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92061U - 卧式制冷柜 - Google Patents
卧式制冷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792061U CN214792061U CN202023285084.8U CN202023285084U CN214792061U CN 214792061 U CN214792061 U CN 214792061U CN 202023285084 U CN202023285084 U CN 202023285084U CN 214792061 U CN214792061 U CN 21479206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ld
- heat
- door body
- air duct
- heat preserv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卧式制冷柜,包括围出储物间室的柜体和设于柜体上方以开闭储物间室的上方开口的保温门体,还包括半导体制冷系统,半导体制冷系统设于保温门体内,半导体制冷系统的供冷机构通过保温门体的保温层与卧式制冷柜的外界环境绝热隔离并向储物间室供应冷量,半导体制冷系统的供热机构通过保温门体的保温层与储物间室绝热隔离并向卧式制冷柜的外界环境散发热量。一方面可避免制冷系统设于柜体中对储物间室的容积率造成影响,另一方面,保温门体的保温层不仅可以隔绝供冷机构产生的冷量散发至卧式制冷柜的外界环境,而且可以避免供热机构向储物间室中散发热量,提高了制冷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制冷柜。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卧式制冷柜通常采用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制冷系统采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等组成,由于压缩机的体积较大,一般会在卧式制冷柜的柜体的右下角设置一压机仓以供放置压缩机,大大占用了柜体的储物空间,严重降低了卧式制冷柜的容积率,而且压机仓会向储物空间中凸伸,影响了卧式制冷柜的内部美观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制冷柜,以解决现有卧式制冷柜的容积率低以及内部不美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卧式制冷柜,包括围出储物间室的柜体和设于所述柜体上方以开闭所述储物间室的上方开口的保温门体,所述卧式制冷柜还包括半导体制冷系统,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设于所述保温门体内,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的供冷机构通过所述保温门体的保温层与所述卧式制冷柜的外界环境绝热隔离并向所述储物间室供应冷量,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的供热机构通过所述保温门体的保温层与所述储物间室绝热隔离并向所述卧式制冷柜的外界环境散发热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温门体中设置有风道系统,所述风道系统包括由上往下依次布置的热风道、安装腔和冷风道,所述热风道和所述冷风道的延伸方向彼此交叉而互不平行,所述安装腔设置于所述热风道和所述冷风道的交叉处,所述安装腔与所述热风道和所述冷风道分别相连通;
所述供冷机构包括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以及导冷组件,所述供热机构包括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以及散热组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容置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使所述热风道和所述冷风道于所述安装腔处相隔绝,所述导冷组件与所述冷端导热连接并自所述冷端延伸至所述冷风道中,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热端导热连接并自所述热端延伸至所述热风道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风道和所述冷风道的延伸方向互相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温层包括形成在所述热风道和所述冷风道的交叉处的隔热片,所述安装腔设置为上下贯通所述隔热片的通道,所述半导体制冷片横置于所述通道中且其周缘贴合所述安装腔的内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温层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与所述保温门体的上盖板之间合围出所述热风道;所述保温层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壁与所述保温门体的下盖板之间合围出所述冷风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温门体的侧部设置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热风道包括连通所述安装腔和所述第一出风口的第一风道、以及连通所述安装腔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的第二风道;所述保温门体的下盖板设置有第一送风口和第二送风口,所述冷风道包括连通所述安装腔和所述第一送风口的第三风道、以及连通所述安装腔和所述第二送风口的第四风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相对设置于所述保温门体的前侧边和后侧边,所述第一送风口和所述第二送风口分别设置于所述保温门体的左端和右端,且所述保温门体沿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其沿前后方向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柜体设置有两个送风道,所述两个送风道分别上下延伸设置于所述柜体的相对两侧壁内,所述两个送风道的其中一者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一送风口,所述两个送风道的其中另一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二送风口,所述柜体的相对两侧壁的内壁面分别设置有第三送风口,所述第三送风口连通所述储物间室和所述送风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侧壁上的所述第三送风口上下间隔并排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三送风口的面积自上而下逐渐增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风机,所述上盖板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散热风机的吸风口和所述卧式制冷柜的外界环境;所述导冷组件包括导冷风机,所述下盖板设置有回风口,所述回风口连通所述储物间室和所述导冷风机的吸风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翅片组、散热离心风机、以及导热连接所述散热翅片组和所述热端的导热底座,所述散热翅片组呈环状且其内环面围出一散热空腔,所述散热离心风机设于所述散热空腔中,所述散热翅片组包括多个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离心风机吹出的风经相邻所述散热翅片之间的间隙送至所述热风道;
所述导冷组件包括导冷翅片组、导冷离心风机、以及导热连接所述导冷翅片组和所述冷端的导冷底座,所述导冷翅片组呈环状且其内环面合围出一导冷空腔,所述导冷离心风机设于所述导冷空腔中,所述导冷翅片组包括多个导冷翅片,所述导冷离心风机吹出的风经相邻所述导冷翅片之间的间隙送至所述冷风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卧式制冷柜包括两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以及分别与两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配合的两个所述风道系统,两个所述风道系统中的两个所述热风道左右间隔设置,两个所述风道系统中的两个所述冷风道前后间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热风道均前后延伸,两个所述冷风道均左右延伸;两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中,其中一者的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保温门体的前侧边之间的距离小于其与所述保温门体的后侧边之间的距离,且该者的所述导冷组件与所述保温门体的左侧边之间的距离大于其与所述保温门体的右侧边之间的距离;两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中,其中另一者的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保温门体的前侧边之间的距离大于其与所述保温门体的后侧边之间的距离,且该者的所述导冷组件与所述保温门体的左侧板之间的距离小于其与所述保温门体的右侧边之间的距离;
或者,两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中,其中一者的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保温门体的前侧边之间的距离大于其与所述保温门体的后侧边之间的距离,且该者的所述导冷组件与所述保温门体的左侧边之间的距离大于其与所述保温门体的右侧边之间的距离;两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中,其中另一者的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保温门体的前侧边之间的距离小于其与所述保温门体的后侧边之间的距离,且该者的所述导冷组件与所述保温门体的左侧板之间的距离小于其与所述保温门体的右侧边之间的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卧式制冷柜还包括控制器以及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于所述保温门体与所述柜体的至少其一,所述传感器检测所述保温门体与所述柜体的位置信息,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传感器连接并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通电开启,以使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向所述储物间室提供冷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制冷柜,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半导体制冷系统设于保温门体内,一方面可以避免制冷系统设于柜体中而对储物间室的容积率造成影响,而且半导体制冷系统所占用的空间较小,从整体上降低了卧式制冷柜的体积和占用空间,便于储运;另一方面,保温门体的保温层不仅可以隔绝所述供冷机构产生的冷量经保温门体散发至卧式制冷柜的外界环境,而且可以避免所述供热机构向储物间室中散发热量,大大提高了制冷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卧式制冷柜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沿B-B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沿C-C线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卧式制冷柜另一角度的纵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散热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扩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实用新型的主题的基本结构。
应当理解的是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在本文中可以被用于描述各种元件或结构,但是这些被描述对象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这些描述对象彼此区分开。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包括半导体制冷系统、围出储物间室2的柜体1和用于开闭储物间室2的门体。所述制冷设备具体可设为卧式制冷柜100、酒柜等。
参看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卧式制冷柜100,包括如上所述的半导体制冷系统、围出储物间室2的柜体1和用于开闭储物间室2的保温门体3,保温门体3设于柜体1的上方并用以开闭储物间室2的上方开口,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设于保温门体3内。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包括供冷机构和供热机构,所述供冷机构通过保温门体3的保温层31与卧式制冷柜100的外界环境绝热隔离并向储物间室2供应冷量,所述供热机构通过保温门体3的保温层31与储物间室2绝热隔离并向卧式制冷柜100的外界环境散发热量。通过将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设于保温门体3内,一方面可以避免制冷系统设于柜体1中而对储物间室2的容积率造成影响,而且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所占用的空间较小,从整体上降低了卧式制冷柜100的体积和占用空间,便于储运;另一方面,保温门体3的保温层31不仅可以隔绝所述供冷机构产生的冷量经保温门体3散发至卧式制冷柜100的外界环境,而且可以避免所述供热机构向储物间室2中散发热量,大大提高了制冷效率。
结合图1至图5,进一步地,保温门体3中设置有风道系统,所述风道系统包括由上往下依次布置的热风道32、安装腔33和冷风道34。热风道32布置在上方,一方面可以增大其与储物间室2的距离,避免热量散发至储物间室2中,不利于制冷,另一方面,减小了热风道32和外界环境的距离,有利于尽快散热,提高散热效率;冷风道34布置在下方,一方面可以增大其与外界环境的距离,避免冷量流失至外界环境中,另一方面减小了其与储物间室2的距离,有利于冷风道34中的冷量散发至储物间室2中,提高制冷效率;安装腔33置于热风道32和冷风道34之间是基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的帕尔贴效应而设置,从而可将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产生的冷量传导至储物间室2,而将其产生的热量散发至外界环境中。
参看图2至图5,热风道32和冷风道34的延伸方向彼此交叉而互不平行,从而可减小热风道32和冷风道34之间的热量交换。安装腔33设置于热风道32和冷风道34的交叉处,且安装腔33与热风道32和冷风道34分别相连通,这样可以减短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的冷量和热量传输路径,从而提高制冷效率和散热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供冷机构包括半导体制冷片4的冷端以及导冷组件6,导冷组件6对半导体制冷片4的冷端产生的冷量进行传导进而将冷量供应至储物间室2;所述供热机构包括半导体制冷片4的热端以及散热组件5,散热组件5对半导体制冷片4的热端产生的热量导出并向卧式制冷柜100的外界环境散发,从而避免该热量影响储物间室2的制冷效率。
参看图4至图5,其中,半导体制冷片4容置于安装腔33内并使热风道32和冷风道34于安装腔33处相隔绝,导冷组件6与所述冷端导热连接并自所述冷端延伸至冷风道34中,所述散热组件5与所述热端导热连接并自所述热端延伸至热风道32中。这样,半导体制冷片4冷端产生的冷量可以经导冷组件6传导至冷风道34中,进而供应至储物间室2中并对储物间室2制冷,而半导体制冷片4热端产生的热量可以经导热组件传导至热风道32中,进而散发于卧式制冷柜100的外界环境中;半导体制冷片4还可以进一步防止安装腔33处的冷热交换,避免冷量流失以及热量散发至储物间室2中,提高制冷效率,降低能耗。
结合图2至图3,优选地,热风道32和冷风道34的延伸方向互相垂直,从而最大程度减小热风道32和冷风道34的重叠面积以及冷热交换。
结合图2以及图4至图6,散热组件5包括散热翅片组51、散热离心风机52、以及导热底座53,导热底座53导热连接散热翅片组51和半导体制冷片4的热端,散热翅片组51呈环状且其内环面围出一散热空腔,散热离心风机52设于所述散热空腔中,散热翅片组51包括多个散热翅片,散热离心风机52吹出的风经相邻所述散热翅片之间的间隙送至热风道32。
结合图3至图5,导冷组件6包括导冷翅片组61、导冷离心风机62、以及导冷底座63。由于导冷组件6的结构与散热组件5的结构相同,此处其具体结构可参看图6。导冷底座63导热连接导冷翅片组61和半导体制冷片4的冷端,导冷翅片组61呈环状且其内环面合围出一导冷空腔,导冷离心风机62设于所述导冷空腔中,导冷翅片组61包括多个导冷翅片,导冷离心风机62吹出的风经相邻所述导冷翅片之间的间隙送至冷风道34。
为便于描述,以保温门体3打开储物间室2的上方开口时,用户面对保温门体3作为参照,定义保温门体3与柜体1连接的一侧为后,则柜体1靠近用户的一侧为前,定义用户的左右方向为本实施例中的左右方向。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保温门体3沿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其沿前后方向的长度,且热风道32沿前后方向延伸,冷风道34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与热风道32垂直交叉,这样,使得热风道32的长度最小,热风道32可以尽快把热量散发至外界环境中,而冷风道34可以送出的冷量可以沿左右方向穿过储物间室2,以使储物间室2内冷量均匀,提高制冷效率。
参看图4至图5,进一步地,保温层31包括形成在热风道32和冷风道34的交叉处的隔热片311,安装腔33设置为上下贯通隔热片311的通道,半导体制冷片4横置于所述通道中且其周缘贴合安装腔33的内壁。换个角度讲,隔热片311开设有环绕半导体制冷片4的安装腔33,隔热片311自半导体制冷片4的周缘向外延伸至凸伸出所述翅片组的外环面,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隔热片311自半导体制冷片4的周缘向远离半导体制冷片4的外侧延伸至凸伸出导冷翅片组61的外环面,并且凸伸出散热翅片组51的外环面。这样,通过半导体制冷片4隔绝了热风道32和冷风道34,从而避免了冷量和热量自安装腔33进行交换,而且通过隔热片311对热风道32和冷风道34进行隔绝,进一步避免了热风道32和冷风道34之间的冷热交换。
参看图4至图5,进一步地,保温层3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312,第一凹槽312的槽壁与保温门体3的上盖板35之间合围出热风道32;保温层31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313,第二凹槽313的槽壁与保温门体3的下盖板36之间合围出冷风道34。这样,热风道32与外界环境之间仅有上盖板35,有利于热风道32中的热量经上盖板35散发至外界环境中,可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而冷风道34与储物间室2之间仅有下盖板36,有利于冷风道34中的冷量经下盖板36供应至储物间室2中,可以进一步提高制冷效率。
结合图2至图5,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312前后延伸,第二凹槽313左右延伸,且第一凹槽312位于第二凹槽313的上方,安装腔33设置于第一凹槽312和第二凹槽313的交叉处,安装腔33与第一凹槽312和第二凹槽313分别相连通,这样通过保温层31以及半导体制冷片4隔绝了热风道32向储物间室2中的热交换、以及冷风道34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冷量交换,避免了冷量损失和由于热风道32中的热量传递至储物间室2中引起的能耗增加。
参看图2,进一步地,保温门体3的侧部设置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热风道32包括连通安装腔33和所述第一出风口的第一风道321、以及连通安装腔33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的第二风道322。也就是说,安装腔33位于热风道32的中部,这样所述供热机构产生的热量可自第一风道321和第二风道322分别向两个方向流至外界环境,从而提高了散热效率。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相对设置于保温门体3的前侧板37和后侧板38,也即,热风道32的前后两端分别延伸至保温门体3的前侧板37和后侧板38,第一风道321与前侧板37的交叉处形成所述第一出风口,第二风道322与后侧板38的交叉处形成所述第二出风口。
参看图5,进一步地,保温门体3的下盖板36设置有第一送风口341和第二送风口342,且第一送风口341和第二送风口342分别设置于保温门体3的左端和右端,冷风道34包括连通安装腔33和第一送风口341的第三风道343、以及连通安装腔33和第二送风口342的第四风道344。也就是说,安装腔33位于冷风道34的中部,这样所述供冷机构产生的冷量可自第三风道343和第四风道344分别向两个方向流至储物间室2中,从而提高了制冷效率。
参看图4和图5,图中所示的箭头方向为冷量的循环路径。进一步地,柜体1设置有两个送风道11,两个送风道11分别上下延伸设置于柜体1的相对两侧壁内,两个送风道11的其中一者的上端连通第一送风口341,两个送风道11的其中另一的上端连通第二送风口342,柜体1的所述相对两侧壁的内壁面分别设置有第三送风口111,第三送风口111连通储物间室2和送风道11。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送风口341设于下盖板36的左端,第二送风口342设于下盖板36的右端,两个送风道11分别设置于柜体1的左侧壁12和右侧壁13内,左侧壁12内的送风道11的上端连通第一送风口341,右侧壁13内的送风道11的上端连通第二送风口342,柜体1的左侧壁12和右侧壁13的内壁面分别设置有第三送风口111。这样,半导体制冷片4的冷端产生的部分冷量依次经第三风道343、第一送风口341、左侧壁12内的送风道11、以及左侧壁12的第三送风口111输送至储物间室2中,半导体制冷片4的热端产生的其余部分冷量依次经第四风道344、第二送风口342、右侧壁13内的送风道11、以及右侧壁13的第三送风口111输送至储物间室2中,通过左侧壁12和右侧壁13的第三送风口111分别输送冷量至储物间室2中并在储物间室2中流动,且柜体1沿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其沿前后方向的长度,因此可以使得冷量在储物间室2中分布均匀,避免了储物间室2的左右两侧的冷量不足,从而提高储物间室2中的温度均匀性。
结合图4至图5,进一步地,每个所述侧壁上的第三送风口111上下间隔并排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第三送风口111的面积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可以进一步提高储物间室2中上下方向的温度均匀性。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左侧壁12和右侧壁13的内侧面分别上下间隔并排设置有多个第三送风口111,且左侧壁12上的多个第三送风口111的面积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右侧壁13上的多个第三送风口111的面积也自上而下逐渐增大,也就是说,在送风道11的延伸方向上上下间隔并排设置多个第三送风口111,以使储物间室2在上下方向上各处都有冷量供应,提高了储物间室2中上下方向的温度均匀性;随着送风道11自上而下延伸,送风道11中的冷量自上端向下端不断减小,通过多个第三送风口111的面积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可以进一步缩小储物间室2中的上下温差,提高储物间室2中上下方向的温度均匀性。
参看图4至图5,进一步地,所保温门体3的上盖板35设置有进风口351,进风口351连通外界环境和散热组件5中的散热风机的吸风口,这样,所述散热风机即可从外界环境中吸风,从而使热风道32和外界环境之间形成风循环。保温门体3的下盖板36设置有回风口361,回风口361连通储物间室2和导冷组件6中的导冷风机的吸风口,这样,所述导冷风机即可从储物间室2中吸风,从而在冷风道34、送风道11和储物间室2之间形成风循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风机为散热离心风机52,所述导冷风机为导冷离心风机62;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风机和所述导冷风机也可以采用轴流风机或者其它风机。
参看图4至图6,进一步地,散热组件5中,导热底座53设于散热翅片组51的轴向一端,且导热底座53背离散热翅片组51的一侧表面贴靠半导体制冷片4的热端,以便导热底座53将半导体制冷片4的热端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散热翅片组51。
同样地,导冷组件6中,导冷底座63设于导冷翅片组61的轴向一端,且导冷底座63背离导冷翅片组61的一侧表面贴靠半导体制冷片4的冷端,从而便于导冷底座63将半导体制冷片4的冷端产生的冷量传导至导冷翅片组61。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导热底座53和导冷底座63均呈圆台状。散热翅片组51与半导体制冷片4分别位于导热底座53的轴向两侧,在垂直于导热底座53轴向的平面上,导热底座53的投影完全遮挡半导体制冷片4的投影。导冷翅片组61与半导体制冷片4分别位于导冷底座63的轴向两侧,在垂直于导冷底座63轴向的平面上,导冷底座63的投影完全遮挡半导体制冷片4的投影。这样,可以将半导体制冷片4产生的热量和冷量最大化地传导和利用。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翅片自所述内端向所述外端平直延伸,从而缩短热量或冷量自相邻所述翅片之间的流通路径,提高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散热翅片组51的每个所述翅片沿散热翅片组51的轴向平直延伸,从而便于散热离心风机52将所述翅片上的热量吹送至热风道32中,提高散热效率;导冷翅片组61的每个所述翅片沿导冷翅片组61的轴向平直延伸,从而便于导冷离心风机62将所述翅片上的冷量吹送至冷风道34中,提高制冷效率。
进一步地,散热翅片组51与导热底座53一体设置,导冷翅片组61与导冷底座63也一体设置,从而减少了装配工序,提高了散热翅片组51与导热底座53以及导冷翅片组61与导冷底座63的连接牢度。
优选地,导热底座53和导冷底座63采用导热性能较好的金属板或者合金板等,可以提高对半导体制冷片4产生的热量和冷量的传导率和热交换效率。在本实施例中,导热底座53和导冷底座63均采用铝板。
进一步地,在本实例中,散热翅片组51和导冷翅片组61均呈圆环状,一方面增加了其出风通道的数量,可以实现360°出风,提高了热交换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适配保温门体3中的热风道32和冷风道34,在保证出风效率的同时,减少热风道32和冷风道34的占用空间。
参看图2至图5,进一步地,卧式制冷柜100包括两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以及分别与两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配合的两个所述风道系统,两个所述风道系统中的两个热风道32左右间隔设置,两个所述风道系统中的两个冷风道34前后间隔设置,从而增加卧式制冷柜100的制冷效率,提高储物间室2中的冷量分布均匀性。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热风道32平行设置,两个冷风道34也平行设置,且两个热风道32均前后延伸,以缩短热风道32的长度,加快散热,两个冷风道34均左右延伸,以增长冷量在储物间室2中的流动路径,使得储物间室2中的冷量分布均匀。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设置为:其中一者的散热组件5与保温门体3的前侧边37之间的距离小于其与保温门体3的后侧边38之间的距离,且该者的导冷组件6与保温门体3的左侧边39之间的距离大于其与保温门体3的右侧边30之间的距离;两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中,其中另一者的散热组件5与保温门体3的前侧边37之间的距离大于其与保温门体3的后侧边38之间的距离,且该者的导冷组件6与保温门体3的左侧板之间的距离小于其与保温门体3的右侧边30之间的距离。
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为:两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中,其中一者的散热组件5与保温门体3的前侧边37之间的距离大于其与保温门体3的后侧边38之间的距离,且该者的导冷组件6与保温门体3的左侧边39之间的距离大于其与保温门体3的右侧边30之间的距离;两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中,其中另一者的散热组件5与保温门体3的前侧边37之间的距离小于其与保温门体3的后侧边38之间的距离,且该者的导冷组件6与保温门体3的左侧板之间的距离小于其与保温门体3的右侧边30之间的距离。
这样,两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均错位设置,不仅合理利用了保温门体3内的空间,避免了两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层叠设置造成的保温门体3厚度增加、保温层31局部变薄、隔热性能差,而且减少了两个热风道32与两个冷风道34之间的冷热交换,还提高了储物间室2内的冷量供应、制冷效率和温度均匀性。
进一步地,卧式制冷柜100还包括控制器以及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于保温门体3与柜体1的至少其一,所述传感器检测保温门体3与柜体1的位置信息,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传感器连接并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通电开启,以使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向储物间室2提供冷量。这样,可以根据保温门体3与柜体1的位置信息判断保温门体3处于打开还是关闭状态,当所述传感器检测到保温门体3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通电开启,以向储物间室2中制冷;当所述传感器检测到保温门体3于打开状态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断电停止制冷,提高了卧式制冷柜100的智能化水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式制冷柜100,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半导体制冷系统设于保温门体3内,一方面可以避免制冷系统设于柜体1中而对储物间室2的容积率造成影响,而且半导体制冷系统所占用的空间较小,从整体上降低了卧式制冷柜100的体积和占用空间,便于储运;另一方面,保温门体3的保温层31不仅可以隔绝所述供冷机构产生的冷量经保温门体3散发至卧式制冷柜100的外界环境,而且可以避免所述供热机构向储物间室2中散发热量,大大提高了制冷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上”、“下”、“内”、“外”、“左”、“右”、“前”、“后”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均是以文中定义的方向为参照的,且这些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卧式制冷柜,包括围出储物间室的柜体和设于所述柜体上方以开闭所述储物间室的上方开口的保温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制冷柜还包括半导体制冷系统,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设于所述保温门体内,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的供冷机构通过所述保温门体的保温层与所述卧式制冷柜的外界环境绝热隔离并向所述储物间室供应冷量,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的供热机构通过所述保温门体的保温层与所述储物间室绝热隔离并向所述卧式制冷柜的外界环境散发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制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门体中设置有风道系统,所述风道系统包括由上往下依次布置的热风道、安装腔和冷风道,所述热风道和所述冷风道的延伸方向彼此交叉而互不平行,所述安装腔设置于所述热风道和所述冷风道的交叉处,所述安装腔与所述热风道和所述冷风道分别相连通;
所述供冷机构包括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以及导冷组件,所述供热机构包括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以及散热组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容置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使所述热风道和所述冷风道于所述安装腔处相隔绝,所述导冷组件与所述冷端导热连接并自所述冷端延伸至所述冷风道中,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热端导热连接并自所述热端延伸至所述热风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制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道和所述冷风道的延伸方向互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制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包括形成在所述热风道和所述冷风道的交叉处的隔热片,所述安装腔设置为上下贯通所述隔热片的通道,所述半导体制冷片横置于所述通道中且其周缘贴合所述安装腔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制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与所述保温门体的上盖板之间合围出所述热风道;所述保温层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壁与所述保温门体的下盖板之间合围出所述冷风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式制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门体的侧部设置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热风道包括连通所述安装腔和所述第一出风口的第一风道、以及连通所述安装腔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的第二风道;所述保温门体的下盖板设置有第一送风口和第二送风口,所述冷风道包括连通所述安装腔和所述第一送风口的第三风道、以及连通所述安装腔和所述第二送风口的第四风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卧式制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相对设置于所述保温门体的前侧边和后侧边,所述第一送风口和所述第二送风口分别设置于所述保温门体的左端和右端,且所述保温门体沿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其沿前后方向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卧式制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设置有两个送风道,所述两个送风道分别上下延伸设置于所述柜体的相对两侧壁内,所述两个送风道的其中一者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一送风口,所述两个送风道的其中另一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二送风口,所述柜体的相对两侧壁的内壁面分别设置有第三送风口,所述第三送风口连通所述储物间室和所述送风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卧式制冷柜,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壁上的所述第三送风口上下间隔并排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三送风口的面积自上而下逐渐增大。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式制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风机,所述上盖板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散热风机的吸风口和所述卧式制冷柜的外界环境;所述导冷组件包括导冷风机,所述下盖板设置有回风口,所述回风口连通所述储物间室和所述导冷风机的吸风口。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制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翅片组、散热离心风机、以及导热连接所述散热翅片组和所述热端的导热底座,所述散热翅片组呈环状且其内环面围出一散热空腔,所述散热离心风机设于所述散热空腔中,所述散热翅片组包括多个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离心风机吹出的风经相邻所述散热翅片之间的间隙送至所述热风道;
所述导冷组件包括导冷翅片组、导冷离心风机、以及导热连接所述导冷翅片组和所述冷端的导冷底座,所述导冷翅片组呈环状且其内环面合围出一导冷空腔,所述导冷离心风机设于所述导冷空腔中,所述导冷翅片组包括多个导冷翅片,所述导冷离心风机吹出的风经相邻所述导冷翅片之间的间隙送至所述冷风道。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制冷柜,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以及分别与两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配合的两个所述风道系统,两个所述风道系统中的两个所述热风道左右间隔设置,两个所述风道系统中的两个所述冷风道前后间隔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卧式制冷柜,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热风道均前后延伸,两个所述冷风道均左右延伸;两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中,其中一者的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保温门体的前侧边之间的距离小于其与所述保温门体的后侧边之间的距离,且该者的所述导冷组件与所述保温门体的左侧边之间的距离大于其与所述保温门体的右侧边之间的距离;两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中,其中另一者的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保温门体的前侧边之间的距离大于其与所述保温门体的后侧边之间的距离,且该者的所述导冷组件与所述保温门体的左侧板之间的距离小于其与所述保温门体的右侧边之间的距离;
或者,两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中,其中一者的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保温门体的前侧边之间的距离大于其与所述保温门体的后侧边之间的距离,且该者的所述导冷组件与所述保温门体的左侧边之间的距离大于其与所述保温门体的右侧边之间的距离;两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中,其中另一者的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保温门体的前侧边之间的距离小于其与所述保温门体的后侧边之间的距离,且该者的所述导冷组件与所述保温门体的左侧板之间的距离小于其与所述保温门体的右侧边之间的距离。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制冷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以及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于所述保温门体与所述柜体的至少其一,所述传感器检测所述保温门体与所述柜体的位置信息,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传感器连接并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通电开启,以使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向所述储物间室提供冷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285084.8U CN214792061U (zh) | 2020-12-30 | 2020-12-30 | 卧式制冷柜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285084.8U CN214792061U (zh) | 2020-12-30 | 2020-12-30 | 卧式制冷柜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792061U true CN214792061U (zh) | 2021-11-19 |
Family
ID=78742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285084.8U Active CN214792061U (zh) | 2020-12-30 | 2020-12-30 | 卧式制冷柜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79206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89741A (zh) * | 2022-07-01 | 2022-11-04 |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切换风路的壁挂冰箱 |
-
2020
- 2020-12-30 CN CN202023285084.8U patent/CN21479206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89741A (zh) * | 2022-07-01 | 2022-11-04 |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切换风路的壁挂冰箱 |
CN115289741B (zh) * | 2022-07-01 | 2024-06-04 |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切换风路的壁挂冰箱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627956B1 (en) | Refrigerator | |
US10808983B2 (en) | Refrigerator | |
CN113154750A (zh) | 风冷卧式冷柜 | |
WO2019001557A1 (zh) | 冷藏冷冻装置 | |
CN214791997U (zh) | 冷热两用箱 | |
EP3929510B1 (en) | Refrigerator | |
EP3926263B1 (en) | Refrigerator having return air inlets formed in two side walls of refrigerator body | |
CN214792061U (zh) | 卧式制冷柜 | |
CN209893737U (zh) | 变温室在冷却室侧壁回风的冰箱 | |
JP3234788U (ja) | 冷蔵庫の風路構造 | |
CN110895072A (zh) | 一种冰箱 | |
CN214746668U (zh) | 冰箱 | |
CN111609626A (zh) | 变温室在冷却室侧壁回风的冰箱 | |
CN214791996U (zh) | 半导体制冷系统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 |
CN114688785A (zh) | 卧式制冷柜 | |
EP4006458B1 (en) | Refrigerator with obliquely arranged evaporator | |
CN211084574U (zh) | 隔板组件、储物装置及制冷设备 | |
AU2014279424B2 (en) | Refrigerator | |
CN101893361B (zh) | 冰箱 | |
CN214371218U (zh) | 一种回风组件及包含其的冰箱 | |
CN219318743U (zh) | 冰箱 | |
CN219037198U (zh) | 制冷设备 | |
CN111692797A (zh) | 风冷冰箱 | |
CN219244016U (zh) | 制冷设备 | |
CN111351284A (zh) | 卧式冷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