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15771U - 一种组合式便携食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便携食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15771U
CN219215771U CN202320399693.0U CN202320399693U CN219215771U CN 219215771 U CN219215771 U CN 219215771U CN 202320399693 U CN202320399693 U CN 202320399693U CN 219215771 U CN219215771 U CN 2192157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out
intersection point
crease
box body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9969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飞亚
杨木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Yuanxian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Yuanxian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Yuanxian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Yuanxian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9969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15771U/zh
Priority to JP2023001010U priority patent/JP3242623U/j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157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157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便携食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盒体(1),盒体(1)内部具有空腔(10)且顶部开口;两个盒体(1)的开口端端部相互对接并组合成为一个整体,两个盒体(1)的开口端端部通过可撕结构相互连接并能相互分离。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使用方便,通过可撕结构将两个盒体的开口端相连接并组合成为一个整体,使用时撕下可撕结构则可将本实用新型拆分成为两个食盒,可便于盛装不同的食物,因此可替代餐碗使用,使用后可直接丢弃而省去洗碗的流程,适合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便携食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盒,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便携食盒。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方便快捷高效的生活方式,就餐时间被极大的压缩,就餐方式则从传统的买菜备菜做饭炒菜变成了可直接加热食用并便于存储的预制菜和方便面方便米饭等快捷食品,或者直接点外卖。由于在家做饭流程繁琐,花费时间较多,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做饭洗碗上,很多年轻人家里甚至都没有准备餐具或是只有简单的一两个碗碟。而一些快捷食品的包装并不适合直接加热,也不适合当做餐碗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便携食盒,通过可撕结构将两个盒体的开口端相连接并组合成为一个整体,使用时撕下可撕结构则可将本实用新型拆分成为两个食盒,可便于盛装不同的食物,因此可替代餐碗使用,使用后可直接丢弃而省去洗碗的流程,可提高就餐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组合式便携食盒,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盒体,盒体内部具有空腔且顶部开口;两个盒体的开口端端部相互对接并组合成为一个整体,两个盒体的开口端端部通过可撕结构相互连接并能相互分离。
优选地,所述可撕结构为点断式撕开线。
优选地,所述可撕结构为可撕带;可撕带一侧与其中一个盒体的开口端通过点断式撕开线相连接,其另一侧与另一个盒体的开口端也通过点断式撕开线相连接;所述可撕带的端部设有手撕部。
优选地,所述盒体包括相互对称且左右两侧分别密封连接的第一版面和第二版面,以及密封连接在第一版面和第二版面底端的底面;在第一版面和第二版面以及底面之间则形成空腔;在第一版面顶部设有封口结构。
优选地,所述封口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版面上的固定部和设置在固定部上的粘贴结构;粘贴结构包括固定在第一版面上并位于固定部顶端的按压部,一端与按压部相连接并粘贴在固定部上还能撕开的折叠部,连接在折叠部另一端并粘贴在折叠部上还能撕开的粘贴部,以及设置在粘贴部端部的手持部;按压部与折叠部、粘贴部以及手持部为一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折叠部上设有与固定部粘贴的粘胶,固定部与粘胶相粘贴的面设为能与粘胶分离的塑胶面;所述粘贴部上设有与折叠部粘贴的粘胶,折叠部与粘胶相粘贴的面设为能与粘胶分离的塑胶面。
优选地,底面包括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第一底面的内侧面紧贴在第一版面的内侧面底部,第一底面的下底边缘与第一版面的下边缘重合,且第一底面的底部与第一版面的底部密封连接并形成有第一支座;
第二底面的内侧面紧贴在第二版面的内侧面底部,第二底面的下底边缘与第二版面的下边缘重合,且第二底面的底部与第二版面的底部密封连接并形成有第二支座;
第一底面的外侧面与第二底面的外侧面贴合,且第一底面的上边缘与第二底面的上边缘无缝连接并形成有折痕1L;第一底面的左侧边缘与第二底面的左侧边缘重合,且第一底面与第二底面的左侧密封在第一版面与第二版面的左侧底部;第一底面的右侧边缘与第二底面的右侧边缘重合,且第一底面与第二底面的右侧密封在第一版面与第二版面的右侧底部。
优选地,第一底面与第二底面的左侧设有分别与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相交的折痕2L,折痕2L与第一支座的相交处形成有交点A,折痕2L与第二支座的相交处形成有交点A′;第一底面与第二底面的右侧设有分别与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相交的折痕3L,折痕3L与第一支座的相交处形成有交点B,折痕3L与第二支座的相交处形成有交点B′;
折痕1L的左右两端均密封在第一版面与第二版面之间,折痕1L的左端密封处形成有交点C,折痕1L的右端密封处形成有交叉点D;交点C与交点A之间设有折痕4L,交点C与交点A′之间设有折痕4L′;交点D与交点B之间设有折痕5L,交点D与交点B′之间设有折痕5L′。
优选地,在第一版面与第二版面的顶部还设有位于第一版面与第二版面之间的可折叠式漏斗,可折叠式漏斗的底部边缘连接在第二版面的内侧,其顶部边缘向空腔内弯折且顶部边缘连接在第一版面的内侧,其左侧边缘连接在第一版面与第二版面的左侧密封连接处;且可折叠式漏斗顶部设有漏水结构;盒体设置可折叠式漏斗一侧的高度高于盒体另一侧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漏水结构为漏水孔,漏水孔设置在可折叠式漏斗顶部,且可折叠式漏斗顶部均布有多个漏水孔;或者所述漏水结构为漏水口,漏水口设置在可折叠式漏斗顶部的左端,第一版面与第二版面上设有与漏水口相配合的切口。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使用方便,通过可撕结构将两个盒体的开口端相连接并组合成为一个整体,使用时撕下可撕结构则可将本实用新型拆分成为两个食盒,可便于盛装不同的食物,因此可替代餐碗使用,使用后可直接丢弃而省去洗碗的流程,可提高就餐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可撕结构设置为点断式撕开线或可撕带,可便于撕开并分离两个盒体。
(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版面顶部设有封口结构,可便于在盒体的空腔中盛装食物或垃圾等食物或物品时将第一版面的开口端与第二版面的开口端贴合在一起,以防食物或物品外露或散落,还能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盒体泡面或盛装温热食品时通过盒体的开口散热。
(4)本实用新型的封口结构包括固定部和粘贴结构,固定部可用于将粘贴结构设置在第一版面上。
(5)本实用新型的粘贴结构包括按压部、折叠部、粘贴部以及手持部,可便于将粘贴结构展开,并使粘贴部能够粘贴在第二版面上。
(6)本实用新型的折叠部上设有与固定部粘贴的粘胶,方便将折叠部粘贴在固定部上使粘贴结构保持折叠状态;固定部与粘胶相粘贴的面设为能与粘胶分离的塑胶面,可便于将折叠部从固定部上撕开并将粘贴结构展开。
(7)本实用新型的粘贴部上设有与折叠部粘贴的粘胶,方便将粘贴部粘贴在折叠部上使粘贴结构保持折叠状态;折叠部与粘胶相粘贴的面设为能与粘胶分离的塑胶面,可便于将粘贴部从折叠部上撕开并将粘贴结构展开。
(8)本实用新型的盒体本身成扁平状,体积小重量轻,可方便携带,使用时可撑开成食盒后用于盛装食物,使用完后还可再次折叠成扁平状,因此可方便回收;其两个支座可对食盒形成支撑加强的作用,使食盒能在内装食物的情况下能保持盒体形状的同时还能站立,可便于使用。
(9)本实用新型的底面上分别设有多个折痕,方便使用时沿折痕将底面撑开展平,并将第一版面与第二版面撑开后露出空腔。
(10)本实用新型的盒体顶部设有可折叠式漏斗,使用时将可折叠式漏斗展开,并将盒体整体倾斜,即可通过可折叠式漏斗漏出盒体内的液体。
(11)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式漏斗顶部边缘向空腔内弯折的设置结构可便于将可折叠式漏斗折叠设置在盒体顶部,使整个盒体成扁平状设置,可折叠式漏斗顶部设置的漏水结构可便于漏出盒体内的汤汁,能给使用者带来更好地体验感。
(12)本实用新型的盒体设置可折叠式漏斗一侧的高度高于盒体另一侧的高度,可防止倾斜盒体时食物从盒体的开口端溢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盒体上设置封口结构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撕结构为可撕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盒体设置可折叠式漏斗一侧的高度高于盒体另一侧的高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盒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新的盒体撑开成包装盒时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盒体设有切口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盒体倒立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1—盒体,11—第一版面,12—第二版面,13—底面,131—第一底面,1311—折痕4L,1312—折痕5L,132—第二底面,1321—折痕4L′,1322—折痕5L′,133—折痕1L,134—折痕2L,135—折痕3L,14—第一支座,15—第二支座,16—切口,2—点断式撕开线,3—手持部,4—粘贴部,5—固定部,6—折叠部,7—可撕带,8—手撕部,9—可折叠式漏斗,10—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便携食盒,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盒体1,盒体1内部具有用于盛装食物的空腔10,且其顶部开口,两个盒体1的开口端端部相互对接并组合成为一个整体,两个盒体1的开口端端部通过可撕结构相互连接并能相互分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成扁平状并可折叠,因此能缩小占用空间,更加便于人们随身携带,随时拿出来使用,也便于保存和运输。实施时可采用能加热并可降解的环保材料制作而成,方便加热餐食或盛装温度较高的餐食,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食盒适合家用也适合外带,可替代餐碗使用,使用后可直接丢弃而省去洗碗的流程,可提高就餐效率。
具体的,所述可撕结构为点断式撕开线2,如图1所示,使用时撕开点断式撕开线2,则可将两个盒体1分开使用。所述可撕结构还可以为可撕带7,可撕带7一侧与其中一个盒体1的开口端通过点断式撕开线2相连接,其另一侧与另一个盒体1的开口端也通过点断式撕开线2相连接,如图3所示。为了便于撕下可撕带7并分开两个盒体1,所述可撕带7的端部设有手撕部8,使用时用手指捏住手撕部8,沿着可撕带7与盒体1之间的点断式撕开线2稍微用力即可撕下可撕带7。
本实用新型的盒体1包括由第一版面11和第二版面12组成的盒身,第一版面11和第二版面12相互对称且左右两侧分别密封,本实施例中的方向指的是示意图上所直接表现的上下左右以及竖直水平等方向。盒体1还包括密封连接在第一版面11和第二版面12底端的底面13,本实用新型的盒体1原状成扁平状,即第一版面11的内侧与第二版面12的内侧相贴合,可使得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体积小而便于携带。使用时可撑开第一版面11和第二版面12,则在第一版面11和第二版面12之间形成空腔体,底面13整体成对折的竖直版面状,使用时可撑开展平并形成封闭空腔体底部的平面,在第一版面11和第二版面12以及底面13之间则形成用于盛装食物的空腔10。
为了便于在盒体1的空腔10中盛装食物或垃圾等物品时将第一版面11的开口端与第二版面12的开口端贴合在一起,以防食物或物品外露或散落,或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盒体泡面或盛装温热食品时通过盒体1的开口散热,在第一版面11顶部设有封口结构。具体的,所述封口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版面11上的固定部5和设置在固定部5上的粘贴结构,固定部5的下侧面固定在第一版面11上,粘贴结构粘贴在固定部5的上侧面上且能撕开,固定部5的上侧面可设为便于粘贴结构粘上和撕下的塑胶面。粘贴结构整体呈粘贴在固定部5上的两层状结构,以便于从固定部5上撕下后展开并粘贴在第二版面12的顶部,使第一版面11的开口端与第二版面12的开口端贴合在一起。具体的,粘贴结构包括固定在第一版面11上并位于固定部5顶端的按压部,一端与按压部相连接并粘贴在固定部5上还能撕开的折叠部6,连接在折叠部6另一端并粘贴在折叠部6上还能撕开的粘贴部4,以及设置在粘贴部4端部的手持部3;则按压部与折叠部6组成粘贴结构的下层,粘贴部4与手持部3则组成粘贴结构的上层,使用时将折叠部6从固定部5上撕下并将粘贴部4与折叠部撕开则可将两层展开,如图2所示,使粘贴结构长度增加并使粘贴部4能够粘贴在第二版面12上。所述按压部、折叠部6、粘贴部4以及手持部3相互之间均为无缝连接,即按压部与折叠部6、粘贴部4以及手持部3为一体结构。且所述折叠部6上设有与固定部5粘贴的粘胶;粘贴部4上也设有与折叠部6粘贴的粘胶,折叠部6与粘胶相粘贴的面也设为能与粘胶分离的塑胶面。
粘贴结构折叠时按压部被手持部3和/或粘贴部4覆盖,为了便于展开粘贴结构,按压部需要高出粘贴部,以防粘贴部4全部覆盖在按压部上后不便于按压住按压部则不便于对粘贴结构用力并展开粘贴结构。同样的,粘贴结构折叠时固定部5的底端也需要露出,粘贴结构展开时分别按压住按压部和固定部5的底部,并用手指捏住手持部3,则可将粘贴部4从折叠部6上撕开并将折叠部6从固定部5上撕开,此时折叠部6则反向覆盖在按压部上,即可将粘贴部4设置粘胶的一面粘合在第二版面12上,需要分开第一版面11和第二版面12时再将粘贴部4从第二版面12上撕下即可。
为了便于将竖直版面状的底面13展开并形成盒体1的下底,底面13包括第一底面131和第二底面132,如图6所示,第一底面131的内侧面紧贴在第一版面11的内侧面底部,第一底面131的下底边缘与第一版面11的下边缘重合,且第一底面131的底部与第一版面11的底部密封连接并形成有第一支座14,如图5所示。同样的,第二底面132的内侧面紧贴在第二版面12的内侧面底部,第二底面132的下底边缘与第二版面12的下边缘重合,且第二底面132的底部与第二版面12的底部密封连接并形成有第二支座15。第一支座14与第二支座15的设置可加强对盒体1的支撑,使盒体1能在内装食物的情况下能保持盒体形状的同时还能站立,可使盒体1当成碗一样使用。
为了便于将底面13对折成竖直版面状,使盒体1整体成扁平状,第一底面131的外侧面与第二底面132的外侧面贴合,且第一底面131的上边缘与第二底面132的上边缘无缝连接并形成有折痕1L133,如图2所示。第一底面131的左侧边缘与第二底面132的左侧边缘重合,且第一底面131与第二底面132的左侧密封在第一版面11与第二版面12的左侧底部。同样的,第一底面131的右侧边缘与第二底面132的右侧边缘重合,且第一底面131与第二底面132的右侧密封在第一版面11与第二版面12的右侧底部,从而使底面13分别与第一版面11与第二版面12密封连接,展开时即可使空腔10形成上端开口且下端密封的可用于盛装食物的半封闭腔体。
为了便于将如图6所示的竖直版面状的底面13撑开展平并形成如图9所示的空腔10的底面,第一底面131与第二底面132的左侧设有分别与第一支座14和第二支座15相交的折痕2L134,折痕2L134与第一支座14的相交处形成有交点A,折痕2L134与第二支座15的相交处形成有交点A′。同样的,第一底面131与第二底面132的右侧设有分别与第一支座14和第二支座15相交的折痕3L135,折痕3L135与第一支座14的相交处形成有交点B,折痕3L135与第二支座15的相交处形成有交点B′。折痕1L133的左右两端均密封在第一版面11与第二版面12之间,折痕1L133的左端密封处形成有交点C,折痕1L133的右端密封处形成有交叉点D;交点C与交点A之间设有折痕4L1311,交点C与交点A′之间设有折痕4L′1321;交点D与交点B之间设有折痕5L1312,交点D与交点B′之间设有折痕5L′1322。为了便于说明,本实施例中忽略了材质本身的厚度,则交点A与交点A′重合,交点B与交点B′重合,折痕4L1311与折痕4L′1312重合,折痕5L1312与折痕5L′1322重合,第一底面131上的折痕2L134与第二底面132上的折痕2L134重合,第一底面131上的折痕3L135与第二底面132上的折痕3L135重合,如图6所示。
使用时,从第一版面11的顶部将第一版面11与第二版面12分开,并将第一底面131与第二底面132之间的折痕1L133向下压,使相互重合的折痕4L1311与折痕4L′1312、折痕5L1312与折痕5L′1322、交点A与交点A′以及交点B与交点B′分开,将第一底面131与第二底面132上重合的折痕2L134与折痕3L135展平并形成四边形AA′BB′,如图9所示,同时在四边形AA′BB′的左右两端还形成两个三角形斜面,即三角形CAA′和三角形CBB′,在第一支座14与第二支座15的作用下并配合两个三角形斜面即可确保盒体1在内装食物的情况下能保持盒体形状不变形的同时还能站立,方便用户简单动手即可将扁平袋装盒体1改装成碗来使用。
为了便于漏出盒体1内的汤汁,在第一版面11与第二版面12的顶部还设有位于第一版面11与第二版面12之间的可折叠式漏斗9,将漏斗设置为可折叠的是为了使漏斗与扁平状的盒体1保持一致性,使盒体1整体成扁平状。具体的,可折叠式漏斗9整体成矩形,其底部边缘连接在第二版面12的内侧,其顶部边缘向空腔10内弯折且顶部边缘连接在第一版面11的内侧,即将矩形的可折叠式漏斗9的对折后使其上下两侧边缘固定在盒体1内侧,矩形的可折叠式漏斗9的中部则形成封闭的顶部,如图7所示。可折叠式漏斗9的左侧边缘连接在第一版面11与第二版面12的左侧密封连接处,使可折叠式漏斗9与盒体1左侧的顶部密封连接。为了便于漏水,可折叠式漏斗9顶部设有漏水结构,漏水结构可以设置为漏水孔,漏水孔设置在可折叠式漏斗9顶部,且可折叠式漏斗9顶部均布有多个漏水孔,即漏水孔设置为多个细密的小孔。使用时将盒体1倾斜,使设置可折叠式漏斗9位于盒体1的左上角位于最低位置,并确保盒体1内食物不会溢出,则食物中的汁水即可通过漏水孔漏出。为了防止倾斜盒体1时食物从盒体1的开口端溢出,实施时还可将盒体1设置可折叠式漏斗9一侧的高度设置为高于盒体1另一侧的高度,如图4所示,则盒体1的开口切线为斜线,相应的,可折叠式漏斗9则设置为盒体1的开口斜线相配合的形状。漏水结构还可以设置为漏水口,漏水口设置在可折叠式漏斗9顶部的左端,同时第一版面11与第二版面12上设有与漏水口相配合的切口16,如图8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组合式便携食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盒体(1),盒体(1)内部具有空腔(10)且顶部开口;两个盒体(1)的开口端端部相互对接并组合成为一个整体,两个盒体(1)的开口端端部通过可撕结构相互连接并能相互分离。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便携食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撕结构为点断式撕开线(2)。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便携食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撕结构为可撕带(7);可撕带(7)一侧与其中一个盒体(1)的开口端通过点断式撕开线(2)相连接,其另一侧与另一个盒体(1)的开口端也通过点断式撕开线(2)相连接;所述可撕带(7)的端部设有手撕部(8)。
4.按照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式便携食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包括相互对称且左右两侧分别密封连接的第一版面(11)和第二版面(12),以及密封连接在第一版面(11)和第二版面(12)底端的底面(13);在第一版面(11)和第二版面(12)以及底面(13)之间则形成空腔(10);在第一版面(11)顶部设有封口结构。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便携食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版面(11)上的固定部(5)和设置在固定部(5)上的粘贴结构;粘贴结构包括固定在第一版面(11)上并位于固定部(5)顶端的按压部,一端与按压部相连接并粘贴在固定部(5)上还能撕开的折叠部(6),连接在折叠部(6)另一端并粘贴在折叠部(6)上还能撕开的粘贴部(4),以及设置在粘贴部(4)端部的手持部(3);按压部与折叠部(6)、粘贴部(4)以及手持部(3)为一体结构。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便携食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部(6)上设有与固定部(5)粘贴的粘胶,固定部(5)与粘胶相粘贴的面设为能与粘胶分离的塑胶面;所述粘贴部(4)上设有与折叠部(6)粘贴的粘胶,折叠部(6)与粘胶相粘贴的面设为能与粘胶分离的塑胶面。
7.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组合式便携食盒,其特征在于:底面(13)包括第一底面(131)和第二底面(132);第一底面(131)的内侧面紧贴在第一版面(11)的内侧面底部,第一底面(131)的下底边缘与第一版面(11)的下边缘重合,且第一底面(131)的底部与第一版面(11)的底部密封连接并形成有第一支座(14);
第二底面(132)的内侧面紧贴在第二版面(12)的内侧面底部,第二底面(132)的下底边缘与第二版面(12)的下边缘重合,且第二底面(132)的底部与第二版面(12)的底部密封连接并形成有第二支座(15);
第一底面(131)的外侧面与第二底面(132)的外侧面贴合,且第一底面(131)的上边缘与第二底面(132)的上边缘无缝连接并形成有折痕1L(133);第一底面(131)的左侧边缘与第二底面(132)的左侧边缘重合,且第一底面(131)与第二底面(132)的左侧密封在第一版面(11)与第二版面(12)的左侧底部;第一底面(131)的右侧边缘与第二底面(132)的右侧边缘重合,且第一底面(131)与第二底面(132)的右侧密封在第一版面(11)与第二版面(12)的右侧底部。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式便携食盒,其特征在于:第一底面(131)与第二底面(132)的左侧设有分别与第一支座(14)和第二支座(15)相交的折痕2L(134),折痕2L(134)与第一支座(14)的相交处形成有交点A,折痕2L(134)与第二支座(15)的相交处形成有交点A′;第一底面(131)与第二底面(132)的右侧设有分别与第一支座(14)和第二支座(15)相交的折痕3L(135),折痕3L(135)与第一支座(14)的相交处形成有交点B,折痕3L(135)与第二支座(15)的相交处形成有交点B′;
折痕1L(133)的左右两端均密封在第一版面(11)与第二版面(12)之间,折痕1L(133)的左端密封处形成有交点C,折痕1L(43)的右端密封处形成有交叉点D;交点C与交点A之间设有折痕4L(1311),交点C与交点A′之间设有折痕4L′(1321);交点D与交点B之间设有折痕5L(1312),交点D与交点B′之间设有折痕5L′(1322)。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式便携食盒,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版面(11)与第二版面(12)的顶部还设有位于第一版面(11)与第二版面(12)之间的可折叠式漏斗(9),可折叠式漏斗(9)的底部边缘连接在第二版面(12)的内侧,其顶部边缘向空腔(10)内弯折且顶部边缘连接在第一版面(11)的内侧,其左侧边缘连接在第一版面(11)与第二版面(12)的左侧密封连接处;且可折叠式漏斗(9)顶部设有漏水结构;盒体(1)设置可折叠式漏斗(9)一侧的高度高于盒体(1)另一侧的高度。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合式便携食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水结构为漏水孔,漏水孔设置在可折叠式漏斗(9)顶部,且可折叠式漏斗(9)顶部均布有多个漏水孔;或者所述漏水结构为漏水口,漏水口设置在可折叠式漏斗(9)顶部的左端,第一版面(11)与第二版面(12)上设有与漏水口相配合的切口(16)。
CN202320399693.0U 2023-03-07 2023-03-07 一种组合式便携食盒 Active CN2192157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99693.0U CN219215771U (zh) 2023-03-07 2023-03-07 一种组合式便携食盒
JP2023001010U JP3242623U (ja) 2023-03-07 2023-03-31 組合せ式携帯食器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99693.0U CN219215771U (zh) 2023-03-07 2023-03-07 一种组合式便携食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15771U true CN219215771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39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99693.0U Active CN219215771U (zh) 2023-03-07 2023-03-07 一种组合式便携食盒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242623U (zh)
CN (1) CN219215771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242623U (ja) 2023-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116461A1 (zh) 一种手提袋结构
CN210842533U (zh) 折叠式纸杯
CN219215771U (zh) 一种组合式便携食盒
RU179706U1 (ru) Складная упаковка
CN208813687U (zh) 一种可折叠盒子
KR20130002457A (ko) 포장용 봉투
CN213769310U (zh) 一种包装盒
RU199576U1 (ru) Складная упаковка
JP2024045785A (ja) 折りたたみコップ
CN218390171U (zh) 一种便携式食盒
KR200470505Y1 (ko) 포장재와 용기 겸용 일회용 컵
CN217100862U (zh) 一种适用于多场景使用的便携式外卖餐盒
CN211711297U (zh) 一种锁底与格挡一体式包装
JP2012101844A (ja) 折りたたみ可能な紙製容器
CN216070889U (zh) 一种可用于展示陈列的方形盒
WO2023115645A1 (zh) 一种折叠式卷折边正六边形凸底纸质容器
WO2021253697A1 (zh) 一种手提袋结构
CN216333795U (zh) 一种具有缓冲内衬的饮品包装
CN213769311U (zh) 一种拆孔即可依次取出产品的分层包装箱
CN207510889U (zh) 一种带倒出口的双联包装盒
CN210942672U (zh) 一种应用于盛放食材的纸盒
CN210479321U (zh) 一种可折叠式包装盒
CN213229362U (zh) 一种连体内卡包装盒
CN214777247U (zh) 一种环保折叠食物包装盒
CN206187525U (zh) 一种狗粮包装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