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03774U - 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03774U
CN219103774U CN202221664128.4U CN202221664128U CN219103774U CN 219103774 U CN219103774 U CN 219103774U CN 202221664128 U CN202221664128 U CN 202221664128U CN 219103774 U CN219103774 U CN 2191037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main body
heat exchanger
channel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6412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Sanhua New Energy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Sanhua New Energy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Sanhua New Energy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Sanhua New Energy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6412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037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037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037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主体部和内管,内管具有管腔,内管的至少部分位于主体部内,内管和主体部之间具有外腔,外腔环绕管腔,外腔和管腔互不连通,主体部至少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第一接头、第二接头与主体部为一体结构,其中,第一接头与管腔连通,第二接头与外腔连通。该换热器的结构简单,便于组装。

Description

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换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系统中多采用同轴管作为热交换器,对冷源和热源进行热交换。同轴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内管插入外管中,在内管和外管之间形成外腔,外腔环绕内管的管腔;内、外管的两端均连接有转接块,转接块具有连通外腔或管腔的接口,实际组装时,通过转接块将空调系统中热源或冷源的管路与外腔或管腔连通,组装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换热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换热器,包括主体部和内管;所述内管具有管腔;所述内管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主体部内,所述内管和所述主体部之间具有外腔,所述外腔环绕所述管腔,所述外腔和所述管腔互不连通;所述主体部至少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第二接头与所述主体部为一体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管腔连通,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外腔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换热器在主体部上设置有与主体部为一体结构的至少两个接头,该至少两个接头的其中一个与外腔连通,另一个与管腔连通,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可与相关管路或器件连接,减少额外设置转接结构,简化了换热器的结构,便于组装。
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换热器,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内腔室和外腔室,所述外腔室环绕所述内腔室,所述内腔室和所述外腔室互不连通;所述主体部具有第一流通通道和第二流通通道,所述第一流通通道和所述第二流通通道均与所述外腔室连通;所述主体部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均与所述内腔室连通;所述主体部为一体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换热器的主体部设置第一流通通道、第二流通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主体部可与相关管路或器件连接,减少额外设置转接结构,简化了换热器的结构,便于组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施方式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换热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换热器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换热器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换热器1;
主体部10,外腔102,第一接头13,第一通道131,第一段通道1311,第二段通道1312,第一接口1313,第二接头12,第一流通通道121,第一连通口1211,第三接头11,第二流通通道111,第二连通口1111,台阶面14,第二连接部15;
内管20,管腔201;
端盖30,第一连接部31,安装槽32,槽周壁321,槽底壁322,第二通道33,第二接口331;
第一密封圈41,第二密封圈42,第三密封圈43,紧固件50;
换热器1A,主体部10A,内腔室11A,外腔室12A,第一流通通道13A,第二流通通道14A,第一通道15A,第二通道16A。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施方式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换热器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换热器的爆炸图。
本实施方式中,换热器1包括主体部10和内管20;其中,内管20的至少部分位于主体部10内,在内管20和主体部10之间形成有外腔102,即内管20的外周壁和主体部10的管腔壁之间形成外腔102;外腔102和内管20的管腔201互不连通,外腔102环绕管腔201。这里的内和外是以内管20的中心轴线为基准定义的,即相对靠近内管20中心轴线的一侧为内,相对远离内管20中心轴线的一侧为外,图2中以点划线示意了内管20的中心轴线。
主体部10具有至少两个接头,其中,至少一个接头与外腔102连通,至少一个接头与管腔201连通;在实际组装时,该换热器1可通过主体10的与外腔102或管腔201连通的接头直接与相关冷媒管路连接,避免额外设置中间转接结构,有利于简化换热器1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中,主体部10具有三个接头,此处称之为第一接头13、第二接头12和第三接头11,其中,第一接头13与管腔201连通,第二接头12和第三接头11与外腔102连通。
主体部10的第一端部具有第一接口1313,第一接口1313连通内管20的管腔201。
本实施方式中,换热器1还设有端盖30,该端盖30与主体部10的第二端部固接,端盖30具有第二接口331,第二接口331连通内管20的管腔。
以图2所示方位来说,图2中主体部10的右端为前述第一端部,图2中主体部10的左端为前述第二端部。
该换热器1可用于汽车空调系统的管路结构中,举例来说,应用时,第二连通口1111可作为高压侧冷媒的入口,第一连通口1211可作为高压侧冷媒的出口,第一接口1313可作为低压侧冷媒的入口,第二接口331可作为低压侧冷媒的出口;这样,高压侧冷媒经第二连通口1111流入外腔102后经第一连通口1211流出,低压侧冷媒经第一接口1313流入管腔201后经第二接口331流出。因高压侧冷媒和低压侧冷媒存在温差,两者在流动过程中可通过内管20的管壁进行热交换。在其他应用实例中,低压侧冷媒也可流经外腔102,高压侧冷媒流经管腔201;另外,冷媒的流动方向可根据需要设置,不局限于上述所述。
本实施方式中,主体部10、内管20和端盖30为分体结构,方便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来调整主体部10和内管20的相关尺寸,端盖30适配性设计。
具体的,主体部10可以设为管状结构,组装时,可使内管20和主体部10同轴设置,即内管20的轴向中心线与主体部10的轴向中心线重合,这样,外腔102相对管腔201对称,有利于提高高压侧冷媒和低压侧冷媒的换热效果;这里的轴向指的是主体部10和内管20的长度方向,以图2所示来说,即图中的左右方向。
为方便内管20与主体部10的配合,主体部10的第二端部为开口端,内管20可自主体部10的第二端部的开口插入主体部10内。
本实施方式中,主体部10具有台阶面14,该台阶面14朝向内管20,内管20包括第一管端部,此处的第一管端部为图2所示中内管20靠近右端的管段部分,第一管端部具有第一管端壁和第一管端口,第一管端口与内管10的管腔连通。
主体部10的第一端部包括第一接头13,所述第一接头13具有第一通道131,内管20插入主体部10后,内管20的第一管端壁与台阶面14相抵,第一通道131靠近内管20的一端形成第一接口1313,内管20的第一管端口通过第一接口1313与第一通道131连通,第一接头13用于与汽车空调系统中的相关冷媒管路连接。
如图2所示,第一通道131包括第一段通道1311和第二段通道1312,其中,第二段通道1312通过第一段通道1311与第一接口1313连通,即第一段通道1311直接与管腔201连通;其中,第一段通道1311的轴线与管腔201的轴线平行,具体的,第一段通道1311的轴线与管腔201的轴线可重合设置,第二段通道1312与第一段通道1311的轴线垂直;这样设置,方便第一接头13与汽车空调系统中的其他管路件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段通道1311的轴线与第二段通道1312的轴线也可以呈其他角度设置,以便于管路连接为准,不限于前述垂直的方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通道131也可以只包括第一段通道1311,即第一通道131整体的轴线与管腔201的轴线平行。
可以理解,该换热器1的第一通道131仅与管腔201连通;在主体部10和内管20组装前,单就主体部10这一部件来说,第一通道131与主体部10的管腔连通,主体部10和内管20组装后,内管20与台阶面14相抵,使得第一通道131仅与内管20的管腔201连通,而与外腔102不连通。
图示方案中,第一段通道1311的径向尺寸与内管20的内径相当,实际设置时,两者可不同。
具体的,在内管20的第一管端部与主体部10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41。第一密封圈41的设置可以确保管腔201与外腔102之间的密封性,保证两者不连通。具体的,可以在内管20第一管端部的外管壁设置用于安装第一密封圈41的环形槽。
本实施方式中,端盖30与主体部10的第二端部固接,端盖30可封堵主体部10的开口端,以确保外腔102的密闭性;端盖30具有第二通道33和安装槽32,其中安装槽32相对第二通道33靠近主体部10设置,安装槽32具有朝向内管20的槽底壁322和槽周壁321,内管20的第二管端部位于安装槽32,此处的第二管端部为图2所示中内管20靠近左端的管段部分,第二管端部具有第二管端壁和第二管端口,第二管端口与内管20的管腔201连通;内管20的第二管端壁与安装槽32的槽底壁322抵接,如此,内管20的轴向位置被槽底壁322和前述台阶面14限定,可避免与主体部10之间相对移位。
内管20的第二管端口与第二通道33连通,第二通道33与安装槽32连通,两者的连接处形成第二接口331,可以理解为第二通道33与安装槽32的槽腔连通的一端为第二接口331,内管20的管腔201即通过第二接口331与第二通道33连通。端盖30的第二通道33可与汽车空调系统中的相关冷媒管路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在内管20的第二管端部和端盖30的槽周壁321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42。第二密封圈42的设置可以确保内管20的管腔201与外腔102之间的密封性,避免管腔201通过内管20外管壁和槽周壁321之间的间隙与外腔102连通。具体的,可以在内管20第二管端部的外管壁上设置用于安装第二密封圈42的环形槽。
本实施方式中,端盖30朝向主体部10的端壁面与主体部10第二端部的端面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43,以确保换热器1外腔102的密闭性。具体的,可以在主体部10的端面设置用于安装第三密封圈43的环形槽。
本实施方式中,在端盖30的周壁设有第一连接部31,在主体部10第二端部的周壁设有第二连接部15,通过紧固件将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15固接,以实现端盖30和主体部10的固接。图示方案中,第一连接部31为自端盖30的周壁向外凸起的凸部,第二连接部15为沿主体部10的周壁向外凸起的凸部,两个凸部上设有位置对应的安装孔,螺钉等紧固件穿过两个凸部的安装孔后将端盖30和主体部10固定。图示方案中,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15均设有两个,具体应用时,可根据固定需要来设置其个数。
本实施方式中,在主体部10的第二端部设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三接头11,第三接头11具有第二流通通道111,该第二流通通道111通过第二连通口1111与外腔102连通,第三接头11的设置方便主体部10与汽车空调系统中的相关冷媒管件连接;在主体部10的第一端设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接头12,第二接头12具有第一流通通道121,该第一流通通道121通过第一连通口1211与外腔102连通,第二接头12的设置方便主体部10与汽车空调系统中的相关冷媒管件连接。
图示方案中,第三接头11的第二流通通道111和第二接头12的第一流通通道121的轴线均与主体部10的轴线方向垂直设置,实际应用是,两者之间的角度可调整。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换热器的剖面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中,换热器1A包括主体部10A,主体部10A具有内腔室11A和外腔室12A,外腔室12A环绕内腔室11A,外腔室12A和内腔室11A互不连通;主体部10A还具有第一流通通道13A和第二流通通道14A,第一流通通道13A和第二流通通道14A均与外腔室12A连通;主体部10A还具有第一通道15A和第二通道16A,第一通道15A和第二通道16A均与内腔室11A连通;主体部10A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就是说,前述各腔室和通道等一体成型于主体部10A上,具体来说,可通过挖槽等的方式来实现。如此,换热器1A的结构简单,自身无需组装,在应用至汽车空调系统中也方便装配。
该换热器1A的换热原理等与前述实施方式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除了上述换热器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换热器,换热器集成在汽车空调系统的冷媒管路中。
汽车空调系统还包括流道板,该流道板上可以集成有空调系统中的膨胀阀等阀部件,具体的,还可以将上述换热器的主体部与流道板设为一体结构,即主体部可以通过流道板的部分形成,以提高空调系统的集成度。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换热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和内管;
所述内管具有管腔;所述内管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主体部内,所述内管和所述主体部之间具有外腔,所述外腔环绕所述管腔,所述外腔和所述管腔互不连通;
所述主体部至少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第二接头与所述主体部为一体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管腔连通,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外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第三接头,所述第二接头包括第一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外腔连通,所述第三接头包括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二连通口与所述外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具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朝向所述内管;所述内管包括第一管端部,所述第一管端部具有第一管端壁和第一管端口,所述第一管端口与所述管腔连通,所述第一管端壁与所述台阶面抵接,所述第一管端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主体部的第一端部包括所述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一接口;所述第一管端口通过所述第一接口连通所述第一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包括第一段通道和第二段通道,所述第二段通道通过所述第一段通道与所述第一接口连通,所述第一段通道的轴线与所述管腔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段通道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段通道的轴线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端盖具有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管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具有第二通道和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具有朝向所述内管的槽底壁和槽周壁;所述内管包括第二管端部,所述第二管端部具有第二管端壁和第二管端口,所述第二管端部位于所述安装槽,所述第二管端壁与所述槽底壁抵接,所述第二管端口与所述管腔连通,所述第二管端口通过所述第二接口连通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二管端部与所述槽周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与所述第二端部的端面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的周壁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主体部的周壁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一端部设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所述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具有第一流通通道,所述第一流通通道通过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外腔连通;所述主体部的第二端部设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所述第三接头,所述第三接头具有第二流通通道,所述第二流通通道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口与所述外腔连通。
10.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内腔室和外腔室,所述外腔室环绕所述内腔室,所述内腔室和所述外腔室互不连通;所述主体部具有第一流通通道和第二流通通道,所述第一流通通道和所述第二流通通道均与所述外腔室连通;所述主体部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均与所述内腔室连通;所述主体部为一体结构。
CN202221664128.4U 2022-06-29 2022-06-29 换热器 Active CN2191037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64128.4U CN219103774U (zh) 2022-06-29 2022-06-29 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64128.4U CN219103774U (zh) 2022-06-29 2022-06-29 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03774U true CN219103774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64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64128.4U Active CN219103774U (zh) 2022-06-29 2022-06-29 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037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54101A (en) Sealing washer block connection
EP1128121B1 (en) Joint for double walled, duplex, pipes
JP2003056373A (ja) 内燃機関のためのフレキシブルな補償部材を有する絞り装置
CN219103774U (zh) 换热器
JP2006132653A (ja) 二重管、二重管の製造方法、二重管の支持部材
CN112937248A (zh) 汽车空调同轴管的制作方法及汽车空调同轴管
EP4036450A1 (en) High tolerance quick connect coupling
CN215295918U (zh) 一种换热器
KR100737159B1 (ko) 내부열교환기를 가진 냉동사이클 시스템의 배관 플랜지연결구조
CN213685372U (zh) 配管组件、四通阀组件以及空调系统
JP2009168127A (ja) 二重管継手構造
CN213163986U (zh) 发动机冷却水路的密封装配装置
JP2007225117A (ja) 二重管構造
CN214248575U (zh) 汽车空调用同轴管和汽车空调
CN114593618A (zh) 一种换热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CN218954313U (zh) 一种接头组件和管道接头
CN215488269U (zh) 高密封性汽车空调连接压板
KR100737158B1 (ko) 내부열교환기를 가진 냉동사이클 시스템의 배관 플랜지연결구조
CN218479855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水管路用连接管
CN218119034U (zh) 汽车空调同轴管路连接压板
CN218625929U (zh) 方便连接的分歧管
CN210920225U (zh) 一种直通温回一体式组合阀
CN217784282U (zh) 四通换向阀及空调器
CN213362470U (zh) 喷嘴座连接结构及燃气灶
CN220489449U (zh) 水力模块机组及热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