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26531U - 一种窗户防火锁的自锁结构及门窗 - Google Patents

一种窗户防火锁的自锁结构及门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26531U
CN219826531U CN202321008241.1U CN202321008241U CN219826531U CN 219826531 U CN219826531 U CN 219826531U CN 202321008241 U CN202321008241 U CN 202321008241U CN 219826531 U CN219826531 U CN 2198265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locking
window
self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0824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宝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Kinlo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Kinlo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Kinlo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Kinlo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0824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265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265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265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al 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五金附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在外力冲击情况下完成自动锁闭的窗户防火锁的自锁结构,包括锁座和以弹性复位的方式滑动安装于锁座上的锁舌,锁舌上设置有倾斜的导向面及背向导向面的卡扣面,锁点在沿锁闭路径移动时推抵导向面使锁舌相对锁座滑动,且锁舌在锁点越过导向面时弹性复位,并通过卡扣面锁闭锁点,还包括锁扣杆,锁扣杆一端通过弹性件安装在锁舌上并形成转动部,锁扣杆另一端在弹性件作用下抵靠于锁舌卡扣面并形成触发部,触发部凸出于导向面并位于锁点的锁闭路径上;锁扣杆与卡扣面间形成卡扣槽,锁扣杆在触发部被锁点推动时摆动以使卡扣槽包围并锁定锁点。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自锁结构的门窗。

Description

一种窗户防火锁的自锁结构及门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五金附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窗户防火锁的自锁结构及门窗。
背景技术
现有窗户自动锁闭机构相对复杂,框扇上的部件为专用配套附件,成本及安装要求较高;另外,在窗扇闭合后,均需要人员主动锁扣窗锁,才能实现门窗的锁闭。因此,未经人员锁扣的门窗往往处于自由状态,门窗在受到大风等外力推动时将频繁地撞击窗框,进而加速门窗损坏,缩短门窗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在外力冲击情况下完成自动锁闭、防止门窗自动打开的窗户防火锁的自锁结构及门窗。
一种窗户防火锁的自锁结构,用于锁闭外部锁点,包括锁座和以可弹性复位的方式滑动安装于锁座上的锁舌,所述锁舌上设置有倾斜的导向面以及背向所述导向面的卡扣面,锁点在沿锁闭路径移动的过程中推抵所述导向面使锁舌相对锁座滑动,且所述锁舌在所述锁点越过所述导向面时弹性复位,并通过所述卡扣面锁闭锁点,所述窗户防火锁的自锁结构还包括,
锁扣杆,所述锁扣杆的一端通过弹性件安装在锁舌上并形成转动部,所述锁扣杆的另一端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抵靠于锁舌的卡扣面并形成触发部,且所述触发部凸出于导向面并位于所述锁点的锁闭路径上;所述锁扣杆与卡扣面之间形成有卡扣槽,所述锁扣杆在所述触发部被锁点推动时克服弹性件的阻力摆动以使卡扣槽包围并锁定锁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座上具有挡壁,所述挡壁包括位于锁座边缘并沿锁座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横部、位于锁座边缘并沿锁座长度方向延伸且与第一横部垂直连接的第一竖部,所述第一竖部的末端设置有与所述导向面共同形成锁闭路径的倾斜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舌呈L形结构,包括沿锁座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横部、沿锁座长度方向延伸并与第二横部垂直连接的第二竖部,第二横部的内侧面和第二竖部的内侧面共同形成所述卡扣面,所述第二横部的底面设有滑块,锁座上开设有用于穿设并限定滑块滑动路径的滑槽,所述导向面设置于第二竖部的端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横部的内侧面凸起并形成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扭簧套设于限位柱并与第二横部的内侧面抵接,所述锁扣杆的底面于对应转动部的位置开设有用于嵌装扭簧顶部的限位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自锁结构还包括固定盖板,所述固定盖板罩设于锁舌并与锁座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自锁结构还包括收容于固定盖板内的至少一个压缩弹簧,第二横部的外侧面设有与压缩弹簧数量相同的定位柱,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套设于定位柱并与第二横部的外侧面抵接,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盖板的内侧面抵接或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自锁结构还包括位于第二横部内侧的第一铆钉和位于第二横部外侧的第二铆钉,第一铆钉和第二铆钉分别穿设锁座并与固定盖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铆钉对应卡扣槽并限定锁舌的最大复位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触发部上背向第一铆钉的一面为平直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锁座上开设有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门窗,该门窗包括窗框和窗扇,还包括上述的窗户防火锁的自锁结构,所述自锁结构固定于窗框上,所述窗扇上固定有用于窗扇平动时进入锁闭路径并卡入卡扣槽的锁点。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窗户防火锁的自锁结构,通过锁座上的挡壁与锁舌配合,并设置锁扣杆,当窗扇在外力冲击下被吹动且在窗框边缘处闭合时,窗扇上的锁点经由锁闭路径进入自锁结构内,并推动锁扣杆的触发部,使得锁扣杆摆动,锁点随即滑入锁扣杆的卡扣槽,锁点对锁扣杆的挤压约束解除,锁扣杆即在扭簧作用下复位,使得卡扣槽包围并锁定锁点,即实现对锁点及窗扇的限位,其结构简单,并可防止门窗在风等外力下往复打开造成的门窗损坏,从而延长门窗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自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自锁结构拆下固定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自锁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自锁结构与窗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锁点进入自锁结构第一阶段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锁点进入自锁结构第二阶段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锁点进入自锁结构第三阶段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锁点进入自锁结构第四阶段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锁点进入自锁结构后解除锁闭第一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锁点进入自锁结构后解除锁闭第二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锁点进入自锁结构后解除锁闭第三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锁点进入自锁结构后解除锁闭第四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门窗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门窗另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针对传统门窗需要手动锁闭,缺少自动锁闭结构,窗扇在正常状态下可自由摆动,使得窗扇在受到外力冲击时频繁撞击窗框,进而加速窗扇和窗框损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窗户防火锁的自锁结构10,该自锁结构通过可滑动的锁舌与可摆动的锁扣杆共同配合,实现对进入自锁结构内部的、安装在窗扇上的锁点的限位,达到对门扇在风力等外力作用带动下于窗框上的自动锁闭,防止窗扇在锁闭后受风力等外力作用自动打开,保证了门窗自动锁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避免窗扇在风力的作用下频繁撞击窗框引起的损坏问题,以延长窗扇及窗框的使用寿命。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自锁结构在用于窗户防火锁时,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窗扇在火场热空气的冲击下撞向窗框上的自锁结构并与自锁结构自动锁闭,避免了火势向外蔓延,有利于控制火情。
具体的,请结合图1-4,本实用新型的窗户防火锁的自锁结构10需要与固定在窗扇上的锁点配合使用以完成窗扇的自动锁闭,即,自锁结构用于锁闭外部锁点。自锁结构包括锁座100和以可弹性复位的方式滑动安装于锁座100上的锁舌200,其中,锁座100固定安装在窗框上,需要说明的是,锁座100在安装于窗框时,无需在窗框上开槽以满足自锁结构的嵌装,锁座100贴合窗框的端面进行固定即可。本实施例中,锁座100上开设有安装孔110,安装孔11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锁座100通过穿设安装孔110的螺钉120固定在窗框上。优选的,锁座100的底面于对应安装孔110的部位依序堆叠设置有胶圈130和固定垫片140,其中,胶圈130与锁座100的底面抵接,固定垫片140与窗框的表面抵接,以防止螺钉120松动或晃动,从而提高锁座100安装的稳定性。锁舌200上设置有倾斜的导向面210以及背向导向面210的卡扣面,锁点20在沿锁闭路径移动的过程中推抵导向面210使锁舌200相对锁座100滑动,且锁舌200在锁点20越过导向面210时弹性复位,并通过卡扣面锁闭锁点20。
锁舌200滑动设置在锁座100上,锁舌200上靠近锁座100底部的一侧与锁座100弹性连接。锁舌200上设置有倾斜的导向面210以及背向导向面的卡扣面,锁点20在沿锁闭路径移动的过程中推抵导向面210使锁舌200相对锁座100滑动,且锁舌200在锁点20越过导向面210时弹性复位,并通过卡扣面锁闭锁点20。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导向面210位于锁舌200上靠近锁座100顶部的一侧,导向面210的上方设有供锁点20穿过的锁闭路径220。当锁舌200受到沿锁座100长度方向的挤压力时,锁舌200向靠近锁座100底部的方向移动,锁闭路径220的宽度增大,以便窗扇上的锁点20进入自锁结构的内腔。
一实施例中,锁舌200呈L形结构,包括沿锁座100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横部230、沿锁座100长度方向延伸并与第二横部230垂直连接的第二竖部240,第二横部230的内侧面和第二竖部240的内侧面共同形成卡扣面,第二横部230的底面设有滑块250,锁座100上开设有用于穿设并限定滑块250滑动路径的滑槽150,导向面210设置于第二竖部240的端部。本实施例中,第二横部230与第二竖部240所夹成的区域即为锁舌200的内侧,锁舌200的内侧面即为第二竖部240上背向窗扇及锁点20的一面。
自锁结构还包括锁扣杆300,锁扣杆300设置在锁舌200上背向窗扇锁点20的一侧(即锁舌200的内侧),锁扣杆300的一端通过弹性件500安装在锁舌200上并形成转动部310,锁扣杆300的另一端在弹性件500的作用下抵靠于锁舌200的卡扣面并形成触发部320,且触发部320凸出于导向面210并位于锁点20的锁闭路径220上,锁扣杆300与卡扣面之间形成有卡扣槽330;锁扣杆300在触发部320被锁点20推动时克服弹性件500的阻力摆动以使卡扣槽330包围并锁定锁点20。
锁座100上具有挡壁400,挡壁400用于限定窗扇上锁点沿锁座100长度和宽度方向位移,挡壁400包括位于锁座100边缘并沿锁座100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横部420、位于锁座100边缘并沿锁座100长度方向延伸且与第一横部420垂直连接的第一竖部430,第一竖部430的末端设置有与导向面210共同形成锁闭路径的倾斜部410。优选的,第一横部420位于锁座100顶部的边缘,第一竖部430位于锁座100上临近窗扇一侧的边缘,倾斜部41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竖部430呈钝角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锁座100上远离窗扇的一侧之所以不设置锁点限位件,是因为自锁结构安装在窗框上后,锁座100上远离窗扇的一侧与墙壁或窗框上的边缘凸起部位抵接,如此,该墙壁或窗框上的边缘凸起部位也可以作为锁点20的限位部。具体的,请结合图4-8,锁点20通过传动杆30固定在窗扇上,自锁结构固定在窗框上,当窗扇受到大风作用或因火灾引起的热气流的冲击下由开启状态关闭时,传动杆30上的锁点20沿着锁舌200上的导向面210进入锁闭路径220,锁点20首先通过对导向面210的挤压,使得锁舌200向靠近锁座100底部的方向移动,直至锁点20抵接并推动触发部320上凸出于导向面210的部位,在这样的情况下,锁扣杆300的活动端(即触发部320)受到偏转力作用,锁扣杆300将以锁扣杆300与锁舌200的转动连接部为中心摆动,锁扣杆300的触发部320向偏离锁点20的方向摆动,使得卡扣槽330露出并朝向锁点20,以便锁点20在外部作用力继续推动窗扇的情况下卡入卡扣槽330。由于锁舌200与锁座100弹性连接,锁点20卡入卡扣槽330后,锁舌200复位,进而推动锁点20,使得锁点20分别与锁舌200、卡扣槽330以及锁舌200的内侧面抵接,限制锁点20水平向外的运动,从而实现对窗扇的自动锁闭。
请结合图9-12,当窗扇受风力或因火灾引起的热气流冲击并自动锁闭后,若用户需要对窗扇解锁以打开窗扇,在此情况下,用户通过操作窗扇上的执手,来调节锁点20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正常情况下,需要通过转动执手来完成锁点20由窗扇平开状态到锁闭状态切换时锁点20的移动,而在窗扇自动锁闭后,虽然锁点20进入自锁结构内腔且窗扇的实际状态改变,但是执手的状态并未发生改变。因此,需先控制执手,使执手由平开状态转动至锁闭状态,随后通过执手控制传动杆30上的锁点20上移,该过程中,锁扣杆300的自由端受到由下向上的偏转力并摆动,卡扣槽330对锁点20的约束解除(此时锁点20由挡壁400进行约束,窗扇进入正常锁闭状态),随后锁舌200复位,锁扣杆300在弹性件500的作用下回摆,以封堵锁点20从卡扣槽330脱离的通道,避免锁点20再度滑入卡扣槽330造成锁点无法脱离自锁结构。随着锁点20的向上移动,锁点20移动至抵接于第一横部420的内侧面,在此情况下,窗扇处于正常锁闭状态,通过挡壁400的第一横部420和第一竖部430的阻挡,可限制锁点20退出自锁结构。用户可将执手从锁闭状态转动至平开状态,该过程中,执手驱动传动杆上的锁点20下移,当锁点20运动至与锁扣杆300的顶部抵接时,锁点20将推动锁扣杆300,进一步带动锁舌200沿锁座100的长度方向向靠近锁座100底部的方向移动,倾斜部410与导向面210之间的距离增大,即,锁闭路径220的宽度增大,在此情况下,锁点20与挡壁400的内壁脱离且不在卡扣槽330内,用户向外平推窗扇即可使锁点20脱离该自锁结构,实现窗扇的平开。
进一步的,一实施例中,第二横部230的内侧面凸起并形成安装台260,安装台260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柱270,弹性件500为扭簧,扭簧套设于限位柱270并与第二横部230的内侧面抵接,锁扣杆300的底面于对应转动部310的位置开设有用于嵌装扭簧顶部的限位槽340。如此,在锁扣杆300受锁点20挤压摆动时,扭簧在锁扣杆300与第二横部230内侧壁的共同作用下扭动,以便为锁扣杆300的复位回摆提供动力。进一步优选的,锁扣杆300的转动部310开设有通孔,限位柱270穿过锁扣杆300的通孔、扭簧中部空腔,实现锁扣杆300与扭簧的装配。
一实施例中,自锁结构还包括固定盖板600,固定盖板600罩设于锁舌200并与锁座100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固定盖板600一方面用于遮挡锁舌200并对锁舌200进行保护,防止锁舌200被外部物体刮坏,以及防止异物进入自锁结构内腔造成的锁舌200移动失效问题,还提供了锁舌200的弹性安装部。进一步的,自锁结构还包括收容于固定盖板600内的至少一个压缩弹簧700,第二横部230的外侧面设有与压缩弹簧700数量相同的定位柱280,压缩弹簧700的一端套设于定位柱280并与第二横部230的外侧面抵接,压缩弹簧700的另一端与固定盖板600的内侧面抵接或固定连接。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固定盖板600内平行设置有两个压缩弹簧700,同样的,第二横部230的外侧面间隔设置两个定位柱280,每个压缩弹簧700的一端对应与一个定位柱280配合,每个压缩弹簧700的另一端抵接或固定于固定盖板600的内侧面,以减小在设置单个压缩弹簧700时,因压缩弹簧700弹性势能不足引起的锁舌200复位失效问题,并保证了锁舌200复位过程中移动的稳定性,防止因锁舌200产生晃动对窗扇锁闭可靠性的影响。
进一步的,一实施例中,自锁结构还包括位于第二横部230内侧的第一铆钉800和位于第二横部230外侧的第二铆钉900,第一铆钉800和第二铆钉900分别穿设锁座100并与固定盖板600固定连接;第一铆钉800对应卡扣槽330并限定锁舌200的最大复位距离。本实施例中,第一铆钉800一方面用于与第二铆钉900共同对固定盖板600限位,实现固定盖板600在锁座100上的安装,另一方面,第一铆钉800还用于锁舌200在压缩弹簧700作用下复位过程定位,以限定锁舌200向靠近锁座100顶部方向移动的最大距离,以避免因锁舌200上升距离过大,进而造成的锁闭路径220过窄,后续使用时锁点20难以进入自锁结构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锁点20下移过程锁点20对锁扣杆300挤压的可靠性,一实施例中,触发部320上背向第一铆钉800的一面为平直面,如此,增大了锁点20与锁扣杆300顶部的配合面积,避免因打滑出现的锁点20对锁扣杆300挤压失效问题,以利于锁扣杆300在锁点20挤压下带动锁舌200下移,进而扩大锁闭路径220的宽度,便于平开窗扇。
请结合图13与图14,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门窗,该门窗包括窗框40和窗扇50,还包括上述的窗户防火锁的自锁结构10,自锁结构固定于窗框40上,窗扇50上固定有用于窗扇50平动时进入锁闭路径并卡入卡扣槽的锁点20。在出现大风或因火情产生热气流冲击时,窗扇50在大风或热气流的作用下平动至与窗框40闭合,当窗扇50上的锁点20经由自锁结构的锁闭路径进入自锁结构内腔时,锁点20挤压锁扣杆的触发部,使得锁扣杆摆动,以便锁点20嵌入卡扣槽内,由卡扣槽、锁舌的内侧面共同约束锁点20,以实现对锁点20的限位,从而完成窗扇50的自锁,以避免因窗扇50频繁开关造成的损坏。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窗户防火锁的自锁结构10,通过锁座100上的挡壁400与锁舌200配合,并设置锁扣杆300,当窗扇50在外力冲击下被吹动且在窗框40边缘处闭合时,窗扇50上的锁点20经由锁闭路径220进入自锁结构内,并推动锁扣杆300的触发部320,使得锁扣杆300摆动,锁点20随即滑入锁扣杆300的卡扣槽330,锁点20对锁扣杆300的挤压约束解除,锁扣杆300即在扭簧作用下复位,使得卡扣槽330包围并锁定锁点20,即实现对锁点20及窗扇50的限位,防止门窗在风等外力下往复打开造成的门窗损坏,从而延长门窗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窗户防火锁的自锁结构,用于锁闭外部锁点,包括锁座和以可弹性复位的方式滑动安装于锁座上的锁舌,所述锁舌上设置有倾斜的导向面以及背向所述导向面的卡扣面,锁点在沿锁闭路径移动的过程中推抵所述导向面使锁舌相对锁座滑动,且所述锁舌在所述锁点越过所述导向面时弹性复位,并通过所述卡扣面锁闭锁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户防火锁的自锁结构还包括,锁扣杆,所述锁扣杆的一端通过弹性件安装在锁舌上并形成转动部,所述锁扣杆的另一端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抵靠于锁舌的卡扣面并形成触发部,且所述触发部凸出于导向面并位于所述锁点的锁闭路径上;所述锁扣杆与卡扣面之间形成有卡扣槽,所述锁扣杆在所述触发部被锁点推动时克服弹性件的阻力摆动以使卡扣槽包围并锁定锁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户防火锁的自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座上具有挡壁,所述挡壁包括位于锁座边缘并沿锁座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横部、位于锁座边缘并沿锁座长度方向延伸且与第一横部垂直连接的第一竖部,所述第一竖部的末端设置有与所述导向面共同形成锁闭路径的倾斜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户防火锁的自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呈L形结构,包括沿锁座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横部、沿锁座长度方向延伸并与第二横部垂直连接的第二竖部,第二横部的内侧面和第二竖部的内侧面共同形成所述卡扣面,所述第二横部的底面设有滑块,锁座上开设有用于穿设并限定滑块滑动路径的滑槽,所述导向面设置于第二竖部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户防火锁的自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部的内侧面凸起并形成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扭簧套设于限位柱并与第二横部的内侧面抵接,所述锁扣杆的底面于对应转动部的位置开设有用于嵌装扭簧顶部的限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户防火锁的自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盖板,所述固定盖板罩设于锁舌并与锁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窗户防火锁的自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容于固定盖板内的至少一个压缩弹簧,第二横部的外侧面设有与压缩弹簧数量相同的定位柱,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套设于定位柱并与第二横部的外侧面抵接,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盖板的内侧面抵接或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窗户防火锁的自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第二横部内侧的第一铆钉和位于第二横部外侧的第二铆钉,第一铆钉和第二铆钉分别穿设锁座并与固定盖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铆钉对应卡扣槽并限定锁舌的最大复位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窗户防火锁的自锁结构,其特征在于,触发部上背向第一铆钉的一面为平直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户防火锁的自锁结构,其特征在于,锁座上开设有安装孔。
10.一种门窗,包括窗框和窗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窗户防火锁的自锁结构,所述自锁结构固定于窗框上,所述窗扇上固定有用于窗扇平动时进入锁闭路径并卡入卡扣槽的锁点。
CN202321008241.1U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窗户防火锁的自锁结构及门窗 Active CN2198265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8241.1U CN219826531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窗户防火锁的自锁结构及门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8241.1U CN219826531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窗户防火锁的自锁结构及门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26531U true CN219826531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50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08241.1U Active CN219826531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窗户防火锁的自锁结构及门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265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404228A1 (en) Sash window restrictor
US8157299B2 (en) Multi-point locking system and astragal
US20050193784A1 (en) Locking astragal with self positioning seal
US20080150300A1 (en) Multipoint Lock Assembly
US20120001443A1 (en) Multi-Point Locking System and Astragal
US20050120630A1 (en) Locking astragal
US6883837B1 (en) Flush bolt mechanism
CA2354988A1 (en) Slide bolt unit
CN219826531U (zh) 一种窗户防火锁的自锁结构及门窗
KR100919233B1 (ko) 개폐정도 유지 및 방범기능을 갖는 미서기용 창문
KR100462120B1 (ko) 방범용 미닫이문
JP2021080643A (ja) 窓開閉ロック装置
US4841673A (en) Security window system
US3870353A (en) Latches
GB2565116A (en) Security device for limiting opening of door or window
EP0575119B1 (en) Restrictor device for the opening movement of a window, door or the like
KR20220014010A (ko) 창문 개폐용 안전장치
KR101115424B1 (ko) 창호용 버튼식 자동잠금장치
CN219711403U (zh) 一种安全门栏
CN112824634A (zh) 活调式挡门装置
KR102442051B1 (ko) 잠김방지 기능을 갖는 창호개폐장치
CN219587389U (zh) 纱窗口袋锁和无框纱窗
JP4072010B2 (ja) 補助錠
KR200385530Y1 (ko) 이동식 방범창
EP0342164A2 (en) Device for closing shutters and the lik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