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63833U - 检查用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检查用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63833U
CN219163833U CN202223026985.4U CN202223026985U CN219163833U CN 219163833 U CN219163833 U CN 219163833U CN 202223026985 U CN202223026985 U CN 202223026985U CN 219163833 U CN219163833 U CN 2191638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inspection
plunger
down direction
insulating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2698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池田法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638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638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高高频信号的检查精度。在检查用连接器与连接器连接时,检查用连接器位于连接器的上方。柱塞具有柱塞下表面。通过探测器从柱塞下表面向下方突出,在检查用连接器与连接器连接时,探测器与连接器信号端子接触。绝缘性支承部件的下端位于比柱塞下表面靠下方,并且位于比探测器的下端靠上方。限位器具有接触部,该接触部位于比柱塞下表面靠下方。在检查用连接器与连接器连接时,接触部从上方与连接器接触,从而柱塞下表面不与上述连接器接触。

Description

检查用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高频信号的测定的检查用连接器。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与检查用连接器相关的实用新型,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探测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探测器具备中心导体、外筒、第一衬套以及第二衬套。外筒具有圆筒形状,该圆筒形状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中心导体在外筒内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衬套设置于外筒的下端附近。第一衬套支承于外筒,并且支承中心导体。第二衬套设置于外筒的上端附近。第二衬套支承于外筒,并且支承中止导体。由此,外筒与中心导体绝缘。对中心导体施加高频信号。外筒与接地电位连接。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6/72193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探测器中,迫切期望提高高频信号的检查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高频信号的检查精度的检查用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的检查用连接器是与包含连接器接地端子、连接器信号端子以及连接器主体的连接器连接的检查用连接器,
上述连接器接地端子以及上述连接器信号端子被上述连接器主体保持为在左右方向上排列,
上述检查用连接器具备:
探测器,被传送高频信号,并且沿上下方向延伸;
绝缘性支承部件,在上下方向上观察,具有包围上述探测器的周围的环形形状;
柱塞,连接接地电位,并且保持上述绝缘性支承部件;以及
限位器,
在上述检查用连接器与上述连接器连接时,上述检查用连接器位于上述连接器的上方,
上述柱塞具有柱塞下表面,
通过上述探测器从上述柱塞下表面向下方突出,在上述检查用连接器与上述连接器连接时,上述探测器与上述连接器信号端子接触,
上述绝缘性支承部件的下端位于比上述柱塞下表面靠下方,并且,位于比上述探测器的下端靠上方,
上述限位器具有接触部,上述接触部位于比上述柱塞下表面靠下方,
在上述检查用连接器与上述连接器连接时,上述接触部从上方与上述连接器接触,从而上述柱塞下表面不与上述连接器接触。
以下,对本说明书中的用语的定义进行说明。在本说明书中,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轴、部件不一定仅表示与前后方向平行的轴、部件。所谓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轴、部件是相对于前后方向在±45°的范围内倾斜的轴、部件。同样地,所谓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轴、部件是相对于上下方向在±45°的范围内倾斜的轴、部件。所谓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部件是相对于左右方向在±45°的范围内倾斜的轴、部件。
以下,对本说明书中的部件的位置关系进行定义。第一部件至第三部件是检查用单元的结构。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在前后方向上排列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表示以下的状态。当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方向上观察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时,是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双方配置在表示前后方向的任意的直线上的状态。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在上下方向上观察时在前后方向上排列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表示以下的状态。当在上下方向上观察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时,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双方配置在表示前后方向的任意的直线上。在该情况下,若从与上下方向不同的左右方向观察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则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中的任意一方也可以不配置在表示前后方向的任意的直线上。此外,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也可以接触。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也可以分离。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也可以存在第三部件。该定义也可应用于前后方向以外的方向。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第一部件配置在第二部件的上方是指以下的状态。第一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部件的正上方。因此,在上下方向上观察,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重叠。该定义也可应用于上下方向以外的方向。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第一部件配置于比第二部件靠上方,包含第一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部件的正上方的情况、以及第一部件不位于第二部件的正上方而第一部件位于第二部件的斜上方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上下方向上观察,第一部件也可以不与第二部件重合。所谓的斜上方例如是左上方、右上方。该定义也可应用于上下方向以外的方向。
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对于第一部件的各部如下定义。所谓的第一部件的前部是指第一部件的前半部分。所谓的第一部件的后部是指第一部件的后半部分。所谓的第一部件的左部是指第一部件的左半部分。所谓的第一部件的右部是指第一部件的右半部分。所谓的第一部件的上部是指第一部件的上半部分。所谓的第一部件的下部是指第一部件的下半部分。所谓的第一部件的前端是指第一部件的前方的端部。所谓的第一部件的后端是指第一部件的后方的端部。所谓的第一部件的左端是指第一部件的左方的端部。所谓的第一部件的右端是指第一部件的右方的端部。所谓的第一部件的上端是指第一部件的上方的端部。所谓的第一部件的下端是指第一部件的下方的端部。所谓的第一部件的前端部是指第一部件的前端及其附近。所谓的第一部件的后端部是指第一部件的后端及其附近。所谓的第一部件的左端部是指第一部件的左端及其附近。所谓的第一部件的右端部是指第一部件的右端及其附近。所谓的第一部件的上端部是指第一部件的上端及其附近。所谓的第一部件的下端部是指第一部件的下端及其附近。
在将本说明书中的任意的两个部件定义为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的情况下,任意的两个部件的关系意味着如下的关系。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第一部件支承于第二部件包含将第一部件不能相对于第二部件移动地安装于第二部件(即,固定)的情况、以及将第一部件可相对于第二部件移动地安装于第二部件的情况。另外,所谓的第一部件支承于第二部件包含将第一部件直接安装于第二部件的情况、以及将第一部件经由第三部件安装于第二部件的情况双方。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第一部件保持于第二部件包含将第一部件不可相对于第二部件移动地安装于第二部件(即,固定)的情况,不包含将第一部件可相对于第二部件移动地安装于第二部件的情况。另外,所谓的第一部件保持于第二部件包含将第一部件直接安装于第二部件的情况、以及将第一部件经由第三部件安装于第二部件的情况双方。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电连接”是指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电导通。因此,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可以接触,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也可以不接触。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不接触的情况下,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配置有具有导电性的第三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检查用连接器,能够提高高频信号的检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检查用单元10的后视图。
图2是检查用连接器100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检查用连接器100的剖视图。
图4是检查用连接器100的剖视图。
图5是连接器300的立体图。
图6是检查用连接器100a的剖视图。
图7是检查用连接器100b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检查用单元;100、100a、100b…检查用连接器;102…柱塞;104…壳体;106…凸缘;107a、107b…限位器;108…弹簧;109…隔离物;120a~120h…探测器;130a…插座;132a~132h…筒;134a~134h…信号管脚;136a~136h…绝缘性支承部件;202a~202h…同轴电缆;204a…中心导体;206a…外部导体;208a…绝缘体;210a…覆盖物;300…连接器;301a~301h…连接器信号端子;302a~302h…连接器接地端子;303…连接器主体;304a、304b…接地覆盖物;306…绝缘性支承部件;1202a…筒部;1204a…下管脚;1208a…弹簧;G…凹部;Pa、Pb…接触部;S1…柱塞下表面;S101a、S101b…面;S11…第一侧面;S12…第二侧面;S2、S3…侧面;Sda、Sdb…台阶面;Ssa、Ssb…限位器下表面;Sta、Stb…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检查用单元的结构]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检查用单元1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检查用单元10的后视图。图2是检查用连接器100的分解立体图。图3和图4是检查用连接器100的剖视图。图5是连接器300的立体图。
如图1至图4所示,将探测器120a~120h延伸的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将探测器120a~120d所排列的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左右方向与上下方向正交。前后方向与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正交。此外,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定义的方向。因此,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也可以不与检查用单元10的使用时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一致。
检查用单元10用于在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内传送的高频信号的测定。如图1所示,检查用单元10具备检查用连接器100、外部连接用连接器200a~200h以及同轴电缆202a~202h。外部连接用连接器200a~200h与未图示的测定设备连接。由于外部连接用连接器200a~200h的结构是一般的结构,所以省略说明。
如图1所示,同轴电缆202a~202h分别电连接检查用连接器100和外部连接用连接器200a~200h。同轴电缆202a~202d的下端部从左向右依次排列成一列。同轴电缆202e~202h的下端部从左向右依次排列成一列。同轴电缆202a~202d的下端部位于同轴电缆202e~202h的下端部的前方。同轴电缆202a~202h具有相同的结构。以同轴电缆202a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3和图4所示,同轴电缆202a具备中心导体204a、外部导体206a、绝缘体208a以及覆盖物210a。中心导体204a是同轴电缆202a的芯线。因此,中心导体204a位于同轴电缆202a的中心。中心导体204a由具有较低的电阻值的导体制成。中心导体204a例如由铜制成。
外部导体206a包围在中心导体204a的周围。因此,在与同轴电缆202a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剖面,外部导体206a具有圆环形状。这样的外部导体206a例如通过编织较细的导线来制成。外部导体206a由具有较低的电阻值的导体制成。外部导体206a例如由铜制成。
绝缘体208a使中心导体204a和外部导体206a绝缘。绝缘体208a位于中心导体204a与外部导体206a之间。绝缘体208a包围在中心导体204a的周围。绝缘体208a的周围被外部导体206a围起。在与同轴电缆202a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剖面,绝缘体208a具有圆环形状。绝缘体208a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制成。绝缘体208a例如由聚乙烯制成。另外,为了同轴电缆202a能够柔软地变形,在绝缘体208a上设置有多个孔。
覆盖物210a包围外部导体206a的周围。因此,在与同轴电缆202a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剖面,覆盖物210a具有圆环形状。覆盖物210a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制成。覆盖物210a例如由聚乙烯制成。但是,在覆盖物210a,未设置有多个孔、或者设置有比绝缘体208a少的孔。因此,覆盖物210a与绝缘体208a相比难以变形。因此,覆盖物210a的杨氏模量大于绝缘体208a的杨氏模量。
在同轴电缆202a的下端部,通过去除外部导体206a、绝缘体208a以及覆盖物210a,中心导体204a从同轴电缆202a露出。另外,通过在比中心导体204a所露出的部分靠上方去除覆盖物210a,外部导体206a从同轴电缆202a露出。
如图1所示,检查用连接器100与同轴电缆202a~202h的下端部连接。如图2所示,检查用连接器100具备柱塞102、壳体104、凸缘106、弹簧108、隔离物109以及探测器120a~120h。
向探测器120a~120h传送高频信号。探测器120a~120h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棒形状。探测器120a~120d从左向右依次排列成一列。探测器120e~120h从左向右依次排列成一列。探测器120a~120d位于探测器120e~120h的前方。由于探测器120a~120h具有相同的结构,所以以下,以探测器120a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3和图4(特别是,图4)所示,探测器120a包含插座130a、筒132a、信号管脚134a以及绝缘性支承部件136a。
筒132a与外部导体206a电连接。但是,筒132a未分别与中心导体204a电连接。筒132a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筒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筒132a具有圆筒形状,该圆筒形状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筒132a的上端以及下端开口。具有如上结构的筒132a例如由黄铜制成。
通过将同轴电缆202a的下端部从筒132a的上端插入到筒132a内,将覆盖物210a固定于筒132a。另外,外部导体206a与筒132a的内周面接触。而且,外部导体206a通过焊料固定于筒132a。由此,外部导体206a与筒132a电连接。其结果是,筒132a与接地电位连接。
插座130a固定于中心导体204a,以与中心导体204a电连接。具体而言,插座130a具有圆筒形状。插座130a的上端开口。中心导体204a的下端部从插座130a的上端插入到插座130a内。而且,插座130a通过焊料固定于中心导体204a。但是,插座130a未分别与外部导体206a电连接。
另外,插座130a位于筒132a内。由此,在上下方向上观察,插座130a被筒132a围起。具有如以上那样的结构的插座130a例如由黄铜制成。
信号管脚134a是被施加具有相对较高的频率的高频信号的端子。具有相对较高的频率的高频信号例如是具有0.3GHz~0.3THz的频率的毫米波信号、微波信号。信号管脚134a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棒状部件。信号管脚134a固定于插座130a,以与插座130a电连接。信号管脚134a的上端固定于插座130a的下端。也可以信号管脚134a由与插座130a不同的部件制成,并且,将信号管脚134a安装为不能移动到插座130a。另外,信号管脚134a和插座130a也可以由一个部件制成。在信号管脚134a与插座130a由一个部件制成的情况下,信号管脚134a与插座130a的边界例如是中心导体204a的下端。
信号管脚134a在筒132a内从插座130a向下方延伸。而且,信号管脚134a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筒132a内。在本实施方式中,信号管脚134a的大部分位于筒132a内。然而,信号管脚134a的下端部从筒132a向下方突出。
信号管脚134a包含筒部1202a、下管脚1204a以及弹簧1208a。筒部1202a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筒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筒部1202a具有圆筒形状,该圆筒形状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筒部1202a的上端不开口。筒部1202a的下端开口。筒部1202a的下端部的直径比筒部1202a的剩余的部分的直径小。即,筒部1202a具有筒部1202a的下端部稍微缩小的形状。
下管脚1204a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棒状部件。下管脚1204a的上部位于筒部1202a的内部。下管脚1204a的下部从筒部1202a向下方突出。然而,下管脚1204a的上部的直径比下管脚1204a的下部的直径大。由此,下管脚1204a不能向下方通过筒部1202a的下端的开口。
弹簧1208a设置于筒部1202a内。弹簧1208a的下端与下管脚1204a的上端接触。弹簧1208a的上端与筒部1202a的内周面的上端接触。由此,弹簧1208a将下管脚1204a向下方按压。具有以上的结构的信号管脚134a通过弹簧1208a在上下方向上伸缩,而能够在上下方向上伸缩。如以上那样的信号管脚134a例如由黄铜制成。
在上下方向上观察,绝缘性支承部件136a具有包围探测器120a的周围的环形形状。更详细而言,绝缘性支承部件136a具有圆筒形状,该圆筒形状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绝缘性支承部件136a的中心轴线与筒132a的中心轴线一致。绝缘性支承部件136a在筒132a内配置于筒132a的下端部。而且,信号管脚134a在绝缘性支承部件136a内沿上下方向延伸。由此,绝缘性支承部件136a被支承于筒132a,并且支承信号管脚134a。这样的绝缘性支承部件136a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制成。绝缘性支承部件136a例如由环氧树脂制成。由此,筒132a与信号管脚134a绝缘。
柱塞102连接接地电位,并且,保持绝缘性支承部件136a~136h。更详细而言,如图2所示,柱塞102具有组合圆筒形状和四棱柱形状而成的形状。柱塞102的上部具有圆筒形状,该圆筒形状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柱塞102的下部具有四棱柱形状。在柱塞102的下部,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通孔Ha~Hh。通孔Ha~Hd从左向右依次排列。通孔He~Hh从左向右依次排列。通孔Ha~Hd位于通孔He~Hh的前方。探测器120a~120h被插入至通孔Ha~Hh。由此,筒132a~132h分别与通孔Ha~Hh的内周面接触。因此,柱塞102保持筒132a~132h。其结果是,柱塞102经由筒132a~132h保持绝缘性支承部件136a~136h。另外,如图3和图4所示,柱塞102与筒132a~132h电连接。因此,柱塞102与接地电位连接。
另外,柱塞102具有柱塞下表面S1。如图3所示,在检查用连接器100与连接器300连接时,柱塞下表面S1面向连接器接地端子302a~302h以及连接器信号端子301a~301h。所谓的柱塞下表面S1面向连接器接地端子302a~302h以及连接器信号端子301a~301h是指在柱塞下表面S1与连接器接地端子302a~302h以及连接器信号端子301a~301h之间不存在其他部件。柱塞下表面S1是朝向下方的平面。此外,对于连接器300、连接器接地端子302a~302h以及连接器信号端子301a~301h后述。
更详细而言,在柱塞102的下端部设置有朝向上方凹陷的凹部G。凹部G具有底面以及侧面S3。凹部G的底面包含柱塞下表面S1。凹部G的侧面S2包含第一侧面S11以及第二侧面S12。第一侧面S11和第二侧面S12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第二侧面S12位于第一侧面S11的上方。第一侧面S11与上下方向形成的角度θ1比第二侧面S12与上下方向形成的角度θ2大。第一侧面S11与上下方向形成的角度θ1以及第二侧面S12与上下方向形成的角度θ2大于0度。
另外,柱塞102包含限位器107a、107b。限位器107a、107b具有接触部Pa、Pb,该接触部Pa、Pb位于比柱塞下表面S1靠下方。更详细而言,在柱塞102的凹部G的底面设置有台阶Sta、Stb。台阶Sta位于柱塞下表面S1的左端部。台阶Sta包含柱塞下表面S1的左端部、台阶面Sda以及限位器下表面Ssa的右端部。限位器下表面Ssa面向连接器300。因此,限位器下表面Ssa朝向下方。限位器下表面Ssa位于比柱塞下表面S1靠下方。限位器下表面Ssa经由台阶面Sda与柱塞下表面S1连接。台阶面Sda沿上下方向延伸。台阶面Sda朝向右方。而且,接触部Pa是限位器下表面Ssa。
台阶Stb位于柱塞下表面S1的右端部。台阶Stb包含柱塞下表面S1的右端部、台阶面Sdb以及限位器下表面Ssb的左端部。限位器下表面Ssb面向连接器300。因此,限位器下表面Ssb朝向下方。限位器下表面Ssb位于比柱塞下表面S1靠下方。限位器下表面Ssb经由台阶面Sdb与柱塞下表面S1连接。台阶面Sdb沿上下方向延伸。台阶面Sdb朝向左方。而且,接触部Pb是限位器下表面Ssb。如以上这样的柱塞102由导电性较高的金属制成。柱塞102例如由SUS(Stainless Used Steel:不锈钢)制成。
在这里,探测器120a~120h从柱塞下表面S1向下方突出。由此,探测器120a~120h的下端位于比柱塞下表面S1靠下方。另外,探测器120a~120h的下端位于比限位器下表面Ssa、Ssb靠下方。
另外,绝缘性支承部件136a~136h从柱塞下表面S1向下方突出。由此,绝缘性支承部件136a~136h的下端位于比柱塞下表面S1靠下方,并且,位于比探测器120a~120h的下端靠上方。另外,绝缘性支承部件136a~136h的下端位于比限位器下表面Ssa、Ssb靠上方。
如图2所示,壳体104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筒状部件。在壳体104,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通孔H2。通孔H2从壳体104的上端贯通到下端。壳体104的下端部被插入到柱塞102的上部。同轴电缆202a~202e在上下方向上通过壳体104的内部。这样的壳体104由导电性较高的金属制成。壳体104例如由SUS制成。
隔离物109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柱塞102与壳体104之间。隔离物109具有圆板形状。当在下方观察时,在隔离物109,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两根狭缝。同轴电缆202a~202h在上下方向上通过狭缝。由此,隔离物109进行同轴电缆202a~202h的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的定位。这样的隔离物109由导电性较高的金属制成。隔离物109例如由SUS制成。
凸缘106是具有板形状的部件。当在下方观察时,凸缘106具有长方形形状。在上下方向上,凸缘106配置在壳体104的上端部附近。在凸缘106,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通孔H3。壳体104在上下方向上通过通孔H3内。然而,壳体104的上端部的直径比凸缘106的通孔H3的直径大。因此,壳体104无法朝向下方通过通孔H3。这样的凸缘106由导电性较高的金属制成。凸缘106例如由SUS制成。
弹簧108向上方按压凸缘106。弹簧108向下方按压柱塞102。更详细而言,弹簧108的上端被固定于凸缘106的下表面。弹簧108的下端被固定于柱塞102的上端。柱塞102与壳体104一体化。因此,若向上方按压柱塞102,则弹簧108收缩,柱塞102以及壳体104相对于凸缘106向上方位移。
接下来,对连接器300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连接器300包含连接器接地端子302a~302h、连接器信号端子301a~301h以及连接器主体303。连接器接地端子302a~302h以及连接器信号端子301a~301h被连接器主体303保持为在左右方向上排列。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接地端子302a~302d以及连接器信号端子301a~301d在左右方向上交替排列。连接器接地端子302d~302h以及连接器信号端子301d~301h在左右方向上交替排列。连接器接地端子302a~302d以及连接器信号端子301a~301d位于连接器接地端子302d~302h以及连接器信号端子301d~301h的前方。
连接器主体303包含接地覆盖物304a、304b以及绝缘性支承部件306。在上下方向上观察,绝缘性支承部件306具有长方形形状。绝缘性支承部件306保持连接器接地端子302a~302h以及连接器信号端子301a~301h。接地覆盖物304a、304b分别覆盖绝缘性支承部件306的上表面的左端部以及右端部。
对连接器信号端子301a~301h施加高频信号。连接器接地端子302a~302h以及接地覆盖物304a、304b与接地电位连接。
如图3和图4所示,检查用连接器100与连接器300连接。在检查用连接器100与连接器300连接时,检查用连接器100位于连接器300的上方。通过探测器120a~120h从柱塞下表面S1向下方突出,在检查用连接器100与连接器300连接时,探测器120a~120h分别与连接器信号端子301a~301h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探测器120a~120h的下端位于比限位器下表面Ssa、Ssb靠下方。由此,探测器120a~120h与连接器信号端子301a~301h接触。
在这里,在检查用连接器100与连接器300连接时,接触部Pa、Pb(限位器下表面Ssa、Ssb)从上方与连接器300接触,从而柱塞下表面S1不与连接器300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接触部Pa(限位器下表面Ssa)从上方与接地覆盖物304a接触。接触部Pb(限位器下表面Ssb)从上方与接地覆盖物304b接触。如上所述,接触部Pa、Pb(限位器下表面Ssa、Ssb)位于比柱塞下表面S1靠下方。由此,在柱塞下表面S1与连接器300之间存在空间。此外,接触部Pa、Pb分别是在限位器107a、107b与连接器300接触的部分。
此外,绝缘性支承部件136a~136h的下端位于比限位器下表面Ssa、Ssb靠上方。由此,绝缘性支承部件136a~136h不与连接器300接触。
[效果]
根据检查用连接器100,能够提高高频信号的检查精度。更详细而言,柱塞下表面S1面向连接器接地端子302a~302h。在该情况下,在柱塞102与连接器接地端子302a~302h之间产生杂散电容。根据该杂散电容,决定柱塞102以及连接器接地端子302a~302h的电流路径上的谐振频率。因此,若柱塞下表面S1与连接器接地端子302a~302h的距离变短,则杂散电容增大,谐振频率降低。其结果是,通过检查用连接器100进行检查的高频信号的频带和谐振频率接近。在该情况下,存在检查用连接器100的高频信号的检查精度降低的情况。
因此,在检查用连接器100中,在检查用连接器100与连接器300连接时,接触部Pa、Pb从上方与连接器300接触,从而柱塞下表面S1不与连接器300接触。由此,由于柱塞下表面S1与连接器接地端子302a~302h的距离变长,所以杂散电容变小。若杂散电容减小,则谐振频率升高。其结果是,通过检查用连接器100进行检查的高频信号的频带与谐振频率分离。
然而,在柱塞102与连接器接地端子302a~302h之间,探测器120a~120h露出。即,探测器120a~120h不具有同轴结构。因此,在探测器120a~120h与柱塞102之间难以产生电容。因此,在柱塞102与连接器接地端子302a~302h之间,在探测器120a~120h产生的特性阻抗偏离所希望的特性阻抗(例如,50Ω)。在该情况下,存在检查用连接器100的高频信号的检查精度降低的情况。
因此,绝缘性支承部件136a~136h的下端位于比柱塞下表面S1靠下方。由此,在柱塞102与连接器接地端子302a~302h之间,绝缘性支承部件136a~136h存在于探测器120a~120h的周围。因此,探测器120a~120h分别经由绝缘性支承部件136a~136h与柱塞102电容耦合。其结果是,在柱塞102与连接器接地端子302a~302h之间,在探测器120a~120h产生的特性阻抗接近所希望的特性阻抗(例如,50Ω)。综上所述,根据检查用连接器100,能够提高高频信号的检查精度。
根据检查用连接器100,绝缘性支承部件136a~136h的下端位于比柱塞下表面S1靠下方。由此,由于探测器120a~120h被支承于绝缘性支承部件136a~136h,所以可抑制探测器120a~120h折弯。
根据检查用连接器100,在将检查用连接器100安装于连接器300时,抑制探测器120a~120h与绝缘性支承部件306接触。更详细而言,第一侧面S11与上下方向形成的角度θ1比第二侧面S12与上下方向形成的角度θ2大。因此,在连接器300与第一侧面S11接触时,检查用连接器100容易相对于连接器300在左右方向上较大地位移。在连接器300与第一侧面S11接触时,检查用连接器100与连接器300的左右方向的定位未完成。在该情况下,存在探测器120a~120h与绝缘性支承部件306接触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在连接器300与第二侧面S12接触时,检查用连接器100难以相对于连接器300在左右方向上较大地位移。在连接器300与第二侧面S12接触时,检查用连接器100与连接器300的左右方向的定位大致完成。在该情况下,探测器120a~120h与绝缘性支承部件306接触的可能性较低。
因此,检查用连接器100被设置为:在连接器300与第一侧面S11接触时,探测器120a~120h不与上述连接器接触。由此,可抑制在将检查用连接器100安装于连接器300时,探测器120a~120h与绝缘性支承部件306接触。其结果是,可抑制绝缘性支承部件306被探测器120a~120h削去、以及探测器120a~120h折弯。
另外,在检查用连接器100中,由于以下的理由,也可抑制探测器120a~120h折弯。更详细而言,在连接器300与第二侧面S12接触时,检查用连接器100难以相对于连接器300在左右方向上较大地位移。但是,检查用连接器100能够相对于连接器300在左右方向上稍微位移。因此,在探测器120a~120h与连接器信号端子301a~301h接触时,检查用连接器100能够相对于连接器300在左右方向上稍微位移。其结果是,可抑制连接器信号端子301a~301h对探测器120a~120h施加较大的力。在检查用连接器100中,可抑制探测器120a~120h折弯。
然而,在以往的检查用连接器中,在柱塞的下端设置有锥形物。由此,由于探测器沿着柱塞诱进,所以检查用连接器和连接器在定位的状态下连接。在以往的检查用连接器中,该锥形物是一个侧面。然而,近年来,为了提高连接器的鲁棒性,存在加深从连接器的绝缘性支承部件到连接器信号端子的上端的距离的趋势。为了探测器与连接器信号端子接触,需要探测器的突出量增大。若探测器的突出量增大,则在诱进时探测器的下端与连接器的绝缘性支承部件接触的可能性提高。这样的接触成为探测器的折弯、连接器的绝缘性支承部件被削去的原因。因此,通过上述的方法,优选在检查用连接器100中抑制探测器120a~120h与绝缘性支承部件306接触。
在检查用连接器100中,柱塞102包含限位器107a、107b。由此,柱塞102与接地覆盖物304a、304b接触。其结果是,柱塞102以及接地覆盖物304a、304b与接地电位连接。
在检查用连接器100中,检查用连接器100具备限位器107a、107b。因此,连接器300无需具备限位器107a、107b。其结果是,连接器300的上下方向的高度降低。
(第一变形例)
以下,参照附图对第一变形例的检查用连接器100a进行说明。图6是检查用连接器100a的剖视图。
检查用连接器100a在限位器107a、107b的形状上与检查用连接器100不同。更详细而言,限位器107a、107b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柱形状。限位器107a、107b从柱塞下表面S1向下方延伸。限位器107a、107b从上方与接地覆盖物304a、304b接触。检查用连接器100a的其他结构与检查用连接器100相同,所以省略说明。检查用连接器100a起到与检查用连接器100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二变形例)
以下,参照附图对第二变形例的检查用连接器100b进行说明。图7是检查用连接器100b的剖视图。
检查用连接器100b在限位器107a、107b的形状上与检查用连接器100不同。更详细而言,在前后方向上观察,限位器107a、107b具有三角形形状。限位器107a具有朝向右下方的面S101a。面S101a与接地覆盖物304a接触。限位器107b具有朝向左下方的面S101b。面S101b与接地覆盖物304b接触。检查用连接器100b的其他结构与检查用连接器100相同,所以省略说明。检查用连接器100b起到与检查用连接器100相同的作用效果。
(其他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检查用连接器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连接器100、100a、100b,能够在其主旨的范围内变更。
此外,也可以任意地组合检查用连接器100、100a、100b的结构。
在检查用连接器100a中,限位器107a、107b也可以从上方与绝缘性支承部件306接触。在该情况下,限位器107a、107b可以是导电性部件,也可以是绝缘性部件。在限位器107a、107b是绝缘性部件的情况下,限位器107a、107b不与接地电位连接。因此,限位器107a、107b不是柱塞102的一部分。
此外,在检查用连接器100、100a、100b中,探测器的数量并不限于八根。探测器的数量也可以是一根以上且七根以下,也可以是九根以上。
此外,连接器300的接地端子的数量并不限于八个。接地端子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以上且七个以下,也可以是九个以上。连接器300的信号端子的数量并不限于八个。信号端子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以上且七个以下,也可以是九个以上。
此外,在检查用连接器100中,信号管脚134a~134h也可以不具有可在上下方向上伸缩的结构。
此外,在检查用连接器100中,壳体104、凸缘106、弹簧108以及隔离物109不是必需的构成要件。
此外,绝缘性支承部件136a~136h的下端也可以位于比限位器下表面Ssa、Ssb靠上方。
此外,探测器120a~120h的下端也可以位于比限位器下表面Ssa、Ssb靠上方。
此外,第一侧面S11与上下方向形成的角度θ1也可以不比第二侧面S12与上下方向形成的角度θ2大。
此外,在连接器300与第一侧面S11接触时,探测器120a~120h也可以不与连接器300接触。

Claims (8)

1.一种检查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是与包含连接器接地端子、连接器信号端子以及连接器主体的连接器连接的检查用连接器,
上述连接器接地端子以及上述连接器信号端子被上述连接器主体保持为在左右方向上排列,
上述检查用连接器具备:
探测器,被传送高频信号,并且沿上下方向延伸;
绝缘性支承部件,在上下方向上观察,具有包围上述探测器的周围的环形形状;
柱塞,连接接地电位,并且保持上述绝缘性支承部件;以及
限位器,
在上述检查用连接器与上述连接器连接时,上述检查用连接器位于上述连接器的上方,
上述柱塞具有柱塞下表面,
通过上述探测器从上述柱塞下表面向下方突出,在上述检查用连接器与上述连接器连接时,上述探测器与上述连接器信号端子接触,
上述绝缘性支承部件的下端位于比上述柱塞下表面靠下方,并且位于比上述探测器的下端靠上方,
上述限位器具有接触部,上述接触部位于比上述柱塞下表面靠下方,
在上述检查用连接器与上述连接器连接时,上述接触部从上方与上述连接器接触,从而上述柱塞下表面不与上述连接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柱塞包含上述限位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查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触部是面向上述连接器的限位器下表面,
上述限位器下表面经由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台阶面与上述柱塞下表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查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绝缘性支承部件的下端位于比上述限位器下表面靠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检查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探测器的下端位于比上述限位器下表面靠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查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柱塞的下端部,设置有朝向上方凹陷的凹部,
上述凹部具有底面以及侧面,
上述凹部的底面包含上述柱塞下表面,
上述凹部的侧面包含第一侧面以及位于上述第一侧面的上方的第二侧面,
上述第一侧面与上下方向形成的角度大于上述第二侧面与上下方向形成的角度,
上述第一侧面与上下方向形成的角度以及上述第二侧面与上下方向形成的角度大于0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查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连接器与上述第一侧面接触时,上述探测器不与上述连接器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查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检查用连接器与上述连接器连接时,上述柱塞下表面面向上述连接器接地端子以及上述连接器信号端子。
CN202223026985.4U 2021-12-06 2022-11-15 检查用连接器 Active CN21916383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98063A JP2023084007A (ja) 2021-12-06 2021-12-06 検査用コネクタ
JP2021-198063 2021-12-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63833U true CN219163833U (zh) 2023-06-09

Family

ID=86638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26985.4U Active CN219163833U (zh) 2021-12-06 2022-11-15 检查用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084007A (zh)
CN (1) CN219163833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84007A (ja) 2023-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48575B (zh) 探针
KR101239309B1 (ko) 검사용 동축 커넥터 및 리셉터클
KR102054657B1 (ko) 동축 커넥터
KR101504873B1 (ko) 검사용 동축 커넥터
US20090011619A1 (en) Coaxial connector
KR101938985B1 (ko) 동축 케이블 커넥터 및 동축 케이블 접속 방법
KR20130009681A (ko) 케이블 조립체, 커넥터 및 반도체 테스터
KR20180038366A (ko) 동축 케이블 커넥터 및 동축 케이블 접속 방법
JPS62501944A (ja) 同軸ケ−ブル終端器
JP6729657B2 (ja) 接続切換装置
JP5077551B2 (ja) スイッチ付きコネクタ及び検査用プラグコネクタ、並びに回路検査スイッチ
KR20120045996A (ko) 동축 커넥터
CN219163833U (zh) 检查用连接器
JP7195865B2 (ja) 中継コネクタ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218938344U (zh) 检查用连接器以及检查用单元
WO2021060189A1 (ja) コネクタ測定用プローブ及びコネクタの測定方法
US20220231462A1 (en) Connector
US10436816B2 (en) Test coaxial connector
CN114207952B (zh) 检查用探针装置和连接器检查方法
CN219758308U (zh) 检查用连接器
JP7298770B2 (ja) 検査用コネクタ
CN217404428U (zh) 测试连接器及测试系统
US11682849B2 (en) Wire assembly with welded contact
TW557613B (en) L-shaped plug and the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CN117239474A (zh) 检查用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