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18850U - 一种自动闭合防洪系统的导向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闭合防洪系统的导向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18850U
CN219218850U CN202223373539.0U CN202223373539U CN219218850U CN 219218850 U CN219218850 U CN 219218850U CN 202223373539 U CN202223373539 U CN 202223373539U CN 219218850 U CN219218850 U CN 2192188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rail body
flood control
control system
guid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7353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强
何实
屠劲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Zhongrun Qiaok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Zhongrun Qiaok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Zhongrun Qiaok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Zhongrun Qiaok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7353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188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188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188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自动闭合防洪系统的导向机构,其包括防洪墙以及两个分别安装于墙体两侧的导轨,所述导轨由多个轨体相互拼接而成,所述轨体在其竖直方向的一端固定有插接块,所述轨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所述插接块插接的插接孔,所述轨体设置有用于锁定所述插接块的锁定组件,所述插接块与所述轨体之间设置有便于拆卸的固定组件。本申请具有便于安装相邻轨体的效果,保证导轨高度与防洪墙高度适配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闭合防洪系统的导向机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防洪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闭合防洪系统的导向机构。
背景技术
自封防洪屏障是一种独特的有效的防洪系统,可以保护人民和财产免受暴雨、大风或积雪迅速融化造成的内河洪水的侵袭。该系统是在荷兰开发的,以提供对超高水位的最佳保护。屏障系统已被证明是最好的防洪措施,并且已经在全球几个国家建造和安装。
相关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8777257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方便收纳的防洪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收纳腔体,所述收纳腔体内设有伸缩体,所述底板上端设有密封卡槽,所述密封卡槽安装于墙体两侧,底板上设有收纳腔体,收纳腔体内设有伸缩体,伸缩体容纳于收纳腔体内,方便存放,在需要使用时,伸缩体可沿收纳腔体和墙体两侧的密封卡槽伸出,密封卡槽还具有为伸缩体导向的作用,并且伸缩体处于伸出状态时,两侧卡装于密封卡槽内,可防止洪水沿伸缩体与墙体接触的缝隙渗入室内,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上述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解决了现有的采用防洪板不便收纳存放以及防洪板与立柱的衔接不够紧密,防水性差的问题。
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有以下缺陷:密封卡槽的高度尺寸一定,若中间伸缩体高度变化时,此时密封卡槽无法起到对伸缩体连接密封的效果,因此存在密封卡槽高度与伸缩体尺寸不匹配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导轨高度与防洪墙不匹配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闭合防洪系统的导向机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动闭合防洪系统的导向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闭合防洪系统的导向机构,包括防洪墙以及两个分别安装于墙体两侧的导轨,所述导轨由多个轨体相互拼接而成,所述轨体在其竖直方向的一端固定有插接块,所述轨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所述插接块插接的插接孔,所述轨体设置有用于锁定所述插接块的锁定组件,所述插接块与所述轨体之间设置有便于拆卸的固定组件。
更进一步地,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弹性设置于所述插接孔内的锁定块以及用于解除所述锁定块与所述插接块锁定的调节件,所述插接块侧壁开设有用于所述锁定块插接的锁定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轨体在所述插接孔侧壁开设有用于锁定块滑动的滑槽,所述锁定块与所述滑槽端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滑槽朝向所述插接块的一端为开口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件设置为与所述锁定块可拆卸连接的调节杆,所述轨体在所述滑槽闭合的端部开设有穿孔,所述调节杆穿过所述穿孔后与所述锁定块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调节杆外,所述调节杆远离于所述锁定块的一端位于所述轨体外。
更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杆端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锁定块端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所述插接块远离所述插接孔一端固定连接的固定杆以及用于紧固所述固定杆与所述轨体的紧固件,所述轨体开设有用于所述固定杆插接的固定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设置为插销,所述固定杆开设有紧固孔,所述轨体对应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插销穿过所述通孔后插接于所述紧固孔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墙体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轨体开设有多个开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开孔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帽,所述螺帽与所述轨体侧壁抵接。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技术效果为:将固定杆插接于固定孔内,此时紧固孔运动至与通孔的位置重合,将插销穿过通孔后插接于紧固孔,完成插接块与轨体固定的工作;将插接块插接于对应插接孔内,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锁定块插接于锁定孔内,实现相邻两个轨体之间的固定效果;最后对拼装好的多个轨体与墙体进行安装,螺杆穿出对应开孔,螺帽与螺杆螺纹连接,利用螺帽对轨体进行固定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防洪墙;2、导轨;3、插接块;4、轨体;5、插接孔;6、锁定块;7、锁定孔;8、滑槽;9、弹簧;10、调节杆;11、穿孔;12、螺纹杆;13、固定杆;14、固定孔;15、插销;16、紧固孔;17、通孔;18、螺杆;19、开孔;20、螺帽;21、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自动闭合防洪系统的导向机构。参照图1和图2,一种自动闭合防洪系统的导向机构包括防洪墙1以及两个分别安装于墙体21两侧的导轨2,导轨2由多个轨体4相互拼接而成,导轨2的截面形状可设置为L状或凹字形,只需要保证导轨2和防洪墙1适配即可,导轨2也可以安装在墙体21内也可以安装在墙体21外,根据现场不同的地况而定,本实施例中以导轨2截面为凹字形且安装于墙体21内为例。
参照图1和图2,墙体21固定连接有螺杆18,螺杆18与墙体21之间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用植入或者预埋,保证螺杆18与墙体21之间固定即可,轨体4侧壁开设有多个开孔19,螺杆18穿过驱动开孔19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帽20,螺帽20与轨体4侧壁抵接,实现墙体21与轨体4之间固定稳固的效果。
参照图2和图3,轨体4在其竖直方向的一端固定连接由插接块3,轨体4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插接块3插接的插接孔5,即为轨体4底部的插接块3插接于下一个轨体4顶部的插接孔5内,为了对插接块3进行锁定,轨体4设置有用于锁定插接块3的锁定组件,锁定组件包括弹性设置于插接孔5内的锁定块6以及用于解除锁定块6与插接块3锁定的调节件,插接块3侧壁开设有锁定孔7。
轨体4在插接孔5侧壁开设有滑槽8,滑槽8朝向插接块3的一端为开口设置,且滑槽8开口朝向背离防洪墙1的方向,锁定块6在滑槽8内滑动,锁定块6与滑槽8端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9,且锁定块6端部设置为半球形状,当插接块3插接于插接孔5内,此时锁定块6位于滑槽8内,弹簧9被挤压变形,当锁定块6运动至锁定孔7位置后,此时在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锁定块6自动插接于锁定孔7内,实现对插接块3的锁定效果,进而实现相邻两个轨体4之间固定牢固效果。
参照图2和图3,调节件设置为与锁定块6可拆卸连接的调节杆10,轨体4在滑槽8闭合端部开设有穿孔11,穿孔11朝向防洪墙1的一端为开口设置,调节杆10穿过穿孔11后与锁定块6端部固定连接,调节杆10端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2,锁定块6端部开设有螺纹孔,螺纹杆12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实现调节杆10与锁定块6之间可拆卸效果,弹簧9弹射于调节杆10外,调节杆10远离锁定块6的一端位于轨体4外,当需要将锁定块6从锁定孔7内拔出,通过调节杆10将锁定块6拉出,锁定块6从锁定孔7内拔出,此时可以将插接块3从插接孔5拔出,若将调节杆10与锁定块6分离,此时可利用橡胶塞将穿孔11密封。
插接块3与轨体4之间设置有便于拆卸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与插接块3远离插接孔5的一端固定连接的固定杆13以及用于紧固固定杆13与轨体4的紧固件,轨体4开设有用于固定杆13插接的固定孔14,紧固件设置为插销15,固定杆13开设有紧固孔16,轨体4对应位置开设有通孔17,通孔17以及紧固孔16连通,且通孔17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固定孔14的长度方向,当固定杆13插接于固定孔14内后,通孔17与紧固孔16连通,将插销15穿过通孔17后插接与紧固孔16内,实现对插接块3的固定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自动闭合防洪系统的导向机构的实施原理为:将固定杆13插接于固定孔14内,此时紧固孔16运动至与通孔17的位置重合,将插销15穿过通孔17后插接于紧固孔16,完成插接块3与轨体4固定的工作;将插接块3插接于对应插接孔5内,在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锁定块6插接于锁定孔7内,实现相邻两个轨体4之间的固定效果;最后对拼装好的多个轨体4与墙体21进行安装,螺杆18穿出对应开孔19,螺帽20与螺杆18螺纹连接,利用螺帽20对轨体4进行固定安装。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自动闭合防洪系统的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洪墙(1)以及两个分别安装于墙体(21)两侧的导轨(2),所述导轨(2)由多个轨体(4)相互拼接而成,所述轨体(4)在其竖直方向的一端固定有插接块(3),所述轨体(4)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所述插接块(3)插接的插接孔(5),所述轨体(4)设置有用于锁定所述插接块(3)的锁定组件,所述插接块(3)与所述轨体(4)之间设置有便于拆卸的固定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闭合防洪系统的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弹性设置于所述插接孔(5)内的锁定块(6)以及用于解除所述锁定块(6)与所述插接块(3)锁定的调节件,所述插接块(3)侧壁开设有用于所述锁定块(6)插接的锁定孔(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闭合防洪系统的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体(4)在所述插接孔(5)侧壁开设有用于锁定块(6)滑动的滑槽(8),所述锁定块(6)与所述滑槽(8)端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9),所述滑槽(8)朝向所述插接块(3)的一端为开口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闭合防洪系统的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设置为与所述锁定块(6)可拆卸连接的调节杆(10),所述轨体(4)在所述滑槽(8)闭合的端部开设有穿孔(11),所述调节杆(10)穿过所述穿孔(11)后与所述锁定块(6)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9)套设于所述调节杆(10)外,所述调节杆(10)远离于所述锁定块(6)的一端位于所述轨体(4)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闭合防洪系统的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10)端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2),所述锁定块(6)端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12)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闭合防洪系统的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所述插接块(3)远离所述插接孔(5)一端固定连接的固定杆(13)以及用于紧固所述固定杆(13)与所述轨体(4)的紧固件,所述轨体(4)开设有用于所述固定杆(13)插接的固定孔(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闭合防洪系统的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设置为插销(15),所述固定杆(13)开设有紧固孔(16),所述轨体(4)对应位置开设有通孔(17),所述插销(15)穿过所述通孔(17)后插接于所述紧固孔(16)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闭合防洪系统的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21)固定连接有螺杆(18),所述轨体(4)开设有多个开孔(19),所述螺杆(18)穿过所述开孔(19)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帽(20),所述螺帽(20)与所述轨体(4)侧壁抵接。
CN202223373539.0U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自动闭合防洪系统的导向机构 Active CN2192188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73539.0U CN219218850U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自动闭合防洪系统的导向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73539.0U CN219218850U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自动闭合防洪系统的导向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18850U true CN219218850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51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73539.0U Active CN219218850U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自动闭合防洪系统的导向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188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202016104156U1 (de) Vorrichtung zur Sicherung der Entnahme eines Akkumulators
CN219218850U (zh) 一种自动闭合防洪系统的导向机构
DE202006018960U1 (de) Leuchteinheit für Seenot-Nachtlichter
CN103711359B (zh) 栅栏组装用弹性非金属卡接圈
DE212023000020U1 (de) Landschaftsbeleuchtungsstraßenlaterne
CN214401643U (zh) 一种水利工程防汛结构
CN212613504U (zh) 一种室内装饰板材的固定结构
CN219490841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装置
CN209368712U (zh) 附着式交通标志牌
CN112775902A (zh) 卡簧自动安装机
CN210805117U (zh) 一种标识灯箱
CN219394124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可控配电盘
CN219430648U (zh) 一种自动闭合防洪系统的连接结构
DE102008016432A1 (de) Stromversorgungsdose
CN219431677U (zh) 一种门窗缝隙调节装置
CN218206225U (zh) 门锁的扣体结构
CN218140984U (zh) 一种新型防卡滞遮阳板滑脚结构
CN114200545B (zh) 一种分体便捷组装式气象检测用百叶箱
DE20217313U1 (de) Sonnenblend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215185798U (zh) 一种避雷器稳定安装基座
CN210095399U (zh) 学校教室的雨伞挂放架
CN113678710B (zh) 一种古树水土生态环境修复方法
CN215056188U (zh) 风电机组机舱门安全锁复合连接结构
CN212027557U (zh) 一种防误开的开关柜
CN220621747U (zh) 一种发电机组尾水管进人孔安全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