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57316U - 海绵城市居住小区雨水净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海绵城市居住小区雨水净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57316U
CN219157316U CN202222992450.6U CN202222992450U CN219157316U CN 219157316 U CN219157316 U CN 219157316U CN 202222992450 U CN202222992450 U CN 202222992450U CN 219157316 U CN219157316 U CN 2191573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ermeable
water filtering
pavement
gr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9245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军华
周志健
姚文山
韩桂芬
裴文博
赵子余
张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9245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573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57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573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绵城市居住小区雨水净化系统,其中雨水通过车行道的第一透水地坪层下渗,并通过第一明沟流至第一植草沟,过量雨水则流入下凹绿地的草皮层的凹槽内并下渗,过量雨水则进入第二溢水管,通过小区雨水管网排出,雨水通过人行道的第二透水地坪层下渗,并通过第二明沟流至第二植草沟,过量雨水则流入景观绿地,横向经花草带流至树木带并径向下渗,过量雨水则进入第一溢水管,通过小区雨水管网排出。本实用新型能够对雨水实现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与径流污染,尽可能地降低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Description

海绵城市居住小区雨水净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海绵城市居住小区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海绵城市居住小区雨水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城镇住宅小区的开发建设,为了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减少对自然水文环境和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居住用地的海绵景观设计、生态绿地的实施,势必将是当今社会环保理念的主推方向,以建设成“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缓解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水生态破坏、水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水安全风险、水文化消失等问题。
由于场地类型的不同,居民使用强度的不同,用地限制的不同,所产生雨水污染浓度有所差别,其中雨水含有成分也会因用地性质不同有所差异。因此需要分区域进行雨水径流管理,合理布置海绵设施,在保证景观效果及海绵城市要求的前提下,能够在海绵设施内初步净化雨水。例如:交通区域,雨水中重金属污染物会较其他区域多一些,适当的设置植被缓冲带,并且在设施中种植祛除重金属污染物的植物,会产生比较好的效果。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海绵城市居住小区雨水净化系统,其能够对雨水实现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与径流污染,尽可能地降低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居住小区雨水净化系统,其能够对雨水实现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与径流污染,尽可能地降低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居住小区雨水净化系统,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施工简便,施工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绵城市居住小区雨水净化系统,其特点是,包括路床、车行道、人行道、景观绿地和下凹绿地,其中:
所述车行道、所述人行道、所述景观绿地和所述下凹绿地均设置在所述路床上,所述车行道和所述人行道均水平设置并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人行道位于所述车行道的左边并连接所述车行道,所述景观绿地位于所述人行道的左边并连接所述人行道,所述下凹绿地位于所述车行道的右边并连接所述车行道;
所述车行道包括第一透水地坪层、第一透水性路基层、第一滤水层、第一明沟和第一植草沟,所述第一透水地坪层、所述第一透水性路基层和所述第一滤水层均水平设置并从上而下依次设置,所述第一滤水层设置在所述路床上,所述第一明沟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水地坪层中,所述第一植草沟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水性路基层上,所述第一植草沟位于所述第一透水地坪层的右边并连接所述第一透水地坪层且连通所述第一明沟;
所述人行道包括第二透水地坪层、第二透水性路基层、第二滤水层、第二明沟和第二植草沟,所述第二透水地坪层、所述第二透水性路基层和所述第二滤水层均水平设置并从上而下依次设置,所述第二滤水层设置在所述路床上,所述第二透水地坪层高于所述第一透水地坪层,所述第二明沟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水地坪层中,所述第二植草沟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水性路基层上,所述第二植草沟位于所述第二透水地坪层的左边并连接所述第二透水地坪层且连通所述第二明沟;
所述景观绿地包括花草带、树木带、碎石层、第一种植土层、第三滤水层和第一溢水管,所述花草带、所述树木带、所述碎石层、所述第一种植土层和所述第三滤水层均水平设置,所述第三滤水层设置在所述路床上,所述第一种植土层设置在所述第三滤水层上,所述碎石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种植土层上,所述碎石层位于所述第二植草沟的左边并连接所述第二植草沟,所述花草带设置在所述碎石层上并低于所述第二透水地坪层,所述第二透水地坪层朝向所述景观绿地具有第一坡度,所述树木带设置在所述第一种植土层上并位于所述碎石层的左边,所述第一溢水管竖向设置,所述第一溢水管的上端位于所述树木带中并低于所述花草带,所述第一溢水管的下端从上往下依次穿设所述第一种植土层、所述第三滤水层和所述路床并用于连接设置在所述路床中的小区雨水管网;
所述下凹绿地包括草皮层、第二种植土层、第四滤水层、土工布层和第二溢水管,所述草皮层、所述第二种植土层、所述第四滤水层和所述土工布层均为弧形层,所述弧形层向下弧形弯曲,所述草皮层、所述第二种植土层、所述第四滤水层和所述土工布层从上而下依次设置,所述土工布层设置在所述路床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植草沟的右边并连接所述第一植草沟,所述第一透水地坪层朝向所述下凹绿地具有第二坡度,所述第二溢水管竖向设置,所述第二溢水管的的上端位于所述草皮层的凹槽内,所述第二溢水管的下端从上往下依次穿设所述草皮层、所述第二种植土层和所述第四滤水层并用于连接设置在所述第四滤水层中的所述小区雨水管网。
较佳地,所述第一透水地坪层为透水性步砖层,所述第一透水性路基层为粗砂层,所述第一滤水层为碎石过滤层。
较佳地,所述第一滤水层的厚度、所述第一透水性路基层的厚度和所述第一透水地坪层的厚度分别为100mm、200mm和150mm。
较佳地,所述第二透水地坪层为陶瓷透水砖层,所述第二透水性路基层为粗砂层,所述第二滤水层为碎石过滤层。
较佳地,所述第二滤水层的厚度、所述第二透水性路基层的厚度和所述第二透水地坪层的厚度分别为100mm、100mm和80mm。
较佳地,所述第一坡度和所述第二坡度均为1%。
较佳地,所述第一种植土层是种植土掺50砂层,所述第三滤水层是砾石过滤层。
较佳地,所述第三滤水层的厚度、所述第一种植土层的厚度和所述碎石层的厚度分别为200mm、300mm和250m。
较佳地,所述第四滤水层为砾石过滤层。
较佳地,所述第二种植土层的厚度和所述第四滤水层的厚度分别为300mm和200mm,所述草皮层的下凹深度为25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海绵城市居住小区雨水净化系统将落至车行道上的一部分雨水通过车行道的第一透水地坪层下渗,另一部分雨水通过第一明沟流至第一植草沟,第一植草沟内的过量雨水则溢出并流入下凹绿地的草皮层的凹槽内并下渗,草皮层的凹槽内的过量雨水则进入第二溢水管,通过小区雨水管网排出,将落至人行道上的一部分雨水通过人行道的第二透水地坪层下渗,另一部分雨水通过第二明沟流至第二植草沟,第二植草沟内的过量雨水则溢出并流入景观绿地,雨水横向经花草带流至树木带并径向下渗,树木带内的过量雨水则进入第一溢水管,通过小区雨水管网排出,因此,其能够对雨水实现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与径流污染,尽可能地降低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2、本实用新型的海绵城市居住小区雨水净化系统将落至车行道上的一部分雨水通过车行道的第一透水地坪层下渗,另一部分雨水通过第一明沟流至第一植草沟,第一植草沟内的过量雨水则溢出并流入下凹绿地的草皮层的凹槽内并下渗,草皮层的凹槽内的过量雨水则进入第二溢水管,通过小区雨水管网排出,将落至人行道上的一部分雨水通过人行道的第二透水地坪层下渗,另一部分雨水通过第二明沟流至第二植草沟,第二植草沟内的过量雨水则溢出并流入景观绿地,雨水横向经花草带流至树木带并径向下渗,树木带内的过量雨水则进入第一溢水管,通过小区雨水管网排出,因此,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施工简便,施工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和附图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实用新型内容中特地指出的手段、装置和它们的组合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海绵城市居住小区雨水净化系统的一具体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局部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车行道的局部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人行道的局部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下凹绿地的局部主视剖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1路床;2车行道;3人行道;4景观绿地;5下凹绿地;6第一透水地坪层;7第一透水性路基层;8第一滤水层;9第二透水地坪层;10第二透水性路基层;11第二滤水层;12花草带;13树木带;14碎石层;15第一种植土层;16第三滤水层;17第一溢水管;18小区雨水管网;19草皮层;20第二种植土层;21第四滤水层;22土工布层;23第二溢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见图1~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海绵城市居住小区雨水净化系统包括路床1、车行道2、人行道3、景观绿地4和下凹绿地5,其中:
所述车行道2、所述人行道3、所述景观绿地4和所述下凹绿地5均设置在所述路床1上,所述车行道2和所述人行道3均水平设置并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人行道3位于所述车行道2的左边并连接所述车行道2,所述景观绿地4位于所述人行道3的左边并连接所述人行道3,所述下凹绿地5位于所述车行道2的右边并连接所述车行道2;
所述车行道2包括第一透水地坪层6、第一透水性路基层7、第一滤水层8、第一明沟(图中未示出)和第一植草沟(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透水地坪层6、所述第一透水性路基层7和所述第一滤水层8均水平设置并从上而下依次设置,所述第一滤水层8设置在所述路床1上,所述第一明沟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水地坪层6中,所述第一植草沟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水性路基层7上,所述第一植草沟位于所述第一透水地坪层6的右边并连接所述第一透水地坪层6且连通所述第一明沟;
所述人行道3包括第二透水地坪层9、第二透水性路基层10、第二滤水层11、第二明沟(图中未示出)和第二植草沟(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透水地坪层9、所述第二透水性路基层10和所述第二滤水层11均水平设置并从上而下依次设置,所述第二滤水层11设置在所述路床1上,所述第二透水地坪层9高于所述第一透水地坪层6,所述第二明沟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水地坪层9中,所述第二植草沟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水性路基层10上,所述第二植草沟位于所述第二透水地坪层9的左边并连接所述第二透水地坪层9且连通所述第二明沟;
所述景观绿地4包括花草带12、树木带13、碎石层14、第一种植土层15、第三滤水层16和第一溢水管17,所述花草带12、所述树木带13、所述碎石层14、所述第一种植土层15和所述第三滤水层16均水平设置,所述第三滤水层16设置在所述路床1上,所述第一种植土层15设置在所述第三滤水层16上,所述碎石层14设置在所述第一种植土层15上,所述碎石层14位于所述第二植草沟的左边并连接所述第二植草沟,所述花草带12设置在所述碎石层14上并低于所述第二透水地坪层9,所述第二透水地坪层9朝向所述景观绿地4具有第一坡度,所述树木带13设置在所述第一种植土层15上并位于所述碎石层14的左边,所述第一溢水管17竖向设置,所述第一溢水管17的上端位于所述树木带13中并低于所述花草带12,所述第一溢水管17的下端从上往下依次穿设所述第一种植土层15、所述第三滤水层16和所述路床1并用于连接设置在所述路床1中的小区雨水管网18;
所述下凹绿地5包括草皮层19、第二种植土层20、第四滤水层21、土工布层22和第二溢水管23,所述草皮层19、所述第二种植土层20、所述第四滤水层21和所述土工布层22均为弧形层,所述弧形层向下弧形弯曲,所述草皮层19、所述第二种植土层20、所述第四滤水层21和所述土工布层22从上而下依次设置,所述土工布层22设置在所述路床1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植草沟的右边并连接所述第一植草沟,所述第一透水地坪层6朝向所述下凹绿地5具有第二坡度,所述第二溢水管23竖向设置,所述第二溢水管23的上端位于所述草皮层19的凹槽内,所述第二溢水管23的下端从上往下依次穿设所述草皮层19、所述第二种植土层20和所述第四滤水层21并用于连接设置在所述第四滤水层21中的所述小区雨水管网18。
可理解,所述小区雨水管网18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路床1中,还有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四滤水层21中。
所述第一透水地坪层6可以是任何合适的透水地坪层,所述第一透水性路基层7可以是任何合适的透水性路基层,所述第一滤水层8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滤水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水地坪层6为透水性步砖层,所述第一透水性路基层7为粗砂层,所述第一滤水层8为碎石过滤层。
所述第一滤水层8的厚度、所述第一透水性路基层7的厚度和所述第一透水地坪层6的厚度可以根据需要确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滤水层8的厚度、所述第一透水性路基层7的厚度和所述第一透水地坪层6的厚度分别为100mm、200mm和150mm。
所述第二透水地坪层9可以是任何合适的透水地坪层,所述第二透水性路基层10可以是任何合适的透水性路基层,所述第二滤水层11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滤水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水地坪层9为陶瓷透水砖层,所述第二透水性路基层10为粗砂层,所述第二滤水层11为碎石过滤层。
所述第二滤水层11的厚度、所述第二透水性路基层10的厚度和所述第二透水地坪层9的厚度可以根据需要确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滤水层11的厚度、所述第二透水性路基层10的厚度和所述第二透水地坪层9的厚度分别为100mm、100mm和80mm。
所述第一坡度和所述第二坡度可以根据需要确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坡度和所述第二坡度均为1%。
所述第一种植土层15可以是任何合适的种植土层,所述第三滤水层16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滤水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种植土层15是种植土掺50砂层,所述第三滤水层16是砾石过滤层。
所述第三滤水层16的厚度、所述第一种植土层15的厚度和所述碎石层14的厚度可以根据需要确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滤水层16的厚度、所述第一种植土层15的厚度和所述碎石层14的厚度分别为200mm、300mm和250mm。
所述第四滤水层21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滤水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滤水层21为砾石过滤层。
所述第二种植土层20的厚度、所述第四滤水层21的厚度和所述草皮层19的下凹深度可以根据需要确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种植土层20的厚度和所述第四滤水层21的厚度分别为300mm和200mm,所述草皮层19的下凹深度为250mm。
下雨时,落至车行道2上的一部分雨水通过车行道2的第一透水地坪层6下渗,另一部分雨水通过第一明沟流至第一植草沟,第一植草沟内的过量雨水则溢出并流入下凹绿地5的草皮层19的凹槽内并下渗,草皮层19的凹槽内的过量雨水则进入第二溢水管23,通过小区雨水管网18排出,落至人行道3上的一部分雨水通过人行道3的第二透水地坪层9下渗,另一部分雨水通过第二明沟流至第二植草沟,第二植草沟内的过量雨水则溢出并流入景观绿地4,雨水横向经花草带12流至树木带13并下渗,树木带13内的过量雨水则进入第一溢水管17,通过小区雨水管网18排出。
通过车行道2和人行道3,可以对雨水进行下渗,使得悬浮物过滤并截留,可去除地标径流中60%的悬浮物,在对雨水进行预处理的同时,也渗透补给了地下水。利用地面有效促进雨水滞留,增加雨水渗透,减低暴雨径流的流速、流量、延长滞留时间,缓减排水系统压力。
通过景观绿地4和下凹绿地5,可以增加绿化面积,净化空气,减少噪音,实现景观效果,可积蓄、下渗自身和周边径流雨水,提高小区的雨水滞留、下渗的能力,打破大面积植草沟形成的单调的景观效果,进一步提升小区内景观效果。
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充分发挥车行道2、人行道3和绿地(包括景观绿地4和下凹绿地5)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通过生态化措施,尽可能保持城市开发建设前后水文特征不变,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与径流污染,尽可能地降低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通过本实用新型,小区内全年预期得到控制的雨水中污染物的百分比即径流污染物总削减率可以为90%,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可以为80%,绿地率可以为40%。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海绵城市居住小区雨水净化系统能够对雨水实现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与径流污染,尽可能地降低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设计巧妙,结构简洁,施工简便,施工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的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予以展示和说明,在不背离所述原理下,实施方式可作任意修改。所以,本实用新型包括了基于权利要求精神及权利要求范围的所有变形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海绵城市居住小区雨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路床、车行道、人行道、景观绿地和下凹绿地,其中:
所述车行道、所述人行道、所述景观绿地和所述下凹绿地均设置在所述路床上,所述车行道和所述人行道均水平设置并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人行道位于所述车行道的左边并连接所述车行道,所述景观绿地位于所述人行道的左边并连接所述人行道,所述下凹绿地位于所述车行道的右边并连接所述车行道;
所述车行道包括第一透水地坪层、第一透水性路基层、第一滤水层、第一明沟和第一植草沟,所述第一透水地坪层、所述第一透水性路基层和所述第一滤水层均水平设置并从上而下依次设置,所述第一滤水层设置在所述路床上,所述第一明沟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水地坪层中,所述第一植草沟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水性路基层上,所述第一植草沟位于所述第一透水地坪层的右边并连接所述第一透水地坪层且连通所述第一明沟;
所述人行道包括第二透水地坪层、第二透水性路基层、第二滤水层、第二明沟和第二植草沟,所述第二透水地坪层、所述第二透水性路基层和所述第二滤水层均水平设置并从上而下依次设置,所述第二滤水层设置在所述路床上,所述第二透水地坪层高于所述第一透水地坪层,所述第二明沟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水地坪层中,所述第二植草沟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水性路基层上,所述第二植草沟位于所述第二透水地坪层的左边并连接所述第二透水地坪层且连通所述第二明沟;
所述景观绿地包括花草带、树木带、碎石层、第一种植土层、第三滤水层和第一溢水管,所述花草带、所述树木带、所述碎石层、所述第一种植土层和所述第三滤水层均水平设置,所述第三滤水层设置在所述路床上,所述第一种植土层设置在所述第三滤水层上,所述碎石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种植土层上,所述碎石层位于所述第二植草沟的左边并连接所述第二植草沟,所述花草带设置在所述碎石层上并低于所述第二透水地坪层,所述第二透水地坪层朝向所述景观绿地具有第一坡度,所述树木带设置在所述第一种植土层上并位于所述碎石层的左边,所述第一溢水管竖向设置,所述第一溢水管的上端位于所述树木带中并低于所述花草带,所述第一溢水管的下端从上往下依次穿设所述第一种植土层、所述第三滤水层和所述路床并用于连接设置在所述路床中的小区雨水管网;
所述下凹绿地包括草皮层、第二种植土层、第四滤水层、土工布层和第二溢水管,所述草皮层、所述第二种植土层、所述第四滤水层和所述土工布层均为弧形层,所述弧形层向下弧形弯曲,所述草皮层、所述第二种植土层、所述第四滤水层和所述土工布层从上而下依次设置,所述土工布层设置在所述路床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植草沟的右边并连接所述第一植草沟,所述第一透水地坪层朝向所述下凹绿地具有第二坡度,所述第二溢水管竖向设置,所述第二溢水管的上端位于所述草皮层的凹槽内,所述第二溢水管的下端从上往下依次穿设所述草皮层、所述第二种植土层和所述第四滤水层并用于连接设置在所述第四滤水层中的所述小区雨水管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居住小区雨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水地坪层为透水性步砖层,所述第一透水性路基层为粗砂层,所述第一滤水层为碎石过滤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居住小区雨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水层的厚度、所述第一透水性路基层的厚度和所述第一透水地坪层的厚度分别为100mm、200mm和15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居住小区雨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水地坪层为陶瓷透水砖层,所述第二透水性路基层为粗砂层,所述第二滤水层为碎石过滤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居住小区雨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水层的厚度、所述第二透水性路基层的厚度和所述第二透水地坪层的厚度分别为100mm、100mm和8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居住小区雨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坡度和所述第二坡度均为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居住小区雨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种植土层是种植土掺50砂层,所述第三滤水层是砾石过滤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居住小区雨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滤水层的厚度、所述第一种植土层的厚度和所述碎石层的厚度分别为200mm、300mm和250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居住小区雨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滤水层为砾石过滤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居住小区雨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种植土层的厚度和所述第四滤水层的厚度分别为300mm和200mm,所述草皮层的下凹深度为250mm。
CN202222992450.6U 2022-11-10 2022-11-10 海绵城市居住小区雨水净化系统 Active CN2191573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92450.6U CN219157316U (zh) 2022-11-10 2022-11-10 海绵城市居住小区雨水净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92450.6U CN219157316U (zh) 2022-11-10 2022-11-10 海绵城市居住小区雨水净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57316U true CN219157316U (zh) 2023-06-09

Family

ID=86614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92450.6U Active CN219157316U (zh) 2022-11-10 2022-11-10 海绵城市居住小区雨水净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573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55011A (zh) 海绵城市排渗水结构及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5803894A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调蓄系统
CN101718069A (zh) 一种透水路面结构
CN206571217U (zh)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室外停车位系统
CN106544941B (zh) 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透水路面
CN106917522A (zh)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室外停车位系统
CN103981785A (zh) 一种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
CN207062672U (zh) 一种透水铺装结构
CN207314476U (zh) 带有雨水过滤净化及收集功能的调蓄系统
CN205617188U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调蓄系统
CN109338839B (zh) 一种建筑垃圾再利用城市渗蓄系统
CN103015487A (zh) 利用绿地雨水补偿城市地下水系统
CN110924255A (zh) 园林透水路面结构
CN214362619U (zh)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结构
CN211547157U (zh)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
CN216786729U (zh) 一种防止路面积水的新型生态透水道路结构
CN203866664U (zh) 一种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
CN219157316U (zh) 海绵城市居住小区雨水净化系统
CN105484125A (zh) 一种收集利用雨水的台阶
CN215329163U (zh) 一种用于人行道及绿化带的组合式海绵城市系统的结构
CN215856984U (zh) 用于北方滨海盐碱地区道路雨水净化的侧分带构建系统
CN214116117U (zh) 一种海绵城市透水路面
CN201372397Y (zh) 一种透水路面结构
CN212077506U (zh) 一种道路改造升级海绵城市的施工结构
CN212224166U (zh) 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