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97215U - 坐杆调节装置和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坐杆调节装置和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97215U
CN208897215U CN201920187955.0U CN201920187955U CN208897215U CN 208897215 U CN208897215 U CN 208897215U CN 201920187955 U CN201920187955 U CN 201920187955U CN 208897215 U CN208897215 U CN 2088972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gon
seatpost
piece
eccentric washer
regul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8795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一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ob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ob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ob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8795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972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972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972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lts, Nuts, And Wash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坐杆调节装置和自行车。该坐杆调节装置包括:主体组件,主体组件包括抱箍和扳手,抱箍上具有锁紧部,抱箍上具有柱孔,扳手具有连接部,连接部与锁紧部形成旋转连接,扳手被配置为能旋转到锁紧位置;偏心垫片组件,偏心垫片组件包括固定垫片和旋转垫片,固定垫片通过多边形卡接结构连接在锁紧部上,和/或,旋转垫片通过多边形卡接结构连接在连接部上,多边形卡接结构被配置为阻止偏心垫片组件相对于其所连接的主体组件旋转;固定垫片和旋转垫片上分别形成有倾斜端面,固定垫片和旋转垫片的倾斜端面相互抵触,当扳手旋转到锁紧位置时,偏心垫片组件挤压锁紧部,缩小柱孔的直径。

Description

坐杆调节装置和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共享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坐杆调节装置和共享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电动助力车等两轮车是现代生活中重要的代步工具,应用广泛。近年来,共享自行车的商业模式发展迅速,进一步带动了自行车行业的发展。
作为可公共使用的自行车,其对性能方面的要求与传统自行车有所不同。一方面,共享自行车对使用便捷程度具有更高的要求。如造成骑行费力、使用不便等问题,会降低共享自行车的利用率降低、市场竞争能力下降。更重要的,共享自行车的使用条件相对较差。共享自行车长期处在露天环境下,车辆的耗损、环境对车辆的影响相对严重。此外,用户对共享自行车的使用并不注意保护,容易对车辆造成损坏。因此,共享自行车对可靠性、寿命具有较高要求。如果共享自行车的损坏率过高,会给维护和运营造成较大负担,消费者也无法顺利的用车。
另一方面,共享自行车的生产、装配成本也影响着共享自行车企业的运营。如何降低生产、装配成本,又为用户提供使用方便的自行车是共享自行车企业面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坐杆调节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坐杆调节装置,包括:
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抱箍和扳手,所述抱箍上具有锁紧部,所述抱箍上具有柱孔,所述扳手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锁紧部形成旋转连接,所述扳手被配置为能旋转到锁紧位置;
偏心垫片组件,所述偏心垫片组件包括固定垫片和旋转垫片,
所述固定垫片通过多边形卡接结构连接在所述锁紧部上,
和/或,所述旋转垫片通过多边形卡接结构连接在所述连接部上,
所述多边形卡接结构被配置为阻止所述偏心垫片组件相对于其所连接的所述主体组件旋转;
所述固定垫片和旋转垫片上分别形成有倾斜端面,所述固定垫片和所述旋转垫片的倾斜端面相互抵触,当所述扳手旋转到锁紧位置时,所述偏心垫片组件挤压所述锁紧部,缩小所述柱孔的直径。
可选地,所述多边形卡接结构包括多边形凸块和多边形卡槽;
所述多边形凸块嵌入所述多边形卡槽以阻止偏心垫片组件相对于对应的主体组件旋转;
其中,
所述多边形凸块设置在所述主体组件上,所述多边形卡槽设置在所述偏心垫片组件上;
或者,所述多边形凸块设置在所述偏心垫片组件上,所述多边形卡槽设置在所述主体组件上。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上形成有所述多边形卡槽,所述旋转垫片上设置有所述多边形凸块;
或者,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所述多边形凸块,所述旋转垫片上形成有所述多边形卡槽。
可选地,所述锁紧部上形成有所述多边形卡槽,所述固定垫片上设置有所述多边形凸块;
或者,所述锁紧部上设置有所述多边形凸块,所述固定垫片上形成有所述多边形卡槽。
可选地,所述多边形凸块为独立的零部件,所述多边形凸块与其所设置在的主体组件或偏心垫片组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多边形凸块一体形成在所述偏心垫片组件或主体组件上。
可选地,所述多边形凸块的侧壁上形成有凸棱,所述多边形卡槽中对应形成有凹槽,所述凸棱嵌于所述凹槽中。
可选地,所述多边形凸块和多边形卡槽为五边形或六边形。
可选地,还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套设在所述偏心垫片组件周围,所述保护套被配置为将所述偏心垫片组件的倾斜端面包围在内。
可选地,所述保护套为橡胶套,所述保护套与所述偏心垫片组件之间涂覆有润滑脂。
可选地,所述固定垫片和旋转垫片的结构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自行车,包括:
车身主体,所述车身主体具有中管;
上述坐杆夹调节装置,所述抱箍套设在所述中管上;
坐杆和车座,所述坐杆穿过所述柱孔并伸入所述中管内,所述车座设置在所述坐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通过多边形卡接结构降低偏心垫片组件与主体组件之间的晃动。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坐杆调节装置的零件爆炸图;
图2和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扳手与旋转垫片的配合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坐杆调节装置去除扳手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图4沿A-A剖面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坐杆调节装置的轴测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坐杆调节装置的零件爆炸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扳手与旋转垫片的配合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坐杆调节装置去除扳手的俯视示意图;
图10是图9沿A-A剖面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坐杆调节装置,如图1所示,该坐杆调节装置包括主体组件和偏心垫片组件。
所述主体组件包括抱箍1和扳手2。该坐杆调节装置可以用于对共享自行车的坐杆进行抱紧或松开,以便用户调节坐杆的高度。所述抱箍1可以设置在自行车的座管上,所述抱箍1具有供坐杆从中穿过的柱孔12。抱箍1自身具有弹性形变的能力,抱箍1上可以具有缺口,以便抱箍1自身产生弹性形变。所述抱箍1上具有锁紧部11,例如图1所示的抱箍1上具有两个锁紧部11,两个锁紧部11分别位于抱箍1的两侧。对锁紧部11进行挤压可以使抱箍1变形,从而缩小所述柱孔12的直径。
所述扳手2上具有连接部21,如图1、6所示,所述连接部21用于旋转连接在所述抱箍1的锁紧部11上。例如可以选地,所述扳手2的连接部21可以通过转轴6旋转连接到所述抱箍1的锁紧部11上。
如图1、4-6所示,坐杆调节装置包括了转轴6,所述转轴6从扳手2的连接部21和抱箍1的锁紧部11中穿过,扳手2能够绕所述转轴6相对于所述抱箍1旋转。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采用转轴实现旋转连接,而是通过旋转槽与旋转凸块等结构配合实现旋转连接。
所述扳手被配置为能旋转到锁紧位置和释放位置,用户通过旋转扳手,可以调节所述柱孔的直径,从而实现对坐杆的夹紧和松开。
所述偏心垫片组件设置在所述连接部21与锁紧部11之间。偏心垫片组件起到了随着扳手2的旋转而挤压锁紧部11或松开锁紧部11的作用。所述偏心垫片组件包括固定垫片31和旋转垫片32。所述固定垫片31连接在所述锁紧部11上,如图1、5所示,固定垫片31不会随着扳手2旋转,其与抱箍1形成相对固定的姿态关系。所述旋转垫片32连接在所述连接部21上,如图1-3所示,所述旋转垫片32能够随着扳手2旋转,其与扳手2形成相对固定的姿态关系。而旋转垫片32与固定垫片31之间能够相对旋转。
在如图1、4-6所示的采用了转轴6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偏心垫片组件上也可以形成有穿孔,以供所述转轴6穿过。偏心垫片组件、扳手2以及抱箍1共同通过所述转轴6实现旋转连接。在不采用转轴的实施方式中,扳手和旋转垫片与抱箍和固定垫片之间可以通过旋转卡接部件实现旋转连接。
对于所述偏心垫片组件与其所对应连接的主体组件的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多边形卡接结构进行连接。至少所述旋转垫片和固定垫片中的一个,通过所述多边形卡接结构连接在对应的主体组件上。所述多边形卡接结构被配置为,至少阻止所述偏心垫片组件相对于其所连接的、对应的主体组件相对旋转,进而降低在扳动扳手时,偏心垫片组件相对于主体组件的晃动,提高坐杆调节装置的功能可靠性。通过降低偏心垫片组件相对于主体组件的晃动、错位,也能够提高偏心垫片组件的寿命,降低磨损。
进一步地,除了通过多边形卡接结构阻止偏心垫片组件相对于其所连接的主体组件旋转外,还可以通过多边形卡接结构阻止偏心垫片组件相对于主体组件在平行于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移动,多边形卡接结构起到固定连接的作用。
所述固定垫片31和旋转垫片32上分别形成有倾斜端面30,在将固定垫片31装配置锁紧部11、旋转垫片32装配置连接部21后,装配在一起的抱箍1和扳手2会使固定垫片31的倾斜端面30与旋转垫片32的倾斜端面30相互抵触,两者的端面压合在一起。当所述扳手2旋转到上述锁紧位置时,所述旋转垫片32会随扳手2一同旋转到锁紧位置。由于旋转垫片32与固定垫片31的倾斜端面30的相互挤压、抵触引导作用,所述偏心垫片组件的整体厚度会增加,从而对所述抱箍的锁紧部形成挤压作用。进一步地,所述柱孔12的直径被缩小,能够实现对插在柱孔12中的坐杆抱紧、固定作用。当所述扳手2旋转到上述释放位置时,所述旋转垫片32会随扳手2一同旋转到释放位置。在两个垫片的倾斜端面的相互引导作用下,相互的抵触挤压作用被释放,偏心垫片组件的整体厚度降低,解除了对锁紧部的挤压。进一步地,所述柱孔的直径扩大,能够松开插于柱孔中的坐杆。
在共享自行车的实际应用中,由于不同用户的身高不同,所以车辆的每个用户都有可能需要对坐杆的高度进行调节,造成坐杆调节装置的使用频率很高。相应的,偏心垫片组件的磨损也十分严重,共享自行车的经营商需要定期对坐杆调节装置进行维修、更换。
首先,为了降低坐杆调节装置的维护成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杆调节装置中采用了分离式的偏心垫片组件。如果偏心垫片组件磨损严重,可以只对偏心垫片组件进行更换,而无需更换整个坐杆调节装置。
第二,由于偏心垫片组件与主体组件是相互独立的零部件,因此在实际扳动扳手时,难免出现旋转垫片与扳手发生搓动、相对姿态改变的情况;固定垫片在旋转垫片施加的摩擦作用力下,也有可能与抱箍之间发生搓动。这种现象一方面会增加偏心垫片组件的磨损;另一方面,有可能造成用户扳动扳手后偏心垫片没有随之旋转,进而出现虽然扳手旋转到锁紧位置或释放位置,但是偏心垫片组件没有转动到位,抱紧和松开的性能下降。为用户的使用带来部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杆调节装置采用多边形卡接结构对偏心垫片组件与主体组件之间的连接提供止转效果。多边形卡接结构能够更好的防止固定垫片相对于锁紧部旋转,以及,更好的防止旋转垫片相对于连接部旋转。由此防止扳手在被扳动时偏心垫片组件相对于对应连接的主体组件发生搓动、相对姿态变化。提高坐杆调节装置的使用寿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所述旋转垫片32与扳手2的连接部21通过多边形卡接结构连接。扳手2是直接受到旋转作用力的部件,旋转垫片32与扳手2之间更容易出现相对搓动。在旋转垫片与扳手之间利用多边形卡接结构连接能够更有效的解决搓动的技术问题,提高坐杆调节装置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垫片与抱箍的锁紧部通过多边形卡接结构连接。固定垫片在受到旋转的旋转垫片传来的摩擦力时,也容易出现相对于锁紧部搓动的情况。多边形卡接结构可以将固定垫片稳定的固定在锁紧部上,防止固定垫片旋转、搓动。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垫片与抱箍以及旋转垫片与扳手均采用多边形卡接结构进行连接。对各个偏心垫片组件采用多边形卡接结构可以是坐杆调节装置的整体稳定性提高,扳手选对与抱箍旋转的角度完全转化到偏心垫片组件上,保证坐杆调节装置的性能可靠性,显著消除偏心垫片组件相对于主体组件之间的相对搓动。扳手相对于抱箍旋转时,扳手旋转的顺滑程度更好,使用方便。
对于所述多边形卡接结构的具体结构形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所述多边形卡接结构包括多边形凸块41和多边形卡槽42。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多边形凸块和多边形卡槽分别形成在主体组件和偏心垫片组件的那一个之上,能够使偏心垫片组件与主体组件形成连接关系即可。
所述多边形凸块设置在主体组件或偏心垫片组件的其中一个上,所述多边形卡槽则设置在未设置有多边形凸块的偏心垫片组件或主体组件上。这样,多边形凸块嵌入到多边形卡槽中,使得偏心垫片组件能够固定在与其对应的主体组件上,多边形凸块与多边形卡槽的嵌入、卡合配合方式使偏心垫片组件与其所连接在的主体组件之间无法相对旋转。
以图1-3所示的实施方式为例,所述旋转垫片32上设置有多边形凸块41,所述扳手2的连接部21上则设置有多边形卡槽42。将旋转垫片32的多边形凸块41推入所述对变形卡槽,即可以使旋转垫片32与连接部21形成连接,多边形卡接结构至少能够阻止旋转垫片32相对于连接部21发生旋转。进一步地,也可以通过在多边形凸块41和多边形卡槽42上设置沿着扳手2旋转的径向方向的卡接结构,从而将旋转垫片32固定在连接部21上。这种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所述扳手的连接部具有更大的结构,适合在其中掏空形成所述多边形卡槽,相应地,所述旋转垫片可以在背向于所述倾斜端面的一侧伸出形成所述多边形凸块,不会影响到旋转垫片的结构可靠性,也不会对倾斜端面的面积造成影响。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旋转垫片上形成多边形卡槽,而在所述扳手的连接部上设置多边形凸块。在不影响旋转垫片的结构强度等因素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这种实施方式。
可选地,如图2、3所示,形成在连接部21上的多边形卡槽42可以是贯通的通槽,通槽的延伸方向与扳手2所绕的旋转轴6的轴线平行。所述旋转垫片32所形成的的多边形凸块41中也形成有通孔。上述通槽和通孔供转轴从中穿过,适用于采用转轴进行旋转连接的实施方式。
所述固定垫片31和锁紧部11之间也可以采用如图1-3所示的多边形凸块41和多边形卡槽42实现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附图中没有示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多边形凸块可以一体形成在所述偏心垫片组件上,或者一体形成在所述主体组件上。一体成型于其它部件上的多边形凸块能够减少坐杆调节装置的零部件,进一步降低偏心垫片组件发生搓动的可能性。
对于所述锁紧部和固定垫片,可以采用与连接部和旋转垫片相似的实施方式。例如,在锁紧部上形成所述多边形卡槽,在所述固定垫片上设置多边形凸块,两者配合实现锁紧部与固定垫片的连接。或者,在锁紧部上设置多边形凸块,在所述固定垫片上形成所述多边形卡槽,两者配合实现锁紧部与固定垫片的连接。
对于所述多边形凸块41的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外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7-10所示。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多边形凸块41为独立的零部件,多边形凸块41与其所设置在的主体组件或偏心垫片组件形成连接。
如图7、8所示,多边形卡槽42形成在所述连接部21上,多边形凸块41则是独立的部件,其嵌入到所述多边形卡槽42中后无法相对于连接部21旋转。另一方面,所述旋转垫片32则与多边形凸块41形成连接。例如,多边形凸块在靠近旋转垫片的一侧形成有插榫,旋转垫片上相应形成有插槽,通过插榫与插槽的插接关系实现两者的固定连接。将多边形凸块设置成独立零件的优点在于,能够降低扳手、偏心垫片组件、以及抱箍的加工难度。以将多边形凸块设置在偏心垫片组件上为例,偏心垫片组件的一侧表面上需要形成倾斜端面,而另一侧则需要形成多边形凸块,这对一体注塑、浇注成型增加了工艺难度。将多边形凸块作为独立的零部件,而后通过插榫等结构与偏心垫片组件形成固定连接。这种实施方式也能够起到减少偏心垫片组件与主体组件发生搓动的作用。
在所述固定垫片与锁紧部之间采用多边形卡接结构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独立的多边形凸块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不对此进行限制。
可选地,如图1、3所示,所述多边形凸块41的侧壁上还可以形成有凸棱411。相应地,所述多边形卡槽42也在侧壁位置形成有凹槽。在多边形凸块41嵌入到所述多边形凹槽中时,所述凸棱411嵌入所述凹槽中。凸棱411与凹槽的配合关系能够进一步提高多边形凸块41与多边形凹槽之间的配合稳定性,从而抑制偏心垫片组件与主体组件之间的搓动,提高坐杆调节装置的可靠性和使用顺畅程度。
可选地,所述多边形凸块41和多边形卡槽42采用边形或六边形结构。上述两种多边形能够提供最稳定的固定连接作用。如果采用四边形结构,则由于凸出的角部结构过于明显,在受到作用力时会产生应力集中,进而造成多边形卡接结构容易损坏,可靠性降低。而如果采用边数大于六边形的多边形结构,则会造成相邻的两条边相夹的角度过大,凸出的角部区域提供的固定作用力相对较弱。在长期使用中,多边形卡接结构产生细微的变形后,多边形凸块和多边形卡槽之间更容易出现搓动、晃动的情况,难以满足阻止搓动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所述多边形卡接结构只能采用多边形凸块和多边形卡槽的配合实施方式。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例如,还可以采用多边形凸块与限位壁的组合配合方式,或者多边形卡槽与限位凸棱的组合配合方式。
可选地,所述固定垫片和旋转垫片可以均采用多边形卡接结构与主体组件连接。固定垫片和旋转垫片可以采用完全相同的结构,例如均在垫片上形成多边形凸块,或者均在垫片上形成多边形卡槽。将固定垫片和旋转垫片设计成相同的结构,一方面有助于降低加工难度,另一方面便于进行维护、更换。在材料相同的情况下,无需对两种垫片进行区分。
可选地,如图1、7所示,所述坐杆调节装置还可以包括保护套5。所述保护套5套设在所述偏心垫片组件的周围,保护套5可以呈圆柱筒形结构。如图4、5、9、10所示,所述保护套5将偏心垫片组件中的、相互抵触的两个倾斜端面30包围在其中,对固定垫片31和旋转垫片32的配合面起到保护作用。降低灰尘、液体对倾斜端面的影响,提高坐杆调节装置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可选地,所述保护套采用橡胶套。橡胶套不会对偏心垫片组件的侧壁造成磨损。保护套与所述偏心垫片组件之间还涂覆有润滑脂,所述润滑脂与保护套配合,能够对所述倾斜端面所在的区域起到密封的作用,将灰尘、液体隔绝在外,有效提高对偏心垫片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自行车,所述自行车包括车身主体、上述坐杆调节装置、坐杆和车座。
所述车身主体上具有中管,所述坐杆调节装置的抱箍套设在所述中管上。车座设置在坐杆上,而坐杆穿过包谷上的柱孔并插入所述中管内。将所述扳手旋转到锁紧位置时,所述柱孔的直径缩小,将所述坐杆夹紧,坐杆无法在中管中上下移动。在将所述扳手旋转到锁紧位置时,所述柱孔的直径扩大,坐杆被所述抱箍松开,能够上下调节移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行车适合用作共享自行车。其坐杆调节装置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在进行调节时,偏心垫片组件不易发生搓动,从而使得抱紧和松开的效果更好、更稳定。扳手扳动的过程也更顺畅,便于用户使用。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2)

1.一种坐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抱箍和扳手,所述抱箍上具有锁紧部,所述抱箍上具有柱孔,所述扳手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锁紧部形成旋转连接,所述扳手被配置为能旋转到锁紧位置;
偏心垫片组件,所述偏心垫片组件包括固定垫片和旋转垫片,
所述固定垫片通过多边形卡接结构连接在所述锁紧部上,
和/或,所述旋转垫片通过多边形卡接结构连接在所述连接部上,
所述多边形卡接结构被配置为阻止所述偏心垫片组件相对于其所连接的所述主体组件旋转;
所述固定垫片和旋转垫片上分别形成有倾斜端面,所述固定垫片和所述旋转垫片的倾斜端面相互抵触,当所述扳手旋转到锁紧位置时,所述偏心垫片组件挤压所述锁紧部,缩小所述柱孔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卡接结构包括多边形凸块和多边形卡槽;
所述多边形凸块嵌入所述多边形卡槽以阻止偏心垫片组件相对于对应的主体组件旋转;
其中,
所述多边形凸块设置在所述主体组件上,所述多边形卡槽设置在所述偏心垫片组件上;
或者,所述多边形凸块设置在所述偏心垫片组件上,所述多边形卡槽设置在所述主体组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坐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形成有所述多边形卡槽,所述旋转垫片上设置有所述多边形凸块;
或者,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所述多边形凸块,所述旋转垫片上形成有所述多边形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坐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部上形成有所述多边形卡槽,所述固定垫片上设置有所述多边形凸块;
或者,所述锁紧部上设置有所述多边形凸块,所述固定垫片上形成有所述多边形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之一所述的坐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凸块为独立的零部件,所述多边形凸块与其所设置在的主体组件或偏心垫片组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之一所述的坐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凸块一体形成在所述偏心垫片组件或主体组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之一所述的坐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凸块的侧壁上形成有凸棱,所述多边形卡槽中对应形成有凹槽,所述凸棱嵌于所述凹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之一所述的坐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凸块和多边形卡槽为五边形或六边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套设在所述偏心垫片组件周围,所述保护套被配置为将所述偏心垫片组件的倾斜端面包围在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坐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为橡胶套,所述保护套与所述偏心垫片组件之间涂覆有润滑脂。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垫片和旋转垫片的结构相同。
12.一种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身主体,所述车身主体具有中管;
权利要求1-11任意之一所述的坐杆调节装置,所述抱箍套设在所述中管上;
坐杆和车座,所述坐杆穿过所述柱孔并伸入所述中管内,所述车座设置在所述坐杆上。
CN201920187955.0U 2019-02-03 2019-02-03 坐杆调节装置和自行车 Active CN2088972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7955.0U CN208897215U (zh) 2019-02-03 2019-02-03 坐杆调节装置和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7955.0U CN208897215U (zh) 2019-02-03 2019-02-03 坐杆调节装置和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97215U true CN208897215U (zh) 2019-05-24

Family

ID=66578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87955.0U Active CN208897215U (zh) 2019-02-03 2019-02-03 坐杆调节装置和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972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6213A (zh) * 2019-07-25 2019-10-29 昆山精宏俐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夹紧固定装置及自行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6213A (zh) * 2019-07-25 2019-10-29 昆山精宏俐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夹紧固定装置及自行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80057U (zh) 一种用于调节自行车车座高度的紧固装置
CN208897215U (zh) 坐杆调节装置和自行车
CN202719061U (zh) 波形弹簧及其构成的螺纹连接装置
US20180361787A1 (en) Handle-hidden quick-release structure
CN201009221Y (zh) 双头螺柱装配器
TWM595614U (zh) 自行車快拆結構
CN209671369U (zh) 硅锰合金抗疲劳记忆性弹性组件
CN209634633U (zh) 一种座管夹组件和共享自行车
CN107314052A (zh) 一种刹车离合装置
CN206845657U (zh) 一种平垫圈
CN207301438U (zh) 一种通信工程光缆架设用端头牵引装置
CN205615637U (zh) 一种连接稳定的车轮偏心轴组件
CN209510833U (zh) 家具连接头
CN206717380U (zh) 一种双压点夹具
CN205207491U (zh) 单向旋转制动结构
CN218684346U (zh) 一种验光头主机悬挂锁紧机构
CN210364213U (zh) 一种滑板车立杆折叠机构
CN201003535Y (zh) 转轴的防脱开结构
CN212028388U (zh) 一种降噪制动钳导向销
CN217873885U (zh) 一种变速箱用制动装置
CN219290527U (zh) 一种自夹紧式止推杠铃卡扣
CN205478808U (zh) 一种防脱落螺钉
CN218355251U (zh) 座椅翻转轴
CN206874624U (zh) 一种新型双头弧形管片螺栓
CN216546535U (zh) 一种自行车花鼓拆卸杆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15

Address after: Room 168, building 6, 741 Hangzhou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90

Patentee after: HA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Bnan 1231, 2 bungalows, No. 5 Road, College,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191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MOBIK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