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44542U - 一种多芯电连接器的插针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芯电连接器的插针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144542U CN219144542U CN202320004296.9U CN202320004296U CN219144542U CN 219144542 U CN219144542 U CN 219144542U CN 202320004296 U CN202320004296 U CN 202320004296U CN 219144542 U CN219144542 U CN 2191445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n
- opening
- positioning device
- contact pin
- side bo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芯电连接器的插针定位装置,包括左侧板、右侧板、以及设置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的连接板,连接板上按多芯电连接器的插针孔位设置有若干个插针定位孔,左右相邻的插针定位孔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插针之间的标准间隙,若干个插针定位孔具有相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插针尾端直径相适应,第二开口直径大于第一开口直径。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能够对高密度电连接器的插针进行准确定位,且安装方便快捷,解决插针间的间隙偏小或偏大的问题,使得电连接器间隙大小趋于标准间隙,并解决了插针焊接端爬胶的问题,避免了影响电缆焊接和套热缩套管,从而提高了电气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芯电连接器的插针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高密度的多芯电连接器间距有3mm×3mm、2.54mm×2.54mm、1.1mm×2.54mm等不同规格,绝大部分多芯电连接器在设计上都有定位的台阶或定位结构,可以使得在装配时起到定位的作用。但是,由于部分产品体积和尺寸较小,在设计上无法考虑定位的结构,使得在后期装配显得十分困难,且插针之间、以及行与行之间的距离过小。如图1所示,多芯电连接器的长插针1和短插针2之间的间距仅有0.37mm,结构十分的紧凑;另外,插针与基座4的插孔存在缝隙5。如图2所示,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使得在装配时插针会偏斜,不会完全垂直于插针壳体3的端面。
而理论上插针需完全垂直于端面,因此,会出现缝隙过小或过大的现象,如图2所示,长插针1和短插针2出现了间隙低于标准值0.37mm,甚至最小的间隙仅有0.1mm,依靠设计上无法保证0.37mm的准确性,间隙的大小具有不确定性因素。如图3所示,过小的缝隙会造成灌封胶液面6胶量不均匀的爬胶,两插针间的间隙过小,小于了热缩管的壁厚会导致热缩管不能套入到焊接部位,造成热缩管无法装配,爬胶现象给焊接电缆和套热缩管在焊接处造成困难。
因此,需要制作一款既能将插针完全定位,又不至于影响灌胶、同时也能解决爬胶问题的工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由于多芯电连接器的高密度、间距小的特点,且设计上无定位功能,从而导致装配难度较大的问题,现提出一种多芯电连接器的插针定位装置,既能将插针完全定位,又不至于影响灌胶、同时也能解决爬胶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芯电连接器的插针定位装置,包括左侧板、右侧板、以及设置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的连接板,连接板上按多芯电连接器的插针孔位设置有若干个插针定位孔,左右相邻的插针定位孔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插针之间的标准间隙,若干个插针定位孔具有相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插针尾端直径相适应,第二开口直径大于第一开口直径,作业时,通过左侧板和右侧板将定位装置设置于插头壳体内,并通过第二开口对穿过第一开口的插针进行方向调节,实现对插针的定位安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平行设置,并分别垂直于连接板设置于连接板的两端端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开口直径沿第一开口的端部逐渐增大设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左右相邻的所述插针定位孔之间的距离为0.37mm。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下侧相对角部设置有斜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连接板形成有长插针安装部、以及设置于长插针安装部前后两侧的短插针安装部,长插针安装部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定位长插针的长插针定位孔,短插针安装部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定位短插针的短插针定位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长插针安装部与短插针安装部的下侧齐平设置;长插针安装部的上侧与左侧板、右侧板的上侧齐平设置,短插针安装部的上侧低于左侧板、右侧板的上侧设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插针定位装置采用45#钢或黄铜制作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插针定位装置,能够对高密度电连接器的插针进行准确定位,且安装方便快捷,解决了插针间的间隙偏小或偏大的问题,使得电连接器间隙大小趋于标准间隙,并解决了插针焊接端爬胶的问题,避免了影响电缆焊接和套热缩套管,从而提高了电气性能。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中多芯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附图1a的I部放大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中装配时插针偏斜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中灌封胶液面出现爬胶现象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芯电连接器的插针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芯电连接器的插针定位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芯电连接器的插针定位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1-长插针;2-短插针;3-插针壳体;4-基座;5-缝隙;6-灌封胶液面;7-定位装置;11-左侧板;12-右侧板;13-连接板;14-插针定位孔;131-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4-6所示,一种多芯电连接器的插针定位装置7,包括左侧板11、右侧板12、以及设置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的连接板13,连接板上按多芯电连接器的插针孔位设置有若干个插针定位孔14,左右相邻的插针定位孔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插针之间的标准间隙,若干个插针定位孔具有相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插针尾端直径相适应,第二开口直径大于第一开口直径,作业时,通过左侧板和右侧板将定位装置设置于插头壳体左右的开口凸耳内,并通过第二开口对穿过第一开口的插针进行方向调节,实现对插针的定位安装。
具体的,定位装置为工字型,左侧板和右侧板相互平行,且与连接板相垂直设置于连接板两端端部;第一开口与插针尾端直径相适应设置,用于固定插针的尾端;第二开口直径沿第一开口的端部逐渐增大设置,当然,也可以直接变大形成台阶状,用于将插针尾端穿过第一开口从第二开口将插针尾端露出,以便对插针的插针铣弧调整至方向一致,且通过设置第二开口能够保证连接板的厚度,实现多芯电连接器的插针定位装置的制作。
在本实施例中,左右相邻插针定位孔的第一开口中线之间的距离为一个插针加上0.37mm,即两个相邻第一开口之间的定位装置厚度为规定两个插针之间的标准间隙;而第二开口的长度与插针前端的接触距离有着直接的关系,根据插针前端的接触距离确定第二开口的长度。作为优选,连接板包括短插针安装部和长插针安装部,长插针安装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短插针安装部,长插针安装部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定位长插针的长插针定位孔,短插针安装部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定位短插针的短插针定位孔。
其中,长插针安装部与短插针安装部的下侧齐平设置,长插针安装部的上侧与左侧板、右侧板的上侧齐平设置,短插针安装部的上侧低于左侧板、右侧板的上侧设置,从而形成台阶状的连接板。更进一步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下侧相对的角部设置有斜面131,通过该斜面避免在灌封过程中多芯电连接器的插针定位装置与插针壳体3接触的部位粘上胶液,避免多芯电连接器的插针定位装置与插针壳体相粘附,而导致的工件报废。
作为优选,多芯电连接器的插针定位装置采用45#钢或黄铜制作而成。本实施例中,连接板从后至前依次设置有四行平行的插针定位孔,且位于长插针安装部后侧的短插针安装部设置有一行17个的短插针定位孔,位于长插针安装部前侧的短插针安装部设置有一行20个的短插针定位孔,长插针安装部设置有两行长插针定位孔,且后侧一行的长插针定位孔设置为18个,前侧一行的的长插针定位孔设置为19个,以使插针定位孔从后侧至前侧逐渐增加,以适应多芯电连接器的插针孔位。
装配时,首先将该定位装置通过插头壳体左右的开口凸耳设置于插头壳体上,并调试使定位装置设置于粘接好基座的插头壳体正中位置,使连接板上按多芯电连接器的插针孔位设置的若干个插针定位孔与插针孔位对齐,再依次将中间两排长插针装入到连接板的长插针安装部,将前后两排短插针装入到连接板的长插针安装部,并通过插针定位孔的第二开口对插针尾端进行方向调节,实现同行插针朝向一致,以完成定位装置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能够对高密度电连接器的插针进行准确定位,且安装方便快捷,解决了插针间的间隙偏小或偏大的问题,使得电连接器间隙大小趋于标准间隙,并解决了插针焊接端爬胶的问题,避免了影响电缆焊接和套热缩套管,从而提高了电气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多芯电连接器的插针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板、右侧板、以及设置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的连接板,连接板上按多芯电连接器的插针孔位设置有若干个插针定位孔,左右相邻的插针定位孔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插针之间的标准间隙,若干个插针定位孔具有相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插针尾端直径相适应,第二开口直径大于第一开口直径,作业时,通过左侧板和右侧板将定位装置设置于插头壳体内,并通过第二开口对穿过第一开口的插针进行方向调节,实现对插针的定位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芯电连接器的插针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平行设置,并分别垂直于连接板设置于连接板的两端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芯电连接器的插针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直径沿第一开口的端部逐渐增大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芯电连接器的插针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左右相邻的所述插针定位孔之间的距离为0.37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芯电连接器的插针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下侧相对角部设置有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芯电连接器的插针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形成有长插针安装部、以及设置于长插针安装部前后两侧的短插针安装部,长插针安装部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定位长插针的长插针定位孔,短插针安装部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定位短插针的短插针定位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多芯电连接器的插针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插针安装部与短插针安装部的下侧齐平设置;长插针安装部的上侧与左侧板、右侧板的上侧齐平设置,短插针安装部的上侧低于左侧板、右侧板的上侧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一种多芯电连接器的插针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定位装置采用45#钢或黄铜制作而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004296.9U CN219144542U (zh) | 2023-01-03 | 2023-01-03 | 一种多芯电连接器的插针定位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004296.9U CN219144542U (zh) | 2023-01-03 | 2023-01-03 | 一种多芯电连接器的插针定位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144542U true CN219144542U (zh) | 2023-06-06 |
Family
ID=86600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004296.9U Active CN219144542U (zh) | 2023-01-03 | 2023-01-03 | 一种多芯电连接器的插针定位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144542U (zh) |
-
2023
- 2023-01-03 CN CN202320004296.9U patent/CN21914454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409543B1 (en) | Connector molding method and shielded waferized connector made therefrom | |
TWM618935U (zh) | 端子模組以及背板連接器 | |
US6638104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7775829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TWI610499B (zh) | 連接器 | |
JP2017037726A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JP3396294B2 (ja) | 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 |
US11949180B2 (en) | PCIe/SAS connector structure | |
CN101478090A (zh) | 具有信号和电力触头的电连接器 | |
US5158470A (en) | Solderless system for retention and connection of a contact with a plastic circuit element | |
CN205565056U (zh) | 大电流传输连接器 | |
KR101452626B1 (ko) | 회로기판 수직 접속용 커넥터 조립체 | |
CN212434949U (zh) | 高功率型板对板浮动连接器 | |
CN219144542U (zh) | 一种多芯电连接器的插针定位装置 | |
JP2001230004A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TW202240982A (zh) | 線纜組件 | |
CN114465056A (zh)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220042434U (zh) | 便于准确可视化连接操作的电路板连接装置 | |
CN105071166B (zh) | 板对板连接器组件 | |
CN210468182U (zh) | 插头连接器、连接器组件、电路板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211406451U (zh) | 拼接式线路板 | |
CN109256634B (zh) | 高速连接器模组及其制程方法 | |
JP2012124332A (ja) | 回路構成体および電気接続箱 | |
CN219203561U (zh) | 一种160针高精密公座连接器 | |
CN105406227A (zh) | 带有插装焊接孔的Micro-USB插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