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37682U - 换热装置、换热系统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换热装置、换热系统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37682U
CN219037682U CN202223605266.8U CN202223605266U CN219037682U CN 219037682 U CN219037682 U CN 219037682U CN 202223605266 U CN202223605266 U CN 202223605266U CN 219037682 U CN219037682 U CN 2190376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inlet
chamber
exchange device
collecting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0526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应波
汪义榛
张明
郝淑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0526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376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376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376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换热装置、换热系统及车辆,属于热交换技术领域。换热装置包括:换热本体、第一集流室、第二集流室、进口和出口;换热本体包括多个换热通道,第一集流室连接于换热本体的第一端且与多个换热通道的第一端连通,第二集流室连接于换热本体的第二端且与多个换热通道的第二端连通;进口位于第一集流室的中部区域,出口位于第一集流室和第二集流室中的至少之一的侧部区域。通过将进口设置于第一集流室的中部区域,使得进口所在区域处的对流换热效率将明显提高,从而提高换热装置的换热性能。该换热装置的一示例性应用场景是新能源汽车。

Description

换热装置、换热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换热装置、换热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散热器能够避免如发动机、电机、电池等车载发热部件因过热而造成损坏,来自发热部件的冷却液在散热器内部流动,冷空气在散热器外部流动,热的冷却液通过向冷空气散热而降温并再次循环至发热部件中。通常情况下,汽车散热器与位于其前方或者后方的风扇组合使用。
相关技术中,汽车散热器的进口和出口要么位于同一集流管的两侧,要么位于不同集流管的两侧,然而,汽车散热器的进口处的空气风速通常较低,这不利于该位置处的对流换热,进而影响汽车散热器的整体换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了换热装置、换热系统及车辆,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本体、第一集流室、第二集流室、进口和出口;
所述换热本体包括多个换热通道,所述第一集流室连接于所述换热本体的第一端且与所述多个换热通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集流室连接于所述换热本体的第二端且与所述多个换热通道的第二端连通;
所述进口位于所述第一集流室的中部区域,所述出口位于所述第一集流室和所述第二集流室中的至少之一的侧部区域。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通过将进口设置于第一集流室的中部区域,这样,当介质供应装置面向换热本体布置时,能够提高进口所在中部区域处的换热介质的流速,由于进口处换热流体与换热介质之间的温差相对更大,这样,进口处的换热介质流速增加时,进口所在区域处的对流换热效率将明显提高,从而提高换热装置的换热性能。由于出口处的换热流体与换热介质之间的温差相对更小,通过将出口设置于第一集流室和第二集流室中的至少之一的侧部区域,一方面,即使面对低流速的换热介质,也不会显著影响换热装置的换热性能。另一方面,在进口位于中部区域的前提下,这能够确保换热流体充分地流经整个换热本体的多个换热通道,达到对换热本体所有换热通道的充分利用。可见,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通过对进口的位置作了改进,达到了显著提高换热装置换热效果的目的。
进一步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还具有更强的兼容性和通用性,这是因为,对于相关技术中提供的同类型的换热装置来说,无须整体更换,只需更换第一集流室、第二集流室中的一个(因为集流室上进口或者出口的位置作了改进),即能够获得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换热装置,这不仅降低了更换操作的难度,还降低了更换成本。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进口居中地位于所述第一集流室的中部区域。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进口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所述进口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所述进口均匀地分布于所述第一集流室的中部区域。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集流室内具有第一隔件,所述第一隔件用于使所述第一集流室的内腔分隔为多个第一腔体;
所述进口与位于所述第一集流室的中间区域处的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
第一隔件可以为隔板状或者隔块状,其位于第一集流室的内腔中,使得第一集流室的内腔分为多个彼此隔开的第一腔体,以改变换热流体的运动轨迹,这利于提高换热装置的换热效果。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出口的数量为多个,至少存在一个所述出口与位于所述第一集流室的侧部区域处的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所述出口均与位于所述第一集流室的侧部区域处的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出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口均与所述第二集流室相连通。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集流室内具有第二隔件,所述第二隔件用于使所述第二集流室的内腔分隔为多个第二腔体;
至少存在一个所述出口与位于所述第二集流室的侧部区域处的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
第二隔件使得第二集流室的内腔分为多个彼此隔开的第二腔体,以改变换热流体的运动轨迹,这利于提高换热装置的换热效果。
进口与出口的配合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一进两出、两进两出、三进两出、两进四出、三进四出等,基于进口与出口的配合形式,来确定第一隔件和第二隔件的布置,从而改变换热流体的运动轨迹,以满足上述进出路径。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散热器、冷凝器、板式换热器或者加热器。
举例来说,该换热器为一种汽车散热器,相应地,介质供应装置为诸如风扇之类的轴流式风机,其居中地面向换热装置的换热本体布置。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均为孔状或者接头状。
另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系统,所述换热系统包括: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如上述任一所述;
介质供应装置,所述介质供应装置用于向所述换热装置的换热本体提供空气作为换热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具有上述换热装置的所有优点。介质供应装置用于向换热装置的换热本体提供空气作为换热介质,空气可以基于一定的风速直接流向换热本体的外部表面进行对流换热,该种情形下,该换热系统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且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利于降低成本。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介质供应装置包括风机或者空气压缩机。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介质供应装置为风机,所述风机居中地面向所述换热装置的换热本体,使得所述风机至少与所述进口和所述多个换热通道中位于中间区域的部分相对。
通过使风机居中布置,不仅符合常规空间布置,而且还使得换热装置的进口所在区域处具有更高的风速,结合进口处的气液温差相对更大,这利于提高换热装置的对流换热效率。
另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换热装置,或者,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换热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示例性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示例性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示例性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示例性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示例性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换热系统的侧视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换热系统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分别表示:
100、换热装置;
1、换热本体;10、换热通道;
21、第一集流室;210、第一腔体;
22、第二集流室;220、第二腔体;
31、进口;
32、出口;
41、第一隔件;
42、第二隔件;
200、介质供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汽车散热器能够避免车载发热部件因过热而造成损坏,来自发热部件的冷却液在散热器内部流动,冷空气在散热器外部流动,热的冷却液通过向冷空气散热而降温并再次循环至发热部件中。通常情况下,汽车散热器与位于其前方或者后方的风扇组合使用。
相关技术中,汽车散热器的进口和出口要么位于同一集流管的两侧,要么位于不同集流管的两侧,例如,进口位于上部集流管的左侧,出口位于下部集流管的右侧。
通常情况下,风扇相对于汽车散热器居中布置,特别是风扇的数目为一个时,这使得汽车散热器的两侧区域处的空气风速较低,而散热器中间区域处的空气风速较高。由于汽车散热器的进口处冷却液与空气之间存在更大的气液温差,当汽车散热器的进口处的空气风速较低时,这不利于该位置处的对流换热,使得对流换热效率较低,进而影响汽车散热器的整体换热效果。并且,汽车散热器通常设计为矩形形状,而风扇通常设计为圆形,这进一步凸显了上述技术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100,该换热装置100能够解决相关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附图1-附图5均示例了一种散热器形式的换热装置100,其中,图1-图5中涉及的弯曲箭头指的是换热流体在其中的运动轨迹的方向。
如附图1所示,该换热装置100包括:换热本体1、第一集流室21、第二集流室22、进口31和出口32。其中,换热本体1包括多个换热通道10,第一集流室21连接于换热本体1的第一端且与多个换热通道10的第一端连通,第二集流室22连接于换热本体1的第二端且与多个换热通道10的第二端连通;进口31位于第一集流室21的中部区域,出口32位于第一集流室21和第二集流室22中的至少之一的侧部区域。
本公开实施例将在换热本体1的换热通道10内循环的流体称为换热流体,根据换热装置100的具体类型,该换热流体可以是冷却液、冷媒等,例如,换热装置100为散热器时,该冷却液可以是冷却水。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100,通过将进口31设置于第一集流室21的中部区域,这样,当介质供应装置200面向换热本体1布置时,能够提高进口31所在中部区域处的换热介质的流速,由于进口31处换热流体与换热介质之间的温差相对更大,这样,进口31处的换热介质流速增加时,进口31所在区域处的对流换热效率将明显提高,从而提高换热装置100的换热性能。由于出口32处的换热流体与换热介质之间的温差相对更小,通过将出口32设置于第一集流室21和第二集流室22中的至少之一的侧部区域,一方面,即使面对低流速的换热介质,也不会显著影响换热装置100的换热性能。另一方面,在进口31位于中部区域的前提下,这能够确保换热流体充分地流经整个换热本体1的多个换热通道10,达到对换热本体1所有换热通道10的充分利用。可见,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100,通过对进口31的位置作了改进,达到了显著提高换热装置100换热效果的目的。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100的一示例性应用场景为新能源汽车,使得新能源汽车具有更高的换热效率,达到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的目的。
换热本体1内部的换热流体与换热介质进行换热,其中,换热介质来自于介质供应装置200,换热介质以一定的流速在换热本体1的外部流动,来与换热本体1内部的换热流体进行换热,换热介质例如可以是空气,此时,介质供应装置200可以是风机,这样,上述涉及的换热介质的流速也就是空气的流速(也称为风速)。
举例来说,换热装置100为汽车散热器,介质供应装置200为轴流式风机(例如风扇),按照常规布置,介质供应装置200通常居中地面向换热本体1布置,介质供应装置200或者居中地位于换热本体1的前方,或者居中地位于换热本体1的后方,这样,由介质供应装置200(例如风扇)所提供的空气在换热装置100的中间区域处的风速明显要大于其两侧区域的风速。而本公开实施例中,使具有更大液气温差的进口31位于风速较大的区域,从而显著提高该位置处的换热效果,提高换热装置100的整体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100还具有更强的兼容性和通用性,这是因为,对于相关技术中提供的同类型的换热装置来说,无须整体更换,只需更换第一集流室21、第二集流室22中的一个(因为集流室上进口31或者出口32的位置作了改进),即能够获得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换热装置100,这不仅降低了更换操作的难度,还降低了更换成本。
以下将结合更多的示例性附图,进一步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100中各部件的结构及其作用:
换热本体1指的是换热装置100的换热主体部分,其允许换热流体在其中循环流动,来与外部换热介质实现热交换。换热本体1用于提供多个供换热流体循环流动的换热通道10。
根据换热装置100的具体类型,来进行适应性设计换热本体1即可,其中,图1-图5均示例了散热器形式的换热装置100。
在一些示例中,换热装置100为散热器时,换热本体1还可以认为是散热器芯体(又可以称为散热器芯),其包括冷却管、翅片、支撑板等,其中,冷却管的管腔即为上述涉及的换热通道10,多个换热通道10依次并排布置。
对于第一集流室21和第二集流室22,两者均用于汇集换热流体,并进一步地将所汇集的换热流体分配至相应的换热通道10内。
在一些示例中,当换热流体为冷却水时,第一集流室21和第二集流室22还可以认为是一种水室。举例来说,换热装置100为一种散热器,且换热流体为冷却水,那么,第一集流室21还可以认为是第一水室,第二集流室22还可以认为是第二水室。
第一集流室21和第二集流室22能够设计为多种结构形式,这包括但不限于管体状、仓室状等。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集流室21和第二集流室22均可以设计为管体状,那么,第一集流室21还可以认为是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室22还可以认为是第二集流管。
第一集流室21和第二集流室22上均设置有多个接口,以分别对应连通于多个换热通道10,根据多个换热通道10的布置来设计第一集流室21和第二集流室22上多个接口的位置即可。
本公开实施例所涉及的第一集流室21和第二集流室22的“中部区域”,可以是能够提供一个接口的点位,还可以是能够同时提供多个接口且由多个点位构成的区域。
本公开实施例所涉及的第一集流室21和第二集流室22的“侧部区域”,可以是能够提供一个接口的点位,还可以是同时提供多个接口且由多个点位构成的区域。
以附图1举例来说,多个换热通道10依次并排布置,第一集流室21位于上方,其底部并排设置有多个上开孔,以分别与多个换热通道10所对应的换热管的上端连接并导通;第二集流室22位于下方,其顶部并排设置有多个下开孔,以分别与多个换热通道10所对应的换热管的下端连接并导通。
本公开实施例中,进口31和出口32均可以设计为孔状或者接头状,并且,进口31和出口32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参见图1,其示例了接头状的进口31和出口32,它们均可以与第一集流室21和/或第二集流室22的侧壁上相应位置处开设的接口连接并导通,接头状的进口31和出口32与管线的连接更加方便。
参见图1,其示例了孔状的进口31和出口32,对于孔状的进口31或者出口32,它们均可以直接形成于第一集流室21和/或第二集流室22的侧壁上相应位置处,该种情形下的进口31或者出口32还可以认为是集流室上的接口。
本公开实施例中,进口31位于第一集流室21的中部区域,其中,本公开实施例所涉及的“中部区域”,并不仅仅限于是能够提供一个接口的点位,还可以是能够同时提供多个接口的区域。
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1,进口31居中地位于第一集流室21的中部区域,即位于第一集流室21的中部区域的居中位置处,如此设置,对于提高进口31处的对流换热效率更为有利。
本公开实施例中,进口31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进口31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进口31均匀地分布于第一集流室21的中部区域。图2和图3分别示例了换热装置100具有两个进口31,两个进口31均匀地居中布置于第一集流室21的中部区域。
将第一集流室21和第二集流室22的长度方向定义为多个换热通道10的分布方向,第一集流室21和第二集流室22的长度与换热本体1的尺寸(例如,换热本体1的长度)基本一致,根据第一集流室21的长度来确定进口31的数量。
当第一集流室21的长度较小时,如若设置一个进口31也能够满足换热流体的换热需求,那么,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可以使进口31设置为一个。
如若第一集流室21的长度较长时,如附图3-附图4所示,可以在第一集流室21的中部区域均匀地设置多个进口31,多个进口31沿着中部区域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即可。举例来说,该多个进口31可以是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或者更多个等。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如附图1所示,第一集流室21内具有第一隔件41,第一隔件41用于使第一集流室21的内腔分隔为多个第一腔体210;进口31与位于第一集流室21的中间区域处的第一腔体210相连通。
第一隔件41可以呈板体状或者块体状,例如,第一隔件41可以是一种隔板。第一隔件41位于第一集流室21的内腔中,使得第一集流室21的内腔分为多个彼此隔开的第一腔体210,以改变换热流体的运动轨迹,这利于提高换热装置100的换热效果。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隔件41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存在一个第一腔体210位于第一集流室21的中间区域且其上设置有进口31,至少存在两个第一腔体210分别位于第一集流室21的两个侧部区域且其上可以设置出口32,也可以不设置出口32。
基于该示例,换热流体由进口31依次流经中间区域处的第一腔体210、中间区域处的换热通道10、中间区域处的第二集流室22,然后,在第二集流室22处改变运动轨迹进入两个侧部区域处的换热通道10,随后进入两个侧部区域处的第一集流室21。
举例来说,附图1示例了第一隔件41的数量为两个,以将第一集流室21的内腔分隔为三个第一腔体210,第一集流室21的中间区域存在一个第一腔体210且设置有进口31,第一集流室21的两侧的侧部区域也各自存在一个第一腔体210。
当然,在第一集流室21的长度较长时,为了提高换热流体的换热效果和换热速度,第一隔件41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大于两个,第一集流室21的中间区域处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第一腔体210并且这些第一腔体210上各自设置有一个进口31。以及,第一集流室21的位于其中间区域两侧的两个侧部区域处也可以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第一腔体210。图3和图4示例了第一集流室21的中间区域处具有两个第一腔体210并且这些第一腔体210上各自设置有一个进口31。
根据第一集流室21的位于其中间区域两侧的两个侧部区域处是否设置出口32,来确定位于第一集流室21的中间区域的体积和其侧部区域的体积,使得由进口31进入的换热流体的流量与由所有出口32排出的换热流体的流量之和相同即可。
上述就进口31的布置方式进行了示例性描述,以下就出口32的布置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本公开实施例中,进口31设置于第一集流室21上且数量至少为一个,出口32的数量为多个(两个或者两个以上)。
多个出口32可以均设置于第一集流室21上,也可以均设置于第二集流室22上,还可以使其中部分设置于第一集流室21上且剩余部分设置于第二集流室22上。
无论出口32设置于第一集流室21或者第二集流室22,出口32均位于相应集流室的侧部区域,这使得出口32处的换热流体与换热介质之间的温差相对更小,即使面对低流速的换热介质,也不会显著影响换热装置100的换热性能。
在一些示例中,进口31与出口32的配合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一进两出(参见图1或者图2)、两进两出(参见图3)、三进两出、两进四出(参见图4)、三进四出等,基于进口31与出口32的配合形式,来确定第一隔件41和第二隔件42的布置,从而改变换热流体的运动轨迹,以满足上述进出路径。
在一些示例中,至少存在一个出口32与位于第一集流室21的侧部区域处的第一腔体210相连通,这包括以下实现方式:所有的出口32均设置于第一集流室21的侧部区域(参见图1);以及,部分出口32设置于第一集流室21的侧部区域,而剩余部分的出口32设置于第二集流室22的侧部区域。
作为一种示例,多个出口32均与位于第一集流室21的侧部区域处的第一腔体210相连通,该种情形下,进口31和出口32同时设置于第一集流室21上。
该种情形下,只需对第一集流室21设计隔件,而无须在第二集流室22的内部设计隔件,第二集流室22沿其长度方向是整体贯通的,简化了换热装置100的制备工艺且降低其成本。该种示例具有相对较短的换热路径,适用于尺寸相对较小的换热装置100。
以一进两出形式举例来说,如附图1所示,第一集流室21的中部区域设置有一个进口31,以及,第一集流室21的位于中部区域两侧的两个侧部区域各自设置有一个出口32。
换热流体在图1所示换热装置100中的运动路径如下所示:换热流体由进口31进入第一集流室21,流经中间区域处的多个换热通道10,然后进入第二集流室22的中间区域并由此分别流向第二集流室22的两个侧部区域,然后进入侧部区域处的多个换热通道10,最终由第二集流室22的侧部区域处的出口32排出。
基于该示例,介质供应装置200为风机时,使风机居中地面向换热装置100的换热本体1,例如,使用一个或者多个风机位于换热本体1的中间区域处的前方或者后方,这样,当风机转动时,换热本体1中间区域处的表面风速最大。对于位于换热本体1的中间区域的换热通道10内部的换热流体,要么其温度相对最高(换热装置100作为散热器使用时),要么其温度相对最低(换热装置100作为加热器使用时),可见,该中间区域处的温差更大,且换热本体1在中间区域处的表面对流换热系数也更大,这能够有效提高换热装置100的换热效率,显著改善换热装置100的换热性能。
在另一些示例中,参见图2,出口3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出口32均与第二集流室22相连通,也就是说,进口31和出口32分别位于不同的集流室,该种方式能够增加换热流体的运动路径,具有相对较长的换热路径,具有更好的换热效果。举例来说,一些尺寸相对较大的换热装置100可以采用该示例。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参见图2,第二集流室22内具有第二隔件42,第二隔件42用于使第二集流室22的内腔分隔为多个第二腔体220;至少存在一个出口32与位于第二集流室22的侧部区域处的第二腔体220相连通。
可以理解地,第二集流室22的中间区域处的第二腔体220不设置出口32,以防止换热流体的进出路径为直线型。
第二隔件42在第二集流室22中的作用与第一隔件41在第一集流室21中的作用相同,均起到改变换热流体的运动路径的目的。
如上所述,进口31与出口32的配合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一进两出、两进两出、三进两出、两进四出、三进四出等,根据进口31与出口32的配合形式,来适应性设计第一隔件41和第二隔件42的数量和布置位置,从而使得换热流体的运动轨迹满足上述进出路径。
以一进两出形式举例来说,如附图2所示,第一集流室21的中部区域设置有一个进口31,以及,第二集流室22的位于中部区域两侧的两个侧部区域各自设置有一个出口32。
换热流体在图2所示换热装置100中的运动路径如下所示:换热流体由进口31进入第一集流室21,流经中间区域处的多个换热通道10,然后进入第二集流室22的中间区域并由此向两侧分成两路,分别流向侧部区域处的多个换热通道10,最终由第二集流室22的侧部区域处的出口32排出。
基于该示例,介质供应装置200为风机时,使风机居中地面向换热装置100的换热本体1,例如,使用一个或者多个风机位于换热本体1的中间区域处的前方或者后方,这样,当风机转动时,换热本体1中间区域处的表面风速最高。对于位于换热本体1的中间区域的换热通道10内部的换热流体,要么其温度相对最高(换热装置100作为散热器使用时),要么其温度相对最低(换热装置100作为加热器使用时),可见,该中间区域处的温差更大,且换热本体1在中间区域处的表面对流换热系数也更大,这能够有效提高换热装置100的换热效率,显著改善换热装置100的换热性能。
进一步地,基于该种示例,第二腔体220的数量为三个,位于中间区域处的所述第二腔体220的体积大于位于侧部区域处的第二腔体220的体积,例如为2倍-4倍的关系,以使得换热流体的进出流量保持平衡。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的换热装置100适用于换热流体与空气进行换热的应用场景,举例来说,一些适用的换热装置100包括但不限于散热器、冷凝器、板式换热器或者加热器等,一些适用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汽车、空调、智能家居等。
举例来说,该换热器为一种汽车散热器,相应地,介质供应装置200为诸如风扇之类的轴流式风机,其居中地面向换热装置100的换热本体1布置。
另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换热系统,附图6示例了一种换热系统的侧视图,附图7示例了一种换热系统的俯视图,其中,图7中涉及的箭头指的是空气的流动方向。
如附图6和附图7所示,该换热系统包括:换热装置100和介质供应装置200,其中,换热装置100如上述涉及的任一种;介质供应装置200,介质供应装置200用于向换热装置100的换热本体1提供空气作为换热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具有上述换热装置100的所有优点。其中,介质供应装置200用于向换热装置100的换热本体1提供空气作为换热介质,空气可以基于一定的风速直接流向换热本体1的外部表面进行对流换热,该种情形下,该换热系统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且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利于降低成本。
当然,在一些情形下,空气也可以使介质供应装置200配合管道来以一定的风速流向换热本体1。
在一些示例中,介质供应装置200包括风机或者空气压缩机,例如,该风机可以是轴流式风机,也可以式离心式风机,一种典型的轴流式风机为风扇。以上种类的介质供应装置200均可以提供空气来作为换热介质。
对应于每一个换热装置100,介质供应装置200的数目可以为一个,还可以为多个(例如,两个、三个等)。
在一些示例中,介质供应装置200为风机,风机居中地面向换热装置100的换热本体1,使得风机至少与进口31和多个换热通道10中位于中间区域的部分相对。
风机面向换热本体1指的是,风机可以位于换热本体1的前方(参见图7),也可以位于其后方(图中未示出)。
通过使风机居中布置,这样,风机与换热装置100的进口31间隔相对,同时,还与多个换热通道10中位于中间区域的那些间隔相对,这不仅符合常规空间布置,而且还使得换热装置100的进口31所在区域处具有更高的风速,由于进口31处的气液温差相对更大,在此处风速更高时,这利于提高换热装置100的对流换热效率,实现换热装置100对换热能源的充分有效利用。
风机的数量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时,使该多个风机对称且居中地面向换热本体1而布置即可。
在一些示例中,本公开实施例涉及的换热系统为用于诸如汽车之类的车辆换热系统,具有换热效率高、结构布置简单、装配方便、成本较低、便于规模化推广应用等优点。
再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涉及的任一换热装置,或者,包括上述涉及的任一换热系统。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具有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或者转热系统的所有优点。该车辆具有更高的换热效率,达到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的目的。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以上所述仅是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100)包括:换热本体(1)、第一集流室(21)、第二集流室(22)、进口(31)和出口(32);
所述换热本体(1)包括多个换热通道(10),所述第一集流室(21)连接于所述换热本体(1)的第一端且与所述多个换热通道(10)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集流室(22)连接于所述换热本体(1)的第二端且与所述多个换热通道(10)的第二端连通;
所述进口(31)位于所述第一集流室(21)的中部区域,所述出口(32)位于所述第一集流室(21)和所述第二集流室(22)中的至少之一的侧部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31)居中地位于所述第一集流室(21)的中部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31)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所述进口(31)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所述进口(31)均匀地分布于所述第一集流室(21)的中部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室(21)内具有第一隔件(41),所述第一隔件(41)用于使所述第一集流室(21)的内腔分隔为多个第一腔体(210);
所述进口(31)与位于所述第一集流室(21)的中间区域处的所述第一腔体(210)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32)的数量为多个,至少存在一个所述出口(32)与位于所述第一集流室(21)的侧部区域处的所述第一腔体(210)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出口(32)均与位于所述第一集流室(21)的侧部区域处的所述第一腔体(210)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3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口(32)均与所述第二集流室(22)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流室(22)内具有第二隔件(42),所述第二隔件(42)用于使所述第二集流室(22)的内腔分隔为多个第二腔体(220);
至少存在一个所述出口(32)与位于所述第二集流室(22)的侧部区域处的所述第二腔体(220)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100)包括散热器、冷凝器、板式换热器或者加热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31)和所述出口(32)均为孔状或者接头状。
11.一种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系统包括:换热装置(100),所述换热装置(100)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
介质供应装置(200),所述介质供应装置(200)用于向所述换热装置(100)的换热本体(1)提供空气作为换热介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供应装置(200)包括风机或者空气压缩机。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供应装置(200)为风机,所述风机居中地面向所述换热装置(100)的换热本体(1),使得所述风机至少与所述进口(31)和所述多个换热通道(10)中位于中间区域的部分相对。
1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或者,包括权利要求11-13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系统。
CN202223605266.8U 2022-12-29 2022-12-29 换热装置、换热系统及车辆 Active CN2190376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5266.8U CN219037682U (zh) 2022-12-29 2022-12-29 换热装置、换热系统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5266.8U CN219037682U (zh) 2022-12-29 2022-12-29 换热装置、换热系统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37682U true CN219037682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80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05266.8U Active CN219037682U (zh) 2022-12-29 2022-12-29 换热装置、换热系统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376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78766B2 (ja) 熱交換器
CN104321607A (zh) 热交换器,特别是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
KR20170079203A (ko) 차량용 쿨링모듈
KR100687637B1 (ko) 열교환기
US11603790B2 (en) Heat exchanger
CN219037682U (zh) 换热装置、换热系统及车辆
CN113412407A (zh) 热交换器
KR20130054048A (ko) 차량용 라디에이터
CN210463667U (zh) 平行流式汽车空调蒸发器
KR102609386B1 (ko) 열교환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용 공조장치
KR101170689B1 (ko) 오일쿨러
KR20220009046A (ko) 3종유체용 다중 열교환기
CN114041035A (zh) Ccf加热器芯组件
KR100201693B1 (ko) 차량용 열교환기
US20240102745A1 (en) Heat exchanger
CN210718224U (zh) 一种平行流式多流程汽车空调蒸发器
CN217470593U (zh) 一种多流道散热器结构
KR19980055280U (ko) 라디에이터 컨덴서 일체형 열교환기
CN110856418B (zh) 散热装置和空调器
KR100596012B1 (ko) 일체형 열교환기용 플레이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일체형열교환기
CN219534643U (zh) 动力电池温控板及车辆
CN216915442U (zh) 换热结构及汽车
CN213237048U (zh) 一种舞台灯
CN221099423U (zh) 换热器、换热装置和车辆
WO2023088242A1 (zh) 换热系统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