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41353U - 一种防震锤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震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41353U
CN219041353U CN202223083994.7U CN202223083994U CN219041353U CN 219041353 U CN219041353 U CN 219041353U CN 202223083994 U CN202223083994 U CN 202223083994U CN 219041353 U CN219041353 U CN 2190413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piece
stud
connecting rod
handle
damper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8399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滨慧
刘易
李海山
王宗明
安杰
李彦峰
张国建
施锡彪
梁江涛
秦崭
杨伟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 Power Supply Bureau of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 Power Supply Bureau of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 Power Supply Bureau of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 Power Supply Bureau of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8399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413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413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413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震锤,包括连接杆和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两端的锤头,连接杆上位于两个锤头之间设置有钩挂部件。钩挂部件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锁紧组件,其中第一固定件的一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第二固定件通过锁紧组件与第一固定件相连接;锁紧组件包括螺柱,螺柱的一端与第一固定件螺纹连接,螺柱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固定件延伸至第二固定件的远离第一固定件的一侧,的第二固定件上设置有用于容纳螺柱的第一避让通孔;第二固定件的远离第一固定件的一侧设置有压紧手柄,压紧手柄的一端通过铰接轴与螺柱相铰接。该防震锤方便了操作,避免了高空坠物的风险,而且有利于提高安装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防震锤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震锤。
背景技术
防振锤是以抑制微风振动为目的、广泛应用于架空输电线路的一种防护金具。它将从输电线吸收的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和声能,从而降低输电线的振幅。
目前,防震锤一般由锤头、连接杆和挂钩组件构成,其中所述的挂钩组件一般包括一个固定件和一个活动件,活动件通过螺栓与固定件连接,从而将输电线加紧在活动件和固定件之间,实现防震锤与输电线之间的安装固定。
然而,该安装方式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扳手等工具来完成,操作不便,存在高空坠物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震锤,该防震锤可以不用借助工具即可实现防震锤与输电线之间的安装固定,实现了免工具安装,不仅方便了操作,避免了高空坠物的风险,而且有利于提高防震锤的安装施工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震锤,包括连接杆和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两端的锤头,所述的连接杆上位于两个所述的锤头之间设置有钩挂部件。
所述的钩挂部件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锁紧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端与所述的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固定件通过锁紧组件与所述的第一固定件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于夹持输电线;
所述的锁紧组件包括螺柱和压紧手柄,所述的第二固定件上设置有第一避让通孔,所述的螺柱的一端与所述的压紧手柄通过铰接轴铰接,所述的螺柱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的第一避让通孔,并与所述的第一固定件螺纹连接;
所述的压紧手柄用于转动所述螺柱,以使所述螺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固定件螺纹连接。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压紧手柄的靠近螺柱的一端呈第一弧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弧形结构的轴线与所述的铰接轴同轴。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压紧手柄的靠近螺柱的一端呈第一弧形结构,所述第一弧形结构与所述的铰接轴偏心布置,且当所述的压紧手柄沿远离所述连接杆的方向转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弧形结构的远离所述铰接轴的一端位于所述的铰接轴和第二固定件之间。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件的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呈第二弧形结构,所述第二固定件的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呈第三弧形结构,所述的第二弧形结构或第三弧形结构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压紧手柄的远离铰接轴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压紧螺栓,当所述的钩挂部件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压紧螺栓的头部位于所述凸台的背向压紧手柄的一侧,且所述压紧螺栓的头部压紧在所述的凸台上。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压紧手柄包括第一压紧部,所述第一压紧部的一端通过铰接轴与所述的螺柱相铰接,所述第一压紧部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压紧部倾斜布置的第二压紧部,当所述的钩挂部件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的第二压紧部向输电线一侧倾斜。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螺柱上位于第二固定件和压紧手柄之间沿靠近铰接轴方向依次套设有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所述的第一垫圈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所述的第二垫圈由橡胶材料制作而成,所述的第二垫圈上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弧形结构相匹配的第一凹槽。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件朝向第二固定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容纳输电线的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二固定件朝向第一固定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容纳输电线的第二凹陷部,所述的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内均设置有由橡胶材料制作而成的防滑垫。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第一固定件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上位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耳板,所述的第二固定件位于两个所述的耳板之间,在所述耳板和螺柱的限制作用下,所述的第二固定件仅具有沿所述螺柱的轴向移动的自由度。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第一固定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本体背向第二固定件一侧的螺母,所述螺柱的一端穿过所述的本体后与所述的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的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螺柱的第二避让通孔。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本体的背向第二固定件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螺母的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与所述螺母的形状相吻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震锤,该防震锤中的钩挂部件通过锁紧件连接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锁紧组件中的螺柱的一端与第一固定件螺纹连接,螺柱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固定件延伸至第二固定件的远离第一固定件的一侧,在第二固定件的远离第一固定件的一侧设置压紧手柄,且压紧手柄的一端通过铰接轴与螺柱相铰接。这样,该防震锤可以不用借助工具即可实现防震锤与输电线之间的安装固定,实现了免工具安装,不仅方便了操作,避免了高空坠物的风险,而且有利于提高防震锤的安装施工效率。另外,该锁紧部件的螺柱的端部由于设置有压紧手柄,且压紧手柄的一端与所述的螺柱铰接,这相对于传统螺栓连接的方式更有利于防松。因为螺柱要想发生松脱必然发生自转,而相对于传统螺栓连接的方式,所述的螺柱要发生自转需要克服压紧手柄的重力,因此所述的压紧手柄能够有效的防止螺柱发生自转,从而起到防松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防震锤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防震锤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防震锤的后视图;
图6是图5中的A-A剖视图;
图7是图6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防震锤的第一固定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防震锤的安装过程图一;
图10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防震锤的安装过程图二;
图1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防震锤的安装过程图三;
图1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防震锤的安装过程图四。
附图标记说明:
1、连接杆;
2、锤头;
3、钩挂部件;31、第一固定件;311、本体;3111、第二避让通孔;312、螺母;313、耳板;314、固定套;315、凸台;32、第二固定件;331、螺柱;332、压紧手柄;333、铰接轴;334、压紧螺栓;335、第一垫圈;336、第二垫圈;34、防滑垫;
4、输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方便描述,现定义坐标系如图1所示,并以左右方向为横向,前后方向为纵向,上下方向为竖向。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防震锤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防震锤的后视图,图6是图5中的A-A剖视图。参照图1、图5和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震锤,包括连接杆1和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杆1两端的锤头2,所述的连接杆1上位于两个所述的锤头2之间设置有钩挂部件3。所述的钩挂部件3包括第一固定件31、第二固定件32和锁紧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31的一端(按照图1所示的坐标系为第一固定件31的下端)与所述的连接杆1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固定件32通过锁紧组件与所述的第一固定件31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31与所述第二固定件32用于夹持输电线4。所述的锁紧组件包括螺柱331和压紧手柄332,所述的第二固定件32上设置有第一避让通孔,所述的螺柱331的一端(按照图1所示的坐标系为螺柱331的前端)与所述的压紧手柄332通过铰接轴333铰接,所述的螺柱331的另一端(按照图1所示的坐标系为螺柱331的后端)穿过所述的第一避让通孔,并与所述的第一固定件31螺纹连接。所述的压紧手柄332用于转动所述螺柱331,以使所述螺柱331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固定件31螺纹连接。
这样,由于压紧手柄332的存在,因此在安装和拆卸防震锤时便可以直接通过压紧手柄332来转动螺柱331,不用借助扳手等工具即可实现防震锤与输电线之间的安装固定,实现了免工具安装,不仅方便了操作,避免了高空坠物的风险,而且有利于提高防震锤的安装施工效率。另外,该锁紧部件的螺柱331的端部由于设置有压紧手柄332,且压紧手柄332的一端与螺柱331铰接,这相对于传统螺栓连接的方式更有利于防松。因为螺柱331要想发生松脱必然发生自转,而相对于传统螺栓连接的方式,螺柱331要发生自转需要克服压紧手柄332的重力,且压紧手柄332的重心位于螺柱331的外部,因此压紧手柄332能够有效的防止螺柱331发生自转,从而起到防松的效果。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防震锤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3、图4和图6所示,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31包括本体311和设置于本体311背向第二固定件32一侧(按照图1所示坐标系为本体311的后侧面)的螺母312。螺柱331的一端穿过本体311后与螺母312螺纹连接,本体311上设置有用于容纳螺柱331的第二避让通孔3111。本体311的背向第二固定件32的侧面(按照图1所示坐标系为本体311的后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螺母312的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的形状与螺母312的形状相吻合。即第二凹槽限制了螺母312在垂直于螺柱331的平面内转动的自由度。
这样设置的原因在于,由于螺纹连接容易发生失效,特别在多次拆装之后,容易发生滑丝的问题。若直接将螺纹孔设置于第一固定件31的本体311上,则一旦发生螺纹失效,就需要更换整个第一固定件31,而第一固定件31是固定设置在连接杆1上的,拆卸困难,且一旦操作不当,还会造成整个防震锤损坏而无法使用。本申请通过在第一固定件31的本体311的后侧设置螺母312,并通过第二凹槽限制螺母312的转动,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操作的便捷性,而且一旦螺纹发生滑丝失效,只需要更换螺母312即可,而不需要更换整个第一固定件31。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防震锤的第一固定件3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8所示,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31的本体311的靠近连接杆1的一端(按照图1所示坐标系为连接杆1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套314,固定套314同轴套设于连接杆1的外部,并通过压接的方式与连接杆1固定连接。
如图2、图6和图7所示,压紧手柄332的靠近螺柱331的一端呈第一弧形结构,且第一弧形结构的轴线与铰接轴333同轴。第一固定件31的远离连接杆1的一端(按照图1所示的坐标系为第一固定件31的上端)呈第二弧形结构,第二固定件32的远离连接杆1的一端(按照图1所示的坐标系为第一固定件31的上端)呈第三弧形结构,第二弧形结构或第三弧形结构上设置有凸台315,压紧手柄332的远离铰接轴333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压紧螺栓334,压紧螺栓334与压紧手柄332的远离铰接轴333一端的端面螺纹连接。当钩挂部件3处于锁紧状态时,压紧螺栓334的头部位于凸台315的背向压紧手柄332的一侧,且压紧螺栓334的头部压紧在凸台315上。
示例性的,凸台315设置于第二弧形结构上。
这样设置的原因在于,通过设置凸台315,且当钩挂部件3处于锁紧状态时,压紧螺栓334的头部位于凸台315的背向压紧手柄332的一侧,且压紧螺栓334的头部压紧在凸台315上。能够限制压紧手柄332绕铰接轴333向下转动,因为当压紧手柄332向下转动时,压紧螺栓334的头部会与凸台315发生干涉。要想使压紧手柄332向下翻转,必须使压紧螺栓334与凸台315脱离,从而在翻转的过程中能够对凸台315进行避让。因此,通过设置凸台315和压紧螺栓334能够避免压紧手柄332在震动的作用下发生向下的翻转,进而起到防松的作用。
示例性的,压紧手柄332包括第一压紧部,第一压紧部的一端通过铰接轴333与螺柱331相铰接,第一压紧部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压紧部倾斜布置的第二压紧部,当钩挂部件3处于锁紧状态时,第二压紧部向输电线4一侧倾斜。
示例性的,第二弧形结构和第三弧形结构共同形一近似与弧形的曲面结构,当钩挂部件3处于锁紧状态时,第二压紧部的悬空端抵靠在曲面结构上。
如图2和图6所示,螺柱331上位于第二固定件32和压紧手柄332之间沿靠近铰接轴333方向依次套设有第一垫圈335和第二垫圈336,第一垫圈335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第二垫圈336由橡胶材料制作而成,第二垫圈336上设置有与第一弧形结构相匹配的第一凹槽。
通过设置由橡胶材料制作而成的第二垫圈336,并在第二垫圈336上设置与第一弧形结构相匹配的第一凹槽,一方面橡胶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起到弹性垫圈的作用,达到防松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设置于第一弧形结构相匹配的第一凹槽,能够增大压紧手柄332的第一弧形结构和第二垫圈336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避免压紧手柄332在工作的过程中因为震动发生向下的转动而松脱。
通过设置由橡胶材料制作而成的第二垫圈336虽然能够达到防松和增大第一弧形结构和第二垫圈336之间摩擦力的作用,但是由于第二垫圈336是由橡胶材料制作而成,因此耐磨性不好,而在旋动螺柱331时,第二垫圈336可能会与第二固定件32发生相对转动,而发生磨损。通过设置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第一垫圈335,能够对第二垫圈336形成保护。示例性的,第一垫圈335采用金属铜制作而成。
如图6和图8所示,第一固定件31朝向第二固定件3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容纳输电线4的第一凹陷部,第二固定件32朝向第一固定件3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容纳输电线4的第二凹陷部,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内均设置有由橡胶材料制作而成的防滑垫34。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防滑垫34的截面呈半圆形结构,且当钩挂部件3处于锁紧状态时,两个防滑垫34共同形成闭合的原型结构,且箍紧在输电线上。
如图6和图8所示,第一固定件31的本体311上位于第二固定件3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耳板313,第二固定件32位于两个耳板313之间,且两个耳板313之间的距离等于固定块沿平行于连接杆1方向上的尺寸。在耳板313和螺柱331的限制作用下,第二固定件32仅具有沿螺柱331的轴向移动的自由度。即耳板313限制了第二固定件32绕螺柱331在垂直于螺柱331的平面内转动的自由度。
通过设置耳板313来限制第二固定件32在垂直于螺柱331的平面内转动的自由度,可以避免在转动螺柱331时,第二固定件32随着螺柱331一起转动,这样,在安装防震锤时,便不需要扶住第二固定块,直接转动螺柱331即可,操作方便。
工作时,首先,使钩挂部件3处于打开状态,并在第一固定件31的第一凹陷部内防止防滑垫34圈,然后将第一固定件31钩挂在输电线4上,即如图9所示的状态。然后再将一防滑垫34圈扣合在输电线4上,使两个防滑垫34圈包裹在输电线4的外侧,即如图10所示状态。然后旋动压紧手柄332,通过螺柱331带动第二固定块靠近第一固定块,直至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夹紧输电线4,即如图11所示的状态。然后向上转动压紧手柄332,直至压紧手柄332的第二压紧部抵靠在第四弧形结构上,且此时压紧螺栓334的头部与凸台315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即如图12所示的状态。然后旋动压紧螺栓334,使压紧螺栓334的头部压紧在凸台315上即可。
实施例二
去掉螺母312,第一固定件31的本体311上设置有与螺柱331相配合的螺纹孔。其余结构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去掉第二凹槽,螺母312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一固定件31的本体311固定连接。其余结构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四
压紧手柄332的靠近螺柱331的一端呈第一弧形结构,第一弧形结构与铰接轴333偏心布置,且当压紧手柄332沿远离连接杆1的方向转动至极限位置时,第一弧形结构的远离铰接轴333的一端位于铰接轴333和第二固定件32之间。其余结构同实施例一。
容易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提供的几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结合、拆分、重组等得到其他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均没有超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震锤,包括连接杆和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两端的锤头,所述的连接杆上位于两个所述的锤头之间设置有钩挂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钩挂部件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锁紧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端与所述的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固定件通过锁紧组件与所述的第一固定件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于夹持输电线;
所述的锁紧组件包括螺柱和压紧手柄,所述的第二固定件上设置有第一避让通孔,所述的螺柱的一端与所述的压紧手柄通过铰接轴铰接,所述的螺柱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的第一避让通孔,并与所述的第一固定件螺纹连接;
所述的压紧手柄用于转动所述螺柱,以使所述螺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固定件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手柄的靠近螺柱的一端呈第一弧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弧形结构的轴线与所述的铰接轴同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手柄的靠近螺柱的一端呈第一弧形结构,所述第一弧形结构与所述的铰接轴偏心布置,且当所述的压紧手柄沿远离所述连接杆的方向转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弧形结构的远离所述铰接轴的一端位于所述的铰接轴和第二固定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震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呈第二弧形结构,所述第二固定件的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呈第三弧形结构,所述的第二弧形结构或第三弧形结构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压紧手柄的远离铰接轴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压紧螺栓,当所述的钩挂部件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压紧螺栓的头部位于所述凸台的背向压紧手柄的一侧,且所述压紧螺栓的头部压紧在所述的凸台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震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紧手柄包括第一压紧部,所述第一压紧部的一端通过铰接轴与所述的螺柱相铰接,所述第一压紧部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压紧部倾斜布置的第二压紧部,当所述的钩挂部件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的第二压紧部向输电线一侧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震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柱上位于第二固定件和压紧手柄之间沿靠近铰接轴方向依次套设有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所述的第一垫圈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所述的第二垫圈由橡胶材料制作而成,所述的第二垫圈上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弧形结构相匹配的第一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朝向第二固定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容纳输电线的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二固定件朝向第一固定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容纳输电线的第二凹陷部,所述的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内均设置有由橡胶材料制作而成的防滑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固定件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上位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耳板,所述的第二固定件位于两个所述的耳板之间,在所述耳板和螺柱的限制作用下,所述的第二固定件仅具有沿所述螺柱的轴向移动的自由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震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固定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本体背向第二固定件一侧的螺母,所述螺柱的一端穿过所述的本体后与所述的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的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螺柱的第二避让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震锤,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背向第二固定件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螺母的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与所述螺母的形状相吻合。
CN202223083994.7U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防震锤 Active CN2190413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83994.7U CN219041353U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防震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83994.7U CN219041353U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防震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41353U true CN219041353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78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83994.7U Active CN219041353U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防震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413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69544B1 (en) Protective hood for a right angle grinder
CN219041353U (zh) 一种防震锤
US6158936A (en) Self retaining nut
CN1893187B (zh) 草坪和花园型电池线夹
CN219256213U (zh) 一种丁腈手套生产用防脱落手模座
CN209126869U (zh) 一种新型铃铛
CN207983217U (zh) 井下工具安装用摩擦夹紧装置
CN212092532U (zh) 一种反击架调整装置及破碎机
CN112901621A (zh) 一种多用膨胀螺丝及拧紧工具
CN212435224U (zh) 一种用于电缆套管的夹持运输器
CN212444372U (zh) 一种刀具夹紧装置
CN213389536U (zh) 一种轨枕螺母松紧机的螺母套筒组件
CN213703230U (zh) 一种带有棘轮结构的扳手
CN216812457U (zh) 一种加固效果优异的不锈钢紧固件
CN110307243B (zh) 一种车用螺栓卡座及其使用方法
CN220972260U (zh) 紧固辅助工装、止转工装以及安装工具
CN218124269U (zh) 一种电力线路用新型防振锤
CN220408559U (zh) 多功能快速扳手
CN210859503U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安装的螺栓固定件及其组件
CN215510790U (zh) 一种拧螺母装置
KR100461933B1 (ko) 스프링 크리트의 유압식 체결 장치
KR20000000165U (ko) 고압선로용 스페이서
SU1361665A1 (ru) Дистанционна распорка дл расщепленного провода воздушной линии электропередачи
CN212825037U (zh) 一种气动棘轮扳手旋转挂钩式抱箍工具
CN220701061U (zh) 一种用于utv车的圆管车架固定的夹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