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31677U - 一种门窗缝隙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门窗缝隙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31677U
CN219431677U CN202320737674.4U CN202320737674U CN219431677U CN 219431677 U CN219431677 U CN 219431677U CN 202320737674 U CN202320737674 U CN 202320737674U CN 219431677 U CN219431677 U CN 2194316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window
frame body
locking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3767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琦丰
章幼华
吴哲鸿
王晓峰
范恒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cheng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cheng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cheng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cheng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3767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316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316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316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窗缝隙调节装置,装在框体内,框体上安装有两个相对滑动的窗扇,所述框体内设有空腔,所述框体的上方与所述窗扇的底部之间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底部固定设有插接至所述空腔内的顶推柱,所述空腔内部滑动连接有用于顶推柱向上顶推的顶升机构,所述空腔内部还设有锁止机构以及将限位板由锁止状态切换至初始状态的复位件,初始状态下,锁止机构解除对顶升机构的锁止,限位板与窗扇底部之间留有间隙,锁止状态下,顶升机构顶推限位板与两窗扇重叠区的底壁同时相抵,锁止机构对顶升机构锁止,该装置安装在框体的空腔内,防止装置外露,影响门窗的美观性。

Description

一种门窗缝隙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门窗缝隙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扇推拉窗户包括回型边框以及安装在回型边框内部的两扇窗扇。
具体结构可参照图1,其中,回型边框的底部框体1安装在墙壁的窗口处,此时框体1上设有供窗扇10滑动的滑轨12;为了能够将两个窗扇10进行锁止,往往在其中一个窗扇10上安装锁舌,另一个窗扇10上安装有锁舌相互适配的锁孔,当锁舌插入至锁孔内部时才能将两个窗扇10进行锁死,为室内提供一个密闭的环境;当两个窗扇10发生相对移动后,锁舌无法插入锁孔内部,导致窗户无法封闭,使得窗扇与回型边框之间的缝隙调节完毕后,不能将两个窗扇进行锁止。
为了解决窗扇与边框之间的缝隙调节的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1525542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一种可调节安全门窗缝的门窗,其中,在两个相互移动的移动框表面安装调节装置,通过调节装置对两个移动框进行锁止,能够对移动框与框体之间的缝隙大小进行调整,此方案中,调节装置安装在移动框的表面,影响了窗户的美观性,同时调节装置的安装位置会干扰人的视野。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隐藏式的门窗缝隙调节装置,成为本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窗缝隙调节装置,解决门窗缝隙调节装置外露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门窗缝隙调节装置,安装在框体内,框体上安装有两个相对滑动的窗扇,所述框体内设有空腔,所述框体的上方与所述窗扇的底部之间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底部固定设有插接至所述空腔内的顶推柱,所述空腔内部滑动连接有用于顶推柱向上顶推的顶升机构,所述空腔内部还设有锁止机构以及将限位板由锁止状态切换至初始状态的复位件,初始状态下,锁止机构解除对顶升机构的锁止,限位板与窗扇底部之间留有间隙,锁止状态下,顶升机构顶推限位板与两窗扇重叠区的底壁同时相抵,锁止机构对顶升机构锁止。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包括顶推板以及固定安装在顶推板上壁的橡胶垫,锁止状态下,所述橡胶垫与两窗扇的重叠区底壁相抵,且橡胶垫发生挤压形变。
进一步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顶升块以及驱动顶升块移动驱动机构,所述顶升块上设有倾斜设置的顶升斜面,所述顶推柱的底部与所述顶升斜面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顶升块侧壁上的第一连接杆,所述框体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着框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一滑槽延伸出框体。
进一步的,位于所述框体外侧的第一连接杆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推块。
进一步的,所述空腔的顶壁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通孔,所述顶推板的底部固定设有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延伸至所述空腔内部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外壁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件包括压簧,所述导向柱的底部固定设有安装板,所述压簧套设在所述导向柱的外侧,所述压簧的一端与所述空腔的顶壁相抵,压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的上壁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锁止块、限位杆以及弹簧,所述限位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空腔的底壁,所述限位杆的顶端低于所述顶升块的底壁,所述锁止块的底部设有供所述限位杆插入插接孔,所述弹簧安装在所述插接孔内,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插接孔的顶壁固定连接,初始状态下,所述锁止块的顶部与所述顶升块的底壁相抵,弹簧压缩,锁止状态下,所述锁止块的侧壁与所述顶升块的侧壁相抵,弹簧处于自由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框体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沿着框体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锁止块的侧壁上固定设有穿过所述第二滑槽延伸出所述框体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侧壁与所述第二滑槽的侧壁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延伸出所述框体的第二连接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推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动顶升机构,使顶升机构推动顶推柱向上移动,使限位板与两个窗扇重叠区的底部同时相抵,然后利用锁止机构限制顶升机构的移动,进而对两个窗扇同时进行锁止,防止窗扇继续移动,进而能够将窗扇与框体之间保持同一宽度的缝隙;
本实用新型将顶升机构以及锁止机构安装在框体的空腔内进而实现窗缝间隙调节装置的隐藏,保证了门窗的美观程度,同时不会影响人们的观察视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窗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角度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角度剖视图;
图5为窗户锁止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框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体;10、窗扇;101、重叠区;11、空腔;12、滑轨;13、第一通孔;14、第二通孔;15、第一滑槽;16、第二滑槽;2、顶推板;21、橡胶垫;31、导向柱;32、安装板;33、压簧;4、顶推柱;5、顶升块;51、顶升斜面;61、第一连接杆;62、第一推块;7、锁止块;71、插接孔;72、限位杆;73、弹簧;81、第二连接杆;82、第二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门窗缝隙调节装置,能够调节两窗扇窗户的缝隙大小,同时对调节装置隐藏设置,提高门窗的美观性。
如图2和图3所示,门窗缝隙调节装置主要安装在框体1上,在本实施例中,此处的框体1为回型框体的下边框1,其中,框体1上设有两个沿着框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滑轨12,该框体1上安装有两个能够相互移动的窗扇10,如图1所示,其中,窗扇10安装在滑轨12上能够沿着滑轨12进行滑动,如图5所示,窗扇10的底部与框体1之间会留有一间隙。
门窗缝调节装置如图5所示,包括安装在框体1与窗扇10之间的顶推板2,其中,顶推板2上固定安装有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橡胶垫21,所述顶推板2的底部固定设有延伸至框体1的空腔11内部的顶推柱4,其中,框体1的内腔11中还设有将顶推柱4和顶推板2向上顶推的顶升机构。
具体的,该顶推板2的安装位置在此处进行限定,由于框架1上设有两个相对滑动的窗扇10,为了能够将缝隙开启一定宽度后的两个窗扇10进行锁止,需要同时对两个窗扇10进行位置限定,由于门窗需要达到密封性的效果,如图1所示,两个窗扇10在将门窗关闭状态下,会存在一个重叠区101,此时,顶推板2安装在重叠区101的下侧,方便对两个窗扇10的位置进行同时限定。
通过上述设置,当不需要对窗扇10进行锁止时,如图3所示,此时顶推板2的下壁与框体1的顶部相抵,此时橡胶垫21与窗扇10之间会存在一间隙,供窗扇10的自由滑动,当需要对两个窗扇10进行锁止时,如图4和图5所示,此时顶升机构将顶推柱4向上顶推,进而带动顶推板2和橡胶垫21向上移动,使得橡胶垫21与重叠区域101的两个窗扇10的底壁同时相抵,此时橡胶垫21发生形变,进而能够限制两个窗扇10的移动,使得门窗保持一固定宽度的缝隙。
此处,利用橡胶垫的21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能力与窗扇10相抵,进而加大对窗扇10的限制,防止窗扇10能够继续发生移动,同时,橡胶垫21耐磨性能较好,能够提高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为了防止顶推板2和橡胶垫21在向上顶推的过程中倾斜,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4和图6所示,所述顶推板2的底部固定设有向下延伸至所述空腔11内部的导向柱31,其中,导向柱31设置有四个且通过螺栓杆固定在顶推板2上。
为了能够将导向柱31插接至空腔11内部,如图7所示,所述空腔11的顶壁设有四个与导向柱31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通孔14,导向柱31通过第二通孔14插接至空腔11内,且导向柱31的外壁与所述第二通孔14的内壁滑动连接,进而能够保证顶推板2的上下稳定滑动。
当不需要对窗扇10进行锁止时,为了防止橡胶垫21继续与窗扇10重叠区101的底壁相抵,需要将橡胶垫21与窗扇10的底壁之间预留出一间隙,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延伸至所述空腔11内部的导向柱31底部固定设有安装板32,所述导向柱31的外侧套设有压簧33,其中,压簧33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32相抵,另一端与空腔11的顶壁相抵。
通过上述设置,当不对顶推柱4进行顶推时,此时压簧33推动安装板32向远离空腔11顶壁一侧移动,进而带动顶推板2和橡胶垫21向下移动与窗扇10的底壁预留出间隙,方便窗扇10的滑动。
为了实现顶推柱4插接至空腔11内部,如图7所示,所述空腔11的顶壁上贯穿设有第一通孔13,其中顶推柱4穿过第一通孔13延伸至空腔11内。
为了实现顶推柱4的向上顶升,在本实施例中,顶升机构包括安装在空腔11内部的顶升块5,其中,顶升块5如图5和图6所示,顶升块5的上壁呈倾斜设置的顶升斜面51,该处的顶推柱4底部与顶升斜面51相抵,顶升块5沿着框体1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在空腔11内;其中顶升块5能够在初始状态和锁止状态进行切换;
具体的,如图3所示,此时顶升块5处于初始状态,顶推柱4的底部与顶升斜面51的低处相抵,此时橡胶垫21与窗扇10之间预留供窗扇10滑动的间隙,图4和图5为顶升块5的锁止状态,此时顶推柱4的底部与顶升斜面51的高处相抵,此时,橡胶垫21与窗扇10的底壁相抵。
为了实现顶升块5的移动,在本实施中,如图2、图4和图7所示,框体1靠近室内的一侧侧壁开设有沿着框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滑槽15,所述顶升块5的侧壁上固定设有穿过第一滑槽15延伸处框体1的第一连接杆61,其中,第一连接杆61在第一滑槽15内能够沿着框体1的长度方向滑动,进而能够带动顶升块5的移动。
为了方便第一连接杆61的移动,如图2和图6所示,位于所述框体1外侧的第一连接杆61上固定设有第一推块62,方便对第一连接杆61进行移动。
当顶升块5顶推顶推柱4向上移动使得橡胶垫21与窗扇10的底壁相抵时,为了防止顶升块5的继续移动,在本实施例中,需要对顶升块5的位置进行限定,因此,如图3和图6所示,所述空腔11内部设有对顶升块5进行锁止的锁止机构,该锁止机构包括固定在空腔11底壁且向上延伸的限位杆72,所述限位杆72上设有能够上下滑动的锁止块7,其中限位杆72的顶部低于所述顶升块5的底壁,初始状态下,如图3所示,锁止块7的顶部与顶升块5的底壁相抵,不影响顶升块5的移动,当需要对顶升块5进行锁止时,此时锁止块7向上顶升,如图5所示,锁止块7的侧壁与顶升块5的侧壁相抵,进而限制顶升块5的移动,实现顶升块5以及窗扇10的锁止。
具体的,为了实现锁止块7的顶升,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锁止块7的底部设有供限位杆72插入的插接孔71,插接孔71内部安装有弹簧73,其中,弹簧73的底端与限位杆72固定连接,弹簧73的顶端与插接孔71的顶壁固定连接,初始状态下,弹簧73处于压缩状态,锁止状态下,弹簧73处于自由状态将锁止块7向上顶推,进而对顶升块5进行锁止。
为了方便解除对顶升块5的锁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框体1靠近室内一侧侧壁设有沿着框体1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滑槽16,所述锁止块7上固定设有穿过第二滑槽16延伸处框体1的第二连接杆81,其中第二连接杆81上固定安装有方便第二连接杆81移动的第二推块82,其中,第二连接杆81能够沿着第二滑槽16进行上下移动,方便改变锁止块7的位置,进而解除对顶升块5的锁止。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Claims (10)

1.一种门窗缝隙调节装置,安装在框体(1)内,框体(1)上安装有两个相对滑动的窗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内设有空腔(11),所述框体(1)的上方与所述窗扇(10)的底部之间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底部固定设有插接至所述空腔(11)内的顶推柱(4),所述空腔(11)内部滑动连接有用于顶推柱(4)向上顶推的顶升机构,所述空腔(11)内部还设有锁止机构以及将限位板由锁止状态切换至初始状态的复位件,初始状态下,锁止机构解除对顶升机构的锁止,限位板与窗扇(10)底部之间留有间隙,锁止状态下,顶升机构顶推限位板与两窗扇(10)重叠区(101)的底壁同时相抵,锁止机构对顶升机构锁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窗缝隙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包括顶推板(2)以及固定安装在顶推板(2)上壁的橡胶垫(21),锁止状态下,所述橡胶垫(21)与两窗扇(10)的重叠区(101)底壁相抵,且橡胶垫(21)发生挤压形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门窗缝隙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包括顶升块(5)以及驱动顶升块(5)移动驱动机构,所述顶升块(5)上设有倾斜设置的顶升斜面(51),所述顶推柱(4)的底部与所述顶升斜面(51)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门窗缝隙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顶升块(5)侧壁上的第一连接杆(61),所述框体(1)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空腔(11)连通的第一滑槽(15),所述第一滑槽(15)沿着框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61)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一滑槽(15)延伸出框体(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门窗缝隙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框体(1)外侧的第一连接杆(61)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推块(6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门窗缝隙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1)的顶壁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通孔(14),所述顶推板(2)的底部固定设有穿过所述第二通孔(14)延伸至所述空腔(11)内部的导向柱(31),所述导向柱(31)的外壁与所述第二通孔(14)的内壁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门窗缝隙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包括压簧(33),所述导向柱(31)的底部固定设有安装板(32),所述压簧(33)套设在所述导向柱(31)的外侧,所述压簧(33)的一端与所述空腔(11)的顶壁相抵,压簧(33)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32)的上壁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门窗缝隙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包括锁止块(7)、限位杆(72)以及弹簧(73),所述限位杆(72)固定安装在所述空腔(11)的底壁,所述限位杆(72)的顶端低于所述顶升块(5)的底壁,所述锁止块(7)的底部设有供所述限位杆(72)插入插接孔(71),所述弹簧(73)安装在所述插接孔(71)内,弹簧(73)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杆(72)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插接孔(71)的顶壁固定连接,初始状态下,所述锁止块(7)的顶部与所述顶升块(5)的底壁相抵,弹簧(73)压缩,锁止状态下,所述锁止块(7)的侧壁与所述顶升块(5)的侧壁相抵,弹簧(73)处于自由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门窗缝隙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空腔(11)连通的第二滑槽(16),所述第二滑槽(16)沿着框体(1)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锁止块(7)的侧壁上固定设有穿过所述第二滑槽(16)延伸出所述框体(1)的第二连接杆(81),所述第二连接杆(81)的侧壁与所述第二滑槽(16)的侧壁滑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门窗缝隙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延伸出所述框体(1)的第二连接杆(8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推块(82)。
CN202320737674.4U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门窗缝隙调节装置 Active CN2194316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37674.4U CN219431677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门窗缝隙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37674.4U CN219431677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门窗缝隙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31677U true CN219431677U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34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37674.4U Active CN219431677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门窗缝隙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316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15061B2 (en) Sliding door apparatus having a damping mechanism
US5575116A (en) Window vent stop
CN210049764U (zh) 一种双开双锁的窗户
US20190136609A1 (en) Sealing Device for a Sliding Door
CN219431677U (zh) 一种门窗缝隙调节装置
CN209653812U (zh) 一种带有卡锁结构的平开窗
KR101169607B1 (ko) 안전문
CN110219521B (zh) 一种上悬窗自动锁闭装置
KR200349119Y1 (ko) 올림미닫이 창호 시스템
CN114635612B (zh) 一种弯折角度可调的铰链组件
CN2716469Y (zh) 一种带隐藏式推杆锁的安全应急门
CN107035258A (zh) 门窗
CN220849268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门窗锁
CN213573406U (zh) 一种水平锁体及推拉门窗
CN220247838U (zh) 人防门闭锁座
KR102669388B1 (ko) 미닫이식 창호의 잠금장치
CN216974464U (zh) 一种自动锁闭器
CN1307170A (zh) 小开度定位推拉门窗
CN216767030U (zh) 锁定控制部件和手自一体化锁定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设备
CA1142034A (en) Safety lock for sliding sash window
CN213573613U (zh) 一种电动密封门装置
CN219826531U (zh) 一种窗户防火锁的自锁结构及门窗
CN218623906U (zh) 一种高强度门窗
CN220869129U (zh) 一种适用于密封安全铝合金推拉窗的滑轮装置
CN219754340U (zh) 双开门式闭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