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74959U - 夹持机构及cnc自动夹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夹持机构及cnc自动夹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74959U
CN219074959U CN202223485080.3U CN202223485080U CN219074959U CN 219074959 U CN219074959 U CN 219074959U CN 202223485080 U CN202223485080 U CN 202223485080U CN 219074959 U CN219074959 U CN 2190749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driving
assembly
transmission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8508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亚飞
鲍欣欣
丁金华
宋茫
孟庆峰
余芦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xshare Intelligent Manufacture Technology Changsh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xshare Intelligent Manufacture Technology Changsh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xshare Intelligent Manufacture Technology Changsh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xshare Intelligent Manufacture Technology Changsh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8508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749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749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749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夹持机构及CNC自动夹具装置,其中,夹持机构,包括:机架组件;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夹持驱动部、传动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设置在机架组件上,夹持驱动部通过传动部与第二夹持部相连,第二夹持部与传动部具有相互配合的抵压斜面。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夹持机构夹持不稳定的问题。

Description

夹持机构及CNC自动夹具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夹具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夹持机构及CNC自动夹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自动化代替传统人工成为趋势,跟随时代潮流顺应时代发展开发机内自动上料夹具,目的是为了降低人力成本,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影响,提高材料利用率及提升加工效率。CNC自动上料夹具传送及夹持的时候,夹持不稳定,出现错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夹持机构及CNC自动夹具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夹持机构夹持不稳定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夹持机构,包括:机架组件;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夹持驱动部、传动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设置在机架组件上,夹持驱动部通过传动部与第二夹持部相连,第二夹持部与传动部具有相互配合的抵压斜面。
进一步地,夹持组件还包括夹持限位部,夹持限位部固定在机架组件上,夹持限位部和第二夹持部具有相互配合的第一滑道结构,第二夹持部滑动地设置在夹持限位部上。
进一步地,第二夹持部背离第一夹持部的一侧具有第一抵压斜面,和/或传动部朝向第二夹持部的一侧具有第二抵压斜面。
进一步地,第二夹持部的夹持面具有粗糙面。
进一步地,夹持驱动部包括第一气缸,夹持组件还包括连接部,连接部与第一气缸的输出端相连,一个连接部与多个传动部相连,传动部与第二夹持部一一对应地设置。
进一步地,连接部与第一气缸通过第一插销相连,连接部与传动部通过第二插销相连。
进一步地,夹持机构还包括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驱动齿条结构和定位齿条结构,驱动齿条结构和定位齿条结构均设置在机架组件上,夹持组件固定在驱动齿条结构上。
进一步地,驱动齿条结构包括位移驱动部、驱动齿条、卡位驱动部和卡位部,位移驱动部固定在机架组件上,驱动齿条与位移驱动部相连,卡位部与卡位驱动部相连,卡位部具有与驱动齿条相卡合的驱动状态,卡位部具有与驱动齿条相脱离的待驱动状态。
进一步地,定位齿条结构包括定位齿条、固定块和固定块驱动部,定位齿条固定在机架组件上,固定块与固定块驱动部相连,固定块具有与定位齿条相配合的固定状态,和脱离定位齿条的待固定状态。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CNC自动夹具装置,CNC自动夹具装置包括夹持机构和与夹持机构相配合的摇料机构,夹持机构为上述的夹持机构。
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配合夹持待夹持物体的时候,夹持驱动部驱动传动部抵压第二夹持部靠近第一夹持部,这样能够实现对待夹持物体的夹持。第二夹持部和传动部具有相互配合的抵压斜面,这样传动部对第二夹持部可以进行连续调整的抵压作用力,进而保证了夹持的稳定性。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夹持机构夹持不稳定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夹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夹持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机架组件;20、夹持组件;21、夹持驱动部;22、传动部;23、第一夹持部;24、第二夹持部;25、夹持限位部;30、传动组件;31、驱动齿条结构;311、位移驱动部;312、驱动齿条;313、卡位驱动部;314、卡位部;32、定位齿条结构;321、定位齿条;322、固定块;323、固定块驱动部;100、待加工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夹持机构包括:机架组件10和夹持组件20。夹持组件20包括夹持驱动部21、传动部22、第一夹持部23和第二夹持部24,第一夹持部23设置在机架组件10上,夹持驱动部21通过传动部22与第二夹持部24相连,第二夹持部24与传动部22具有相互配合的抵压斜面。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夹持部23和第二夹持部24相配合夹持待夹持物体的时候,夹持驱动部21驱动传动部22抵压第二夹持部24靠近第一夹持部23,这样能够实现对待夹持物体的夹持。第二夹持部24和传动部22具有相互配合的抵压斜面,这样传动部22对第二夹持部24可以进行连续调整的抵压作用力,进而保证了夹持的稳定性。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夹持机构夹持不稳定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夹持部24与传动部22相对移动的方向与抵压斜面的倾斜方向一致,指的是至少第二夹持部24和传动部22的相对移动的分运动方向相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夹持部24和传动部22相对运动方向与抵压斜面方向相同。例如,如图1所示,传动部22水平移动,第二夹持部24与传动部22为抵压斜面,根据受力的合成和分解进行分析,第二夹持部24受到竖直方向的作用力,第二夹持部24对待加工产品100夹持的力度较大(第二夹持部24受到夹持限位部25的作用,与传动部22对第二夹持部24的水平分力相抵消)。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夹持组件20还包括夹持限位部25,夹持限位部25固定在机架组件10上,夹持限位部25和第二夹持部24具有相互配合的第一滑道结构,第二夹持部24滑动地设置在夹持限位部25上。夹持限位部25的设置使得第二夹持部24能够按照预定的轨迹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夹持限位部25上设置有滑道,第二夹持部24上设置有滑槽,滑道的延伸方向为第二夹持部24的移动方向。第一滑道结构位于第二夹持部24的两侧左右两侧,传动部22移动的方向为前后方向。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二夹持部24背离第一夹持部23的一侧具有第一抵压斜面,和/或传动部22朝向第二夹持部24的一侧具有第二抵压斜面。上述结构紧凑。根据斜面的受力分析可知,第二夹持部24受到朝向第一夹持部23的分力,即第一夹持部23和第二夹持部24对待夹持物进行夹持固定。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二夹持部24背离第一夹持部23的一侧具有第一抵压斜面,和传动部22朝向第二夹持部24的一侧具有第二抵压斜面。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二夹持部24的夹持面具有粗糙面。粗糙面的设置使得第一夹持部23和第二夹持部24对待夹持物的夹持更加稳定。需要说明的是,粗糙面为锯齿面,作为其它的粗糙面可以为凸凹面。第二夹持部24和传动部22之间具有相互配合的第二滑道结构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夹持驱动部21包括第一气缸,夹持组件20还包括连接部,连接部与第一气缸的输出端相连,一个连接部与多个传动部22相连,传动部22与第二夹持部24一一对应地设置。一个连接部与多个传动部22相连,这样的效率更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传动部22为两个,两个传动部22分别位于第一气缸的输出端的两侧,这样保证了第一气缸、连接部以及第二夹持部24的受力比较均匀。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连接部与第一气缸通过第一插销相连,连接部与传动部22通过第二插销相连。上述结构拆装效率较高,拆装方便。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均为锥形,连接部与第一气缸的连接孔为锥形,连接部与传动部22的连接孔也为锥形,这样可以通过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的配合来弥补制造公差带来的配合误差。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夹持机构还包括传动组件30,传动组件30包括驱动齿条结构31和定位齿条结构32,驱动齿条结构31和定位齿条结构32均设置在机架组件10上,夹持组件20固定在驱动齿条结构31上。驱动齿条结构31可以将夹持组件20移动至比较靠近的位置,然后再通过第一气缸进行压紧调节。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驱动齿条结构31包括位移驱动部311、驱动齿条312、卡位驱动部313和卡位部314,位移驱动部311固定在机架组件10上,驱动齿条312与位移驱动部311相连,卡位部314与卡位驱动部313相连,卡位部314具有与驱动齿条312相卡合的驱动状态,卡位部314具有与驱动齿条312相脱离的待驱动状态。驱动齿条312和卡位部314的配合使得移动比较平稳、稳定。需要说明的是,驱动齿条结构31具有限位部和调整部,通过限位部的设置使得驱动齿条结构31的驱动第一气缸的极限位置受限,通过调整部可以调整限位部的极限位置。需要说明的是,驱动齿条312的包括连接带板和设置在连接带板上的多个齿,单个齿的结构为:由远离夹持组件20至靠近夹持组件20的方向,齿的厚度逐渐增大,并在朝向夹持组件20的一侧形成台阶面,卡位驱动部313驱动卡位部314,使得卡位部314与驱动齿条312配合。多个齿中相邻齿依次首尾相邻的设置在连接带板上。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定位齿条结构32包括定位齿条321、固定块322和固定块驱动部323,定位齿条321固定在机架组件10上,固定块322与固定块驱动部323相连,固定块322具有与定位齿条321相配合的固定状态,和脱离定位齿条321的待固定状态。上述结构保证了第一夹持部23和第二夹持部24夹持待夹持物到位后,不会出现待夹持物的不稳定的情况出现。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CNC自动夹具装置,CNC自动夹具装置包括夹持机构和与夹持机构相配合的摇料机构,夹持机构为上述的夹持机构。摇料机构包括配合孔,待夹持物部分穿入至配合孔内,通过摇料机构的摇动,将待夹持物折断分离。CNC自动夹具装置还包括物料收集盒,加工完毕的物料收集至物料收集盒内。通常情况下,物料收集盒处于封闭状态,当需要进行收集物料的时候,控制结构控制物料收集盒打开,物料就可以收集到物料收集盒内。CNC(数控机床)是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床(Computer numerica lcontrol)的简称,是一种由程序控制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通过计算机将其译码,从而使机床执行规定好了的动作,通过刀具切削将毛坯料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零件。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组件(10);
夹持组件(20),所述夹持组件(20)包括夹持驱动部(21)、传动部(22)、第一夹持部(23)和第二夹持部(24),所述第一夹持部(23)设置在所述机架组件(10)上,所述夹持驱动部(21)通过所述传动部(22)与所述第二夹持部(24)相连,所述第二夹持部(24)与所述传动部(22)具有相互配合的抵压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20)还包括夹持限位部(25),所述夹持限位部(25)固定在所述机架组件(10)上,所述夹持限位部(25)和所述第二夹持部(24)具有相互配合的第一滑道结构,所述第二夹持部(24)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夹持限位部(2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24)背离所述第一夹持部(23)的一侧具有第一抵压斜面,和/或所述传动部(22)朝向所述第二夹持部(24)的一侧具有第二抵压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24)的夹持面具有粗糙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驱动部(21)包括第一气缸,所述夹持组件(20)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相连,一个所述连接部与多个所述传动部(22)相连,所述传动部(22)与所述第二夹持部(24)一一对应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气缸通过第一插销相连,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传动部(22)通过第二插销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传动组件(30),所述传动组件(30)包括驱动齿条结构(31)和定位齿条结构(32),所述驱动齿条结构(31)和所述定位齿条结构(32)均设置在所述机架组件(10)上,所述夹持组件(20)固定在所述驱动齿条结构(3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条结构(31)包括位移驱动部(311)、驱动齿条(312)、卡位驱动部(313)和卡位部(314),所述位移驱动部(311)固定在所述机架组件(10)上,所述驱动齿条(312)与所述位移驱动部(311)相连,所述卡位部(314)与所述卡位驱动部(313)相连,所述卡位部(314)具有与所述驱动齿条(312)相卡合的驱动状态,所述卡位部(314)具有与所述驱动齿条(312)相脱离的待驱动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齿条结构(32)包括定位齿条(321)、固定块(322)和固定块驱动部(323),所述定位齿条(321)固定在所述机架组件(10)上,所述固定块(322)与所述固定块驱动部(323)相连,所述固定块(322)具有与所述定位齿条(321)相配合的固定状态,和脱离所述定位齿条(321)的待固定状态。
10.一种CNC自动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NC自动夹具装置包括夹持机构和与所述夹持机构相配合的摇料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夹持机构。
CN202223485080.3U 2022-12-22 2022-12-22 夹持机构及cnc自动夹具装置 Active CN2190749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85080.3U CN219074959U (zh) 2022-12-22 2022-12-22 夹持机构及cnc自动夹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85080.3U CN219074959U (zh) 2022-12-22 2022-12-22 夹持机构及cnc自动夹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74959U true CN219074959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404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85080.3U Active CN219074959U (zh) 2022-12-22 2022-12-22 夹持机构及cnc自动夹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749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44825B (zh) 阻尼铰链装配机以及具有其的阻尼铰链装配系统
CN102724816A (zh) Pcb板全自动插针机
CN219074959U (zh) 夹持机构及cnc自动夹具装置
CN114210852A (zh) 一种冲铣加工一体机
CN111136165A (zh) 一种裁切折弯系统
CN116175226A (zh) 夹持机构及cnc自动夹具装置
CN219074958U (zh) 夹持装置
CN113305238B (zh) 一种自动上料定位切脚弯脚机构
CN101491903B (zh) 一种带有自动送料功能的平板式电脑切割机
CN116197702A (zh) 夹持装置及加工产品的方法
CN210126384U (zh) 一种全自动画布绷钉机
CN113618350B (zh) 抓料安装设备及安装方法
CN215697709U (zh) 一种锁体用铆钉结构
DE60112648T2 (de) Verfahren zum Herausschneiden von Teilen aus einem Metallblech
US7171883B2 (en) Punching apparatus and the punching unit thereof
JPH0833931A (ja) ミクロジョイント加工用製品分離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に用いる金型
US20040211237A1 (en) Automatic control of intermediate pieces in a bending press
CN210754646U (zh) 一种条形板冲孔机
KR20010060175A (ko) 변환 공구 시스템을 준비하기 위한 방법, 이 방법을수행하기 위한 프리세팅 테이블 및, 상부 스트리핑 다이를준비하기 위한 요소의 조립체
CN115383838B (zh) 一种pcb板切割方法
CN211464498U (zh) 一种裁切折弯系统
JP2001501029A (ja) 小型部品の配向方法及び装置
CN220807704U (zh) 一种安装机构及自动冲裁装置
CN109774041B (zh) 一种汽车内饰件成型压制辅助夹手
CN211219489U (zh) 物料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