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68738U - 接触式开关组件以及开关电器 - Google Patents

接触式开关组件以及开关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68738U
CN218568738U CN202222332818.6U CN202222332818U CN218568738U CN 218568738 U CN218568738 U CN 218568738U CN 202222332818 U CN202222332818 U CN 202222332818U CN 218568738 U CN218568738 U CN 2185687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movable contact
movable
bridge
contact b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3281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强
陈政和
吴灵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ongfa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ongfa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ongfa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ongfa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3281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687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687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687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触式开关组件以及开关电器,该接触式开关组件包括第一静簧片、第二静簧片和动触桥,第一静簧片包括作用部、间隔地设于作用部对侧的第一触点部、以及连接作用部和第一触点部的连接部,第一触点部上设有第一静触点,第二静簧片包括第二触点部,第二触点部上设有第二静触点,第二触点部和第一触点部平行间隔地设于作用部的同一对侧,动触桥可活动地设于作用部与第一触点部和第二触点部之间的间隔空间内,动触桥上设有第一动触点和第二动触点,沿动触桥的长度延伸方向,第一静簧片和第二静簧片均设置在动触桥的外周侧并与之界定出直通的间隔空间,在动触桥的垂直投影方向上,动触桥与作用部具有重叠的部分。

Description

接触式开关组件以及开关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控制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触式开关组件以及开关电器。
背景技术
当继电器的触点组之间流过故障电流时,即触点组之间流过大电流时,动簧片与静簧片之间会产生电动斥力,易造成触电断开引起拉弧,损坏继电器。此外,继电器的半成品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金属件和塑料件在装配时会产生塑料件碎屑,影响继电器的阻值,通常在半成品的侧边设有一吸灰装置,同时配合一吹灰装置对半成品进行吹灰,但若从触点组的前侧对触点组进行吹灰,异物有机会跑到衔铁与轭铁的转轴处,无法被吸灰设备吸走,影响吹灰效果。
因此,有待提供一种既具有抗短路能力又便于半成品吹灰的继电器来保证继电器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优化的接触式开关组件以及开关电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接触式开关组件,包括第一静簧片、第二静簧片和动触桥,所述第一静簧片包括作用部、间隔地设于所述作用部对侧的第一触点部、以及连接所述作用部和所述第一触点部的连接部,所述第一触点部上设有第一静触点,所述第二静簧片包括第二触点部,所述第二触点部上设有第二静触点,所述第二触点部和所述第一触点部平行间隔地设于所述作用部的同一对侧,所述动触桥可活动地设于所述作用部与所述第一触点部和第二触点部之间的间隔空间内,所述动触桥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静触点相对的第一动触点和与所述第二静触点相对的第二动触点,在所述动触桥的长度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静簧片和所述第二静簧片均设置在所述动触桥的外周侧并与之界定出直通的间隔空间,在所述动触桥的垂直投影方向上,所述动触桥与所述作用部具有重叠的部分。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触桥与所述作用部重叠部分的面积超过所述动触桥面积的50%。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静簧片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作用部上的第一引出部,所述第一引出部位于所述作用部的背离所述第一触点部一侧,并位于所述作用部的远离所述连接部的部分;所述第二静簧片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触点部弯折连接的第二引出部,在所述动触桥的长度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二引出部侧立在所述作用部和所述动触桥的外周侧。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出部连接于所述作用部的远离所述第二引出部的一侧边沿。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出部和所述第二引出部分别侧立在所述作用部的两侧,并呈相对设置。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静簧片的所述连接部也侧立在所述动触桥的外周侧,在所述动触桥的长度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二引出部与所述连接部均侧立在所述动触桥的同一外周侧。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静簧片还包括由所述连接部的远离所述第一触点部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引出部一侧弯折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远离所述第一触点部的一端连接所述作用部。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延伸部和所述第一触点部;所述第二引出部的靠近所述第二触点部的部分为第一部,所述第二引出部的远离所述第二触点部的部分为第二部,所述第一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部的宽度。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上凸设有第一倒刺。所述第二引出部的靠近所述触点部的部分凸设有第二倒刺。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动触桥的延伸方向上,所述作用部、所述触点部和所述连接部呈“U”型,所述触点部和所述引出部呈“L”型。
基于上述的接触式开关组件,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开关电器,该开关电器包括了上述的接触式开关组件。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电器是继电器,所述继电器还包括动簧片、衔铁和线圈架,所述动簧片与所述动触桥相连,所述衔铁固设于所述动簧片上,所述线圈架产生磁吸力以使所述衔铁带动所述动簧片和所述动触桥活动。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动触桥连通第一静簧片和第二静簧片时,电流依次从作用部、连接部、第一触点部、第一静触点、第一动触点、动触桥、第二动触点、第二静触点、第二触点部上流过,作用部上的电流与动触桥上的电流的方向相反,从而作用部对动触桥的洛伦兹力使动触桥向靠近第一触点部和第二触点部一侧移动,使得第一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以及第二动触点与第二静触点的接触更紧密,提高了抗短路能力。并且,在动触桥的垂直投影方向上,动触桥与作用部具有重叠的部分,使作用部上的电流基本上只对动触桥产生垂直方向上的洛伦兹力,而水平方向的力较小,避免触点间发生错位,无法稳定接触。
此外,在动触桥的长度延伸方向上,第一静簧片和第二静簧片均设置在动触桥的外周侧并与之界定出直通的间隔空间,即第一静簧片和第二静簧片不遮挡在动触桥长度延伸方向上的两端,当该接触式开关组件安装在开关电器内时,该间隔空间的直通方向与吸灰方向相同,进而通过该间隔空间进行吹灰时可以与吸灰方向同侧,提高吹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去掉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去掉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剖视图。
图5是图3中的接触式开关组件处于分离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的接触式开关组件处于接触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去掉上安装座和下安装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接触式开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在另一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在又一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触组件21及具有该接触组件21的开关电器。开关电器可以是继电器,也可以是接触器,还可以是行程开关等,以下以继电器为例进行说明。
参阅图1所示,为便于描述,如无特殊说明,本文对于前、后、左、右、上、下的方位表述均以图1所示X方向为前,相背的方向为后,Y方向为左,相背的方向为右,Z方向为上,相背的方向为下。
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继电器包括壳体1、接触组件2和驱动组件3。壳体1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形成,壳体1大致呈长方体结构,壳体1内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用于安装接触组件2和驱动组件3,以利用壳体1保护接触组件2和驱动组件3。壳体1包括盖板11和外壳12,外壳12内设有安装腔,外壳12盖合在盖板11上,并将接触组件2和驱动组件3收容于安装腔内。
参阅图2至图6所示,接触组件2包括接触式开关组件21和动簧片25。接触式开关组件21设于盖板11的下方,接触式开关组件21与输出回路连接,接触式开关组件21具有开关功能,以接通输出回路或断开输出回路。具体地,接触式开关组件21包括第一静簧片22、第二静簧片23和动触桥24,第一静簧片22、第二静簧片23和动触桥24均采用导电材质制成。第一静簧片22、第二静簧片23分别接入于输出回路的开关接口两端,第一静簧片22上设有第一静触点221,第二静簧片23上设有第二静触点231,动触桥24上设有与第一静触点221相对的第一动触点241以及与第二静触点231相对的第二动触点242,当第一动触点241与第一静触点221闭合,且第二动触点242与第二静触点231也闭合时,动触桥24连通第一静簧片22和第二静簧片23,进而能够接通输出回路。当第一动触点241与第一静触点221相分离,第二动触点242与第二静触点231相分离时,断开输出回路,实现控制输出回路的导通或断开功能。
参阅图7至图10所示,第一静簧片22包括沿左右延伸的作用部222、沿前后延伸的第一触点部223、沿上下延伸的连接部224和沿上下延伸的第一引出部225。第一触点部223设于作用部222的下侧,第一触点部223正对于作用部222,并与作用部222呈平行间隔地设置,即第一触点部223平行间隔地设于作用部222的对侧,第一静触点221凸设于第一触点部223的面向作用部222的一侧,连接部224连接作用部222和第一触点部223。
第一引出部225的下端连接于作用部222的背离第一触点部223一侧,第一引出部225的上端伸出盖板11,用于连接输出回路。并且,第一引出部225位于作用部222的远离连接部224的部分,以保证从第一引出部225流入的电流在作用部222上流过较长的长度后再流到连接部224。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需要设有第一引出部225,作用部222的左端伸出外壳12与输出回路连接,或者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作用部222的左端与输出回路。
第二静簧片23包括沿前后延伸的第二触点部232和沿上下延伸的第二引出部233,第二触点部232设于作用部222的下侧,第二触点部232正对于作用部222,并与作用部222呈平行间隔地设置,即第二触点部232与第一触点部223平行间隔地设于作用部222的同一对侧,第二触点部232上设有第二静触点231,第二引出部233由第二触点部232的前端向上弯折而成,即向靠近作用部222一侧弯折而成,第二引出部233的上端用于连接输出回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需要设有第二引出部233,第二触点部232的左端伸出外壳12与输出回路连接,或者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第二触点部232的下端面与输出回路。
动触桥24沿左右延伸,并可上下活动地设于作用部222与第一触点部223之间的间隔空间内、以及作用部222与第二触点部232之间的间隔空间内,动触桥24的上凸设有与第一静触点221相对的第一动触点241以及与第二静触点231相对的第二动触点242,且第一动触点241与第二动触点242沿动触桥24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地设置。
在动触桥24向上运动时,第一动触点241与第一静触点221以及第二动触点242与第二静触点231均相分离,从而断开输出回路。在动触桥24向下运动时,第一动触点241与第一静触点221以及第二动触点242与第二静触点231均同时接触,从而连通输出回路,如图8示出了电流的流向,电流依次从第一引出部225、作用部222、连接部224、第一触点部223、第一静触点221、第一动触点241、动触桥24、第二动触点242、第二静触点231、第二触点部232和第二引出部233上流过,作用部222上的电流与动触桥24上的电流的方向相反,从而作用部222上产生的洛伦兹力具有使动触桥24向下运动的力,即作用部222与动触桥24间产生了电磁相互作用,从而能够使第一动触点241与第一静触点221、以及第二动触点242与第二静触点231间的接触更可靠,提高了抗短路的能力。并且,在动触桥24的垂直投影方向上,动触桥24与作用部222具有重叠的部分,在重叠部分作用部222对动触桥24产生的洛伦兹力基本上是向下的,作用在动触桥24上的洛伦兹力使动触桥24向下活动的分量更大,即作用部222上的电流基本上只对动触桥24产生垂直于动触桥24方向上的洛伦兹力,进一步提高了抗短路能力,触点接触更稳定。
采用此结构的抗短路设计,第一静簧片22和第二静簧片23结构简单,减少继电器的体积,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动触桥24与作用部222重叠部分的面积超过动触桥24面积的50%,进一步增大动触桥24上的洛伦兹力向下的分量。
此外,参阅图6和图9所示,在动触桥24的长度延伸方向上(Y方向),作用部222位于动触桥24的上侧,第一触点部223位于动触桥24的下侧,连接部224侧立在动触桥24的前侧,第二触点部232位于动触桥24的下侧,第二引出部233侧立在动触桥24的前侧,即作用部222、第一触点部223、连接部224、第二触点部232和第二引出部233均设于动触桥24的外周侧,第一静簧片22和第二静簧片23不遮挡在动触桥24的左右两端。从而在动触桥24的长度延伸方向上,动触桥24与第一静簧片22和第二静簧片23界定出左右直通的间隔空间,在继电器半成品的右侧设一吸灰装置,由于动触桥24与作用部222之间的空间左右贯通,动触桥24与第一触点部223以及第二触点部232之间的空间左右贯通,动触桥24与连接部224以及第二引出部233之间的空间也是左右贯通,从而从继电器半成品的左侧对动触桥24、第一静簧片22、第二静簧片23及各触点进行吹灰,使得吹灰方向F与吸灰方向为相对侧,避免了从继电器半成品的前侧进行吹灰时,动触桥24、第一静簧片22、第二静簧片23及各触点上的灰尘有机会跑到衔铁33与轭铁34的转轴处的问题,提高了吹灰效果。
通过吹灰和吸灰工序,将附着在半成品表面的毛屑、灰尘和细小颗粒等异物去除,以保证继电器电性,提高产品质量。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触点部223也可以不与第二触点部232共面设置,例如,第一触点部223可以平行于第二触点部232,并设于第二触点部232的上侧或下侧。同样地,连接部224也可以不与第二引出部233共面设置,连接部224可以平行于第二引出部233,并设于第二引出部233的前侧或后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引出部225和第二引出部233分别侧立在作用部222的两侧,且第一引出部225与第二引出部233相对设置,增加了第一引出部225与第二引出部233之间的间距,增大了第一引出部225与第二引出部233之间的爬电距离,提高了继电器的绝缘性能。并使得本产品结构更加紧凑,更有利于产品小型化,并方便与输出回路进行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静簧片22还包括由连接部224的上端向后侧弯折的延伸部226,即延伸部226由连接部224的远离第一触点部223的一端向远离第二引出部233一侧弯折,延伸部226的远离第一触点部223的后端连接作用部222,通过增加延伸部226,增加了作用部222与第二引出部233之间的爬电距离,更进一步提高继电器的绝缘效果。
参阅图8和图9,并结合图4和图5所示,在动触桥24的长度延伸方向上,作用部222、第一触点部223、连接部224和延伸部226整体呈“U”型,第二触点部232和第二引出部233整体呈“L”型,第一触点部223与第二触点部232共面设置,连接部224和第二引出部233共面设置,且连接部224侧立在动触桥24的前侧,第二引出部233侧立在动触桥24和作用部222的前侧。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二触点部232的后端向上弯折形成第二引出部233,第二引出部233也不会遮挡在触点桥24的左端,但触点桥24在与动簧片25连接时结构复杂,不利于产品小型化,因此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引出部233由第二触点部232的前端向上弯折形成。
参阅图7,并结合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24安装在驱动组件3上,连接部224的宽度大于延伸部226和第一触点部223,增大了连接部224与驱动组件3间的接触面积,使连接部224与驱动组件3间的连接更牢固。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24上凸设有第一倒刺227,第一倒刺227过盈配合安装在驱动组件3上的安装孔内,进一步提高连接部224与驱动组件3间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引出部233的靠近第二触点部232的部分为第一部234,第一部234安装在驱动组件3,第二引出部233的远离第二触点部232的部分为第二部235,第一部234的宽度大于第二部235的宽度,使连接部224与驱动组件3间的连接更牢固。同样的,第一部234上也可以凸设有第二倒刺236,并过盈配合安装在驱动组件3上的安装孔内,进一步提高第一部234与驱动组件3间的连接强度。
参阅图2至图5所示,动簧片25设于盖板11的下方,动簧片25包括固定段和折弯段,折弯段通过折弯后具有弹力,动触桥24与折弯段固定连接,动簧片25靠自身的弹力驱动动触桥24向上运动,使得第一动触点241与第一静触点221相分离,且第二动触点242与第二静触点231相分离。当对动簧片25施加外力时,使动簧片25克服自身的弹力,驱动动触桥24向下运动,使得第一动触点241接触第一静触点221,且第二动触点242接触第二静触点231。
参阅图2至图5所示,驱动组件3设于盖板11的下方,驱动组件3用于施加外力驱动动簧片25克服自身的弹力,带动动触桥24向下运动,以连通输出回路,实现自动控制输出回路。
驱动组件3包括线圈架31、线圈311、衔铁33、轭铁34和绝缘片35。线圈架31固设于盖板11下方,线圈架31包括绕线架和设于绕线架两端的上安装座312和下安装座313。
上安装座312设置在盖板11上,连接部224和第二引出部233的第一部234安装在上安装座312上。绕线架呈圆柱状,绕线架竖立在上安装座312下方,绕线架用于缠绕线圈311,绕线架内还设有竖向延伸的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沿竖向延伸的铁芯314。下安装座313设于绕线架的下端。
线圈311缠绕在绕线架上,通过上安装座312和下安装座313将线圈311限位在绕线架上。驱动组件3两接线端子32,接线端子32沿竖向延伸,接线端子32的上端伸出盖板11,两接线端子32连接电源时,使线圈产生感应磁场,并且由于绕线架内设有铁芯314,能够利用铁芯314进一步增强线圈产生的磁场。
衔铁33可活动地设于上安装座312的上方,动簧片25的折弯段固设于衔铁33的背离上安装座312的一端面上,且动簧片25的前端伸出衔铁33,动触桥24固设在动簧片25的前端。
当线圈通电时,产生的感应磁场能够吸引衔铁33克服动簧片25的弹力向下活动,衔铁33带动折弯段向下活动,并带动动触桥24向下活动,使触点相接触,进而连通输出回路。当线圈断电时,感应磁场消失,在动簧片25的弹力作用下,动簧片25和衔铁33同步向上活动,进而使触点相分离,断开输出回路。即伴随着线圈的励磁与消磁,能够控制输出回路接通或断开。
参阅图2至图4所示,轭铁34固设于盖板11下方,轭铁34包括呈“L”型的竖直段和水平段。竖直段竖立在绕线柱的后侧,且竖直段平行于绕线柱的轴线,衔铁33可活动地架设在轭铁34的竖直段的上端,水平段呈水平布置,水平段并插设于下安装座313内,并支撑在铁芯314的下端。轭铁24作为导磁件,线圈311刚通电时,在衔铁33与铁芯314之间的间隙较大,磁阻大,磁吸力小,但只要保证磁吸力大于动簧片25的反力,衔铁33就能向铁芯314活动并靠近,随着衔铁33与铁芯314之间的距离越小,磁阻也越小,磁吸力就越大,最终衔铁33与铁芯314接触,使线圈311产生的磁场通过轭铁34、铁芯314与衔铁33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利用轭铁34增强线圈311的磁吸力,以提高线圈311的效率。
参阅图4所示,绝缘片35呈“U”字型连续弯折,包括位于上安装座312和衔铁33之间的第一段351、位于下安装座313和轭铁34的水平段之间的第二段352,以及位于线圈311和轭铁34的竖直段之间的第三段353,第三段353连接第一段351和第二段352,利用绝缘片35提高继电器的绝缘效果。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各种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接触式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静簧片、第二静簧片和动触桥,所述第一静簧片包括作用部、间隔地设于所述作用部对侧的第一触点部、以及连接所述作用部和所述第一触点部的连接部,所述第一触点部上设有第一静触点,所述第二静簧片包括第二触点部,所述第二触点部上设有第二静触点,所述第二触点部和所述第一触点部平行间隔地设于所述作用部的同一对侧,所述动触桥可活动地设于所述作用部与所述第一触点部和第二触点部之间的间隔空间内,所述动触桥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静触点相对的第一动触点和与所述第二静触点相对的第二动触点,在所述动触桥的长度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静簧片和所述第二静簧片均设置在所述动触桥的外周侧并与之界定出直通的间隔空间,在所述动触桥的垂直投影方向上,所述动触桥与所述作用部具有重叠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式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桥与所述作用部重叠部分的面积超过所述动触桥面积的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式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簧片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作用部上的第一引出部,所述第一引出部位于所述作用部的背离所述第一触点部一侧,并位于所述作用部的远离所述连接部的部分;所述第二静簧片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触点部弯折连接的第二引出部,在所述动触桥的长度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二引出部侧立在所述作用部和所述动触桥的外周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式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出部连接于所述作用部的远离所述第二引出部的一侧边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式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出部和所述第二引出部分别侧立在所述作用部的两侧,并呈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式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簧片的所述连接部也侧立在所述动触桥的外周侧,在所述动触桥的长度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二引出部与所述连接部均侧立在所述动触桥的同一外周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触式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簧片还包括由所述连接部的远离所述第一触点部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引出部一侧弯折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远离所述第一触点部的一端连接所述作用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触式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延伸部和所述第一触点部;所述第二引出部的靠近所述第二触点部的部分为第一部,所述第二引出部的远离所述第二触点部的部分为第二部,所述第一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部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式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凸设有第一倒刺;所述第二引出部的靠近所述触点部的部分凸设有第二倒刺。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式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触桥的长度延伸方向上,所述作用部、所述触点部和所述连接部呈“U”型,所述触点部和所述引出部呈“L”型。
11.一种开关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接触式开关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开关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器是继电器,所述继电器还包括动簧片、衔铁和线圈架,所述动簧片与所述动触桥相连,所述衔铁固设于所述动簧片上,所述线圈架产生磁吸力以使所述衔铁带动所述动簧片和所述动触桥活动。
CN202222332818.6U 2022-09-02 2022-09-02 接触式开关组件以及开关电器 Active CN2185687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32818.6U CN218568738U (zh) 2022-09-02 2022-09-02 接触式开关组件以及开关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32818.6U CN218568738U (zh) 2022-09-02 2022-09-02 接触式开关组件以及开关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68738U true CN218568738U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11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32818.6U Active CN218568738U (zh) 2022-09-02 2022-09-02 接触式开关组件以及开关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687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47920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4334057B2 (ja) 電磁継電器
CN218568738U (zh) 接触式开关组件以及开关电器
CN219040361U (zh) 小尺寸高压直流接触器
CN112086319A (zh) 一种抗短路电流的电磁继电器
CN215731514U (zh) 一种多断点直流继电器
CN213845169U (zh) 磁保持继电器
CN210692444U (zh) 一种结构稳定的继电器
CN218788358U (zh) 继电器
KR20220168465A (ko) 릴레이
CN214012848U (zh) 一种易装配型能抗短路电流直流接触器的触头组件
CN216054511U (zh) 一种易装配型耐短路电流的直流接触器触头结构
CN218975354U (zh) 具有限位结构的继电器
CN218918736U (zh) 具有高抗短路电流能力的继电器
CN114582675A (zh) 一种易装配型能抗短路电流直流接触器的触头组件
CN213936054U (zh) 具有高抗短路能力的直流接触器
CN219040365U (zh) 触头结构和继电器
CN216213151U (zh) 磁保持继电器
CN219040362U (zh) 直流接触器的高低压隔绝结构
EP4336538A1 (en) Electromagnet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210272204U (zh) 一种增强继电器断弧能力的断弧组件
CN216624126U (zh) 一种使用可靠的继电器
CN219642750U (zh) 继电器
CN218826875U (zh) 一种快速响应分断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10349716U (zh) 一种小型电力箱内部安装用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