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37198U - 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37198U
CN219037198U CN202222584859.4U CN202222584859U CN219037198U CN 219037198 U CN219037198 U CN 219037198U CN 202222584859 U CN202222584859 U CN 202222584859U CN 219037198 U CN219037198 U CN 2190371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storage compartment
shell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8485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忠敏
徐秋影
成俊亮
张绍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8485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371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371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371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制冷设备,包括:具有储物间室的箱体、设置在箱体上以打开或关闭储物间室开口的门体、制冷机组和设置在储物间室内的均温模块;箱体包括形成储物间室的内胆;制冷机组包括缠绕在内胆外的蒸发管;均温模块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并与储物间室连通的进风口、出风口、连通进风口与出风口的风道和驱动冷量从进风口向出风口流动的风机组件;均温模块还具有设置在风道内的隔热组件,隔热组件贴合在壳体上以用于隔绝风道内流动的冷量与壳体外的热交换。本实用新型的制冷设备它能够使冷量集中的从出风口释放,提高了均温模块的均温效果,使储物间室内冷量充足区域的冷量能够高效的传输到冷量不充足区域。

Description

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卧式冷柜是一种保持恒定低温的制冷设备,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用于低温保藏物品的电器,卧式冷柜因其储物量大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家用领域。
目前,依据卧式冷柜的制冷一般采用直冷方式,其中,采用直冷方式供冷的卧式冷柜的箱体一般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上的内胆,在内胆外环绕蒸发器,冷量通过自然辐射的方式传导至内胆的储物间室内。
上述的供冷方式容易造成储物间室内冷量的不均,尤其对于一些容积较大的储物间室其开口也必然相对较大,造成了储物间室内部温差相差较大。具体表现为储物间室内靠近储物间室内壁的位置冷量相对充足,储物间室内靠近储物间室底部的位置冷量相对充足;而储物间室内靠近顶部以及储物间室内相对远离储物间室内壁的位置冷量相对不足,造成这些区域无法满足制冷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冷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能够使冷量集中的从出风口释放,提高了均温模块的均温效果,使储物间室内冷量充足区域的冷量能够高效的传输到冷量不充足区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冷设备,包括:具有储物间室的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上以打开或关闭储物间室开口的门体、制冷机组和设置在所述储物间室内的均温模块;所述箱体包括形成所述储物间室的内胆;所述制冷机组包括缠绕在所述内胆外的蒸发管;
所述均温模块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与储物间室连通的进风口、出风口、连通进风口与出风口的风道和驱动冷量从所述进风口向所述出风口流动的风机组件;
所述均温模块还具有设置在所述风道内的隔热组件,所述隔热组件贴合在所述壳体上以用于隔绝风道内流动的冷量与壳体外的热交换。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沿所述储物间室开口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位于靠近储物间室开口的位置,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位于靠近储物间室底部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风机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蜗壳和设置在所述蜗壳内的涡轮风机,所述涡轮风机具有轴向进风侧和径向出风侧,所述蜗壳具有与所述轴向进风侧位置相对的轴向进风口和与所述径向出风侧位置相对的径向出风口;
所述风道包括形成在所述径向出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出风风道,所述隔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出风风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和与所述底座配合的盖板,所述风机组件及所述风道均设置在所述底座与所述盖板之间;
所述隔热组件包括贴合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隔热件和贴合在所述盖板上的第二隔热件;所述第一隔热件和所述第二隔热件相对设置在所述出风风道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热件为粘贴在所述底座上的聚乙烯保温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热件延伸设置在所述蜗壳与所述底座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均温模块还具有导风件,所述导风件具有设置在所述底座与所述盖板之间的导风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导风本体上的连通孔;
所述导风本体将所述壳体的内腔分成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出风腔和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进风腔;所述连通孔连通所述出风腔与所述进风腔;所述出风风道位于出风腔内;所述第二隔热件设置在所述导风本体上并压紧贴合在所述盖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本体具有设置在所述连通孔相对两侧的第一上导引部、第二上导引部和连接第一上导引部与第二上导引部的中间连接部,所述第二隔热件一体成型在所述中间连接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隔热件及所述导风本体均为泡沫件。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设备为卧式冷柜,所述储物间室朝上开口设置,所述壳体支撑在所述储物间室的相对两内壁上并将所述储物间室分成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所述出风口具有朝第一间室开口设置的第一出风口和朝第二间室开口设置的第二出风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通过均温模块的设置能够使储物间室内冷量充足区域的冷量向不充足区域传输,并且在均温模块的风道内设置隔热组件能够有效的避免风道内传递的冷量在传输过程中与壳体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避免壳体外空气对风道内传输的冷量进行加热回温,使冷量集中的从出风口释放,提高了均温模块的均温效果,使储物间室内冷量充足区域的冷量能够高效的传输到冷量不充足区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制冷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制冷设备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CC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图2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制冷设备中均温模块与回风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左视图;
图8是图7中DD方向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制冷设备中均温模块的主视图;
图10是图9中EE方向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制冷设备中均温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制冷设备中均温模块的左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制冷设备中均温模块的第一分解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制冷设备中均温模块的第二分解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制冷设备中回风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制冷设备中回风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制冷设备中导风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箱体,10-储物间室,100-间隙部,101-第一间室,102-第二间室,11-内胆,12-外壳,2-蒸发管,
3-均温模块,31-壳体,310-定位槽,3101-第一开口,3102-第二开口,311-第一侧板,312-第二侧板,313-卡接孔,314-底座,315-盖板,316-内凹加强结构,
33-进风口,34-出风口,341-第一出风口,342-第二出风口,
35-风道,351-进风风道,352-出风风道,
36-导风件,361-导风本体,3611-第一上导引部,3612-第二上导引部,3613-上斜向导引面,3614-中间连接部,362-连通孔,
4-回风件,40-回风槽,41-本体部,42-回风进口,4201-第一回风进口,4202-第二回风进口,421-主回风进口,422-侧回风进口,4221-第一侧回风进口,4222-第二侧回风进口,43-回风出口,44-贴合部,45-连接部,450-回风连接孔,451-定位卡脚,
5-蜗壳,51-蜗壳进风口,52-蜗壳出风口,
6-隔热组件,61-第一隔热件,62-第二隔热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8所示,公开了一种制冷设备,该制冷设备具有储物间室10的箱体1、设置在所述箱体1上的制冷机组和打开或关闭所述储物间室10开口的门体,所述储物间室10朝上开口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制冷设备为直冷式制冷设备,即采用直冷的方式为储物间室10内存储的物品供冷。
具体的,所述制冷机组包括顺次相连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所述箱体1具有形成所述储物间室10的内胆11和设置在所述内胆11外的壳体12,如图3所示,所述蒸发器包括缠绕在所述内胆11外的蒸发管2;所述蒸发管2将冷量通过自然辐射的方式传递至储物间室10内并用于对储物间室10内存放的物品进行制冷。
现有技术中,由于冷量是从储物间室10的内壁(也就是内胆11)向储物间室10的中间位置传递,而储物间室内10的尺寸一般较大,较大的尺寸必然造成储物间室10内冷量的不均。具体表现为在越靠近储物间室10内壁的位置冷量越足。
此外,由于储物间室10朝上开口设置,且整个储物间室10的上侧均为开口,储物间室10的开口位置处冷量向外散失较为严重,也会造成储物间室10靠近开口的位置的冷量与储物间室10靠近底部的冷量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在越靠近储物间室10底部的区域冷量也越足,在空间储物间室10开口位置处冷量则相对不足。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直冷式制冷设备内的冷量更均匀,所述储物间室内还设置有均温模块3,所述均温模块3设置在储物间室10相对的两内壁上并用于将储物间室内冷量充足区域的冷量向冷量不充足的区域传送。
所述均温模块3包括与储物间室10连通的进风口33、出风口34、连通进风口33与出风口34的风道35和用于驱动冷量从所述进风口33向所述出风口34流动的风机组件;所述出风口34设置在靠近储物间室10开口的位置;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机。
将出风口34设置在靠近储物间室10开口的位置,实际上是使出风口34朝储物间室10内高温区域出风,也即朝储物间室10内冷量不充足的区域出风,上述结构的设置实际上是采用风机组件产生强制对流使储物间室10内冷量充足的区域的冷量在均温模块的作用下朝储物间室10开口位置传输,从而实现储物间室10内冷量充足区域的冷量向冷量不充足区域补给。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制冷设备还具有回风件4,所述回风件4的设置能够便于进风口33吸附冷量充足区域的冷量,从而使均温模块3的均温效果更加的显著,使进入到进风口33的冷量更充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回风件4贴合在所述储物间室10的内壁上,也即所述回风件4贴合在所述内胆12上,所述回风件4具有连通所述进风口33与储物间室10的回风通道,所述回风通道具有朝所述储物间室10的内壁暴露以使回风通道内流动的流体与储物间室10的内壁产生热交换的热交换口。
进风口33实际上通过回风通道与储物间室10连通,本实施例中由于储物间室10的内壁直接与蒸发管2接触,储物间室10的内壁温度相对更低,热交换口的设置能够使流经回风通道的流体与储物间室10的内壁产生热交换,储物间室10内的空气在流经回风通道的时候可以被储物储物间室10的内壁进行降温,从而使从出风口34出来的冷量更充足,进一步增强均温模块3的均温效果。
本实施例中由于均温模块3的设置储物间室10内的温度更均匀化也能更好的减少压机的启停频率,起到降低能耗的作用。本实施例实际上是将储物间室10内冷量较为充足区域的冷量为冷量不充足区域进行供冷,从而延长了储物间室10内的保冷时间,进而能够间接的影响压机的启用频率,从而降低了电能的消耗,做到更好的节能减排。
为了实现更好的效果,如图6-10所示,所述回风件4具有本体部41、设置在所述本体部41上并朝所述储物间室10开口设置的回风槽40和设置在所述本体部41上并连通所述回风槽40与所述储物间室10的回风进口42和回风出口43;
所述本体部41上位于所述回风槽40的槽口边缘设置有贴合在所述储物间室10内壁上的贴合部44,所述回风通道设置在所述回风进口42和所述回风出口43之间并位于所述回风槽40的内壁与所述储物间室10的内壁之间;所述回风出口43与所述进风口33连通,所述热交换口设置在所述回风槽40的槽口位置。
本实施例中实际上是将回风件4的一侧直接向储物间室10暴露,在回风件4与储物间室10内壁之间形成回风通道,储物间室10的内壁作为围成回风通道的内壁,这样结构的设置能够使流经回风通道的空气更充分的与储物间室10的内壁进行接触,使冷量更高效的向冷量不充足区域补给。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热交换口还可以设置在回风件4朝向储物间室10内壁的一侧,可以在回风件朝向储物间室10的一侧设置多个热交换口。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33设置在靠近所述储物间室10底部的位置,所述回风件4也相应的设置在靠近所述储物间室10底部的位置。
靠近储物空间10底部的位置的冷量更加的充裕,因此将进风口33设置在靠近储物空间10底部的位置则能够更高效的实现冷量向冷量不充足区域的转运,更好的实现冷量的补给,进而使储物间室10内的温度更加的均温。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进风口33还可以设置在其他冷量相对更充足的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回风通道整体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由于在储物间室内同一水平方向上的冷量差异不大,因此将回风通道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能够更好的实现回风通道内的空气与储物间室10的内壁更充分的热交换。
如图6-7所示,所述回风进口42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部41上的若干主回风进口421和侧回风进口422,所述主回风进口421设置在所述回风槽40的槽底并沿所述回风槽40的开口方向贯穿所述本体部41,所述侧回风进口422设置在所述回风槽40的侧壁并沿垂直于回风槽40的开口方向贯穿所述本体部41;
回风槽40内的多个侧壁上均设置有所述侧回风进口422,侧回风进口422沿多个方向开口设置能够吸附不同方向的冷量。具体的,侧回风进口422具有两种尺寸的类型,分别是第一侧回风进口4221和第二侧回风进口4222,第一侧回风进口4221朝朝储物间室10的底部开口设置,第一侧回风进口4221共设置有四个,第一侧回风进口4221的开口尺寸为10mm*7mm,相邻的两个第一侧回风进口4221的间距为2mm。
第二侧回风进口4222的开口方向与第一侧回风进口4221的垂直,第二侧回风进口4222的开口尺寸为10mm*6mm,第二侧回风进口4222共设置有六个,相邻两个第二侧回风进口4222的间隔为2mm。
若干所述主回风进口421并列排布且随远离所述均温模块3的方向,所述主回风进口421的开口尺寸逐渐增大。由于随着远离均温模块3,风机组件对其产生的吸附作用减弱,为了抗衡这种减弱将进风口的开口尺寸增大能够更好的实现进风效果。
主进风口421共设置有三个类型的尺寸,三个类型的尺寸的宽度逐渐变长,分别是14mm,18mm,20mm,三个类型的主进风口421的高度一致均为4mm。三个类型的主进风口421沿水平方向并列排布,并且20mm宽的主进风口421相对设置在最远离均温模块3的位置,14mm宽的主进风口421相对设置在最靠近均温模块3的位置。
每一类型的主进风口421沿竖向方向排列并成列设置,每列的主进风口421之间的间隔2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均温模块3作为一个整体的模块放置在所述储物间室10内,并具有设置在所述储物间室10内壁上的壳体31,所述进风口33、所述出风口34均设置在所述壳体31上,所述风机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31内。
所述壳体31具体的,安装固定在所述储物间室10的相对两内壁上;本实施例将均温模块3支撑在储物间室10的相对两内壁上,并且所述壳体31整体呈板状并沿所述储物间室10的开口方向延伸设置以将所述储物间室10分隔成并列设置的第一间室101和第二间室102,所述间隙部100连通所述第一间室101和所述第二间室102。
本实施例中壳体31实际上相当于一个隔板,壳体31将储物间室10分隔成两个间室,借用壳体31实现储物间室10空间的分隔,可以实现储物间室10的分区管理,能够更好的满足用户需要。均温模块3在起到均温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对储物间室10内空间的分隔,实现储物间室10的分区,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此外相比于固定在储物间室10底部的方式,将壳体31支撑在储物间室10的两个内壁上无需探入到储物间室10的底部进行安装固定,不仅更方便操作且也不会占用较多底部的空间,且安装固定后的稳定性也更高。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壳体31的底部与所述储物间室10的底部之间间隔设置并形成有间隙部100。
本实施例中通过风机组件的设置将储物间室10内靠近储物间室内壁区域的冷量向开口位置传送,在门体开启后能够迅速的补充储物间室10开口处的冷量,能够避免由于储物间室开口处冷量散失造成的供冷不足。同时,由于在均温模块3与储物间室10的底部之间设置间隙部100,实际上是将均温模块3架空设置。能够便于第一间室101和第二间室102内空气的相互流动,从而更好的使冷量自储物间室10的底部向储物间室10的开口位置传递。
需要说明的是储物间室10的底部为储物间室内与储物间室开口相对的底壁,所述储物间室10的内壁与所述底壁垂直。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稳定的支撑所述壳体31支撑在所述储物间室10位置相对的两内壁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壳体31还可以固定支撑在储物间室10的一个内壁上,壳体31设置设置成可活动的安装在储物间室10的内壁上。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箱体1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所述壳体31沿所述箱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并支撑在宽度方向上相对的储物间室10的两个内壁上。被壳体31分隔的第一间室101和第二间室102则沿箱体的长度方向相邻排布。需要说明的是壳体31沿箱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的意思是壳体31所在平面平行于箱体1的宽度方向。上述结构的设置中均温模块3实际上是安装在箱体1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这样结构的设置能够避免分隔出来的间室过于狭长从而造成分出出来的间室内供冷不均。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壳体31还可以沿箱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但相比于沿箱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其对分隔后的间室的均温效果相对更差一些。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34包括朝第一间室101开口设置以向第一间室101内提供冷量的第一出风口341和朝第二间室102开口设置以向第二间室102提供冷量的第二出风口342。可以理解的是在壳体上可以同时设置第一出风口341和第二出风口342,以将第一间室101和第二间室102内混合后的冷量再重新分配到两个间室内。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设置第一出风口341或者第二出风口342。
如图16所示,所述回风进口42包括朝第一间室101开口设置的第一回风进口4201和朝第二间室102开口设置的第二回风进口4202;
所述第一回风进口4201与所述第二回风进口4202对称设置在所述回风出口43的相对两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回风进口4201和第二回风进口4202均包括主回风进口421和侧回风进口422。
本实施例中,所述回风件4可拆卸的安装固定在所述壳体31上。将回风件4设置成可拆卸的安装固定在所述壳体31上能够更方便实现壳体回风件4的设置。
为了方便的实现回风件4与壳体31的安装固定,如图15-16所示,所述回风件4还具有设置在所述本体部41上并朝背离所述回风槽40的槽口方向突伸的连接部45,所述回风出口43设置在所述连接部45上,所述连接部45上还具有连通回风出口43与所述回风槽40的回风连接孔450;所述回风连接孔450具有设置在所述回风槽40槽底的连接孔进口。
如图11-12所示,所述壳体31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部45插接配合的定位槽310,所述进风口33设置在所述定位槽310的内壁上并与所述回风出口43直接对接。
通过插接配合的方式实现连接部45在定位槽310上的定位,从而方便的实现了连接部45的安装固定。
所述进风口33设置在所述壳体31上并朝所述储物间室10的内壁开口设置,所述回风连接孔450沿所述回风槽40的开口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回风出口43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回风槽40的开口方向平行;
所述定位槽310具有朝所述储物间室10的底部开口设置的第一开口3101和朝所述储物间室10的内壁开口设置的第二开口3102,所述第二开口3102与所述进风口33位置相对。
设置朝储物间室10的底部开口的第一开口3101能够方便实现回风件4从壳体31的底部进行安装固定。在实际的安装固定过程中,先安装固定均温模块3,在均温模块3的壳体31支撑在储物间室10的相对两内壁后,再将回风件4从下部进行安装固定以扣合在所述壳体31上,从而更方便操作。
上述结构的设置能够使回风连接孔450在连接部45上设置的最短,使冷量更高效的传递,避免冷量在传递过程中损耗能量。
如图11-12所示,所述壳体3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311和第二侧板312,所述定位槽310设置在第一侧板311和第二侧板312之间;所述连接部45被设置为夹紧定位在第一侧板311和第二侧板312之间;
所述第一侧板311和第二侧板312上均设置有卡接孔313,所述连接部45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接孔313相配合的定位卡脚451。
通过定位卡脚451和卡接孔313的配合能够更稳定的实现回风件4在壳体31上的安装固定。
如图5所示,为了方便的实现回风件4从壳体31的底部进行安装固定,所述壳体31的底部与所述储物间室10的底部之间设置有间隙部100,所述间隙部100在竖向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回风件4在竖向方向上的尺寸。
本实施例中回风件4在均温模块3安装固定后从间隙部100进行安装固定,因此需要间隙部100在竖向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回风件4在竖向方向的尺寸,回风件4从壳体31的底部向上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使连接部45与定位槽310插接对位,连接部45最后安装固定在所述定位槽310内从而实现回风件4在均温模块3上的安装固定,在回风件4安装固定后部分所述回风件4设置在所述壳体31与所述储物间室10的内壁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3-14所示,所述风机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31上的蜗壳5和设置在所述蜗壳5内的风机(图未示),所述风机为涡轮风机并具有轴向进风侧和径向出风侧,所述涡轮风机设置在所述蜗壳5内,所述蜗壳5具有与所述轴向进风侧5位置相对的蜗壳进风口51、与所述径向出风侧位置相对的蜗壳出风口52和连通蜗壳进风口51和蜗壳出风口52的蜗壳腔体,所述涡轮风机设置在蜗壳腔体内,所述蜗壳进风口51和所述进风口33之间形成所述进风风道351,所述蜗壳出风口52与所述出风口34之间形成所述出风风道352。
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31包括底座314和与所述底座314配合的盖板315,所述风机组件及所述风道设置在所述底座314与所述盖板315之间。为了方便的实现底座314与所述盖板315的装配,所述底座314与所述盖板315之间通过卡接件扣合的方式实现安装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的实现风机组件的安装固定,所述涡轮风机固定在所述底座314上,所述蜗壳5罩设在所述涡轮风机外并安装固定在所述底座314上。所述底座314上设置有与所述蜗壳5相适配的蜗壳定位柱,所述蜗壳5扣合在所述蜗壳定位柱上。
为了降低整个壳体31的厚度,本实施例中蜗壳5朝向底座314的一侧不设置安装板而是直接借用底座314,使底座314形成围成蜗壳腔体的侧壁,也就是蜗壳5朝向底座314的一侧形成开口槽,底座314封堵在开口槽的开口位置从而形成蜗壳腔体。
由于在蜗壳进风口51开口方向的前侧需要气体进入,蜗壳进风口51朝所述盖板315开口设置,而进风口33设置位置设置在靠近壳体31底部的位置,并不与所述蜗壳进风口51的位置相对。因此,需要在蜗壳进风口51的前侧方向上与盖板315之间设置间隙,为了避免使壳体31整体的厚度较大,所述底座314上设置有向外突伸的风机安装部,所述风机安装部上设置有朝内开口设置的风机安装槽,所述风机安装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盖板315,安装槽的设置实际上提供一个避让,通过仅在风机的安装位置增加向外突伸的风机安装部,在满足风机安装条件的前提下避免了整个壳体31的厚度的增加。
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盖板315上与所述蜗壳风机32的位置处设置有向外突伸的风机安装部,风机安装部的内侧设置有朝底座开口设置的风机安装槽。
进一步的,为了降低壳体31的厚度,所述风机采用超薄离心风机,相比于常规离心风机的厚度在40-50mm,超薄离心风机厚度一般在20-30mm,可大大的减少壳体31的厚度,进而减少壳体31对储物间室10内空间的占用,保证储物间室内有较大的空间进行存放物品。
如图13-14及17所示,所述均温模组3还具有导风件36,所述导风件36具有设置在所述底座314与所述盖板315之间的导风本体361和设置在所述导风本体361上的连通孔362,所述导风本体361将所述壳体31内腔分成与所述出风口34连通的出风腔和与所述进风口33连通的进风腔;
所述连通孔362连通所述出风腔与所述进风腔;所述蜗壳5设置在所述连通孔362位置处,所述蜗壳出风口52与所述连通孔362位置相对,所述蜗壳进风口51则直接向所述进风腔暴露,所述进风风道351位于进风腔内,所述出风风道352位于出风腔内或者所述出风腔直接形成所述出风风道352。
由于采用涡轮风机作为冷量传递的动力源,为了实现冷量高效率的传输在竖向方向上所述出风腔和所述进风腔相对设置在所述连通孔362的上下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导风本体361的相对两侧分别固定贴合在所述盖板315和所述底座314上,导风本体361夹紧固定在盖板315与底座314之间。
本实施例实际上是通过导风件36在壳体31内的设置形成风道,为了更好的实现冷量在风道内的传输,所述导风件36为设置在所述盖板315与底座314之间的泡沫件。
将导风件36设置成泡沫件在降低成本减轻重量的基础上还能够使导风件36与底座314以及盖板315之间贴合的更加的紧密,泡沫件可以承受一定的形变,可以仅仅的压紧贴合在盖板315或者底座314上。
现有技术中一般在底座314上一体注塑成型导风板,导风板远离底座314的一端贴合在盖板315上以在导风板、盖板315和底座314之间形成风道。现有技术中导风板贴合到盖板315上的一端很难与盖板315完全的贴合,导致导风板与盖板315之间存在缝隙,从而使冷量在风道内传递的时候,冷量会从缝隙中漏出,从而影响了冷量在风道内传输的效率。
本实施例通过在盖板315和底座314之间夹紧设置泡沫材质的导风件36,使导风件36的相对两侧都能够贴合在盖板315和底座314上,避免在导风件36与盖板315或者底座314之间形成缝隙,使冷量在风道内传输的时候不会出现漏出,冷量能够更高效的沿着风道的延伸方向从进风口进入然后从出风口排出。
如图17所示,所述导风本体361具有设置在所述定位部通孔375相对两侧的第一上导引部3611、第二上导引部3612和连接第一上导引部3611与第二上导引部3612的中间连接部3614,所述第一上导引部3611和所述第二上导引部3612用于将所述连通孔362出来的冷量向出风口34方向导引分散。
所述第一上导引部3611和所述第二上导引部3612均具有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的上斜向导引面3613,所述上斜向导引面3613构成所述出风腔的内壁,且自所述连通孔362向所述出风口34方向所述出风腔的尺寸逐渐增大;
所述第一上导引部3611上的第一上斜向导引面和所述第二上导引部3612上的第二上斜向导引面对称设置在所述连通孔362的相对两侧;
所述第一上斜向导引面远离所述连通孔362的一侧和所述第二上斜向导引面远离所述连通孔362的一侧相对设置在所述出风口34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冷量通过进风风道351进入然后通过出风风道352流出,进风风道351和出风风道352在竖向方向上相对设置,由于出风口34相对设置在靠近储物间室10开口的位置,进风口33相对设置在靠近储物间室10的底部的位置,因此,所述出风风道352相对设置在所述进风风道351的上侧。
冷量从冷量相对充足的储物间室底部朝冷量相对不充足的储物间室开口位置传递,在传递过程中冷量最好能够集中在出风口34释放,为了避免在传递过程中风道35内的冷量与壳体31外的空气产生热交换,从而损耗从出风口34释放的冷量,在所述风道35内还设置有隔热组件6,所述隔热组件6贴合在所述壳体31上以用于隔绝风道35内流动的冷量与壳体31外的热交换。
冷量在风道35内传输的时候当越靠近储物间室10开口的位置的时候,储物间室10的温度越高,冷量在风道35内传输的时候容易与靠近储物间室10开口位置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升高风道35内传输的冷量的温度,进而使均温模块3的均温效率降低。
如图13-14及17所示,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风道35内设置隔热组件6通过隔热组件6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避免风道35内传递的冷量在传输过程中与壳体31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避免对风道35内传输的冷量进行加热回温,使冷量集中的从出风口34释放,提高了均温模块3的均温效果,使储物间室10内冷量充足区域的冷量能够高效的传输到冷量不充足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热组件6仅设置在所述出风风道352内,由于出风风道352相对设置在靠近储物间室10开口的位置,因此更容易与外界的空气产生热交换,收到的影响更大,而进风风道351相对设置在储物间室10的底部的位置,该位置的冷量相对较为充足对风道内传输的冷量的影响较小,因此仅仅将隔热组件6设置在所述出风风道352内能够使用更少的材料,实现更好的效果,节省了成本。
所述隔热组件6包括贴合在所述底座314上的第一隔热件61和贴合在所述盖板315上的第二隔热件62;所述第一隔热件61和所述第二隔热件62相对设置在所述出风风道352的两侧。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说的贴合可以是固定粘贴在一起也可以是压紧贴合在一起,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热件61为粘贴在所述底座314上的聚乙烯保温材料。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实现隔热保温的效果,所述第一隔热件61延伸设置在所述蜗壳5与所述底座314之间。当储物间室10的冷量在被蜗壳5吸入后在蜗壳通道内就被第一隔热件61隔绝与外界的热交换,从而更高效的实现了冷量的传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隔热件62被压紧贴合在所述盖板上,更具体的所述第二隔热件62设置在所述导风本体361上,并且随着导风本体361被夹紧定位在底座314与盖板315之间,所述第二隔热件62也被压紧贴合在所述盖板315上,上述结构的设置方便的实现了第二隔热件62的设置。
更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隔热件62一体成型在所述中间连接部3614上,所述第二隔热件62自所述中间连接部3614向出风口34延伸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隔热件62及所述导风本体361均为泡沫件。
第一隔热件61实际上是隔绝第一间室101内的温度对风道内的冷量的影响,第二隔热件62实际上是隔绝第二间室102内的温度对风道内的冷量的影响。
进一步的,为了增强壳体31的强度,所述底座314和所述盖板315上均设置有内凹加强结构316。内凹加强结构316的设置能够增强底座314及盖板315的支撑强度。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储物间室的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上以打开或关闭储物间室开口的门体、制冷机组和设置在所述储物间室内的均温模块;所述箱体包括形成所述储物间室的内胆;所述制冷机组包括缠绕在所述内胆外的蒸发管;
所述均温模块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与储物间室连通的进风口、出风口、连通进风口与出风口的风道和驱动冷量从所述进风口向所述出风口流动的风机组件;
所述均温模块还具有设置在所述风道内的隔热组件,所述隔热组件贴合在所述壳体上以用于隔绝风道内流动的冷量与壳体外的热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沿所述储物间室开口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位于靠近储物间室开口的位置,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位于靠近储物间室底部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蜗壳和设置在所述蜗壳内的涡轮风机,所述涡轮风机具有轴向进风侧和径向出风侧,所述蜗壳具有与所述轴向进风侧位置相对的轴向进风口和与所述径向出风侧位置相对的径向出风口;
所述风道包括形成在所述径向出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出风风道,所述隔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出风风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和与所述底座配合的盖板,所述风机组件及所述风道均设置在所述底座与所述盖板之间;
所述隔热组件包括贴合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隔热件和贴合在所述盖板上的第二隔热件;所述第一隔热件和所述第二隔热件相对设置在所述出风风道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件为粘贴在所述底座上的聚乙烯保温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件延伸设置在所述蜗壳与所述底座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模块还具有导风件,所述导风件具有设置在所述底座与所述盖板之间的导风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导风本体上的连通孔;
所述导风本体将所述壳体的内腔分成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出风腔和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进风腔;所述连通孔连通所述出风腔与所述进风腔;所述出风风道位于出风腔内;所述第二隔热件设置在所述导风本体上并压紧贴合在所述盖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本体具有设置在所述连通孔相对两侧的第一上导引部、第二上导引部和连接第一上导引部与第二上导引部的中间连接部,所述第二隔热件一体成型在所述中间连接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热件及所述导风本体均为泡沫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为卧式冷柜,所述储物间室朝上开口设置,所述壳体支撑在所述储物间室的相对两内壁上并将所述储物间室分成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所述出风口具有朝第一间室开口设置的第一出风口和朝第二间室开口设置的第二出风口。
CN202222584859.4U 2022-09-28 2022-09-28 制冷设备 Active CN2190371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84859.4U CN219037198U (zh) 2022-09-28 2022-09-28 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84859.4U CN219037198U (zh) 2022-09-28 2022-09-28 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37198U true CN219037198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75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84859.4U Active CN219037198U (zh) 2022-09-28 2022-09-28 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371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75274B (zh) 混合制冷式多功能酒柜
CN109751811B (zh) 制冷设备
WO2020173359A1 (zh) 具有分隔件的冰箱
CN219037198U (zh) 制冷设备
CN218846621U (zh) 风道盖板及制冷设备
CN218672792U (zh) 制冷设备
CN115451636A (zh) 冰箱和冰箱的箱胆模块
CN115574514A (zh) 制冷设备
CN115574515A (zh) 制冷设备
CN219550913U (zh) 卧式冷柜
CN214065393U (zh) 一种风冷冷柜
CN115930506B (zh) 卧式风冷柜
CN214792061U (zh) 卧式制冷柜
CN218846567U (zh) 冷柜
CN219037194U (zh) 卧式冷柜
CN219318744U (zh) 冰箱
WO2023123939A1 (zh) 制冷设备
CN218846561U (zh) 冷柜
WO2023109160A1 (zh) 送回风组件及冰箱
CN218846622U (zh) 用于冷柜的内胆组件及冷柜
CN219037291U (zh) 卧式冷柜
CN218821223U (zh) 用于冷柜的化霜装置及冷柜
CN219995623U (zh) 冷柜
CN219318743U (zh) 冰箱
CN218672774U (zh) 卧式冷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