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87764U - 限位机构、预温装置及测试分选机 - Google Patents

限位机构、预温装置及测试分选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87764U
CN219187764U CN202320057938.1U CN202320057938U CN219187764U CN 219187764 U CN219187764 U CN 219187764U CN 202320057938 U CN202320057938 U CN 202320057938U CN 219187764 U CN219187764 U CN 2191877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support
carrier
main body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5793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驰翔
胡鹏飞
邱国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Changch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Changch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Changch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Changch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5793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877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87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877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限位机构、预温装置及测试分选机,涉及测试分选机技术领域。该限位机构包括支撑座和至少两个限位组件,多个限位组件间隔设置于支撑座;限位组件具有限位面,限位面配置为与承载体抵接,多个限位组件的限位面位于支撑座的同一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限位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承载件可绕主体旋转导致两者之间存在安装偏差和承载件的变形没有规律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限位机构、预温装置及测试分选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分选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限位机构、预温装置及测试分选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常高温及三温分选机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一般会在测试前增加预温结构,用来将电子元件升温至测试目标温度附近,减少测试时电子元件的升温时间。
现有的预温结构包括主体和承载件,主体和承载件贴合且通过两个间隔设置的定位销定位。该种定位方式存在一定的配合间隙,配合间隙的存在导致承载件可绕主体旋转一定的角度,导致主体和承载件之间存在安装偏差。并且,承载件在使用时因热胀冷缩存在变形,配合间隙的存在导致承载件变形时没有规律性,不利于根据温度调整用于抓取芯片的机构的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限位机构、预温装置及测试分选机,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承载件可绕主体旋转导致两者之间存在安装偏差和承载件的变形没有规律性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限位机构包括支撑座和至少两个限位组件,多个所述限位组件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撑座;
所述限位组件具有限位面,所述限位面配置为与承载体抵接,多个所述限位组件的限位面位于所述支撑座的同一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件和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支撑座连接;
所述限位面与所述承载体抵接时,所述紧固件的轴线与所述承载体呈夹角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上设有与所述承载体呈夹角设置的安装孔,所述紧固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孔中。
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件和底座;
所述支撑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件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
所述支撑件设有所述安装孔,所述限位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撑件。
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包括主体和限位凸起;
所述主体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主体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
紧固件穿过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限位凸起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凸起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件插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限位凸起滑动配合,紧固件穿过所述滑槽的侧壁与所述限位凸起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包括滑块和顶块;
所述滑块设有所述滑槽;
所述顶块设有所述限位面,且安装于所述滑块。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温装置包括承载体、预温主体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限位机构;
所述承载体安装于所述预温主体,所述限位机构的限位面与所述承载体的侧壁抵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预温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定位销,两个所述定位销沿所述承载体的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承载体和所述预温主体通过所述定位销定位。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试分选机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预温装置。
综合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分析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限位机构包括支撑座和至少两个限位组件,多个限位组件间隔设置于支撑座;限位组件具有限位面,限位面配置为与承载体抵接,多个限位组件的限位面位于支撑座的同一侧。该限位机构应用于预温装置,使用时,多个限位组件的限位面均与承载体的同一个侧壁抵接,通过对多个限位组件的位置进行调节,实现共同作用对承载体的侧壁限位,避免承载体相对预温主体旋转,进而避免承载体与预温主体之间存在位置偏差。另外,因为多个限位面均作用于承载体的同一个侧壁,当承载体因为热胀冷缩变形时,限位机构限制该侧壁的变形,则承载体在变形时会向另一侧延伸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有利于根据温度调整用于抓取芯片的机构的位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限位机构中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限位机构中限位组件与支撑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标:
100-支撑座;200-限位组件;210-限位面;110-支撑件;111-主体;112-限位凸起;113-限位槽;114-连接部;120-底座;220-限位件;221-滑块;222-顶块;223-滑槽;230-紧固件;300-承载体;400-预温主体;500-定位销;600-支撑条;700-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限位机构包括支撑座100和至少两个限位组件200,多个限位组件200间隔设置于支撑座100;限位组件200具有限位面210,限位面210配置为与承载体300抵接,多个限位组件200的限位面210位于支撑座100的同一侧。该限位机构应用于预温装置,使用时,多个限位组件200的限位面210均与承载体300的同一个侧壁抵接,通过对多个限位组件200的位置进行调节,实现共同作用对承载体300的侧壁限位,避免承载体300相对预温主体400旋转,进而避免承载体300与预温主体400之间存在位置偏差。另外,因为多个限位面210均作用于承载体300的同一个侧壁,当承载体300因为热胀冷缩变形时,限位机构限制该侧壁的变形,则承载体300在变形时会向另一侧延伸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有利于根据温度调整用于抓取芯片的机构的位置。其中,限位机构中,每个限位组件200对承载体300施加的力是一致的,避免承载体300在安装时和预温主体400之间存在旋转错位;并且,该限位机构适用于微小电子元件,简单以封装尺寸区分的话需要限制在3*3mm以下,电子元件的尺寸越大,电子元件所允许承载体300和预温主体400之间的间隙越大,该间隙超过承载体300热膨胀量后基本不用考虑热变形问题。
以下对限位机构的形状和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限位组件200包括限位件220和紧固件230,紧固件230穿过限位件220与支撑座100连接;限位面210与承载体300抵接时,紧固件230的轴线与承载体300呈夹角设置。
具体地,请参见图1,限位组件200设置有两个,两个限位组件200沿支撑座10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紧固件230可设置为连接销或螺栓等,本实施例中,紧固件230设置为螺栓,螺栓穿过限位件220与支撑座100螺纹连接;拧紧螺栓时,螺栓推动限位件220向靠近承载体300的方向运动,使限位面210与承载体300抵接,拧松螺栓后取消限位件220对承载体300的作用力,方便对承载体300进行更换。限位面210与承载体300抵接时,螺栓的轴线与承载体300呈夹角设置,方便操作人员对螺栓进行拧紧或拧松;并且,因为螺栓的轴线与承载体300呈夹角设置,在拧紧螺栓时,螺栓推动限位件220沿着螺栓的轴线方向移动,在限位面210与承载体300抵接后,限位面210会对承载体300施加一个向下的力,将承载体300向下压,提高承载体300和预温主体400之间的结合紧密性。
支撑座100上设有与承载体300呈夹角设置的安装孔,紧固件230可拆卸连接于安装孔中。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安装孔设置为内螺纹孔,紧固件230设置为螺栓,螺栓穿过限位件220与内螺纹孔螺纹连接。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安装孔设置为销孔,紧固件230设置为连接销,连接销穿过限位件220与销孔连接的结构,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为安装孔的轴线与承载体300呈夹角设置,实现紧固件230与安装孔螺纹连接时,紧固件230的轴线与承载体300呈夹角设置,进而实现方便操作人员对螺栓进行拧紧或拧松;并且实现在拧紧螺栓时,螺栓推动限位件220沿着螺栓的轴线方向移动,在限位面210与承载体300抵接后,限位面210会对承载体300施加一个向下的力,将承载体300向下压,提高承载体300和预温主体400之间的结合紧密性。
支撑座100包括支撑件110和底座120;支撑件110设置有多个,多个支撑件110间隔设置于底座120,安装孔设置在支撑件110上,紧固件230穿过限位件220与支撑件110连接,实现限位组件200安装于支撑座100。
支撑件110包括主体111和限位凸起112;主体111安装于底座120,限位凸起112位于主体111远离底座120的一侧;紧固件230穿过限位件220与限位凸起112连接。
具体地,请参见图2,主体111设置为长方体,限位凸起112设置于主体111的上表面。较为优选地,限位凸起112和主体111一体成型,保证两者之间的配合精度和连接强度。更进一步地,主体111的两侧设有连接部114,螺栓穿过连接部114与底座120螺纹连接。连接部114的设置方便对螺栓进行安装实现主体111与底座120可拆卸连接,并且,连接部114设置有两个,提高了主体111的安装稳定性。限位件220安装于限位凸起112,避免在安装限位件220时,使用的工具与支撑件110之间产生干涉或碰撞,方便了限位件220与支撑件110的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限位凸起112与主体111呈夹角设置,且夹角设置为钝角,安装孔沿限位凸起112的厚度方向贯穿限位凸起112,且轴线与限位凸起112的上表面平行。
具体地,请参见图2,限位凸起112和主体111之间的夹角设置为钝角,安装孔的轴线与图2所示的限位凸起112右侧面垂直,且螺栓自右侧穿过限位件220与限位凸起112上设置的安装孔配合。
限位凸起112和主体111呈夹角设置且安装孔沿限位凸起112的厚度方向延伸,从而实现安装孔的轴线与主体111的上表面呈夹角设置,螺栓与安装孔配合时,螺栓的轴线与主体111的上表面呈夹角,进而方便对螺栓进行拧紧或拧松。限位件220与承载体300的接触始终为面接触,因限位凸起112与主体111呈夹角设置,且限位件220与限位凸起112连接,则限位件220与主体111呈夹角;在拧紧螺栓时,限位件220的运动为斜向平移,在与承载体300接触后,会有一个斜向下的力作用于承载体300上,将承载体300向下压,提高承载体300和预温主体400之间的结合紧密性。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限位凸起112与主体111呈夹角设置,且夹角设置为直角,安装孔沿限位凸起112的厚度方向贯穿限位凸起112,且安装孔的轴线与限位凸起112的上表面呈夹角设置。
限位凸起112远离主体111的一端设有限位槽113,限位件220插设于限位槽113内。
具体地,请参见图3,限位槽113设于限位凸起112的上端面,并沿限位凸起112的厚度方向贯穿限位凸起112。限位件220设有通孔,螺栓穿过通孔与安装孔螺纹连接,通孔的直径小于螺栓的螺帽的直径。在将限位件220安装于限位凸起112上时,限位件220插设于限位槽113内,避免限位件220沿限位凸起112的高度方向偏移,实现通孔和安装孔连通,方便螺栓穿过通孔与安装孔连接。
限位件220设有滑槽223,滑槽223与限位凸起112滑动配合紧固件230穿过滑槽223的侧壁与限位凸起112连接。
具体地,请参见图3,滑槽223沿限位件220的宽度方向贯穿限位件220,滑槽223的侧壁设有通孔,通孔的延伸方向与滑槽223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限位件220的宽度略小于限位槽113的宽度,将限位件220安装于限位槽113内时,限位件220的侧壁与限位槽113的侧壁抵接,在左右方向上对限位件220进行限位,使限位件220上的通孔与限位凸起112上的螺纹重合,方便安装螺栓。滑槽223的宽度大于限位凸起112的厚度,实现限位件220可相对限位凸起112滑动,进而实现对螺栓拧松时,限位面210不与承载体300接触,操作人员可对承载体300进行更换,螺栓拧紧时,限位面210可对承载体300进行限位。
限位件220包括滑块221和顶块222;滑块221设有滑槽223;顶块222设有限位面210,且安装于滑块221。
具体地,顶块222的一端与滑块221连接,另一端设有限位面210。本实施例中,顶块222的截面设置为圆形,滑块221的截面设置为方形,且顶块222的横截面积小于滑块221的横截面积。当然,顶块222的截面设置为其他的形状,例如方形等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顶块222的横截面积小于滑块221的横截面积,减小了限位件220与承载体300的接触面积,避免影响承载体300的导热性能。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温装置,包括了实施例一中述及的限位机构,因此,也具备了实施例一中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预温装置还包括承载体300和预温主体400,承载体300安装于预温主体400,限位机构的限位面210与承载体300的侧壁抵接。
具体地,请参见图4和图5,承载体300和预温主体400均设置为长方体。更进一步地,因为紫铜和铝具有较高导热率和较小的热膨胀系数,铝的硬度较紫铜高,因此预温主体400采用紫铜制成,可作为热源或冷源,承载体300采用铝制成。
承载体300用于放置电子元件,预温主体400作为热源或冷源对电子元件进行预温。限位机构的限位面210与承载体300的侧壁抵接,避免承载体300相对预温主体400旋转,且使承载体300因热胀冷缩变形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预温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定位销500,两个定位销500沿承载体300的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承载体300和预温主体400通过定位销500定位。
具体地,请参见图5,本实施例中,两个定位销500沿承载体30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当然,定位销500设置有其他的个数,例如三个、四个、或五个等,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然,承载体300和预温主体400通过定位凸起等结构进行定位的方式,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承载体300和预温主体400通过定位销500定位,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
预温装置还包括支撑条600和支撑脚700,支撑条600的一侧与预温主体400连接,另一侧与支撑脚700连接。
具体地,请参见图4和图5,支撑条600设置为长方体,且长度方向沿预温主体400的长度方向设置;同一个支撑条600与两个支撑脚700连接,且两个支撑脚700分别位于支撑条600的两端。更进一步地,支撑条600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条600沿预温主体40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支撑条600同时对预温主体400进行支撑,避免预温主体400歪斜,提高了预温主体400的稳定性。
支撑条600和支撑脚700配合实现对预温主体400的支撑;因为支撑条600设置为长方体,减小了支撑条600与预温主体400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预温主体400的热量浪费;因为支撑脚700将支撑条600支撑起来,预温主体400、支撑条600和支撑脚700之间形成腔室,避免预温主体400与其他配件接触,从而避免预温主体400的热量浪费。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测试分选机,包括了实施例二中述及的预温装置,因此,也具备了实施例二中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100)和至少两个限位组件(200),多个所述限位组件(200)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撑座(100);
所述限位组件(200)具有限位面(210),所述限位面(210)配置为与承载体(300)抵接,多个所述限位组件(200)的限位面(210)位于所述支撑座(100)的同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200)包括限位件(220)和紧固件(230),所述紧固件(230)穿过所述限位件(220)与所述支撑座(100)连接;
所述限位面(210)与所述承载体(300)抵接时,所述紧固件(230)的轴线与所述承载体(300)呈夹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00)上设有与所述承载体(300)呈夹角设置的安装孔,所述紧固件(230)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00)包括支撑件(110)和底座(120);
所述支撑件(110)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件(110)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120),
所述支撑件(110)设有所述安装孔,所述限位组件(200)安装于所述支撑件(1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10)包括主体(111)和限位凸起(112);
所述主体(111)安装于所述底座(120),所述限位凸起(112)位于所述主体(111)远离所述底座(120)的一侧;
所述紧固件(230)穿过所述限位件(220)与所述限位凸起(11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112)远离所述主体(111)的一端设有限位槽(113),所述限位件(220)插设于所述限位槽(113)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220)设有滑槽(223),所述滑槽(223)与所述限位凸起(112)滑动配合,所述紧固件(230)穿过所述滑槽(223)的侧壁与所述限位凸起(11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220)包括滑块(221)和顶块(222);
所述滑块(221)设有所述滑槽(223);
所述顶块(222)设有所述限位面(210),且安装于所述滑块(221)。
9.一种预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体(300)、预温主体(400)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限位机构;
所述承载体(300)安装于所述预温主体(400),所述限位机构的限位面(210)与所述承载体(300)的侧壁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温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定位销(500),两个所述定位销(500)沿所述承载体(300)的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承载体(300)和所述预温主体(400)通过所述定位销(500)定位。
11.一种测试分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预温装置。
CN202320057938.1U 2023-01-05 2023-01-05 限位机构、预温装置及测试分选机 Active CN219187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57938.1U CN219187764U (zh) 2023-01-05 2023-01-05 限位机构、预温装置及测试分选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57938.1U CN219187764U (zh) 2023-01-05 2023-01-05 限位机构、预温装置及测试分选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87764U true CN219187764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19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57938.1U Active CN219187764U (zh) 2023-01-05 2023-01-05 限位机构、预温装置及测试分选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877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93854B2 (en) Using a leaf spring to attach clamp plates with a heat sink to both sides of a component mounted on a printed circuit assembly
CN102500694A (zh) 一种模具镶块固定结构
CN219187764U (zh) 限位机构、预温装置及测试分选机
CN101621909A (zh) 散热装置
CN216433334U (zh) 膨胀力测试工装夹具
CN113172378B (zh) 一种薄板夹持固定装置
CN203926309U (zh) 一种用于钣金件定位安装的插片螺母
CN1987726A (zh) 计算机壳体
CN114346729A (zh) 一种快换式管接头加工装置
US9417015B2 (en) Heat exchanger backing plat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same
CN207062330U (zh) 一种履带板淬火夹具
CN216115789U (zh) 一种纵梁总成用检具
CN212601497U (zh) 减速器座加工用夹紧装置
CN205342531U (zh) 镗床工件夹具
CN112743371A (zh) 一种数控车床换刀机构
CN206165053U (zh) 一种锁紧条
CN220625684U (zh) 一种电芯振动测试工装
CN105921932A (zh) 定位夹紧工装
CN111687762A (zh) 快速调节的机械夹具
CN106304744A (zh) 一种锁紧条
CN220178642U (zh) 一种方坯辅助加工工装
CN219444833U (zh) 轴类夹具
CN210648351U (zh)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半加工的铆合模具
CN216303939U (zh) 一种防变形夹具
CN211053535U (zh) 一种用于快速组装三极管散热器的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