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07476U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07476U
CN219107476U CN202223550368.4U CN202223550368U CN219107476U CN 219107476 U CN219107476 U CN 219107476U CN 202223550368 U CN202223550368 U CN 202223550368U CN 219107476 U CN219107476 U CN 2191074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ob
rear cover
conductive
conductive contact
switch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5036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士虎
李彦发
梅思扬
焦正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TD Tech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TD 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TD Tech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TD Tech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5036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074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074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074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后盖、旋钮和开关组件,后盖设置于设备主体,旋钮与后盖转动相连。开关组件设置于旋钮与后盖之间,且开关组件与设备主体内的电路相连。在旋钮相对后盖转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开关组件导通;在旋钮相对后盖转动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开关组件断开。本申请的电子设备将电子设备侧面的按键转移至电子设备的后盖,进而可以避免电子设备侧壁开孔降低电子设备整机强度,提高电子设备整机强度,并且还有益于提高电子设备的防水防尘性能。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的功能越来越丰富。手机已成为人们娱乐、沟通的工具。
现有技术中,手机按键主要集中于手机的侧面,例如音量键、静音键或电源键等。现有技术中,手机侧面设置的按键需要将收集壳体的至少部分开孔,进而导致手机整机结构强度变弱,并且降低力手机的防水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侧边设置按键降低电子设备整机结构强度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电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后盖、旋钮和开关组件,后盖设置于设备主体,旋钮与后盖转动相连。开关组件设置于旋钮与后盖之间,且开关组件与设备主体内的电路相连。在旋钮相对后盖转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开关组件导通;在旋钮相对后盖转动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开关组件断开。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可以将电子设备中的按键设置后盖,进而可以避免在电子设备的侧壁开孔。因此,该实施例有益于提高电子设备整机结构的强度。另外,还有益于提高电子设备的防水性能。另外,将电子设备中的按键设置于后盖,进而可以为电子设备中的用于信号收发的天线提供更多的安装位置,进而有益于增加天线的馈点位置的调节范围。并且,避免天线受到电子设备侧面按键的影响,进而有益于改善电子设备天线的收发信号的性能。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后盖包括壳体部和装饰部,壳体部设置于设备主体,装饰部设置于壳体部背离设备主体的一侧;旋钮与设备主体转动相连。
上述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利用装饰部和旋钮形成电子设备的按键,进而有益于简化电子设备的结构,提高电子设备内各部件之间装配的紧凑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旋钮具有装配孔,装饰部的至少部分位于装配孔并与旋钮转动配合。
上述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旋钮套设于装饰部,有益于避免旋钮增加装饰部在电子设备厚度方向上的尺寸。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装饰部具有避让孔,设备主体靠近壳体部的一侧具有功能模组,功能模组的至少部分位于避让孔内。
上述提供的电子设备将按键与电子设备中功能模组的装饰部结合,可以使得装饰部不仅可以用作为装饰部,还可以用于电子设备的按键,提升电子设备结构的紧凑型。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功能模组包括摄像模组、灯光模组、指纹模组中的至少一者。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开关组件包括第一导电弹片和第一导电触点,第一导电弹片和第一导电触点一者设置于后盖,另一者设置于旋钮,在旋钮相对后盖转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导电弹片的至少部分抵接于第一导电触点并与第一导电触点导通;在旋钮相对后盖转动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一导电弹片和第一导电触点分离。
上述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第一导电弹片与第一导电触点导通或断开实现电子设备的一项或多项功能开启或关闭。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旋钮相对后盖围绕第一轴线转动;开关组件包括两个第一导电弹片和多个围绕第一轴线间隔分布的第一导电触点,且第一导电触点之间相互导通;两个第一导电弹片一者为主弹片,另一者为副弹片,在主弹片抵接于一个第一导电触点在第一时针方向的第一端的情况下,副弹片与一个第一导电触点导通;在主弹片抵接于一个第一导电触点在第一时针方向的第二端的情况下,副弹片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导电触点断开。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可以根据主弹片与第一导电触点断开或连通的时刻,副弹片与第一导电触点是否连通实现电子设备中某一项或多项功能参数的调节,例如音量大小、画面亮度调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后盖和旋钮中,一者设置有开关组件,开关组件包括第二导电弹片和第二导电触点,且第二导电弹片至少部分与第二导电触点相对,另一者设置有第一凸起部,在旋钮相对后盖转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凸起部止抵于第二导电弹片背离第二导电触点的一侧,且第二导电弹片向靠近第二导电触点的一侧弯曲并与第二导电触点导通;在旋钮相对后盖转动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二导电弹片与第二导电触点分离。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转动旋钮实现电子设备中的一项或多项功能的开启或关闭。例如电子设备锁屏、关机或静音功能的开启或关闭。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旋钮和后盖中,一者具有第二凸起部,另一者具有定位槽,第二凸起部的至少部分位于定位槽内,在旋钮相对后盖转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二凸起部与定位槽的第一端止抵限位;在旋钮相对后盖转动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二凸起部与定位槽的第二端止抵限位。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中,第二凸起部和定位槽可以限定旋钮相对后盖转动的最大角度,有益于防止旋钮过渡旋转。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旋钮和后盖中,一者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弹片和第二定位弹片,另一者具有第三凸起部和第四凸起部,在旋钮相对后盖转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定位弹片止抵于第三凸起部在第一时针方向的第一侧,第二定位弹片止抵于第四凸起部在第一时针方向的第二侧。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弹片、第二定位弹片、第三凸起部和第四凸起部可以在旋钮相对后盖转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增加旋钮与后盖相对转动的阻力,进而可以产生顿挫感,以便于感知旋钮与后盖的相对位置。另外,第一定位弹片、第二定位弹片、第三凸起部和第四凸起部还有益于将旋钮保持在第一位置,进而有益于保持第二导电弹片与第二导电触点导通。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示意图二;
图3为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旋钮与装饰部的装配图一;
图4为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旋钮与装饰部的装配图二;
图5为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旋钮与装饰部的装配图三;
图6为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旋钮与装饰部的装配图四;
图7为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旋钮与装饰部的装配图五;
图8为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旋钮与装饰部的装配图六。
附图标记说明:
100-设备主体;110-功能模组;200-后盖;210-壳体部;220-装饰部;230-定位槽;240-第一定位弹片;250-第二定位弹片;300-旋钮;310-第一凸起部;320-第二凸起部;330-第三凸起部;340-第四凸起部;400-开关组件;410-第一导电弹片;411-主弹片;412-副弹片;420-第一导电触点;430-第二导电弹片;440-第二导电触点。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手机的按键设置于手机的侧壁,进而需要在手机的侧壁开设用于安装按键的通孔,进而导致手机整机强度降低。相关技术中,为了增强手机整机的强度,将手机的外壳设置成金属材质,但是金属材质的壳体对手机收发信号起到屏蔽作用,进而不利于手机通信。另外,声音按键、关机按键和/或静音案件设置于手机侧壁还会占用手机边缘位置空间,进而压缩手机信号收发天线的安装空间,进而增加天线的调试难度。另外,为了给天线提供足够的净空间需要将手机内电路板靠近天线一侧设置避让缺口,延长电路板的长度,压缩电池的安装空间,进而牺牲手机的续航能力。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后盖、旋钮和开关组件。具体的,后盖设置于设备主体,旋钮设置于后盖上并与后盖转动相连,开关组件设置于旋钮与后盖之间,进而可以通过旋钮相对后盖转动实现开关组件导通和断开,以使设备主体可以响应于开关组件断开或导通实现电子设备的一项或多项功能。示例性的,可以通过旋钮和开关组件实现音量调节、关机和/或静音。因此,该实施例中可以利用旋钮和开关组件实现电子设备侧面按键功能,进而无需在电子设备的侧壁开设安装按键的孔或槽,进而可以解决手机整机强度差的技术问题。并且,该方案还可以避免按键挤压电子设备信号收发天线的安装空间,进而有益于降低信号收发天线的调试难度,并且还有益于减小或避免在电路板上设置避让缺口,进而有益于缩短电路板的长度,以为电池提供更大的安装空间。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8,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参照图1,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00、后盖200、旋钮300和开关组件400。示例性的,设备主体100为基础结构件,包括电子设备的主要零部件。
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后盖200设置于设备主体100。一些进一步可选的实施例中,后盖200盖合于设备主体100的一侧。示例性的,设备主体100包括显示屏,后盖200设置于设备主体100中背离显示屏显示面的一侧。
参照图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旋钮300与后盖200转动相连。示例性的,旋钮300和后盖200中一者具有铰接孔,另一者至少部分位于铰接孔内,与是旋钮300和后盖200之间形成转动副。
进一步可选的,开关组件400设置于旋钮300与后盖200之间,且开关组件400与设备主体100内的电路相连,以使开关组件400的导通或断开可以触发设备主体100的一项或多项功能。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旋钮300相对后盖200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进一步可选的,在旋钮300相对后盖200转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开关组件400导通。在旋钮300相对后盖200转动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开关组件400断开。
上述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转动旋钮300实现开关组件400在导通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切换,进而可以触发电子设备中的电路以实现电子设备的一项或多项功能。在一些进一步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利用旋钮300和开关组件400实现相关技术中点自身侧面的按键功能。示例性的,可以通过开关组件400导通或断开实现音量调节功能、静音功能、锁屏和/或关机功能。因此,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将侧面的按键转移至后盖200,进而无需在电子设备的侧壁开孔安装按键,以避免电子设备侧壁开孔对整机强度的影响。
另外,将按键转移至电子设备的后盖200,可以为电子设备信号收发信号天线提供更大的安装空间,以降低电子设备收发天线调试难度。并且,电子设备中信号收发天线安装需要净空安装。相关技术中,为了给信号收发天线提供足够的净空空间,进而需要将电子设备中的电路板靠近信号收发天线一侧设置缺口。为了保证电路板的布线面积不变,进而需要延长电路板的长度,缩小电池安装空间。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中,电子设备侧面的按键转移至电子设备的后盖200上,进而有益于减小电子设备内电路板在信号收发天线处的避让缺口的尺寸,进而有益于减小电路板对电池安装空间的挤压,增加安装电池的空间。因此,该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有益于安装更大容量的电池,提高电子设备的续航时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后盖200包括壳体部210和装饰部220,壳体部210设置于设备主体100,装饰部220设置于壳体部210背离设备主体100的一侧;旋钮300与设备主体100转动相连。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装饰部220凸出于壳体部210背离设备主体100的一侧。该实施例可以利用装饰部220为旋钮300提供安装基础,进而有益于简化后盖200结构提高旋钮300与后盖200装配的紧凑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旋钮300具有装配孔,装饰部220的至少部分位于装配孔并与旋钮300转动配合。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装饰部220可以设置成圆形结构。进一步可选的,装饰部220可以设置成环形,且旋钮300通过套设于装饰部220以实现旋钮300与装饰部220转动相连。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装饰部220与旋钮300之间形成装配间隙,以使开关组件400可以设置于装配间隙内。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装饰部220的至少部分凸出于壳体部210背离设备主体100的一侧。
上述实施例中,旋钮300设置装配孔,装饰部220的至少部分位于装配孔内,不仅有益于提高旋钮300与后盖200装配的紧凑性,另外还可以避免在后盖200上开孔,进而有益于保证后盖200的强度,进而有益于提高电子设备整机强度和防水防尘性能。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装饰部220具有避让孔。设备主体100靠近壳体部210的一侧具有功能模组110,功能模组110的至少部分位于避让孔内。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避让孔可以为贯穿装饰部220的通孔。
上述实施例中,装饰部220一方面可以设备主体100中的至少部分功能模组110提供安装基础。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功能模组110可以为设备主体100中需要与外部连通的部件,或者功能模组110还可以为需要与外部发生交互的部件。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功能模组110可以为但不限于摄像模组、灯光模组、指纹模组。进一步可选的,功能模组110包括摄像模组、灯光模组、指纹模组中的至少一者。
在一些可选的示例中,如图3、图4以及图7和图8,开关组件400包括第一导电弹片410和第一导电触点42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弹片410可以为金属弹片。第一导电触点420可以为金属触点。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弹片410和第一导电触点420中,一者设置于后盖200,另一者设置于旋钮300。示例性的,第一导电弹片410可以设置于后盖200,第一导电触点420设置于旋钮300。进一步可选的,第一导电弹片410可以设置于装饰部220。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在旋钮300相对后盖200转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导电弹片410的至少部分抵接于第一导电触点420并与第一导电触点420导通;在旋钮300相对后盖200转动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一导电弹片410和第一导电触点420分离。
进一步可选的,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第一导电弹片410和第一导电触点420的数量。在第一导电触点420具有多个的情况下,旋钮300相对后盖200转动至第一位置是指第一导电弹片410与任意一个第一导电触点420导通时旋钮300相对后盖200所处的位置。
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弹片410和第一导电触点420均与设备主体100内的电路相连,以通过第一导电弹片410与第一导电触点420导通或分离触发电子设备的一项或多项功能。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旋钮300、第一导电弹片410和第一导电触点420作为电子设备的静音键或开关键,以通过旋转旋钮300实现电子设备静音和/或开关机。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7和图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旋钮300相对后盖200围绕第一轴线转动。开关组件400包括两个第一导电弹片410和多个围绕第一轴线间隔分布的第一导电触点420,且第一导电触点420之间相互导通。两个第一导电弹片410一者为主弹片411,另一者为副弹片412,在主弹片411抵接于一个第一导电触点420在第一时针方向的第一端的情况下,副弹片412与一个第一导电触点420导通;在主弹片411抵接于一个第一导电触点420在第一时针方向的第二端的情况下,副弹片412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导电触点420断开。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时针方向可以为围绕第一轴线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的转动方向。
示例性的,两个第一导电弹片410之间的弧段对应的幅度角为第一弧度角,两个相邻的第一导电触点420之间弧段对应的弧度角为第二弧度角,第一弧度角是第二弧度角的非整数倍。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弧度角是第二弧度角的一半的大于3的奇数倍。
在一些进一步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导电触点420可以均与设备主体100中的参考电压端相连。示例性的,设备主体100的参考电压端可以为设备主体100中的接地端。
上述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主弹片411与第一导电触点420接通或断开时刻,副弹片412与第一导电触点420接通或断开判断旋钮300是沿第一时针方向转动还是沿第二时针方向转动。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可以通过转动旋钮300调节电子设备的音量大小和/或屏幕亮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导电触点420均与接地端相连。在旋钮300相对后盖200转动的过程中,主弹片411由低电平切换为高电平的时刻,如果副弹片412为低电平,即副弹片412与其中一个第一导电触点420导通,则旋钮300相对后盖200沿第一时针方向转动。主弹片411由低电平切换为高电平的时刻,如果副弹片412为高电平,即副弹片412与第一导电触点420断开,也就是副弹片412不与任意一个第一导电触点420导通,则旋钮300相对后盖200沿第二时针方向转动,第二时针方向与第一时针方向相反。示例性的,在第一时针方向为绕第一轴线顺时针转动的转动方向的情况下,第二时针方向为绕第一轴线逆时针转动的转动方向。在第一时针方向为绕第一轴线逆时针转动的转动方向的情况下,第二时针方向为围绕第一轴线顺时针转动的转动方向。
因此,上述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主弹片411由低电平切换为高电平的时刻,副弹片412的电压大小调节电子设备的音量大小。
参照图5和图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后盖200和旋钮300中,一者设置有开关组件400,开关组件400包括第二导电弹片430和第二导电触点440,且第二导电弹片430至少部分与第二导电触点440相对,另一者设置有第一凸起部310。在旋钮300相对后盖200转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凸起部310止抵于第二导电弹片430背离第二导电触点440的一侧,且第二导电弹片430向靠近第二导电触点440的一侧弯曲并与第二导电触点440导通。在旋钮300相对后盖200转动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二导电弹片430与第二导电触点440分离。
上述实施例中,旋钮300在转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一凸起部310挤压第二导电弹片430,使得第二导电弹片430可以向靠近第二导电触点440的一侧形变,进而使得第二导电弹片430与第二导电触点440导通。进一步地,在第一凸起部310向远离第二导电弹片430的方向转动的过程中,第二导电弹片430向远离第二导电触点440的方向形变,进而使得第二导电弹片430与第二导电触点440分离。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导电弹片430和第二导电触点440可以用作电子设备的静音开关、关机或锁屏开关。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导电弹片430和第二导电触点440均设置于装饰部220上。该实施例无需在旋钮300上布线,进而有益于降低电子设备内布线难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旋钮300和后盖200中,一者具有第二凸起部320,另一者具有定位槽230,第二凸起部320的至少部分位于定位槽230内,在旋钮300相对后盖200转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二凸起部320与定位槽230的第一端止抵限位。在旋钮300相对后盖200转动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二凸起部320与定位槽230的第二端止抵限位。
上述实施例中,第二凸起部320和定位槽230可以限制旋钮300相对后盖200转动的最大行程,以防止旋钮300相对后盖200过渡旋转。另外,还可以根据第二凸起部320止低于定位槽230的端部的槽壁产生顿挫感,以便于感知开关组件400的处于导通状态还是断开状态。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旋钮300和后盖200中,一者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弹片240和第二定位弹片250,另一者具有第三凸起部330和第四凸起部340,在旋钮300相对后盖200转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定位弹片240止抵于第三凸起部330在第一时针方向的第一侧,第二定位弹片250止抵于第四凸起部340在第一时针方向的第二侧。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弹片240、第二定位弹片250、第三凸起部330和第四凸起部340可以在旋钮300相对后盖200在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增加旋钮300转动的阻力。进而在旋钮300相对后盖200转动至第一位置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第一定位弹片240、第二定位弹片250、第三凸起部330和第四凸起部340产生顿挫感,进而便于感知旋钮300相对后盖200的位置。另外,在旋钮300相对后盖200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第一定位弹片240、第二定位弹片250、第三凸起部330和第四凸起部340保持旋钮300相对后盖200的位置,进而有益于维持旋钮300处于第一位置的可靠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本申请所述的电子设备可以为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阅读器、手表。为此,本示例不限定本申请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具体种类。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100)、后盖(200)、旋钮(300)和开关组件(400),所述后盖(200)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100),所述旋钮(300)与所述后盖(200)转动相连;
所述开关组件(400)设置于所述旋钮(300)与所述后盖(200)之间,且所述开关组件(400)与所述设备主体(100)内的电路相连;
在所述旋钮(300)相对所述后盖(200)转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开关组件(400)导通;在所述旋钮(300)相对所述后盖(200)转动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开关组件(400)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200)包括壳体部(210)和装饰部(220),所述壳体部(210)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100),所述装饰部(220)设置于所述壳体部(210)背离所述设备主体(100)的一侧;所述旋钮(300)与所述设备主体(100)转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300)具有装配孔,所述装饰部(22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装配孔并与所述旋钮(300)转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部(220)具有避让孔,所述设备主体(100)靠近所述壳体部(210)的一侧具有功能模组(110),所述功能模组(11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避让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组(110)包括摄像模组、灯光模组、指纹模组中的至少一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400)包括第一导电弹片(410)和第一导电触点(420),
所述第一导电弹片(410)和所述第一导电触点(420)一者设置于所述后盖(200),另一者设置于所述旋钮(300),在所述旋钮(300)相对所述后盖(200)转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导电弹片(410)的至少部分抵接于所述第一导电触点(420)并与所述第一导电触点(420)导通;在所述旋钮(300)相对所述后盖(200)转动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导电弹片(410)和所述第一导电触点(420)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300)相对所述后盖(200)围绕第一轴线转动;
所述开关组件(400)包括两个所述第一导电弹片(410)和多个围绕所述第一轴线间隔分布的所述第一导电触点(420),且所述第一导电触点(420)之间相互导通;
两个所述第一导电弹片(410)一者为主弹片(411),另一者为副弹片(412),在所述主弹片(411)抵接于一个所述第一导电触点(420)在第一时针方向的第一端的情况下,所述副弹片(412)与一个所述第一导电触点(420)导通;在所述主弹片(411)抵接于一个所述第一导电触点(420)在第一时针方向的第二端的情况下,所述副弹片(412)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导电触点(420)断开。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200)和所述旋钮(300)中,一者设置有所述开关组件(400),所述开关组件(400)包括第二导电弹片(430)和第二导电触点(440),且所述第二导电弹片(430)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导电触点(440)相对,另一者设置有第一凸起部(310),
在所述旋钮(300)相对所述后盖(200)转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凸起部(310)止抵于所述第二导电弹片(430)背离所述第二导电触点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导电弹片(430)向靠近所述第二导电触点(440)的一侧弯曲并与所述第二导电触点(440)导通;
在所述旋钮(300)相对所述后盖(200)转动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导电弹片(430)与所述第二导电触点(440)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300)和所述后盖(200)中,一者具有第二凸起部(320),另一者具有定位槽(230),所述第二凸起部(32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定位槽(230)内,在所述旋钮(300)相对所述后盖(200)转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凸起部(320)与所述定位槽(230)的第一端止抵限位;
在所述旋钮(300)相对所述后盖(200)转动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凸起部(320)与所述定位槽(230)的第二端止抵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300)和所述后盖(200)中,一者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弹片(240)和第二定位弹片(250),另一者具有第三凸起部(330)和第四凸起部(340),
在所述旋钮(300)相对所述后盖(200)转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定位弹片(240)止抵于所述第三凸起部(330)在第一时针方向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定位弹片(250)止抵于所述第四凸起部(340)在第一时针方向的第二侧。
CN202223550368.4U 2022-12-29 2022-12-29 电子设备 Active CN2191074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50368.4U CN219107476U (zh) 2022-12-29 2022-12-29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50368.4U CN219107476U (zh) 2022-12-29 2022-12-29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07476U true CN219107476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28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50368.4U Active CN219107476U (zh) 2022-12-29 2022-12-29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074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398940B1 (en) Hinge device for portable wireless terminal
JP5193496B2 (ja) 移動通信端末機
KR100810314B1 (ko) 휴대 단말기의 키 입력 장치
EP1748515B1 (en) Antenna for portable terminal
US6903694B2 (en) Antenna unit using helical hinge spring
US7602344B2 (en) Portable terminal with variable ground unit
US7945298B2 (en) Wireless terminal
EP1686647B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219107476U (zh) 电子设备
US7869842B2 (en) Folder type portable terminal with variable-type grounding unit
US11217879B2 (en) Antenna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US7529568B2 (en) Hinge guide apparatus of swing-type portable terminal
CN112992565B (zh) 开关和电子设备
CN110364385B (zh) 移动终端及其开关结构
EP1843557B1 (en) Hinge device for portable wireless terminal
CN218632435U (zh) 移动终端
US20030184494A1 (en) Antenna switch and portable apparatus
EP4310629A1 (en) Antenna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same
JP4885821B2 (ja)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移動体無線通信機
CN108051996B (zh) 一种基板及智能手表
US20040147233A1 (en) Power key assembly fro electronic devices
JP4808554B2 (ja) 無線通信端末
JP5392974B2 (ja) 携帯電子機器および電源端子
JP3276811B2 (ja) 携帯電話装置
CN115296010A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