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66877U - 热压装置及切叠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热压装置及切叠一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66877U
CN219066877U CN202223489134.3U CN202223489134U CN219066877U CN 219066877 U CN219066877 U CN 219066877U CN 202223489134 U CN202223489134 U CN 202223489134U CN 219066877 U CN219066877 U CN 2190668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pressing
plate
hot
pressing plate
cel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8913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亮
韩笑
曾亚维
解志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Autowel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Autowe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Autowel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Autowe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8913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668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668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668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压装置及切叠一体机。热压装置包括上热压部、下热压部、下隔离膜部及辅助承载部;上热压部包括上热压板,下热压部包括下热压板;下隔离膜部将下隔离膜铺设于下热压板上方;辅助承载部包括承载板及承载板平移机构;承载板平移机构带动承载板移动至下隔离膜与下热压板之间,以承载待热压的电芯单元;下隔离膜部还带动下隔离膜上升以便抬起电芯单元,以及在承载板平移机构带动承载板移走时带动下隔离膜下降至下热压板上,使电芯单元承载在下热压板上;上热压板与下热压板还相互靠近以使电芯单元热压成型。通过设置可移走的承载板,使下热压板上表面可以一体无缝隙,热压时不会对电芯单元的外观产生影响,保证热压效果与热压质量。

Description

热压装置及切叠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热压装置及切叠一体机。
背景技术
电池电芯单元是由堆叠好的极片和隔膜热压成整体而形成。在热压前,需要将前道工序堆叠好的电芯夹取并放置在热压装置的热压位置。
现有技术中,电芯上料机构一般使用夹爪,夹爪从上下夹住堆叠好的极片和隔膜。一般是从下热压板中间伸出若干个顶板或者顶杆,用来暂时承载未热压的极片和隔膜,等到搬运夹爪撤出后再放下顶板或者顶杆,将待热压的极片和隔膜放置在下热压板上。接着上热压板下压,将极片和隔膜热压成整体,形成电芯单元。这种生产方式由于顶板或者顶杆与下压机构的下热压板上表面之间存在有不可避免的空隙,在热压过程中可能会在电芯单元上形成压痕,从而影响美观和热压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热压装置会在电芯单元表面形成压痕的问题,提供一种不会影响电芯单元表面质量的热压装置及切叠一体机。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压装置,包括上热压部、下热压部、下隔离膜部及辅助承载部;其中:
上热压部包括上热压板,下热压部包括下热压板;上热压板与下热压板被配置为可相对靠近或者远离;
下隔离膜部与辅助承载部分别安装在下热压部上;
下隔离膜部被配置为将下隔离膜铺设于下热压板上方;
辅助承载部包括承载板及承载板平移机构;承载板平移机构被配置为带动承载板移动至下隔离膜与下热压板之间,以承载待热压的电芯单元;
下隔离膜部还被配置为带动下隔离膜上升以便抬起电芯单元,以及在承载板平移机构带动承载板移走时带动下隔离膜下降至下热压板上,使电芯单元承载在下热压板上;
上热压板与下热压板还被配置为相互靠近以使电芯单元热压成型。
通过承载板平移机构带动承载板移动到下热压板上用以承载待热压的电芯单元;通过下隔离膜部带动下隔离膜上升以便抬起电芯单元,并在承载板平移机构带动承载板移走时带动下隔离膜下降至下热压板上,以使电芯单元承载在下热压板上;因此,下热压板上表面可以是一体无缝隙的,热压时不会对电芯单元的外观产生影响,可保证电芯单元的热压效果与热压质量。
可选地,上热压部还包括上隔热板、上安装板及驱动件,上热压板、上隔热板及上安装板从下到上依次固定连接,上安装板安装在驱动件的活动端,驱动件驱动上热压板上下移动;
上热压部还包括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相互滑动配合的滑块及滑轨,滑轨竖向安装在机架上,滑块安装在上安装板上。
上热压部上下移动时通过导向机构导向,可确保上热压部与下热压部能精确地匹配,从而不会产生错位而影响电芯单元热压的外观质量。
可选地,上热压部还包括上隔离膜部;上隔离膜部安装在滑块上,上隔离膜部被配置为将上隔离膜铺设于上热压板的底部;
上隔离膜部还包括两个布置在上热压板两端的上安装座,上隔离膜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上安装座上。
通过上隔离膜部在上热压板与电芯单元之间铺设上隔离膜,可防止电芯单元与上热压板之间产生粘连。
可选地,上热压部还包括上热压板微调机构;
上热压板微调机构包括螺纹配合的调节螺栓与调节块,调节块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调节螺栓与上安装板上,调节螺栓螺纹连接在上安装座上;调节螺栓被配置通过调节块带动上热压板上下移动。
通过上热压板微调机构调节上热压板的高度,并进而调节上隔离膜的张紧度。
可选地,上热压部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安装在驱动件与上安装板之间,压力传感器用于感应上热压板与下热压板之间的压力。
通过压力传感器感应上热压板与下热压板之间的压力,可保证上热压板与下热压板之间的合适的压力,防止压力过大或者过小。
可选地,下热压部还包括下隔热板及下安装板,下热压板、下隔热板及下安装板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
通过下隔热板可阻止下热压板的热量传递到其它地方,以免损坏其它零部件。
可选地,下隔离膜部包括下隔离膜安装机构和第一升降组件;
下隔离膜安装机构包括两个布置在下热压板两端的下安装座,下隔离膜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下安装座上;两个下安装座均安装在第一升降组件的活动端,第一升降组件被配置为带动两个下安装座升降。
通过第一升降组件带动两个下安装座上升,从而使下隔离膜抬起而承载电芯单元。
可选地,下隔离膜部包括张力保持机构及第二升降组件;
张力保持机构包括两个过辊,两个过辊分别布置在下热压板的两端与两个下安装座之间;两个过辊均安装在第二升降组件的活动端,第二升降组件被配置为带动两个过辊升降。
通过第二升降组件带动两个过辊上升,从而使下隔离膜张紧。
可选地,承载板平移机构包括连接板及伸缩气缸;连接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承载板上,连接板的第二端与伸缩气缸的活动端固定连接;伸缩气缸被配置为带动承载板平移。
通过伸缩气缸带动承载板平移,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切叠一体机,包括极片处理部、叠片部和热压部,极片处理部被配置为给叠片部供应预定形状的正极片和负极片,叠片部被配置为将正极片、负极片与隔膜按照预定顺序层叠成电芯单元,热压部被配置为将电芯单元热压固化成单个电芯,其中:热压部包括第一方面任一的热压装置。
切叠一体机采用一体无缝隙的下热压板的热压装置,可生产外观质量美观的电芯单元,提高电芯单元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热压装置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后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上热压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主视图。
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下热压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主视图。
图9为图7去除框架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辅助承载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主视图。
图1~图11中,包括:
热压装置1;
上热压部10、上热压板11、上隔热板12、上安装板13、驱动件14、导向机构15、滑块151、滑轨152、上隔离膜部16、上隔离膜161、上安装座162、上热压板微调机构17、调节螺栓171、调节块172、压力传感器18;
下热压部20、下热压板21、下隔热板22、下安装板23;
下隔离膜部30、下隔离膜31、下隔离膜安装机构32、下安装座321、第一升降组件33、张力保持机构34、过辊341、第二升降组件35;
辅助承载部40、承载板41、承载板平移机构42、连接板421、伸缩气缸422、导轨组件43;
框架1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热压装置1,用于使电芯单元热压成型。该热压装置1主要包括上热压部10、下热压部20、下隔离膜部30及辅助承载部40。
其中:上热压部10包括上热压板11,下热压部20包括下热压板21;上热压板11与下热压板21被配置为可相对靠近或者远离;可选地,可以是上热压板11与下热压板21两者之一单独移动,也可以是两者都能移动;
下隔离膜部30与辅助承载部40分别安装在下热压部20上;
下隔离膜部30被配置为将下隔离膜31铺设于下热压板21上方;
辅助承载部40包括承载板4及承载板平移机构42;承载板平移机构42被配置为带动承载板4移动至下隔离膜31与下热压板21之间,以承载待热压的电芯单元;
下隔离膜部30还被配置为带动下隔离膜31上升以便抬起电芯单元,以及在承载板平移机构42带动承载板4移走时带动下隔离膜31下降至下热压板21上,使电芯单元承载在下热压板21上;
上热压板11与下热压板21还被配置为相互靠近以使电芯单元热压成型。
通过承载板平移机构42带动承载板4移动到下热压板21上用以承载待热压的电芯单元;通过下隔离膜部30带动下隔离膜31上升以便抬起电芯单元,并在承载板平移机构42带动承载板4移走时带动下隔离膜31下降至下热压板21上,以使电芯单元承载在下热压板21上;因此,下热压板21上表面可以是一体无缝隙的,热压时不会对电芯单元的外观产生影响,可保证电芯单元的热压效果与热压质量。
如图1~图3所示,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热压部10与下热压部20安装在框架100上,下热压部20固定不动,上热压部10可上下移动。
上热压部10还包括上隔热板12、上安装板13及驱动件14,上热压板11、上隔热板12及上安装板13从下到上依次固定连接,上安装板13安装在驱动件14的活动端,驱动件14驱动上热压板11上下移动。可选地,驱动件14采用气缸。
如图4、图5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上热压部10还包括导向机构15,导向机构15包括相互滑动配合的滑块151及滑轨152,滑轨152竖向安装在机架上,滑块151安装在上安装板13上。
上热压部10上下移动时通过导向机构15导向,可确保上热压部10与下热压部20能精确地匹配,从而不会产生错位而影响电芯单元热压的外观质量。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上热压部10还包括上隔离膜部16;上隔离膜部16安装在滑块151上,上隔离膜部16被配置为将上隔离膜161铺设于上热压板11的底部。
上隔离膜部16还包括两个布置在上热压板11两端的上安装座162,上隔离膜16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上安装座162上。
通过上隔离膜部16在上热压板11与电芯单元之间铺设上隔离膜161,可防止电芯单元与上热压板11之间产生粘连。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上热压部10还包括上热压板微调机构17。上热压板微调机构17包括螺纹配合的调节螺栓171与调节块172,调节块17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调节螺栓171与上安装板13上,调节螺栓171螺纹连接在上安装座162上;调节螺栓171被配置通过调节块172带动上热压板11上下移动。调节螺栓171将调节块172向下顶,带动调节块172向下,从而带动上安装板13向下运动,以带动上热压板11向下运动,同时调节下方的上隔离膜161的张紧度。
通过上热压板微调机构17调节上热压板11的高度,并进而调节上隔离膜161的张紧度。
如图1~图3所示,可选地,上热压部10还包括压力传感器18,压力传感器18安装在驱动件14与上安装板13之间,压力传感器18用于感应上热压板11与下热压板21之间的压力。
通过压力传感器18感应上热压板11与下热压板21之间的压力,可保证上热压板11与下热压板21之间的合适的压力,防止压力过大或者过小。
如图1~图3所示,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下热压部20还包括下隔热板22及下安装板23,下热压板21、下隔热板22及下安装板23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
通过下隔热板22可阻止下热压板21的热量传递到其它地方,以免损坏其它零部件。
如图6~图9所示,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下隔离膜部30包括下隔离膜安装机构32和第一升降组件33。可选地,第一升降组件33采用气缸。
在该实施方式中,下隔离膜安装机构32包括两个布置在下热压板21两端的下安装座321,下隔离膜3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下安装座321上;两个下安装座321通过支架均安装在第一升降组件33的活动端,第一升降组件33被配置为带动两个下安装座321上下升降运动。
通过第一升降组件33带动两个下安装座321上升,从而使下隔离膜31抬起而承载电芯单元。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下隔离膜部30包括张力保持机构34及第二升降组件35。可选地,第二升降组件35采用气缸。
在该实施例中,张力保持机构34包括两个过辊341,两个过辊341的上部与下隔离膜31相接触。两个过辊341分别布置在下热压板21的两端与两个下安装座321之间;两个过辊341通过支架均安装在第二升降组件35的活动端,第二升降组件35被配置为带动两个过辊341升降。
通过第二升降组件35带动两个过辊341上升,从而使下隔离膜31张紧。张力保持机构34可以抬起下隔离膜31,使下隔离膜31与下热压板21不接触,从而保护下隔离膜31。
如图10、图11所示,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承载板平移机构42包括连接板421及伸缩气缸422;连接板42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承载板4上,连接板421的第二端与伸缩气缸422的活动端固定连接;伸缩气缸422被配置为带动承载板4平移。承载板4可伸入下隔离膜31的下方,也可以从下隔离膜31的下方撤出。
通过伸缩气缸422带动承载板4平移,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
在该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承载板平移机构42还包括导轨组件43。导轨组件43包括相互滑动配合的导轨与滑套,导轨平行于伸缩气缸422的伸缩方向布置,连接板421固定连接在滑套上。
通过导轨组件43的导向,可以使承载板41能平稳地移动。
如图1~图3所示,热压装置1的动作流程如下:
1、上道工位的搬运夹爪夹住已堆叠的极片和隔膜并将其放置于承载板41上;
2、第二升降组件35带动张力保持机构34上升,第一升降组件33带动下隔离膜31的下安装座321上升,以通过下隔离膜31将承载板41上的待热压的极片和隔膜抬起;
3、承载板41撤出,第一升降组件33和第二升降组件35下降将待热压的极片和隔膜放置在下热压板21上;
5、上热压部10下降,对待热压的极片和隔膜进行热压处理。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切叠一体机,包括极片处理部、叠片部和热压部,极片处理部被配置为给叠片部供应预定形状的正极片和负极片,叠片部被配置为将正极片、负极片与隔膜按照预定顺序层叠成电芯单元,热压部被配置为将电芯单元热压固化成单个电芯,其中:热压部包括上述热压装置1。
切叠一体机采用一体无缝隙的下热压板21的热压装置1,可生产外观质量美观的电芯单元,提高电芯单元的质量。
上文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足够详细的具有一定特殊性的描述。所属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实施例中的描述仅仅是示例性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真实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做出所有改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是由所述的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定的,而不是由实施例中的上述描述来限定的。

Claims (10)

1.一种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装置包括上热压部、下热压部、下隔离膜部及辅助承载部;其中:
所述上热压部包括上热压板,所述下热压部包括下热压板;所述上热压板与所述下热压板被配置为可相对靠近或者远离;
所述下隔离膜部与所述辅助承载部分别安装在所述下热压部上;
所述下隔离膜部被配置为将下隔离膜铺设于所述下热压板上方;
所述辅助承载部包括承载板及承载板平移机构;所述承载板平移机构被配置为带动所述承载板移动至所述下隔离膜与所述下热压板之间,以承载待热压的电芯单元;
所述下隔离膜部还被配置为带动所述下隔离膜上升以便抬起所述电芯单元,以及在所述承载板平移机构带动所述承载板移走时带动所述下隔离膜下降至所述下热压板上,使所述电芯单元承载在所述下热压板上;
所述上热压板与所述下热压板还被配置为相互靠近以使所述电芯单元热压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热压部还包括上隔热板、上安装板及驱动件,所述上热压板、所述上隔热板及所述上安装板从下到上依次固定连接,所述上安装板安装在所述驱动件的活动端,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上热压板上下移动;
所述上热压部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相互滑动配合的滑块及滑轨,所述滑轨竖向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滑块安装在所述上安装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热压部还包括上隔离膜部;所述上隔离膜部安装在所述滑块上,所述上隔离膜部被配置为将上隔离膜铺设于所述上热压板的底部;
所述上隔离膜部还包括两个布置在所述上热压板两端的上安装座,所述上隔离膜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上安装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热压部还包括上热压板微调机构;
所述上热压板微调机构包括螺纹配合的调节螺栓与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调节螺栓与所述上安装板上,所述调节螺栓螺纹连接在所述上安装座上;所述调节螺栓被配置通过所述调节块带动所述上热压板上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热压部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上安装板之间,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上热压板与所述下热压板之间的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热压部还包括下隔热板及下安装板,所述下热压板、所述下隔热板及所述下安装板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隔离膜部包括下隔离膜安装机构和第一升降组件;
所述下隔离膜安装机构包括两个布置在所述下热压板两端的下安装座,所述下隔离膜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下安装座上;两个所述下安装座均安装在所述第一升降组件的活动端,所述第一升降组件被配置为带动两个所述下安装座升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隔离膜部包括张力保持机构及第二升降组件;
所述张力保持机构包括两个过辊,两个所述过辊分别布置在所述下热压板的两端与两个所述下安装座之间;两个所述过辊均安装在所述第二升降组件的活动端,所述第二升降组件被配置为带动两个所述过辊升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平移机构包括连接板及伸缩气缸;所述连接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承载板上,所述连接板的第二端与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气缸被配置为带动所述承载板平移。
10.一种切叠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叠一体机包括极片处理部、叠片部和热压部,所述极片处理部被配置为给所述叠片部供应预定形状的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叠片部被配置为将所述正极片、所述负极片与隔膜按照预定顺序层叠成电芯单元,所述热压部被配置为将所述电芯单元热压固化成单个电芯,其中:所述热压部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热压装置。
CN202223489134.3U 2022-12-26 2022-12-26 热压装置及切叠一体机 Active CN2190668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89134.3U CN219066877U (zh) 2022-12-26 2022-12-26 热压装置及切叠一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89134.3U CN219066877U (zh) 2022-12-26 2022-12-26 热压装置及切叠一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66877U true CN219066877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64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89134.3U Active CN219066877U (zh) 2022-12-26 2022-12-26 热压装置及切叠一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668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78086U (zh) 一种自动落粒贴合收料一体机
CN112203826A (zh) 3d成膜制造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3d成膜制造方法
CN108372419B (zh) 一种适用多种板材的分张上料机
CN116190754A (zh) 一种多尺寸电池模组整形加压装置
CN219066877U (zh) 热压装置及切叠一体机
CN115663267B (zh) 电芯热压设备
CN114784386B (zh) 一种叠片设备及叠片方法
CN210821042U (zh) 一种施压升降装置及施压系统
CN218471971U (zh) 一种电池串焊带贴膜装置
CN113696399B (zh) 一种用于胶圈原料送料进给机构
CN212551247U (zh) 一种片材ccd检测定位冲切装置
CN113301722B (zh) 一种fpc上料机
CN210523645U (zh) 一种薄板成型压机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08932625U (zh) 一种膜成型自动送料装置
CN210908851U (zh) 一种电池片压装装置
CN220997189U (zh) 一种搬运膜的自动化转贴设备
CN111702463A (zh) 一种高效率电池用拔钉装置及其拔钉方法
CN213261204U (zh) 一种新型热压板补齐模具装置
CN220895578U (zh) 一种多层电芯热压机
CN217916348U (zh) 一种节能式平板硫化仪
CN219292550U (zh) 一种片材自动快速铆接装置
CN219246757U (zh) 热压装置、电芯热压设备及切叠一体机
CN217891930U (zh) 一种防静电塑胶片自动生产装置
CN216161781U (zh) 一种极片叠片装置
CN217955942U (zh) 一种预整形装置、下压整形装置及电芯整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