及按键生产线 Active CN2192385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74310.4U CN219238513U (zh) 2022-10-11 2022-10-11 一种转移装置及按键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74310.4U CN219238513U (zh) 2022-10-11 2022-10-11 一种转移装置及按键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38513U true CN219238513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05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74310.4U Active CN219238513U (zh) 2022-10-11 2022-10-11 一种转移装置及按键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385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86139U (zh) 一种物料固定座以及装配设备
CN111792351B (zh) 一种无线模块自动化测试设备
CN113794083A (zh) 一种载具自动插针设备
CN205450411U (zh) 一种手机镜头组装设备
CN108687512B (zh) 自动组装装置
CN113049596A (zh) 外观检查设备
CN109895001A (zh) 夹持治具
CN109129535A (zh) 一种测试装置
CN210996959U (zh) 一种多用自动焊锡机
CN114101106B (zh) 一种外观缺陷检测设备
CN219238513U (zh) 一种转移装置及按键生产线
CN104044008A (zh) 工件转运装置
CN209242103U (zh) 一种用于摄像头自动装配机的基板上料装置
CN217703459U (zh) 一种u型fpc插接用夹具和显示面板检测设备
CN116475820A (zh) 双工序翻转加工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09849098A (zh) 一种线路板精冲机
CN212100894U (zh) 物料输送设备以及锁体盖的自动倒角设备
CN209357848U (zh) 一种基于ccd的电芯二次定位机
CN219356996U (zh) 检测装置及按键生产线
CN208249313U (zh) Fpc拼板的自动分料装置
CN218395215U (zh) 擦拭设备及用于擦拭设备的移载装置
CN220072460U (zh) 一种插头测试设备
CN216434240U (zh) 一种电路板测试机
CN117549072B (zh) 一种微型齿轮自动装配装置及自动装配系统
CN220030142U (zh) 载具装置及物料组装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