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97294U - 托盘组件 - Google Patents

托盘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97294U
CN219097294U CN202223120438.2U CN202223120438U CN219097294U CN 219097294 U CN219097294 U CN 219097294U CN 202223120438 U CN202223120438 U CN 202223120438U CN 219097294 U CN219097294 U CN 2190972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wooden
cover plate
beams
transver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2043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攀
王松
曾丹
郭海龙
徐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conic Kunshan Aluminum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rconic Kunshan Aluminum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conic Kunshan Aluminum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rconic Kunshan Aluminum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2043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972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972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972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ll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托盘组件,该托盘组件(1)包括底板(2)和盖板(3),底板(2)具有包括多个钢质纵向梁(21)和多个第一钢质横向梁(22)的底板主体(20),盖板(3)具有包括多个木质纵向梁(31)和多个第一木质横向梁(32)的盖板主体(30),其中,底板(2)的钢质纵向梁(21)和第一钢质横向梁(22)构造成型材,型材具有腰部(41)和从腰部(41)的两端伸出的腿部(42),盖板(3)的第一木质横向梁(32)中的至少一个在背对底板(2)的一侧设置有沿着第一木质横向梁(3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34),并且在底板主体(20)和盖板主体(30)的面向彼此一侧分别设置有覆层。

Description

托盘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托盘组件。
背景技术
为了运输板材,例如铝合金板材,通常采用托盘对其进行包装。在此,托盘包括底板和盖板,它们分别布置在铝合金板材或铝合金板材堆垛的上下两侧。然而,现有的托盘在搬运和装卸后,强度和稳定性降低,不能重复回收利用。此外,在用现有的托盘包装长度较长(例如长度超过3米)的铝合金板材或其堆垛时,由于托盘的结构强度低,在运输过程中会出现弯曲现象,在最不利的情况下,这将导致铝合金板材严重变形,甚至导致铝合金板材报废。为此,铝合金板材制造商、运输商和用户都需要配备附加的搬运工具,这不利地导致了额外的成本。
因此,需要一种托盘组件,其能够安全可靠且无损伤地辅助待运输物的运输,并且能够回收重复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托盘组件,其能够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该目的由此实现,即,提出的托盘组件包括底板和盖板,底板具有包括多个钢质纵向梁和多个第一钢质横向梁的底板主体,盖板具有包括多个木质纵向梁和多个第一木质横向梁的盖板主体,底板的钢质纵向梁和第一钢质横向梁构造成型材,型材具有腰部和从腰部的两端伸出的腿部,第一木质横向梁中的至少一个在背对底板的一侧设置有沿着第一木质横向梁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并且在底板主体和盖板主体的面向彼此一侧分别设置有覆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底板还具有第二钢质横向梁,第二钢质横向梁布置在钢质纵向梁的相应的端部处,其中,第二钢质横向梁和钢质纵向梁布置在同一平面中;和/或盖板还具有第二木质横向梁,第二木质横向梁布置在木质纵向梁的相应的端部处,其中,第二木质横向梁和木质纵向梁布置在同一平面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第一钢质横向梁布置在钢质纵向梁的背对盖板的一侧,并且第一木质横向梁布置在木质纵向梁的背对底板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第一钢质横向梁上布置有垫块,其中,垫块设置成其表面与钢质纵向梁的表面齐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底板和盖板相对彼此的安装好的叠置的状态中,底板的第一钢质横向梁与盖板的第一木质横向梁在纵向方向上彼此错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第一钢质横向梁从钢质纵向梁突出的高度不小于第一木质横向梁从木质纵向梁突出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腰部的厚度薄于腿部的厚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型材为槽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腰部的厚度与腿部的中间厚度之比在0.5-0.7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型材的腰部布置成垂直于覆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底板的钢质纵向梁和钢质横向梁由相同的型材构成。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托盘组件,可使用普通吊带进行搬运和装卸,无需购买专用板材吊具;在搬运和装卸过程中,托盘不会产生弯曲变形,从而避免对托装物的不利影响,还能够可靠地保护托装物;托盘组件能回收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和功能,可以参考附图中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附图旨在示意性地阐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没有任何限制作用,图中各个部件并非按比例绘制。下面借助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托盘组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的图示;
图2示出了构成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托盘组件的底板的型材的横截面的示意性的图示;以及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托盘组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的说明为示例性的,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所述优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想到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方式,所述其他方式同样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此外,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所用的第一、第二等术语,仅仅出于描述清楚起见来区分各个对象,而并不限定其所描述的对象的大小、数量或其他顺序等。方向性的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对象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托盘组件1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的图示。
托盘组件1包括底板2和盖板3。在此,“板”可理解成扁平物。为便于阐述,引入了术语“纵向”和“横向”,其中,可将底板2和盖板3的长度方向理解成底板2和盖板3的纵向延伸方向,将底板2和盖板3的宽度方向理解成底板2和盖板3的横向延伸方向,横向延伸方向和纵向延伸方向彼此垂直。待托装物可放置并固定在底板2和盖板3之间,即,沿垂直于托盘组件1的横向延伸方向和纵向延伸方向的第三方向处在底板2和盖板3之间,该第三方向可看成底板2和盖板3的法向方向。
参见图1,底板2具有底板主体20,其由多个钢质纵向梁21和多个第一钢质横向梁22构成;盖板3具有盖板主体30,其由多个木质纵向梁31和多个第一木质横向梁32构成,其中,底板2的钢质纵向梁21和第一钢质横向梁22构造成型材。底板2和盖板3的相应的纵向梁分别布置在同一平面中。在此,型材可理解成横截面具有各种不同可能的形状轮廓,例如槽形、H形、工字型、T型、环形等等。因此,底板主体20和盖板主体30可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看成框架式结构。构成底板主体20和盖板主体30的上述相应的梁彼此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刚性结构。连接可通过螺纹连接、焊接或其他适宜的方式来建立。
底板2和盖板3在使用状态中相叠地布置,即,沿着法向方向,盖板3布置在底板2上方。优选地,底板2和盖板3沿着法向方向的投影完全重合。
相比于直接采用板材,通过由钢质型材构成底板2的底板主体20可尤其在纵向方向上具有更好的抗弯强度,从而在底板2上装载有托装物时,并且在搬运和装卸过程中,底板2本身不会弯曲,因此可使用普通的搬运工具(例如吊带或叉车)进行搬运和装卸,而无需配备专用的附加的搬运工具。这尤其对于托运容易变形的长形物品特别有利,因为本身不易弯曲的底板2避免了在搬运和装卸过程中放在底板上的托装物的不期望的变形。
如在图1中可见的那样,底板2和盖板3都包括多个彼此间隔开、优选等间距地彼此间隔开地布置的横向梁和纵向梁。优选地,相应的横向梁和纵向梁可彼此平行地布置。优选地,底板2的多个钢质纵向梁21结构相同,第一钢质横向梁22同样结构相同;盖板3的多个木质纵向梁31结构相同,第一木质横向梁32同样结构相同,即可以将各部分做成标准件,这对于减少构成托盘的构件的数量、仓储以及维护是有利的。
优选地,盖板3的第一木质横向梁32中的至少一个在背对底板2的一侧设置有沿着第一木质横向梁3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34。凹槽34可用于容纳用来捆扎装载好的托盘的扎带,由此将扎带保持在固定的位置。在设置有多个第一木质横向梁32的情况下,可根据需要选择需设置有上述凹槽34的第一木质横向梁32的数量,例如仅仅为在最外侧的两个第一木质横向梁32设置上述凹槽34。
在示出的示例中,底板主体20和盖板主体30的面向彼此一侧分别设置有硬度低于托装物的硬度的覆层,即,在底板2上设置有第一覆层26,在盖板3上设置有第二覆层36。第一覆层26和第二覆层36可用相同的材料构成,例如由木板、聚合纤维纸板等构成。当然,第一覆层26和第二覆层36还可用不同的材料形成,例如第一覆层26由木材形成,第二覆层36由聚合纤维纸板形成。因此,上述覆层可看成托装物的保护层。
优选地,底板2还可具有第二钢质横向梁23,第二钢质横向梁23布置在钢质纵向梁21的相应的端部处,其中,第二钢质横向梁23和钢质纵向梁21布置在同一平面中。因此,底板2的第一覆层26设置在第二钢质横向梁23和钢质纵向梁21上。
优选地,盖板3还可具有第二木质横向梁33,第二木质横向梁33布置在木质纵向梁31的相应的端部处,其中,第二木质横向梁33和木质纵向梁31布置在同一平面中。因此,盖板3的第二覆层36设置在第二钢质横向梁23和钢质纵向梁21上。
在示出的示例中,底板2的第一钢质横向梁22布置在钢质纵向梁21的背对盖板3的一侧;盖板3的第一木质横向梁32布置在木质纵向梁32的背对底板2的一侧。因此,在这种布置方案中,参考已装载的托盘组件的使用状态,底板2和盖板3的横向梁设置在对置的两侧。通过将第一钢质横向梁22布置在钢质纵向梁21的下方,为例如转运用设备、诸如叉车的货叉预留了空间,从而在放置已装载的托盘组件时,无需在托盘组件下方设置附加的托块,由此使得转运变得容易。
附加地,如在图1中可见的那样,在第一钢质横向梁22上布置有垫块24,其中,垫块24设置成其表面与钢质纵向梁21的表面齐平,即,垫块24与钢质纵向梁21在法向方向上的尺寸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垫块24可与钢质纵向梁21一起用于支撑放置在底板2的托装物,以实现更可靠的支撑。在此,垫块24可构造为长形木块,其长度对应于相邻的钢质纵向梁21之间的距离。
在一实施例中,在已装载的托盘组件的使用状态中,即,在底板2和盖板3相对彼此的安装好的叠置的状态中,底板2的第一钢质横向梁22与盖板3的第一木质横向梁32在纵向方向上彼此错开。由此例如防止在已装载的托盘组件叠置时,一托盘组件的扎带受到相邻的托盘组件的不利影响,例如被压住而无法抽出或损伤。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钢质横向梁22从钢质纵向梁21突出的高度不小于第一木质横向梁32从木质纵向梁32突出的高度。这至少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上方的载荷对木质横向梁的损伤。
形成底板2的型材可具有腰部41和从腰部41的两端伸出的腿部42,其中,腰部41的厚度薄于腿部42的厚度。优选地,腿部42可垂直于腰部41从腰部41的一侧或相反的两侧伸出。
在图2中示出了形成底板2的梁的型材的一实施方式的横截面图示。在此,型材为槽形型材,即,型材具有腰部41和腿部42,腿部42在腰部41的两端沿相同的方向从腰部41的一侧伸出。腰部41的外表面43和两个腿部42的对置的两个外表面垂直,腿部42的内表面相对于腰部41倾斜。腰部41的厚度与腿部42的中间厚度之比在0.5-0.7之间,例如可为0.55、0.6、0.65。由此在保证足够的结构强度的情况下实现构成底板2的型材的尽可能轻的重量。腿部42的中间厚度是指在腿部42的长度的一半的位置处的厚度。腿部可在其自由端和连接到腰部的端部内侧设置有倒圆部。
在此,在底板2中,型材的腰部41布置成垂直于覆层,即,型材的腰部41可沿着底板2的法向方向延伸。优选地,形成底板2的钢质纵向梁21和第一钢质横向梁22的型材的腰部41都沿着底板2的法向方向延伸,以保证好的抗弯强度。
优选地,底板2的钢质纵向梁和钢质横向梁由相同的型材构成。
优选地,底板2的横向和/或纵向的梁彼此等间距地间隔开,和/或盖板3的横向和/或纵向的梁彼此等间距地间隔开。
优选地,底板2和盖板3构造成相对于其未示出的纵向中轴线和横向中轴线镜像对称。由此最可能地保证托盘或已装载的托盘的重心处于正中心,以有利于转运时的平衡。
优选地,托盘的边缘进行倒圆处理,并且托装表面进行平整处理。
优选地,盖板的梁由木质板材构成。
在图3中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托盘组件1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的图示。托盘组件的第二实施方式与托盘组件的第一实施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类似的结构。为避免赘述,这里仅说明托盘组件的第二实施方式与托盘组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其余部分可参考上文的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托盘组件的底板和盖板可由多个部分拼接而成。
具体而言,底板的钢质纵向梁21可被分成多个第一钢质纵向梁区段21a和多个第二钢质纵向梁区段21b,第一钢质纵向梁区段21a和第二钢质纵向梁区段21b能够彼此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其中,在装配好的状态中,第一钢质纵向梁区段21a可处于端侧,第二钢质纵向梁区段21b位于中间,各钢质纵向梁区段通过第一钢质横向梁22彼此连接在一起。为了连接第一钢质纵向梁区段21a和第二钢质纵向梁区段21b或两个第二钢质纵向梁区段21b,例如可采用螺旋连接,为此可为钢质纵向梁区段的自由端配备设有通孔的搭接条(未示出),在相应的钢质纵向梁区段的自由端对应地设置通孔,在第一钢质纵向梁区段21a和第二钢质纵向梁区段21b之间或在两个第二钢质纵向梁区段21b之间建立连接时,第一钢质纵向梁区段21a中的通孔和搭接条中的通孔彼此对齐,通过将螺栓引入通孔中并且旋入螺母将相邻的钢质纵向梁区段紧固在一起。因此可将底板分成多个子单元,可根据托装物的长度选择待连接在一起的子单元的数量。盖板的纵向梁可以和底板的钢质纵向梁相同的方式来构造,即,将木质纵向梁分成多个可拆卸地彼此连接在一起的子区段31a、31b,各子区段通过木质横向梁区段彼此连接在一起,从而将盖板分成多个子单元30a、30b。同样可根据托装物的长度选择待连接在一起的相关的子单元的数量。由此提升托盘的使用柔性。

Claims (11)

1.托盘组件(1),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盘组件(1)包括底板(2)和盖板(3),所述底板(2)具有包括多个钢质纵向梁(21)和多个第一钢质横向梁(22)的底板主体(20),所述盖板(3)具有包括多个木质纵向梁(31)和多个第一木质横向梁(32)的盖板主体(30),
所述底板(2)的钢质纵向梁(21)和第一钢质横向梁(22)构造成型材,所述型材具有腰部(41)和从所述腰部(41)的两端伸出的腿部(42),
所述第一木质横向梁(32)中的至少一个在背对所述底板(2)的一侧设置有沿着所述第一木质横向梁(3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34),并且
在所述底板主体(20)和所述盖板主体(30)的面向彼此一侧分别设置有覆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组件(1),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2)还具有第二钢质横向梁(23),所述第二钢质横向梁(23)布置在所述钢质纵向梁(21)的相应的端部处,其中,所述第二钢质横向梁(23)和所述钢质纵向梁(21)布置在同一平面中;和/或
所述盖板(3)还具有第二木质横向梁(33),所述第二木质横向梁(33)布置在所述木质纵向梁(31)的相应的端部处,其中,所述第二木质横向梁(33)和所述木质纵向梁(31)布置在同一平面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组件(1),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钢质横向梁(22)布置在所述钢质纵向梁(21)的背对所述盖板(3)的一侧,并且
所述第一木质横向梁(32)布置在所述木质纵向梁(31)的背对所述底板(2)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盘组件(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钢质横向梁(22)上布置有垫块(24),其中,所述垫块(24)设置成其表面与所述钢质纵向梁(21)的表面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盘组件(1),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底板(2)和所述盖板(3)相对彼此的安装好的叠置的状态中,所述底板(2)的第一钢质横向梁(22)与所述盖板(3)的第一木质横向梁(32)在纵向方向上彼此错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托盘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质横向梁(22)从所述钢质纵向梁(21)突出的高度不小于所述第一木质横向梁(32)从所述木质纵向梁(31)突出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托盘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41)的厚度薄于所述腿部(42)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托盘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为槽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托盘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41)的厚度与所述腿部(42)的中间厚度之比在0.5-0.7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托盘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的腰部(41)布置成垂直于所述覆层。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托盘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钢质纵向梁和钢质横向梁由相同的型材构成。
CN202223120438.2U 2022-11-23 2022-11-23 托盘组件 Active CN2190972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0438.2U CN219097294U (zh) 2022-11-23 2022-11-23 托盘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0438.2U CN219097294U (zh) 2022-11-23 2022-11-23 托盘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97294U true CN219097294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29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20438.2U Active CN219097294U (zh) 2022-11-23 2022-11-23 托盘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972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43308B1 (ko) 화물 자동화창고
EP1907288B1 (en) Freight pallet with detachable based sled
KR20120068688A (ko) 컨테이너에 의해 집중 질량 화물을 운반하는 방법
JP5053369B2 (ja) 輸送ユニ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RU2562789C2 (ru) Вспомогательное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US10029820B2 (en) Transport aid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 use thereof
AU2011100549C4 (en) Packaging System
JP2022540644A (ja) 輸送に便利な輸送用パレットやデッキ
WO2012005105A1 (ja) 板状体の梱包構造及び板状体搬送方法
WO2020113948A1 (zh) 货物装载平台
CN219097294U (zh) 托盘组件
JP4667855B2 (ja) 積載棚のパレットの横ずれ防止装置
JP2015113161A (ja) 搬送用パレット
JP5591529B2 (ja) パネル状被搬送体の搬送方法
CN211767087U (zh) 托盘
EP0718201A1 (en) Pallet
US20220289429A1 (en) Shock absorbing pallet deck and related methods
CN219008418U (zh) 一种防倾翻托盘
US4291632A (en) Bottom structure for containers, load-carrying platforms or the like
US20180312296A1 (en) Project material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device and system
CN218506402U (zh) 一种托盘
CN213736200U (zh) 一种装运卷板的集装箱卷板托架
CN204802235U (zh) 周转叉车栈板
CN115872026A (zh) 一种防倾翻托盘
CN213831830U (zh) 一种板状工件转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