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64395U - 圆柱端孔垂直度检具 - Google Patents

圆柱端孔垂直度检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64395U
CN219064395U CN202223328045.0U CN202223328045U CN219064395U CN 219064395 U CN219064395 U CN 219064395U CN 202223328045 U CN202223328045 U CN 202223328045U CN 219064395 U CN219064395 U CN 2190643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l indicator
base
end hole
cylindrical end
det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2804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丰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Xiesheng Auto Par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Xiesheng Auto Pa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Xiesheng Auto Par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Xiesheng Auto Pa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2804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643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643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643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 Length-Measuring Instruments Using Mechan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柱端孔垂直度检具,包括第一千分表、第二千分表、基座、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均安装在基座上,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固定住第一千分表,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固定住第二千分表,所述第一千分表设有第一检测针,所述第二千分表设有第二检测针,所述第一检测针和第二检测针平行设置,并均从基座的一侧上伸出。由此,本实用新型能通过具体检测数字来获得检测结果,对圆柱端孔的垂直度的判断准确,也能了解其与合格线的差距大小,便于判断零件是否进行报废或者挽救,还利于分析尺寸不良的原因,来合理地对加工工艺进行调整。

Description

圆柱端孔垂直度检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具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圆柱端孔垂直度检具。
背景技术
一些零件的圆柱端会设有孔,其孔在加工成型后常需要进行垂直度检测,来保证成型后的孔的垂直度能符合使用需要。而常规检具在圆柱端孔上的设置难度大,现在的圆柱端孔的垂直度判断多是通过使用直角尺靠于圆柱端孔上,之后工人通过目视来判断其垂直度是否合格。
但是,通过上述方式来判断圆柱端孔的垂直度既无法准确判断又进行读数,无法准确判断容易导致检测结果的不准确,导致不良品流入到市面的概率高,无法准确读数则导致不能明确产品是否需要进行报废或者可以在原件上面进行挽救,也不利于了解尺寸不良的原因,来合理地对加工工艺进行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柱端孔垂直度检具,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圆柱端孔垂直度检具,包括第一千分表、第二千分表、基座、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均安装在基座上,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固定住第一千分表,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固定住第二千分表,所述第一千分表设有第一检测针,所述第二千分表设有第二检测针,所述第一检测针和第二检测针平行设置,并均从基座的一侧上伸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千分表能通过第一固定机构固定于基座上,第二千分表能通过第二固定机构固定于基座上,且本实用新型能用于检测圆柱端孔的垂直度,具体地,第一千分表和第二千分表在通过与圆柱端孔的侧壁接触,从而用户能根据两个千分表所显示的数字之差,来判断该圆柱端孔的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由此,本实用新型能通过具体检测数字来获得检测结果,对圆柱端孔的垂直度的判断准确,也能了解其与合格线的差距大小,便于判断零件是否进行报废或者挽救,还利于分析尺寸不良的原因,来合理地对加工工艺进行调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包括水平座和竖直座,所述竖直座连接于水平座上,所述第一千分表和第二千分表均安装在竖直座上,所述第一检测针和第二检测针均平行于水平面设置。水平座的设置能便于本实用新型的水平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校零块,所述校零块包括底座和凸起,所述凸起连接于底座上,所述底座设有凹槽,所述水平座置于凹槽上。凹槽能作为水平座于校零块上的限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上设有校零面,所述第一检测针和第二检测针均能与校零面相接触,同时所述第一千分表和第二千分表均配置为显示0。由此,第一千分表和第二千分表能通过设置校零块来实现校零,以便于其检测使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竖直座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内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检测针从第一通孔处伸出。第一通孔的设置既能对第一检测针的纵向进行限位,又能方便有足够的空间供第一检测针水平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夹表套和第一螺钉,所述第一夹表套嵌装在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夹表套套装于第一千分表上,所述第一螺钉安装在基座上,并使第一夹表套压住第一千分表。由此,能有效实现第一千分表于基座上的固定,且需要时只需通过拆卸第一螺钉,即可将第一千分表从基座上拆卸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竖直座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内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检测针从第二通孔处伸出。第二通孔的设置既能对第二检测针的纵向进行限位,又能方便有足够的空间供第二检测针水平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夹表套和第二螺钉,所述第二夹表套嵌装在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二夹表套套装于第二千分表上,所述第二螺钉安装在基座上,并使第二夹表套压住第二千分表。由此,能有效实现第二千分表于基座上的固定,且需要时只需通过拆卸第二螺钉,即可将第二千分表从基座上拆卸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圆柱端孔垂直度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圆柱端孔垂直度检具的结构示意图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圆柱端孔垂直度检具在调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圆柱端孔垂直度检具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1.第一千分表、2.第二千分表、3.基座、4.第一螺钉、5.第二螺钉、6.第一夹表套、7.第二夹表套、8.校零块、11.第一检测针、21.第二检测针、31.水平座、32.竖直座、321.第一凸起、3211.第一通孔、322.第二凸起、3221.第二通孔、81.底座、82.凸起、811.凹槽、821.校零面和10.圆柱端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圆柱端孔垂直度检具,包括第一千分表1、第二千分表2、基座3、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
基座3包括水平座31和竖直座32。水平座31平行于水平面设置,竖直座32垂直于水平面设置,竖直座32的一端一体成型式地连接于水平座31上。
第一固定机构包括第一螺钉4和第一夹表套6。竖直座32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凸起321,第一凸起321内设有第一通孔3211,第一夹表套6固定嵌装于第一通孔3211内,且第一夹表套6套装于第一千分表1上,而第一螺钉4固定安装在基座3上,且第一螺钉4的一端穿过基座3,并将第一夹表套6压住第一千分表1,以此使得第一千分表1通过第一固定机构固定安装在基座3上。
第一固定机构包括第二螺钉5和第二夹表套7。竖直座32在设有第一凸起321的同一侧上还设有第二凸起322,第二凸起322内设有第二通孔3221,第二夹表套7固定嵌装于第二通孔3221内,且第二夹表套7套装于第二千分表2上,而第二螺钉5固定安装在基座3上,且第二螺钉5的一端穿过基座3,并将第二夹表套7压住第二千分表2,以此使得第二千分表2通过第二固定机构固定安装在基座3上。
第一千分表1上设有第一检测针11,第二千分表2上设有第二检测针21,设置后的第一检测针11和第二检测针21相平行,并均平行于水平面,第一检测针11能于第一千分表1上作水平移动,第二千分表2能于第二千分表2上作水平移动,而且设置后的第一检测针11和第二检测针21均从基座5的竖直座32的另一侧上伸出,同时,第一检测针11从基座5的的第一通孔5211处伸出,第二检测针21从基座5的第二通孔5221处伸出。
本实用新型的圆柱端孔垂直度检具还包括校零块8,校零块8包括底座81和凸起82,底座81平行于水平面设置,凸起82垂直于水平面设置,凸起82的一端一体成型式地固定连接于底座81上,底座81设有凹槽811,水平座31能置于凹槽811上,且凸起82上设有校零面821,第一检测针11和第二检测针21均能与校零面821相接触,同时将第一千分表1和第二千分表2均配置为显示0。
本实用新型的圆柱端孔垂直度检具在使用时,能先将基座3的水平座31置于底座81的凹槽811上,并将第一检测针11的端部和第二检测针21的端部均与校零面821相接触,此时,将第一千分表1和第二千分表2调到均显示为0,以此实现第一千分表1和第二千分表2的调零。
之后将基座3从校零块8上取下,将基座3放置于水平面上,并将第一检测针11的端部和第二检测针21的端部与需要检测的零件的圆柱端孔10的侧壁上,此时,用户能从第一千分表1和第二千分表2上进行读数,并根据第一千分表1和第二千分表2的显示数字之差,来与零件要求公差进行比对,以此来判断该零件的圆柱端孔10的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由此,本实用新型能通过获得具体检测数字来对应获得检测结果,对圆柱端孔10的垂直度的判断准确,也能了解其与合格线的差距大小,便于判断零件是否进行报废或者挽救,还利于分析尺寸不良的原因,来合理地对加工工艺进行调整。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圆柱端孔垂直度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千分表、第二千分表、基座、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均安装在基座上,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固定住第一千分表,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固定住第二千分表,所述第一千分表设有第一检测针,所述第二千分表设有第二检测针,所述第一检测针和第二检测针平行设置,并均从基座的一侧上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端孔垂直度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水平座和竖直座,所述竖直座连接于水平座上,所述第一千分表和第二千分表均安装在竖直座上,所述第一检测针和第二检测针均平行于水平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端孔垂直度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校零块,所述校零块包括底座和凸起,所述凸起连接于底座上,所述底座设有凹槽,所述水平座置于凹槽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柱端孔垂直度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上设有校零面,所述第一检测针和第二检测针均能与校零面相接触,同时所述第一千分表和第二千分表均配置为显示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端孔垂直度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座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内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检测针从第一通孔处伸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柱端孔垂直度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夹表套和第一螺钉,所述第一夹表套嵌装在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夹表套套装于第一千分表上,所述第一螺钉安装在基座上,并使第一夹表套压住第一千分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端孔垂直度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座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内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检测针从第二通孔处伸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柱端孔垂直度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夹表套和第二螺钉,所述第二夹表套嵌装在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二夹表套套装于第二千分表上,所述第二螺钉安装在基座上,并使第二夹表套压住第二千分表。
CN202223328045.0U 2022-12-13 2022-12-13 圆柱端孔垂直度检具 Active CN2190643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28045.0U CN219064395U (zh) 2022-12-13 2022-12-13 圆柱端孔垂直度检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28045.0U CN219064395U (zh) 2022-12-13 2022-12-13 圆柱端孔垂直度检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64395U true CN219064395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74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28045.0U Active CN219064395U (zh) 2022-12-13 2022-12-13 圆柱端孔垂直度检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643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064395U (zh) 圆柱端孔垂直度检具
CN211317097U (zh) 一种大尺寸螺纹千分尺校对杆检测装置
CN200975895Y (zh) 检测台
CN210773865U (zh) 一种夏比冲击试样侧膨胀值测量装置
CN210512946U (zh) 一种气缸盖垂直通孔宽度及相交度测量工具
CN201476746U (zh) 一种垂直孔间距的测量装置
CN111678399A (zh) 一种快速检测汽车零件测量点数值的检具
CN221037240U (zh) 一种钣金支架快速检具
CN201344787Y (zh) 一种针板专用量具
CN220103960U (zh) 曲轴箱检测装置
CN216159758U (zh) 一种汽车座椅座盆骨架后管组合尺寸测量检具
CN216348169U (zh) 一种模具顶杆检具
CN220794103U (zh) 一种外径快速测量比较装置
CN214250838U (zh) 一种用于隔环端面平行度检测的检具
CN111336891A (zh) 一种管梁产品的端口检具检测装置
CN214039826U (zh) 静触头检验工装
CN210741364U (zh) 一种检测蜗杆同轴度的检具
CN219223593U (zh) 导轨弧度和同心度的检测工具
CN212673983U (zh) 一种快速检测汽车零件测量点数值的检具
CN218495982U (zh) 一种高效电机轴检具
CN221037364U (zh) 一种快速检测角度转换装置
CN220230363U (zh) 一种用于异形零件的检测装置
CN214666463U (zh) 一种尺寸快速量测检具
CN220507896U (zh) 一种可快速检测发动机左盖位置度尺寸的检具
CN219474519U (zh) 一种曲轴中心偏移检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