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06019U - 一种小型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型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06019U
CN219106019U CN202223212352.2U CN202223212352U CN219106019U CN 219106019 U CN219106019 U CN 219106019U CN 202223212352 U CN202223212352 U CN 202223212352U CN 219106019 U CN219106019 U CN 2191060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er flange
spring
coil
side part
moun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1235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政和
吴灵勇
陈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ongfa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ongfa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ongfa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ongfa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1235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060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060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060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型继电器,包括:线圈架、电磁部分和接触部分;所述线圈架包括上凸缘、下凸缘以及连接在上凸缘和下凸缘之间的绕线轴,所述电磁部分的线圈设置于所述绕线轴上,所述下凸缘具有在长度方向上向外延伸的延伸部,所述接触部分包括动簧和静簧,所述静簧装配于所述下凸缘的延伸部上而使得接触部分的触点组位于所述下凸缘;所述下凸缘的延伸部在背离绕线轴的外端部设置有二个引脚安装孔,二个引脚安装孔内均插设有连接线圈的线圈引脚。如此,结构设计巧妙,且更为紧凑,可以减小继电器的尺寸,进一步实现继电器的小型化。

Description

一种小型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继电器领域,具体设计一种小型继电器。
背景技术
电磁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较低的电压去控制较大电流、较高的电压的一种“自动开关”。
目前,对于最长边尺寸不大于50毫米的小型继电器主要采用立式结构,即线圈和接触部分的触点组呈上下分布,即接触部分的静簧被设置在线圈架的上端,而连接线圈的二个线圈引出脚被设置在线圈架的下端并分别位于线圈架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如此,难以将继电器的尺寸进一步的缩小。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小型继电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小型继电器,包括:线圈架、电磁部分和接触部分;所述线圈架包括上凸缘、下凸缘以及连接在上凸缘和下凸缘之间的绕线轴,所述电磁部分的线圈设置于所述绕线轴上,所述下凸缘具有在长度方向上向外延伸的延伸部,所述接触部分包括动簧和静簧,所述静簧装配于所述下凸缘的延伸部上而使得接触部分的触点组位于所述下凸缘;所述下凸缘的延伸部在背离绕线轴的外端部设置有二个引脚安装孔,二个引脚安装孔内均插设有连接线圈的线圈引脚。
进一步的,所述下凸缘的延伸部的底部还一体向下延伸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均设置有插槽;所述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之间形成一个容纳空间,所述静簧包括第一静簧和第二静簧,所述第一静簧插设于第一侧部的插槽内并设置有向容纳空间内延伸的第一安装板和向下延伸的第一静簧引出脚,所述第二静簧插设于第二侧部的插槽内并设置有向容纳空间内延伸的第二安装板和向下延伸的第二静簧引出脚,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呈上下分布并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静触点,所述动簧伸入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并设置有对应静触点的动触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板贴合于所述下凸缘的延伸部的底面;所述第一侧部和/或第二侧部上还设置有定位面,所述第二安装板抵接在所述定位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部上还形成有其中一个引脚安装孔的延伸段,所述第二侧部上还形成有另一个引脚安装孔的延伸段。
进一步的,所述线圈引脚为线圈方丝引脚。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部分还包括铁芯、轭铁和衔铁,所述铁芯穿设于绕线轴内,所述衔铁对应下凸缘设置,所述轭铁呈L型,包括竖向部和横向部,所述横向部对应上凸缘设置,所述竖向部位于线圈的外侧;所述动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轭铁的竖向部上,另一端连接衔铁并与静簧配合而形成触点组。
进一步的,所述轭铁的竖向部还一体向下延伸有动簧引出脚。
进一步的,所述动簧引出脚位于轭铁的竖向部的侧端位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外罩,所述外罩罩住所述线圈架、电磁部分和接触部分。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小型继电器,线圈架的下凸缘在长度方向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将接触部分的触点组和线圈引脚均设置在下凸缘的延伸部上,且二个线圈引脚位于长度方向的同一侧;如此,结构设计巧妙,且更为紧凑,可以减小继电器的尺寸,进一步实现继电器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小型继电器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2所示为实施例中小型继电器在另一个角度下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3所示为实施例中线圈架、电磁部分和接触部分的装配示意图;
图4所示为实施例中线圈架、电磁部分和接触部分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所示为实施例中线圈架和静簧的装配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型继电器,包括:线圈架10、电磁部分和接触部分;所述线圈架10包括上凸缘11、下凸缘12以及连接在上凸缘11和下凸缘12之间的绕线轴,即上凸缘11位于下凸缘12的上方,定义以绕线轴为中心,朝向上凸缘11的方向为向上,朝向下凸缘12的方向为向下。
所述电磁部分的线圈21设置于所述绕线轴上,所述下凸缘12具有在长度方向上向外延伸的延伸部121,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长度方向是指平行于继电器的长边的方向,宽度方向是指平行于继电器的宽边的方向。
所述接触部分包括动簧31和静簧(本实施例中静簧包括第一静簧32和第二静簧33),所述静簧装配于所述下凸缘12的延伸部121上而使得接触部分的触点组(是指动簧31和静簧的触点配合结构)位于所述下凸缘12;所述下凸缘12的延伸部121在背离绕线轴的外端部设置有二个引脚安装孔122,二个引脚安装孔122内均插设有连接线圈21的线圈引脚211。
本申请提供的小型继电器,线圈架10的下凸缘12在长度方向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121,将接触部分的触点组和线圈引脚211均设置在下凸缘12的延伸部121上,且二个线圈引脚211位于长度方向的同一侧;如此,结构设计巧妙,且更为紧凑,可以减小继电器的尺寸,该减小的尺寸包括线圈架10的上凸缘11的尺寸和线圈架10原先用于安装线圈架引脚211的宽度尺寸。从而进一步实现继电器的小型化。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凸缘12的延伸部121的底部还一体向下延伸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部13和第二侧部14,所述第一侧部13和第二侧部14均设置有插槽(分别是第一侧部13的第一插槽131和第二侧部14的第二插槽141);所述第一侧部13和第二侧部14之间形成一个容纳空间,所述静簧包括第一静簧32和第二静簧33,所述第一静簧32插设于第一侧部13的第一插槽131内并设置有向容纳空间内延伸的第一安装板321和向下延伸的第一静簧引出脚322,所述第二静簧33插设于第二侧部14的第二插槽141内并设置有向容纳空间内延伸的第二安装板331和向下延伸的第二静簧引出脚332,所述第一安装板321和第二安装板331呈上下分布并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静触点,具体的,所述第一静簧32作为常开静簧,第二静簧33作为常闭静簧。所述动簧31伸入所述第一安装板321和第二安装板331之间并设置有对应静触点的动触点。增设第一侧部13和第二侧部14的结构,能够很好固定静簧,且能够对容纳空间内的触点组进行保护,使得触点的动作更为稳定。
具体的,所述第一安装板321贴合于所述下凸缘12的延伸部121的底面;以对第一安装板321以及其上的静触点进行定位;所述第一侧部13和第二侧部14上还设置有定位面15,所述第二安装板331抵接在所述定位面15上,如此,实现对第二安装板331和其上的静触点进行定位;装配精度更好,触点动作精度更高。当然的,也可以只是在第一侧部13或第二侧部14上设置定位面15。
所述第一侧部13上还形成有其中一个引脚安装孔122的延伸段,所述第二侧部14上还形成有另一个引脚安装孔122的延伸段;如此,有效增长了引脚安装孔122的长度,更好的对线圈引脚211进行定位以及固定;且结构设计巧妙。
所述线圈引脚211为线圈方丝引脚,方丝引脚即方形、丝状(或柱状)的引脚结构,采用方丝引脚,相较于焊片引脚,方丝用量比焊片少,方丝不用模具,直接采用丝材即可,有效降低成本。
所述电磁部分还包括铁芯22、轭铁23和衔铁24,所述铁芯22穿设于绕线轴内,所述衔铁24对应下凸缘12设置,所述轭铁23呈L型,包括竖向部232和横向部231,所述横向部231对应上凸缘11设置,所述竖向部232位于线圈21的外侧;所述动簧3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轭铁23的竖向部232上,另一端连接衔铁24并与静簧配合而形成触点组。
具体的,所述轭铁23的竖向部232还一体向下延伸有动簧引出脚233,动簧31与轭铁23的固定设置(本实施例中为铆接固定),如此,实现动簧引出脚233和动簧31的连接,以减少动簧材料用料,节约成本。
再具体的,所述动簧引出脚233位于轭铁23的竖向部232的侧端位置,即动簧引出脚233从侧边引出,如此设置,能够对动簧31以及衔铁24的位置进行让位,不影响动簧31和衔铁24的装配和动作。
还包括外罩40,所述外罩40罩住所述线圈架10、电磁部分和接触部分,实现该小型继电器的装配保护。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小型继电器,包括:线圈架、电磁部分和接触部分;所述线圈架包括上凸缘、下凸缘以及连接在上凸缘和下凸缘之间的绕线轴,所述电磁部分的线圈设置于所述绕线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凸缘具有在长度方向上向外延伸的延伸部,所述接触部分包括动簧和静簧,所述静簧装配于所述下凸缘的延伸部上而使得接触部分的触点组位于所述下凸缘;所述下凸缘的延伸部在背离绕线轴的外端部设置有二个引脚安装孔,二个引脚安装孔内均插设有连接线圈的线圈引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凸缘的延伸部的底部还一体向下延伸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均设置有插槽;所述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之间形成一个容纳空间,所述静簧包括第一静簧和第二静簧,所述第一静簧插设于第一侧部的插槽内并设置有向容纳空间内延伸的第一安装板和向下延伸的第一静簧引出脚,所述第二静簧插设于第二侧部的插槽内并设置有向容纳空间内延伸的第二安装板和向下延伸的第二静簧引出脚,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呈上下分布并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静触点,所述动簧伸入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并设置有对应静触点的动触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贴合于所述下凸缘的延伸部的底面;所述第一侧部和/或第二侧部上还设置有定位面,所述第二安装板抵接在所述定位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部上还形成有其中一个引脚安装孔的延伸段,所述第二侧部上还形成有另一个引脚安装孔的延伸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引脚为线圈方丝引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部分还包括铁芯、轭铁和衔铁,所述铁芯穿设于绕线轴内,所述衔铁对应下凸缘设置,所述轭铁呈L型,包括竖向部和横向部,所述横向部对应上凸缘设置,所述竖向部位于线圈的外侧;所述动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轭铁的竖向部上,另一端连接衔铁并与静簧配合而形成触点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型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的竖向部还一体向下延伸有动簧引出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型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簧引出脚位于轭铁的竖向部的侧端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罩,所述外罩罩住所述线圈架、电磁部分和接触部分。
CN202223212352.2U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小型继电器 Active CN2191060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2352.2U CN219106019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小型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2352.2U CN219106019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小型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06019U true CN219106019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64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12352.2U Active CN219106019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小型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060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37382B2 (en) Electromagnet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ing the same
EP3489985A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01872696A (zh) 电磁接触器
CN219106019U (zh) 一种小型继电器
US4122420A (en) Permissive-make electromagnetic switch
CN110970266A (zh) 电磁继电器
EP0382525A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KR101503316B1 (ko) 전자접촉기
CN115995361A (zh) 电磁继电器
US10468218B2 (en) Relay with SMA wire driven mechanism
CN211828644U (zh)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
US4706056A (en) Electrical relay apparatus
US4254392A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12582209A (zh) 继电器
US4041426A (en) Miniature armature relay
CN219457473U (zh) 高频继电器
CN217239351U (zh) 一种大负载型继电器
US4701721A (en) Core formed of hard and soft magnetic materials for an electrical relay apparatus
CN216671511U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
CN218788358U (zh) 继电器
CN214477223U (zh) 小型大功率继电器
CN214477222U (zh) 小型磁保持继电器
CN219321258U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
CN218568738U (zh) 接触式开关组件以及开关电器
CN112086317A (zh) 一种小型化pcb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