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72308U - 支撑装置和工程车辆 - Google Patents

支撑装置和工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72308U
CN219172308U CN202320155179.2U CN202320155179U CN219172308U CN 219172308 U CN219172308 U CN 219172308U CN 202320155179 U CN202320155179 U CN 202320155179U CN 219172308 U CN219172308 U CN 2191723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support
piece
accessory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5517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npu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5517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723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723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723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和工程车辆,支撑装置包括:固定架;支撑组件,设于固定架上,支撑组件包括支撑面,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待支撑件,待支撑件具有安装部;调节组件,设于支撑组件上,调节组件能够带动支撑组件的一部分运动,以使支撑面与安装部朝向支撑面的一侧面相接触。通过设置调节组件,且调节组件能够带动支撑组件的一部分运动,以通过安装部朝向支撑面的一侧面与支撑面相接触来提高支撑组件对待支撑件的支撑稳定性,防止待支撑件在与快换接头连接时发生晃动,进而便于待支撑件与快换接头进行快速连接,且还能够有效减少安装步骤,提高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支撑装置和工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重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和一种工程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破拆消防车包括依次相连的臂架、快换接头和属具,通过属具进行施工作业,当作业结束或暂停作业时,一般需要通过臂架将属具放置在车上的支撑架上,由于制造误差,属具上的耳板与支撑架有间隙。
相关技术中在左右耳板上垫垫板,以减小或消除属具耳板与支撑架之间的间隙。然而,耳板垫完垫板后,耳板与支撑架成一定夹角,属于线面接触,属具容易左右摇晃,需要在耳板底部焊接楔块,返工困难,影响装配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辆。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用于工程车辆,支撑装置包括:固定架;支撑组件,设于固定架上,支撑组件包括支撑面,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待支撑件,待支撑件具有安装部;调节组件,设于支撑组件上,调节组件能够带动支撑组件的一部分运动,以使支撑面与安装部朝向支撑面的一侧面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包括固定架、支撑组件和调节组件,具体而言,支撑组件设置在固定架上,具体地,固定架固定安装在工程车辆的车本体上,当将待支撑件放置在支撑组件上时,能够对待支撑件进行支撑。
支撑组件包括支撑面,待支撑件具有安装部,将待支撑件放置在支撑组件上时,待支撑件的安装部与支撑面相接触,以实现对待支撑件的支撑。
能够理解的是,由于制造误差,将属具放置在支撑架上时,属具的耳板与支撑架之间具有间隙,属具易发生晃动,相关技术中在属具的耳板与支撑架之间垫上垫板,以减小或消除耳板与支撑架之间的间隙。但垫完垫板后,耳板与支撑架属于线面接触,属具依然易发生晃动,支撑稳定性差,不便于与快换接头进行快速连接。
通过设置调节组件,且调节组件能够带动支撑组件的一部分运动,以通过安装部朝向支撑面的一侧面与支撑面相接触来提高支撑组件对待支撑件的支撑稳定性,防止待支撑件在与快换接头连接时发生晃动,进而便于待支撑件与快换接头进行快速连接,且还能够有效减少安装步骤,提高装配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装置可用于支撑属具,即待支撑件为属具,具体地,属具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液压剪或铲斗等作业工具。
可以理解的是,破拆消防车包括连接车本体的臂架,臂架连接快换接头,快换接头可拆卸地连接属具,可利用属具进行工程作业。当作业结束或暂停作业时,可通过臂架带动属具移动,以将属具放置在支撑装置上,进而利用支撑装置对属具进行支撑。
当需要属具进行再次作业时,臂架带动快换接头与属具进行连接,能够理解的是,属具的安装部与支撑组件的支撑面之间由于制造误差往往具有一定间隙,导致属具相对于支撑组件发生晃动,不便于快换接头与属具进行快速连接。通过调节组件带动支撑组件的一部分运动,使支撑面与属具的安装部朝向支撑面的一侧面相接触,提高支撑组件对待支撑件的支撑稳定性,防止待支撑件在与快换接头连接时发生晃动,进而便于待支撑件与快换接头进行快速连接。
另外,还可通过调节组件带动支撑组件的一部分运动来调节支撑面对属具的支撑角度,具体地,使支撑面对属具的支撑角度与快换接头的倾斜角度保持一致,能够进一步便于快换接头与属具进行快速连接,提高安装和消防作业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一支撑件包括两个支撑部,每个支撑部上设有支撑面,两个支撑部沿水平方向分布,属具包括两个安装部,属具穿过两个支撑部之间形成的避让空间,通过调节组件带动第一支撑件运动,即调整属具左右两侧支撑面分别对左右两侧安装部的支撑高度,进而调整支撑面对属具的支撑角度。
详细地,调节组件在带动支撑组件的一部分运动时,可以带动支撑面向远离或靠近安装部的方向运动,举例地,当支撑面向靠近安装部的方向运动时,支撑面与安装部朝向支撑面的一侧面相接触,还可继续推动安装部向远离固定架的一侧运动;当支撑面向远离安装部的方向运动时,支撑面的至少一部分与安装部朝向支撑面的一侧面脱离接触,安装部由于重力向固定架所在的一侧运动。此外,还可对支撑面进行左右以及前后等多个方向的调节。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支撑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种可能的技术方案中,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其中,支撑面设于第一支撑件上,第二支撑件与固定架相连,第一支撑件可活动地设于第二支撑件上,调节组件与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相连。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具体而言,支撑面设置在第一支撑件上,第二支撑件与固定架连接,第一支撑件设置在第二支撑件背离固定架的一侧,且第一支撑件能够相对于第二支撑件运动。
调节组件与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连接,从而使得调节组件能够带动第一支撑件相对于第二支撑件运动,以使第一支撑件上的支撑面与安装部朝向支撑面的一侧面相接触。提高支撑组件对待支撑件的支撑稳定性,防止待支撑件在与快换接头连接时发生晃动,进而便于待支撑件与快换接头进行快速连接,且还能够有效减少安装步骤,提高装配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能够驱动调节组件运动,进而通过调节组件带动第一支撑件相对于第二支撑件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支撑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部,至少两个支撑部之间设有避让空间,避让空间供待支撑件穿过。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第一支撑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部,具体地,至少两个支撑部可以间隔设置,从而使得至少两个支撑部之间形成避让空间。此外,至少两个支撑部可以相连,至少两个支撑部之间设置有避让空间。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将待支撑件放置在支撑装置上时,待支撑架穿过避让空间。
也就是说,至少两个支撑部分别位于待支撑件的两侧,从而可平衡支撑装置的支撑力,实现对待支撑件有效支撑的同时,延长支撑装置的使用寿命。此外,待支撑件穿过避让空间,因此,可对待支撑件进行限位,降低工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待支撑件从支撑装置上脱落的风险。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支撑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部,相应支撑面则至少两个,即每个支撑部上设置一个支撑面,此外,对应待支撑件的安装部有至少两个,每个安装部与一个支撑面相接触。
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支撑部沿水平方向分布,相应属具包括至少两个安装部,通过调节组件带动第一支撑件运动,即调整每个支撑面分别对每个安装部的支撑高度,进而调整支撑面对属具的支撑角度。
在一种可能的技术方案中,支撑组件还包括定位部,定位部设于第一支撑件,并位于支撑面上,定位部用于与安装部相配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支撑组件还包括定位部,具体而言,定位部设置在第一支撑件上,且定位部位于支撑面上,定位部能够与安装部相配合,从而在放置待支撑件时能够对待支撑件进行定位,实现待支撑件的快速放置,进而提升具有该支撑装置的工程车辆的作业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安装部上设有定位孔,定位部能够穿过定位孔。具体地,当将待支撑件放置在支撑装置上时,定位部穿过安装部上的定位孔进行定位,实现待支撑件的快速放置。
此外,当将待支撑件放置在支撑装置上时,通过安装部与定位部的配合,还可以对待支撑件进行限位,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待支撑件从支撑装置上脱落的风险,提高待支撑件放置在支撑装置上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一支撑件的数量为两个,每个第一支撑件上设置一个定位部,可进一步实现对待支撑件放置时的快速定位。
在一种可能的技术方案中,调节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调节件,至少一个调节件设于第二支撑件上,并与第一支撑件背离支撑面的一侧相连,至少一个调节件能够带动第一支撑件向远离或靠近第二支撑件的方向运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调节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调节件,具体而言,至少一个调节件设置在第二支撑件上,且至少一个调节件与第一支撑件背离支撑面的一侧连接,也就是说,至少一个调节件位于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
至少一个调节件能够带动第一支撑件向远离或靠近第二支撑件的方向运动,能够理解的是,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沿高度方向排布,也就是说,至少一个调节件能够带动第一支撑件在高度方向上移动。
通过至少一个调节件带动第一支撑件运动,以使安装部朝向支撑面的一侧面与支撑面相接触,即通过面面接触实现对待支撑件的有效支撑,防止待支撑件发生晃动的同时,便于待支撑件与快换接头进行快速连接,且还能够有效减少安装步骤,提高装配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调节件可以为油缸,即通过油缸带动第一支撑件运动。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技术方案中,调节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调节件间隔分布。
在该技术方案中,调节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调节件间隔分布,从而能够通过多个调节件对第一支撑件的多个位置进行同时调节,提高调节速度,进而使支撑面与安装部朝向支撑面的一侧面快速接触,便于快换接头与待支撑件进行快速连接,进而提高具有该支撑装置的工程车辆的作业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的数量为两个,因此,可在每个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之间设置多个调节件,以进一步提高调节速度和调节效果,进而通过面面接触实现对待支撑件的有效支撑,防止待支撑件发生晃动的同时,便于待支撑件与快换接头进行快速连接,且还能够有效减少安装步骤,提高装配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支撑件背离支撑面的一侧设有调节槽;每个调节件包括连接座和连接杆,其中,连接座设于第二支撑件上,连接杆的第一端与连接座活动连接,连接杆的第二端插入调节槽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每个调节件包括连接座和连接杆,具体而言,连接座设置在第二支撑件上,连接杆的一端与连接座活动连接,另一端插入调节槽内,能够理解的是,连接杆能够相对于连接座运动,进而带动第一支撑件运动,以使第一支撑件上的支撑面与安装部朝向支撑面的一侧面相接触,便于与快换接头相连,提高工程车辆的安装效率和作业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调节件为油缸,其中连接座为油缸座,连接杆为油缸杆,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油缸杆能够相对于油缸座运动,油缸杆与第一支撑件连接,从而带动第一支撑件运动。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值得说明的是,当调节件的数量为多个时,调节槽的数量为一一对应的多个。
在一种可能的技术方案中,连接杆的第二端的外表面包括球面,调节槽与连接杆的第二端相适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杆的第二端的外表面包括球面,且调节槽与连接杆的第二端相适配,也就是说,调节槽的内壁面包括球面,从而在通过连接杆进行第一支撑件高度方向调节支撑面的同时,还可对第一支撑件的多个方向进行调节,具体地,可进行上下、左右以及前后等多个方向的调节,从而使得支撑面与安装部朝向支撑面的一侧面能够充分接触,确保支撑装置对待支撑件进行有效支撑的同时,实现快速调节,进而提高工程车辆的施工作业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调节件的数量为多个,每个连接杆的第二端均包括球面,进一步实现第一支撑件多个方向的调节。
在一种可能的技术方案中,第二支撑件设有避让通孔,避让通孔供待支撑件穿过。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支撑件上设置有避让通孔,放置待支撑件时,待支撑件穿过避让通孔,可进一步对待支撑件进行限位,进一步降低工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支撑装置上脱落的风险。
此外,待支撑件放置在支撑装置上时,待支撑件穿过避让通孔,可减小待支撑件放置时整体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待支撑件放置在支撑装置上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支撑件朝向第二支撑件的一侧设有凸出部;支撑装置还包括支撑柱,支撑柱设于第二支撑件上,支撑柱上设有支撑槽,凸出部可活动地插入支撑槽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支撑装置还包括支撑柱,具体而言支撑柱设置在第二支撑件上,具体地,支撑柱设置在第二支撑件朝向第一支撑件的一侧,且支撑柱上设置有支撑槽,第一支撑件上设置有凸出部,其中,凸出部能够插入或移出支撑槽内。
当将待支撑件放置在支撑装置上时,通过凸出部与支撑槽的配合,进一步提高支撑装置对待支撑件的支撑效果,进一步降低工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待支撑件从支撑装置上脱落的风险,提高支撑装置对待支撑件支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调节组件包括多个油缸,当属具结束作业或暂停作业时,将属具置在支撑装置上,多个油缸带动第一支撑件运动,以使第一支撑件上的凸出部与支撑槽更好地配合,调节完成后,多个油缸收回至初始状态,由于属具一般为重量较大的结构件,可避免利用多个油缸支撑属具而降低多个油缸的使用寿命,利用凸出部与支撑槽的配合实现对属具的有效支撑。
当需要属具进行再次作业时,多个油缸推动第一支撑件向远离第二支撑件的一侧运动,同时,凸出部部分或全部移出支撑槽,多个油缸调整第一支撑件各个位置的高度,以使支撑面与安装部朝向支撑面的一侧面相接触,便于快换接头与属具快速连接,提高作业效率和安装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支撑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部时,支撑柱的数量可以与支撑部的数量相同,也可以大于支撑部的数量,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辆,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支撑装置,因而具备该支撑装置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工程车辆还包括车本体和属具,其中,车本体与固定架相连,属具可拆卸地设于车本体上,属具可取放地设于支撑组件上,属具包括安装部,在属具放置于支撑组件的状态下,安装部与支撑组件的定位部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程车辆包括支撑装置、车本体和属具,具体而言,固定架与车本体连接,在车本体行驶时,可带动支撑装置移动。
属具可拆卸地设置在车本体上,具体地,工程车辆还包括臂架和快换接头,臂架的一端与车本体相连,臂架的另一端与快换接头连接,快换接头与属具可拆卸地连接,可利用属具进行工程作业。
详细地,当作业结束或暂停作业时,可通过臂架带动属具移动,以将属具放置在支撑装置上,进而利用支撑装置对属具进行支撑。
当需要属具进行再次作业时,臂架带动快换接头与属具进行连接,能够理解的是,属具的安装部与支撑组件的支撑面之间由于制造误差往往具有一定间隙,导致属具相对于支撑组件发生晃动,不便于快换接头与属具进行快速连接。
通过调节组件带动支撑组件的一部分运动,使支撑面与属具的安装部朝向支撑面的一侧面相接触,提高支撑组件对待支撑件的支撑稳定性,防止待支撑件在与快换接头连接时发生晃动,进而便于快换接头与属具进行快速连接,提高安装和作业效率。
当将属具放置在支撑组件上时,定位部能够与安装部相配合,从而在放置属具时能够对属具进行定位,实现属具的快速放置,进而提升具有还支撑装置的工程车辆的作业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安装部上设有定位孔,定位部能够穿过定位孔。具体地,当将属具放置在支撑装置上时,定位部穿过安装部上的定位孔进行定位,实现属具的快速放置。
在一实施例中,工程车辆包括但不限于破拆消防车、挖掘机、叉车等重型机械车辆。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特别适用于具有长臂的破拆消防车,由于长臂的属具在进行快换抓取和放置时,容易存在对不准的问题,本申请的方案对于长臂的车辆而言技术效果较为显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6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支撑装置,110固定架,121第一支撑件,122第二支撑件,123支撑面,124定位部,125调节槽,126避让通孔,127凸出部,128支撑柱,129支撑槽,130调节组件,131调节件,1311连接座,1312连接杆,200属具,210安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100和工程车辆。
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提出了一种支撑装置100,用于工程车辆,支撑装置100包括:固定架110;支撑组件,设于固定架110上,支撑组件包括支撑面123,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待支撑件,待支撑件具有安装部210;调节组件130,设于支撑组件上,调节组件130能够带动支撑组件的一部分运动,以使支撑面123与安装部210朝向支撑面123的一侧面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100包括固定架110、支撑组件和调节组件130,具体而言,支撑组件设置在固定架110上,具体地,固定架110固定安装在工程车辆的车本体上,当将待支撑件放置在支撑组件上时,能够对待支撑件进行支撑。
支撑组件包括支撑面123,待支撑件具有安装部210,将待支撑件放置在支撑组件上时,待支撑件的安装部210与支撑面123相接触,以实现对待支撑件的支撑。
能够理解的是,由于制造误差,将属具200放置在支撑架上时,属具200的耳板与支撑架之间具有间隙,属具200易发生晃动,相关技术中在属具200的耳板与支撑架之间垫上垫板,以减小或消除耳板与支撑架之间的间隙。但垫完垫板后,耳板与支撑架属于线面接触,属具200依然易发生晃动,支撑稳定性差,不便于与快换接头进行快速连接。
通过设置调节组件130,且调节组件130能够带动支撑组件的一部分运动,以通过安装部210朝向支撑面123的一侧面与支撑面123相接触来提高支撑组件对待支撑件的支撑稳定性,防止待支撑件在与快换接头连接时发生晃动,进而便于待支撑件与快换接头进行快速连接,且还能够有效减少安装步骤,提高装配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装置100可用于支撑属具200,即待支撑件为属具200,具体地,属具2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液压剪或铲斗等作业工具。
可以理解的是,破拆消防车包括连接车本体的臂架,臂架连接快换接头,快换接头可拆卸地连接属具200,可利用属具200进行工程作业。当作业结束或暂停作业时,可通过臂架带动属具200移动,以将属具200放置在支撑装置100上,进而利用支撑装置100对属具200进行支撑。
当需要属具200进行再次作业时,臂架带动快换接头与属具200进行连接,能够理解的是,属具200的安装部210与支撑组件的支撑面123之间由于制造误差往往具有一定间隙,导致属具相对于支撑组件发生晃动,不便于快换接头与属具进行快速连接。通过调节组件130带动支撑组件的一部分运动,使支撑面123与属具200的安装部210朝向支撑面123的一侧面相接触,提高支撑组件对待支撑件的支撑稳定性,防止待支撑件在与快换接头连接时发生晃动,进而便于待支撑件与快换接头进行快速连接。
另外,还可通过调节组件130带动支撑组件的一部分运动来调节支撑面123对属具的支撑角度,具体地,使支撑面123对属具的支撑角度与快换接头的倾斜角度保持一致,能够进一步便于快换接头与属具200进行快速连接,提高安装和消防作业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121,第一支撑件121包括两个支撑部,每个支撑部上设有支撑面123,两个支撑部沿水平方向分布,属具包括两个安装部210,属具穿过两个支撑部之间形成的避让空间,通过调节组件130带动第一支撑件121运动,即调整属具左右两侧支撑面123分别对左右两侧安装部210的支撑高度,进而调整支撑面123对属具的支撑角度。
详细地,调节组件130在带动支撑组件的一部分运动时,可以带动支撑面123向远离或靠近安装部210的方向运动,举例地,当支撑面123向靠近安装部210的方向运动时,支撑面123与安装部210朝向支撑面123的一侧面相接触,还可继续推动安装部210向远离固定架110的一侧运动;当支撑面123向远离安装部210的方向运动时,支撑面123的至少一部分与安装部210朝向支撑面123的一侧面脱离接触,安装部210由于重力向固定架110所在的一侧运动。此外,还可对支撑面123进行左右以及前后等多个方向的调节。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121和第二支撑件122,其中,支撑面123设于第一支撑件121上,第二支撑件122与固定架110相连,第一支撑件121可活动地设于第二支撑件122上,调节组件130与第一支撑件121和第二支撑件122相连。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121和第二支撑件122,具体而言,支撑面123设置在第一支撑件121上,第二支撑件122与固定架110连接,第一支撑件121设置在第二支撑件122背离固定架110的一侧,且第一支撑件121能够相对于第二支撑件122运动。
调节组件130与第一支撑件121和第二支撑件122连接,从而使得调节组件130能够带动第一支撑件121相对于第二支撑件122运动,以使第一支撑件121上的支撑面123与安装部210朝向支撑面123的一侧面相接触。提高支撑组件对待支撑件的支撑稳定性,防止待支撑件在与快换接头连接时发生晃动,进而便于待支撑件与快换接头进行快速连接,且还能够有效减少安装步骤,提高装配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装置100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能够驱动调节组件130运动,进而通过调节组件130带动第一支撑件121相对于第二支撑件122运动。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一支撑件121包括至少两个支撑部,至少两个支撑部之间设有避让空间,避让空间供待支撑件穿过。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第一支撑件121包括至少两个支撑部,具体地,至少两个支撑部可以间隔设置,从而使得至少两个支撑部之间形成避让空间。此外,至少两个支撑部可以相连,至少两个支撑部之间设置有避让空间。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将待支撑件放置在支撑装置100上时,待支撑架穿过避让空间。
也就是说,至少两个支撑部分别位于待支撑件的两侧,从而可平衡支撑装置100的支撑力,实现对待支撑件有效支撑的同时,延长支撑装置100的使用寿命。此外,待支撑件穿过避让空间,因此,可对待支撑件进行限位,降低工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待支撑件从支撑装置100上脱落的风险。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支撑件121包括至少两个支撑部,相应支撑面123则至少两个,即每个支撑部上设置一个支撑面123,此外,对应待支撑件的安装部210有至少两个,每个安装部210与一个支撑面123相接触。
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支撑部沿水平方向分布,相应属具包括至少两个安装部210,通过调节组件130带动第一支撑件121运动,即调整每个支撑面123分别对每个安装部210的支撑高度,进而调整支撑面123对属具的支撑角度。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支撑组件还包括定位部124,定位部124设于第一支撑件121,并位于支撑面123上,定位部124用于与安装部210相配合。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支撑组件还包括定位部124,具体而言,定位部124设置在第一支撑件121上,且定位部124位于支撑面123上,定位部124能够与安装部210相配合,从而在放置待支撑件时能够对待支撑件进行定位,实现待支撑件的快速放置,进而提升具有该支撑装置100的工程车辆的作业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安装部210上设有定位孔,定位部124能够穿过定位孔。具体地,当将待支撑件放置在支撑装置100上时,定位部124穿过安装部210上的定位孔进行定位,实现待支撑件的快速放置。
此外,当将待支撑件放置在支撑装置100上时,通过安装部210与定位部124的配合,还可以对待支撑件进行限位,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待支撑件从支撑装置100上脱落的风险,提高待支撑件放置在支撑装置100上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一支撑件121的数量为两个,每个第一支撑件121上设置一个定位部124,可进一步实现对待支撑件放置时的快速定位。
如图1、图2、图3和图6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调节组件130包括至少一个调节件131,至少一个调节件131设于第二支撑件122上,并与第一支撑件121背离支撑面123的一侧相连,至少一个调节件131能够带动第一支撑件121向远离或靠近第二支撑件122的方向运动。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调节组件130包括至少一个调节件131,具体而言,至少一个调节件131设置在第二支撑件122上,且至少一个调节件131与第一支撑件121背离支撑面123的一侧连接,也就是说,至少一个调节件131位于第一支撑件121和第二支撑件122之间。
至少一个调节件131能够带动第一支撑件121向远离或靠近第二支撑件122的方向运动,能够理解的是,第一支撑件121和第二支撑件122沿高度方向排布,也就是说,至少一个调节件131能够带动第一支撑件121在高度方向上移动。
通过至少一个调节件131带动第一支撑件121运动,以使安装部210朝向支撑面123的一侧面与支撑面123相接触,即通过面面接触实现对待支撑件的有效支撑,防止待支撑件发生晃动的同时,便于待支撑件与快换接头进行快速连接,且还能够有效减少安装步骤,提高装配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调节件131为油缸,即通过油缸带动第一支撑件121运动。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调节件13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调节件131间隔分布。
在该实施例中,调节件131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调节件131间隔分布,从而能够通过多个调节件131对第一支撑件121的多个位置进行同时调节,提高调节速度,进而使支撑面123与安装部210朝向支撑面123的一侧面快速接触,便于快换接头与待支撑件进行快速连接,进而提高具有该支撑装置100的工程车辆的作业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21的数量为两个,因此,可在每个第一支撑件121与第二支撑件122之间设置多个调节件131,以进一步提高调节速度和调节效果,进而通过面面接触实现对待支撑件的有效支撑,防止待支撑件发生晃动的同时,便于待支撑件与快换接头进行快速连接,且还能够有效减少安装步骤,提高装配效率。
如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一支撑件121背离支撑面123的一侧设有调节槽125;每个调节件131包括连接座1311和连接杆1312,其中,连接座1311设于第二支撑件122上,连接杆1312的第一端与连接座1311活动连接,连接杆1312的第二端插入调节槽125内。
在该实施例中,每个调节件131包括连接座1311和连接杆1312,具体而言,连接座1311设置在第二支撑件122上,连接杆1312的一端与连接座1311活动连接,另一端插入调节槽125内,能够理解的是,连接杆1312能够相对于连接座1311运动,进而带动第一支撑件121运动,以使第一支撑件121上的支撑面123与安装部210朝向支撑面123的一侧面相接触,便于与快换接头相连,提高工程车辆的安装效率和作业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调节件131为油缸,其中连接座1311为油缸座,连接杆1312为油缸杆,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油缸杆能够相对于油缸座运动,油缸杆与第一支撑件121连接,从而带动第一支撑件121运动。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值得说明的是,当调节件131的数量为多个时,调节槽125的数量为一一对应的多个。
如图6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连接杆1312的第二端的外表面包括球面,调节槽125与连接杆1312的第二端相适配。
在该实施例中,连接杆1312的第二端的外表面包括球面,且调节槽125与连接杆1312的第二端相适配,也就是说,调节槽125的内壁面包括球面,从而在通过连接杆1312进行第一支撑件121高度方向调节支撑面123的同时,还可对第一支撑件121的多个方向进行调节,具体地,可进行上下、左右以及前后等多个方向的调节,从而使得支撑面123与安装部210朝向支撑面123的一侧面能够充分接触,确保支撑装置100对待支撑件进行有效支撑的同时,实现快速调节,进而提高工程车辆的施工作业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调节件131的数量为多个,每个连接杆1312的第二端均包括球面,进一步实现第一支撑件121多个方向的调节。
如图5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二支撑件122设有避让通孔126,避让通孔126供待支撑件穿过。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支撑件122上设置有避让通孔126,放置待支撑件时,待支撑件穿过避让通孔126,可进一步对待支撑件进行限位,进一步降低工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支撑装置100上脱落的风险。
此外,待支撑件放置在支撑装置100上时,待支撑件穿过避让通孔126,可减小待支撑件放置时整体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待支撑件放置在支撑装置100上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如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一支撑件121朝向第二支撑件122的一侧设有凸出部127;支撑装置100还包括支撑柱128,支撑柱128设于第二支撑件122上,支撑柱128上设有支撑槽129,凸出部127可活动地插入支撑槽129内。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支撑装置100还包括支撑柱128,具体而言支撑柱128设置在第二支撑件122上,具体地,支撑柱128设置在第二支撑件122朝向第一支撑件121的一侧,且支撑柱128上设置有支撑槽129,第一支撑件121上设置有凸出部127,其中,凸出部127能够插入或移出支撑槽129内。
当将待支撑件放置在支撑装置100上时,通过凸出部127与支撑槽129的配合,进一步提高支撑装置100对待支撑件的支撑效果,进一步降低工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待支撑件从支撑装置100上脱落的风险,提高支撑装置100对待支撑件支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调节组件130包括多个油缸,当属具200结束作业或暂停作业时,将属具200置在支撑装置100上,多个油缸带动第一支撑件121运动,以使第一支撑件121上的凸出部127与支撑槽129更好地配合,调节完成后,多个油缸收回至初始状态,由于属具200一般为重量较大的结构件,可避免利用多个油缸支撑属具200而降低多个油缸的使用寿命,利用凸出部127与支撑槽129的配合实现对属具200的有效支撑。
当需要属具200进行再次作业时,多个油缸推动第一支撑件121向远离第二支撑件122的一侧运动,同时,凸出部127部分或全部移出支撑槽129,多个油缸调整第一支撑件121各个位置的高度,以使支撑面123与安装部210朝向支撑面123的一侧面相接触,便于快换接头与属具200快速连接,提高作业效率和安装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支撑件121包括至少两个支撑部时,支撑柱128的数量可以与支撑部的数量相同,也可以大于支撑部的数量,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辆,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案提供的支撑装置100,因而具备该支撑装置100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工程车辆还包括车本体和属具200,其中,车本体与固定架110相连,属具200可拆卸地设于车本体上,属具200可取放地设于支撑组件上,属具200包括安装部210,在属具200放置于支撑组件的状态下,安装部210与支撑组件的定位部124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程车辆包括支撑装置100、车本体和属具200,具体而言,固定架110与车本体连接,在车本体行驶时,可带动支撑装置100移动。
属具200可拆卸地设置在车本体上,具体地,工程车辆还包括臂架和快换接头,臂架的一端与车本体相连,臂架的另一端与快换接头连接,快换接头与属具200可拆卸地连接,可利用属具200进行工程作业。
详细地,当作业结束或暂停作业时,可通过臂架带动属具200移动,以将属具200放置在支撑装置100上,进而利用支撑装置100对属具200进行支撑。
当需要属具200进行再次作业时,臂架带动快换接头与属具200进行连接,能够理解的是,属具200的安装部210与支撑组件的支撑面123之间由于制造误差往往具有一定间隙,导致属具相对于支撑组件发生晃动,不便于快换接头与属具进行快速连接。
通过调节组件130带动支撑组件的一部分运动,使支撑面123与属具200的安装部210朝向支撑面123的一侧面相接触,提高支撑组件对待支撑件的支撑稳定性,防止待支撑件在与快换接头连接时发生晃动,进而便于快换接头与属具200进行快速连接,提高安装和作业效率。
当将属具200放置在支撑组件上时,定位部124能够与安装部210相配合,从而在放置属具200时能够对属具200进行定位,实现属具200的快速放置,进而提升具有还支撑装置100的工程车辆的作业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安装部210上设有定位孔,定位部124能够穿过定位孔。具体地,当将属具200放置在支撑装置100上时,定位部124穿过安装部210上的定位孔进行定位,实现属具200的快速放置。
在一实施例中,工程车辆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破拆消防车、挖掘机、叉车等重型机械车辆。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特别适用于具有长臂的破拆消防车,由于长臂的属具在进行快换抓取和放置时,容易存在对不准的问题,本申请的方案对于长臂的车辆而言技术效果较为显著。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支撑装置,用于工程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架;
支撑组件,设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面,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待支撑件,所述待支撑件具有安装部;
调节组件,设于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调节组件能够带动所述支撑组件的一部分运动,以使所述支撑面与所述安装部朝向所述支撑面的一侧面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第一支撑件,所述支撑面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上;
第二支撑件,与所述固定架相连,所述第一支撑件可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上,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部,至少两个所述支撑部之间设有避让空间,所述避让空间供所述待支撑件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
定位部,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并位于所述支撑面上,所述定位部用于与所述安装部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至少一个调节件,设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上,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背离所述支撑面的一侧相连,至少一个所述调节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支撑件向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方向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调节件间隔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件背离所述支撑面的一侧设有调节槽;
每个所述调节件包括:
连接座,设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上;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座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插入所述调节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的外表面包括球面,所述调节槽与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相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撑件设有避让通孔,所述避让通孔供所述待支撑件穿过。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件朝向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侧设有凸出部;
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
支撑柱,设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上,所述支撑柱上设有支撑槽,所述凸出部可活动地插入所述支撑槽内。
11.一种工程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
车本体,与所述固定架相连;
属具,可拆卸地设于所述车本体上,所述属具可取放地设于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属具包括安装部,在所述属具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的状态下,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支撑组件的定位部相配合。
CN202320155179.2U 2023-02-08 2023-02-08 支撑装置和工程车辆 Active CN2191723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55179.2U CN219172308U (zh) 2023-02-08 2023-02-08 支撑装置和工程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55179.2U CN219172308U (zh) 2023-02-08 2023-02-08 支撑装置和工程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72308U true CN219172308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68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55179.2U Active CN219172308U (zh) 2023-02-08 2023-02-08 支撑装置和工程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723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65594A (en) Device for detachably mounting a work member to construction equipment
US10407283B2 (en) Moving device for counterweight
EP2743407B1 (en) Construction machine
JP5516658B2 (ja) コンプレッサ取付用ブラケッ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建設機械
JP2006044948A (ja) 建設機械のカウンタウエイト装置
CN219172308U (zh) 支撑装置和工程车辆
CN212390042U (zh) 一种工程质量监理平台
CN210789942U (zh) 一种具有可翻转夹具平台的自动锁螺丝机
CA1055990A (en) Platform-operator tilting resilient mounting for earthmoving vehicles
JPWO2008023428A1 (ja) 工作機械用主軸バランサの取付構造
KR20110111681A (ko) 평판다짐기
JP2008265360A (ja) 建設機械におけるバッテリ台座の固定構造
CN112681426B (zh) 一种防晃装置及双轮铣槽机
JP7547686B2 (ja) 作業機
CN211106927U (zh) 一种组合式发动机悬置结构及矿山机械车
JP2018009416A (ja) 建設機械におけるエンジン支持方法およびエンジン支持構造
CN218085052U (zh) 安装支架、安装结构和工程机械
EP3530816B1 (en) Hydraulic shovel
CN217095552U (zh) 航空发动机叶片蜡型制壳淋砂装置
CN220703080U (zh) 配重连接机构及作业机械
CN210768610U (zh) 一种锚固旋喷钻机的夹具锁紧装置
CN112415308B (zh) 一种电熨斗夹具结构及电熨斗测试装置
JP2007186926A (ja) 建設機械
CN220334467U (zh) 一种建筑升降机用组装式附墙装置
CN210127029U (zh) 一种用于高位物流输送设备的吊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0

Address after: Room 4B59, No. 11 Huatong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102200

Patentee after: Beijing Sanpu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410100 31 industrial city, Changsha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nan

Patentee before: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