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35672U - 中转下料装置及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中转下料装置及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35672U
CN219135672U CN202223298297.3U CN202223298297U CN219135672U CN 219135672 U CN219135672 U CN 219135672U CN 202223298297 U CN202223298297 U CN 202223298297U CN 219135672 U CN219135672 U CN 2191356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blanking
workpiece
blanking platform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9829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鹏
谭艳萍
王星
黎勇军
杨朝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ns CN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ns CN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ns CN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ns CN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9829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356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356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356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Feeding Of Workpie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中转下料装置及加工设备,加工设备包括用于承载工件的工作平台,中转下料装置应用于加工设备,中转下料装置包括:支撑件、下料平台及取料组件,支撑件设置于工作平台的下料处。下料平台活动连接于支撑件,且相对于支撑件至少具有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下料平台用于承载工件。取料组件设置于下料平台,取料组件用于将工件从工作平台移动至下料平台。其中,当下料平台处于第一位置时,下料平台与工作平台衔接,当下料平台移动至第二位置时,下料平台上的工件与工作平台脱离。本申请提供的中转下料装置利用下料平台使得下料操作脱离加工设备的加工位置,从而提高设备的稼动率,还能降低操作人员的下料操作难度。

Description

中转下料装置及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转下料装置及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印刷电路板(PCB)是当今大多数电子产品的核心,通过组件和接线机制的组合确定基本功能。
现有的电路板的生产过程中,电路板经过加工设备的加工后需要从加工设备中下料,但是加工后的电路板的下料操作复杂、操作难度大、耗时较长,若直接在加工设备的加工位置下料会长期占用加工设备的加工位置,导致加工设备的有效运行时长降低,进而影响电路板整体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中转下料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路板下料时间长导致加工设备运行效率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中转下料装置,所述中转下料装置应用于加工设备,所述加工设备包括用于承载工件的工作平台,所述中转下料装置包括:支撑件、下料平台及取料组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的下料处。所述下料平台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件,且相对于所述支撑件至少具有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所述下料平台用于承载所述工件。所述取料组件设置于所述下料平台,所述取料组件用于将所述工件从所述工作平台移动至所述下料平台。其中,当所述下料平台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下料平台与所述工作平台衔接,当所述下料平台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下料平台上的所述工件与所述工作平台脱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中转下料装置还包括位移驱动件,所述位移驱动件与所述下料平台连接,所述位移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下料平台相对所述支撑件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下料平台靠近所述工作平台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件,所述位移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位移驱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料平台连接;
其中,所述位移驱动件驱动所述下料平台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下料平台与所述工作平台平行;所述位移驱动件驱动所述下料平台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下料平台相对所述工作平台倾斜,且所述下料平台远离所述工作平台的一端低于所述下料平台靠近所述工作平台的一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位移驱动件为伸缩驱动件,所述伸缩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伸缩驱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料平台的中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下料平台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驱动件及在所述工件的下料方向上延伸的导向件,所述导向驱动件设置于所述下料平台,所述导向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导向件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工作平台的方向运动,所述导向件用于与所述工件的侧边和/或底面抵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导向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导向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下料平台相对的两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取料组件包括第一伸缩组件、第一夹取组件及第二夹取组件,所述第一伸缩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下料平台的第一伸缩主体及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主体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的滑动方向与所述工件的下料方向平行,第一夹取组件包括连接于第一输出端的第一主体及滑动设置于第一主体上的第一夹取部,第二夹取组件包括连接于第一输出端的第二主体及滑动设置于第二主体上的第二夹取部,第一夹取部与第二夹取部用于夹取所述工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下料平台设置有支撑滚轮,所述支撑滚轮用于滚动支撑所述工件的底部。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加工设备,所述加工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中转下料装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加工设备包括成排设置的多个加工工位及多个所述中转下料装置,所述加工工位与所述中转下料装置一一对应设置。
本申请提供的中转下料装置及加工设备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加工设备将工件加工完毕后,取料组件会将工件移动至处于第一位置的下料平台,随后由人工或者驱动件将下料平台移动至第二位置,此过程中下料平台上的工件可以迅速与工作平台脱离,此时加工设备即可正常上料或加工生产,操作人员可在设备正常加工生产后再对下料平台上的工件进行下料操作,实现设备上料、加工的同时进行,以提高设备的稼动率,还能降低操作人员的下料操作难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而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以及附图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工设备与中转下料装置的配合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转下料装置处于第一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转下料装置处于第二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转下料装置处于第三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转下料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中转下料装置;
10、工件;
200、加工设备;
210、工作平台;
220、下料方向;
1、支撑件;
2、下料平台;
21、支撑滚轮;
3、取料组件;
31、第一伸缩组件;
311、第一伸缩主体;
312、第一输出端;
32、第一夹取组件;
321、第一主体;
322、第一夹取部;
33、第二夹取组件;
331、第二主体;
332、第二夹取部;
4、位移驱动件;
5、导向组件;
51、导向驱动件;
52、导向件。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它含义。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多片”指的是两片以上(包括两片)。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转下料装置的结构,对其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提供一种中转下料装置100,中转下料装置100应用于加工设备200,加工设备200包括用于承载工件10的工作平台210,中转下料装置100包括:支撑件1、下料平台2及取料组件3,支撑件1设置于工作平台210的下料处。下料平台2活动连接于支撑件1,且相对于支撑件1至少具有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下料平台2用于承载工件10。取料组件3设置于下料平台2,取料组件3用于将工件10从工作平台210移动至下料平台2。其中,当下料平台2处于第一位置时,下料平台2与工作平台210衔接,当下料平台2移动至第二位置时,下料平台2上的工件10与工作平台210脱离。
请参阅图3,支撑件1可以是常规机架结构,其可以由型材连接而成。支撑件1设置于工作平台210的下料处,具体地,其可以连接于工作平台210靠近下料侧的侧面。
下料平台2可以为平板结构,其侧边可以设置侧壁以限定工件10的位置,下料平台2与支撑件1活动连接,二者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是铰接、滑动连接等,当下料平台2铰接于支撑件1时,其相对于支撑件1转动;当下料平台2滑动连接于支撑件1时,其相对于支撑件1移动。下料平台2与支撑件1的活动连接方式不同,则下料平台2相对于支撑件1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不同。也就是说,无论下料平台2与支撑件1采用何种连接方式,只要能保证下料平台2在第一位置时能衔接于工作平台210且下料平台2在第二位置时其承载的工件10能与工作平台210脱离即可。
取料组件3可以是常规的机械手结构,其设置于下料平台2,进一步地,取料组件3可以设置于下料平台2的中部以方便其稳固地抓取工件10,取料组件3能将工件10从工作平台210移动至下料平台2。
以下给出中转下料装置100的具体使用过程:
加工设备200将工件10加工完毕后,取料组件3将工件10移动至处于第一位置的下料平台2,随后由人工或者驱动件将下料平台2移动至第二位置,如此,下料平台2上的工件10可以迅速与工作平台210脱离。随后加工设备200即可正常上料或加工生产,操作人员可在设备正常加工生产后再对下料平台2上的工件10进行下料操作。
在PCB板的某些加工工艺中,需要使用加工设备在整板的工件上加工出多块小板,再将多个小板一片片取下,此过程非常耗费时间,降低了设备的加工效率。而本方案通过设置中转取料装置将加工好的整板工件整体抬离加工位置,再将小板一片片取下,使得加工设备200的下料操作与加工设备200的上料、加工操作同时进行,以提高设备的稼动率,还能降低操作人员的下料操作难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中转下料装置100还包括位移驱动件4,位移驱动件4与下料平台2连接,位移驱动件4用于驱动下料平台2相对支撑件1运动。
请参阅图3,位移驱动件4可以是伸缩驱动件,此时位移驱动件4的一端可以与支撑件1连接,其另一端与下料平台2连接,通过伸缩驱动件的伸缩运动带动下料平台2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切换;位移驱动件4还可以是旋转驱动件,例如电机,此时旋转驱动件的输出轴可以与下料平台2连接,通过旋转驱动件的驱动同样可以带动下料平台2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切换。
本实施例采用自动化装置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中转下料装置100的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下料平台2靠近工作平台210的一端铰接于支撑件1,位移驱动件4的一端与支撑件1连接,位移驱动件4的另一端与下料平台2连接;其中,位移驱动件4驱动下料平台2运动至第一位置时,下料平台2与工作平台210平行;位移驱动件4驱动下料平台2运动至第二位置时,下料平台2相对工作平台210倾斜,且下料平台2远离工作平台210的一端低于下料平台2靠近工作平台210的一端。
请参阅图3、图4及图5,下料平台2可以通过常规孔轴铰接结构铰接于支撑件1,当下料平台2处于第一位置时,下料平台2与工作平台210平行且衔接于工作平台210,如此,取料组件3可以抓取工件10并平行拖动工件10使其移动至下料平台2。随后位移驱动件4缩短并带动下料平台2绕其靠近工作平台210的一端转动,以使下料平台2相对于工作平台210倾斜,下料平台2倾斜后相对于工作平台210形成一定夹角,该夹角的角度在10°-45°之间,因为此时下料平台2承载着工件10,所以工件10会随之倾斜从而与工作平台210脱离。此时工作平台210上没有任何遮挡和阻碍,操作人员可以将待加工的工件10上料至工作平台210并由加工设备200进行加工,与此同时,操作人员可以对下料平台2上的工件10进行下料操作。
本实施例中,下料平台2铰接于支撑件1,其能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稳定地移动,而且切换操作快速、动作效率高。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中的下料平台2还可以进一步转动至第三位置,当下料平台2转动至第三位置时,下料平台2与工作平台210垂直,此时,下料平台2远离工作平台210的一端与工作平台210之间的距离大致为下料平台2的厚度。而当下料平台2处于第二位置时,下料平台2远离工作平台210的一端与工作平台210之间的距离大致为下料平台2的长度。结合图示可以看出,下料平台2处于第三位置时,其占地空间相比下料平台2处于第二位置时的占地空间更小,所以当下料平台2处于第三位置时,中转下料装置100远离加工设备200一侧的空间可以供人员及物料小车通行,从而缩小设备占地面积,提高设备单位面积产能及场地利用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移驱动件4为伸缩驱动件,伸缩驱动件的一端与支撑件1连接,伸缩驱动件的另一端与下料平台2的中部连接。
请参阅图3,伸缩驱动件可以为气动控制的伸缩缸、电机驱动的齿轮齿条机构等,本实施例中对伸缩驱动件的具体类型不加限定,关于伸缩驱动件的具体连接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根据具体机构类型进行连接,此处不再赘述。利用上述伸缩驱动件与支撑件1及下料平台2的连接,可以使得下料平台2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自由切换,提高动作效率。本实施例的机械结构紧凑,对空间的占用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下料平台2还包括导向组件5,导向组件5包括导向驱动件51及在工件10的下料方向220上延伸的导向件52,导向驱动件51设置于下料平台2,导向驱动件51用于驱动导向件52沿靠近或远离工作平台210的方向运动,导向件52用于与工件10的侧边和/或底面抵接。
请参阅图2及图3,导向件52可以为条状结构,其可以包括底板部分及侧板部分,导向件52的底板部分用于与工件10的底面抵接,导向件52的侧板部分用于与工件10的侧面抵接。导向驱动件51可以为伸缩气缸或直线组件,导向驱动件51能在取料组件3抓取工件10前驱动导向件52向靠近工作平台210的方向运动,以使导向件52衔接于工件10的预期移动轨迹,如此,取料组件3抓取工件10移动至下料平台2的过程中,工件10能与导向件52抵接并在导向件52的导向作用下保持轨迹稳定,避免了轨迹偏移。导向驱动件51还能在取料组件3抓取工件10移动至下料平台2后驱动导向件52向远离工作平台210的方向运动,从而避免伸出的导向件52与其他零件干涉。
本实施例中的导向组件5提高了工件10移动的稳定性,降低了中转下料装置100的故障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向组件5设置有两组,两组导向组件5分别设置于下料平台2相对的两侧。
请参阅图2及图7,在工件10移动的过程中,工件10平行于移动方向的两端可以分别与两组导向组件5抵接,以使得工件10的移动过程更加稳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取料组件3包括第一伸缩组件31、第一夹取组件32及第二夹取组件33,第一伸缩组件31包括固定于下料平台2的第一伸缩主体311及滑动连接于第一伸缩主体311的第一输出端312,第一输出端312的滑动方向与工件10的下料方向220平行,第一夹取组件32包括连接于第一输出端312的第一主体321及滑动设置于第一主体321上的第一夹取部322,第二夹取组件33包括连接于第一输出端312的第二主体331及滑动设置于第二主体331上的第二夹取部332,第一夹取部322与第二夹取部332用于夹取工件10。
请参阅图2,第一伸缩组件31可以为气动控制的伸缩缸、电机驱动的齿轮齿条机构、运动模组等,本实施例中第一伸缩组件31为气缸,气缸是一种能引导活塞在缸内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装置,其主要包括气缸主体部分及与活塞连接的输出轴部分。第一伸缩主体311即为气缸主体部分,滑动连接于第一伸缩主体311的第一输出端312即为气缸的输出轴,第一输出端312上还可以设置板状的连接结构供其余零件连接。第一夹取组件32及第二夹取组件33同样可以是气缸,第一主体321及第二主体331安装于第一输出端312,滑动设置于第一主体321上的第一夹取部322与滑动设置于第二主体331上的第二夹取部332可以为相对应设置的片状结构,且第一夹取部322与第二夹取部332的滑动方向均为竖直方向,如此,第一夹取部322与第二夹取部332可以分别夹设于工件10的上下两面,提高了夹持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取料组件3包括第一伸缩组件31、第二伸缩组件、第一夹取组件32及第二夹取组件33,第一伸缩组件31包括固定于下料平台2的第一伸缩主体311及滑动连接于第一伸缩主体311的第一输出端312,第一输出端312的滑动方向与工件10的下料方向220平行,第一夹取组件32包括连接于第一输出端312的第一主体321及滑动设置于第一主体321上的第一夹取部322。第二伸缩组件包括固定于下料平台2的第二伸缩主体及滑动连接于第二伸缩主体的第二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的滑动方向与工件10的下料方向220平行,第一伸缩组件与第二伸缩组件相互独立。第二夹取组件33包括连接于第二输出端的第二主体331及滑动设置于第二主体331上的第二夹取部332。
本实施例中的取料组件3与前述实施例的动作有所不同,夹取动作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第一夹取部322与第二夹取部332分别夹取在工件10的两面,随后第一伸缩组件31与第二伸缩组件分别带动第一夹取组件32与第二夹取组件33运动,二者配合将工件10移动至下料平台2的中部位置。第二步,第一夹取组件32在第一伸缩组件31的驱动下移动至工件10的下方并略微顶起工件10,随后由第一伸缩组件31带动顶起工件10的第一夹取组件32运动,直至工件10完全移动至下料平台2,随后第一夹取组件32收缩并与工件10分离,此过程前,第二夹取组件33在第二伸缩组件的驱动下提前运动至下料平台2远离工作平台210的一端以避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下料平台2设置有支撑滚轮21,支撑滚轮21用于滚动支撑工件10的底部。
请参阅图2及图7,支撑滚轮21包括转轴、滚轮及轴承座,轴承座固定于下料平台2,转轴与轴承座滚动配合,滚轮置于转轴上。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若干个支撑滚轮21对工件10起到支撑和运输作用。
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加工设备200,加工设备200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中转下料装置100。
工件10可以是电路板,加工设备200可以是能对电路板进行钻孔、切割等操作的设备,在加工设备200上设置有工作平台210,上料时可以由人工或者自动化设备将工件10放置于工作平台210,加工设备200加工完毕后工件10沿其下料方向220从工作平台210上撤出。从而降低下料操作的难度,提高设备的稼动率。
请参阅图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加工设备200包括成排设置的多个加工工位及多个中转下料装置100,加工工位与中转下料装置100一一对应设置。
在加工设备200上设置多个加工工位能提高加工效率,对应设置多个中转下料装置100能保证每个工位上输出的工件10能放置于对应的中转下料装置100上,再由操作人员统一进行下料操作,进一步提高了加工设备200的加工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中转下料装置,所述中转下料装置应用于加工设备,所述加工设备包括用于承载工件的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下料装置包括: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的下料处;
下料平台,所述下料平台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件,且相对于所述支撑件至少具有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所述下料平台用于承载所述工件;
取料组件,所述取料组件设置于所述下料平台,所述取料组件用于将所述工件从所述工作平台移动至所述下料平台;
其中,当所述下料平台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下料平台与所述工作平台衔接,当所述下料平台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下料平台上的所述工件与所述工作平台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转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下料装置还包括位移驱动件,所述位移驱动件与所述下料平台连接,所述位移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下料平台相对所述支撑件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转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平台靠近所述工作平台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件,所述位移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位移驱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料平台连接;
其中,所述位移驱动件驱动所述下料平台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下料平台与所述工作平台平行;所述位移驱动件驱动所述下料平台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下料平台相对所述工作平台倾斜,且所述下料平台远离所述工作平台的一端低于所述下料平台靠近所述工作平台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转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驱动件为伸缩驱动件,所述伸缩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伸缩驱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料平台的中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转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料平台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驱动件及在所述工件的下料方向上延伸的导向件,所述导向驱动件设置于所述下料平台,所述导向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导向件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工作平台的方向运动,所述导向件用于与所述工件的侧边和/或底面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转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导向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下料平台相对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转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组件包括第一伸缩组件、第一夹取组件及第二夹取组件,所述第一伸缩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下料平台的第一伸缩主体及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主体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的滑动方向与所述工件的下料方向平行,第一夹取组件包括连接于第一输出端的第一主体及滑动设置于第一主体上的第一夹取部,第二夹取组件包括连接于第一输出端的第二主体及滑动设置于第二主体上的第二夹取部,第一夹取部与第二夹取部用于夹取所述工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转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平台设置有支撑滚轮,所述支撑滚轮用于滚动支撑所述工件的底部。
9.一种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中转下料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设备包括成排设置的多个加工工位及多个所述中转下料装置,所述加工工位与所述中转下料装置一一对应设置。
CN202223298297.3U 2022-12-08 2022-12-08 中转下料装置及加工设备 Active CN2191356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98297.3U CN219135672U (zh) 2022-12-08 2022-12-08 中转下料装置及加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98297.3U CN219135672U (zh) 2022-12-08 2022-12-08 中转下料装置及加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35672U true CN219135672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95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98297.3U Active CN219135672U (zh) 2022-12-08 2022-12-08 中转下料装置及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356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084749A1 (en) Apparatus for handling parts of any kind, in particular for the linear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machines
CN112312685A (zh) 多层电路板压合设备
CN219135672U (zh) 中转下料装置及加工设备
CN203187054U (zh) 轿底架自动翻转装置
CN211276888U (zh) 金属板材切割搬运平台
CN112108897B (zh) 一种加工中心用限位夹紧装置
CN212221571U (zh) 自动翻板机构
CN210029268U (zh) 一种双工位pcb板上板机
CN214442248U (zh) 一种汽车座椅下横梁加工用落料冲孔模
CN113245565B (zh) 一种用于大型金属3d打印设备的构建仓系统
CN210098642U (zh) 片体冲压装置
CN109318032B (zh) 一种自动便捷下料系统及生产设备
CN113119577A (zh) 一种双印台双工位电池片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CN220782044U (zh) 一种连杆平移臂上下料产线设备
CN216705736U (zh) 一种翻转机构
CN117619671B (zh) 一种门窗双面打胶生产线
CN111347502A (zh) 一种复合地板生产中的冲裁进料移动装置
CN113798626B (zh) 一种型钢自动开槽机
CN219155465U (zh) 长条工件加工设备
CN215680746U (zh) 一种叠片装置
CN213918637U (zh) 一种双边自动送料油压裁断机
CN220576188U (zh) 家具板材双面孔槽加工设备
CN110055687A (zh) 模板机的运模模块及缝纫装置
CN210099462U (zh) 片体成形生产线
CN217200146U (zh) 一种居中输送辊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