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64385B - 移动终端及其开关结构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及其开关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64385B
CN110364385B CN201910725618.7A CN201910725618A CN110364385B CN 110364385 B CN110364385 B CN 110364385B CN 201910725618 A CN201910725618 A CN 201910725618A CN 110364385 B CN110364385 B CN 1103643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 connector
trigger
mobile terminal
piece
switch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2561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64385A (zh
Inventor
周友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2561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643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64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43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643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43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7/00Switches operated by a removable member, e.g. key, plug or plate; Switches operated by setting members according to a single predetermined combination out of several possible sett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7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modu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开关结构,开关结构包括第一电连接件、第二电连接件和通断组件,第一电连接件与移动终端的电源电性连接;第二电连接件与移动终端的功能模块相连接;通断组件包括活动设置的推动件以及与推动件联动连接的触发件;其中,推动件具有与移动终端的功能孔相对应的驱动部,且通过驱动部驱使推动件活动时,推动件联动触发件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触发件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电连接件与第二电连接件电性导通,当触发件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电连接件与第二电连接件电性断开。本申请的移动终端及其开关结构,采用该开关结构可以对移动终端进行及时有效的断电保护,以尽可能降低功能模块的损坏机率。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及其开关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开关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也得到飞速发展,同时随着用户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及个性化,对智能手机功能需求越来越全面。目前即便是IP67级别的防水移动终端,也难以做到完全的防水,一旦移动终端进水,通常都没有较好的方法对移动终端进行断电保护,最终导致移动终端内部器件发生电腐蚀,严重影响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以有效解决移动终端进水后无法及时进行断电保护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开关结构,用于控制移动终端的电源与功能模块的通断,所述开关结构包括第一电连接件、第二电连接件和通断组件,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移动终端的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功能模块相连接;所述通断组件包括活动设置的推动件以及与所述推动件联动连接的触发件;
其中,所述推动件具有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功能孔相对应的驱动部,且通过所述驱动部驱使所述推动件活动时,所述推动件联动所述触发件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触发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电性导通,当所述触发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电性断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间隔设置,所述触发件为导电结构,当所述触发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触发件电性接触,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与所述触发件电性接触,以使得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电性导通,当所述触发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触发件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或所述第二电连接件分离,以使得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电性断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和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中的至少一个弹性设置,且当所述触发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和所述第二电连接件弹性接触,以电性导通所述电源和所述功能模块,当所述触发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触发件驱使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分离,并使得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电性断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发件为绝缘结构,当所述触发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触发件阻隔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之间,以使得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电性断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连接件或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为导电弹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动件具有铰接部以及位于所述铰接部与所述驱动部之间的转动连接部,所述铰接部与所述触发件相铰接,当通过所述驱动部驱使所述推动件活动时,所述推动件能够绕所述转动连接部转动,以联动所述触发件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铰接部包括条状的配合孔,且所述配合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触发件的移动方向呈夹角;所述触发件具有铰接于所述配合孔的销轴,当所述推动件绕所述转动连接部转动时,所述销轴能够沿所述配合孔滑动。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机壳和上述的开关结构,所述开关结构设于所述机壳内,且所述功能孔开设于所述机壳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功能孔包括耳机插孔、USB插孔或者卡托插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卡托座,所述卡托座具有用于安装卡托的收容槽,所述功能孔为卡托插孔,以供所述卡托插入所述收容槽,且当所述卡托安装于所述收容槽时,所述卡托与所述驱动部相抵接,并通过所述推动件将所述触发件限位于所述第一位置。
本申请的移动终端及其开关结构,该开关结构的通断组件采用推动件对触发件驱动的方式,实现对第一电性连接件与第二电性连接件之间的通断进行控制,以实现电源与功能模块之间的通断调整,可以避开传统电气信号开关进行电源控制时容易受移动终端进水的影响而控制失效的问题,采用该开关结构可以对移动终端进行及时有效的断电保护,以尽可能降低功能模块的损坏机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的电源与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圆圈A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的开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示出的移动终端的开关结构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中的开关结构处于通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中的开关结构处于断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另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中的电源和主板及开关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圆圈B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一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的开关结构中,卡托对推动件的驱动部抵接限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作为在此使用的“移动终端”指包括但不限于经由以下任意一种或者数种连接方式连接的能够接收和/或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
(1)经由有线线路连接方式,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Telephone Networks,PSTN)、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
(2)经由无线接口方式,如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
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移动终端可以被称为“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电子装置:
(1)卫星电话或蜂窝电话;
(2)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PCS)终端;
(3)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配备有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接收器的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
(4)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
(5)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等。
结合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100,该移动终端1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100,在此不作限定。
移动终端100包括机壳10以及设置于机壳10内的电源11(参阅如图2所示)和功能模块。功能模块可以是主板12(参阅如图2所示)、摄像头模组或显示屏驱动模组,电源11在与功能模块电性导通时,可以为功能模块供电。
结合图3所示,移动终端100包括控制电源11与功能模块之间电性通断的开关结构20,以在移动终端100遇到进水等紧急情况下,可以通过开关结构20断开电源11与功能模块的电性连接,从而减小功能模块受损机率。
需要说明的是,开关结构20可以跟电源11和功能模块一起组装至机壳10内,而不从机壳10外露,以维持移动终端100的外观整体性。
以功能模块为主板12为例,结合图2和图3所示,开关结构20连接在电源11向主板12供电的电路上,以对该电路的通断进行控制。
具体地,结合图4和图5所示,开关结构20包括第一电连接件21、第二电连接件22和通断组件23。
第一电连接件21与移动终端100的电源11电性连接;第二电连接件22与移动终端100的主板12相连接。通断组件23包括活动设置的推动件231以及与推动件231联动连接的触发件232。
其中,推动件231具有与移动终端100的功能孔相对应的驱动部2311,且通过驱动部2311驱使推动件231活动时,推动件231联动触发件232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结合图6所示,当触发件232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电连接件21与第二电连接件22电性导通,以使得电源11与主板12之间电性相连接。结合图7所示,当触发件232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电连接件21与第二电连接件22电性断开,使得电源11与主板12之间电性断开。
该实施例中,开关结构20的通断组件23采用推动件231对触发件232驱动的方式,实现对第一电连接件21与第二电连接件22之间的通断进行控制,以实现电源11与主板12之间的通断调整,可以避开传统电气信号开关进行电源11控制时容易受移动终端100进水的影响而控制失效的问题,采用该开关结构20可以对移动终端100进行及时有效的断电保护,以尽可能降低主板12的损坏机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11与主板12之间通过板对板连接器111相连,主板12上设有用于对电源11进行电源管理的电器元件11a,开关结构20设置在电器元件11a与电源11之间的电路上,从而利用开关结构20控制电源11与电器元件11a的通断与否,以使得电器元件11a对电源11进行电源管理,调节向主板12供电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100的功能孔可以是耳机插孔、USB插孔或者卡托插孔101a(参阅图1所示)。从而在利用顶针或拨杆等工具从这些功能孔对推动件231的驱动部2311进行操作时,可以很好的将开关结构20置于合适的通断状态,以利于移动终端100的维护。且由于耳机插孔、USB插孔或者卡托插孔101a作为移动终端100实现某些功能需要的插孔,将推动件231的驱动部2311设置在与这些插孔相对应的位置处,就无需移动终端100为实现开关结构20的控制而增加操作位或操控按键,进而维持移动终端100较佳的整体美观。
能够理解的是,在移动终端100包括机壳10的实施例中,功能孔开设于机壳10上,以便与功能孔相适配的结构件能够经功能孔与移动终端100实现功能连接。例如,耳机接头可以插设在耳机插孔处,以实现与移动终端100相连接,进行音频信号的传输。USB插头可以插设在USB插孔处以实现与移动终端100的充电连接或数据连接。再例如,与推动件231的驱动部2311相对应的功能孔为卡托插孔101a时,用于装载SIM卡或TF卡等功能卡的卡托101可以从卡托插孔101a插入,以使得移动终端100能够与相应的功能卡实现电性连接,适应相应的功能需要。在需要利用该卡托插孔101a对推动件231的驱动部2311进行操作时,可以将卡托101取出。而在移动终端100正常使用时,卡托101插设在卡托插孔101a处,将推动件231的驱动部2311遮挡在移动终端100内,从而驱动部2311不会外露破坏移动终端100的外观整体性,进而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可以维持移动终端100较佳的外观整体质感。
下面仅以功能孔为卡托插孔101a为例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和图8所示,移动终端100包括卡托座102,卡托座102具有用于安装卡托101的收容槽102a。功能孔为卡托插孔101a,以供卡托101插入收容槽102a。结合图9和图10所示,当卡托101安装于收容槽102a时,卡托101与驱动部2311相抵接,并通过推动件231将触发件232限位于第一位置。由于卡托101安装在收容槽102a时,卡托101与推动件231的驱动部2311相抵,从而限制驱动部2311移动,进而将触发件232限制在第一位置,以维持第一电连接件21与第二电连接件22的电性导通。也就说,移动终端100正常使用时,触发件232在卡托101的限位下不容易出现移位而误触断开电源11对功能模块的供电。
卡托座102上开设有供驱动部2311伸入收容槽102a的避空槽102b,从而在卡托101移出卡托座102后,可以从在托插孔处对伸入收容槽102a的驱动部2311进行操作,进而通过开关结构20对电源11和功能模块之间的通断进行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推动件231具有铰接部2312以及位于铰接部2312与驱动部2311之间的转动连接部2313。铰接部2312与触发件232相铰接,当通过驱动部2311驱使推动件231活动时,推动件231能够绕转动连接部2313转动,以联动触发件232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铰接部2312包括条状的配合孔231a,且配合孔231a的延伸方向与触发件232的移动方向呈夹角。触发件232具有铰接于配合孔231a的销轴232a,当推动件231绕转动连接部2313转动时,销轴232a能够沿配合孔231a滑动。通过这种结构形式,推动件231在绕转动连接部2313转动时,配合孔231a能够为销轴232a的移动提供避让空间,使得推动件231能够借助于销轴232a的铰接而带动触发件232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结构20还包括用于安装第一电连接件21、第二电连接件22和通断组件23的壳体,以使得开关结构20可以组装为一个模块,以便快捷安装应用在移动终端100中,降低生产成本。
结合图4和图5所示,壳体包括第一壳20a和第二壳20b,第一电连接件21和第二电连接件22夹设在第一壳20a和第二壳20b之间,且第一壳20a和第二壳20b之间形成供推动件231绕转动连接部2313转动的移动空间。
转动连接部2313可以是开设在推动件231上的轴孔231b,相应的,第一壳20a或第二壳20b上设有与轴孔231b实现转动配合的销轴20c。从而利用轴孔231b与销轴20c的配合,使得推动件231能够进行转动,以联动触发件232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实现对电源11与主板12之间的电性通断控制。
可以理解的,转动连接部2313还可以是设置在推动件231的上销轴,相应的,在第一壳20a和第二壳20b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与销轴相配合的轴孔,仍可以实现推动件231绕转动连接部2313的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与移动终端100的机壳10连为一体,确切的说,开关结构20中的第一电连接件21、第二电连接件22和通断组件23等结构可以是设置在机壳10上。从而使得整体的结构设置零件较少,结构紧凑。
需要说明的是,触发件23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对第一电连接件21和第二电连接件22之间的通断触发可以具有多种形式。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方式中,触发件232可以是作为导通第一电连接件21和第二电连接件22之间的电性构件。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触发件232也可以是作为断开第一电连接件21和第二电连接件22之间电性连接的阻隔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发件232为导电结构,第一电连接件21与第二电连接件22间隔设置,当触发件232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电连接件21与触发件232电性接触,第二电连接件22与触发件232电性接触,以使得第一电连接件21与第二电连接件22电性导通,当触发件232位于第二位置时,触发件232与第一电连接件21或第二电连接件22分离,以使得第一电连接件21与第二电连接件22电性断开。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件21和第二电连接件22中的至少一个弹性设置,且当触发件232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电连接件21和第二电连接件22弹性接触,以电性导通电源11和功能模块,当触发件232位于第二位置时,触发件232驱使第一电连接件21与第二电连接件22分离,并使得第一电连接件21与第二电连接件22电性断开。
进一步地,触发件232为绝缘结构,当触发件232位于第二位置时,触发件232阻隔于第一电连接件21与第二电连接件22之间,以使得第一电连接件21与第二电连接件22电性断开。
下面仅以第一弹性件弹性设置为例加以说明,并非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具体地,第一电连接件21弹性设置,且当触发件232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电连接件21弹性抵接于第二电连接件22,从而第一电连接件21和第二电连接件22之间电性导通,进而电源11与功能模块之间电性导通。当触发件232位于第二位置时,触发件232抵压第一电连接件21,以使得第一电连接件21与第二电连接件22分离,使得电源11对功能模块电性断开。
第一电连接件21或第二电连接件22为导电弹片,从而利用导电弹片的弹性性能及导电特性,实现第一电连接件21和第二电连接件22通电连接时的弹性接触,以适应触发件232在两者之间进行断开操作的变形需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连接件21和第二电连接件22的弹性设置不限于导电弹片,也可以采取其它例如弹簧或扭簧等弹性件的结构形式实现两者的弹性接触,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此外,在利用触发件232对弹性设置的第一电连接件21或第二电连接件22进行抵压实现电性通断的实施例中,结合图6所示,可以是触发件232处于第一位置时,触发件232对第一电连接件21进行抵压而使得第一电连接件21与第二电连接件22电性接触,相应地,结合图7所示,在触发件232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电连接件21失去触发件232的抵接而从第二电连接件22弹开,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的电性断开。可以理解的,触发件232具有对第一电连接件21进行抵压的抵压部232b,抵压部232b呈具有斜坡的凸起状,从而更好的在移动过程中对第一电连接件21进行滑动抵压,以使得第一电连接件21选择性地狱第二电连接件22进行电性连接,实现对电源11和主板12之间的电性通断控制。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开关结构,用于控制移动终端的电源与功能模块的通断,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结构包括第一电连接件、第二电连接件和通断组件,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移动终端的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功能模块相连接;所述通断组件包括活动设置的推动件以及与所述推动件联动连接的触发件;
其中,所述推动件具有驱动部、铰接部和转动连接部,所述驱动部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功能孔相对应,所述转动连接部位于所述铰接部与所述驱动部之间,所述铰接部与所述触发件相铰接,且通过所述驱动部驱使所述推动件活动时,所述推动件能够绕所述转动连接部转动,以联动所述触发件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触发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电性导通,当所述触发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电性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间隔设置,所述触发件为导电结构,当所述触发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触发件电性接触,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与所述触发件电性接触,以使得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电性导通,当所述触发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触发件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或所述第二电连接件分离,以使得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电性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和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中的至少一个弹性设置,且当所述触发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和所述第二电连接件弹性接触,以电性导通所述电源和所述功能模块,当所述触发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触发件驱使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分离,并使得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电性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为绝缘结构,当所述触发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触发件阻隔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之间,以使得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电性断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或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为导电弹片。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和第二壳,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和所述第二电连接件夹设在所述第一壳和所述第二壳之间,且所述第一壳和所述第二壳之间形成供所述推动件绕所述转动连接部转动的移动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部包括条状的配合孔,且所述配合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触发件的移动方向呈夹角;所述触发件具有铰接于所述配合孔的销轴,当所述推动件绕所述转动连接部转动时,所述销轴能够沿所述配合孔滑动。
8.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开关结构,所述开关结构设于所述机壳内,且所述功能孔开设于所述机壳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孔包括耳机插孔、USB插孔或者卡托插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卡托座,所述卡托座具有用于安装卡托的收容槽,所述功能孔为卡托插孔,以供所述卡托插入所述收容槽,且当所述卡托安装于所述收容槽时,所述卡托与所述驱动部相抵接,并通过所述推动件将所述触发件限位于所述第一位置。
CN201910725618.7A 2019-08-07 2019-08-07 移动终端及其开关结构 Active CN1103643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25618.7A CN110364385B (zh) 2019-08-07 2019-08-07 移动终端及其开关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25618.7A CN110364385B (zh) 2019-08-07 2019-08-07 移动终端及其开关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4385A CN110364385A (zh) 2019-10-22
CN110364385B true CN110364385B (zh) 2021-03-30

Family

ID=68223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25618.7A Active CN110364385B (zh) 2019-08-07 2019-08-07 移动终端及其开关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64385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93646A1 (fr) * 2004-03-23 2005-10-06 Axalto Sa Ensemble constitue d'un micro-module et d'un lecteur lequel est equipe de moyens de communication rapprochee sans contact
CN202551167U (zh) * 2012-03-21 2012-11-21 青岛百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进水自动断电装置
CN102904211A (zh) * 2012-10-26 2013-01-30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器件保护装置和一种安全电路
CN104796517A (zh) * 2014-01-22 2015-07-22 上海智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按键触发结构、功能操作触发方法、系统、终端
CN105071823A (zh) * 2015-07-16 2015-11-1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含有电力通断机构的移动终端
CN105472066A (zh) * 2015-11-17 2016-04-0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子设备
CN105897966A (zh) * 2016-05-25 2016-08-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设备
CN106207074A (zh) * 2016-07-20 2016-12-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卡托和电子设备
CN107317897A (zh) * 2017-07-05 2017-11-0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卡座及终端
CN107946105A (zh) * 2017-11-03 2018-04-20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具有防水功能的开关结构
CN108712181A (zh) * 2018-04-23 2018-10-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93646A1 (fr) * 2004-03-23 2005-10-06 Axalto Sa Ensemble constitue d'un micro-module et d'un lecteur lequel est equipe de moyens de communication rapprochee sans contact
CN202551167U (zh) * 2012-03-21 2012-11-21 青岛百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进水自动断电装置
CN102904211A (zh) * 2012-10-26 2013-01-30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器件保护装置和一种安全电路
CN104796517A (zh) * 2014-01-22 2015-07-22 上海智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按键触发结构、功能操作触发方法、系统、终端
CN105071823A (zh) * 2015-07-16 2015-11-1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含有电力通断机构的移动终端
CN105472066A (zh) * 2015-11-17 2016-04-0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子设备
CN105897966A (zh) * 2016-05-25 2016-08-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设备
CN106207074A (zh) * 2016-07-20 2016-12-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卡托和电子设备
CN107317897A (zh) * 2017-07-05 2017-11-0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卡座及终端
CN107946105A (zh) * 2017-11-03 2018-04-20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具有防水功能的开关结构
CN108712181A (zh) * 2018-04-23 2018-10-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4385A (zh) 2019-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13027B1 (en) Contact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EP1881681B1 (en) Mobile phone
EP2280591A1 (en) Mobile terminal having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1665248B (zh)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主板
EP2690844A2 (en) Mobile terminal
US8442455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terminal system having the same
US5658157A (en) Folding data communication device
EP2602973B1 (en) Socket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having the same
US8320980B2 (en) Antenna assembly of mobile terminal
RU2448412C2 (ru) Экономичные по пространству устройства считывания карт и электронные устройства, содержащие их в себе
CN101663800B (zh) 根据天线方位来控制天线连接性的方法和设备
CN108833641B (zh) 电子装置及其电路板组件
JP3439868B2 (ja) 携帯電話機
CN110364385B (zh) 移动终端及其开关结构
WO2009111250A1 (en) Battery interface assembly for a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4094397B (zh) 卡连接器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
CN114552253A (zh) 电子设备、电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CN211017622U (zh) 连接器的接地片
CN111988055B (zh) 卡托机构组合件及移动终端
KR20060123018A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사이드버튼장치
CN103188357A (zh) 折叠型移动终端以及安装于其中的铰链装置
CN114916161B (zh) 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11711234B (zh) 移动电源
CN219066003U (zh) 智能穿戴主机及智能穿戴设备
CN211480279U (zh) 一种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