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73906U - 一种内冷式自控温轧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冷式自控温轧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73906U
CN219073906U CN202320098408.1U CN202320098408U CN219073906U CN 219073906 U CN219073906 U CN 219073906U CN 202320098408 U CN202320098408 U CN 202320098408U CN 219073906 U CN219073906 U CN 2190739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ck
roll
liquid guide
guide plate
outer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9840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国华
周正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Huake Special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Huake Special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Huake Special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Huake Special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9840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739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739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739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冷式自控温轧辊,包括辊身,其内部设置有液体导向板,且液体导向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液体导向板的中侧开设有通道,所述液体导向板的内部右侧连接有第一活动板,且液体导向板的内部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板;主动端辊脖,其卡合连接在辊身的右端,且主动端辊脖的外侧连接有固定组件;被动端辊脖,其卡合连接在辊身的左端,且被动端辊脖的外侧连接有固定杆,所述被动端辊脖的右端外侧、液体导向板的左端外侧和主动端辊脖的左端外侧均固定安装有密封圈,所述被动端辊脖的左端连接有活动。该内冷式自控温轧辊,方便对轧辊辊身进行固定,对轧辊辊身的冷却效果好,且对轧辊辊身的固定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内冷式自控温轧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冷式自控温轧辊。
背景技术
轧辊是指轧机上使金属产生连续塑性变形的主要工作部件和工具,内冷式自控温是指利用内冷结构进行温度自动调节的方式,在内冷式自控温轧辊使用过程中需要用到安装结构,从而提高轧辊的使用寿命,比如: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8643682U,公开了一种内冷式自控温轧辊,包括被动端辊脖、辊身及主动端辊脖,被动端辊脖及主动端辊脖分别固定于辊身两端,辊身为中空结构,被动端辊脖设有与辊身内部连通的集液腔,内冷式自控温轧辊还包括液体导向器,液体导向器安装于集液腔及辊身内部,液体导向器包括进水管及导向管,导向管与辊身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形成热交换器,冷却液从进水管进入内冷式自控温轧辊,并流经热交换器将辊身的热量带走使辊身降温。通过辊身设计为中空式的内腔,利用内腔的空间安装液体导向器,实现了对轧辊服役时温度的自动控制,无需对辊面进行水冷,这就避免了对轧件造成的浸淋,实现了钢材热连轧成型辊面及轧件的无水冷生产工艺。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对辊身进行安装时需要用到螺栓进行固定,易造成泄漏,同时普通的内冷式自控温轧辊对辊身的固定效果不佳,对于辊身的冷却效果不佳,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冷式自控温轧辊,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冷式自控温轧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对辊身进行安装时需要用到螺栓进行固定,易造成泄漏,同时普通的内冷式自控温轧辊对辊身的固定效果不佳,对于辊身的冷却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冷式自控温轧辊,包括辊身,其内部设置有液体导向板,且液体导向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液体导向板的中侧开设有通道,且液体导向板的内部外侧开设有空腔,所述液体导向板的内部右侧连接有第一活动板,且液体导向板的内部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板,并且第二活动板的外侧和第一活动板的内侧均固定设置有弹簧;
主动端辊脖,其卡合连接在辊身的右端,且主动端辊脖的外侧连接有固定组件;
被动端辊脖,其卡合连接在辊身的左端,且被动端辊脖的外侧连接有固定杆,所述被动端辊脖的右端外侧、液体导向板的左端外侧和主动端辊脖的左端外侧均固定安装有密封圈,所述被动端辊脖的左端连接有活动块。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与被动端辊脖之间采用螺纹的方式相连接,且被动端辊脖与活动块之间采用转动的方式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板与液体导向板之间采用转动的方式相连接,且第一活动板关于通道的中心线上下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与被动端辊脖之间采用卡合的方式相连接,且固定块关于液体导向板的中心线上下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安装杆、移动块和限位块;
安装杆,其转动连接在主动端辊脖的内部外侧;
移动块,其螺纹安装在安装杆的外侧;
限位块,其连接在移动块的左端外侧。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与辊身之间采用卡合的方式相连接,且限位块与移动块支架组合构成横截面形状为“L”字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活动块的左端上侧连接有进水管,且活动块的左端下侧连接有出水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内冷式自控温轧辊,方便对轧辊辊身进行固定,对轧辊辊身的冷却效果好,且对轧辊辊身的固定效果好;
1、通过将被动端辊脖卡合安装在辊身的左端中侧,使被动端辊脖右端外侧的密封圈在辊身的左端内侧进行卡合连接,转动固定杆,使固定杆在辊身的左端外侧进行螺纹连接,从而使固定杆在被动端辊脖的外侧进行螺纹连接,方便将辊身的左端固定在被动端辊脖的右侧;
2、通过将主动端辊脖卡合安装在辊身的右端中侧,使主动端辊脖左端外侧的密封圈在辊身的右端内侧进行卡合连接,转动安装杆,使安装杆在主动端辊脖的内部外侧进行转动,从而使与安装杆螺纹连接的移动块带动限位块向外侧进行移动,进而使限位块在辊身的右端内侧进行卡合连接,方便将辊身的右端固定在主动端辊脖的左侧,从而保证了对辊身的固定效果好;
3、通过冷却液经过活动块进入通道的内部,使冷却液推动第一活动板向外侧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一活动板带动弹簧进行伸长,进而使冷却液进入空腔的内部,使冷却液的温度通过液体导向板作用于辊身上,保证了对辊身的冷却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动端辊脖与辊身连接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辊身;2、液体导向板;3、通道;4、空腔;5、固定块;6、第一活动板;7、主动端辊脖;8、密封圈;9、出水管;10、固定杆;11、被动端辊脖;12、活动块;13、进水管;14、第二活动板;15、弹簧;16、固定组件;1601、安装杆;1602、移动块;1603、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内冷式自控温轧辊,包括,辊身1内部设置有液体导向板2,且液体导向板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5,液体导向板2的中侧开设有通道3,且液体导向板2的内部外侧开设有空腔4,液体导向板2的内部右侧连接有第一活动板6,且液体导向板2的内部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板14,并且第二活动板14的外侧和第一活动板6的内侧均固定设置有弹簧15,冷却液经过活动块12进入通道3的内部,使冷却液推动第一活动板6向外侧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一活动板6带动弹簧15进行伸长,进而使冷却液进入空腔4的内部,使冷却液的温度通过液体导向板2作用于辊身1上,保证了对辊身1的冷却效果好,冷却后的冷却液推动第二活动板14向内侧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二活动板14带动弹簧15进行伸长,进而使冷却液经过通道3排出;
主动端辊脖7卡合连接在辊身1的右端,且主动端辊脖7的外侧连接有固定组件16,将主动端辊脖7卡合安装在辊身1的右端中侧,使主动端辊脖7左端外侧的密封圈8在辊身1的右端内侧进行卡合连接,转动固定组件16,使固定组件16在辊身1的右端内侧进行连接,方便将辊身1的右端固定在主动端辊脖7的左侧,被动端辊脖11卡合连接在辊身1的左端,且被动端辊脖11的外侧连接有固定杆10,被动端辊脖11的右端外侧、液体导向板2的左端外侧和主动端辊脖7的左端外侧均固定安装有密封圈8,被动端辊脖11的左端连接有活动块12,将被动端辊脖11卡合安装在辊身1的左端中侧,使被动端辊脖11右端外侧的密封圈8在辊身1的左端内侧进行卡合连接,转动固定杆10,使固定杆10在辊身1的左端外侧进行连接,从而使固定杆10在被动端辊脖11的外侧进行连接,方便将辊身1的左端固定在被动端辊脖11的右侧,从而保证了对辊身1的固定效果好。
在使用该内冷式自控温轧辊时,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3中,将被动端辊脖11卡合安装在辊身1的左端中侧,固定块5与被动端辊脖11之间采用卡合的方式相连接,且固定块5关于液体导向板2的中心线上下对称分布,使被动端辊脖11右端外侧的密封圈8在辊身1的左端内侧进行卡合连接,从而使固定块5在被动端辊脖11的右侧进行卡合连接,固定杆10与被动端辊脖11之间采用螺纹的方式相连接,且被动端辊脖11与活动块12之间采用转动的方式相连接,转动固定杆10,使固定杆10在辊身1的左端外侧进行螺纹连接,从而使固定杆10在被动端辊脖11的外侧进行螺纹连接,方便将辊身1的左端固定在被动端辊脖11的右侧;
具体的如图1和图4中,将主动端辊脖7卡合安装在辊身1的右端中侧,使主动端辊脖7左端外侧的密封圈8在辊身1的右端内侧进行卡合连接,限位块1603与辊身1之间采用卡合的方式相连接,且限位块1603与移动块1602支架组合构成横截面形状为“L”字型结构,转动安装杆1601,使安装杆1601在主动端辊脖7的内部外侧进行转动,从而使与安装杆1601螺纹连接的移动块1602带动限位块1603向外侧进行移动,进而使限位块1603在辊身1的右端内侧进行卡合连接,方便将辊身1的右端固定在主动端辊脖7的左侧,从而保证了对辊身1的固定效果好,再通过被动端辊脖11右端外侧、液体导向板2左端外侧和主动端辊脖7左端外侧均固定安装的密封圈8,有利于提高辊身1、被动端辊脖11和主动端辊脖7之间的密封效果;
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5中,由于活动块12的左端上侧连接有进水管13,且活动块12的左端下侧连接有出水管9,冷却液经过进水管13进入活动块12的内部,再经过活动块12进入通道3的内部,第一活动板6与液体导向板2之间采用转动的方式相连接,且第一活动板6关于通道3的中心线上下对称分布,使冷却液推动第一活动板6向外侧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一活动板6带动弹簧15进行伸长,进而使冷却液进入空腔4的内部,使冷却液的温度通过液体导向板2作用于辊身1上,保证了对辊身1的冷却效果好,冷却后的冷却液推动第二活动板14向内侧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二活动板14带动弹簧15进行伸长,进而使冷却液经过通道3流入活动块12的内部,最后经过出水管9排出。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内冷式自控温轧辊,其特征在于,包括:
辊身,其内部设置有液体导向板,且液体导向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液体导向板的中侧开设有通道,且液体导向板的内部外侧开设有空腔,所述液体导向板的内部右侧连接有第一活动板,且液体导向板的内部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板,并且第二活动板的外侧和第一活动板的内侧均固定设置有弹簧;
主动端辊脖,其卡合连接在辊身的右端,且主动端辊脖的外侧连接有固定组件;
被动端辊脖,其卡合连接在辊身的左端,且被动端辊脖的外侧连接有固定杆,所述被动端辊脖的右端外侧、液体导向板的左端外侧和主动端辊脖的左端外侧均固定安装有密封圈,所述被动端辊脖的左端连接有活动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冷式自控温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与被动端辊脖之间采用螺纹的方式相连接,且被动端辊脖与活动块之间采用转动的方式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冷式自控温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板与液体导向板之间采用转动的方式相连接,且第一活动板关于通道的中心线上下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冷式自控温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与被动端辊脖之间采用卡合的方式相连接,且固定块关于液体导向板的中心线上下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冷式自控温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安装杆、移动块和限位块;
安装杆,其转动连接在主动端辊脖的内部外侧;
移动块,其螺纹安装在安装杆的外侧;
限位块,其连接在移动块的左端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冷式自控温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与辊身之间采用卡合的方式相连接,且限位块与移动块支架组合构成横截面形状为“L”字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冷式自控温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的左端上侧连接有进水管,且活动块的左端下侧连接有出水管。
CN202320098408.1U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内冷式自控温轧辊 Active CN2190739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98408.1U CN219073906U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内冷式自控温轧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98408.1U CN219073906U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内冷式自控温轧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73906U true CN219073906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389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98408.1U Active CN219073906U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内冷式自控温轧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739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87754B (zh) 一种内冷式自控温轧辊
CN219073906U (zh) 一种内冷式自控温轧辊
CN109772909A (zh) 一种铜丝拉丝机用退火防氧化保护装置
CN212516697U (zh) 一种节能的线缆冷却装置
CN113909301A (zh) 一种铝板连铸连轧工艺
CN113708270A (zh) 一种附带水冷却系统的预装式控制柜
CN102764787B (zh) 挤压-辊轧联机自动生产线的锡线冷却装置
CN202933963U (zh) 挤压-辊轧联机自动生产线的锡线冷却装置
CN115748892A (zh) 一种用于供水泵站的循环用水控制装置
CN202053435U (zh) 滚筒缠绕式冷却装置
CN210817930U (zh) 一种铝隔条挤压焊接装置
CN210936506U (zh) 一种灵活性高的汽车天窗铝合金挤压模具
CN208733171U (zh) 一种节能型铝型材加工设备
CN209109828U (zh) 一种两辊热轧管机
CN208743561U (zh) 一种镀锌钢丝整形装置
CN208879665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卧式冷式压铸机
CN219195035U (zh) 一种卧式退火炉冷却装置
CN213680398U (zh) 一种压延玻璃生产用过渡辊强冷却装置
CN207325685U (zh) 一种液压波纹成型机
CN208789074U (zh) Pet板材生产用三辊压光冷却成型装置
CN220417506U (zh) 一种具有均匀排气功能的高效冷风机
CN219025391U (zh) 一种双向出料半圆钢冷轧辊
CN202766584U (zh) 一种用于退火炉圆盘辊装置上的冷却系统
CN220219385U (zh) 一种密封隔膜片生产用碾压装置
CN217394010U (zh) 一种bd轧辊埋弧焊再制造分段保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