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61621U - 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扭矩传递特性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扭矩传递特性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61621U
CN219161621U CN202320000435.0U CN202320000435U CN219161621U CN 219161621 U CN219161621 U CN 219161621U CN 202320000435 U CN202320000435 U CN 202320000435U CN 219161621 U CN219161621 U CN 2191616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output shaft
inner clutch
combining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0043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志远
喻春光
杨德
孙丽莉
廖伟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0043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616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616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616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扭矩传递特性测试装置。其包括自动变速器总成,总成的输入轴连接驱动电机和待测双离合器主动端,内离合器输出轴连接待测双离合器和输出端电机,外离合器输出轴连接待测双离合器和外离合器输出轴结合齿轮;中间轴上安装有外、内离合器同步器齿座,外离合器同步器齿座外设有齿套,外离合器结合齿与齿套相啮合,并依次连接中间轴外离合器结合齿轮和外离合器输出轴结合齿轮,内离合器同步器齿座外亦设有齿套,内离合器结合齿与齿套相啮合,并依次连接中间轴内离合器结合齿轮和内离合器输出轴结合齿轮,内离合器输出轴结合齿轮套装在内离合器输出轴上。本实用新型用于实现对双离合器扭矩传递特性的测试。

Description

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扭矩传递特性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扭矩传递特性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已经受到广大客户的青睐,同时客户对驾乘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不断提升驾驶性能。因此,针对双离合器必须深入研究并掌握其基础性能。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现有技术通常利用台架对产品进行验证和分析,以达到变速器优化的目的。当前扭矩传递特性摸索多采用三电机台架,但资源有限,从而导致工程开发效率缓慢,且受制于测试台架机构,对应的扭矩传递特性测试装置也比较单一。因此,开发一种既能兼顾变速器的试验装置,同时又能够解决当前产品开发过程测试资源不足问题显得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扭矩传递特性测试装置,以实现对双离合器扭矩传递特性的测试,以解决目前测试台架资源有限,使得开发效率缓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扭矩传递特性测试装置,包括自动变速器总成、驱动电机和输出端电机,所述自动变速器总成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输入轴、内离合器输出轴、外离合器输出轴和中间轴;所述输入轴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另一端用于连接待测双离合器的主动端,所述内离合器输出轴的一端用于连接待测双离合器的内离合器从动端,另一端连接所述输出端电机,所述外离合器输出轴的一端用于连接待测双离合器的外离合器从动端,另一端安装有外离合器输出轴结合齿轮;所述中间轴上安装有外离合器同步器齿座和内离合器同步器齿座,所述外离合器同步器齿座外套设有外离合器齿套,所述外离合器齿套与外离合器结合齿相啮合,所述外离合器结合齿连接有中间轴外离合器结合齿轮,所述中间轴外离合器结合齿轮与所述外离合器输出轴结合齿轮相连,所述内离合器同步器齿座外套设有内离合器齿套,所述内离合器齿套与内离合器结合齿相啮合,所述内离合器结合齿连接有中间轴内离合器结合齿轮,所述中间轴内离合器结合齿轮连接内离合器输出轴结合齿轮,所述内离合器输出轴结合齿轮套装在所述内离合器输出轴上。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采用原变速器的壳体、内离合器输出轴、外离合器输出轴和冷却润滑油路,保留了其中一根中间轴和两个同步器组件,取消了原变速器后端的差速器结构,增加了一套与输出端电机相配合的花键结构,保证了离合器的控制和润滑与装配在变速器中的实际运行边界的一致性,用于双离合器的扭矩传递特性测试能保证测试结果的真实准确性;同时,只需两台同轴式电机即可完成双离合器的扭矩传递特测试,能有效提高测试效率,从而保证产品开发进度。
优选的,所述内离合器输出轴的另一端与电机法兰花键配合,所述电机法兰与所述输出端电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离合器输出轴结合齿轮过盈套装在所述外离合器输出轴的另一端。
优选的,所述外离合器输出轴结合齿轮与所述中间轴外离合器结合齿轮为花键配合。
优选的,所述内离合器输出轴结合齿轮过盈套装在所述内离合器输出轴,所述内离合器输出轴结合齿轮位于所述壳体内。
优选的,所述中间轴内离合器结合齿轮与所述内离合器输出轴结合齿轮为花键配合。
优选的,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电机支架,所述输出端电机固定在所述电机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驱动电机和电机支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输入轴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并用于连接所述壳体内的待测双离合器的主动端;
所述内离合器输出轴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壳体内的待测双离合器的内离合器从动端,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与连接壳体外的所述输出端电机。
优选的,所述中间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采用原变速器的壳体、内离合器输出轴、外离合器输出轴和冷却润滑油路,保留了其中一根中间轴和两个同步器组件,取消了原变速器后端的差速器结构,增加了一套与输出端电机相配合的花键结构,保证了离合器的控制和润滑与装配在变速器中的实际运行边界的一致性,用于双离合器的扭矩传递特性测试能保证测试结果的真实准确性;同时,只需两台同轴式电机即可完成双离合器的扭矩传递特测试,具有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的优点,该测试装置用于双离合器的扭矩传递特测试能有效提高测试效率,从而保证产品开发进度,在汽车零部件测试技术领域,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测试离合器传扭特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自动变速器总成,11-壳体,12-输入轴,13-内离合器输出轴,14-外离合器输出轴,15-中间轴,16-外离合器输出轴结合齿轮,17-外离合器同步器齿座,18-内离合器同步器齿座,19-外离合器齿套,110-外离合器结合齿,111-中间轴外离合器结合齿轮,112-内离合器齿套,113-内离合器结合齿,114-中间轴内离合器结合齿轮,115-内离合器输出轴结合齿轮;2-驱动电机;3-输出端电机;4-待测双离合器,41-主动端,42-内离合器从动端,43-外离合器从动端;5-电机法兰;6-电机支架;7-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中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扭矩传递特性测试装置,包括自动变速器总成1、驱动电机2和输出端电机3,自动变速器总成1包括壳体11,壳体11内设有输入轴12、内离合器输出轴13、外离合器输出轴14和中间轴15;输入轴12的一端连接驱动电机2,另一端用于连接待测双离合器4的主动端41,内离合器输出轴13的一端用于连接待测双离合器4的内离合器从动端42,另一端连接输出端电机3,外离合器输出轴14的一端用于连接待测双离合器4的外离合器从动端43,另一端安装有外离合器输出轴结合齿轮16;中间轴15上安装有外离合器同步器齿座17和内离合器同步器齿座18,外离合器同步器齿座17外套设有外离合器齿套19,外离合器齿套19与外离合器结合齿110相啮合,外离合器结合齿110连接有中间轴外离合器结合齿轮111,外离合器结合齿110与中间轴外离合器结合齿轮111为固定连接,进而传递扭矩,中间轴外离合器结合齿轮111与外离合器输出轴结合齿轮16相连,内离合器同步器齿座18外套设有内离合器齿套112,内离合器齿套112与内离合器结合齿113相啮合,内离合器结合齿113连接有中间轴内离合器结合齿轮114,内离合器结合齿113与中间轴内离合器结合齿轮114为固定连接,进而传递扭矩,中间轴内离合器结合齿轮114连接内离合器输出轴结合齿轮115,内离合器输出轴结合齿轮115套装在内离合器输出轴13上。
其中,内离合器输出轴13的另一端与电机法兰5花键配合,电机法兰5与输出端电机3固定连接。
外离合器输出轴结合齿轮16过盈套装在外离合器输出轴14的另一端。
外离合器输出轴结合齿轮16与中间轴外离合器结合齿轮111为花键配合。
内离合器输出轴结合齿轮115过盈套装在内离合器输出轴13,内离合器输出轴结合齿轮115位于壳体11内。
中间轴内离合器结合齿轮114与内离合器输出轴结合齿轮115为花键配合。
测试装置还包括电机支架6,输出端电机3固定在电机支架6上。
测试装置还包括底座7,驱动电机2和电机支架6固定在底座7上。
输入轴12的一端连接驱动电机2,另一端穿过壳体11并用于连接壳体11内的待测双离合器4的主动端41;
内离合器输出轴13的一端用于连接壳体11内的待测双离合器4的内离合器从动端42,另一端穿过壳体11与连接壳体11外的输出端电机3。
中间轴15的两端分别与壳体11相连。
本实施例中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扭矩传递特性测试装置在对双离合器进行扭矩传递特性测试过程如下:
S1、启动驱动电机2,保证输出给变速器总成液压系统的压力稳定性;
S2、控制中间轴15上面的齿套位置,保证内离合器齿套112和外离合器齿套19处于空挡位置状态;
S3、通过加载内离合器压力P2,记录驱动电机2的扭矩T2,完成内离合器C2扭矩特性P-T数据获取;
S4、将内离合器压力P2卸载,将外离合器齿套19和内离合器齿套112分别挂入外离合器结合齿110和内离合器结合齿113,保证内外离合器输出轴齿轮与中间轴对应齿轮完成啮合,并能够传递扭矩;
S5、通过加载外离合器压力P1,记录驱动电机2的扭矩T1,完成外离合器C1扭矩特性数据获取。
测试过程中,通过驱动电机控制输入扭矩大小,进一步控制测试离合器压力,进而得到所需离合器不同压力和转速差下的传扭特性数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扭矩传递特性测试装置,通过采用原变速器的壳体、内离合器输出轴、外离合器输出轴和冷却润滑油路,保留了其中一根中间轴和两个同步器组件,取消了原变速器后端的差速器结构,增加了一套与输出端电机相配合的花键结构,保证了离合器的控制和润滑与装配在变速器中的实际运行边界的一致性,用于双离合器的扭矩传递特性测试能保证测试结果的真实准确性;同时,只需两台同轴式电机即可完成双离合器的扭矩传递特测试,具有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的优点,该测试装置用于双离合器的扭矩传递特测试能有效提高测试效率,从而保证了产品开发进度,在汽车零部件测试技术领域,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以上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扭矩传递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变速器总成(1)、驱动电机(2)和输出端电机(3),所述自动变速器总成(1)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内设有输入轴(12)、内离合器输出轴(13)、外离合器输出轴(14)和中间轴(15);所述输入轴(12)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另一端用于连接待测双离合器(4)的主动端(41),所述内离合器输出轴(13)的一端用于连接待测双离合器(4)的内离合器从动端(42),另一端连接所述输出端电机(3),所述外离合器输出轴(14)的一端用于连接待测双离合器(4)的外离合器从动端(43),另一端安装有外离合器输出轴结合齿轮(16);所述中间轴(15)上安装有外离合器同步器齿座(17)和内离合器同步器齿座(18),所述外离合器同步器齿座(17)外套设有外离合器齿套(19),所述外离合器齿套(19)与外离合器结合齿(110)相啮合,所述外离合器结合齿(110)连接有中间轴外离合器结合齿轮(111),所述中间轴外离合器结合齿轮(111)与所述外离合器输出轴结合齿轮(16)相连,所述内离合器同步器齿座(18)外套设有内离合器齿套(112),所述内离合器齿套(112)与内离合器结合齿(113)相啮合,所述内离合器结合齿(113)连接有中间轴内离合器结合齿轮(114),所述中间轴内离合器结合齿轮(114)连接内离合器输出轴结合齿轮(115),所述内离合器输出轴结合齿轮(115)套装在所述内离合器输出轴(1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扭矩传递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离合器输出轴(13)的另一端与电机法兰(5)花键配合,所述电机法兰(5)与所述输出端电机(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扭矩传递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离合器输出轴结合齿轮(16)过盈套装在所述外离合器输出轴(14)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扭矩传递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离合器输出轴结合齿轮(16)与所述中间轴外离合器结合齿轮(111)为花键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扭矩传递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离合器输出轴结合齿轮(115)过盈套装在所述内离合器输出轴(13),所述内离合器输出轴结合齿轮(115)位于所述壳体(1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扭矩传递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内离合器结合齿轮(114)与所述内离合器输出轴结合齿轮(115)为花键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扭矩传递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电机支架(6),所述输出端电机(3)固定在所述电机支架(6)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扭矩传递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底座(7),所述驱动电机(2)和电机支架(6)固定在所述底座(7)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扭矩传递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12)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11)并用于连接所述壳体(11)内的待测双离合器(4)的主动端(41);
所述内离合器输出轴(13)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壳体(11)内的待测双离合器(4)的内离合器从动端(42),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11)与连接壳体(11)外的所述输出端电机(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扭矩传递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1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11)相连。
CN202320000435.0U 2023-01-02 2023-01-02 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扭矩传递特性测试装置 Active CN2191616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00435.0U CN219161621U (zh) 2023-01-02 2023-01-02 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扭矩传递特性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00435.0U CN219161621U (zh) 2023-01-02 2023-01-02 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扭矩传递特性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61621U true CN219161621U (zh) 2023-06-09

Family

ID=86643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00435.0U Active CN219161621U (zh) 2023-01-02 2023-01-02 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扭矩传递特性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616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59476B1 (en) Dual-clutch automatic transmission
US10018250B2 (en) Power transmitt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CN102996724B (zh) 用于车辆的混合动力传动系
US9145951B2 (en) Power transmitt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US4292860A (en) Transfer device associated with power transmission
CN105782362A (zh) 同心输出轴2挡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US9841080B2 (en) Power transmitt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CN102966706A (zh) 三轴双离合器变速器
JP7309891B2 (ja) ハイブリッド動力システム
CN219161621U (zh) 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扭矩传递特性测试装置
CN105485262A (zh) 一种电动汽车两挡变速器
CN203627674U (zh) 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CN102951020A (zh) 用于选择性地连接多个输入与多个输出的传动系产品
CN201472373U (zh) 手自一体变速器amt换挡动力中断自动补偿装置
US20150114152A1 (en) Power transmitt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CN204641391U (zh) 一种双离合器动力总成
CN203463568U (zh) 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CN203822965U (zh) 直连混合动力系统用变速器及该系统
CN103256367A (zh) 液力机械式多离合器变速器
CN103256353B (zh) 双行星排汇流式多离合器变速装置
CN204878550U (zh) 双离合纵置变速器及汽车
CN110588324A (zh) 一种变速装置、动力总成及车辆
CN114235394B (zh) 一种变速加载机构和加载方法
CN211009854U (zh) 一种双离合器变速箱
CN212804094U (zh) 一种六档双离合汽车变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