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76947U - 空调壳体、空调组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空调壳体、空调组件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76947U
CN219076947U CN202223424857.5U CN202223424857U CN219076947U CN 219076947 U CN219076947 U CN 219076947U CN 202223424857 U CN202223424857 U CN 202223424857U CN 219076947 U CN219076947 U CN 2190769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evaporator
surface layer
condense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2485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伟
王永峰
吴宵军
潘茂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gwang Shanghai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gwang Shangha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gwang Shanghai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ngwang Shangha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2485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769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769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769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空调壳体、空调组件及车辆。空调壳体包括壳体、发泡结构和用于连接外部结构的多个金属件。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内表面层和外表面层,内表面层与外表面层之间具有腔体。多个金属件预埋于内表面层和外表面层。发泡结构填充于腔体内、且至少部分位于预埋于内表面层的金属件与预埋于外表面层的金属件之间。如此无需设置穿过内表面层与外表面层的长螺栓,可以通过预埋于内表面层和外表面层的多个金属件与外部结构固定,如此减少了内表面层与外表面层之间的热量传导。

Description

空调壳体、空调组件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壳体、空调组件及车辆。
背景技术
空调壳体作为空调组件的主要结构构件,它的主体结构的材料通常为塑料。一些空调组件通过长螺栓将冷凝器和蒸发器安装于空调壳体。而长螺栓需要从空调壳体的一侧穿到另一侧,并使用螺母紧固连接于空调壳体。如此在长螺栓的位置会产生热量的传导,使得空调组件由于内外温度传导而产生热量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壳体、空调组件及车辆,可以减少热量损失。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壳体,其中包括:
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内表面层和外表面层,所述内表面层与所述外表面层之间具有腔体;
用于连接外部结构的多个金属件,所述多个金属件预埋于所述内表面层和所述外表面层;及
发泡结构,填充于所述腔体内、且至少部分位于预埋于所述内表面层的金属件与预埋于所述外表面层的金属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金属件包括横向金属件和纵向金属件,所述横向金属件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纵向金属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纵向金属件抵靠于所述横向金属件。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组件,其中包括:
蒸发器组件、冷凝器组件以及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空调壳体;
其中,所述蒸发器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侧,所述冷凝器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及
所述蒸发器组件和所述冷凝器组件与多个所述金属件连接,以连接于所述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设置有容纳腔和背离所述冷凝器组件敞开的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蒸发器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内表面层相对于所述外表面层靠近所述蒸发器组件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器组件包括蒸发器和第一排风件;所述第一排风件包括垂直于所述第一排风件的旋转轴的风面;
所述风面相对于所述蒸发器倾斜;在远离所述冷凝器组件的方向上,所述风面朝靠近所述蒸发器的方向倾斜设置;和/或
所述蒸发器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和/或
所述壳体包括连接于所述内表面层和所述外表面层的配合面;所述内表面层包括连接于所述配合面的第一面;所述蒸发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面的下方;所述风面相对于所述第一面倾斜;在远离所述冷凝器组件的方向上,所述风面朝靠近所述蒸发器的方向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器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支架、蒸发器和第一排风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第一排风件的两侧;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排风件的下方;
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上端设置有翻边;所述金属件预埋于所述内表面层的顶部、并与所述翻边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器组件包括冷凝器和第二排风件;所述外表面层包括第二面和连接于所述第二面沿壳体高度方向的两侧的两个第三面;所述第二排风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面;所述第三面自所述第二面向远离所述冷凝器组件的方向向外倾斜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器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支架、冷凝器和第二排风件;所述金属件预埋于所述第二面;
所述第二固定支架包括主体部和侧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第二排风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相对两侧;所述侧部自所述主体部朝远离所述冷凝器的方向延伸、并与预埋于所述第二面的金属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控组件和管路组件;所述管路组件连接于所述冷凝器组件和所述蒸发器组件之间;
在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蒸发器组件和所述冷凝器组件设置于一侧,所述电控组件和所述管路组件设置于另一侧,且所述蒸发器组件和所述冷凝器组件与所述管路组件连接的接口、朝向所述管路组件的方向设置;和/或
在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蒸发器组件和所述冷凝器组件设置于同一侧、且靠近所述壳体的边缘设置;和/或
所述电控组件和所述管路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和/或
所述冷凝器组件包括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大面平行于所述壳体的表面;和/或
还包括接水盘;所述蒸发器组件包括蒸发器,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蒸发器的下方,所述接水盘包括连接部和弯折部,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弯折部自所述连接部竖直向上延伸。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其中包括车身和如第二方面所述的空调组件,所述壳体与所述车身固定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空调壳体,包括壳体、发泡结构和多个金属件。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内表面层和外表面层。多个金属件预埋于内表面层和外表面层。发泡结构至少部分位于预埋于内表面层的金属件与预埋于外表面层的金属件之间。如此无需设置穿过内表面层与外表面层的长螺栓,可以通过预埋于内表面层和外表面层的多个金属件与外部结构固定,如此减少了内表面层与外表面层之间的热量传导,同时,设置发泡结构可以有效隔绝金属件之间的热传导,从而进一步减少了热量的损失。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所示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所示的空调壳体剖切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1所示的空调壳体局部剖切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组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4所示的空调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6所示为图4所示的空调组件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壳体、空调组件及车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空调壳体、空调组件及车辆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壳体10。空调壳体10包括壳体11、发泡结构12(如图2、图3所示)及用于连接外部结构的多个金属件13。壳体11包括相对设置的内表面层14和外表面层15。内表面层14与外表面层15之间具有腔体16。内表面层14和外表面层15的材料可以是玻璃钢,可以由玻璃钢模具制作而成,如此可以增加壳体11的强度。内表面层14和外表面层15也可以是其他可以预埋金属的材料,本申请不做限制。内表面层14和外表面层15的厚度可以是2mm至3mm之间的任意数值,在本实施例中,内表面层14和外表面层15的厚度可以是2.5mm。
多个金属件13用于连接外部结构。当空调壳体10应用于空调组件100时,外部结构可以是空调组件100的冷凝器组件23、蒸发器组件22(如图5所示)等结构,如此可以利用多个金属件13将空调组件100的冷凝器组件23、蒸发器组件22(如图5所示)等结构固定于空调壳体10。多个金属件13预埋于内表面层14和外表面层15。可以理解的是,可以是多个金属件13预埋于内表面层14、多个金属件13预埋于外表面层15。也可以是一个金属件13预埋于内表面层14、多个金属件13预埋于外表面层15。还可以是多个金属件13预埋于内表面层14、一个金属件13预埋于外表面层15。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件13包括金属片18和设置于金属片18的配合结构19。其中,金属片18的形状可以是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形状,本申请不做限制。配合结构19固定设置于金属片18。配合结构19可以固定设置于金属片18的相对两端。配合结构19可以是螺丝座、螺栓、螺母等可以用于配合连接的结构。当内表面层14和外表面层15的材料为玻璃钢时,多个金属件13的位置和尺寸可以通过玻璃钢模具进行定位,如此可以避免成型过程中变形导致的金属件13位置和尺寸的偏差,防止后续产品组装困难。内表面层14和外表面层15的材料为玻璃钢,且多个金属件13预埋于内表面层14和外表面层15。如此提高了壳体11的强度,无需设置外围用于安装的框架,使得产品的结构更加简化、美观,可以降低空调壳体10的重量,使得空调壳体10更加轻便。
发泡结构12填充于腔体16内。发泡结构12可以填满腔体16的内部,如此隔绝内表面层14和外表面层15之间的热量交换的效果更好。发泡结构12也可以局部填充于腔体16内,本申请不做限制。其中,发泡结构12的厚度可以是50mm至60mm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发泡结构12的厚度可以是55mm。壳体11的总厚度可以根据发泡结构12的厚度、及内表面层14和外表面层15的厚度确定。发泡结构12的材料可以是PU、XPE等材料。发泡结构12填充于腔体16内,设置于内表面层14和外表面层15之间,使得内表面层14和外表面层15可以起到保护发泡结构12的作用,可以避免发泡结构12遭受雨水、光照等外界环境影响,从而提高了壳体11的使用寿命。其中,发泡结构12至少部分位于预埋于内表面层14的金属件13与预埋于外表面层15的金属件13之间。如此发泡结构12可以隔离预埋于内表面层14的金属件13和预埋于外表面层15的金属件13之间的热传导,杜绝了冷桥或者热桥的现象,且可以避免通过多个金属件13向外传递温度而造成热量的损失。其中,发泡结构12可以在内表面层14和外表面层15合模后,向腔体16内充注,如此发泡结构12可以限制于腔体16的空间内,使得发泡结构12充注的更加均匀、紧密,保温隔热的效果更好。发泡结构12的发泡率可以根据内表面层14和外表面层15的材质确定,内表面层14和外表面层15的材质为玻璃钢时,可以采用发泡率更大的发泡结构12。
本申请提供空调壳体10,可以通过预埋于内表面层14和外表面层15的多个金属件13与外部结构固定,如此无需设置穿过内表面层14与外表面层15的长螺栓,从而减少了内表面层14与外表面层15之间的热量传导,同时,设置5发泡结构12也可以有效隔绝金属件13之间的热传导,从而进一步减少了热量的损失。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金属件13包括横向金属件20和纵向金属件21。横向金属件20沿第一方向延伸,纵向金属件21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
伸。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当第一方向指的是壳体11的长度方向时,第二方0向可以指壳体11的宽度方向Y。当第一方向指的是壳体11的宽度方向Y时,
第二方向可以指壳体11的高度方向Z。纵向金属件21抵靠于横向金属件20。
如此纵向金属件21与横向金属件20局域连接,可以提高多个金属件13的强度,从而提高壳体11的强度。
参见图4至图6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组件100。其中,空调组件1005可以是一体式制冷机。空调组件100包括蒸发器组件22、冷凝器组件23以及空调壳体1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中关于空调壳体10的描述,同样适用于本申请的空调组件100。蒸发器组件22设置于壳体11的内侧,冷凝器组件23设置于壳体11的外侧。可以理解的是,蒸发器组件22设置于壳体11
的内表面层14(如图2所示)一侧,冷凝器组件23设置于壳体11的外表面层0 15(如图2所示)一侧。蒸发器组件22和冷凝器组件23与多个金属件13(如
图1所示)连接,以连接于壳体11。可以通过多个金属件13将蒸发器组件22和冷凝器组件23固定于壳体11。如此在保证壳体11的强度和蒸发器组件22、冷凝器组件23的安装稳定性的同时,使得蒸发器组件22与冷凝器组件23之间
的隔热效果更好,减弱或消除蒸发器组件22与冷凝器组件23之间的热传导。5参见图4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组件100还包括电控组件24
和管路组件25。管路组件25连接于冷凝器组件23和蒸发器组件22之间,用于实现冷凝器组件23和蒸发器组件22之间制冷剂的循环。其中,在壳体11的长度方向X上,蒸发器组件22和冷凝器组件23设置于一侧,电控组件24和管路组件25设置于另一侧。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蒸发器组件22和冷凝器组件23设置于壳体11的左侧,电控组件24和管路组件25设置于壳体11的右侧。如此使得空调组件100的布局结构更加简洁清晰。可选地,蒸发器组件22和冷凝器组件23设置于同一侧、且靠近壳体11的边缘设置。如此设置使得空调组件100的结构设计更加紧凑,使得空调组件100的体积可以设置的更小。蒸发器组件22和冷凝器组件23与管路组件25连接的接口、朝向管路组件25的方向设置。如此与蒸发器组件22的接口连接的管路组件25和与冷凝器组件23的接口连接的管路组件25可以设置于同一侧,可以避免管路组件25横穿空调组件100,从而减少了管路组件25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空调组件100的可生产性和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控组件24和管路组件25设置于壳体11的外侧。在图4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冷凝器组件23、电控组件24和管路组件25设置于壳体11的外侧。可以理解的是,壳体11的外侧可以指壳体11的外表面层15一侧。可选地,壳体11的外表面层15包括主表面26和连接于主表面26沿壳体11的长度方向X上的两端的侧表面27。其中,管路组件25设置于主表面26,电控组件24设置于侧表面27。如此需要更换或维修电控组件24和管路组件25时,无需将空调壳体10拆卸下来,便于电控组件24和管路组件25的检修和维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凝器组件23包括冷凝器28,冷凝器28的大面平行于壳体11的表面。将冷凝器28的大面平行于壳体11的表面放置,从而可以节约空间,使得空调组件100的结构更加紧凑。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组件100还包括接水盘29。蒸发器组件22包括蒸发器30,接水盘29位于蒸发器30的下方。接水盘29可以接收来自蒸发器30的冷凝水、并将冷凝水排出空调组件100之外。接水盘29包括连接部31和弯折部32,连接部31固定连接于壳体11,弯折部32自连接部31竖直向上延伸。其中,连接部31可以固定连接于壳体11的内表面层14。连接部31可以紧贴于内表面层14。当内表面层14的材料为玻璃钢时,连接部31可以铆接或粘贴于内表面层14的玻璃钢的钢壁上,如此不会破坏发泡结构12。当然,连接部31也可以固定连接于预埋于内表面层14的多个金属件13上,如此固定效果更好,安装更稳定。弯折部32自连接部31竖直向上延伸,设置弯折部32使得接水盘29的接水效果更好,可以防止冷凝水漏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1设置有容纳腔17(如图2所示)和背离冷凝器组件23敞开的开口33(如图2所示)。其中,开口33可以完全敞开,也可以部分敞开。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开口33完全敞开。开口33与容纳腔17连通。蒸发器组件22设置于容纳腔17内。内表面层14相对于外表面层15靠近蒸发器组件22设置。可以理解的是,蒸发器组件22设置于壳体11的内表面层14的一侧。其中,蒸发器组件22设置于容纳腔17内,如此可以减小设置蒸发器组件22的室内一侧的空间占用。当空调组件100用于车辆时,如此可以减小车辆的车厢内的空间占用。
参见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蒸发器30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如此可以有效解决蒸发器30的蒸发盘管不易流水的问题,使得蒸发器30的蒸发盘管表面的冷凝水更易流到接水盘29上,便于冷凝水的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蒸发器组件22包括第一排风件34。其中,第一排风件34可以是排风风扇。第一排风件34包括垂直于第一排风件34的旋转轴的风面35。风面35相对于蒸发器30倾斜。可以理解的是,风面35相对于蒸发器30靠近第一排风件34一侧的表面倾斜。且在远离冷凝器组件23的方向上,风面35朝靠近蒸发器30的方向倾斜设置。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于蒸发器组件22设置于容纳腔17内,第一排风件34的首端朝向蒸发器30设置,第一排风件34的尾端朝向壳体11的内表面层14设置。如此风面35朝靠近蒸发器30的方向倾斜设置,使得第一排风件34的尾端可以朝向开口33的方向倾斜设置,如此便于第一排风件34的排风,从而便于空调组件100的冷风出风。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1包括连接于内表面层14和外表面层15的配合面36。配合面36可以位于内表面层14和外表面层15远离冷凝器组件23的一端。其中,配合面36可以是竖直面,也可以是倾斜面。当空调组件100用于车辆时,配合面36是竖直面,可以使得配合面36紧贴车辆的货箱的外表面,从而可以防止冷空气漏出。内表面层14包括连接于配合面36的第一面37。蒸发器组件22设置于第一面37的下方。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面37为水平面。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面37也可以是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表面。风面35相对于第一面37倾斜,且在远离冷凝器组件23的方向上,风面35朝靠近蒸发器30的方向倾斜设置。如此减弱了第一面37对第一排风件34的排风的阻碍,使得第一排风件34排出的风可以沿着第一面37排出到空调组件100之外,便于空调组件100的冷风出风。可选地,内表面层14还包括连接于第一面37的第四面38。第四面38相对于第一面37倾斜设置。第一排风件34设置于第一面37的下方。如此设置使得第四面38可以起到导风的作用,使得第一排风件34排出的风可以沿依次沿着第一面37和第四面38排出空调组件100之外,便于空调组件100的冷风出风。
参见图1与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蒸发器组件22包括第一固定支架39。其中,第一固定支架39可以是金属支架。第一固定支架39包括第一部分40和第二部分41。第一部分40和第二部分41可以完全相同。第一部分40和第二部分41分别固定连接于蒸发器30和第一排风件34的两侧。从而将蒸发器30和第一排风件34固定连接。蒸发器30设置于第一排风件34的下方。第一固定支架39的上端设置有翻边42。金属件13预埋于内表面层14的顶部、并与翻边42固定连接。翻边42可以与预埋于内表面层14的顶部的金属件13连接,从而将蒸发器30和第一排风件34固定于壳体11的内表面层14,固定方式简单,且便于安装和拆卸。
参见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凝器组件23包括第二排风件43。其中,第二排风件43可以是排风风扇。第二排风件43的首端可以朝向冷凝器28设置,第二排风件43的尾端可以朝向壳体11的外表面层15设置。第二排风件43可以位于冷凝器28和外表面层15之间。外表面层15包括第二面44和连接于第二面44沿壳体11高度方向Z的两侧的两个第三面45。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个第三面45连接于第二面44的上侧,第二个第三面45连接于第二面44的下侧。第二排风件43固定连接于第二面44。其中,第二面44可以是竖直面,如此便于第二排风件43的固定。第三面45自第二面44向远离冷凝器组件23的方向向外倾斜延伸。其中,第一个第三面45与第二面44之间的倾斜角度,可以与第二个第三面45与第二面44之间的倾斜角度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三面45自第二面44向远离冷凝器组件23的方向向外倾斜延伸,如此设置有利于第二排风件43的排风,便于空调组件100的热风的排出,从而提高了冷凝器组件23的换热能力。
参见图1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凝器组件23包括第二固定支架46。其中,第二固定支架46可以是金属支架。金属件13预埋于第二面44。第二固定支架46包括主体部47和侧部48。其中,冷凝器28和第二排风件43设置于主体部47。冷凝器28和第二排风件43设置于主体部47的相对两侧。侧部48自主体部47朝远离冷凝器28的方向延伸、并与预埋于第二面44的金属件13固定连接。侧部48自主体部47朝远离冷凝器28的方向延伸,如此可以为第二排风件43提供安装空间。且侧部48与金属件13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将冷凝器28和第二排风件43固定于壳体11的外表面层15,固定方式简单,且便于安装和拆卸。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其中,车辆可以是冷冻车也可以是冷藏车。车辆包括车身和空调组件10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中关于空调组件100的描述,同样适用于本申请的车辆。壳体11与车身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1与车身的车厢固定连接,使得容纳腔17可以与车厢内部连通。如此设置使得壳体11可以隔绝车厢内外的温度交换,减少热量损失。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内表面层和外表面层,所述内表面层与所述外表面层之间具有腔体;
用于连接外部结构的多个金属件,所述多个金属件预埋于所述内表面层和所述外表面层;及
发泡结构,填充于所述腔体内、且至少部分位于预埋于所述内表面层的金属件与预埋于所述外表面层的金属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金属件包括横向金属件和纵向金属件,所述横向金属件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纵向金属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纵向金属件抵靠于所述横向金属件。
3.一种空调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蒸发器组件、冷凝器组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壳体;
其中,所述蒸发器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侧,所述冷凝器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及
所述蒸发器组件和所述冷凝器组件与多个所述金属件连接,以连接于所述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有容纳腔和背离所述冷凝器组件敞开的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蒸发器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内表面层相对于所述外表面层靠近所述蒸发器组件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组件包括蒸发器和第一排风件;所述第一排风件包括垂直于所述第一排风件的旋转轴的风面;
所述风面相对于所述蒸发器倾斜;在远离所述冷凝器组件的方向上,所述风面朝靠近所述蒸发器的方向倾斜设置;和/或
所述蒸发器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和/或
所述壳体包括连接于所述内表面层和所述外表面层的配合面;所述内表面层包括连接于所述配合面的第一面;所述蒸发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面的下方;所述风面相对于所述第一面倾斜;在远离所述冷凝器组件的方向上,所述风面朝靠近所述蒸发器的方向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支架、蒸发器和第一排风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第一排风件的两侧;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排风件的下方;
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上端设置有翻边;所述金属件预埋于所述内表面层的顶部、并与所述翻边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组件包括冷凝器和第二排风件;所述外表面层包括第二面和连接于所述第二面沿壳体高度方向的两侧的两个第三面;所述第二排风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面;所述第三面自所述第二面向远离所述冷凝器组件的方向向外倾斜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支架、冷凝器和第二排风件;所述金属件预埋于所述第二面;
所述第二固定支架包括主体部和侧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第二排风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相对两侧;所述侧部自所述主体部朝远离所述冷凝器的方向延伸、并与预埋于所述第二面的金属件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控组件和管路组件;所述管路组件连接于所述冷凝器组件和所述蒸发器组件之间;
在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蒸发器组件和所述冷凝器组件设置于一侧,所述电控组件和所述管路组件设置于另一侧,且所述蒸发器组件和所述冷凝器组件与所述管路组件连接的接口、朝向所述管路组件的方向设置;和/或
在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蒸发器组件和所述冷凝器组件设置于同一侧、且靠近所述壳体的边缘设置;和/或
所述电控组件和所述管路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和/或
所述冷凝器组件包括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大面平行于所述壳体的表面;和/或
还包括接水盘;所述蒸发器组件包括蒸发器,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蒸发器的下方,所述接水盘包括连接部和弯折部,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弯折部自所述连接部竖直向上延伸。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和如权利要求4-9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组件,所述壳体与所述车身固定连接。
CN202223424857.5U 2022-12-20 2022-12-20 空调壳体、空调组件及车辆 Active CN2190769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24857.5U CN219076947U (zh) 2022-12-20 2022-12-20 空调壳体、空调组件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24857.5U CN219076947U (zh) 2022-12-20 2022-12-20 空调壳体、空调组件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76947U true CN219076947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422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24857.5U Active CN219076947U (zh) 2022-12-20 2022-12-20 空调壳体、空调组件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769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72600B2 (en) Low profile air conditioning unit for vehicles
US20070290586A1 (en) Cabinet for an air handler unit
US20110005248A1 (en) Vehicle-cabi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and a module containing the system
US5054378A (en) Combination commuter van and air conditioner system therefor
CN101291821A (zh) 用于移动设施的空调装置
JPH04228319A (ja) 空気調和ユニット
JPH06265256A (ja) 輸送冷凍装置
US4348871A (en) Transport refrigeration machine
US7246502B2 (en) Self-contained flush-mount bulkhead air conditioning unit with novel evaporator/blower assembly housing
US4208884A (en) Air defrost housing
CN219076947U (zh) 空调壳体、空调组件及车辆
US6729152B2 (en) Thermal shield for evaporator with plastic outer covering
US20050092016A1 (en) Air chiller unit
EP2861460B1 (en) Transportation refrigeration bulkhead
CN216268586U (zh) 一种易于散热的汽车制冷机组
CN214647436U (zh) 驻车空调
CN214874107U (zh) 驻车空调
US7036576B2 (en)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er
KR101520322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JP4075171B2 (ja) ブロック型減圧装置
JPH0694354A (ja) コンテナ用冷凍ユニット
KR20060134561A (ko) 자동차 공조장치용 히터코어 파이프의 커버구조
JP3236516B2 (ja) 空気調和機の断熱架台
CN218805103U (zh) 一种传送带车空调
JP3970587B2 (ja) 冷凍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