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97449U -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排气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排气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97449U
CN219197449U CN202320305974.5U CN202320305974U CN219197449U CN 219197449 U CN219197449 U CN 219197449U CN 202320305974 U CN202320305974 U CN 202320305974U CN 219197449 U CN219197449 U CN 2191974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buffer
main body
plug
exhaus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0597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晟斌
费正新
林宇程
董浩楠
曹英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hua Oulun Cataly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hua Oulun Cataly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hua Oulun Cataly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hua Oulun Cataly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0597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974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974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974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排气管结构,包括顶板、前管、后管和消声器主体,顶板的两端均安装有L型板,前管和后管分别安装于L型板的外侧面上,L型板上均设有与前管或者后管连通的通孔,通孔中均插入有缓冲管,缓冲管与通孔之间均安装有缓冲环,消声器主体的进气端和出气端上均安装有内管,内管的外部均螺纹连接有外管,外管一端均插入缓冲管中,并均与缓冲管螺纹连接,消声器主体的上端套有将其定位的U型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消声器主体能直接的从L型板之间取出,大大的方便了拆卸和更换,并且在消声器主体受到撞击后,消声器主体具有一个上升的空间,并能挤压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降低了损坏的概率。

Description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排气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排气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排气管结构。
背景技术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就是介于纯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两者之间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既有传统汽车的发动机、变速器、传动系统、油路、油箱。也有纯电动汽车的电池、电动机、控制电路,而且电池容量比较大,有充电接口;它综合了纯电动汽车(EV)和混合动力汽车(HEV)的优点,既可实现纯电动、零排放行驶,也能通过混动模式增加车辆的续驶里程。
目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也是需要安装排气管的,但是排气管的结构较为简单,特别是因为排气管上消声器主体的体积较大,易出现托底的情况,造成消声器的损坏或者变形,而消声器与前管和后管之间都是一体设置的,造成在损坏的拆卸较为麻烦,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排气管结构,消声器主体与前管和后管拆卸式设置,大大的方便了后续的拆卸和更换,增加了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排气管结构,包括顶板、前管、后管和消声器主体,顶板的两端均安装有L型板,前管和后管分别安装于L型板的外侧面上,L型板上均设有与前管或者后管连通的通孔,通孔中均插入有缓冲管,缓冲管与通孔之间均安装有缓冲环,缓冲管的相对端面均弯曲形成环形结构的定位部,消声器主体设置于L型板之间,消声器主体的进气端和出气端上均安装有内管,内管的外部均螺纹连接有外管,外管一端均插入缓冲管中,并均与缓冲管螺纹连接,消声器主体的上端套有将其定位的U型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缓冲环均包括橡胶圈和多个第一弹簧,橡胶圈的内圈均安装于缓冲管的外壁面上,橡胶圈的外圈均安装于通孔的内壁面上,橡胶圈的里面均形成环形结构的安装腔,多个第一弹簧均呈环形结构安装于安装腔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外管相对的端面均弯曲形成环形结构的转动部,转动部呈六边形结构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U型板内部的宽度与消声器主体的宽度相匹配,U型板与顶板之间安装有多个第二弹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顶板顶面的四个角上均设有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抬起U型板后,能直接的转动外管,在外管从缓冲管中移出后,消声器主体能直接的从L型板之间取出,大大的方便了拆卸和更换,并且在消声器主体受到撞击后,消声器主体具有一个上升的空间,并能挤压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能起到缓冲的作用,降低了损坏的概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顶板;2、后管;3、前管;4、消声器主体;5、U型板;6、L型板;7、第二弹簧;8、内管;9、外管;11、定位部;12、缓冲管;13、缓冲环;14、橡胶圈;15、第一弹簧;16、转动部;17、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排气管结构,包括顶板1、前管3、后管2和消声器主体4,顶板1的两端均安装有L型板6,前管3和后管2分别安装于L型板6的外侧面上,L型板6上均设有与前管3或者后管2连通的通孔,通孔中均插入有缓冲管12,缓冲管12与通孔之间均安装有缓冲环13,缓冲管12的相对端面均弯曲形成环形结构的定位部11,消声器主体4设置于L型板6之间,消声器主体4的进气端和出气端上均安装有内管8,内管8的外部均螺纹连接有外管9,外管9一端均插入缓冲管12中,并均与缓冲管12螺纹连接,消声器主体4的上端套有将其定位的U型板5。
本实施例中,缓冲环13均包括橡胶圈14和多个第一弹簧15,橡胶圈14的内圈均安装于缓冲管12的外壁面上,橡胶圈14的外圈均安装于通孔的内壁面上,橡胶圈14的里面均形成环形结构的安装腔,多个第一弹簧15均呈环形结构安装于安装腔中。
本实施例中,外管9相对的端面均弯曲形成环形结构的转动部16,转动部16呈六边形结构设置,使转动部与扳手相匹配。
本实施例中,U型板5内部的宽度与消声器主体4的宽度相匹配,U型板5与顶板1之间安装有多个第二弹簧7。
本实施例中,顶板1顶面的四个角上均设有固定孔17,螺丝能穿过固定孔将顶板固定在车底,确保了稳定性。
安装时,向上抬起U型板,抬起后,将消声器主体设置于L型板之间,完成后,通过扳手旋转转动部,转动部的旋转带动了外管,使外管能拧入缓冲管中,直至使转动部与定位部的外侧面抵触,这时,能放开U型板,通过第二弹簧的反弹能将U型板套在消声器主体上,能将消声器主体定位;
反之,在拧出外管,并抬起U型板后,消声器主体能直接的从L型板之间取出,大大的方便了安装和拆卸的便捷性;
其中,在消声器主体受到撞击后,消声器主体能带动内管、外管和缓冲管向上移动,缓冲管的移动能挤压橡胶圈和第一弹簧,通过第一弹簧和橡胶圈的弹性能起到缓冲作用,并且消声器主体还带动了U型板和第二弹簧,通过第二弹簧能进一步的起到缓冲的作用,大大的降低了损坏的概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排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前管(3)、后管(2)和消声器主体(4),顶板(1)的两端均安装有L型板(6),前管(3)和后管(2)分别安装于L型板(6)的外侧面上,L型板(6)上均设有与前管(3)或者后管(2)连通的通孔,通孔中均插入有缓冲管(12),缓冲管(12)与通孔之间均安装有缓冲环(13),缓冲管(12)的相对端面均弯曲形成环形结构的定位部(11),消声器主体(4)设置于L型板(6)之间,消声器主体(4)的进气端和出气端上均安装有内管(8),内管(8)的外部均螺纹连接有外管(9),外管(9)一端均插入缓冲管(12)中,并均与缓冲管(12)螺纹连接,消声器主体(4)的上端套有将其定位的U型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排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缓冲环(13)均包括橡胶圈(14)和多个第一弹簧(15),橡胶圈(14)的内圈均安装于缓冲管(12)的外壁面上,橡胶圈(14)的外圈均安装于通孔的内壁面上,橡胶圈(14)的里面均形成环形结构的安装腔,多个第一弹簧(15)均呈环形结构安装于安装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排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外管(9)相对的端面均弯曲形成环形结构的转动部(16),转动部(16)呈六边形结构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排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U型板(5)内部的宽度与消声器主体(4)的宽度相匹配,U型板(5)与顶板(1)之间安装有多个第二弹簧(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排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顶板(1)顶面的四个角上均设有固定孔(17)。
CN202320305974.5U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排气管结构 Active CN2191974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05974.5U CN219197449U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排气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05974.5U CN219197449U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排气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97449U true CN219197449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02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05974.5U Active CN219197449U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排气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974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8061423A1 (fr) Véhicule électrique
CN110667405A (zh) 增程式新能源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CN219197449U (zh)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排气管结构
CN201176937Y (zh) 静盘上带有降噪排气结构的电动汽车用涡旋式压缩机
CN105711430A (zh) 太阳能混合动力汽车续航能力增强系统
CN113090688B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用刹车盘
CN110783507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避震装置
CN108301947B (zh) 一种高低速适用的汽车发动机进气管道增压装置
CN206948109U (zh) 低压egr阀的电机防震机构
CN102745057B (zh) 油电混合动力三轮车
CN202623901U (zh) 油电混合动力三轮车
CN207321021U (zh) 一种用于电机与电控连接部位可维护性的柔性连接防护结构
CN101108579A (zh) 利用机动车尾气进行轮胎充氮气的装置
CN206243249U (zh) 一种电动汽车整车布置结构
CN215409196U (zh)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用交叉式螺旋压缩机
CN205524466U (zh) 电动客车矩管式底盘结构
CN207847776U (zh) 带光孔双联齿轮安装室的发动机缸体
CN2369948Y (zh) 通用型汽油机软轴助力自行车
CN212555991U (zh) 一种吸排车吸灰动力油改电装置
CN213442785U (zh) 一种纯电汽车前端布置结构及纯电汽车
CN219382108U (zh) 一种新型双erd自行车轮圈
CN210397657U (zh) 一种电动物流车用后置后驱横置减速箱
CN220687437U (zh) 混动汽车排气降噪装置
CN215322510U (zh) 一种abs安装支架
CN214647653U (zh) 一种壁挂式汽车充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