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15284U - 座椅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座椅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15284U
CN219115284U CN202223413678.1U CN202223413678U CN219115284U CN 219115284 U CN219115284 U CN 219115284U CN 202223413678 U CN202223413678 U CN 202223413678U CN 219115284 U CN219115284 U CN 2191152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seat
vehicle
backrest
link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1367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旭飞
唐佳毅
梁翰清
王曦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idi Infinity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1367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152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152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152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座椅结构及车辆。该座椅结构包括:坐垫组件,可移动设置于车辆的车身底板;靠背组件,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坐垫组件;联动调节组件,分设于所述坐垫组件与所述靠背组件,并调节所述坐垫组件的位置以及所述靠背组件的倾斜角度,所述联动调节组件电连接至所述车辆的中控系统;以及控制组件,包括控制面板以及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设置于所述控制面板,并电连接所述中控系统。座椅结构采用控制组件与联动调节组件电连接到车辆的中控系统,实现坐垫组件位置的调节以及靠背组件所处的角度的调节,使得坐垫组件以及靠背组件所处的位置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实现乘坐个性化的舒适和享受。

Description

座椅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出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座椅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主驾座椅仅能实现靠背角度、坐垫倾角单独调节,保证驾驶员乘坐的舒适性。而对于网约车乘客而言,通常网约车乘客中有占很大比例乘坐在后排右侧,有些会选择副驾驶。
但是,目前市场上开发的车型并没有单独针对网约车乘客开发的座椅,常规车辆设计忽略了网约车乘客特有的诉求。即目前的车辆的后排座椅的位置无法调节,坐垫的位置、靠背所处的角度无法满足网约车乘客乘坐的舒适性需求,影响乘客的乘车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网约车的后排座椅位置及角度无法调节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位置以及躯干角度调节的座椅结构及车辆。
一种座椅结构,包括:
坐垫组件,可移动设置于车辆的车身底板;
靠背组件,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坐垫组件;
联动调节组件,分设于所述坐垫组件与所述靠背组件,并调节所述坐垫组件的位置以及所述靠背组件的倾斜角度,所述联动调节组件电连接至所述车辆的中控系统;以及
控制组件,包括控制面板以及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设置于所述控制面板,并电连接所述中控系统。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联动调节组件包括与所述中控系统电连接的第一动力源以及第二动力源,所述第一动力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坐垫组件,并驱动所述坐垫组件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动力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靠背组件,并驱动所述靠背组件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联动调节组件还包括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包括第一导向件与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设置于所述坐垫组件,所述第二导向件设置于所述车身底板,所述第一导向件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件,并对所述坐垫组件的移动进行导向。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按键包括与所述中控系统电连接的第一联动按键与第二联动按键,所述第一联动按键控制所述第一动力源驱动所述坐垫组件朝向所述车辆的前方移动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动力源带动所述靠背组件顺时针转动;
所述第二联动按键控制所述第二动力源驱动所述坐垫组件朝向所述车辆的后方移动以及控制所述动力源带动所述靠背组件逆时针转动。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按键还包括舒享复位键,所述舒享复位键设置于所述控制面板,并电连接所述中控系统。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坐垫组件在前后移动第一预设距离后,所述中控系统控制所述靠背组件转动,并且,所述靠背组件转动的最大角度范围为第一预设角度;
所述第一预设距离的范围为20mm~80mm,所述第一预设角度的范围为20°~60°。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包括第二预设距离,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包括第二预设角度,所述坐垫组件在前方移动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后,所述中控系统控制所述靠背组件顺时针转动,并且,所述靠背组件转动的最大角度范围为所述第二预设角度;
所述第二预设距离的范围为20mm~50mm,所述第二预设角度的范围为40°~50°。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距离还包括第三预设距离,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还包括第三预设角度,所述坐垫组件在后方移动所述第三预设距离后,所述中控系统控制所述靠背组件逆时针转动,并且,所述靠背组件转动的最大角度范围为所述第三预设角度;
所述第三预设距离的范围为40mm~80mm,所述第三预设角度的范围为20°~40°。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坐垫组件在前后方向的最大移动距离范围为100mm~120mm。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面板设置于所述车辆的门板,或者,所述控制面板设置所述坐垫组件或所述靠背组件的侧面。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座椅结构为所述车辆的后排座椅;
或者,所述座椅结构为所述车辆的后排的右侧座椅;
或者,所述座椅结构为所述车辆的主驾驶座椅或副驾驶座椅。
一种车辆,包括车身、中控系统以及如上述任一技术特征所述的座椅结构,所述车身包括车身框架、车身底板,所述座椅结构设置于所述车身底板,并位于所述车身框架中。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座椅结构为所述车辆的后排座椅,所述车身还包括副驾驶座椅,所述副驾驶座椅可移动设置于所述车身底板。
本公开的座椅结构及车辆,该座椅结构中,靠背组件可转动设置于坐垫组件,坐垫组件可移动设置于车辆的车身底板,联动调节组件电连接车辆的中控系统,并分设于坐垫组件与靠背组件,联动调节组件能够调节坐垫组件的移动距离以及靠背组件的倾斜角度,控制组件的控制按键设置于控制面板,控制按键与中控系统连接。操作控制按键控制联动调节组件运动,以调节坐垫组件以及靠背组件的位置。
用户调节坐垫组件与靠背组件的位置时,操作控制按键,控制案件通过中控系统控制联动调节组件运动,进而联动调节组件能够控制坐垫组件前后移动,调节坐垫组件的前后位置,而且,联动调节组件还能够控制靠背组件相对于坐垫组件转动,以调节坐垫组件的倾斜角度。
该座椅结构采用控制组件与联动调节组件电连接到车辆的中控系统,实现坐垫组件位置的调节以及靠背组件所处的角度的调节,使得坐垫组件以及靠背组件所处的位置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实现乘坐个性化的舒适和享受。同时,该座椅结构能够提高不同成员的舒适性能,达到放松、缓解疲劳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座椅结构应用于车辆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座椅结构向前运动与向后运动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座椅结构在舒享位置与复位位置之前切换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座椅结构应用于车辆的骨架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座椅结构在舒享位置与复位位置之间切换的骨架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座椅结构中控制组件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座椅结构与副驾驶座椅的骨架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座椅结构的爆炸图;
图9为图7所示的副驾驶座椅的爆炸图。
其中:100、座椅结构;110、坐垫组件;111、坐垫骨架;120、靠背组件;121、靠背骨架;130、联动调节组件;131、第一动力源;132、第二动力源;133、导向部件;140、控制组件;141、控制面板;142、控制按键;1421、第一联动按键;1422、第二联动按键;1423、舒享复位键;200、副驾驶座椅;210、调节电机;220、导向组件;300、车身底板;400、中控系统;A、初始位置;B、舒享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是本公开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公开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公开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9,本公开提供一种座椅结构100。该座椅结构100应用于车辆中,尤其是应用在小型汽车中。可以理解的,目前市场上开发的车型并没有单独针对网约车乘客开发的座椅,常规车辆设计忽略了网约车乘客特有的诉求。即目前车辆的后排座椅的位置无法调节,坐垫的位置、靠背所处的角度无法满足网约车乘客乘坐的舒适性需求,影响乘客的乘车体验。
为此,本公开提供一种新型的座椅结构100,该座椅结构100所处的位置以及角度能够满足乘员的需求,提高乘员乘坐时的舒适度。可选地,本公开的座椅结构100所应用的车辆为网约车,以提高网约车乘客乘坐的舒适度。当然,本公开的座椅结构100所应用的车辆还可为私家车等等。以下介绍一实施例座椅结构100的具体结构。
参见图1至图9,在一实施例中,座椅结构100包括坐垫组件110以及靠背组件120。坐垫组件110可移动设置于车辆的车身底板300。靠背组件120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坐垫组件110。联动调节组件130分设于所述坐垫组件110与所述靠背组件120,并调节所述坐垫组件110的位置以及所述靠背组件120的倾斜角度,所述联动调节组件130电连接至所述车辆的中控系统400。控制组件140包括控制面板141以及控制按键142,所述控制按键142设置于所述控制面板141,并电连接所述中控系统400。
坐垫组件110为座椅结构100的坐垫部分,靠背组件120为座椅结构100的靠背部分。乘员乘坐于座椅结构100时,乘员坐在坐垫组件110上,乘员的背部可以靠在靠背组件120。坐垫组件110可移动设置在车辆的车身底板300,靠背组件120可转动安装在坐垫组件110。坐垫组件110在车身底板300的前后方向移动时,能够调节腿部空间的尺寸大小,靠背组件120相对于坐垫组件110可转动时,能够调节靠背组件120在前后方向上的倾斜角度,使得该倾斜角度能够便于乘员倚靠。
而且,坐垫组件110与靠背组件120可以联动调节,坐垫组件110向前移动,同时配合靠背组件120顺时针转动,以扩大躯干角。坐垫组件110向后移动,同时配合靠背组件120逆时针转动,以减小躯干角。如此实现坐垫组件110与靠背组件120所处的位置及状态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实现乘坐个性化的舒适和享受。同时,该座椅结构100能够提高不同成员的舒适性能,达到放松、缓解疲劳的目的。
值得说明的是,这里的前后方向以车辆的前后方向为基准,车辆的车头方向为前方,车辆的车尾方向为后方。并且,靠背组件120顺时针转动时,靠背组件120向后倾斜设置,靠背组件120逆时针转动时,靠背组件120向前倾斜设置。而且,腿部空间是指乘员坐在座椅结构100后,乘客腿部所处的空间。躯干角是指坐垫组件110与靠背组件120之间的夹角。躯干角越大,乘员乘坐时可以倚靠在靠背组件120,增加乘坐的舒适性。
联动调节组件130分设在坐垫组件110与靠背组件120,联动调节组件130设置在坐垫组件110的部分移动连接坐垫组件110与车身底板300,使得坐垫组件110通过联动调节组件130相对于车身底板300可移动设置。联动调节组件130设置于靠背组件120的部分与靠背组件120可转动连接,以驱动靠背组件120相对于坐垫组件110转动。
控制组件140为座椅结构100调节位置的控制部件,控制组件140电连接到车辆的中控系统400,联动调节组件130也电连接到车辆的中控系统400。即控制组件140与联动调节组件130通过中控系统400传输连接。这里的传输连接是指电连接或者无线连接,以实现控制信号的传输,后文不再详述。
具体的,控制组件140包括控制面板141与控制按键142。控制面板141为控制组件140的安装壳体,控制按键142设置于控制面板141,并传输连接到中控系统400,通过操作控制按键142实现控制信号的触发。这样,乘员操作控制组件140的控制按键142以触发控制信号,中控系统400接收到控制信号后,会控制联动调节组件130运动,以调节坐垫组件110与靠背组件120的位置。
需要坐垫组件110与靠背组件120具有较大的躯干角时,操作控制按键142,控制坐垫组件110向前移动一定的距离,并控制靠背组件120顺时针转动一定的角度。需要坐垫组件110与靠背组件120具有较小的躯干角时,操作控制按键142,控制坐垫组件110向后移动一定距离,并控制靠背组件120逆时针转动移动角度。如此,实现座椅结构100的坐垫组件110前后调节、靠背组件120转动角度的运动结合,实现乘坐个性化的舒适和享受。
上述实施例的座椅结构100,采用控制组件140与联动调节组件130电连接到车辆的中控系统400,实现坐垫组件110位置的调节以及靠背组件120所处的角度的调节,使得坐垫组件110以及靠背组件120所处的位置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实现乘坐个性化的舒适和享受。同时,该座椅结构100能够提高不同成员的舒适性能,达到放松、缓解疲劳的目的。
参见图1至图9,在一实施例中,坐垫组件110包括坐垫骨架111以及坐垫包覆件(未示出),坐垫包覆件包覆于坐垫骨架111。可以理解的,坐垫包覆件包括海绵以及外面的防护套等等结构,其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坐垫包覆件包覆于坐垫骨架111后,形成整体的坐垫组件110,提高乘员乘坐的舒适性。而且,坐垫骨架111可移动设置在车身底板300,联动调节组件130设置于坐垫组件110的部分设置位于坐垫骨架111。
参见图1至图9,在一实施例中,靠背组件120包括靠背骨架121以及靠背包覆件(未示出),靠背包覆件包覆于靠背骨架121。可以理解的,靠背包覆件包括海绵以及外面的防护套等等结构,其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靠背包覆件包覆于靠背骨架121后,形成整体的靠背组件120,提高乘员乘坐的舒适性。而且,靠背骨架121可转动设置于坐垫骨架111的后端,联动调节组件130设置于靠背组件120的部分设置于靠背骨架121。
可选地,座椅结构100还包括连接轴(未示出),连接轴可转动连接坐垫骨架111与靠背骨架121。连接轴可转动安装于坐垫骨架111的后端,并且,靠背骨架121的底部安装于坐垫骨架111。联动调节组件130与连接轴连接后,联动调节组件130驱动连接轴转动,进而连接轴带动靠背骨架121相对于坐垫骨架111转动。后文中,仅以坐垫骨架111代替坐垫组件110,靠背骨架121代替靠背组件120来描述座椅结构100。
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所述座椅结构100为所述车辆的后排座椅。当乘员坐在车辆的后排,该座椅结构100能够前后调节,并实现躯干角的调节,以满足乘员乘坐舒适性的需求。较佳地,参见图1至图9,所述座椅结构100为所述车辆的后排的右侧座椅。车辆后排的右侧座椅为车辆后排的C位座椅。网约车乘客乘坐时,通常作为后排的右侧座椅。也就是说,为了满足网约车乘客乘坐的舒适性要求,可以将后排的右侧座椅设置为本公开的座椅结构100,以使得右侧座椅能够在前后方向移动并转动,以处于适宜的位置。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座椅结构100为所述车辆的主驾驶座椅或副驾驶座椅200。也就是说,该座椅结构100也可作为车辆的主驾驶座椅,或者作为车辆的副驾驶座椅200,以满足使用需求。
后文中,仅以座椅结构100为车辆的后排的右侧座椅为例进行说明,座椅结构100处于其他位置与处于后排的右侧的原理实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联动调节组件130包括与所述中控系统400电连接的第一动力源131以及第二动力源132,所述第一动力源13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坐垫组件110,并驱动所述坐垫组件110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动力源13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靠背组件120,并驱动所述靠背组件120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第一动力源131用于实现坐垫组件110的运动控制,第二动力源132用于实现靠背组件120的运动控制。第一动力源131的输出端连接坐垫骨架111。第一动力源131运动时能够驱动坐垫骨架111相对于车身底板300移动,实现坐垫骨架111前后方向位置的调节。第二动力源132的输出端与靠背骨架121或上文中的连接轴连接,第二动力源132能够驱动靠背组件120相对于坐垫骨架111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实现靠背骨架121倾斜角度的调节。
值得说明的是,第一动力源131与第二动力源132的设置位置原则上不受限制,只要第一动力源131与第二动力源132输出的运动能够控制对应的部件运动即可。可选地,第一动力源131设置于车身底板300,第二动力源132设置于靠背骨架121。
第一动力源131与第二动力源132同时连接到车辆的中控系统400,通过该中控系统400与控制组件140的控制按键142连接。这样,操作控制按键142后,控制按键142能够控制第一动力源131与第二动力源132运动,实现坐垫骨架111与靠背骨架121位置的调节。可选地,第一动力源131与第二动力源132均为电机。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动力源131还可为气动部件、液压部件或者其他能够输出移动运动的部件,第二动力源132还可为其他能够输出旋转运动的部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联动调节组件130还包括导向部件133。导向部件133用于对坐垫骨架111的移动进行导向,使得坐垫组件110在前后方向上的运动轨迹准确,避免座椅结构100前后移动时的位置出现偏差。导向部件133设置于车身底板300,并滑动连接坐垫骨架111,导向部件133沿前后方向设置。当第一动力源131驱动坐垫骨架111移动时,坐垫骨架111沿导向部件133移动,实现对坐垫骨架111的导向。
可选地,所述导向部件133包括第一导向件与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设置于所述坐垫组件110,所述第二导向件设置于所述车身底板300,所述第一导向件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件,并对所述坐垫组件110的移动进行导向。第一导向件与第二导向件为滑动配合的结构形式。当第一动力源131驱动坐垫骨架111移动时,坐垫骨架111带动第一导向件沿第二导向件移动,实现坐垫组件110沿前后方向移动的轨迹准确。
可选地,导向部件133的数量为两个,导向部件133对称设置于坐垫骨架111。如此能够保证坐垫骨架111前后移动时的轨迹准确。可选地,第一导向件为滑块,第二导向件为滑轨。当然,第一导向件可以为滑轨,第二导向件为滑块,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向件与第二导向件还可为其他能够实现滑动配合的结构形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按键142包括与所述中控系统400电连接的第一联动按键1421与第二联动按键1422,所述第一联动按键1421控制所述第一动力源131驱动所述坐垫组件110朝向所述车辆的前方移动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动力源132带动所述靠背组件120顺时针转动。所述第二联动按键1422控制所述第二动力源132驱动所述坐垫组件110朝向所述车辆的后方移动以及控制所述动力源带动所述靠背组件120逆时针转动。
第一联动按键1421与第二联动按键1422用于实现坐垫骨架111移动方向与靠背骨架121转动角度的控制。第一联动按键1421与第二联动按键1422均连接到车辆的中控系统400。第一联动按键1421控制坐垫骨架111向前方的移动,第一联动按键1421还控制靠背骨架121顺时针转动,以增加座椅结构100的躯干角。第二联动按键1422控制坐垫骨架111向后方的移动,第二联动按键1422还控制靠背骨架121逆时针转动,以减小座椅结构100的躯干角。
这样,乘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操作第一联动按键1421与第二联动按键1422,选择坐垫骨架111向前移动还是向后移动,选择靠背骨架121是顺时针转动还是逆时针转动,实现乘坐个性化的舒适和享受。
按动第一联动按键1421后,第一联动按键1421通过中控系统400控制坐垫骨架111向前移动,继续按动第一联动按键1421后,第一联动按键1421会控制靠背骨架121顺时针转动,再继续按动第一联动按键1421后,坐垫骨架111与靠背骨架121运动到极限位置后动作停止。在此过程中,若松开第一联动按键1421,坐垫骨架111及靠背骨架121保持在当前位置。
按动第二联动按键1422后,第二联动按键1422通过中控系统400控制靠背骨架121向后移动,继续按动第二联动按键1422后,第二联动按键1422会控制靠背骨架121逆时针转动,再继续按动第二联动按键1422后,坐垫骨架111与靠背骨架121运动到极限位置后动作停止。在此过程中,若松开第二联动按键1422,坐垫骨架111与靠背骨架121保持在当前位置。
第一联动按键1421与第二联动按键1422控制坐垫骨架111沿前后方向移动时,第一联动按键1421与第二联动按键1422分别通过中控系统400控制第一动力源131运动。第一联动按键1421与第二联动按键1422控制靠背骨架121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时,第一联动按键1421与第二联动按键1422分别通过中控系统400控制第二动力源132运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按键142还包括舒享复位键1423,所述舒享复位键1423设置于所述控制面板141,并电连接所述中控系统400。舒享复位键1423具有两个功能。当坐垫骨架111与靠背骨架121处于初始位置A时,按压舒享复位键1423,舒享复位键1423向中控系统400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坐垫骨架111与靠背组件120一同运动至舒享位置B。再次按动舒享复位键1423后,能够控制坐垫骨架111与靠背骨架121一同复位到初始位置A。
可选地,舒享位置B可以为一个公共的位置,即任何乘员都能够共用的位置。可选地,舒享位置B也可根据乘员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设计,比如说,车辆获取乘员订单信息的同时,根据乘客的身高体重自动匹配到适宜该乘员的舒享位置B。可选地,中控系统400中自动记录乘客偏好的座椅姿态。当该乘客再次乘坐车辆后,可以操作舒享复位键1423直接控制中控系统400调整座椅结构100的姿态。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舒享位置B还可定义为其他能够提高舒适度的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坐垫组件110在前后移动第一预设距离后,所述中控系统400控制所述靠背组件120转动,并且,所述靠背组件120转动的最大角度为第一预设角度。也就是说,控制按键142能够实现坐垫骨架111与靠背骨架121的联动控制。按压控制按键142,控制按键142控制坐垫骨架111向前或向后移动第一预设距离,继续按动控制按键142,该控制按键142控制靠背骨架121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以调节坐垫骨架111与靠背骨架121所处的位置。而且,再按压控制按键142,当靠背骨架121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后,中控系统400控制靠背骨架121停止动作。
调节座椅结构100的位置时,是先调节坐垫骨架111的位置,再调节靠背骨架121的位置。当坐垫骨架111运动第一预设距离后,若继续按动控制按键142,则会控制靠背骨架121在坐垫骨架111移动的同时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若坐垫骨架111未运动到第一预设距离就松开控制按键142,则坐垫骨架111保持在当前位置,靠背骨架121的转动角度并未进行调节。若在靠背骨架121未转动到第一预设角度就松开控制按键142,则坐垫骨架111与靠背骨架121一同保持在当前位置。若再继续按动控制按键142,则坐垫骨架111与靠背骨架121则在运动到极限位置后自动停止运动。
这里的极限位置为坐垫骨架111移动的极限位置与靠背骨架121转动的极限位置。而且,坐垫骨架111移动的极限位置是指坐垫骨架111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最大距离。即当坐垫骨架111在前后方向移动到最大距离后,中控系统400控制第一动力源131停止工作,关于最大距离在后文提及。靠背骨架121的极限位置是靠背骨架121转动到第一预设角度的位置。即当靠背骨架121转动到第一预设角度后,中控系统400控制第二动力源132停止工作。
值得说明的是,无论坐垫骨架111向前运动还是向后运动,无论靠背骨架121是顺时针转动还是逆时针转动,都采用的是坐垫骨架111先运动靠背骨架121后运动的方式,后文中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距离的范围为20mm~80mm,所述第一预设角度的范围为20°~60°。也就是说,在坐垫骨架111向前或向后移动20mm~80mm范围后,靠背骨架121才会转动,并且,靠背骨架121在20°~60°的角度范围内转动。
可选地,第一预设距离可以为具体值,可以为一个范围。可选地,第一预设距离可调节。可选地,第一预设距离可以根据乘员的身高体重进行设计,比如身材瘦小的乘员,第一预设距离可以设计的大一些,身材高大的乘员第一预设距离可以小一些,如此使得腿部空间能够满足乘员需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包括第二预设距离,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包括第二预设角度β2,所述坐垫组件110在前方移动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后,所述中控系统400控制所述靠背组件120顺时针转动,并且,所述靠背组件120转动的最大角度为所述第二预设角度β2。当通过第一联动按键1421控制坐垫骨架111与靠背骨架121运动时,第一联动按键1421先控制坐垫骨架111向前移动第二预设距离。并且,第一联动按键1421控制坐垫骨架111向前移动第二预设距离后,第一联动按键1421再控制靠背骨架121顺时针转动,以使得座椅结构100的躯干角能够满足乘员需求。而且,当第一联动按键1421控制靠背骨架121顺时针转动到第二预设角度β2后,中控系统400控制靠背骨架121以及坐垫骨架111停止动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设距离的范围为20mm~50mm,所述第二预设角度β2的范围为40°~50°。也就是说,在第一联动按键1421控制坐垫骨架111向前移动20mm~50mm后,第一联动按键1421控制靠背骨架121顺时针转动至40°~50°范围内。
可选地,第二预设距离为具体值或具体范围。第二预设距离可以根据乘员需求进行设定。可选地,第二预设距离为45mm,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预设距离还可为其他距离尺寸或距离范围。可选地,第二预设角度β2可以为具体值或具体范围。第二预设角度β2可以根据乘员需求进行设定。可选地,第二预设角度β2为43°,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预设角度β2还可为其他角度尺寸或角度范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距离还包括第三预设距离,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还包括第三预设角度,所述坐垫组件110在后方移动所述第三预设距离后,所述中控系统400控制所述靠背组件120逆时针转动,并且,所述靠背组件120转动的最大角度为所述第三预设角度β1。当通过第二联动按键1422控制坐垫骨架111与靠背骨架121运动时,第二联动按键1422先控制坐垫骨架111向后移动第三预设距离。并且,第二联动按键1422控制坐垫骨架111向后移动第三预设距离后,第二联动按键1422再控制靠背骨架121逆时针转动,以使得座椅结构100的躯干角满足乘员需求。而且,当第二联动按键1422控制靠背骨架121顺时针转动到第三预设角度β1后,中控系统400控制靠背骨架121以及坐垫骨架111停止动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预设距离的范围为40mm~80mm,所述第三预设角度β1的范围为20°~40°。也就是说,第二联动按键1422控制坐垫骨架111向后移动40mm~80mm后,第二联动按键1422再控制靠背逆时针转动20°~40°。
可选地,第三预设距离为具体值或具体范围。第三预设距离可以根据乘员需求进行设定。可选地,第三预设距离为60mm,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预设距离还可为其他距离尺寸或距离范围。可选地,第三预设角度β1可以为具体值或具体范围。第三预设角度β1可以根据乘员需求进行设定。可选地,第三预设角度β1为27°,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预设角度β1还可为其他角度尺寸或角度范围。
可选地,控制组件140还包括识别标识,识别标识设置于第一联动按键1421与第二联动按键1422,以便于乘员区分。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联动按键1421与第二联动按键1422也可沿前后方向设置,并且第一联动按键1421位于前方,第二联动按键1422位于后方;第一联动按键1421与第二联动按键1422也可沿左右方向设置,并且第一联动按键1421位于左侧,第二联动按键1422位于右侧;第一联动按键1421与第二联动按键1422也可沿上下方向设置,并且第一联动按键1421位于上方,第二联动按键1422位于下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坐垫组件110在前后方向的最大移动距离范围为100mm~120mm。也就是说,坐垫骨架111向前或向后移动的极限位置为100mm~120mm范围内,以保证腿部空间的尺寸,避免影响乘员乘坐的舒适性。可选地,坐垫骨架111在前后方向的最大移动距离为105mm,即为坐垫骨架111移动的极限位置。当第一动力源131控制坐垫骨架111向前或向后移动105mm后,中控系统400控制第一动力源131停止工作。
可选地,可以第一动力源131与第二动力源132的输出距离确定坐垫骨架111与靠背骨架121运动到位的检测。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传感器或者定位标识等实现坐垫骨架111与靠背骨架121运动到位的检测。
当控制座椅结构100向前运动时,按压第一联动按键1421,第一联动按键1421通过中控系统400控制第一动力源131运动,第一动力源131驱动坐垫骨架111向前移动,持续按压第一联动按键1421,则坐垫骨架111持续向前移动。此时若松开第一联动按键1421,则坐垫骨架111停止移动。当坐垫骨架111向前移动第一预设距离如43mm时,继续按压第一联动按键1421,则第一联动按键1421控制第二动力源132运动,第二动力源132控制靠背骨架121顺时针转动,使得靠背骨架121向后翻转,以扩大躯干角。松开第一联动按键1421后,坐垫骨架111与靠背骨架121保持在当前位置。若再继续按压第二联动按键1422,当靠背骨架121转动到第二预设角度如43°后,中控系统400控制第一动力源131与第二动力源132停止工作,或者,当坐垫骨架111向前移动到极限位置如105mm后,中控系统400控制第一动力源131停止动作。
当控制座椅结构100向后运动时,按压第二联动按键1422,第二联动按键1422通过中控系统400控制第一动力源131运动,第一动力源131驱动坐垫骨架111向后移动,持续按压第二联动按键1422,则坐垫骨架111持续向后移动。此时若松开第二联动按键1422,则坐垫骨架111停止移动。当坐垫骨架111向后移动第二预设距离如60mm时,继续按压第二联动按键1422,则第二联动按键1422控制第二动力源132运动,第二动力源132控制靠背骨架121逆时针转动,使得靠背骨架121向前翻转,以减小躯干角。松开第二联动按键1422后,坐垫骨架111与靠背骨架121保持在当前位置。若再继续按压第二联动按键1422,当靠背骨架121转动到第二预设角度如27°后,中控系统400控制第一动力源131与第二动力源132停止工作,或者,当坐垫骨架111向后移动到极限位置如105mm后,中控系统400控制第一动力源131停止动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面板141设置于所述车辆的门板,或者,所述控制面板141设置所述坐垫组件110或所述靠背组件120的侧面。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控制面板141设置在车辆的门板的内侧,并靠近座椅结构100,方便乘员操作。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控制面板141还可设置在靠背组件120的侧面,或者设置在其他方便操作的位置。
本公开的座椅结构100,通过第一联动按键1421与第二联动按键1422控制坐垫骨架111与靠背骨架121运动,实现座椅结构100多种方式可调,实现靠背骨架121角度、坐垫骨架111前后调节等运动的结合,以使得座椅结构100处于不同的形态,实现乘坐个性化的舒适和享受,提升乘员的乘坐体验,达到放松、环节疲劳的目的。而且,座椅结构100还能提高不同乘员打车体验、进出舱体验以及乘坐体验。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身、中控系统400以及如上述任一技术特征所述的座椅结构100,所述车身包括车身框架、车身底板300,所述座椅结构100设置于所述车身底板300,并位于所述车身框架中。本公开的车辆采用上述实施例的座椅结构100后,提高乘员乘坐的舒适度。
而且,中控系统400中集成舒享复位模块,该舒享复位模块与控制组件140中的舒享复位键1423连接设置。乘员下单后,可以通过云端向中控系统400发生控制信号,使得舒享复位模块控制座椅结构100处于舒享位置B;当然,乘员也可以通过操作舒享复位键1423控制座椅结构100处于舒享位置B。而且,中控系统400还具有存储模块,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乘员的乘坐行为信息。该存储模块能够根据乘员上一个订单的乘坐行为记录乘员偏好的乘坐姿态,并在新的订单中自动将座椅调节到舒适的姿态,为乘员打造专属性、个性化的体验。
同时,中控系统400能够结合订单自动调节座椅结构100。乘员下单后,中控系统400结合该乘员设置的身高体重等自动匹配到舒适的设计位置或调取上一次存储的位置,自动调整到此位置。值得说明的是,关于中控系统400获取乘员的乘坐信息自动调节座椅结构100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一一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座椅结构100为所述车辆的后排座椅,所述车身还包括副驾驶座椅200,所述副驾驶座椅200可移动设置于所述车身底板300。此时,副驾驶座椅200包括调节电机210以及导向组件220,调节电机210与中控系统400电连接,调节电机210设置于车身底板300,其输出端连接副驾驶座椅200。导向组件220滑动连接副驾驶座椅200与车身底板300。中控系统400能够控制调节电机210其带动副驾驶座椅200沿导向组件220前后移动,以调节副驾驶座椅200与座椅结构100之间的空间,该空间即为腿部空间。
如此,调节腿部空间的尺寸后能够满足乘员乘坐的舒适性需求。而且,当乘员上下车时,中控系统400可以控制副驾驶座椅200向前移动,以增加腿部空间的尺寸,方便乘员上下车。值得说明的是,副驾驶座椅200的前后移动与坐垫骨架111的前后移动的结构实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公开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公开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公开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坐垫组件,可移动设置于车辆的车身底板;
靠背组件,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坐垫组件;
联动调节组件,分设于所述坐垫组件与所述靠背组件,并调节所述坐垫组件的位置以及所述靠背组件的倾斜角度,所述联动调节组件电连接至所述车辆的中控系统;以及
控制组件,包括控制面板以及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设置于所述控制面板,并电连接所述中控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调节组件包括与所述中控系统电连接的第一动力源以及第二动力源,所述第一动力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坐垫组件,并驱动所述坐垫组件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动力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靠背组件,并驱动所述靠背组件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调节组件还包括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包括第一导向件与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设置于所述坐垫组件,所述第二导向件设置于所述车身底板,所述第一导向件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件,并对所述坐垫组件的移动进行导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按键包括与所述中控系统电连接的第一联动按键与第二联动按键,所述第一联动按键控制所述第一动力源驱动所述坐垫组件朝向所述车辆的前方移动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动力源带动所述靠背组件顺时针转动;
所述第二联动按键控制所述第二动力源驱动所述坐垫组件朝向所述车辆的后方移动以及控制所述动力源带动所述靠背组件逆时针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按键还包括舒享复位键,所述舒享复位键设置于所述控制面板,并电连接所述中控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组件在前后移动第一预设距离后,所述中控系统控制所述靠背组件转动,并且,所述靠背组件转动的最大角度范围为第一预设角度;
所述第一预设距离的范围为20mm~80mm,所述第一预设角度的范围为20°~6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包括第二预设距离,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包括第二预设角度,所述坐垫组件在前方移动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后,所述中控系统控制所述靠背组件顺时针转动,并且,所述靠背组件转动的最大角度范围为所述第二预设角度;
所述第二预设距离的范围为20mm~50mm,所述第二预设角度的范围为40°~5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还包括第三预设距离,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还包括第三预设角度,所述坐垫组件在后方移动所述第三预设距离后,所述中控系统控制所述靠背组件逆时针转动,并且,所述靠背组件转动的最大角度范围为所述第三预设角度;
所述第三预设距离的范围为40mm~80mm,所述第三预设角度的范围为20°~4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组件在前后方向的最大移动距离范围为100mm~12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设置于所述车辆的门板,或者,所述控制面板设置所述坐垫组件或所述靠背组件的侧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结构为所述车辆的后排座椅;
或者,所述座椅结构为所述车辆的后排的右侧座椅;
或者,所述座椅结构为所述车辆的主驾驶座椅或副驾驶座椅。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中控系统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座椅结构,所述车身包括车身框架、车身底板,所述座椅结构设置于所述车身底板,并位于所述车身框架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结构为所述车辆的后排座椅,所述车身还包括副驾驶座椅,所述副驾驶座椅可移动设置于所述车身底板。
CN202223413678.1U 2022-12-19 2022-12-19 座椅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91152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13678.1U CN219115284U (zh) 2022-12-19 2022-12-19 座椅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13678.1U CN219115284U (zh) 2022-12-19 2022-12-19 座椅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15284U true CN219115284U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34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13678.1U Active CN219115284U (zh) 2022-12-19 2022-12-19 座椅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152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94083B1 (ko) 전자기계식 푸시 버튼 차량 시트 작동 기구
US20060229770A1 (en) Moveable controls for vehicular applications
KR101428285B1 (ko) 리어시트용 헤드레스트의 리클라이닝 장치
US10703242B2 (en) Head restraint assembly
US20200062145A1 (en) Cross-car moveable headrest assembly
US7255395B2 (en) Seat assembly with movable inner seat back
KR200476827Y1 (ko) 시트쿠션 익스텐션 장치
CN219115284U (zh) 座椅结构及车辆
KR101440147B1 (ko) 차량의 시트 사이드 볼스터 장치
KR101724915B1 (ko) 차량용 시트의 리클라이닝 장치
JP7355112B2 (ja) セレクタスイッチを備えたスライド可能なセンタコンソール
KR101559182B1 (ko) 시트쿠션 익스텐션 장치
CN209955807U (zh) 一种汽车后座椅装置及汽车
KR102141904B1 (ko) 차량용 시트의 각도 조절 장치
KR102171273B1 (ko) 차량용 시트백 각도 조절 장치
KR102153216B1 (ko) 자동차용 멀티 포지션 시트
JPS5911796Y2 (ja) 姿勢調節式パワ−シ−ト
JP2022030769A (ja)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位置制御装置
US20240051435A1 (en) Semi-integrated seat
KR101421498B1 (ko) 시트 및 도어트림 암레스트의 연동 조작 시스템
JP3384161B2 (ja) 乗り物用シート
CN111791762A (zh) 电控座椅和汽车
JPH0729003Y2 (ja) 車両用シート
KR19990021284U (ko) 차량용 시트의 쿠션 조절장치
KR101694703B1 (ko) 착석 길이 조절이 가능한 차량용 시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26

Address after: B404, 4th Floor, Building 2, No. 28 Shangdi We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9

Patentee after: BEIJING DIDI INFINITY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131 Part 317, third floor, building 1, No. 526, Fute East Third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Jushe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