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32042U - 一种风洞偏心模型专用辅助装夹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洞偏心模型专用辅助装夹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32042U
CN219132042U CN202223405630.6U CN202223405630U CN219132042U CN 219132042 U CN219132042 U CN 219132042U CN 202223405630 U CN202223405630 U CN 202223405630U CN 219132042 U CN219132042 U CN 2191320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tool
auxiliary clamping
wind tunnel
sliding body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0563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世伟
杨子盟
张建华
贾俊学
孟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Aerospace Aerodynamics CAAA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Aerospace Aerodynamics CAA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Aerospace Aerodynamics CAAA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Aerospace Aerodynamics CAAA
Priority to CN20222340563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320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320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320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Aerodynamic Tests, Hydrodynamic Tests, Wind Tunnels, And Water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洞偏心模型专用辅助装夹工装,包括尾座,所述尾座的一端面设置有同轴转动连接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尾座的端面设有竖直滑动的滑动体,所述滑动体底面通过升降机构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滑动体远离所述固定座的端面上安装有顶丝和与所述滑动体同轴转动连接的顶紧头,所述顶丝水平贯穿所述滑动体。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通过调节顶紧头来顶紧各种不同轴的风洞模型,由一个装夹工装代替现有需要多个工装辅助完成装夹的技术方案,通过可转动的固定座和顶紧头,克服不同轴零件组件无法在顶尖状态进行旋转的问题,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风洞偏心模型专用辅助装夹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航天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洞偏心模型专用辅助装夹工装。
背景技术
风洞试验模型以回转体模型为主,型面简单,形状规则,近年来随着试验能力和科技的发展,风洞试验模型由简单型面向复杂多变的型面甚至异形方向发展,不同轴的风洞模型或试验零组件逐步增多,常规不同轴的风洞模型和试验零组件的加工、装配,需要多个工装辅助完成装夹,耗时长,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无法得到很好的保证。
在加工零件和装配模型经常遇到不同轴的零件与组件,需要用顶紧装置,常规顶紧装置高低调节量程有限,同时常规顶紧装置在不同轴的零件组件旋转时,不能做到与零件组件在顶紧的状态下跟着一同旋转,做不到四轴联动,影响加工效率和零件组件的加工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洞偏心模型专用辅助装夹工装,使用便捷,具备辅助提升加工、装配精度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洞偏心模型专用辅助装夹工装,包括尾座,所述尾座的一端面设置有同轴转动连接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尾座的端面设有竖直滑动的滑动体,所述滑动体底面通过升降机构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滑动体远离所述固定座的端面上安装有顶丝和与所述滑动体同轴转动连接的顶紧头,所述顶丝水平贯穿所述滑动体。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尾座的端面底部设置有转动座,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转动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母和升降丝杠,所述调节螺母水平转动安装在所述转动座上,所述升降丝杠的顶端与所述滑动体底面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顶紧头包括安装座和多个顶紧螺栓,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滑动体远离所述固定座的端面,所述安装座的外侧面均匀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顶紧螺栓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顶尖,所述顶尖与所述安装座通过顶紧螺栓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滑动体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尾座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套筒,所述主体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端设有手轮,所述手轮与所述套筒通过伸缩机构连接,所述主体侧面设置有锁紧装置,所述主体安装在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与所述固定座通过第二轴承同轴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驱动丝杠,所述驱动丝杠设置在所述套筒内部,所述驱动丝杠螺纹连接有与所述套筒固定连接的螺帽。
进一步地,所述手轮的驱动杆延伸至所述主体内部且与所述驱动丝杠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外部套接有锁紧轴承。
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实用性强,通过调节顶紧头来顶紧各种不同轴的风洞模型,由一个装夹工装代替现有需要多个工装辅助完成装夹的技术方案,通过可转动的固定座和顶紧头,克服不同轴零件组件无法在顶尖状态进行旋转的问题,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应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工作过程图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工作过程图之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中:1-尾座、11-主体、12-手轮、121-驱动杆、13-底座、14-驱动丝杠、15-套筒、151-伸缩端、16-螺帽、17-锁紧轴承、2-固定座、21-转动座、3-滑动体、31-顶丝、4-升降丝杠、41-调节螺母、5-顶紧头、51-安装座、52-顶紧螺栓、53-顶尖、61-第一轴承、62-第二轴承、7-四轴卡盘、8-零件、91-标准线、92-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
一种风洞偏心模型专用辅助装夹工装,包括尾座1,尾座1的一端面设置有同轴转动连接的固定座2,固定座2远离尾座1的端面设有竖直滑动的滑动体3,滑动体3底面通过升降机构与固定座2连接,滑动体3远离固定座2的端面上安装有顶丝31和与滑动体3同轴转动连接的顶紧头5,顶丝31水平贯穿滑动体3。
固定座2远离尾座1的端面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燕尾槽,滑动体3靠近固定座2的端面设置有燕尾卡块,燕尾卡块卡接在燕尾槽内,滑动体3通过燕尾卡块和燕尾槽的配合相对固定座2上下移动。
固定座2远离尾座1的端面底部设置有转动座21,转动座21与固定座2固定连接,转动座21远离固定座2的端面开设有转动槽,转动座21的上表面开设有贯穿转动座21的圆孔,升降机构安装在转动座21上。
升降机构包括调节螺母41和升降丝杠4,调节螺母41水平安装在转动座21的转动槽内,调节螺母41与转动槽转动连接,升降丝杠4的顶端与滑动体3底面转动连接,升降丝杠4的底端放置于圆孔内且与圆孔转动连接,升降丝杠4的底端与调节螺母41螺纹连接。
通过转动调节螺母41,与升降丝杠4连接的滑动体3可上下移动。
顶紧头5包括安装座51和六个顶紧螺栓52,安装座51设置在滑动体3远离固定座2的端面,安装座51的外侧面均匀设置有六个螺纹孔,顶紧螺栓52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的顶紧螺栓52和螺纹孔数量一致,但是顶紧螺栓52和螺纹孔的数量不做限制。
滑动体3靠近安装座51的端面设有卡环,安装座51靠近滑动体3的端面设有插入卡环内的连接杆,连接杆和卡环之间通过第一轴承61转动连接,连接杆和卡环同轴设置。
尾座1包括主体11,主体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套筒15,主体11远离固定座2的一端设有手轮12,手轮12与套筒15通过伸缩机构连接,主体11侧面设置有锁紧装置,主体11安装在底座13上。
本装置中的锁紧装置并非研究的主体11,所采用的的锁紧装置为常见尾座1上的锁紧装置,具体结构不做过多描述。
套筒15远离手轮12的一端设有延伸至主体11外部的伸缩端151,固定座2靠近套筒15的端面安装有嵌入有伸缩端151内部的延伸杆,延伸杆和伸缩端151之间通过第二轴承62转动连接,延伸杆和伸缩端151同轴设置。
伸缩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驱动丝杠14,驱动丝杠14设置在套筒15内部,驱动丝杠14螺纹连接有与套筒15固定连接的螺帽16。
手轮12的驱动杆121延伸至主体11内部且与驱动丝杠14固定连接,驱动杆121外部套接有锁紧轴承17。
零件8的一端插入安装座51内,操作人员通过旋拧紧顶紧螺栓52将零件8锁紧。
如果是同轴的零件8,当零件8进行转动时,零件8与安装座51同轴设置,那么安装座51会随着零件8一同进行转动,旋转轴线是零件8的轴线。
如果是不同轴的零件8,当零件8进行转动时,顶紧头5、滑动体3和固定座2会随零件8一同进行转动,旋转轴线是延伸杆的轴线。
滑动体3的侧面设置有“0”标准线91,固定座2与标准线91同面的端面上也设置有刻度线92,通过标准线91和刻度线92可了解零件8两端轴线的轴间距。
本实施例中的升降机构和伸缩机构均可有气缸等直线往复驱动装置代替。
如图3-图5所示,不同轴零件8的一端有四轴卡盘7夹住,另一端要插入安装座51内,操作人员通过转动调节螺母41,使得滑动体3在固定座2上竖直方向移动,当调节到安装座51与零件8的端头同一高度时,停止旋拧调节螺母41,同时旋拧顶丝31,对滑动体3进行锁紧;然后旋转手轮12,使得与手轮12驱动轴固连的驱动丝杠14进行转动,套筒15上的螺帽16与驱动丝杠14螺纹连接,驱动丝杠14位置不变,那么套筒15会随之进行轴向的前进或后退,调节至零件8插入到安装座51的内腔中,使用锁紧装置锁紧套筒15即可;最后通过旋拧顶尖53螺栓使得顶尖53螺栓夹紧零件8,安装座51的内径略大于零件8外径。
操作人员启动四轴卡盘7带动不同轴零件8转动,滑动体3和固定座2会以延伸杆的轴线为旋转轴线进行转动,同时安装座51与滑动体3间并不是固定连接,在转动过程中,安装座51可随零件8随时进行转动调节。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安装座51的中间位置安装有顶尖53,顶尖53与安装座51通过顶紧螺栓52可拆卸连接,顶尖53可使用管类或其他不适用于插入安装座51内的零件8使用;除上述技术特征外,其他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实用性强,通过调节顶紧头来顶紧各种不同轴的风洞模型,由一个装夹工装代替现有需要多个工装辅助完成装夹的技术方案;通过可转动的固定座和顶紧头,克服不同轴零件组件无法在顶尖状态进行旋转的问题,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操作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对不同零件组件进行加工或装配,应用广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风洞偏心模型专用辅助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尾座,所述尾座的一端面设置有同轴转动连接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尾座的端面设有竖直滑动的滑动体,所述滑动体底面通过升降机构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滑动体远离所述固定座的端面上安装有顶丝和与所述滑动体同轴转动连接的顶紧头,所述顶丝水平贯穿所述滑动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洞偏心模型专用辅助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尾座的端面底部设置有转动座,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转动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洞偏心模型专用辅助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母和升降丝杠,所述调节螺母水平转动安装在所述转动座上,所述升降丝杠的顶端与所述滑动体底面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洞偏心模型专用辅助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头包括安装座和多个顶紧螺栓,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滑动体远离所述固定座的端面,所述安装座的外侧面均匀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顶紧螺栓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洞偏心模型专用辅助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顶尖,所述顶尖与所述安装座通过顶紧螺栓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洞偏心模型专用辅助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滑动体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洞偏心模型专用辅助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尾座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套筒,所述主体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端设有手轮,所述手轮与所述套筒通过伸缩机构连接,所述主体侧面设置有锁紧装置,所述主体安装在底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风洞偏心模型专用辅助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与所述固定座通过第二轴承同轴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风洞偏心模型专用辅助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驱动丝杠,所述驱动丝杠设置在所述套筒内部,所述驱动丝杠螺纹连接有与所述套筒固定连接的螺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风洞偏心模型专用辅助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轮的驱动杆延伸至所述主体内部且与所述驱动丝杠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外部套接有锁紧轴承。
CN202223405630.6U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风洞偏心模型专用辅助装夹工装 Active CN2191320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5630.6U CN219132042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风洞偏心模型专用辅助装夹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5630.6U CN219132042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风洞偏心模型专用辅助装夹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32042U true CN219132042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66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05630.6U Active CN219132042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风洞偏心模型专用辅助装夹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320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56315A (zh) 一种非平面钻孔装置
CN219132042U (zh) 一种风洞偏心模型专用辅助装夹工装
CN219141728U (zh) 一种机床轴心线相交检测工装
CN213164858U (zh) 一种消除间隙的装夹工具
CN210648679U (zh) 大型无人机主翼梁钻孔工装
CN112318367A (zh) 船用柴油机活塞杆定位支撑用中心架及其校调方法
CN218611771U (zh) 一种机械加工管件钻孔辅助定位装置
CN218168743U (zh) 一种油缸安装座镗孔夹具
CN220806342U (zh) 一种可调整角度的机械加工工装
CN219724680U (zh) 一种现场圆柱端面快速定心装置
CN216371937U (zh) 一种用于地弹簧壳的快速装配工装
CN217291375U (zh) 一种内啮合齿轮泵泵体钻斜油孔夹具
CN212822909U (zh) 一种适用于中空类零件的钻刀辅助定位工具
CN217551790U (zh) 一种曲轴调节支撑架
CN220407878U (zh) 一种发动机端盖钻孔用装夹工装
CN220999802U (zh) 一种汽车气门的屏蔽套定位装置
CN218991513U (zh) 一种可360°旋转的坑道钻机
CN216157588U (zh) 一种市政道路规划用全方位钻孔定位仪
CN220397010U (zh) 一种用于步距规可调角度支架
CN219493515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用安装固定装置
CN218109933U (zh) 一种设备精确就位顶推工装
CN220127658U (zh) 一种薄壁间断式深孔加工设备
CN220241982U (zh) 一种新型钻孔机
CN220128212U (zh) 一种轴承座镗孔工装
CN221065847U (zh) 一种拖挂车超精加工轴承研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