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33018U - 一种车牌识别道闸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牌识别道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33018U
CN219033018U CN202222248287.2U CN202222248287U CN219033018U CN 219033018 U CN219033018 U CN 219033018U CN 202222248287 U CN202222248287 U CN 202222248287U CN 219033018 U CN219033018 U CN 219033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cense plate
plate recognition
recognition device
auxiliary frame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4828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贺
黄丹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2224828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33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33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330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牌识别道闸,包括控制箱,控制箱顶部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闸杆,控制箱的正面设置有脚座,脚座的顶部设置有车牌识别装置,车牌识别装置的顶部架设有摄像机,车牌识别装置正面的顶部设置有显示屏,车牌识别装置正面的底部设置有补光灯,车牌识别装置的内部安装有灯光控制器,闸杆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架条,辅助架条的顶部设置有三个红外测距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三个红外测距传感器同时感应到车辆距离,当汽车逐渐靠近闸杆时,将距离信号传递给灯光控制器,从而控制车牌识别装置底部的补光灯的亮度由弱变强,可以避免补光灯始终保持较高的亮度,不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

Description

一种车牌识别道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闸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牌识别道闸。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汽车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为了缓解交通压力,一般通过规划建筑物附近的空旷区域将其设置成地面停车场或地下停车场,同时为了保证车辆进出有序,增设了道闸装置,现如今道闸装置广泛应用于写字楼、小区、停车场及交通要道等多个领域,道闸又称挡车器,一般的道闸由减速箱、电机、传动机构、平衡装置、机箱、闸杆支架、闸杆等部分组成,而电动道闸可单独通过无线遥控实现起落杆,也可以通过停车场管理系统实行自动管理状态,入场取卡放行车辆,出场时,收取停车费后自动放行车辆,随着智能化不断推进,道闸渐渐加入了远距离读卡器、摄像机、车牌识别装置和补光灯等。
现有车辆道闸在白天使用时,补光灯的亮度和环境光对比不强,不会影响驾驶员以及其他人员的视线,但是在夜晚使用时,补光灯的亮度和周围环境光对比强烈,道闸车牌识别系统补光灯的灯光过于刺眼,使司机无法看清前方路况,增加司机撞坏闸杆的风险,若降低补光灯的亮度同样会出现司机无法看清前方路况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牌识别道闸,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车辆道闸在夜晚使用时,补光灯的亮度和周围环境光对比强烈,道闸车牌识别系统补光灯的灯光过于刺眼,使司机无法看清前方路况,增加司机撞坏闸杆的风险,若降低补光灯的亮度同样会出现司机无法看清前方路况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牌识别道闸,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顶部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闸杆,所述控制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布线台座,所述布线台座正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脚座,所述脚座的顶部设置有车牌识别装置,所述车牌识别装置的顶部架设有摄像机,所述车牌识别装置正面的顶部设置有显示屏,所述车牌识别装置正面的底部设置有补光灯,所述车牌识别装置的内部安装有灯光控制器,所述灯光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补光灯的输入端进行连接,所述闸杆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架条,所述辅助架条的顶部设置有三个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灯光控制器的输入端进行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架条正面一侧的内部嵌入有RGB灯条,通过在辅助架条的内部嵌入RGB灯条,可以借助红绿蓝三色灯标识闸杆所在的位置,便于驾驶员从远处直接看见闸杆的位置。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的背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板,所述安装架板的底端与辅助架条的顶端进行固定连接,通过在辅助架条的顶端固定安装架板,方便将红外测距传感器固定在辅助架条和闸杆之间。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三个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分别位于辅助架条顶部的两侧和中心,通过使三个红外测距传感器分别位于辅助架条顶部的两侧和中心,可以在同时感应到车辆位置,确保车辆处于准备通过闸杆的状态,使灯光控制器增加补光灯的亮度。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闸杆和辅助架条的一侧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通过在闸杆和辅助架条的一侧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可以借助控制箱避免辅助架条出现较大的晃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所述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插杆,所述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多个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的一端与闸杆的一侧进行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三个红外测距传感器同时感应到车辆距离,当汽车逐渐靠近闸杆时,将距离信号传递给灯光控制器,从而控制车牌识别装置底部的补光灯的亮度由弱变强,可以避免补光灯始终保持较高的亮度,从而影响驾驶员的视线,且可以保证补光灯为车牌辨识工作进行补光。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辅助架条正面的内部嵌入RGB灯条,并为RGB灯条持续通电,使RGB灯条释放红绿蓝三色光,便于标记闸杆的位置,使夜间开车的驾驶员可以快速找到闸杆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附图标记为:1、摄像机;2、控制箱;3、闸杆;4、安装架板;5、辅助架条;6、RGB灯条;7、红外测距传感器;8、布线台座;9、车牌识别装置;10、脚座;11、补光灯;12、显示屏;13、连接螺栓;14、限位插杆;15、连接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说明书附图1-4,该实施例的一种车牌识别道闸,包括控制箱2,控制箱2顶部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闸杆3,控制箱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布线台座8,布线台座8正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脚座10,脚座10的顶部设置有车牌识别装置9,车牌识别装置9的顶部架设有摄像机1,车牌识别装置9正面的顶部设置有显示屏12,车牌识别装置9正面的底部设置有补光灯11,车牌识别装置9的内部安装有灯光控制器,灯光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补光灯11的输入端进行连接,闸杆3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架条5,辅助架条5的顶部设置有三个红外测距传感器7,三个红外测距传感器7分别位于辅助架条5顶部的两侧和中心,通过使三个红外测距传感器7分别位于辅助架条5顶部的两侧和中心,可以在同时感应到车辆位置,确保车辆处于准备通过闸杆3的状态,使灯光控制器增加补光灯11的亮度,红外测距传感器7的背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板4,安装架板4的底端与辅助架条5的顶端进行固定连接,通过在辅助架条5的顶端固定安装架板4,方便将红外测距传感器7固定在辅助架条5和闸杆3之间,红外测距传感器7的输出端与灯光控制器的输入端进行连接。
实施场景具体为: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遭遇车辆处于准备通过的状态时,三个红外测距传感器7同时感应到车辆距离,将距离信号传递给灯光控制器,灯光控制器在利用内部的处理器处理后,输出信号控制车牌识别装置9底部的补光灯11的亮度,当汽车逐渐靠近闸杆3被车牌识别装置9上的摄像机1进行扫描车牌时,补光灯11的亮度由弱变强,可以避免补光灯11始终保持较高的亮度影响驾驶员的视线,此外,当三个红外测距传感器7中任意一个红外测距传感器7未感应到物体时,其余两个红外测距传感器7传递给灯光控制器的信号,均不会使灯光控制器控制补光灯11的亮度由若变强。
参照说明书附图2、3,该实施例的一种车牌识别道闸,包括辅助架条5,辅助架条5正面一侧的内部嵌入有RGB灯条6,通过在辅助架条5的内部嵌入RGB灯条6,可以借助红绿蓝三色灯标识闸杆3所在的位置,便于驾驶员从远处直接看见闸杆3的位置,闸杆3和辅助架条5的一侧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板条15,连接板条15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插杆14,连接板条15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多个连接螺栓13,连接螺栓13的一端与闸杆3的一侧进行螺纹连接,通过在闸杆3和辅助架条5的一侧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可以借助控制箱2避免辅助架条5出现较大的晃动。
实施场景具体为:
在进行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中,在辅助架条5正面的内部嵌入RGB灯条6,并为RGB灯条6持续通电,使RGB灯条6释放红绿蓝三色光,便于标记闸杆3的位置,使夜间开车的驾驶员可以快速找到闸杆3的位置,可以大大减小驾驶员未看见闸杆3,从而撞坏闸杆3的情况发生。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车牌识别道闸,包括控制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2)顶部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闸杆(3),所述控制箱(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布线台座(8),所述布线台座(8)正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脚座(10),所述脚座(10)的顶部设置有车牌识别装置(9),所述车牌识别装置(9)的顶部架设有摄像机(1),所述车牌识别装置(9)正面的顶部设置有显示屏(12),所述车牌识别装置(9)正面的底部设置有补光灯(11),所述车牌识别装置(9)的内部安装有灯光控制器,所述灯光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补光灯(11)的输入端进行连接,所述闸杆(3)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架条(5),所述辅助架条(5)的顶部设置有三个红外测距传感器(7),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7)的输出端与灯光控制器的输入端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牌识别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架条(5)正面一侧的内部嵌入有RGB灯条(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牌识别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7)的背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板(4),所述安装架板(4)的底端与辅助架条(5)的顶端进行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牌识别道闸,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7)分别位于辅助架条(5)顶部的两侧和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牌识别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杆(3)和辅助架条(5)的一侧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牌识别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板条(15),所述连接板条(15)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插杆(14),所述连接板条(15)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多个连接螺栓(13),所述连接螺栓(13)的一端与闸杆(3)的一侧进行螺纹连接。
CN202222248287.2U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车牌识别道闸 Active CN219033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48287.2U CN219033018U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车牌识别道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48287.2U CN219033018U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车牌识别道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33018U true CN219033018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72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48287.2U Active CN219033018U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车牌识别道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330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36178B (zh) 信号灯模式识别提醒系统和方法
CN107705578A (zh) 一种基于车道引导技术的电子交通黄线系统
CN207032095U (zh) 一种智能道闸
CN103434448B (zh) 一种消除车柱盲区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6530835A (zh) 一种道路急弯路口顺畅交通智能疏导装置以及方法
CN205792924U (zh) 基于汽车无线复合影像辅助驾驶系统
CN112216111A (zh) 一种基于微波雷达和视频图像的车速车距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11852140A (zh) 一种具有辅助泊车功能的智能停车位
CN219033018U (zh) 一种车牌识别道闸
CN103182985B (zh) 利用图像处理装置的车辆安全装置和车辆安全控制方法
CN102815260A (zh) 一种后视镜及车辆
CN213042442U (zh) 智慧人行横道线装置
WO2021008443A1 (zh) 一种车路协同式的信控交叉口智能埋地灯
CN210983756U (zh) 新型智慧斑马线系统
CN219246203U (zh) 一种基于多源异构传感器的行人过街安全预警装置
CN202509826U (zh) 天桥式立体停车场
CN110428641B (zh) 一种不影响通过时间和速度的治超非现场执法方法
CN216697517U (zh) 一种道路专用实时监测车辆违章的高清电子警察装置
CN207867714U (zh) 一种治超非现场执法称重系统
CN206639385U (zh) 一种基于十字路口的交通控制系统
JPH0747446Y2 (ja) アスファルトフィニッシャにおけるダンプカーの誘導装置
CN206431834U (zh) 一种道路急弯/陡坡提示装置
CN2365843Y (zh) 机动车全天候全方位的电子观察器
CN219497170U (zh) 一种停车场出入口安防监控装置
CN208938335U (zh) 道路数字化辅助交通指挥信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