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22504U - 一种燃烧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烧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22504U
CN219222504U CN202223298381.5U CN202223298381U CN219222504U CN 219222504 U CN219222504 U CN 219222504U CN 202223298381 U CN202223298381 U CN 202223298381U CN 219222504 U CN219222504 U CN 2192225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urnace
infrared heating
furnace body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9838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润清
王硕军
董红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zhou Fuhua Gas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gzhou Fuhua Gas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zhou Fuhua Gas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gzhou Fuhua Gas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9838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225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225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225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烧炉,包括一炉体,炉体形成有混合腔;一引射管,引射管连接于炉体,并连通混合腔;和一红外线加热板,红外线加热板设于炉体上;引射管将混合气体输入混合腔,通过红外线加热板实现红外加热。本实用新型以红外热辐射的方式辐射至锅具底部,从而使热量不会过快的散失,提高加热效率,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气接头磁吸连接于炉架,实现快速装配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燃烧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炉。
背景技术
在户外活动时,为了对食物进行加工,一般采用户外用燃气炉。现有的户外用燃气炉多是通过连接气罐,然后直接点火,通过火焰对放置于了燃气炉上的锅具进行加热。
上述加热方式,产生的都是明火,而且对锅具加热较为集中,使锅具底部无法较为均匀的进行加热,同时燃烧时不够充分,不仅造成燃气浪费严重,而且热量损失也较为严重,加热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燃烧炉的技术方案,以红外热辐射的方式辐射至锅具底部,从而使热量不会过快的散失,提高加热效率,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气接头磁吸连接于炉架,实现快速装配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燃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炉体,炉体形成有混合腔;
一引射管,引射管连接于炉体,并连通混合腔;
和一红外线加热板,红外线加热板设于炉体上;
引射管将混合气体输入混合腔,通过红外线加热板实现红外加热。
红外线加热板上设有网状结构的通孔,混合气体会被红外线加热板阻挡,从而均匀分布在红外线加热板上,而不会在气压的作用下,呈柱状快速的喷出,点燃后,混合气体会在红外线加热板燃烧,由于红外线加热板上的通孔非常致密,从而使燃气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巨大,从而燃烧的更为充分,而且混合气体布满整个红外线加热板,从而对锅具的底部加热更为均匀,燃烧产生的热量会被红外线加热板接收,然后以红外热辐射的方式辐射至锅具底部,从而使热量不会过快的散失,提高加热效率,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炉体内对应引射管出气端设有导流组件,用于将引射管输出的混合气体导流至混合腔内。
进一步,导流组件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撑板、连接板和导流板,支撑板通过连接板连接导流板,用于混合气体的导流扩散,导流板上设有分流孔,便于混合气体的快速流动。
进一步,燃烧炉还包括进气接头和炉架,进气接头磁吸连接于炉架,采用磁吸连接的方式便于进气接头与炉架之间的快速装配。
进一步,进气接头设有盲孔,盲孔内安装磁性件,用于将进气接头磁吸连接于炉架上。
进一步,进气接头连接有喷嘴,用于将混合气体输入引射管,进气接头连接于炉架上后可以直接使用,无需再单独安装喷嘴,使用灵活方便。
进一步,炉架与炉体配合形成空气腔,炉架设有空气输入通道,空气输入通道连通空气腔,用于补充空气,保证燃气和空气一起进入引射管。
进一步,炉架设有支撑条,用于支撑炉体。
进一步,支撑条由炉架的底部向内翻折形成,便于加工制造。
进一步,炉架设有开口,开口用于空气流向红外线加热板,提高燃烧效率。
进一步,炉架内设有顶板,红外线加热板通过顶板限位于炉体内。
进一步,炉体设有支撑环,红外线加热板限位于支撑环内。
进一步,顶板设有限位环,限位环设有压环,限位环通过压环将红外线加热板限位于支撑环内,实现红外线加热板的固定装配。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红外线加热板上设有网状结构的通孔,混合气体会被红外线加热板阻挡,从而均匀分布在红外线加热板上,而不会在气压的作用下,呈柱状快速的喷出,点燃后,混合气体会在红外线加热板燃烧,由于红外线加热板上的通孔非常致密,从而使燃气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巨大,从而燃烧的更为充分,而且混合气体布满整个红外线加热板,从而对锅具的底部加热更为均匀,燃烧产生的热量会被红外线加热板接收,然后以红外热辐射的方式辐射至锅具底部,从而使热量不会过快的散失,提高加热效率,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进气接头磁吸连接于炉架,不仅可以实现进气接头与炉架之间的快速装配,而且在进气接头连接于炉架上后可以直接使用,无需再单独安装喷嘴,使用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燃烧炉的效果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拆除顶板后的效果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拆除顶板和红外线加热板后的效果图;
图4为图1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进气接头、引射管和炉体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导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进气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炉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架;101-空气腔;102-支撑条;103-安装孔;105-开口;106-第一固定孔;107-空气输入通道;
2-红外线加热板; 201-通孔;
3-顶板; 301-限位环; 302-压环;
4-进气接头;401-接头本体;402-第一连接段;403-第二连接段;404-盲孔;
5-炉体;501-混合腔;502-第二固定孔;503-支撑环;
6-导流组件;601-支撑板;602-连接板;603-导流板;604-安装条;605-第三固定孔;606-分流孔。
7-引射管;
8-固定座;
9-喷嘴;
10-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书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如图1至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燃烧炉,包括炉体5、引射管7和红外线加热板2,炉体5形成有混合腔501,引射管7连接于炉体5,并连通混合腔501,引射管7采用文丘里管。红外线加热板2设于炉体5上,引射管7将混合气体输入混合腔501,通过红外线加热板2实现红外加热。红外线加热板2上设有网状结构的通孔201,混合气体会被红外线加热板2阻挡,从而均匀分布在红外线加热板2上,而不会在气压的作用下,呈柱状快速的喷出,点燃后,混合气体会在红外线加热板2燃烧,由于红外线加热板2上的通孔201非常致密,从而使燃气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巨大,从而燃烧的更为充分,而且混合气体布满整个红外线加热板2,从而对锅具的底部加热更为均匀,燃烧产生的热量会被红外线加热板2接收,然后以红外热辐射的方式辐射至锅具底部,从而使热量不会过快的散失,提高加热效率,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炉体5上设有第二固定孔502,引射管7的进气端通过固定座8连接在第二固定孔502内,提高了引射管7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炉体5内对应引射管7出气端设有导流组件6,用于将引射管7输出的混合气体导流至混合腔501内,使整个红外线加热板2上的混合气体分布均匀,本申请中的红外线加热板2采用陶瓷材质。
导流组件6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撑板601、连接板602和导流板603,支撑板601通过连接板602连接导流板603,用于混合气体的导流扩散,导流板603上设有分流孔606,本申请中的分流孔606沿导流板603的两侧对称分布,便于混合气体的快速流动。引射管7的出气端贯穿支撑板601,用于将混合气体作用于导流板603和分流孔606,实现混合气体沿混合腔501扩散,支撑板601上设有第三固定孔605,用于装配引射管7,支撑板601提高了引射管7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连接板602提高了导流板603与支撑板601的连接稳定性,当引射管7安装固定后,引射管7的出气端与导流板603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便于混合气体通过导流板603和分流孔606向四周扩散。本申请中的支撑板601通过安装条604固定连接在炉体5的底部,提高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连接板602呈等腰梯形结构,较小的一边连接支撑板601,较长的一边连接导流板603,导流板603的长度大于支撑板601的长度,同时整个导流组件6安装固定后,导流板603的底边与炉体5的底部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便于混合气体的扩散。
燃烧炉还包括进气接头4和炉架1,进气接头4磁吸连接于炉架1,采用磁吸连接的方式便于进气接头4与炉架1之间的快速装配。炉架1上设有第一固定孔106,进气接头4限位于第一固定孔106,进气接头4穿过第一固定孔106后,使安装有喷嘴9的一侧限位于固定座8上,固定座8上具有空气通槽,便于燃气喷入引射管7时将空气腔101内的空气一起带入引射管7混合,形成混合气体。
进气接头4具体包括接头本体401、设于接头本体401两侧的第一连接段402和第二连接段403,进气接头4设有盲孔404,盲孔404内安装磁性件,用于将进气接头4磁吸连接于炉架1上,便于进气接头4的安装拆卸,第一连接段402用于连接外部的输气管路,第二连接段403连接有喷嘴9,用于将混合气体输入引射管7,进气接头4连接于炉架1上后可以直接使用,无需再单独安装喷嘴9,使用灵活方便。
炉架1与炉体5配合形成空气腔101,炉架1设有空气输入通道107,空气输入通道107连通空气腔101,用于补充空气,保证燃气和空气一起进入引射管7。炉架1的顶部设有开口105,开口105用于空气流向红外线加热板2,提高燃烧效率。相邻两个开口105之间形成用于支撑锅具的支撑部。
炉架1的底部设有支撑条102,用于支撑炉体5。支撑条102由炉架1的底部向内翻折形成,便于加工制造。支撑条102上设有安装孔103,支撑条102上安装底板10,通过底板10对炉体5进行支撑。当采用两个支撑条102时,可以相向设于炉架1内,或者设于相邻两个侧面上,当采用三个支撑条102时,可以选择炉架1的三个内侧面分布,当采用四个支撑条102时,可以分布于炉架1的四个内侧面上。
炉架1内设有顶板3,红外线加热板2通过顶板3限位于炉体5内。炉体5设有支撑环503,红外线加热板2限位于支撑环503内。顶板3设有限位环301,限位环301设有压环302,限位环301通过压环302将红外线加热板2限位于支撑环503内,实现红外线加热板2的固定装配。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首先将底板10安装于炉架1内固定,然后将引射管7固定于炉体5上后将炉体5固定在底板10上,接着将红外线加热板2限位于炉体5的支撑环503上,再将顶板3连接于炉架1和炉体5之间,使顶板3将红外线加热板2压住,最后将带有喷嘴9的进气接头4插入炉架1的第一固定孔106上,并接通外部输气管路,打开外部的阀门,使燃气通过喷嘴9喷入引射管7,并携带空气进入引射管7混合,形成混合气体后扩散至混合腔501内,从红外线加热板2的顶面点燃,使混合气体会在红外线加热板2燃烧,由于红外线加热板2上的通孔201非常致密,从而使燃气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巨大,从而燃烧的更为充分,而且混合气体布满整个红外线加热板2,从而对锅具的底部加热更为均匀,燃烧产生的热量会被红外线加热板2接收,然后以红外热辐射的方式辐射至锅具底部,从而使热量不会过快的散失,提高加热效率,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燃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炉体,所述炉体形成有混合腔;
一引射管,所述引射管连接于所述炉体,并连通所述混合腔;
和一红外线加热板,所述红外线加热板设于所述炉体上;
所述引射管将混合气体输入所述混合腔,通过所述红外线加热板实现红外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对应所述引射管出气端设有导流组件,用于将所述引射管输出的混合气体导流至所述混合腔内,所述导流组件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撑板、连接板和导流板,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导流板,用于混合气体的导流扩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炉还包括进气接头和炉架,所述进气接头磁吸连接于所述炉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接头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内安装磁性件,用于将所述进气接头磁吸连接于所述炉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接头连接有喷嘴,用于将混合气体输入所述引射管。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架与所述炉体配合形成空气腔,所述炉架设有空气输入通道,所述空气输入通道连通所述空气腔,用于补充空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架设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由所述炉架的底部向内翻折形成,用于支撑所述炉体。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架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空气流向所述红外线加热板,提高燃烧效率。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架内设有顶板,所述红外线加热板通过所述顶板限位于所述炉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设有支撑环,所述红外线加热板限位于所述支撑环内,所述顶板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设有压环,所述限位环通过所述压环将所述红外线加热板限位于所述支撑环内,实现所述红外线加热板的固定装配。
CN202223298381.5U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燃烧炉 Active CN2192225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98381.5U CN219222504U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燃烧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98381.5U CN219222504U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燃烧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22504U true CN219222504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38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98381.5U Active CN219222504U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燃烧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225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76446B1 (ko) 가열조리기기 및 그 가열조리기기의 버너 시스템
JP3936045B2 (ja) ガスバーナ
CN101230992B (zh) 加热炊具及其控制方法
CN101641554B (zh) 加热烹饪器具
CN219222504U (zh) 一种燃烧炉
JP3814603B2 (ja) 分離された炎孔部を有する予混合ガス燃焼バーナ
CN109404904A (zh) 燃烧器及燃气热水器
CN111256126B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12987205U (zh) 一种引射器及灶具燃烧器
KR100809747B1 (ko) 가열조리기기의 버너 시스템
KR100739541B1 (ko) 가스 복사 버너
CN219868002U (zh) 一种可提高进风量的燃烧炉头及具有其的燃气灶
CN214964740U (zh) 食物处理装置
CN2207533Y (zh) 电、燃气两用加热器
KR100826712B1 (ko) 가열조리기기의 버너 시스템
CN217685155U (zh) 一种燃气灶
CN113280339B (zh) 上进风燃气器预混装置
CN211822388U (zh) 引射器、炉头、燃烧器和燃气灶
CN218001496U (zh) 一种红外线燃烧器
CN117553296B (zh) 燃烧器及灶具
CN109973997B (zh) 一种具有燃气预热功能的灶具燃烧器
CN217559824U (zh) 一种燃气灶
CN220541085U (zh) 用于燃烧器的火排、燃烧器及燃气热水器
CN217329781U (zh) 一种新型全预混式燃气热水器燃烧器
CN218721482U (zh) 一种燃烧器防风门滑动的定位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