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38131U - 座杆调节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座杆调节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38131U
CN210338131U CN201921879853.1U CN201921879853U CN210338131U CN 210338131 U CN210338131 U CN 210338131U CN 201921879853 U CN201921879853 U CN 201921879853U CN 210338131 U CN210338131 U CN 2103381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chuck
wrench assembly
wrench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7985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轩
曹双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obi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obik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obi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7985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381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381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381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座杆调节装置及车辆,座杆调节装置包括:抱箍,抱箍的周向两端构成相对的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扳手组件,其旋转连接在第一夹头和/或第二夹头上,扳手组件被配置为能相对于所述抱箍旋转到锁紧位置和打开位置;锁紧构件,包括导向部和导向配合部;扳手组件上设置有所述导向部,所述第一夹头上设置有所述导向配合部;或者,所述扳手组件上设置有所述导向配合部,所述第一夹头上设置有所述导向部;在所述扳手组件由所述打开位置旋转至锁紧位置时,所述导向部和所述导向配合部相互配合使所述第一夹头和所述第二夹头彼此更近以缩小所述抱箍的内腔。利用上述座杆调节装置能够实现座杆高度的有效调节,且调节方便,锁紧可靠。

Description

座杆调节装置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杆调节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自行车一直是人们在生活当中十分热爱的代步工具。近年来,共享自行车的商业模式发展迅速,进一步带动了自行车行业的发展。
在骑行过程中,自行车的车座高度直接决定了人们骑行时的舒适度 (尤其是在较长时间骑行的情况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可公共使用的共享自行车,其对性能方面的要求与传统自行车有所不同。一方面,共享自行车对使用便捷程度具有更高的要求。如造成骑行费力、使用不便等问题,会降低共享自行车的利用率降低、市场竞争能力下降。更重要的,共享自行车的使用条件相对较差。共享自行车长期处在露天环境下,车辆的耗损、环境对车辆的影响相对严重。此外,用户对共享自行车的使用并不注意保护,容易对车辆造成损坏。
对于传统的自行车车座,其用于调节车座高度的装置不易操作,不同用户不能有效地根据自身的需求来实现对车座高度的灵活调节,无法满足自己的个性需求。尤其是现有的一类调节装置,其需要使用其它工具进行调节,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即使能够调节,由于没有调节约束,调节的锁紧程度不易控制,会出现锁不紧或锁太紧的问题,这大大影响了用户的骑行感受。
因此,传统调节装置不符合共享自行车的应用需求,有必要对座管高度的调节机构进行改进,从而避免工具调节带来的不便以及锁紧程度不易控制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座杆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座杆调节装置的车辆。
座杆调节装置,包括:
抱箍,所述抱箍的周向两端分别形成有相对的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
扳手组件旋转连接在所述第一夹头和/或第二夹头上,所述扳手组件被配置为能相对于所述抱箍旋转到锁紧位置和打开位置;
锁紧构件,所述锁紧构件包括导向部和导向配合部;
所述扳手组件上设置有所述导向部,所述第一夹头上设置有所述导向配合部;或者,所述扳手组件上设置有所述导向配合部,所述第一夹头上设置有所述导向部;
在所述扳手组件由所述打开位置旋转至锁紧位置时,所述导向部和所述导向配合部相互配合使所述第一夹头和所述第二夹头彼此更近以缩小所述抱箍的内腔。
可选地,所述导向部为滑槽,所述导向配合部为导柱,所述导柱插入所述滑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头和所述第二夹头之间具有缝隙,所述滑槽沿着所述扳手组件的旋转方向设置,所述滑槽具有过渡段,所述过渡段向靠近所述缝隙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过渡段具有锁紧端;
在所述扳手组件旋转至锁紧位置时,所述导柱被配置为滑动至所述滑槽的锁紧端,以缩小所述缝隙。
可选地,所述扳手组件包括扳手和第一压紧块,所述扳手与所述第一压紧块连接,所述第一压紧块与所述第一夹头形成旋转配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压紧块套设在所述第一夹头外;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紧块上,所述第一夹头的外表面对应设有所述导柱;或者,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头上,所述第一压紧块的内表面对应设有所述导柱。
可选地,所述第一压紧块插入所述第一夹头内;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紧块上,所述第一夹头的内表面对应设有所述导柱;或者,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头上,所述第一压紧块的外表面对应设有所述导柱。
可选地,所述扳手组件还包括第二压紧块,所述扳手与所述第二压紧块连接,所述第二压紧块与所述第二夹头形成旋转配合。
可选地,所述滑槽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锁紧端的锁紧段,所述锁紧段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扳手组件的旋转轴线。
可选地,所述滑槽还包括释放段,所述释放段连接于所述过渡段的与所述锁紧端相对的一端,所述释放段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扳手组件的旋转轴线。
可选地,所述过渡段与所述扳手组件的旋转轴线的夹角为30°-70°。
可选地,所述扳手组件上沿所述扳手组件的旋转方向设置有两个所述滑槽,所述第一夹头上对应设置有两个所述导柱;或者,所述扳手组件上沿所述扳手组件的旋转方向设置有两个所述导柱,所述第一夹头上对应设置有两个所述滑槽。
可选地,所述滑槽内填充有润滑材料。
可选地,在设有所述滑槽的所述扳手组件或所述第一夹头上,位于所述滑槽的两侧分别设有周向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弹性密封件。
可选地,所述导柱凸出所述第一夹头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夹头一体成型;或者,所述第一夹头上设有导柱安装孔,所述导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导柱安装孔内,所述导柱凸出所述第一夹头的表面。
一种车辆,包括:
车身主体,所述车身主体具有中管;
上述座杆调节装置,所述抱箍套设在所述中管上;
座杆和车座,所述座杆穿过所述抱箍的内腔并伸入所述中管内,所述车座设置在所述座杆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扳手组件能够方便调节车辆座杆的高度,免去了工具调节的不便;利用分别设置在扳手组件上和第一夹头上的导向部及导向配合部,可以方便实现对车辆座杆的锁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杆调节装置使用方便,锁紧可靠。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杆调节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杆调节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杆调节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杆调节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标示如下:1-抱箍;11-第一夹头;12-第二夹头;2-扳手组件; 21-扳手;22-第一压紧块/第二压紧块;221-安装槽;3-导柱;4-滑槽;5- 弹性密封件;61-对锁螺丝;62-对锁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车辆车座的高度调节是通过其座杆高度的调节实现的。而车辆座杆高度确定后,需要使用座杆夹锁紧,以使座杆高度不变。普通座杆夹是通过调节螺栓与螺母的螺纹咬合宽度调整夹紧程度,调节时需要用到专用工具。这在共享单车上使用及其不便。即使能够调节,调节锁紧程度也不易控制,会出现夹太紧或夹不紧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座杆夹的结构进行改进,以克服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座杆调节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抱箍1,所述抱箍1的周向两端分别形成有相对的第一夹头11和第二夹头12;扳手组件2旋转连接在所述第一夹头11和/或第二夹头12上,所述扳手组件2被配置为能相对于所述抱箍1旋转到锁紧位置和打开位置;锁紧构件,所述锁紧构件包括导向部和导向配合部;所述扳手组件2上设置有所述导向部,所述第一夹头11上设置有所述导向配合部;或者,所述扳手组件2上设置有所述导向配合部,所述第一夹头11上设置有所述导向部;在所述扳手组件2由所述打开位置旋转至锁紧位置时,所述导向部和所述导向配合部相互配合使所述第一夹头11和所述第二夹头12彼此更近以缩小所述抱箍1 的内腔。
该座杆调节装置包括抱箍1,抱箍1的周向两端向同一侧弯曲,使抱箍1围合形成用于夹紧车辆座杆的座杆槽。可选地,座杆槽的形状为圆形,以使座杆槽的形状与圆柱状的车辆的座杆相匹配,以便坐杆从座杆槽中穿过。抱箍1的两端构成相对的第一夹头11和第二夹头12。上述的座杆调节装置还包括扳手组件2。扳手组件2旋转连接在第一夹头11和/或第二夹头12上,扳手组件2能够相对于抱箍1旋转到锁紧位置和打开位置。座杆调节装置还包括锁紧构件,所述锁紧构件包括导向部和导向配合部。可选地,可以将导向部设置在扳手组件2上,所述的导向配合部设置在第一夹头上。或者,在扳手组件2上设置导向配合部,在第一夹头上设置导向部。导向部和导向配合部两者相互配合发挥作用。当扳手组件2由打开位置旋转至锁紧位置时,导向部和导向配合部发生相对运动使第一夹头11和第二夹头12彼此更近以缩小抱箍1的内腔,从而锁紧车辆座杆;当扳手组件2由锁紧位置旋转至打开位置时,导向部和导向配合部发生相对运动使第一夹头11和第二夹头12彼此更远以扩大抱箍1的内腔,从而松开车辆座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杆调节装置通过扳手组件2调节能够相互配合的导向部和导向配合部,从而缩小或扩大抱箍1的内腔,进而锁紧或松开车辆座杆,实现车辆座杆高度的调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杆调节装置可以克服工具调节不便的问题,该调节装置使用方便,锁紧可靠,适于推广应用。
可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导向部为滑槽4,所述导向配合部为导柱 3,所述导柱3插入所述滑槽4。导柱3相对滑槽4能够发生运动以改变两者的相对位置,从而使抱箍1的内腔缩小或扩大。
可选地,所述导向部可以是设置在扳手组件2上的凸筋,导向配合部为设置在第一夹头11上的凸起。所述凸筋对凸起起导向作用,两者相互配合使抱箍1的内腔缩小或扩大。本实用新型的导向部和导向配合部只要能够实现在扳手组件2由打开位置旋转至锁紧位置时,使所述第一夹头11和所述第二夹头12彼此更近以缩小所述抱箍1的内腔即可,本实用新型不对导向部和导向配合部的结构作限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可以将滑槽4设置在扳手组件2上,在第一夹头11上对应设置导柱3。当扳手组件2旋转至锁紧位置时,设置在第一夹头11上的导柱3滑动至滑槽4的锁紧段,此时第一夹头11和第二夹头12之间的缝隙缩小,车辆座杆被夹紧;当扳手组件2旋转至打开位置时,导柱3滑动至滑槽4的过渡段,此时第一夹头11和第二夹头12之间的缝隙相对锁紧状态增大,车辆座杆被松开。通过旋转扳手组件2可以方便地改变车辆座杆的夹紧和松开状态,调节过程简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可以将滑槽4设置在第一夹头11 上,在扳手组件2上对应设置导柱3。当扳手组件2旋转至锁紧位置时,设置在扳手组件2上的导柱3滑动至滑槽4的锁紧段,此时第一夹头11和第二夹头12之间的缝隙缩小,车辆座杆被夹紧;当扳手组件2旋转至打开位置时,导柱3滑动至滑槽4的过渡段,此时第一夹头11和第二夹头12之间的缝隙相对锁紧状态增大,车辆座杆被松开。通过旋转扳手组件2可以方便地改变车辆座杆的夹紧和松开状态,调节过程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座杆调节装置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调节导柱3与滑槽4 的相对位置变化以改变扳手组件2与抱箍1的相对位置,进而改变座杆槽的大小,这样即实现了抱箍1对车辆座杆的锁紧和打开。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相对应的滑槽4和导柱3,使导柱3在滑槽4内滑动,以改变分别与滑槽4和导柱3连接的两个构件(即扳手组件2和第一夹头11)的相对位置,从而使抱箍1实现对座杆的夹紧和松开。本实用新型的座杆调节装置具有调节方便,调节行程一定,座杆锁紧可靠,结构简单的特点。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头11和所述第二夹头12之间具有缝隙,所述滑槽4沿着所述扳手组件2的旋转方向设置,所述滑槽4具有过渡段,所述过渡段向靠近所述缝隙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过渡段具有锁紧端;在所述扳手组件2旋转至锁紧位置时,所述导柱3被配置为滑动至所述滑槽4的锁紧端,以缩小所述缝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夹头11和第二夹头12之间具有缝隙,相对的两个夹头的表面能够相互契合。可选地,相对的两个表面均为平面。当车辆座杆被锁紧时,即当抱箍1的内腔缩小时,第一夹头11和第二夹头12之间的缝隙减小甚至消失。
或者,第一夹头11和第二夹头12之间没有缝隙,第一夹头11和第二夹头12为可变形体,当抱箍1的内腔缩小时,第一夹头11和第二夹头 12相互挤压发生变形。
可选地,如图1或图2所示,第一夹头11和第二夹头12上可以分别形成同轴的两个通孔,扳手组件2上对应设有与两个通孔相对的通孔。座杆调节装置还包括旋转连接件,所述的旋转连接件穿过扳手组件2、第一夹头11和第二夹头12上的通孔,使扳手组件2旋转连接在抱箍1上。扳手组件2能够以旋转连接件为旋转轴相对于抱箍1旋转,旋转运动的两个特定位置分别是锁紧位置和打开位置。其中,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旋转连接件为螺纹连接的对锁螺丝61和对锁螺母62。使用时,对锁螺丝61穿过扳手组件2、第一夹头11和第二夹头12与对锁螺母62螺纹连接。
滑槽4的设置方式为沿着扳手组件2的旋转方向设置。此处所述的旋转方向为旋转圆周面。滑槽4包括过渡段,过渡段向靠近缝隙的方向倾斜延伸。过渡段具有锁紧端。当导柱3滑入过渡段的锁紧端时,第一夹头11 和第二夹头12之间的缝隙减小,车辆座杆被夹紧。可选地,过渡段为宽度在延伸方向上渐变的滑槽4,锁紧端的宽度小于导柱3的直径。当导柱3滑动至锁紧端时,其被滑槽4壁夹紧。当无外力作用时,导柱3保持在锁紧端处,即抱箍1保持对车辆座杆的锁紧状态。
当扳手组件处于锁紧状态时,只要通过滑槽4过渡段的锁紧端锁紧导柱3即可保持锁止状态,滑槽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锁止可靠。
可选地,如图2所示,扳手组件2包括扳手21和第一压紧块22,所述扳手21与第一压紧块22连接,第一压紧块22与所述第一夹头11形成旋转配合。
具体地,扳手21与第一压紧块22可设置成一个整体。第一压紧块22 远离扳手21的一侧与抱箍1的第一夹头11连接,即扳手21通过第一压紧块22与第一夹头11连接;或者,扳手21与第一压紧块22分体设置,第一压紧块22的两端分别连接扳手21和第一夹头11。第一压紧块22与所述第一夹头11形成旋转配合。将扳手与第一压紧块22分体设置,便于扳手组件2的装配。作为分体设置的一种实施方式,扳手21为U形结构,其端部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形状尺寸与第一压紧块22相适应。可以将扳手 21套设在第一压紧块22上进而实现两者的连接。可选的,如图1所示,扳手21上开设的通孔为多边形孔,相应的第一压紧块22与扳手21连接的一段,其截面也呈多边形。该形状有利于提高扳手21与第一压紧块22的连接强度。
第一压紧块22与第一夹头11旋转配合可以方便用户通过调节扳手21 来控制座杆槽的大小,简化调节过程。
可选地,所述第一压紧块22套设在所述第一夹头11外;所述滑槽4 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紧块22上,所述第一夹头11的外表面对应设有所述导柱3;或者,所述滑槽4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头上,所述第一压紧块22的内表面对应设有所述导柱3。
可选地,所述第一压紧块22套设在所述第一夹头11外,此时将滑槽4 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紧块22内表面上,其可以贯穿第一压紧块22,也可在第一压紧块22内表面形成盲孔。对应地,在所述第一夹头11外表面设有导柱3。导柱3插入滑槽4并在其内滑动,实现扳手组件2与第一夹头11 的相对位置的改变,进而夹紧或松开座杆。可选地,在第一夹头11上对应滑槽4的位置开设有通孔,导柱3为从第一夹头11内部经通孔穿出并插入滑槽4的销钉。销钉与通孔过盈配合,使其不易从孔内脱出。这样设置可简化第一夹头11的加工过程,降低第一夹头11的结构复杂度,进而降低座杆调节装置的成本。本实用新型对导柱3与第一夹头11的连接形式及导柱3的结构不作限制。
或者,将滑槽4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头11外表面,其可以贯穿第一夹头11,也可在第一夹头11外表面形成盲孔。对应地,在所述第一压紧块 22内表面设有导柱3。导柱3插入滑槽4并在其内滑动实现扳手组件2与第一夹头11的相对位置的改变,进而夹紧或松开座杆。可选地,在第一压紧块22上对应滑槽4的位置开设有通孔,导柱3为从第一压紧块22外部经通孔穿入并插入滑槽4的销钉。销钉与通孔过盈配合,使其不易从孔内脱出。这样设置可简化第一压紧块22的加工过程,降低第一压紧块22的结构复杂度,进而降低座杆调节装置的成本,并且能够降低各部件的装配难度。本实用新型对导柱3与第一压紧块22的连接形式及导柱3的结构不作限制。
可选地,所述第一压紧块22插入所述第一夹头11内;所述滑槽4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紧块22上,所述第一夹头11的内表面对应设有所述导柱 3;或者,所述滑槽4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头11上,所述第一压紧块22的外表面对应设有所述导柱3。
可选地,如图1或2所示,所述第一压紧块22插入所述第一夹头11,所述滑槽4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紧块22外表面上,其可以贯穿第一压紧块 22,也可在第一压紧块22外表面形成盲孔。对应地,在所述第一夹头11 内表面设有导柱3。导柱3插入滑槽4并在其内滑动实现扳手组件2与第一夹头11的相对位置的改变,进而夹紧或松开座杆。可选地,在第一夹头 11上对应滑槽4的位置开设有通孔,导柱3为从第一夹头11外部经通孔穿入并插入滑槽4的销钉。销钉与通孔过盈配合,使其不易从孔内脱出。这样设置可简化第一夹头11的加工过程,降低第一夹头11的结构复杂度,进而降低座杆调节装置的成本。本实用新型对导柱3与第一夹头11的连接形式及导柱3的结构不作限制。
或者,所述滑槽4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头11内表面,其可以贯穿第一夹头11,也可在第一夹头11内表面形成盲孔。对应地,在所述第一压紧块22外表面设有导柱3。导柱3插入滑槽4并在其内滑动实现扳手组件2 与第一夹头11的相对位置的改变,进而夹紧或松开座杆。可选地,在第一压紧块22上对应滑槽4的位置开设有通孔,导柱3为从第一压紧块22内部经通孔穿出并插入滑槽4的销钉。销钉与通孔过盈配合,使其不易从孔内脱出。这样设置可简化第一压紧块22的加工过程,降低第一压紧块22 的结构复杂度,进而降低座杆调节装置的成本,并且能够降低个部件的装配难度。本实用新型对导柱3与第一压紧块22的连接形式及导柱3的结构不作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导柱和滑槽具有多种设置形式,用户的选择多,同时也可根据实际使用条件选择合适的导柱和滑槽的结构,适用范围广。
可选地,所述扳手组件2还包括第二压紧块22,所述扳手21与所述第二压紧块连接,所述第二压紧块与所述第二夹头12形成旋转配合。
可选地,所述的扳手21为U形结构,所述扳手组件2还包括连接于U 形结构另一端的第二压紧块22。可选地,第二压紧块与第一压紧块完全相同,两者相对于座管夹对称设置。所述扳手21还通过第二压紧块22与第二夹头12连接。座杆调节装置具有两套夹紧结构,这两套夹紧结构相对于抱箍1对称设置。
设置两套夹紧结构能够提高座杆调节装置的夹紧效率,使夹紧更加可靠,同时可以在相同滑槽4条件下增大座杆调节装置的调节行程。
可选地,所述滑槽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锁紧端的锁紧段,所述锁紧段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扳手组件的旋转轴线。
可选地,所述滑槽4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锁紧端的锁紧段,所述锁紧段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扳手组件2的旋转轴线。滑槽4的锁紧段的延伸方向与扳手组件2的旋转轴线垂直,可使锁紧段对抱箍1的锁紧状态具有较好的保持作用,避免受到突然的外力使导柱3从锁紧段滑出而使抱箍1偏离锁紧状态。
所述滑槽还包括释放段,所述释放段连接于所述过渡段的与所述锁紧端相对的一端,所述释放段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扳手组件2的旋转轴线。
所述滑槽4还包括释放段,所述释放段连接于所述过渡段的与所述锁紧端相对的一端,所述释放段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扳手组件2的旋转轴线。另外释放段的设置可以避免抱箍1松开座杆后,扳手21发生晃动。
可选地,所述过渡段与所述扳手组件2的旋转轴线的夹角为30°-70°。在此角度范围,导柱3能够顺畅地从锁紧段向释放段滑动,或从释放段向锁紧段滑动,不易出现滑动卡顿现象,有利于优化用户体验。
另外,还可以通过设计滑槽4的长度及缝隙的宽度设置座杆调节装置的调节行程。
可选地,所述扳手组件2上沿所述扳手组件2的旋转方向设置有两个所述滑槽4,所述第一夹头11上对应设置有两个所述导柱3;或者,所述扳手组件2上沿所述扳手组件2的旋转方向设置有两个所述导柱3,所述第一夹头11上对应设置有两个所述滑槽4。
上述设置方式不仅可以降低锁紧过程对导柱3的强度要求,还能够提高锁紧的可靠性。
所述滑槽4的数量也可多于两个,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导柱3的数量要求与滑槽4的数量相同。
可选地,所述滑槽4内填充有润滑材料。导柱3在填充有润滑材料的滑槽4内滑动,能使滑动更加顺畅,还可以降低导柱3与滑槽4之间的摩擦力,减少对滑槽4的磨损,延长座杆调节装置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在设有所述滑槽4的所述扳手组件2或所述第一夹头11上,位于所述滑槽4的两侧分别设有周向的安装槽221,在所述安装槽221内安装弹性密封件5。
具体的,当滑槽4设置在扳手组件2上,在扳手组件2的表面于滑槽4 的两侧设有周向的安装槽221,在安装槽221内安装弹性密封件5;当滑槽 4设置在第一夹头11上,在第一夹头11的表面于滑槽4的两侧设有周向的安装槽221,在安装槽221内安装弹性密封件5。弹性密封件5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滑槽4内润滑材料的流失,同时还能防止外界杂质进入滑槽4 内而影响导柱3的滑动,有利于延长座杆调节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身主体、上述座杆调节装置、座杆和车座。所述车身主体上具有中管,所述座杆调节装置的抱箍1套设在所述中管上。车座设置在座杆上,而座杆穿过抱箍1上的座杆槽并插入所述中管内。图4为通过转动扳手21实现座杆锁紧的示意图。将所述扳手21旋转到锁紧位置时,所述座杆槽的直径缩小,将所述座杆夹紧,座杆无法在中管中上下移动。在将所述扳手21旋转到打开位置时,所述座杆槽的直径扩大,座杆被所述抱箍1松开,能够上下调节移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适合用作共享车辆。其座杆调节装置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在进行调节时,导柱3能够稳定在滑槽4的锁紧段和释放段内,从而使得抱紧和松开的效果更好、更稳定。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5)

1.座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抱箍,所述抱箍的周向两端分别形成有相对的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
扳手组件旋转连接在所述第一夹头和/或第二夹头上,所述扳手组件被配置为能相对于所述抱箍旋转到锁紧位置和打开位置;
锁紧构件,所述锁紧构件包括导向部和导向配合部;
所述扳手组件上设置有所述导向部,所述第一夹头上设置有所述导向配合部;或者,所述扳手组件上设置有所述导向配合部,所述第一夹头上设置有所述导向部;
在所述扳手组件由所述打开位置旋转至锁紧位置时,所述导向部和所述导向配合部相互配合使所述第一夹头和所述第二夹头彼此更近以缩小所述抱箍的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为滑槽,所述导向配合部为导柱,所述导柱插入所述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头和所述第二夹头之间具有缝隙,所述滑槽沿着所述扳手组件的旋转方向设置,所述滑槽具有过渡段,所述过渡段向靠近所述缝隙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过渡段具有锁紧端;
在所述扳手组件旋转至锁紧位置时,所述导柱被配置为滑动至所述滑槽的锁紧端,以缩小所述缝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组件包括扳手和第一压紧块,所述扳手与所述第一压紧块连接,所述第一压紧块与所述第一夹头连接形成旋转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块套设在所述第一夹头外;
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紧块上,所述第一夹头的外表面对应设有所述导柱;或者,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头上,所述第一压紧块的内表面对应设有所述导柱。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块插入所述第一夹头内;
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紧块上,所述第一夹头的内表面对应设有所述导柱;或者,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头上,所述第一压紧块的外表面对应设有所述导柱。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所述的座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组件还包括第二压紧块,所述扳手与所述第二压紧块连接,所述第二压紧块与所述第二夹头形成旋转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锁紧端的锁紧段,所述锁紧段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扳手组件的旋转轴线。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还包括释放段,所述释放段连接于所述过渡段的与所述锁紧端相对的一端,所述释放段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扳手组件的旋转轴线。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与所述扳手组件的旋转轴线的夹角为30°-70°。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组件上沿所述扳手组件的旋转方向设置有两个所述滑槽,所述第一夹头上对应设置有两个所述导柱;或者,所述扳手组件上沿所述扳手组件的旋转方向设置有两个所述导柱,所述第一夹头上对应设置有两个所述滑槽。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内填充有润滑材料。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设有所述滑槽的所述扳手组件或所述第一夹头上,位于所述滑槽的两侧分别设有周向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密封件。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凸出所述第一夹头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夹头一体成型;
或者,所述第一夹头上设有导柱安装孔,所述导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导柱安装孔内,所述导柱凸出所述第一夹头的表面。
1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身主体,所述车身主体具有中管;
权利要求1-14任意之一所述的座杆调节装置,所述抱箍套设在所述中管上;
座杆和车座,所述座杆穿过所述抱箍的内腔并伸入所述中管内,所述车座设置在所述座杆上。
CN201921879853.1U 2019-11-01 2019-11-01 座杆调节装置及车辆 Active CN2103381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79853.1U CN210338131U (zh) 2019-11-01 2019-11-01 座杆调节装置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79853.1U CN210338131U (zh) 2019-11-01 2019-11-01 座杆调节装置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38131U true CN210338131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79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79853.1U Active CN210338131U (zh) 2019-11-01 2019-11-01 座杆调节装置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381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3743A (zh) * 2021-01-21 2021-06-01 翁成成 一种注塑模具注塑对准辅助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3743A (zh) * 2021-01-21 2021-06-01 翁成成 一种注塑模具注塑对准辅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950004665B1 (ko) 공구용 척(Chuck)
US6488287B2 (en) Locking chuck
US6533291B2 (en) Chuck having quick change mechanism
US10427280B2 (en) Adjustable gripping tool
US20130147132A1 (en) Locking chuck
US8746704B2 (en) Work-holding chuck with quick-release jaws
US10099295B2 (en) Drill chuck
CA2493219C (en) Quick-connect chuck mechanism
CN210338131U (zh) 座杆调节装置及车辆
JP2000288810A (ja) ドリル及びドライバー用チャック
US7900937B2 (en) Locking chuck
US4366733A (en) Socket including adjustable jaws
CN114761313A (zh) 工具存储组件
US6398226B1 (en) Chuck with one-way lock
AU721030B2 (en) Counter centrifugal chuck and mounting systems
US8528914B2 (en) Quick-release jaws with single-piece bearing chuck
US10556276B2 (en) Locking chuck
CN1152761C (zh) 钻孔器/螺丝刀夹头
EP2156913B1 (en) Chuck assembly
EP1347854A2 (en) Chuck with spring leg dust cover
IT9067796A1 (it) Mandrino portautensile.
CN220410806U (zh) 具有调节结构的电动车车把手
GB2275886A (en) Drill chuck.
US20070069440A1 (en) Vice
CN219270328U (zh) 一体式滑动啮合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17

Address after: Room 168, building 6, 741 Hangzhou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90

Patentee after: HA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Bnan 1231, 2 bungalows, No. 5 Road, College,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191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MOBIK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