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20239U - 一种储物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物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20239U
CN219220239U CN202223204825.4U CN202223204825U CN219220239U CN 219220239 U CN219220239 U CN 219220239U CN 202223204825 U CN202223204825 U CN 202223204825U CN 219220239 U CN219220239 U CN 2192202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oor
heat exchange
working end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0482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孝奎
屈萌
孙守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0482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202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202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202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物门,其包括:门体,其上设置有连通户内空间和户外空间的散热孔;箱体设置于门体上,其内设置有允许从户外侧和户内侧存取物品的储物通道;调温机构设置于箱体内,用于为储物通道提供制冷气流或者制热气流,包括具有可散冷或者散热的第一工作端的半导体制冷片,且箱体上对应第一工作端的位置设置有散热口;散热装置包括:散热风机设置于散热孔处;散热器相邻散热风机设置;导热机构穿过散热口设置于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一工作端,且连接于散热器。本实用新型的储物门可以提升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制热端的制冷制热性能,以为快递、外卖或者食材提供稳定的制冷气流或者制热气流,保证快递、外卖或者食材的品质,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储物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储物门。
背景技术
现今生活越来越快节奏,冷鲜配送也越来越便捷。很多时候消费者会在上班的空闲时间网购晚餐的食材,或者直接网购外卖。由于订单配送到达时间的不确定性,用户下班到家时间的不确定,很难完美保证用户到家的那刻正好收到食材或外卖,所以多会将食材或外卖送达的时间提前一段。这就会导致食材或外卖会在入户门外的常温下储存一段时间,如果赶上下班堵车或其他意外事件,常温下待的时间会相应变长很多。夏天高温环境时,购买的冷藏肉等需冷藏的食材可能会很快出现腐败发酸,冬天低温环境时,外卖可能会很快变凉。另外放置在入户门外,食材的卫生,安全等均很难保证。
目前,现有技术中,用户的居住房屋的墙上或者门上设置有可放置快递、邮件或者外卖的快递箱,并且,快递箱内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但由于半导体制冷片的散热端散热性差,导致其制冷端的制冷性能不佳,无法保证为需要冷藏的快递、外卖或者食材提供稳定的制冷气流,进而降低了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至少一项技术缺陷的储物门。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升半导体制冷片的散冷散热端的散冷散热性能,进而保证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制热端的制冷制热性能,保证储物门的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利用散热风机对半导体制冷片散冷或者散热端进行散冷或者散热的情况下,同时对户内空间的气流排至户外或将户外的新鲜空气吸入到户内。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物门,包括:
门体,其上设置有连通户内空间和户外空间的散热孔;
箱体,设置于门体上,其内设置有允许从户外侧和户内侧存取物品的储物通道;
调温机构,设置于箱体内,用于为储物通道提供制冷气流或者制热气流,包括具有可散冷或者散热的第一工作端的半导体制冷片,且箱体上对应第一工作端的位置设置有散热口;
散热装置,包括:
散热风机,设置于散热孔处;
散热器,相邻散热风机设置;
导热机构,穿过散热口设置于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一工作端,且连接于散热器。
进一步地,门体上还设置有容纳槽,且散热孔连通于容纳槽的槽底;
散热器包括:
多个间隔布置的散热翅片,设置于容纳槽内,且任两个散热翅片之间形成有允许气流在容纳槽的槽口和散热孔之间流通的散热通道;
导热机构包括:
导热件,穿过散热口设置于第一工作端;
导热管,穿设在导热件上,且延伸穿设在多个散热翅片上。
进一步地,导热件包括:
形状与散热口相同的第一导热板,设置于散热口内;
第二导热板,贴附于第一导热板上,位于箱体的外部,且导热管穿设在第二导热板上。
进一步地,半导体制冷片的外周上套设有包裹体;并且,
导热件还包括:
第三导热板,设置于包裹体内,贴附于第一导热板和第一工作端之间。
进一步地,散热装置还包括:
通风格栅,盖设于散热孔的户外侧;
通风盖,连接于箱体和门体上,且盖设在散热器和导热机构上,且对应散热器的位置设置有通风口。
进一步地,箱体内还具有循环风腔,储物通道和循环风腔之间通过盖板分隔,且盖板上设置有连通储物通道和循环风腔的出风孔和回风孔;
半导体制冷片设置于循环风腔内,以及半导体制冷片具有与第一工作端功能相反设置的第二工作端;并且,
调温机构还包括:
换热构件,位于循环风腔内,设置于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二工作端;
换热风机,位于循环风腔内,其进风口位于回风孔处,换热构件布置于换热风机的出风口处,且换热构件具有允许所述换热风机的出风口流出的气流流向所述循环风腔的换热通道,换热风机用于促使储物通道和循环风腔之间通过出风孔和回风孔循环流动有循环气流,且换热风机用于促使第二工作端上的热量或者冷量在循环风腔内通过换热构件交换至循环气流。
进一步地,换热构件包括:
换热板,一侧面设置于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二工作端;
多个换热翅片,周向布置于换热板的另一侧面上,且换热通道位于任两个换热翅片之间;
换热风机为设置于换热板上的离心风机,多个换热翅片布置在离心风机的径向出风口的周围。
进一步地,换热构件还包括:
多个换热条,内嵌于换热板靠近第二工作端的侧面上,且呈自第二工作端的面的几何中心轴线向换热板的边缘延伸的放射形;
第四导热板,一侧面贴附于第二工作端,另一侧面贴附于换热板且接触于多个换热条。
进一步地,储物通道具有位于户内侧的户内存取口以及位于户外侧的户外存取口;并且,
储物门还包括:
户内门,转动地连接于箱体的户内侧,用于打开或关闭户内存取口;
户外门,转动地连接于箱体的户外侧,用于打开或关闭户外存取口;
电子锁机构,设置于箱体的户外侧,用于锁紧户外门或者允许户外门开启;
把手开关,设置于户内门上,具有锁紧户内门的锁紧状态和允许户内门打开的开启状态,在开启状态且被向户内继续拉动的情况下,带动户内门打开户内存取口。
进一步地,储物门还包括:
电子猫眼装置,设置于门体的户外侧;
控制屏,设置于门体的户内侧,电性连接于电子猫眼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储物门,由于具有设置有连通户内空间和户外空间的散热孔的门体,并且将散热风机设置在散热孔处,将散热器相邻散热风机设置,并且,将导热机构穿过散热口设置于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一工作端,且将导热机构连接于散热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储物门可以使得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一工作端的热量或者冷量被交换至户外或者户内,实现对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一工作端散冷或者散热,进而可以提升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制热端的制冷制热性能,以为快递、外卖或者食材提供稳定的制冷气流或者制热气流,保证快递、外卖或者食材的品质,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依靠散热风机将户内的气流通过散热孔排至户外,或者将户外的新鲜空气通过散热孔吸至户内,实现新风或者排风功能。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门中门体、散热机构和箱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门中门体、第一导热板和箱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门中门体、第一导热板和箱体和散热风机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门中箱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门中箱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门中调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门中调温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门中箱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也即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当某个特征“包括或者包含”某个或某些其涵盖的特征时,除非另外特别地描述,这指示不排除其它特征和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特征。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也即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或“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限定,本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全部术语(包含技术术语与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本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下面结合图1至图11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的储物门,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门中门体、散热机构和箱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门中门体、第一导热板和箱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门中门体、第一导热板和箱体和散热风机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门中箱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门中箱体的截面示意图,其中图7中的箭头为循环气流的流动方向示意;图8是图7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门中调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门中调温机构的爆炸示意图;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门中箱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参照图1、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储物门700包括门体、箱体100、调温机构300和散热装置900。门体上设置有连通户内空间和户外空间的散热孔750;箱体100设置于门体上,且箱体100内设置有允许从户外侧和户内侧存取物品的储物通道120;调温机构300设置于箱体100内,用于为储物通道120提供制冷气流或者制热气流,且调温机构300包括具有可散冷或者散热的第一工作端的半导体制冷片310,且箱体100上对应第一工作端的位置设置有散热口130;散热装置900包括散热风机910、散热器920和导热机构930,散热风机910设置于散热孔750处;散热器920相邻散热风机910设置;导热机构930穿过散热口130设置于半导体制冷片310的第一工作端,且导热机构930连接于散热器920。
由于本实施例的储物门700具有设置有连通户内空间和户外空间的散热孔750的门体,并且将散热风机910设置在散热孔750处,将散热器920相邻散热风机910设置,并且,将导热机构930穿过散热口130设置于半导体制冷片310的第一工作端,且将导热机构930连接于散热器920。因此,本实施例的储物门700可以使得半导体制冷片310的第一工作端的热量或者冷量被交换至户外或者户内,实现对半导体制冷片310的第一工作端散冷或者散热,进而可以提升半导体制冷片310的制冷制热端的制冷制热性能,以为快递、外卖或者食材提供稳定的制冷气流或者制热气流,保证快递、外卖或者食材的品质,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依靠散热风机910将户内的气流通过散热孔750排至户外,或者将户外的新鲜空气通过散热孔750吸至户内,实现新风或者排风功能。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切换散热风机910的叶片的转动方向,控制散热风机910正转或者翻转,即可将户内的气流通过散热孔750排至户外,或者将户外的新鲜空气通过散热孔750吸至户内,实现新风或者排风功能;并且,在半导体制冷片310未工作时,散热风机910也可单独工作实现新风或者排风功能。
并且,本实施例的储物门700可以被安装在用户居所的墙体800上。
参照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门体上还设置有容纳槽760,且散热孔750连通于容纳槽760的槽底;散热器920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散热翅片921,多个间隔布置的散热翅片921设置于容纳槽760内,且任两个散热翅片921之间形成有允许气流在容纳槽760的槽口和散热孔750之间流通的散热通道;并且,导热机构930包括导热件931和导热管932,导热件931穿过散热口130设置于第一工作端;导热管932穿设在导热件931上,且导热管932延伸穿设在多个散热翅片921上。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导热管932和导热件931将第一工作端的热量或者冷量传递至换热翅片332上,并由散热风机910引导气流流过换热翅片332之间的散热通道,实现将热量或者冷量交换至通过散热孔750流向户内或者户外的气流,进而实现对第一工作端的散热或者散冷。
另外,导热管932穿设在多个散热翅片921上的区段可以设置为对应散热孔750盘绕穿设在多个散热翅片921上,以保证散热翅片921上的热量或者冷量可以集中在散热翅片921将通过散热孔750的气流流过的区域,进一步地提升半导体制冷片310的第一工作端的热量或者冷量被交换至户外或者户内的效率,提升半导体制冷片310的制冷制热端(第二工作端)的制冷制热性能。
参照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导热件931包括第二导热板9312及形状与散热口130相同的第一导热板9311,第一导热板9311设置于散热口130内;第二导热板9312贴附于第一导热板9311上,第二导热板9312位于箱体100的外部,且导热管932穿设在第二导热板9312上。
需要理解的是,第一导热板9311和第二导热板9312作为将第一工作端上的热量或者冷量传递至导热管932的中间热传递部件,由于第一导热板9311的形状与散热口130相同,同时起到了封堵散热孔750的作用,以保证箱体100内的密封性;并且,第二导热板9312的体积可以根据导热管932的数量设置,进而可以有效地提升第一工作端上的热量或者冷量向换热器传递的速率,进而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半导体制冷片310的制冷制热端(第二工作端)的制冷或者制热性能。
参照图8和图10,在本实施例中,半导体制冷片310的外周上套设有包裹体410;并且,导热件931还包括第三导热板9313,第三导热板9313设置于包裹体410内,且第三导热板9313贴附于第一导热板9311和第一工作端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导热板9313用于半导体制冷片310的第一工作端与第一导热板9311之间的换热,并且第三导热板9313突破了半导体制冷片310的第一工作端的端面面积的限制,增大了半导体制冷片310的第一工作端和第一导热板9311之间的导热面积,提升了导热效率。
并且,结合下述实施例来看,包裹体410可以使得半导体制冷片310的仅第一工作端和第二工作端与外界待换热的部件(第三导热板9313和第四导热板334)相接触,避免了半导体制冷片310的第一工作端和第二工作端之间的能量互相干扰,进而保证第二工作端的制冷性能和制热性能。同时,包裹体410设置于第一导热板9311和第四导热板334之间,可以起到较佳的支撑作用,避免第四导热板334和第一导热板9311可能对半导体制冷片310产生挤压力时损坏半导体制冷片310,进而保证了半导体制冷片310的工作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散热装置900还包括通风格栅933,通风格栅933盖设于散热孔750的户外侧,一方面通风格栅933可以占据散热孔750一部分区域的面积,可以保证户内侧用户的隐私;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保护散热风机910,避免散热风机910被人为破坏或者被空气中的体积较大杂质损坏。
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散热装置900还包括通风盖934,通风盖934连接于箱体100和门体上,且通风盖934盖设在散热器920和导热机构930上,通风盖934对应散热器920的位置设置有通风口。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通风盖934的设置避免了换热器和导热机构930的暴露在户内空间中,保证了储物门700整体的美观性;且通过通风口的设计进而,可以使得户内的气流向换热器的流动,或者经过与换热器的气流可以流到户内空间。
参照图7、图8、图9和图10,在本实施例中,箱体100内还具有循环风腔110,储物通道120和循环风腔110之间通过盖板200分隔,且盖板200上设置有连通储物通道120和循环风腔110的出风孔220和回风孔210;半导体制冷片310设置于循环风腔110内,以及半导体制冷片310具有与第一工作端功能相反设置的第二工作端;并且,调温机构300还包括换热构件330和换热风机320,换热构件330位于循环风腔110内,且换热构件330设置于半导体制冷片310的第二工作端;换热风机320位于循环风腔110内,且换热风机320的进风口位于回风孔210处,换热构件330布置于换热风机320的出风口处,且换热构件330具有允许换热风机320的出风口流出的气流流向循环风腔110的换热通道,换热风机320用于促使储物通道120和循环风腔110之间通过出风孔220和回风孔210循环流动有循环气流,且换热风机用于促使第二工作端上的热量或者冷量在循环风腔110内通过换热构件330交换至循环气流。
需要理解的是,半导体制冷片310的第一工作端在散冷时,半导体制冷片310的第二工作端在制热;半导体制冷片310的第一工作端在散热时,半导体制冷片310的第二工作端在制冷;进而半导体制冷片310具有与第一工作端的功能相反设置的第二工作端,可以使得半导体制冷片310为储物通道120提供制冷气流或者制热气流。因此,本实施例的储物门700可以有效地避免需要冷藏或者保温的快递、外卖或者网购的食材变质或变凉的情况出现,保证了需要冷藏或者保温的外卖或者快递的品质,以提升用户体验。
并且,通过盖板200的设置形成的循环风腔110配合换热风机320的作用使得制冷气流或者制热气流为可以在储物通道120内流动的气流,进而保证了储物通道120内的温度的达温速率以及储物通道120内的温度的均匀性,可以很好地保证储物通道120内需要冷藏或者保温的快递、外卖或者食材的品质,进一步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以及通过盖板200的设置形成的循环风腔110配合换热风机320的作用使得制冷气流或者制热气流为可以在储物通道120和循环风腔110之间循环流动的循环气流,进而储物通道120内的气流可以源源不断地被换热风机320引导和半导体制冷片310换热后流经循环风腔110排入至储物通道120内,可以保证储物通道120内的温度的恒定性以及稳定性,不会出现储物通道120内温度下降的情况,进一步地保证了储物通道120内存储的需要冷藏或者保温的快递、外卖或者食材的品质,更进一步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另外,半导体制冷的第二工作端的制冷和制热功能可以通过改变流过半导体制冷片310上电压连接端的极性来实现,该技术是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的,在此不再赘述。
换热构件330用于增大循环气流和半导体制冷片310的第二工作端的换热面积,进而可以保证循环气流和半导体制冷片310的第二工作端的换热效率,进一步地保证储物通道120内温度的达温速率,保证用户的体验;并且,循环气流和换热构件330可以通过换热通道的壁来进行换热。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回风孔210的回风面积大于每个出风孔220的出风面积,进而可以使得由出风孔220流出的循环气流风压大,进入储物通道120内风速快、吹得远,不易短流;并使得进入回风孔210的循环气流风速慢,不易短流。
参照图7、图8、图9和图10,在本实施例中,换热构件330包括换热板331和多个换热翅片332。换热板331一侧面设置于半导体制冷片310的第二工作端侧;多个换热翅片332周向布置于换热板331的另一侧面上,且换热通道位于相邻两个换热翅片332之间;换热风机320为设置于换热板331上的离心风机,多个换热翅片332布置在离心风机的径向出风口的周围。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将换热构件330设置为在换热板331上以及在换热板331上周向设置的多个换热翅片332,这样的设置可以尽可能的保证换热通道的数量,即,尽可能地保证循环气流和换热构件330的换热面积,并且,配合换热风机320设置为径向出风轴向进风的离心风机,与换热构件330换热前的循环气流可以尽可能的不被换热风机320的出风口限制,循环气流可以由换热风机320的各个径向方向和换热翅片332换热,综前述,换热构件330的具体设置可以实现增大循环气流和半导体制冷片310的第二工作端的换热面积的作用。
参照图7、图8、图9和图10,在本实施例中,换热构件330还包括多个换热条333。多个换热条333内嵌于换热板331靠近第二工作端的侧面上,且多个换热条333呈自第二工作端的面的几何中心轴线向换热板331的边缘延伸的放射形。进而半导体制冷片310的第二工作端可均匀地向换热板331的对应的侧面的各处传递热量或者冷量,可以允许换热板331和换热翅片332具有较大的体积,进一步地保证循环气流和换热构件330之间可以具有的较大的有效的换热面积,进而保证循环气流和半导体的第二工作端之间的换热效率、换热速率等换热性能。
参照图7、图8、图9和图10,在本实施例中,换热构件330还包括第四导热板334,第四导热板334的一侧面贴附于第二工作端,第四导热板334的另一侧面贴附于换热板331且接触于多个换热条333。
可以理解的是,第四导热板334用于半导体制冷片310的第二工作端与换热板331和换热条333之间的换热,并且第四导热板334突破了半导体制冷片310的第二工作端的端面面积的限制,增大了半导体制冷片310的第二工作端和换热板331之间的换热面积,提升了换热效率。
参照图7、图8、图9和图10,在本实施例中,导热机构930、换热构件330、散热器920等实现热量或者冷量交换的部件的材料可以是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例如,铜、铝、铸铁等,且具体的可根据各部件的作用不同选择性设置,例如将导热管932的材料设置为铜,将导热件931的材料设置为铸铁,将散热翅片921、换热翅片332的材料设置为铝等。
参照图6和图11,在本实施例中,储物通道120具有位于户内侧的户内存取口122以及位于户外侧的户外存取口121;并且,储物门700还包括户内门510和户外门520,户内门510转动地连接于箱体100的户内侧,且户内门510用于打开或关闭户内存取口122;户外门520转动地连接于箱体100的户外侧,且户外门520用于打开或关闭户外存取口121;因此本实施例的储物门700中的箱体100可以用于允许从户内侧和户外侧存取物品。进而可以在用户因上班、不在家、在家但暂时忙于其他事情或者其他情况不便收快递和外卖的情况下,为用户暂存快递和外卖,当快递或者外卖被快递员或者外卖员存放至箱体100内后,用户可以从房间内就拿到快递或者外卖。保证了用户的便利性,具备较佳的实用性。
参照图6,在本实施例中,储物门700还包括电子锁机构610,电子锁机构610设置于箱体100的户外侧,且电子锁机构610用于锁紧户外门520或者允许户外门520开启。
可以知道的是,在用户没有赋予电子锁机构610打开的信号时,电子锁始终锁紧户外门520;只有当电子锁机构610接收到打开的电信号时,才会开启,以允许户外内可以打开。进而通过电子锁机构610可以很好地保证储物门700的使用安全性。
参照图11,在本实施例中,储物门700还包括把手开关600,把手开关600设置于户内门510上,把手开关600具有锁紧户内门510的锁紧状态和允许户内门510打开的开启状态;且在开启状态且被向户内继续拉动的情况下,把手开关600带动户内门510打开户内存取口122。进而在把手开关600锁紧户内门510的情况下可以保证箱体100的户内的密封性,并且,在户内的用户未通过把手开关600打开户内存取口122的情况下,户外的人员无法透过储物通道120看到户内,保证了用户的隐私。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储物门700还包括电子猫眼装置710门体;720和控制屏730,电子猫眼装置710门体;720设置于门体的户外侧,且电子猫眼装置710门体;720可以用于获取门体的户外侧的图像,例如,门外的人、事物以及人手上所拿的东西;控制屏730设置于门体的户内侧,电性连接于电子猫眼装置710门体;720,且控制屏730可以用于显示电子猫眼装置710门体;720获取到的图像。
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储物门700还包括放音装置740,放音装置740设置于门体的户外侧。放音装置740可以用于播放预设的声音,或者通过在户内设置电性连接于放音装置740的拾音装置,实现实时播放户内侧用户的说话声音。
在本实施例中,箱体100可以一体式地设置于门体上;或者通过防盗式的连接结构将箱体100连接在门体上。进而可以保证箱体100和门体的连接稳定性。同时,使得箱体100难以从门上拆下来,可以很好地保证储物门700的防盗性。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储物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门体,其上设置有连通户内空间和户外空间的散热孔;
箱体,设置于所述门体上,其内设置有允许从户外侧和户内侧存取物品的储物通道;
调温机构,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用于为所述储物通道提供制冷气流或者制热气流,包括具有可散冷或者散热的第一工作端的半导体制冷片,且所述箱体上对应所述第一工作端的位置设置有散热口;
散热装置,包括:
散热风机,设置于所述散热孔处;
散热器,相邻所述散热风机设置;
导热机构,穿过所述散热口设置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一工作端,且
连接于所述散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体上还设置有容纳槽,且所述散热孔连通于所述容纳槽的槽底;
所述散热器包括:
多个间隔布置的散热翅片,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且任两个所述散热翅片之间形成有允许气流在所述容纳槽的槽口和所述散热孔之间流通的散热通道;
所述导热机构包括:
导热件,穿过所述散热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工作端;
导热管,穿设在所述导热件上,且延伸穿设在多个所述散热翅片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物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件包括:
形状与所述散热口相同的第一导热板,设置于所述散热口内,且设置于所述第一工作端;
第二导热板,贴附于所述第一导热板上,位于所述箱体的外部,且所述导热管穿设在所述第二导热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物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外周上套设有包裹体;并且,
所述导热件还包括:
第三导热板,设置于所述包裹体内,贴附于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所述第一工作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
通风格栅,盖设于所述散热孔的户外侧;
通风盖,连接于所述箱体和所述门体上,且盖设在所述散热器和所述导热机构上,且对应所述散热器的位置设置有通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内还具有循环风腔,所述储物通道和所述循环风腔之间通过盖板分隔,且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储物通道和所述循环风腔的出风孔和回风孔;
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设置于所述循环风腔内,以及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具有与所述第一工作端功能相反设置的第二工作端;并且,
所述调温机构还包括:
换热构件,位于所述循环风腔内,设置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二工作端;
换热风机,位于所述循环风腔内,其进风口位于所述回风孔处,所述换热构件布置于所述换热风机的出风口处,且所述换热构件具有允许所述换热风机的出风口流出的气流流向所述循环风腔的换热通道,所述换热风机用于促使所述储物通道和所述循环风腔之间通过所述出风孔和所述回风孔循环流动有循环气流,且所述换热风机用于促使所述第二工作端上的热量或者冷量在所述循环风腔内通过所述换热构件交换至所述循环气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物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构件包括:
换热板,一侧面设置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二工作端;
多个换热翅片,周向布置于所述换热板的另一侧面上,且所述换热通道位于任两个所述换热翅片之间;
所述换热风机为设置于所述换热板上的离心风机,多个所述换热翅片布置在所述离心风机的径向出风口的周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物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构件还包括:
多个换热条,内嵌于所述换热板靠近所述第二工作端的侧面上,且呈自所述第二工作端的面的几何中心轴线向所述换热板的边缘延伸的放射形;
第四导热板,一侧面贴附于所述第二工作端,另一侧面贴附于所述换热板且接触于多个所述换热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物通道具有位于户内侧的户内存取口以及位于户外侧的户外存取口;并且,
所述储物门还包括:
户内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箱体的户内侧,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户内存取口;
户外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箱体的户外侧,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户外存取口;
电子锁机构,设置于所述箱体的户外侧,用于锁紧所述户外门或者允许所述户外门开启;
把手开关,设置于所述户内门上,具有锁紧所述户内门的锁紧状态和允许所述户内门打开的开启状态,在所述开启状态且被向户内继续拉动的情况下,带动所述户内门打开所述户内存取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物门还包括:
电子猫眼装置,设置于所述门体的户外侧;
控制屏,设置于所述门体的户内侧,电性连接于所述电子猫眼装置。
CN202223204825.4U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储物门 Active CN2192202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04825.4U CN219220239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储物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04825.4U CN219220239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储物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20239U true CN219220239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59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04825.4U Active CN219220239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储物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202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85653B2 (en) Air conditioner and an air conditioner housing
CN107525171A (zh) 半导体空调扇
JP2003097828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205690582U (zh) 半导体空调扇
CN219220239U (zh) 一种储物门
CN111609651B (zh) 入口冰箱及冰箱
WO2023213317A1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9197189U (zh) 安装于储物门上的储物箱及储物门
CN118110413A (zh) 一种储物门
KR101582799B1 (ko) 냉기 송풍용 선풍기
CN219390120U (zh) 安装于储物门上的储物箱及储物门
EP2256440B1 (en) Built-in type refrigerator
CN118111134A (zh) 储物门
CN219390121U (zh) 安装于储物门上的储物箱及储物门
KR102531202B1 (ko) 냉장고
JP3454751B2 (ja) 保存庫
CN118111154A (zh) 安装于储物门上的储物箱及储物门
CN114245679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KR100760128B1 (ko)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US11808512B2 (en) Entrance refrigerator
CN208458160U (zh) 冷风扇
CN218154981U (zh) 冰箱
CN218154982U (zh) 冰箱
CN220910076U (zh) 基于半导体元件制冷的风扇
CN216346784U (zh) 制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