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47436U - 驻车空调 - Google Patents

驻车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47436U
CN214647436U CN202023206860.0U CN202023206860U CN214647436U CN 214647436 U CN214647436 U CN 214647436U CN 202023206860 U CN202023206860 U CN 202023206860U CN 214647436 U CN214647436 U CN 2146474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mounting
plate
chassis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0686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雄春
秦正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0686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474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474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474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驻车空调,驻车空调包括:底盘,底盘包括压缩机安装区;压缩机,压缩机通过第一安装结构、第二安装结构和第三安装结构中的其中一个设在压缩机安装区,当压缩机通过第一安装结构安装在压缩机安装区时,压缩机通过第一安装结构直接安装在底盘上;当压缩机通过第二安装结构安装在压缩机安装区时,第二安装结构处连接有第一压缩机安装板,压缩机连接在第一压缩机安装板上;当压缩机通过第三安装结构安装在压缩机安装区时,第三安装结构处连接有第二压缩机安装板,压缩机连接在第二压缩机安装板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驻车空调,使得底盘可以适用于不同安装方式的驻车空调上,提高底盘的通用性,降低研发费用。

Description

驻车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驻车空调。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驻车空调行业,由于各种汽车车型的结构不同,从而驻车空调在汽车上的具体安装方式也不同,且每种安装方式的驻车空调都需要设计相应的结构以保证驻车空调的安装,这样就极大地增加了驻车空调的投入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驻车空调,可以提高底盘的通用性,同时降低了驻车空调的研发费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车空调,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包括压缩机安装区,所述压缩机安装区上设有第一安装结构、第二安装结构和第三安装结构;压缩机,所述压缩机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结构、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和所述第三安装结构中的其中一个设在所述压缩机安装区,当所述压缩机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安装在所述压缩机安装区时,所述压缩机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结构直接安装在所述底盘上;当所述压缩机通过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安装在所述压缩机安装区时,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处连接有第一压缩机安装板,所述第一压缩机安装板与所述底盘垂直,且所述第一压缩机安装板沿所述底盘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压缩机连接在所述第一压缩机安装板上;当所述压缩机通过所述第三安装结构安装在所述压缩机安装区时,所述第三安装结构处连接有第二压缩机安装板,所述第二压缩机安装板与所述底盘垂直,且所述第二压缩机安装板沿所述底盘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压缩机连接在所述第二压缩机安装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车空调,通过在底盘上设置压缩机安装区,并在压缩机安装区上设置第一安装结构、第二安装结构和第三安装结构,且压缩机可以通过第一安装结构、第二安装结构和第三安装结构中的其中一个设在压缩机安装区。由此,使得底盘可以适用于不同安装方式的驻车空调上,提高了底盘的通用性,且降低了驻车空调的研发费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压缩机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压缩机安装板均包括:安装板本体,所述安装板本体与所述底盘垂直,所述安装板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底盘相连;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连接在所述安装板本体的两侧,且两个所述连接板均与所述底盘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板本体的所述一端具有第一翻边,所述安装板本体通过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底盘相连;每个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二翻边,每个所述连接板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底盘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连接板的与所述底盘相连的一端的长度大于对应的所述连接板的远离所述底盘的一端的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压缩机安装板位于所述底盘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所述第二压缩机安装板位于所述底盘的长度方向的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结构、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和所述第三安装结构均包括形成在所述底盘上的安装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压缩机安装板的结构和尺寸与所述第二压缩机安装板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驻车空调进一步包括:阀板,所述阀板设在所述底盘上,所述驻车空调的进口管和出口管设在所述阀板上,当所述压缩机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安装在所述压缩机安装区时,所述阀板通过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和所述第三安装结构中的其中一个连接在所述底盘上;当所述压缩机通过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和所述第三安装结构中的其中一个安装在所述压缩机安装区时,所述阀板通过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和所述第三安装结构中的另一个连接在所述底盘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盘还包括换热器散热区和电控盒散热区,所述电控盒散热区和所述压缩机安装区与所述换热器散热区沿所述底盘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电控盒散热区和所述压缩机安装区沿所述底盘的宽度方向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盘上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整机安装孔,多个所述整机安装孔邻近所述底盘的外周缘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器散热区设有沿所述换热器散热区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固定件,所述驻车空调的换热器和风扇罩与所述固定件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车空调的底盘和第一压缩机安装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驻车空调的底盘和第一压缩机安装板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车空调的第一压缩机安装板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车空调的阀板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车空调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所示的驻车空调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驻车空调的局部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所示的驻车空调的主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驻车空调的局部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所示的驻车空调的主视图;
图11是图9中所示的驻车空调的底盘、第二压缩机安装板和阀板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驻车空调;
1:底盘;11:压缩机安装区;111:安装孔;12:换热器散热区;
121:镂空结构;13:电控盒散热区;14:整机安装孔;15:固定件;
151:第二加强筋;2:压缩机;3:第一压缩机安装板;31:安装板本体;
311:第一翻边;312:第一加强筋;313:压缩机安装孔;32:连接板;
321:第二翻边;4:第二压缩机安装板;5:阀板;51:装配孔;
52:进口管;53:出口管;6:电控盒;7:风扇;8:风扇罩;
9:隔板;10:安装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2、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压缩机2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2。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空调器的室外单元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2和室外热交换器的部分,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单元或室外单元中。
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下面参考图1-图1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车空调100。
如图1-图1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车空调100,包括底盘1和压缩机2。
具体而言,底盘1包括压缩机安装区11,压缩机安装区11上设有第一安装结构、第二安装结构和第三安装结构。例如,在图1和图2的示例中,底盘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具有压缩机安装区11,第一安装结构大致位于压缩机安装区11的邻近底盘1中心的一侧,第二安装结构设在压缩机安装区11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第三安装结构设在压缩机安装区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
其中,压缩机2通过第一安装结构、第二安装结构和第三安装结构中的其中一个设在压缩机安装区11。由此,根据不同的安装方向要求,压缩机2可以选择相应的安装结构(例如,上述的第一安装结构、第二安装结构和第三安装结构),以将压缩机2固定在底盘1的压缩机安装区11,从而底盘1可以适用于不同安装方式的驻车空调100,进而可以提高底盘1的通用性,降低驻车空调100的投入费用。
具体地,例如,如图5和图6所示,当压缩机2通过第一安装结构安装在压缩机安装区11时,压缩机2通过第一安装结构直接安装在底盘1上。此时驻车空调100可以为顶置式驻车空调,底盘1可以水平地安装在车辆的车顶。其中,压缩机2可以为卧式压缩机,卧式压缩机在底盘1上呈水平布置。
如图7和图8所示,当压缩机2通过第二安装结构安装在压缩机安装区11时,第二安装结构处连接有第一压缩机安装板3,第一压缩机安装板3与底盘1垂直,且第一压缩机安装板3沿底盘1的长度方向延伸,压缩机2连接在第一压缩机安装板3上。此时驻车空调100可以为横向背包式驻车空调,底盘1的短边可以垂直于车顶,且底盘1垂直于车辆的行驶方向。其中,压缩机2可以为立式压缩机,立式压缩机竖直地安装在第一压缩机安装板3上。
如图9和图10所示,当压缩机2通过第三安装结构安装在压缩机安装区11时,第三安装结构处连接有第二压缩机安装板4,第二压缩机安装板4与底盘1垂直,且第二压缩机安装板4沿底盘1的宽度方向延伸,压缩机2连接在第二压缩机安装板4上。此时驻车空调100可以为竖向背包式驻车空调,底盘1可以竖向放置且安装在车辆的背部。其中,压缩机2可以为立式压缩机,立式压缩机竖直地安装在第二压缩机安装板4上。
由此,驻车空调100可以以底盘1为主,第一压缩机安装板3和第二压缩机安装板4为辅,同时借助第一安装结构、第二安装结构和第三安装结构,使得不同安装方式的驻车空调100的压缩机2可以根据其具体的安装需求选择相应的压缩机安装板和上述的安装结构,以实现将不同安装方向要求的压缩机2固定在同一底盘1上,从而底盘1可以适用于不同安装方式的驻车空调100上,提高了底盘1的通用性,且降低了研发费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车空调100,通过在底盘1上设置压缩机安装区11,并在压缩机安装区11上设置上述的第一安装结构、第二安装结构和第三安装结构,且压缩机2可以通过第一安装结构、第二安装结构和第三安装结构中的其中一个设在压缩机安装区11。由此,使得底盘1可以适用于不同安装方式的驻车空调100上,提高了底盘1的通用性,且降低了驻车空调100的研发费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压缩机安装板3和第二压缩机安装板4均包括安装板本体31和两个连接板32。安装板本体31与底盘1垂直,安装板本体31的一端与底盘1相连。两个连接板32分别连接在安装板本体31的两侧,且两个连接板32均与底盘1相连。例如,参照图1-图3,第一压缩机安装板3的形状大致呈U型,两个连接板32分别连接在安装板本体3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且两个连接板32均竖直向上延伸,安装板本体31和两个连接板32的邻近底盘1的一侧均与底盘1相连。如此设置,可以有效提高第一压缩机安装板3与底盘1的连接强度,当压缩机2固定在第一压缩机安装板3时,可以有效地保证压缩机2的稳定性。
优选地,安装板本体31和两个连接板32可以一体成型,两个连接板32可以直接由安装板本体31的一部分弯折而成。由此,便于第一压缩机安装板3和第二压缩机安装板4的加工。但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安装板本体31的上述一端具有第一翻边311,安装板本体31通过第一翻边311与底盘1相连。每个连接板32上设有第二翻边321,每个连接板32通过对应的第二翻边321与底盘1相连。结合图3,第一翻边311设在安装板本体31的邻近底盘1的一侧,第一翻边311沿安装板本体3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第一翻边311向上翻折,每个第二翻边321设在对应的连接板32的邻近底盘1的一侧,且每个第二翻边321沿安装板本体31的厚度方向延伸,两个第二翻边321可以分别与第一翻边3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焊接相连,可以有效地增加第一翻边311与两个第二翻边321的连接强度。第一压缩机安装板3或第二压缩机安装板4安装时,可以通过第一翻边311和两个第二翻边321与底盘1相连。由此,可以有效地增加第一压缩机安装板3或第二压缩机安装板4与底盘1的接触面积,使第一压缩机安装板3或第二压缩机安装板4与底盘1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从而可以进一步保证压缩机2的稳定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7并结合图3,每个连接板32的与底盘1相连的一端的长度大于对应的连接板32的远离底盘1的一端的长度。如此设置,在保证第一压缩机安装板3和第二压缩机安装板4与底盘1的连接强度的同时,通过减小连接板32的远离底盘1的一端的长度,使得第一压缩机安装板3和第二压缩机安装板4安装时,连接板32可以对驻车空调100内的管路起到避让作用,避免安装时与管路发生干涉,同时可以减少第一压缩机安装板3和第二压缩机安装板4的材料用量,降低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压缩机安装板3位于底盘1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如图7和图8所示,此时驻车空调100可以为横向背包式驻车空调。第二压缩机安装板4位于底盘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如图9和图10所示,此时驻车空调100可以为竖向背包式驻车空调。由此,当压缩机2安装在第一压缩机安装板3或第二压缩机安装板4时,压缩机2可以全部位于压缩机安装区11内,使得保证压缩机2可以有效地利用压缩机安装区11的安装空间,保证驻车空调100内的结构更加紧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第一安装结构、第二安装结构和第三安装结构均包括形成在底盘1上的安装孔111。例如,在图1、图2和图11的示例中,第一安装结构的安装孔111为四个,四个第一安装结构的安装孔111间隔设置,上述四个安装孔111处可以分别焊接螺纹紧固件例如螺栓等,压缩机2可以通过多个螺栓牢靠地固定在压缩机安装区11内。第二安装结构的安装孔111设在压缩机安装区11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第一压缩机安装板3可以通过第二安装结构的安装孔111和铆钉与底盘1铆接连接。第三安装结构的安装孔111设在压缩机安装区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第二压缩机安装板4可以通过第三安装结构的安装孔111和铆钉与底盘1铆接连接。由此,第一安装结构、第二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从而压缩机2的连接方式简单,方便操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压缩机安装板3的结构和尺寸与第二压缩机安装板4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如此设置,可以有效地减少驻车空调100的研发周期,从而可以进一步地降低驻车空调100的研发费用。另外,通过将第一压缩机安装板3和第二压缩机安装板4的结构和尺寸均设置成相同,第一压缩机安装板3可以通过第二安装结构或第三安装结构与底盘1相连,从而提高了第一压缩机安装板3的通用性。
可选地,第一压缩机安装板3和第二压缩机安装板4上可以分别设有多个第一加强筋312,每个第一加强筋312可以由对应的第一压缩机安装板3或第二压缩机安装板4的厚度方向的一侧朝向其厚度方向的另一侧凹入形成。此时第一压缩机安装板3和第二压缩机安装板4可以直接模压成型。由此,可以有效地提高第一压缩机安装板3和第二压缩机安装板4的结构强度,从而可以提高第一压缩机安装板3和第二压缩机安装板4的安装可靠性。
进一步地,第一压缩机安装板3和第二压缩机安装板4的中部可以设置多个压缩机安装孔313,且多个压缩机安装孔313处可以分别焊接螺纹紧固件例如螺栓等,压缩机2可以通过上述螺栓固定在第一压缩机安装板3或第二压缩机安装板4上,以保证压缩机2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驻车空调100进一步包括阀板5,阀板5设在底盘1上,驻车空调100的进口管52和出口管53设在阀板5上。例如,在图4和图11的示例中,阀板5可以通过铆钉与底盘1相连,阀板5的中部可以设有两个装配孔51,且两个装配孔51在阀板5上彼此间隔开,进口管52和出口管53分别配合在对应的装配孔51内。由此,阀板5可以充当进口管52和出口管53的安装基座,以保证进口管52和出口管53安装的稳定性。
例如,当压缩机2通过第一安装结构安装在压缩机安装区11时,阀板5通过第二安装结构和第三安装结构中的其中一个连接在底盘1上。例如,在图5和图6的示例中,压缩机2通过第一安装结构安装在压缩机安装区11时,阀板5通过第二安装结构连接在底盘1上,且阀板5与底盘1垂直,进口管52的一端和出口管53的一端分别配合在阀板5上对应的装配孔51内,进口管52的另一端与驻车空调100的换热器相连,出口管53的另一端与压缩机2相连。
当压缩机2通过第二安装结构和第三安装结构中的其中一个安装在压缩机安装区11时,阀板5通过第二安装结构和第三安装结构中的另一个连接在底盘1上。其中,当压缩机2通过第二安装结构安装在压缩机安装区11时,阀板5可以通过第三安装结构连接在底盘1上(如图7和图8所示);当压缩机2通过第三安装结构安装在压缩机安装区11时,阀板5可以通过第二安装结构连接在底盘1上(如图9和图10所示)。进口管52的一端和出口管53一端分别配合在阀板5上对应的装配孔51内,进口管52的另一端与驻车空调100的换热器相连,出口管53的另一端与压缩机2相连。
由此,阀板5可以直接利用第二安装结构和第三安装结构进行安装,有效地提高了第二安装结构和第三安装结构的适用性,同时减少了阀板5的安装结构的设计,进一步降低了研发费用,且有效地保证了进口管52和出口管53安装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底盘1还包括换热器散热区12和电控盒散热区13,电控盒散热区13和压缩机安装区11与换热器散热区12沿底盘1的长度方向布置,电控盒散热区13和压缩机安装区11沿底盘1的宽度方向布置。参照图1和图2,驻车空调100还包括换热器和电控盒6,换热器位于换热器散热区12,电控盒6位于电控盒散热区13,压缩机2位于压缩机安装区11。由此,通过将电控盒散热区13和压缩机安装区11与换热器散热区12设置成沿底盘1的长度方向布置,电控盒散热区13和压缩机安装区11设置成沿底盘1的宽度方向布置,使得换热器、电控盒6和压缩机2在驻车空调100内的布局更加合理,且结构紧凑。
可选地,换热器散热区12和电控盒散热区13可以设置为镂空结构121,且在保证底盘1的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可以尽可能地增加换热器散热区12和电控盒散热区13的镂空面积,使得换热器散热区12和电控盒散热区13的散热效果可以达到最佳,保证驻车空调100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底盘1上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整机安装孔1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多个整机安装孔14邻近底盘1的外周缘设置。例如,在图1、图2和图11的示例中,底盘1上设有九个整机安装孔14,其中,六个整机安装孔14位于底盘1的宽度方向的同一侧,六个整机安装孔14分为三组整机安装孔组,其中一组整机安装孔组位于换热器散热区12和电控盒散热区13之间,其余两组整机安装孔组分别位于底盘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且每组整机安装孔组包括沿底盘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整机安装孔14。剩余的三个整机安装孔14位于底盘1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且三个整机安装孔14沿底盘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与上述三组整机安装孔组一一对应。由此,安装时,驻车空调100可以通过多个整机安装孔14并配合相应的安装底座10与车辆相连,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驻车空调100的安装稳定性。另外,通过在底盘1上设置多个整机安装孔14,使得驻车空调100安装时,可以根据不同的车型选择相应的整机安装孔14,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底盘1的通用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换热器散热区12设有沿换热器散热区12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固定件15,驻车空调100的换热器和风扇罩8与固定件15相连。参照图1、图2和图11,换热器散热区12设有八个固定件15,八个固定件15沿换热器散热区12的周向彼此间隔开,固定件15可以直接由底盘1的一部分弯折而成。例如,换热器上可以设有多个安装座,每个安装座套设在换热器的换热管的对应位置处,每个安装座的一端与对应的固定件15相连,以将换热器与底盘1固定连接,每个安装座的另一端与风扇罩8相连,以将风扇罩8固定在换热器上。由此,保证换热器和风扇罩8的安装稳定性。进一步可选地,固定件15上可以设有第二加强筋151,有效地增加固定件15的结构强度,保证换热器和风扇罩8的安装可靠性。
图1、图2和图11中显示了八个固定件15用于示例说明的目的,但是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之后、显然可以理解将该方案应用到三至七个或者多于八个固定件15的技术方案中,这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5和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车空调100,当驻车空调100为顶置式驻车空调时,底盘1可以水平地安装在车顶,散热系统安装在换热器散热区12,电控盒6安装在电控盒散热区13。压缩机2可以采用卧式压缩机,由于卧式压缩机呈水平放置,从而卧式压缩机可以通过第一安装结构直接固定在底盘1上。换热器散热区12和电控盒散热区13之间设有隔板9,可以有效地防止液体例如水等流入压缩机2和电控盒6内。阀板5可以通过第二安装结构固定在底盘1的宽度方向的一侧,阀板5上的进口管52和出口管53朝向车辆的尾部。其中,散热系统包括换热器、电机、风扇7和风扇罩8,换热器和风扇7通过固定件15与底盘1相连,风扇7和电机安装在换热器和风扇罩8之间。
如图7和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车空调100,当驻车空调100为横向背包式驻车空调时,底盘1可以横向竖直地安装在车辆背部,散热系统安装在换热器散热区12,电控盒6安装在电控盒散热区13。压缩机2可以采用立式压缩机,由于立式压缩机呈竖直放置,需要将立式压缩机固定在第一压缩机安装板3上,其中,第一压缩机安装板3可以通过第二安装结构与底盘1相连。换热器散热区12和电控盒散热区13之间设有隔板9。阀板5可以通过第三安装结构固定在底盘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阀板5上的进口管52和出口管53朝向车辆的右方。
如图9和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车空调100,当驻车空调100为竖向背包式驻车空调时,底盘1可以竖向竖直地安装在车辆背部,散热系统安装在换热器散热区12,电控盒6安装在电控盒散热区13。压缩机2可以采用立式压缩机,由于立式压缩机呈竖直放置,需要将立式压缩机固定在第二压缩机安装板4上,其中,第二压缩机安装板4可以通过第三安装结构与底盘1相连。换热器散热区12和电控盒散热区13之间设有隔板9。阀板5可以通过第二安装结构固定在底盘1的宽度方向的一侧,阀板5上的进口管52和出口管53朝向车辆的左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车空调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竖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所述底盘包括压缩机安装区,所述压缩机安装区上设有第一安装结构、第二安装结构和第三安装结构;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结构、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和所述第三安装结构中的其中一个设在所述压缩机安装区,
当所述压缩机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安装在所述压缩机安装区时,所述压缩机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结构直接安装在所述底盘上;
当所述压缩机通过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安装在所述压缩机安装区时,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处连接有第一压缩机安装板,所述第一压缩机安装板与所述底盘垂直,且所述第一压缩机安装板沿所述底盘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压缩机连接在所述第一压缩机安装板上;
当所述压缩机通过所述第三安装结构安装在所述压缩机安装区时,所述第三安装结构处连接有第二压缩机安装板,所述第二压缩机安装板与所述底盘垂直,且所述第二压缩机安装板沿所述底盘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压缩机连接在所述第二压缩机安装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机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压缩机安装板均包括:
安装板本体,所述安装板本体与所述底盘垂直,所述安装板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底盘相连;
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连接在所述安装板本体的两侧,且两个所述连接板均与所述底盘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本体的所述一端具有第一翻边,所述安装板本体通过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底盘相连;
每个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二翻边,每个所述连接板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底盘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板的与所述底盘相连的一端的长度大于对应的所述连接板的远离所述底盘的一端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机安装板位于所述底盘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
所述第二压缩机安装板位于所述底盘的长度方向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和所述第三安装结构均包括形成在所述底盘上的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机安装板的结构和尺寸与所述第二压缩机安装板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阀板,所述阀板设在所述底盘上,所述驻车空调的进口管和出口管设在所述阀板上,
当所述压缩机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安装在所述压缩机安装区时,所述阀板通过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和所述第三安装结构中的其中一个连接在所述底盘上;
当所述压缩机通过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和所述第三安装结构中的其中一个安装在所述压缩机安装区时,所述阀板通过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和所述第三安装结构中的另一个连接在所述底盘上。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还包括换热器散热区和电控盒散热区,所述电控盒散热区和所述压缩机安装区与所述换热器散热区沿所述底盘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电控盒散热区和所述压缩机安装区沿所述底盘的宽度方向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整机安装孔,多个所述整机安装孔邻近所述底盘的外周缘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散热区设有沿所述换热器散热区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固定件,所述驻车空调的换热器和风扇罩与所述固定件相连。
CN202023206860.0U 2020-12-25 2020-12-25 驻车空调 Active CN2146474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06860.0U CN214647436U (zh) 2020-12-25 2020-12-25 驻车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06860.0U CN214647436U (zh) 2020-12-25 2020-12-25 驻车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47436U true CN214647436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503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06860.0U Active CN214647436U (zh) 2020-12-25 2020-12-25 驻车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474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0917A1 (zh) * 2022-08-25 2024-02-2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的底盘组件、空调和房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0917A1 (zh) * 2022-08-25 2024-02-2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的底盘组件、空调和房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99787B1 (en) Outdoor unit for refrigeration device
EP2799788B1 (en) Outdoor unit for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CN214647436U (zh) 驻车空调
CN111457481B (zh) 空调室外机
CN220250162U (zh) 新风空调器
CN21450144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175552U (zh) 空调室外机
CN102338592B (zh) 用于空调热泵的热交换器
CN212319862U (zh) 立式空调器及其室内机
CN21703136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4275973U (zh) 窗式空调器
CN217715158U (zh) 空调器
CN21494938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450143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953243U (zh) 风管机
CN21771540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10978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20707524U (zh) 管道式空调室内机
CN214501457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131392U (zh) 空调器
CN21450142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109791U (zh) 空调室内机
CN220250157U (zh) 新风空调器
CN215446675U (zh) 一种室外空调器
CN212108742U (zh) 空调器室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