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51673U - 反锪面加工刀具 - Google Patents

反锪面加工刀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51673U
CN219151673U CN202320272748.1U CN202320272748U CN219151673U CN 219151673 U CN219151673 U CN 219151673U CN 202320272748 U CN202320272748 U CN 202320272748U CN 219151673 U CN219151673 U CN 2191516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clamping
cutter head
cutter
cou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7274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治众
李有东
李建国
阳辉
徐诚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Liugong Machinery Co Ltd
Liugong Changzhou Machinery Co Ltd
Liuzhou Liugong Excavator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Liugong Machinery Co Ltd
Liugong Changzhou Machinery Co Ltd
Liuzhou Liugong Excavator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Liugong Machinery Co Ltd, Liugong Changzhou Machinery Co Ltd, Liuzhou Liugong Excavator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Liugo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7274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516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516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516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4Pap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Drilling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反锪面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反锪面加工刀具,包括刀柄、刀头和刀片。其中,刀柄的上端固定设置于加工设备,下端设置有卡接部,卡接部开设有卡接槽;刀片设置多个,多个刀片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于刀头;刀头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中心孔,底端设置有限位部。当刀头安装于刀柄上时,卡接部穿设于中心孔内,转动刀头能够使限位部卡接于卡接槽内。该反锪面加工刀具加工完成一个反锪面后,只需手动反向转动刀头即可使卡接部脱离卡接槽,实现刀头与刀柄的快速拆装,提高了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反锪面加工刀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锪面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锪面加工刀具。
背景技术
铸件在铸造完成后,表面一般都比较粗糙,当需要螺栓安装于铸件上时,螺栓紧固不能保证足够的扭力值,因此,需要使用锪刀对安装面进行锪平。在实际加工中,为了减少铸件的翻身,提高工作效率,加工方式为钻孔后直接使用反锪刀锪平铸件朝向地面一侧的安装面。
而现有技术中的反锪面加工刀具一般为非标定制,常规结构为将刀片固定于刀头上,刀柄的下端设置有定位销,刀头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贯通刀头的中心孔,刀柄的下端穿设于刀头的中心孔内,定位槽抵接于定位销,然后使用螺母固定连接于刀柄以使刀头固定。该结构拆装效率低,当需要大批量加工时,每次拆卸螺母需要借助工具,操作极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锪面加工刀具,刀头与刀柄采用快速拆装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反锪面加工刀具,包括:
刀柄,所述刀柄的上端固定设置于加工设备上,下端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开设有卡接槽;
刀头,所述刀头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中心孔,所述刀头于所述中心孔的下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卡接部穿设于所述中心孔中,所述刀头能够转动使所述限位部卡接于所述卡接槽;
刀片,设置有多个,沿所述刀头的圆周方向,多个所述刀片间隔设置于所述刀头,所述加工设备驱动所述刀柄带动所述刀头转动时,所述刀片能够切削工件。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卡接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圆弧面和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平面,一个所述第一平面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圆弧面位于同侧的一端之间,另一个所述第一平面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圆弧面位于同侧的另一端之间,所述卡接槽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卡接槽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圆弧面和所述第一平面的两个斜对角的位置处;
所述刀头于所述中心孔的下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限位部,两个所述限位部能够分别卡接于两个所述卡接槽内。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卡接部的截面为优弧形,其包括第二圆弧面和第二平面,所述卡接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圆弧面和第二平面一侧的相交位置处,所述限位部能够转动卡接于所述卡接槽内。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刀柄上还设置有台阶面,所述限位部限位于所述卡接槽内时,所述刀头的上端抵接于所述台阶面。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沿所述刀头圆周方向,所述刀头的外周面开设有多个切削槽,所述切削槽贯穿所述刀头的上端,所述刀片固定设置于所述切削槽的槽面上。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切削槽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槽面和第二槽面,所述第一槽面为平直面,所述第二槽面为弧形面,所述刀片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槽面。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一槽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刀片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刀片通过螺钉固定设置于所述切削槽的槽面。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沿所述刀头的轴线方向,所述限位部的厚度为5mm。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刀柄材质为42CrMo。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反锪面加工工具,包括刀柄、刀头和刀片。其中,刀柄的上端固定设置于加工设备,下端设置有卡接部,卡接部开设有卡接槽;刀片设置多个,多个刀片圆周设置于刀头;刀头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中心孔,下端设置有限位部。当刀头安装于刀柄上时,卡接部穿设于中心孔内,转动刀头能够使限位部卡接于卡接槽内。该反锪面加工刀具加工完成一个反锪面后,只需手动反向转动刀头即可使卡接部脱离卡接槽,实现刀头与刀柄的快速拆装,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反锪面加工工具的分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刀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刀头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刀头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刀头插入刀柄时限位部未卡接于卡接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刀头插入刀柄时限位部卡接于卡接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刀柄;11、卡接部;111、第一圆弧面;112、第一平面;12、卡接槽;13、台阶面;
2、刀头;21、中心孔;22、限位部;23、切削槽;231、第一槽面;2311、安装槽;232、第二槽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零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零部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锪面加工工具,包括刀柄1、刀头2和刀片(图中未示出)。其中,刀柄1的上端固定设置于加工设备的输出端,加工设备能够驱动刀柄1进行旋转,刀柄1的下端设置有卡接部11,卡接部11开设有卡接槽12;刀片设置有多个,沿刀头2的圆周方向,多个刀片均匀间隔设置于刀头2;刀头2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中心孔21,刀头2于中心孔21的下端设置有限位部22,限位部22朝向中心孔21的方向延伸,刀头2安装于刀柄1时,刀柄1的卡接部11穿设于刀头2的中心孔21内,且旋转刀头2能够使刀头2的限位部22卡接于卡接槽12内,以使刀头2和刀柄1能够共同同向转动;当加工设备驱动刀柄1带动刀头2进行旋转时,多个刀片同时旋转以切削工件。
该反锪面加工刀具加工完成一个反锪面后,只需手动反向转动刀头2即可使卡接部11脱离卡接槽12,实现刀头2与刀柄1的快速拆装,提高了加工效率。
在可选地一种实施例中,参照图2并结合图1,刀柄1分为相互连接的上半段和下半段,上半段用于连接加工设备的输出端,下半段用于连接刀头2。卡接部11位于刀柄1的下半段,卡接部11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圆弧面111和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平面112,一个第一平面112连接于两个第一圆弧面111位于同侧的一端之间,另一个第一平面112连接于两个第一圆弧面111位于同侧的另一端之间,即卡接部11为圆柱体并铣出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平面112,卡接槽12具有两个,一个卡接槽12设置于一个第一圆弧面111和一个第一平面112的相交位置处,另一个卡接槽12设置于另一个第一圆弧和另一个第一平面112的相交位置处,两个卡接槽12呈对角分布;参照图3和图4,刀头2位于中心孔21的下端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部22,两个限位部22能够分别卡接于两个卡接槽12内,刀头2为圆柱体结构,在刀头2的上端开设一定深度的中心孔21,刀头2的下端开设一定深度槽型孔,中心孔21和槽型孔连通,槽型孔的宽度小于中心孔21的直径,以形成限位部22。该结构拆装方便,卡接牢固。
可选地,沿刀头2的轴线方向,限位部22的厚度为5mm,以保证刀头2的整体强度。
在另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卡接部11也可以为圆柱体并在其一侧铣出一个第二平面,以使卡接部11的截面为优弧形,其包括第二圆弧面和第二平面,卡接槽12设置有一个,并设置于第二圆弧面和第二平面一侧的相交位置处,限位部22设置有一个,在转动刀头2时,限位部22能够卡接于卡接槽12内。该结构使得加工更加方便,成本更低。
继续参照图1和图2,为了使得安装刀头2时更加方便,刀柄1的下半段还设置有台阶面13,将刀头2插入刀柄1中,刀头2的上端抵接台阶面13后,刀头2的限位部22与卡接部11的卡接槽12正对设置,转动刀头2,限位部22能够限位于卡接槽12内,提高刀头2的安装效率。
继续参照图1、图3和图4,沿刀头2的圆周方向,刀头2的外周面开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切削槽23,切削槽23贯穿刀头2的上端,多个刀片分别固定设置于切削槽23的槽面,且刀片的刀刃凸出刀头2的上端。该结构使得刀片安装结构更加合理。
在本实施例中,切削槽23设置为四个,四个切削槽23均匀分布于刀头2的外周面。
进一步地,切削槽2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槽面231和第二槽面232,第一槽面231为平直面,刀片固定设置于平直面上,以使刀片安装方便;第二槽面232为弧形面,从刀头2的上端到下端的方向上,第二槽面232的弧形由内向外弯曲设置,该结构使得刀片在切削工件时,工件的铁屑能够顺着第二槽面232排出,以使排屑能力提升,提高切削效率。
更进一步地,第一槽面231设置有安装槽2311,刀片固定设置于安装槽2311内,以使结构更加合理。
现有技术中,刀片焊接于刀头2上,而刀片一旦损坏,刀头2也会随之报废,成本随之提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刀片采用螺钉固定设置于安装槽2311内,以使刀片拆装更加方便,且刀片报废后,直接更换刀片即可,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刀柄1材质采用42CrMo,并整体淬火,以使硬度达到HRC40-44,保证刀柄1的抗拉强度,以及刚度满足使用要求,并对其进行发黑处理,以达到防锈的目的。
如图5和图6所示,在刀柄1上安装刀头2时,操作人员将刀头2套设于刀头2的卡接部11,刀头2的上端与台阶面13抵接,然后将刀头2转动一定的角度,限位部22卡接于卡接槽12内,以使刀头2不能退出刀柄1;拆卸时,操作人员只需反向转动刀头2,限位部22脱离卡接槽12,即可将拆卸刀头2。
在实际加工工件时,若穿过直径D1为16mm的通孔,反锪面直径D2为32mm,则刀柄1在设计时其下半段直径为15.7-15.8mm之间,在保证刀柄1能够穿过通孔的情况下保证刀柄1的强度。可以理解,由于通孔的直径D1会直接影响刀柄1的下半段的直径,刀头2的直径又由反锪面直径D2决定,但当刀头2直径与刀柄1直径的比值过大时会影响刀柄1的强度,导致刀柄1的崩断,因此,将通孔的直径D1与反锪面直径D2的比值设定为0.37≤D1/D2≤0.65,能够有效防止刀柄1的崩断。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反锪面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刀柄(1),所述刀柄(1)的上端固定设置于加工设备上,下端设置有卡接部(11),所述卡接部(11)开设有卡接槽(12);
刀头(2),所述刀头(2)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中心孔(21),所述刀头(2)于所述中心孔(21)的下端设置有限位部(22),所述卡接部(11)穿设于所述中心孔(21)中,所述刀头(2)能够转动使所述限位部(22)卡接于所述卡接槽(12);
刀片,设置有多个,沿所述刀头(2)的圆周方向,多个所述刀片间隔设置于所述刀头(2),所述加工设备驱动所述刀柄(1)带动所述刀头(2)转动时,所述刀片能够切削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锪面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11)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圆弧面(111)和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平面(112),一个所述第一平面(112)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圆弧面(111)位于同侧的一端之间,另一个所述第一平面(112)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圆弧面(111)位于同侧的另一端之间,所述卡接槽(1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卡接槽(12)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圆弧面(111)和所述第一平面(112)的两个斜对角的位置处;
所述刀头(2)于所述中心孔(21)的下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限位部(22),两个所述限位部(22)能够分别卡接于两个所述卡接槽(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锪面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11)的截面为优弧形,其包括第二圆弧面和第二平面,所述卡接槽(12)设置于所述第二圆弧面和第二平面一侧的相交位置处,所述限位部(22)能够转动卡接于所述卡接槽(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反锪面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1)上还设置有台阶面(13),所述限位部(22)限位于所述卡接槽(12)内时,所述刀头(2)的上端抵接于所述台阶面(13)。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反锪面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刀头(2)圆周方向,所述刀头(2)的外周面开设有多个切削槽(23),所述切削槽(23)贯穿所述刀头(2)的上端,所述刀片固定设置于所述切削槽(23)的槽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锪面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槽(2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槽面(231)和第二槽面(232),所述第一槽面(231)为平直面,所述第二槽面(232)为弧形面,所述刀片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槽面(2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锪面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面(231)开设有安装槽(2311),所述刀片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槽(2311)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锪面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通过螺钉固定设置于所述切削槽(23)的槽面。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反锪面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刀头(2)的轴线方向,所述限位部(22)的厚度为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反锪面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1)材质为42CrMo。
CN202320272748.1U 2023-02-21 2023-02-21 反锪面加工刀具 Active CN2191516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72748.1U CN219151673U (zh) 2023-02-21 2023-02-21 反锪面加工刀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72748.1U CN219151673U (zh) 2023-02-21 2023-02-21 反锪面加工刀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51673U true CN219151673U (zh) 2023-06-09

Family

ID=86640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72748.1U Active CN219151673U (zh) 2023-02-21 2023-02-21 反锪面加工刀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516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10124156A (ko) 밀링 공구용의 날교환가능한 밀링 인서트
CN202763159U (zh) 一种机夹刀片式倒角铣刀
CN219151673U (zh) 反锪面加工刀具
CN210548356U (zh) 一种铣刀盘
CN217433159U (zh) 一种复合铣刀
CN216575732U (zh) 一种铣刀刀具
CN211071949U (zh) 双面限位斜穿锁紧换头钻
CN209754045U (zh) 一种可倒角高效套式镗刀杆
CN215545188U (zh) 一种90°锥形锪孔刀具
CN210700485U (zh) 一种撕碎机及其刀盘
CN218926343U (zh) 一种新型直刃开孔装置
CN214684441U (zh) 一种砂轮退刀槽用刨刀
CN2846004Y (zh) 切削夹头
CN217098154U (zh) 一种直槽铣刀及电动工具
CN216607354U (zh) 一种多功能夹持刀杆
CN219786597U (zh) 一种加工高铬耐磨材料平面、内孔的两用刀具
CN211539661U (zh) 双头合金插刀
CN215392535U (zh) 刀块式复合镗刀
CN213729608U (zh) 一种可更换刀具的铣刀
CN201988780U (zh) 一种用于高强度和高速铣削的立装夹持铣削刀片
CN216858366U (zh) 一种拼接式加工铣刀
CN216541023U (zh) 一种可换头部模块的模块化刀杆
CN219093749U (zh) 一种便于更换刀头的多功能夹持刀杆
CN215998827U (zh) 一种钻铣结合的刀具
CN216882060U (zh) 一种磨削锯片及组合锯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