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40389U - 隔弧装置及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隔弧装置及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40389U
CN219040389U CN202223578482.8U CN202223578482U CN219040389U CN 219040389 U CN219040389 U CN 219040389U CN 202223578482 U CN202223578482 U CN 202223578482U CN 219040389 U CN219040389 U CN 2190403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contact
moving contact
elastic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7848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
史胜余
许利战
祁卫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ix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lix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ix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lix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7848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403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403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403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隔弧装置及断路器,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该隔弧装置中的弹性件一端连接于断路器的壳体,另一端与隔弧件连接,隔弧件位于断路器的动触头的运动轨迹上。断路器的动触头和静触头接触时,隔弧件位于动触头背向静触头的一侧;动触头和静触头分断的过程中,动触头抵推隔弧件的第一侧,使隔弧件带动弹性件朝第一方向弯曲变形,直至动触头从第一侧滑脱后,隔弧件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朝第二方向移动至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以强制切断动触头和静触头分断时产生的电弧,其分断能力较好,可以有效提高断路器的灭弧能力。并且,本实施例提供的隔弧装置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动作可靠,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Description

隔弧装置及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弧装置及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电力机构中重要的开关设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回路中的电流。当系统中出现漏电、过载、短路等故障时,断路器可以通过分闸来实现对电路的切断,以防止故障扩大。
现有直流断路器的动触头和静触头在分断时产生的电弧会在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持续燃烧,很难引入灭弧室进行熄灭,会导致断路器失效,因此需要一种有效切断电弧的隔弧装置,以快速熄灭电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弧装置及断路器,可以有效切断直流断路器的动触头和静触头分断时产生的电弧,提高断路器的灭弧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隔弧装置,应用于断路器,该隔弧装置包括弹性件和隔弧件。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断路器的壳体,隔弧件与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隔弧件位于断路器的动触头的运动轨迹上。断路器的动触头和静触头接触时,隔弧件位于动触头背向静触头的一侧;动触头和静触头分断的过程中,动触头抵推隔弧件的第一侧,使隔弧件带动弹性件朝第一方向弯曲变形,直至动触头从第一侧滑脱后,隔弧件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朝第二方向移动至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其中,第一方向与动触头远离静触头的方向一致,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
通过上述方案,隔弧件可以从动触头背向静触头的一侧移动至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并可以强制切断动触头和静触头分断时产生的电弧,其切割电弧能力较好,可以有效提高断路器的灭弧能力。并且,本实施例提供的隔弧装置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动作可靠,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触头和静触头闭合的过程中,动触头抵推隔弧件的第二侧,使隔弧件带动弹性件朝第二方向弯曲变形,直至动触头从第二侧滑脱后,隔弧件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朝第一方向移动至动触头背向静触头的一侧,第二侧与第一侧位置相对。
通过上述方案,隔弧件可以在动触头需要和静触头闭合时,从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移出,这样可以减小隔弧件对动触头朝静触头移动的影响,可以不妨碍动触头与静触头的可靠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触头包括用于与静触头接触的第一接触侧,静触头包括用于与动触头接触的第二接触侧,隔弧件为板状结构,隔弧件位于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时,隔弧件基本垂直于第一接触侧和第二接触侧的排列方向。
通过上述方案,使得隔弧件可以基本垂直于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的电弧的长度方向,便于通过隔弧件切断该电弧,以快速将该电弧熄灭,提高了断路器的灭弧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隔弧件位于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时,沿排列方向,第一接触侧的投影和第二接触侧的投影均落入隔弧件的投影范围内。
通过上述方案,使得隔弧件在切弧时可以具有较大的切弧面积,以尽可能将电弧完全切断,有效提高灭弧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隔弧件为采用产气材料制成的塑料件。
通过上述方案,隔弧件在切断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的电弧的同时,可以产生气体,这些气体具有一定的冷却电弧的作用,便于提高灭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触头和静触头接触时,隔弧件与动触头背向静触头的一侧之间具有预设间隙。
通过上述方案,使得隔弧件与动触头背向静触头的一侧不接触,这样,在动触头和静触头接触时,动触头不会向隔弧件施加力使隔弧件发生位移,隔弧件不移动也就不会向弹性件施加作用力使弹性件弯曲变形,因此可以减少弹性件一直处于变形状态而发生断裂损伤的可能,提高了弹性件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包括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第一弹性臂朝向壳体的一端和第二弹性臂朝向壳体的一端均与壳体连接,第一弹性臂背向壳体的一端和第二弹性臂背向壳体的一端均与隔弧件连接。隔弧件位于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时,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沿垂直于第一接触侧和第二接触侧的排列方向并排设置。
通过上述方案,两个弹性臂可以增加弹性件的使用寿命,从而可以延长隔弧装置的使用寿命。将两个弹性臂沿垂直于第一接触侧和第二接触侧的排列方向并排设置,可以便于两个弹性臂弯曲变形,减小相互干涉的可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均为弹性板,且弹性板具有多个弯折处。
通过上述方案,多个弯折处可以作为弹性板弯曲时的应力释放点,在便于弹性板弯曲变形的同时,还可以减小弹性件弯曲变形时因应力集中而发生断裂损坏的可能。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包括壳体和第一方面的隔弧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包括隔弧板,隔弧板朝向隔弧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隔弧装置还包括安装台,安装台位于安装槽内且与安装台连接,安装台朝向弹性件的一侧与弹性件连接。
通过上述方案,弹性件可以通过安装台间接连接于断路器的壳体,以将隔弧装置紧固连接于壳体。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断路器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隔弧装置;11、弹性件;111、第一弹性臂;112、第二弹性臂;12、隔弧件;121、第一侧;122、第二侧;13、安装台;2、壳体;21、隔弧板;211、安装槽;3、动触头;31、第一接触侧;4、静触头;41、第二接触侧;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实施例”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隔弧装置及断路器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例如,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诸如X方向、Y方向用于说明本实施例的隔弧装置及断路器的各构件的操作和构造的指示方向的表述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且尽管当隔弧装置及断路器的各构件处于图中所示的位置时这些指示是恰当的,但是当这些位置改变时,这些方向应有不同的解释,以对应改变。
此外,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机械结构的“相连”或“连接”可以是指物理上的连接,例如,物理上的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例如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例如通过螺丝、螺栓或其它固定件固定连接;物理上的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例如相互卡接或卡合连接;物理上的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例如,焊接、粘接或一体成型形成连接进行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断路器包括直流断路器和交流断路器,不论直流断路器还是交流断路器,均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静触头的位置固定不变,动触头可以朝静触头移动以使动触头和静触头闭合,动触头还可以背向静触头移动以使动触头和静触头分断。动触头和静触头在分断时会产生电弧,由于电弧具有导电性,如果不将这些电弧及时转移并熄灭,将会对动触头和静触头造成损伤,降低断路器的使用性能,甚至使断路器无法正常开合而失效。
对于交流断路器,允许通过的交流电每个周期都有自然过零点,在过零点时电弧容易熄灭,但是当交流断路器分断较大的瞬时交流电时,电弧熄灭所需的时间较长,使得电弧在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停留时间较长,存在烧蚀动触头和静触头的风险。对于直流断路器,允许通过的直流电没有过零点,通常需要增加额外的灭弧装置以增强其灭弧能力,例如,通过增加引弧板将电弧引至灭弧室内熄灭,然而当直流断路器分断的直流电较小时,电弧并不容易跳转至引弧板而被引至灭弧室内,会在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持续燃烧,也存在烧蚀动触头和静触头的风险。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隔弧装置,以强制切断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的电弧,解决上述灭弧难的问题。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弧装置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该断路器包括图1所示的隔弧装置1,该断路器可以是交流断路器,也可以是直流断路器,该隔弧装置1可以用于切断该断路器分断任意大小的电流时产生的电弧,尤其适用于直流断路器分断小电流的情况。如图1和图2所示,该隔弧装置1包括弹性件11和隔弧件12。弹性件11一端连接于断路器的壳体2。隔弧件12与弹性件11的另一端连接,隔弧件12位于断路器的动触头3的运动轨迹上。
弹性件11是隔弧装置1中可以发生弯曲变形的结构件,例如,弹性件11可以是弹簧、弹性板等任意具有弯曲变形能力的结构。弹性件11包括位置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弹性件11的第一端可以与壳体2直接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其他中间结构件与壳体2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弹性件11的第一端连接于壳体2后该第一端的位置将固定不变,该第一端相当于隔弧装置1的固定端;弹性件11的第二端与隔弧件12连接后,隔弧件12随断路器的动触头3的移动会发生位移,因此该第二端和隔弧件12的位置不固定,隔弧件12相当于隔弧装置1的自由端。
其中,隔弧件12是隔弧装置1中用于切断动触头3和静触头4分断时产生的电弧的结构件。隔弧件12位于断路器的动触头3的运动轨迹上,使得动触头3在朝向静触头4移动以使动触头3和静触头4闭合的过程中,以及动触头3在背向静触头4移动以使动触头3和静触头4分断的过程中,均可以触碰到隔弧件12,而使隔弧件12发生位移。在一些实施例中,隔弧件12可以是采用产气材料制成的塑料件。其中,产气材料可以是尼龙、聚甲醛树脂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这些产气材料在高温电弧的作用下会产生氢气等气体,这些气体可以起到冷却电弧的作用,便于提高灭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不影响动触头3和静触头4的正常闭合,在动触头3和静触头4接触时,隔弧件12不位于动触头3和静触头4之间。示例地,隔弧件12可以位于动触头3背向静触头4的一侧。下面为了便于简化描述,将动触头3背向静触头4的一侧称为动触头3的外侧,将动触头3朝向静触头4的一侧称为动触头3的内侧。
在动触头3和静触头4分断的过程中,动触头3的外侧先接触并抵推隔弧件12的第一侧121的第一部位(如图1所示),使隔弧件12带动弹性件11朝第一方向X弯曲变形,该过程中弹性件11储存能量;随着动触头3继续背向静触头4移动,动触头3与隔弧件12的接触部位由第一侧121的第一部位向第一侧121的第二部位移动,直至动触头3从第一侧121的第二部位滑脱后,隔弧件12在弹性件11的弹力作用下朝第二方向Y移动至动触头3与静触头4之间。其中,第一侧121的第一部位是第一侧121中靠近弹性件11的部位,第一侧121的第二部位是第一侧121中远离弹性件11的部位。另外,第一方向X与动触头3远离静触头4的方向一致,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相反。
当动触头3和静触头4的位置关系如图2所示那样,则前述第一方向X,以及动触头3远离静触头4的方向均可以是顺时针方向,前述第二方向Y可以是逆时针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中,隔弧件12可以在动触头3的抵推下带动弹性件11朝第一方向X弯曲变形,以使弹性件11储存能量,当动触头3朝第一方向X从隔弧件12上滑脱后,弹性件11可以驱使隔弧件12反向朝第二方向Y移动,使隔弧件12移动至动触头3与静触头4之间。隔弧件12移动至动触头3与静触头4之间的过程中,可以强制切断动触头3和静触头4分断时产生的电弧,其切割电弧能力较好,可以有效提高断路器的灭弧能力。并且,本实施例提供的隔弧装置1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动作可靠,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隔弧件12切断电弧后,在动触头3和静触头4闭合的过程中,动触头3的内侧抵推隔弧件12的第二侧122的第一部位,使隔弧件12带动弹性件11朝第二方向Y弯曲变形,该过程中弹性件11储存能量;随着动触头3继续朝向静触头4移动,动触头3与隔弧件12的接触部位由第二侧122的第一部位向第二侧122的第二部位移动,直至动触头3从第二侧122的第二部位滑脱后,隔弧件12在弹性件11的弹力作用下朝第一方向X移动至动触头3背向静触头4的一侧。其中,第二侧122的第一部位是第二侧122中靠近弹性件11的部位,第二侧122的第二部位是第二侧122中远离弹性件11的部位,隔弧件12的第二侧122与隔弧件12的第一侧121位置相对。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断路器的爆炸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动触头3包括用于与静触头4接触的第一接触侧31,静触头4包括用于与动触头3接触的第二接触侧41,隔弧件12可以为板状结构,隔弧件12位于动触头3和静触头4之间时,隔弧件12基本垂直于第一接触侧31和第二接触侧41的排列方向。
静触头4常设置有静银点,静银点朝向动触头3的一侧为平面,由于断路器的内部空间有限,动触头3相对静触头4移动的幅度有限,因此第一接触侧31和第二接触侧41的排列方向可以基本垂直于静银点朝向动触头3一侧的平面,动触头3和静触头4之间的电弧的长度方向也可以基本垂直于该平面。其中,基本垂直指的是两者之间的夹角近似等于90度,例如,两者之间的夹角为85度、88度、90度、93度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另外,下文涉及基本垂直的,均可以参考此处对基本垂直的解释来理解,下文将不再赘述。
隔弧件12基本垂直于第一接触侧31和第二接触侧41的排列方向,指的是隔弧件12的这两个大板面基本垂直于该排列方向。
本实施例中,将隔弧件12设置为板状结构,且隔弧件12位于动触头3和静触头4之间时,隔弧件12基本垂直于第一接触侧31和第二接触侧41的排列方向,这样,使得隔弧件12可以基本垂直于动触头3和静触头4之间的电弧的长度方向,便于通过隔弧件12切断该电弧,以快速将该电弧熄灭,提高了断路器的灭弧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隔弧件12位于动触头3和静触头4之间时,沿排列方向,第一接触侧31的投影和第二接触侧41的投影均落入隔弧件12的投影范围内。
沿与第一接触侧31和第二接触侧41的排列方向基本垂直的方向将动触头3和静触头4之间的电弧切开,该电弧具有一定的截面积,且该截面积的大小基本等同于第一接触侧31或第二接触侧41的面积大小。以同样的方式将隔弧件12切开,假设隔弧件12的截面积小于上述电弧的截面积,则隔弧件12只能切断部分电弧而无法将电弧整体切断,没有切断的部分电弧还有可能重燃,存在无法熄灭电弧的可能。
有鉴于此,本实施例对隔弧件12的尺寸进行限定,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案,使得隔弧件12在切弧时可以具有较大的切弧面积,以尽可能将电弧完全切断,有效提高灭弧的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隔弧件12的尺寸太大可能会与相邻结构件发生干涉,因此在设计隔弧件12时,需要综合考虑隔弧件12与其他结构件之间的距离,使得隔弧件12在移动时不与断路器的壳体2、静触点等结构件接触,以减小隔弧件12与其他结构件卡滞而无法顺利复位的可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触头3和静触头4接触时,隔弧件12与动触头3背向静触头4的一侧之间具有预设间隙。
该预设间隙可以是0.2毫米、0.3毫米等较小的数值。
通过上述方案,使得隔弧件12与动触头3背向静触头4的一侧不接触,这样,在动触头3和静触头4接触时,动触头3不会向隔弧件12施加力使隔弧件12发生位移,隔弧件12不移动也就不会向弹性件11施加作用力使弹性件11弯曲变形,因此可以减少弹性件11一直处于变形状态而发生断裂损伤的可能,提高了弹性件11的使用寿命。
对于弹性件11的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11可以是弹簧。由于塑料弹簧相对于金属弹簧不容易受高温金属颗粒影响,因此该弹性件11可以是塑料材质的弹簧。当弹性件11是弹簧时,该弹性件11的两端均具有挂钩,壳体2和隔弧件12用于连接弹性件11的位置均可以设置有连接孔,弹性件11两端的挂钩可以穿过该连接孔分别与壳体2和隔弧件12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11还可以是弹性板等其他可以满足弯曲变形幅度要求的结构件制成,且弹性件1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地,如图1所示,弹性件11可以包括第一弹性臂111和第二弹性臂112,第一弹性臂111朝向壳体2的一端和第二弹性臂112朝向壳体2的一端均与壳体2连接,第一弹性臂111背向壳体2的一端和第二弹性臂112背向壳体2的一端均与隔弧件12连接,第一弹性臂111和第二弹性臂112的排列方向基本垂直于电弧的长度方向。
第一弹性臂111和第二弹性臂112可以是前述塑料弹簧或者弹性板等结构,其与壳体2、隔弧件12的连接方式也可以参考前面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弹性件11包括两个弹性臂,两个弹性臂可以增加弹性件11的使用寿命,从而可以延长隔弧装置1的使用寿命。将两个弹性臂沿垂直于第一接触侧31和第二接触侧41的排列方向并排设置,可以便于两个弹性臂弯曲变形,减小相互干涉的可能。
进一步地,在第一弹性臂111和第二弹性臂112均为弹性板的情况下,弹性板可以具有多个弯折处。多个弯折处可以作为弹性板弯曲时的应力释放点,在便于弹性板弯曲变形的同时,还可以减小弹性件11弯曲变形时因应力集中而发生断裂损坏的可能。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断路器,该断路器包括壳体2和前面实施例中的隔弧装置1。由于该隔弧装置1的结构及其有益效果均已在前面实施例做了详细阐述,故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前面隔弧装置1的实施例描述了隔弧装置1中的弹性件11一端与断路器的壳体2连接,且弹性件11可以直接连接于壳体2,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11也可以通过其他中间结构件与壳体2间接连接。示例地,如图2和图3所示,壳体2包括隔弧板21,隔弧板21朝向隔弧装置1的一侧可以设置有安装槽211,如图1所示,隔弧装置1还可以包括安装台13,该安装台13可以是前述其他中间结构件,安装台13位于安装槽211内且与安装台13连接,安装台13朝向弹性件11的一侧与弹性件11连接。
安装台13、弹性件11和隔弧件12可以一体成型。安装台13与安装槽211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以将隔弧装置1的一端紧固连接于壳体2。可以理解的是,安装台13也可以是隔弧板21朝弹性件11设置的凸起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可以通过隔弧装置1中的隔弧件12强制切断动触头3和静触头4分断时产生的电弧,其分断能力较好,可以有效提高断路器的灭弧能力。并且,本实施例提供的隔弧装置1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动作可靠,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隔弧装置,应用于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弧装置包括:
弹性件,一端连接于所述断路器的壳体;
隔弧件,与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隔弧件位于所述断路器的动触头的运动轨迹上;
所述断路器的动触头和静触头接触时,所述隔弧件位于所述动触头背向所述静触头的一侧;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分断的过程中,所述动触头抵推所述隔弧件的第一侧,使所述隔弧件带动所述弹性件朝第一方向弯曲变形,直至所述动触头从所述第一侧滑脱后,所述隔弧件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朝第二方向移动至所述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动触头远离所述静触头的方向一致,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闭合的过程中,所述动触头抵推所述隔弧件的第二侧,使所述隔弧件带动所述弹性件朝所述第二方向弯曲变形,直至所述动触头从所述第二侧滑脱后,所述隔弧件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朝所述第一方向移动至所述动触头背向所述静触头的一侧,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一侧位置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包括用于与所述静触头接触的第一接触侧,所述静触头包括用于与所述动触头接触的第二接触侧,所述隔弧件为板状结构,所述隔弧件位于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之间时,所述隔弧件基本垂直于所述第一接触侧和所述第二接触侧的排列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弧件位于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之间时,沿所述排列方向,所述第一接触侧的投影和所述第二接触侧的投影均落入所述隔弧件的投影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隔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弧件为采用产气材料制成的塑料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隔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接触时,所述隔弧件与所述动触头背向所述静触头的一侧之间具有预设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朝向所述壳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弹性臂朝向所述壳体的一端均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弹性臂背向所述壳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弹性臂背向所述壳体的一端均与所述隔弧件连接;
所述隔弧件位于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之间时,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接触侧和所述第二接触侧的排列方向并排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均为弹性板,且所述弹性板具有多个弯折处。
9.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隔弧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隔弧板,所述隔弧板朝向所述隔弧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
所述隔弧装置还包括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位于所述安装槽内且与所述安装台连接,所述安装台朝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与所述弹性件连接。
CN202223578482.8U 2022-12-30 2022-12-30 隔弧装置及断路器 Active CN2190403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78482.8U CN219040389U (zh) 2022-12-30 2022-12-30 隔弧装置及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78482.8U CN219040389U (zh) 2022-12-30 2022-12-30 隔弧装置及断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40389U true CN219040389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81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78482.8U Active CN219040389U (zh) 2022-12-30 2022-12-30 隔弧装置及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403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087797A1 (zh) 无极性低压断路器
CN107359068B (zh) 一种具有复合灭弧性能的塑壳断路器
CN107342199B (zh) 一种罩壳式屏蔽灭弧机构
US20230411098A1 (en) Operating mechanism of circuit breaker
CN115172109A (zh) 快速跳闸装置及断路器
CN219040389U (zh) 隔弧装置及断路器
CN104851760B (zh) 电路断路器中的电磁增强的触头的分离
CN107342198B (zh) 一种具有强大分断短路电流能力的塑壳断路器
CN207529897U (zh) 电弧隔断机构以及塑壳断路器
CN116072484A (zh) 隔弧装置及断路器
JP4760292B2 (ja) 回路遮断器
CN1253909C (zh) 空气自动断路器
KR100911968B1 (ko) 기중 차단기의 가동 접촉자
CN208336078U (zh) 一种塑壳断路器静触头灭弧模块
CN107359066B (zh) 一种断路器用钳式灭弧装置
CN107424856B (zh) 一种闸板式断路器触头灭弧机构
CN211125548U (zh) 一种万能式断路器的触头系统
CN221176127U (zh) 一种触头装置
CN220796496U (zh) 介电开关及漏电断路器
KR20160130058A (ko) 회로차단기의 가동접촉자
CN218996640U (zh) 一种断路器
CN100458994C (zh) 屏蔽隔离断路器
CN217333980U (zh) 断路器
CN220774261U (zh) 一种漏电试验装置及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CN220065602U (zh) 一种断路器的触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