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06598U - 滤油装置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滤油装置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06598U
CN219206598U CN202223576705.7U CN202223576705U CN219206598U CN 219206598 U CN219206598 U CN 219206598U CN 202223576705 U CN202223576705 U CN 202223576705U CN 219206598 U CN219206598 U CN 2192065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filtering
oil
cavity
cooking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7670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阳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7670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065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065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065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滤油装置和烹饪器具,该滤油装置包括:滤油本体,滤油本体形成有烹饪腔;支撑部,连接于滤油本体,支撑部与滤油本体之间形成置换腔;置换孔,开设于滤油本体,置换腔通过置换孔导通至烹饪腔;滤油通道,开设于滤油本体,滤油通道连通于烹饪腔,滤油通道远离于支撑部布置;滤油装置用于设置于锅体组件内,其中,滤油本体远离支撑部的一端和支撑部远离滤油本体的一端均用于抵接于锅体组件的内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滤油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具有良好的位置稳定性,减少滤油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振动和噪声,降低汤汁倾洒的可能性,为滤油效果提供保障,提升产品的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滤油装置和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油装置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在进行炖煮烹饪时,汤汁表面往往会漂浮有一层悬浮物,这些悬浮物通常为油脂或浮沫,从而在捞取汤汁或烹饪后的食材时,汤汁和食材容易受悬浮物的影响,进而降低食物的口感,同时会影响用户的健康,因此用户有时需要在自行去除汤面漂浮的油脂或浮沫后取食,而去除油脂或浮沫的过程较为麻烦且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影响了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滤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另一种滤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另一种烹饪器具。
有鉴于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滤油装置,包括:
滤油本体,滤油本体形成有烹饪腔;
支撑部,连接于滤油本体,支撑部与滤油本体之间形成置换腔;
置换孔,开设于滤油本体,置换腔通过置换孔导通至烹饪腔;
滤油通道,开设于滤油本体,滤油通道连通于烹饪腔,滤油通道远离于支撑部布置;
滤油装置用于设置于锅体组件内,其中,滤油本体远离支撑部的一端和支撑部远离滤油本体的一端均用于抵接于锅体组件的内壁。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支撑部为环状,布置在滤油本体的周侧。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过液件,连接于滤油本体,过液件布置在置换孔的周侧,过液件位于置换腔内。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滤油本体底面为凹面,支撑部与凹面之间围合形成置换腔,置换孔开设在凹面的凹陷处。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滤油本体包括:
筒体,连接于支撑部,置换孔开设于筒体靠近支撑部的一端;
至少两个提手部,连接于筒体远离支撑部的一端,提手部用于抵接锅体组件的内壁;
其中,至少两个提手部沿筒体的周向间隔布置,滤油通道形成于至少两个提手部之间。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滤油通道包括形成于滤油本体的滤油孔,滤油孔远离支撑部布置。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滤油本体与支撑部为一体式结构。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另一种滤油装置,包括:
储液件,形成有相连通的进液口和储液腔;
支撑件,连接于储液件;
滤油装置用于设置于锅体组件内,其中,储液件远离支撑件的一端和支撑件远离储液件的一端均用于抵接于锅体组件的内壁。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储液件与支撑件为一体式结构。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
锅体组件,形成有烹饪空间;
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提出的滤油装置,滤油装置用于设置在烹饪空间内,滤油装置与锅体组件之间形成集油腔,滤油通道连通于集油腔;
其中,滤油本体远离支撑部的一端抵接于锅体组件的内顶壁,支撑部远离滤油本体的一端用于抵接于锅体组件的内底壁。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集油腔形成于滤油装置的至少部分周侧。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锅体组件包括:
第一锅体,滤油装置用于设置在第一锅体内;
第二锅体,第一锅体设置在第二锅体内;
盖体,连接于第二锅体。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烹饪器具还包括:
加热件,用于为锅体组件提供热能;和/或
供气件,用于向置换腔输送气体介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出了另一种烹饪器具,包括:
锅体组件,形成有烹饪空间;
如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提出的滤油装置,设置于烹饪空间内,进液口连通于烹饪空间;
其中,储液件远离支撑件的一端抵接于锅体组件的内顶壁,支撑件远离储液件的一端抵接于锅体组件的内底壁。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滤油装置包括了滤油本体、支撑部、置换孔和滤油通道,且支撑部与滤油本体之间形成了置换腔,在使用过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滤油装置可以设置在烹饪器具之内或可以作为烹饪器具的一个部件,如可以将滤油装置设置在锅体组件内,这种情况下滤油装置的支撑部与锅体的内底壁抵接,置换腔再通过置换孔与烹饪腔导通,可以向烹饪腔内投放用于烹饪食材的液体和食材,而液体可以通过置换孔进入到置换腔内,进而填充烹饪腔和置换腔,进一步开启加热件,加热件可以为烹饪腔和置换腔内的液体提供热能,液体析出气泡,气泡将存积在置换腔之内,从而气体将占据置换腔内的至少部分空间,这也将导致置换腔内的压力增加,进而推动置换腔内的液体经由置换孔排放到烹饪腔,直到烹饪腔内的液面高于滤油通道,烹饪腔内的部分液体即可通过滤油通道外溢到滤油本体之外,而考虑到食物析出的油脂或悬浮物密度低于汤汁密度,油脂会漂浮于液体的上方,在液体外溢时,油脂或其他悬浮物会优先经由烹饪腔溢出,在食材完成烹饪之后,液体失去热能,气泡将会停止析出,部分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将会重新返回至置换腔,烹饪腔内的液面将会降低。同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滤油装置设置在锅体组件内时,滤油本体远离支撑部的一端和支撑部远离滤油本体的一端均用于抵接在锅体组件的内壁,也即支撑部远离滤油本体的一端可以抵接锅体组件的内底壁,滤油本体远离支撑部的一端抵接锅体组件的内顶壁,从而在使用过程中,滤油装置在锅体组件内的位置可以受到限制和约束,进而当置换腔内的压力发生改变时,可以避免滤油装置相对于锅体组件产生大幅度位移,保证滤油装置在锅体组件内的放置平稳性,减少滤油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振动和噪声,降低汤汁倾洒的可能性,为滤油效果提供保障,提升产品的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滤油装置第一个视角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滤油装置第二个视角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滤油装置第一个视角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滤油装置第二个视角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滤油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第一个状态的示意性应用场景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第二个状态的示意性应用场景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第三个状态的示意性应用场景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再一种实施例的滤油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示意性结构图。
其中,图1至图1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30’汤汁;50’油脂;70’食材;
100滤油装置;300锅体组件;500加热件;
110滤油本体;120储液件;130支撑部;140支撑件;150置换孔;170滤油通道;190过液件;
310第一锅体;330第二锅体;350盖体;
111筒体;113提手部;
301烹饪空间;303集油腔;
1101烹饪腔;1103凹面;1301置换腔;
1201进液口;1202储液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申请,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至图9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滤油装置100,包括:滤油本体110,滤油本体110形成有烹饪腔1101;支撑部130,连接于滤油本体110,支撑部130与滤油本体110之间形成置换腔1301;置换孔150,开设于滤油本体110,置换腔1301通过置换孔150导通至烹饪腔1101;滤油通道170,开设于滤油本体110,滤油通道170连通于烹饪腔1101,滤油通道170远离于支撑部130布置;滤油装置100用于设置于锅体组件300内,其中,滤油本体110远离支撑部130的一端和支撑部130远离滤油本体110的一端均用于抵接于锅体组件300的内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滤油装置100包括了滤油本体110、支撑部130、置换孔150和滤油通道170,且支撑部130与滤油本体110之间形成了置换腔1301,在使用过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滤油装置100可以设置在烹饪器具之内或可以作为烹饪器具的一个部件,如可以将滤油装置100设置在锅体组件300内,这种情况下滤油装置100的支撑部130与锅体的内底壁抵接,置换腔1301再通过置换孔150与烹饪腔1101导通,可以向烹饪腔1101内投放用于烹饪食材的液体和食材70’,而液体可以通过置换孔150进入到置换腔1301内,进而填充烹饪腔1101和置换腔1301,进一步开启加热件500,加热件500可以为烹饪腔1101和置换腔1301内的液体提供热能,液体析出气泡,气泡将存积在置换腔1301之内,从而气体将占据置换腔1301内的至少部分空间,这也将导致置换腔1301内的压力增加,进而推动置换腔1301内的液体经由置换孔150排放到烹饪腔1101,直到烹饪腔1101内的液面高于滤油通道170,烹饪腔1101内的部分液体即可通过滤油通道170外溢到滤油本体110之外,而考虑到食物析出的油脂50’或悬浮物密度低于汤汁30’密度,油脂50’会漂浮于液体的上方,在液体外溢时,油脂50’或其他悬浮物会优先经由烹饪腔1101溢出,在食材70’完成烹饪之后,液体失去热能,气泡将会停止析出,部分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将会重新返回至置换腔1301,烹饪腔1101内的液面将会降低。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亦可以配置供气件,以利用供气件向置换腔1301内输送气体介质,提升置换腔1301内的气体量和压力,进而推动置换腔1301内的液体经由置换孔150进入到烹饪腔1101,实现油脂50’的滤除。并且,可以理解的是,滤油过程可以相对于烹饪过程独立进行,也即可以在食材70’烹饪完成后,利用加热件500和/或供气件增大置换腔1301内的气体量,以进行滤油作业。
可以理解的是,滤油通道170布置于滤油本体110远离支撑部130的一侧,从而在使用过程中,滤油通道170的位置会相对远离锅体组件300的内底壁,相应地,滤油通道170的位置更加靠近于锅体组件300的锅口,也即滤油通道170的位置高于锅体组件300的内底壁,从而烹饪腔1101内浮于汤汁30’表面的油脂50’或悬浮物更加易于通过滤油通道170优先溢出烹饪腔1101,减少滤油过程中的汤汁30’损失。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示例中,滤油装置的支撑端抵接在锅体组件的内底壁的同时,滤油装置的敞口端通常与锅体组件的内顶壁形成有间隙,从而滤油装置在使用时仅有一端得到约束,当置换腔内的压力发生变化导致滤油装置所受浮力发生变化时,单端约束的滤油装置容易浮起并产生较大位移;相比于单端约束的滤油装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滤油装置100设置在锅体组件300内时,滤油本体110远离支撑部130的一端和支撑部130远离滤油本体110的一端均用于抵接在锅体组件300的内壁,也即支撑部130远离滤油本体110的一端可以抵接锅体组件300的内底壁,滤油本体110远离支撑部130的一端抵接锅体组件300的内顶壁,从而在使用过程中,滤油装置100在锅体组件300内的位置可以受到限制和约束,进而当置换腔1301内的压力发生改变时,可以避免滤油装置100相对于锅体组件300产生大幅度位移,保证滤油装置100在锅体组件300内的放置平稳性,减少滤油装置100在使用过程中的振动和噪声,降低汤汁30’倾洒的可能性,为滤油效果提供保障,提升产品的用户使用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锅体组件300通常具有盖体350,盖体350用于覆盖或敞开锅口,前述锅体组件300的内顶壁可以是在盖体350覆盖锅口的情况下,盖体350朝向于锅体组件300内底壁的壁面。
在一些可行的示例中,滤油本体110远离支撑部130的一端至支撑部130远离滤油本体110的一端的距离,可以与锅体组件300的内顶壁至内底壁的距离相适配,以在滤油装置100设置于锅体组件300内时,保证滤油装置100的两端能够分别抵接锅体组件300的内顶壁和内底壁,进而对滤油装置100的位置进行可靠约束;或者,滤油本体110背离支撑部130的一端可以设置有弹性伸缩件,从而滤油本体110背离支撑部130的一端可以通过弹性伸缩件抵接于锅体组件300的内顶壁,并利用弹性伸缩件的弹性作用保证抵接时的紧密性,进一步提升滤油装置100在锅体组件300内的位置稳定性,且弹性伸缩件具备一定的减振作用,也能够进一步降低滤油装置100在使用过程中的振动噪声。
可以理解的是,滤油本体110背离支撑部130的一端可以形成有连通于烹饪腔1101的敞口,在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滤油装置100与锅体组件300组合完成食物的烹饪之后,用户可以直接经由烹饪腔1101内盛取食物,无需取出滤油装置100,基于此可以壁面用户被烫伤,可以使食物的烹饪更加方便、安全。
如图1至图5所示,在一些示例中,支撑部130为环状,布置在滤油本体110的周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提供了支撑部130的形状,支撑部130可以为环状,通过环状的设计,使得支撑部130可以围设在滤油本体110的周侧,能够降低支撑部130与滤油本体110之间产生间隙的概率,能够提高置换腔1301的密封效果,避免在置换腔1301内的液体受热析出气体时气体经由支撑部130与滤油本体110之间的间隙外溢,确保置换腔1301因气体的析出可以使置换腔1301内的液体向烹饪腔1101供给,确保可以起到滤油效果。并且,环状的支撑部130在抵接锅体组件300的内底壁时,能够沿滤油本体110的周向为滤油本体110提供更为可靠的支撑,并进一步提升烹饪腔1101的平稳性,降低汤汁30’倾洒的可能性。
同时,考虑到滤油装置100需要与锅体组件300配合使用,因此滤油装置100可以为柱状,支撑部130环形的设计可以更好地与滤油装置100进行贴合,提高了滤油装置100的整体性。
如图1所示,在一些示例中,过液件190,连接于滤油本体110,过液件190布置在置换孔150的周侧,过液件190位于置换腔1301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滤油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有连接于滤油本体110的过液件190,且过液件190布置在置换孔150的周侧,并位于置换腔1301内,从而置换腔1301将通过过液件190连通置换孔150,进而连通烹饪腔1101,进而在使用过程中,当置换腔1301内的液体受热析出气泡或置换腔1301内被注入气体时,过液件190对气体能够产生一定的阻隔作用,降低气体直接通过置换孔150进入到烹饪腔1101内的可能性,便于更多的气体在置换腔1301内聚集,以促使置换腔1301内更多的液体流向烹饪腔1101,有利于使烹饪腔1101内的液体外溢,增强滤油装置100的滤油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过液件190可以形成有过液通道,过液通道的进液端连通于置换腔1301,过液通道的出液端连通于置换孔150,从而在过液件190连接于滤油本体110且位于置换腔1301内的情况下,过液通道的进液端会低于出液端,在置换腔1301内存在气体时,由于气体的密度相比于液体较低,气体会优先占据置换腔1301内位置相对较高的部分空间,并挤压下方的液体优先通过过液件190溢出置换腔1301,进而基于过液件190的设置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气体直接溢出置换腔1301的可能性,并提升置换腔1301内积聚的气体量。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过液件190的一端连接滤油本体110,并布置在置换孔150的周侧,另一端用于朝向于锅体组件300的内底壁布置,并与锅体组件300的内底壁形成有间隔。
如图5所示,在一些示例中,滤油本体110底面为凹面1103,支撑部130与凹面1103之间围合形成置换腔1301,置换孔150开设在凹面1103的凹陷处。
在该技术方案中,滤油本体110底面为凹面1103,一方面,凹面1103便于使支撑部130与滤油本体110之间形成间隙,便于使支撑部130与滤油本体110之间形成置换腔1301;另一方面,通过滤油本体110底面为凹面1103,使得烹饪腔1101的有效体积更大,可以存储更多的食材70’;再一方面,凹面1103和支撑部130沿着滤油装置100方向的截面可以呈现近似于M形状,便于气体向置换腔1301的顶部进行汇集,置换腔1301呈上窄下宽状,当有少量气体汇集在置换腔1301的顶部时,即可引起较大幅度的液面变化,便于将置换腔1301内的液体推送道烹饪腔1101,利于烹饪腔1101内的液面的上升,利于油脂50’或悬浮物向烹饪腔1101之外外溢,能够降低对加热件500和/或供气件的功率要求,能够降低烹饪器具的成本,同时更加节能。
同时,置换孔150开设在凹面1103的凹陷处,如此设置是考虑到,当置换腔1301内的液体受热析出气体时,气体在浮力的作用下会向置换腔1301的顶部存积,置换孔150开设在凹面1103的凹陷处,能够使置换腔1301通过滤油本体110的底部连通到烹饪腔1101之内,能够避免置换腔1301内的气体直接外溢到烹饪腔1101之内而引起置换腔1301失效。
如图1至图5所示,在一些示例中,滤油本体110包括:筒体111,连接于支撑部130,置换孔150开设于筒体111靠近支撑部130的一端;至少两个提手部113,连接于筒体111远离支撑部130的一端,提手部113用于抵接锅体组件300的内壁;其中,至少两个提手部113沿筒体111的周向间隔布置,滤油通道170形成于至少两个提手部113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滤油本体110包括有筒体111和至少两个提手部113,其中,筒体111连接于支撑部130,置换孔150开设于筒体111靠近支撑部130的一端,可以理解的是,前述烹饪腔1101形成于筒体111,从而使用过程中,筒体111可以用于盛装液体和食材70’;前述至少两个提手部113连接于筒体111,且位于筒体111远离支撑部130的一端,在支撑部130设置在锅体组件300的内底壁的情况下,提手部113可以用于抵接锅体组件300的内壁,例如抵接于锅体组件300的内顶壁,从而提手部113和支撑部130均能够收到锅体组件300的内壁约束,进而提高锅体组件300的位置稳定性,降低使用过程中滤油装置100的振动噪声,并降低汤汁30’倾洒的可能性;并且,基于提手部113的设置,也能够便于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取放滤油装置100,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同时,前述至少两个提手部113可以沿筒体111的周向间隔布置,前述滤油通道170可以形成于前述至少两个提手之间,以便于在滤油过程中烹饪腔1101内的液体溢出。
在一些示例中,滤油通道170包括形成于滤油本体110的滤油孔,滤油孔远离支撑部130布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滤油通道170可以包括形成于滤油本体110的滤油孔,且滤油孔远离于支撑部130布置,从而在支撑部130抵接于锅体组件300的内底壁的情况下,滤油孔的位置可以相对较高,在烹饪腔1101内的液面抬升至滤油孔处时,烹饪腔1101内的液体可以通过滤油孔流出,以便于滤除烹饪腔1101内的油脂50’。
在一些示例中,滤油本体110与支撑部130为一体式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滤油本体110与支撑部130为一体式结构,一方面,可以增加滤油装置100的机械强度;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或减少滤油本体110与支撑部130之间的间隙,能够使液体更好地经由置换腔1301供给到烹饪腔1101之内。
如图10和图11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另一种滤油装置100,包括:储液件120,形成有相连通的进液口1201和储液腔1202;支撑件140,连接于储液件120;滤油装置100用于设置于锅体组件300内,其中,储液件120远离支撑件140的一端和支撑件140远离储液件120的一端均用于抵接于锅体组件300的内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滤油装置100包括有储液件120和支撑件140,其中,储液件形成有进液口1201和储液腔1202,进液口1201和储液腔1202相互连通,在实际应用中,该滤油装置100可以设置在烹饪器具之内或可以作为烹饪器具的一个部件,如可以将滤油装置设置在锅体组件300内,支撑件140可以连接于储液件120的顶部或外侧壁或底壁,例如支撑件140连接于储液件120的底部,这种情况下储液件120远离支撑件140的一端和支撑件140远离储液件120的一端均用于抵接于锅体组件300的内壁,例如支撑件140远离储液件120的一端可以抵接锅体组件300的内底壁,储液件120远离支撑件140的一端可以抵接锅体组件的内顶壁,从而在使用过程中,滤油装置100在锅体组件300内的位置可以受到限制和约束,保证滤油装置100在锅体组件300内的放置平稳性;同时,基于前述设置,储液件120可以在锅体组件300的烹饪空间301中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在需要滤除锅体组件300的烹饪空间301内的油脂时,可以通过加热锅体组件300的方式,促使烹饪空间301内的液体沸腾,以提高烹饪空间301的液位高度,令烹饪空间301内的液面向进液口1201靠近,并通过进液口1201流入到储液腔1202内,考虑到食物析出的油脂或悬浮物密度低于汤汁密度,油脂会漂浮于液体的上方,从而烹饪空间301内的油脂易于优先通过前述进液口1201进入到储液腔1202内,进而利用储液腔1202收集油脂,实现烹饪空间301内的汤油分离,减轻用户的除油负担。
可以理解的是,除了通过加热沸腾的方式提高烹饪空间301的液位高度之外,还可通过注气加压、注气置换、机械扰动等方式促使烹饪空间301的液位高度提升。
同时,在滤油装置设置在锅体组件300内的情况下,由于储液件120远离支撑件140的一端和支撑件140远离储液件120的一端均用于抵接于锅体组件300的内壁,从而保证了滤油装置100在锅体组件300内的放置平稳性,进而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防止滤油装置100在外部激励下发生大幅度的位移,降低滤油装置100内的液体倾洒的可能性,有利于保证滤油装置的滤油效果,并降低使用过程中的振动和噪声,提高滤油装置100的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些示例中,储液件120与支撑件140为一体式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储液件120与支撑件140为可以一体式结构,从而能够提高滤油装置100的机械强度,可以增强支撑件140对储液件120的支撑效果,保证储液件120的放置稳定性,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滤油装置100的滤油效果。
如图6至图9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组件300,形成有烹饪空间301;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提出的滤油装置100,滤油装置100用于设置在烹饪空间301内,滤油装置100与锅体组件300之间形成集油腔303,滤油通道170连通于集油腔303;其中,滤油本体110远离支撑部130的一端抵接于锅体组件300的内顶壁,支撑部130远离滤油本体110的一端用于抵接于锅体组件300的内底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滤油装置100设置在锅体组件300的烹饪空间301内,这种情况下滤油装置100的支撑部130远离滤油本体110的一端与锅体的内底壁抵接,滤油本体110远离支撑部130的一端与锅体组件300的内顶壁抵接,滤油装置100与锅体组件300之间形成集油腔303,烹饪腔1101和集油腔303均与滤油通道170连通,置换腔1301再通过置换孔150与烹饪腔1101导通,可以向烹饪腔1101内投放用于烹饪食材的液体和食材70’,而液体可以通过置换孔150进入到置换腔1301内,进而填充烹饪腔1101和置换腔1301,进一步开启加热件500,加热件500可以为烹饪腔1101和置换腔1301内的液体提供热能,液体析出气泡,气泡将存积在置换腔1301之内,从而气体将占据置换腔1301内的至少部分空间,这也将导致置换腔1301内的压力增加,进而推动置换腔1301内的液体经由置换孔150排放到烹饪腔1101,直到烹饪腔1101内的液面高于滤油通道170,烹饪腔1101内的部分液体即可通过滤油通道170外溢到集油腔303内,考虑到食物析出的油脂50’或悬浮物密度低于汤汁30’密度,油脂50’会漂浮于液体的上方,在液体外溢时,油脂50’或其他悬浮物会优先经由烹饪腔1101溢出至集油腔303,而在食材70’完成烹饪之后,液体失去热能,气泡将会停止析出,部分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将会重新返回至容置换腔1301,烹饪腔1101内的液面将会降低。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亦可以配置供气件,以利用供气件向置换腔1301内输送气体介质,提升置换腔1301内的气体量和压力,进而推动置换腔1301内的液体经由置换孔150进入到烹饪腔1101,实现油脂50’的滤除。并且,可以理解的是,滤油过程可以相对于烹饪过程独立进行,也即可以在食材70’烹饪完成后,利用加热件500和/或供气件增大置换腔1301内的气体量,以进行滤油作业。
可以理解的是,滤油通道170布置于滤油本体110远离支撑部130的一侧,从而在使用过程中,滤油通道170的位置会相对远离锅体组件300的内底壁,相应地,滤油通道170的位置更加靠近于锅体组件300的锅口,也即滤油通道170的位置高于锅体组件300的内底壁,从而烹饪腔1101内浮于汤汁30’表面的油脂50’或悬浮物更加易于通过滤油通道170优先溢出烹饪腔1101,减少滤油过程中的汤汁损失。
同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滤油装置100设置在锅体组件300内时,滤油本体110远离支撑部130的一端和支撑部130远离滤油本体110的一端均用于抵接在锅体组件300的内壁,从而在使用过程中,滤油装置100在锅体组件300内的位置可以受到限制和约束,进而当置换腔1301内的压力发生改变时,可以避免滤油装置100相对于锅体组件300产生大幅度位移,保证滤油装置100在锅体组件300内的放置平稳性,减少滤油装置100在使用过程中的振动和噪声,降低汤汁30’倾洒的可能性,为滤油效果提供保障,提升产品的用户使用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锅体组件300通常具有盖体350,盖体350用于覆盖或敞开锅口,前述锅体组件300的内顶壁可以是在盖体350覆盖锅口的情况下,盖体350朝向于锅体组件300内底壁的壁面。
在一些可行的示例中,储液件120远离支撑件140的一端至支撑件140远离储液件120的一端的距离,可以与锅体组件300的内顶壁至内底壁的距离相适配,以在滤油装置100设置于锅体组件300内时,保证滤油装置100的两端能够分别抵接锅体组件300的内顶壁和内底壁,进而对滤油装置100的位置进行可靠约束;或者,储液件120背离支撑件140的一端可以设置有弹性伸缩件,从而储液件120背离支撑件140的一端可以通过弹性伸缩件抵接于锅体组件300的内顶壁,并利用弹性伸缩件的弹性作用保证抵接时的紧密性,进一步提升滤油装置100在锅体组件300内的位置稳定性,且弹性伸缩件具备一定的减振作用,也能够进一步降低滤油装置100在使用过程中的振动噪声。
在一些可行的示例中,支撑件14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支撑件140间隔布置,从而一方面有利于利用多个支撑件140提升滤油装置100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能够基于支撑件140之间的间隔,降低支撑件140对烹饪空间301内液体的流动范围的影响,进而有利于保证滤油装置100的滤油效果。
如图6至图9所示,在一些示例中,集油腔303形成于滤油装置100的至少部分周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集油腔303可以形成于滤油装置100的至少部分周侧,从而集油腔303沿烹饪腔1101的周向分布,当烹饪腔1101内的液体溢出时,更加易于直接进入到集油腔303内,提升集油腔303的液体收集范围,避免烹饪腔1101内的液体溢出后受阻回流,利于提升烹饪器具的滤油效果。
如图6至图9所示,在一些示例中,锅体组件300包括:第一锅体310,滤油装置100用于设置在第一锅体310内;第二锅体330,第一锅体310设置在第二锅体330内;盖体350,连接于第二锅体330。
在该技术方案中,锅体组件300可以包括有第一锅体310、第二锅体330和盖体350,其中,第一锅体310用于装在前述滤油装置100,也即烹饪空间301形成于第一锅体310,且第一锅体310设置在第二锅体330内,从而可以利用第二锅体330为第一锅体310提供结构防护,并提高第一锅体310的安装稳定性,提升烹饪过程的啊安全性和可靠性;盖体350与第二锅体330相连接,并用于覆盖或敞开第一锅体310的锅口,从而在烹饪过程中,可以利用盖体350覆盖第一锅体310的锅口,以为食材70’提供相对封闭的烹饪环境,提升烹饪过程的清洁性和烹饪效果;5在烹饪完成后,可以操纵盖体350以敞开锅口,以便于用户通过第一锅体310的锅口盛取烹饪腔1101内的食物。
可以理解的是,盖体350与第二锅体330之间可以为可拆卸的连接关系,亦可以是铰接或滑动连接关系等等,这里不做过多限定。前述锅体组件300的内底
壁也即第一锅体310的内底壁,前述锅体组件300的内顶壁也即在盖体350覆盖0第一锅体310的锅口的情况下,盖体350朝向于第一锅体310的内底壁的壁面。
如图6至图9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烹饪器具还包括:加热件500,用于为锅体组件300提供热能;和/或供气件,用于向置换腔1301输送气体介质。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还可以包括有用于为锅体组件300提供热能的加
热件500,从而一方面,便于利用加热件500提供热量,以实现对食材70’的烹饪;5另一方面,加热件500可以为烹饪腔1101和置换腔1301内的液体提供热能,
液体析出气泡,气泡将存积在置换腔1301之内,进而推动置换腔1301内的液体经由置换孔150排放到烹饪腔1101,直到烹饪腔1101内的液面高于滤油本体110的顶面,烹饪腔1101内的部分液体即可外溢到滤油本体110之外。
或者,烹饪器具还可以包括有用于向置换腔1301输送气体介质的供气件,从0而供气件可以向置换腔1301内注气,进而利用气体推动置换腔1301内的液体经
由置换孔150排放到烹饪腔1101,直到烹饪腔1101内的液面高于滤油本体110的顶面,烹饪腔1101内的部分液体即可外溢到滤油本体110之外。
可以理解的是,烹饪器具可以同时包括加热件500和注气件,以便于提高置
换腔1301内的气体量提升效率,进而提升烹饪器具的滤油效率,降低食物中的油5脂含量,改善产品的用户使用体验。
如图11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出了另一种烹饪器具,包括:
锅体组件300,形成有烹饪空间301;如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提出的滤油装置100,设置于烹饪空间301内,进液口1201连通于烹饪空间301;其中,储液件120远离支撑件140的一端抵接于锅体组件300的内顶壁,支撑件140远离储液件120的一端抵接于锅体组件300的内底壁。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了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提出的滤油装置100,因而具备了该滤油装置100的一切有益效果,这里不做赘述。
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滤油本体,所述滤油本体形成有烹饪腔;
支撑部,连接于所述滤油本体,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滤油本体之间形成置换腔;
置换孔,开设于所述滤油本体,所述置换腔通过所述置换孔导通至所述烹饪腔;
滤油通道,开设于所述滤油本体,所述滤油通道连通于所述烹饪腔,所述滤油通道远离于所述支撑部布置;
所述滤油装置用于设置于锅体组件内,其中,所述滤油本体远离所述支撑部的一端和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滤油本体的一端均用于抵接于所述锅体组件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为环状,布置在所述滤油本体的周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过液件,连接于所述滤油本体,所述过液件布置在所述置换孔的周侧,所述过液件位于所述置换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油本体底面为凹面,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凹面之间围合形成所述置换腔,所述置换孔开设在所述凹面的凹陷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油本体包括:
筒体,连接于所述支撑部,所述置换孔开设于所述筒体靠近所述支撑部的一端;
至少两个提手部,连接于所述筒体远离所述支撑部的一端,所述提手部用于抵接所述锅体组件的内壁;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提手部沿所述筒体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滤油通道形成于所述至少两个提手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油通道包括形成于所述滤油本体的滤油孔,所述滤油孔远离所述支撑部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油本体与所述支撑部为一体式结构。
8.一种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液件,形成有相连通的进液口和储液腔;
支撑件,连接于所述储液件;
所述滤油装置用于设置于锅体组件内,其中,所述储液件远离所述支撑件的一端和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储液件的一端均用于抵接于所述锅体组件的内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液件与所述支撑件为一体式结构。
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组件,形成有烹饪空间;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滤油装置,所述滤油装置用于设置在所述烹饪空间内,所述滤油装置与所述锅体组件之间形成集油腔,所述滤油通道连通于所述集油腔;
其中,所述滤油本体远离所述支撑部的一端抵接于所述锅体组件的内顶壁,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滤油本体的一端用于抵接于所述锅体组件的内底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油腔形成于所述滤油装置的至少部分周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组件包括:
第一锅体,所述滤油装置用于设置在所述第一锅体内;
第二锅体,所述第一锅体设置在所述第二锅体内;
盖体,连接于所述第二锅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加热件,用于为所述锅体组件提供热能;和/或
供气件,用于向所述置换腔输送气体介质。
14.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组件,形成有烹饪空间;
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滤油装置,设置于所述烹饪空间内,所述进液口连通于所述烹饪空间;
其中,所述储液件远离所述支撑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锅体组件的内顶壁,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储液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锅体组件的内底壁。
CN202223576705.7U 2022-12-30 2022-12-30 滤油装置和烹饪器具 Active CN2192065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76705.7U CN219206598U (zh) 2022-12-30 2022-12-30 滤油装置和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76705.7U CN219206598U (zh) 2022-12-30 2022-12-30 滤油装置和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06598U true CN219206598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42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76705.7U Active CN219206598U (zh) 2022-12-30 2022-12-30 滤油装置和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065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08702B2 (en) Steam cooker
CN210446648U (zh) 烹饪器具的盛放组件和烹饪器具
KR101294112B1 (ko) 전기밥솥의 물받이 구조체
CN219206598U (zh) 滤油装置和烹饪器具
CN210871049U (zh) 烹饪器具
CN208573485U (zh) 烹饪器具的蒸汽阀以及具有它的烹饪器具
CN219249891U (zh) 滤油装置和烹饪器具
CN208864043U (zh) 一种烹饪效果好的电饭煲
CN219206597U (zh) 滤油装置和烹饪器具
CN210121054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以及烹饪器具
CN219438850U (zh) 滤油装置和烹饪器具
CN219438851U (zh) 滤油装置和烹饪器具
CN219289246U (zh) 滤油装置和烹饪器具
CN206371853U (zh) 一种电蒸锅
CN219206596U (zh) 滤油装置和烹饪器具
CN219088948U (zh) 滤油装置和烹饪器具
CN109984570B (zh) 一种上给水式先煮后蒸的煮饭锅及煮饭方法
CN210961439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03687331U (zh) 即热式开水机、即热式泡茶机和即热式养生茶盘
CN216020543U (zh) 一种烹饪器具及其滤脂容器
CN219720363U (zh) 烹饪容器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9289202U (zh) 烹饪器具
CN218651438U (zh) 浮件滤油组件及烹饪电器
CN220308839U (zh) 茶壶结构
CN208491700U (zh) 一种可多次预煮的电饭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