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52643U - 浮动冲压模具 - Google Patents

浮动冲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52643U
CN219052643U CN202223508270.2U CN202223508270U CN219052643U CN 219052643 U CN219052643 U CN 219052643U CN 202223508270 U CN202223508270 U CN 202223508270U CN 219052643 U CN219052643 U CN 2190526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floating
groove
pressing
stamping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0827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涂慕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ji Xiamen Electromechanic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Ruiji Industry &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Ruiji Industry &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Ruiji Industry &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0827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526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526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526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浮动冲压模具,其包括压头及压座,所述压座包括下压板及下压块,所述下压块装于所述下压板之上;所述下压块内装配浮动块,所述浮动块开设半圆槽;所述下压块开设两个扁槽,所述两个扁槽分别位于浮动块的两端,并均与所述半圆槽连通。本实用新型于压座内设置浮动块,所述浮动块对应工件的圆柱部,在原料杆的两端同时进行冲压成型后,中间的圆柱部不会冲压到,同时浮动块的设置可以在冲压过程中给与原料杆进行导向下沉的作用,使得第一、第二扁头部与圆柱部之间不会因冲压造成毛边显现,当然也不必进行去毛边的作业,避免材料浪费,降低加工成本。

Description

浮动冲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设置浮动块进行对冲压导向、降低加工成本的浮动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加工如图1所示的工件A,其材料为紫铜,其价值较高。所述工件A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扁头部A1、第二扁头部A2及圆柱部A3,所述圆柱部位于第一扁头部A1与第二扁头部A2之间,靠近所述第二扁头A2部设置连接环A31。所述工件A是由原料杆冲压而成,所述原料杆为外径之一的实心圆柱体。
现有针对工件A的冲压模具包括压头及压座,所述压头及压座上分别开设成型槽,两个所述成型槽对接并连通构成成型腔,所述成型腔与工件A形式配。需要说明的是:现有冲压模具中压座为块体,在对原料杆进行冲压作业时,因每个扁头部与圆柱部的对接处构成凸台,利用现有工装进行冲压时,于凸台处因冲压造成毛边,冲压后因毛边的产生需要将毛边取出,致使材料的浪费,提高加工成本。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毛边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一种设置浮动块进行对冲压导向、降低加工成本的浮动冲压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浮动冲压模具,其包括压头及压座,其中:
所述压座包括下压板及下压块,所述下压块装于所述下压板之上;
所述下压块内装配浮动块,所述浮动块开设半圆槽;
所述下压块开设两个扁槽,所述两个扁槽分别位于浮动块的两端,并均与所述半圆槽连通。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浮动块包括本体及弹性件,其中:
所述本体嵌入下压块开设的通孔内,并位于下压板之上;
所述弹性件夹持于所述下压块与下压板之间。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其两端分别嵌装于下压块、下压板内。
进一步优选的:四个所述弹簧呈矩阵排列设置。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成型块,所述成型块嵌入浮动块内,并锁固在下压板之上;
所述成型块朝向压头的一端设置凸牙。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两个扁槽与半圆槽连通,构成下型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压头包括上压板及上压块,其中:
所述上压板固定在所述上压块之上,所述上压块靠近所述压座设置;
所述上压块朝压座的侧面开设上型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型槽与下型槽对接并连通,构成型腔。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型槽具有与下型槽内凸牙相适配的成型凸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于压座内设置浮动块,所述浮动块对应工件A的圆柱部,在原料杆的两端同时进行冲压成型后,中间的圆柱部不会冲压到,同时浮动块的设置可以在冲压过程中给与原料杆进行导向下沉的作用,使得第一、第二扁头部与圆柱部之间不会因冲压造成毛边显现,当然也不必进行去毛边的作业,避免材料浪费,降低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工件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浮动冲压模具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冲压前);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浮动冲压模具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冲压后);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浮动冲压模具冲压过程的结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压座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压座的结构剖面图。
上述说明书附图的标记说明如下:
A、工件;A1、第一扁头部;A2、第二扁头部;A3、圆柱部;A31、连接环;
110、上压板;120、上压块;
210、下压板;220、下压块;230、浮动块;240、成型块。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是:利用两个实心块冲压,造成工件的毛边,提高加工成本的问题。
发明人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经过对原因的分析,不断研究发现一种浮动冲压模具,其包括压头及压座,其中:
所述压座包括下压板及下压块,所述下压块装于所述下压板之上;
所述下压块内装配浮动块,所述浮动块开设半圆槽;
所述下压块开设两个扁槽,所述两个扁槽分别位于浮动块的两端,并均与所述半圆槽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于压座内设置浮动块,所述浮动块对应工件A的圆柱部,在原料杆的两端同时进行冲压成型后,中间的圆柱部不会冲压到,同时浮动块的设置可以在冲压过程中给与原料杆进行导向下沉的作用,使得第一、第二扁头部与圆柱部之间不会因冲压造成毛边显现,当然也不必进行去毛边的作业,避免材料浪费,降低加工成本,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结合图2至图6所示,一种浮动冲压模具,其针对工件A进行冲压成型加工,其压座内设置浮动块230,在实现工件有效成型的同时,不会因冲压而变形,同时避免边沿位置造成毛边现象。
结合图2至图6所示,所述浮动冲压模具包括压头及压座,所述压头通过冲压驱动件朝所述压座方向进行下压冲击作业,从而获得工件A,达到对原料杆进行加工成型的目的。
结合图2至图6所示,所述压头包括上压板110及上压块120,所述上压块120朝所述压座的方向开设上型槽,该上压块120固定在所述上压板110之上。所述上型槽为内凹槽,其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扁槽、第二扁槽及半圆槽,所述半圆槽位于第一、第二扁槽之间,该半圆槽的内侧壁具有成型凸牙,所述成型凸牙靠近所述第一扁槽设置。所述凸牙是由所述半圆槽的内壁沿其径向朝压座方向凸出形成;所述第一扁槽包裹于所述半圆槽的一端处,第二扁槽则是由所述半圆槽的另一端沿其轴向延伸所得,第一扁槽的槽底面积大于第二扁槽的槽底面积。
具体的说:所述上压块120为方形体,其朝向所述压座的一侧面为上压面,所述上压面为矩形面,所述上型槽沿上压面的长边方形开设,所述第一扁槽的深度与第二扁槽的深度一致。
结合图2至图6所示,所述第一扁槽及第二扁槽均为矩形状的内凹槽,且第一扁槽的长边方向与第二扁槽的长边方向均沿所述半圆槽的轴向设置。
更详细的说:所述半圆槽的一端与第一扁槽连通,半圆槽的另一端与第二扁槽连通,所述半圆槽的一端伸入第一扁槽之内设置,构成了第一扁槽包裹半圆槽的一端设置的结构。
结合图2至图6所示,所述压座包括下压板210及下压块220,所述下压块220固定在所述下压板210之上,所述下压块220内装配浮块,该下压块220朝所述压头方向开设下型槽。
结合图2至图6所示,所述下型槽为内凹槽,其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扁槽、第二扁槽,所述半圆槽位于第一、第二扁槽之间。第一扁槽的槽底面积大于第二扁槽的槽底面积。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下型槽的第一扁槽及第二扁槽的形状及尺寸与上型槽的第一扁槽及第二扁槽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图2至图6所示,下型槽的第一扁槽与第二扁槽分别与上型槽的第一扁槽与第二扁槽对应设置,下型槽的第一扁槽与第二扁槽之间间隔设置。
结合图2至图6所示,所述下压块220为方形块,其开设通孔,所述通孔位于第一扁槽与第二扁槽之间。
结合图2至图6所示,所述浮动块230包括本体及弹性件,所述本体置于所述通孔内,其下端通过所述弹性件与下压板210连接,并有所述弹性件驱动在所述通孔内,沿冲压方向进行弹性位移。具体的说:所述本体的尺寸与所述通孔相适配,于所述本体上开设半圆槽,所述半圆槽与上型槽的半圆槽对应设置,两个半圆槽因冲压对接并连通,构成了圆柱型腔。所述本体开设让位孔,所述让位孔为贯通孔,也就是贯通所述本体开设一通孔,所述成型块240置于所述让位孔内,该成型块240的下端锁固在所述下压板210之上,其顶端具有半圆状的凸牙,所述成型块240的顶端与上型槽半圆槽的凸牙对接,并构成了圆环状的连接环。
更具体的说:结合图2至图6所示,所述下压板210上开设内嵌孔,所述本体靠近所述下压板210的侧面上开设内孔,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其两端分别嵌装于所述内嵌孔及内孔内;当所述弹簧因本体下压而压缩时,压缩的弹簧置于内嵌孔于内孔对接构成的弹性腔内,也就是说:浮动块230因冲压而下压时,所述本体抵压在所述下压板210之上。
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图2至图6所示,所述浮动块230在未被冲压的状态下时,所述浮动块230朝向压头的一侧面凸出于所述定位块的顶面设置;当压头朝向压座方向进行冲压作业时,原料板因压头的冲压力抵压在浮动块230之上,所述浮动块230因弹簧压缩变形,朝向下压板210方向压缩位移,致使所述浮动块230上的半圆槽与定位块配合,构成了与上型槽中半圆槽结构一致侧成型槽,继而完成了对原料杆的冲压成型作业。
结合图2至图6所示,因浮动块230的设置,使得下压冲压过程中下成型槽的一部分具有弹性的浮动作用,浮动块230在冲压过程中的冲压导向结构,从而避免毛边现象的出现,确保产品在冲压过程中达到一次成型的目的,不会造成对原料的浪费,降低加工过程中的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浮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压头及压座,其中:
所述压座包括下压板及下压块,所述下压块装于所述下压板之上;
所述下压块内装配浮动块,所述浮动块开设半圆槽;
所述下压块开设两个扁槽,所述两个扁槽分别位于浮动块的两端,并均与所述半圆槽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块包括本体及弹性件,其中:
所述本体嵌入下压块开设的通孔内,并位于下压板之上;
所述弹性件夹持于所述下压块与下压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其两端分别嵌装于下压块、下压板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弹簧呈矩阵排列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成型块,所述成型块嵌入浮动块内,并锁固在下压板之上;
所述成型块朝向压头的一端设置凸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扁槽与半圆槽连通,构成下型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浮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包括上压板及上压块,其中:
所述上压板固定在所述上压块之上,所述上压块靠近所述压座设置;
所述上压块朝压座的侧面开设上型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浮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型槽与下型槽对接并连通,构成型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浮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型槽具有与下型槽内凸牙相适配的成型凸牙。
CN202223508270.2U 2022-12-28 2022-12-28 浮动冲压模具 Active CN2190526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08270.2U CN219052643U (zh) 2022-12-28 2022-12-28 浮动冲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08270.2U CN219052643U (zh) 2022-12-28 2022-12-28 浮动冲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52643U true CN219052643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42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08270.2U Active CN219052643U (zh) 2022-12-28 2022-12-28 浮动冲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526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2620B (zh) 无毛刺冲裁方法和冲裁系统
CN219052643U (zh) 浮动冲压模具
CN206366606U (zh) 一种不锈钢电池盖内扣成型模具
CN109909372B (zh) 一种汽车用高性能微电机外壳无废料侧面冲切模具
CN211839710U (zh) 螺母垫圈冲压装置
CN214161123U (zh) 一种在弧形凸包上引深凸包的模具
CN213440734U (zh) 一种膜片直面拉伸的模内镶件模具
CN201455102U (zh) 用于闭式锻齿坯幅板冲孔和压字的模具
CN210333814U (zh) 轴承保持架冷挤压模具
CN210208306U (zh) 一种料材冲压模具
CN208288906U (zh) 一种用于冷锻鱼眼环的模具
CN218310332U (zh) 一种固定座成型模具
CN218555288U (zh) 一种马达类外壳及汽车油泵精密类拉伸件用模具
CN109692909A (zh) 一种连接器用鱼叉形端子的制备工艺
CN220739217U (zh) 一种高效打孔模具及自动加工设备
JPWO2006008861A1 (ja) シャーシ及びシャーシ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シャーシの製造金型
CN212822245U (zh) 用于汽车电机零件铆接冲压加工的装置
CN214161107U (zh) 一种用于米勒板加工的模具
CN220717577U (zh) 一种新型的压料脱料结构
CN216881508U (zh) 一种波形弹簧成型工装
CN212264317U (zh) 一种汽车底护板模具
CN209109987U (zh) 一种电机外壳整形模具结构
CN215315147U (zh) 复合式拉伸模具/拉伸冲模结构
CN218049816U (zh) 一种降低磨损的模具冲压结构
CN220196076U (zh) 一种冲压模具及冲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Building E, No. 327, Shangpu Group, Shuangling Village, Guankou Town, Jimei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21

Patentee after: Ruiji (Xiamen) Electromechanical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E, No. 327, Shangpu Group, Shuangling Village, Guankou Town, Jimei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21

Patentee before: Xiamen Ruiji Industry & Trade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